播放地址

悲惨世界(2019)

剧情片法国2019

主演:达米安·勃纳尔,亚历克西斯·曼蒂,贾布里勒·宗加,伊萨·佩里卡,阿尔-哈桑·利,史蒂夫·蒂英楚,阿尔玛梅·卡诺特,尼扎·本·菲特玛,让娜·巴利巴尔,亚历山大·皮科特,罗曼·加夫拉斯,Raymond Lopez,Luciano Lopez,Jaihson Lopez,Sana Joachaim,Lucas Omiri,Rocco Lopez

导演:拉吉·利

 剧照

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2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3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4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5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6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3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4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5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6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7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8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9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30

详细剧情

刚从瑟堡来的斯蒂芬,加入了巴黎93省圣德尼的“反犯罪特种部队”。在这里,他遇到了新队友克里斯和瓦达,两位经验丰富的警察。但他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个街区不同帮派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在一次出警的行动中,局面变得不可控制,而这个事件意外地被一架无人机记录下来,进而引发了更为剧烈的冲突。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吗?自己去看!

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开幕在即,对于我们这群身陷疫情困境的影迷而言,或许是近期唯一值得期待的影坛盛事了。趁正式颁奖之前,我们不妨再来围观一下今年的入围名单:第92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有惊喜有遗憾。战役尚未打响,最佳影片的公关造势已趋于白热化。

相比之下,“最佳国际影片”则似乎早已没什么太大悬念。但尽管《寄生虫》的获奖概率最大,另外四部入围之作也同样不容小觑,包括《痛苦与荣耀》《蜂蜜之地》《基督圣体》,以及我们今天要深聊的《悲惨世界》。

《寄生虫》《痛苦与荣耀》《蜂蜜之地》《基督圣体》

而这还得从去年的戛纳说起。相比往年,第72届戛纳电影节可谓少有的“大年”,昆汀、阿莫多瓦、马力克、奉俊昊、达内兄弟、肯·洛奇等名导新作纷纷亮相电影宫。

众多瞩目中,新晋导演拉·吉利的长片处女作《悲惨世界》竟出乎意料成为一匹黑马,从诸多大师手中夺得一座评审团奖。而在影迷们眼里,这部影片除了能让人感受到如同斯派克·李当年拍《为所应为》时的锐气之外,更宝贵的是导演对暴力这一社会概念的认知,以及其对摄影机的独特理解。

影片《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在法国位于巴黎北郊的塞纳-圣德尼省,这里通常被人们称为“93区”或“93省”。因为其本身具有工人社区的属性,再加之大量非法移民的涌入,93省逐渐成为“治安灰色地带”,贩毒、卖淫、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率极高。

93省之于当今的法国,可谓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方面,93省是大巴黎扩建政策以及法国移民政策的象征,再者从人权的角度出发,法国政府无论如何都不会将其弃置不顾。但另一方面,从数据来看,93省已经连续多年被评为“法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其本身发展前景较差,再加之当地治安管理的高难度,使得管理经费日益增加,这对于饱受极端组织恐怖袭击威胁的法国政府来说,确实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三不管”的境遇之下,93省演变出了一种并不法式的独特街区气质。《悲惨世界》的开场片段无疑诠释了这一点:法国在世界杯夺冠后,不同肤色的人凑到一起,在凯旋门前集体狂欢;表象之下,拉·吉利规整的手持镜头,则在此营造出一种虚幻的幸福之感。

然而,镜头之间一动一静、景别之间一大一小的组接,在表现出渐进、有序的节奏的同时,也使得段落内视觉差异较大的不同空间被这种节奏强行“和谐化”了,这本身就是反和谐的,它与文本上的开场即高潮相呼应,形成极其反常的观感,使得观众愈发不安、焦虑。这种影像上的不安感延伸开来,悄然演变为街区气质的基调,即“暗流涌动的危机感”。

随着三位警察的集结,镜头开始聚焦于他们乘坐的警车。警车在此成为叙事的主舞台,警车内,三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警察在闲聊与执法过程中展现出个体之间明显的差异,三人在车内看似一片祥和,实际上一下车便漏了馅。

面对移民女学生,克里斯强硬而暴力,瓦达袖手旁观,斯蒂芬则不断劝阻克里斯不要暴力执法,主张和平处理。随着三人矛盾的铺垫,“暗流涌动”的93省街区气质也被赋予到了车内空间以及这组三角关系上;警车由此被融入到街区之中,其外来者的形象也被弱化。

而警车外,大量的常规镜头下,通过警车的路径对街区大环境进行展示。伴随着克里斯的“毒舌”,街区的多方势力轮番登场,与三位警察或是发生冲突、或是展开“合作”,而在这个过程中,街区生态关系的轮廓也渐渐明晰。

群体与群体间的尖锐矛盾潜伏在和平的表象之下,无论是警察、“市长”还是黑人孩子们,都不过只是街区舞台上的配角而已。而“主角”的缺失似乎使得街区形象被蜕去一部分电影的虚幻感,更多地落到生活的真实当中,传达出“暗流涌动的暴力就潜藏着我们的生活周围”,由此观众的不安感被继续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展现街区时也加入了大量关于文化的注脚:持有无人机的黑人孩子在周末被父亲要求“到外面去,即使什么都不干也好”;克里斯对雨果《悲惨世界》的调侃;穆斯林对街区事务的干涉,等等。这些看似戏谑幽默的片段背后却隐藏着沉重的社会问题,工人阶级对后代教育的忽视、警察治安管理的无力、宗教团体的膨胀,导演将最有力的社会表达融入到最平常的概括中,宛如社会的解剖镜,缓慢有力。

幼狮的失踪则象征街区内“权力的游戏”的开始,从马戏团偷走幼狮的孩子一时间成为权力的漩涡中心。这场意外调动起全片铺垫的所有冲突,警察、帮派、宗教团体对幼狮的争夺,实质是对街区管理话语权的争夺。在不正当的权力斗争中,暴力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只会愈演愈烈。

作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一方面,孩子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正常教育,反而遭受了对心理造成极大创伤的暴力恐吓;另一方面,品尝过昙花一现的权利滋味的孩子,显然对权力也有了依赖性,这些都无疑在孩子心中埋下新的“暴力种子”。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野蛮规则在现代社会也依然适用,人类社会的暴力似乎陷入了一种悲剧性的循环之中。旧的暴力还无法解决,新的暴力便早已应运而生。

既然“暗流涌动的暴力”已愈演愈烈,那么接下来就只剩趋于爆发。在基本交代完主要人物关系之后,导演安排了多场激烈的追逐戏,将观众原本沉默的感官瞬间调动起来。持续跟拍过程中依然保持镜头稳定感,使得画面产生一种新闻纪实效果,同时又大胆运用跳切,稳定之余不忘强化场面的混乱。

暴力的真正爆发则来自于那场孩子和警察的“追逐战”,手持镜头的晃动感在这场戏中达到了峰值,和喧嚣的打斗一起将影片推向第二个高潮。而当瓦达打伤孩子时,与叙事上的高潮相反,视听选择了“沉默”。镜头在三个警察的面部来回游离,通过外部事件,再一次强化三人的差异。

随后,加入大远景无人机航拍、嵌入新叙事线索的同时,极力地制造出一种去情绪化的客观感。这实质上是前半段对街区描绘策略的延续,越是暴力越是冷静,这便寓意着暴力的永无止境:“高潮之后,显然还有更多的暴力正蠢蠢欲动。”

高潮暴力冲突下,导演选择暂时冷静,这使得摄像机的外部角色属性被平稳感大大消解,似乎眼前的暴力并不是摄像机面前的表演。经过长篇幅的铺垫之后,他们已然成为这个街区鲜活存在的个体;而潜藏于日常生活的暴力,被“自然”地戏剧化表现,并为观众所接受。

在影片的后半段,导演将这种循序渐进的暴力表现节奏发挥到底,在看似一天终于结束、趋于一片祥和之后,将冲突再次推至极点,一切又因此沦入万劫不复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拉·吉利的摄像机在电影中时常变换着不同的身份。在前期铺垫街区群像的时候,摄像机像是一个窗口,观众通过这个窗口客观地注视着街区中的一切,影像由此产生了高效的概括效果。

随着主要环境的铺陈结束,摄像机视野变小,关注点由外部大关系转为内部小关系。此时的摄像机则变为显微镜,细致地剖析着几个团体间内部的矛盾,将文本上的注脚高度视觉化,某种程度上也服务着叙事。

而激励事件发生之后,摄像机运动方式产生急剧变化,运动镜头数量增多,小景别使用频率提高。摄像机在导演的掌握下展现出极强的侵略性,街巷、室内、人物身上,无处不存在着摄像机高速运动的痕迹。而第三人称视角的强化使得摄像机在暴力冲突中逐渐演变为一个“在场”角色参与其中,它像是暴力团伙的一份子,有着自己的立场与观点。

但导演拉吉·利显然不满于此,在“在场”角色的确立之外,他又确立了一个“不在场”的角色:“无人机。”无人机凭借其广阔的视野,以及不直接介入冲突的处境,同步概括着街区冲突的所有。如果说摄影机展现的是客观,那么无人机展现的便是客观的客观,即所谓的上帝视角。这种”在场“与”不在场“的对立在同一场戏中营造新的对抗感,将暴力冲突进一步延伸到了影像空间之外,深入到观众的思维当中。

最后的“楼道战”段落则是摄影机身份的大集合:一开始,常规的巡逻下摄影机保持着与前段“平静窗口”的同步,而在诸如满载的推车、水枪、鬼鬼祟祟的人群等暴力元素反复出现后,摄像机又成为了显微镜,回到了车内警察的三角关系中,展现着三人面对不安的不同表现。

而当警察进入楼内时,摄像机又恢复了暴力冲突下的“侵略性”,随着听觉的先行嘈杂,摄像机迅速脱离警察视角,在冲突双方以及各种暴力工具之间来回穿梭。此时此刻,它聚焦于个人并不是为了叙述人物,只是为了捕捉暴力下人物的短暂情绪。而大多时候,摄像机不去聚焦于人,它只专注于燃烧瓶与闪光弹,将冷暴力发挥到极致。

虽然《悲惨世界》在文本上与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并无直接关系,但在电影的最后,导演还是选择了落在雨果《悲惨世界》的价值倾向上:“没有邪恶的人,只有邪恶的滋养者。”可惜的是,冰冷的文字在燃烧瓶的无情火光中显得格外无力。

事实上,暴力是永无止境的轮回,一旦开始便注定着你来我往,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能轻易地成为邪恶之人。我们似乎无法用善恶的二元对立来评判这个萧条街区的居民,他们行走着,不知将步入深渊还是理想之乡。

相比于对雨果《悲惨世界》中真善美的美好向往,或许《悲惨世界》的序言要来得更为实在一些,他写道: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作者| 黄摸鱼;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有色族裔何罪之有?

文|十二辰子

于2019年戛纳电影节期间

首发公众号:深焦Deepfocus(原标题:请把偷来的金棕榈还给我!)

1989年,斯派克·李以《为所应为》入围第4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并在30年后的今天确立了其作为黑人电影,种族问题电影的经典地位。2019年,法国黑人导演拉德·利的新片《悲惨世界》无疑又一次在戛纳电影节为这类电影抢占了一个耀眼的位置。

《悲惨世界》作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改编自其2016年获得凯撒奖提名的同名短片。故事讲述从瑟堡新来的Stéphane与两位富有经验的警察在街区调停帮派之间的纷争,却因为在调停过程中一次意外被无人机记录下来的警方暴力行为而引发更加剧烈的冲突。在有机会制作这部长片处女作之前,拉·德利已经是一位极具经验影像制作者,他多部半纪录半虚构的影片已经引起了评论界关注。

电影《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在导演从小长大的巴黎郊区93省圣德尼,这里也是巴黎各种种族混杂,最臭名昭著,治安最差的区域;然而,另一方面,这里有建筑史上标志性的圣德尼大教堂,有在电影研究和精神分析领域都极富盛名的巴黎第八大学,也是在这里,维克多·雨果写下了著名的《悲惨世界》。

移民的身份认同

《悲惨世界》所表达的不是种族融合这种过于空洞和理想化的概念,拉德·利也不像是斯派克·李对自己族群展开了批判,而是再一次利用自己擅长的纪录-虚构手法描述了绝大多数法国人甚至欧洲人都无可避免的移民问题(这在其之前的网络作品《go fast connexion》就已经熟悉的手法。)很多人刚到巴黎都会惊讶于街上的有色人种之多进而认为巴黎不再是巴黎。但是真的要对这部电影的种族话题进行讨论,首先就要尝试区别移民心理与社会心理。

在电影开场的第一幕,所有的法国人都涌上街头庆祝世界杯中“蓝衣军团”的胜利。此刻足球让有色人种短暂的聚在了一起,或者只是简单地找到了一个共同话题。但即使是在庆典时刻,不同社群之间几乎是没有联系的,只有来自相同种族的人汇聚在一起。很难想象由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的社群是如何维持运转的。西方对社会运动进行研究的主流观点来源于文化认同。这个强烈有别于民族国家的概念,是现代性层面的文化构建。当然,认同本身就是主观性的,是自我意识的定位。但这种认同真的被传统的欧洲白人所认可吗,或者说移民对自己的身份怀疑就已经暗示了认同的失败。

所以电影巧妙的越过了黑人白人对立这种已经烂俗又不可调节的矛盾,转而讨论社群之间的冲突。之所以用社群而不是种群是因为片中的群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这点与《为所应为》中对族群的讨论其实是相悖的。)——反犯罪警察三人组、高中生、 黑社会、小孩、穆斯林兄弟……这种划分使得人与人之间认同与归类的边界被取消了,但同时让矛盾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解决。

也许正是因为电影前半程的相安无事才凸显了潜在矛盾在最后的整体爆发。燃点早已匍匐,只是在等待燃爆它的那根引线。而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身份认同在某些特殊时刻被特殊事件强调了出来。

缺乏反思的真实

2015年描述巴黎郊区少数族裔间种族械斗的社会题材电影《流浪的迪潘》拿到了金棕榈,但随后影片就引发《电影手册》杂志猛烈攻击。他们甚至以“空洞法国电影”为主题,发表专刊批评以《流浪的迪潘》为代表的虚假政治社会电影,这类电影假借社会问题来博取电影节政治性关注,但实则只是高高在上的中产阶级对社会底层陈词滥调想象。只是一种对于电影节入围和奖项,投机主义的政治姿态。

这类电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欠缺真实。因为导演欧迪亚自身包括许多巴黎白人是没有在巴黎郊区生活过的经历的。他所构建的故事全来自于自己的阶级想象。与之而言,第三世界的,移民的故事只是吸引人的外来的——好似电影《同义词》中听男主讲故事的法国bourgeois。 拉德利用自己的回忆和经历反驳欧迪亚,巴黎的郊区不是只有他们老白男想象中的毒品与暴力。

影片为了突出三位警察的立场不同,而特意让其拥有过于脸谱化的形象。首先便是将短片中射伤男孩的警察从新来的Pento改成了黑人警察,这样Pento就变成了呆板的好人。Chris所代表的是有种族歧视的白人至上主义者,Gwada是与说着异国医院的黑人的调停者。影片由三位警察矛盾的爆发作为事件的转折,但这种失衡的让中间显得非常呆板,这场三人回家冷静思考的过渡戏也因为拗而拗而丧失了说服力。

同时,为了保留短改长的基本框架,电影必然保留了短片核心的无人机部分。但问题在于由无人机承担的窥视功能被一群小孩的在场打破了。既然所有人都是目击者, 又何必担心无人机画面的纪实功能被泄露。只能说这个改动促成了无人机男孩成为了事件开端与结局的完整目击者,而两次都是通过其他介质观看这一事件。

一旦接受拉德利的强设定,那么这将是一部很容易进入的影片。并且因为纪录片而特有的说服力很容易将观众带入。纪录片出身的拉德利擅长对环境和突发情况进行捕捉,影片在前半部分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街区的日常,不同社群间的互动被丰盈起来。但这部电影问题就在于略显刻意的强设定,尤其是从短片改为长片后,为了对元概念进行保留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悲惨世界》的核心是“赎罪”,然而有色裔社群何罪之有呢?片名为“悲惨世界”,但唯一与雨果产生联系是因其就是在这个街区诞生了这部小说。显然,导演的采访与对于雨果原文的引用都证明了其对于族群反思的无兴趣。虽然拥有《为所应为》中暴力冲突的张力和驾驭斗争调度的掌控力,但却因过于描述性的安排而丧失了批判层面的延展。又或许这种对于反思的剥夺也正是对于暴力为何在此频频发生的回答之一。

 3 ) 连续霸榜三周,终于等来这部“年度十佳”

时光飞逝,转眼间,2020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 但疫情依然严峻,接下来的五月,戛纳影展注定缺席。 好在,千呼万唤始出来,去年戛纳主竞赛饱受赞誉的黑马之作现在终于能看了。 熟悉的片名,简直不能更应景——

悲惨世界

Les Misérables

导演:拉吉·利 编剧:拉吉·利 / 吉奥达诺·戈德里尼 / 亚历克西斯·曼蒂 主演:达米安·勃纳尔 / 亚历克西斯·曼蒂 / 贾布里勒·宗加 / 伊萨·佩里卡 上映日期:2019-11-20(法国) 片长:104分钟

豆瓣评分8.2,好评率85%,连续三周位列电影口碑榜第二名。

《悲惨世界》是法国新人导演拉吉·利的剧情长片处女作,基于其2017年创作的同名短片扩充而成。 两年前,该短片曾提名“法国奥斯卡”凯撒奖的最佳短片,可惜未能获奖。 两年后,在闹得沸沸扬扬的第45届凯撒奖颁奖典礼上,长片终于力压群雄(《我控诉》《燃烧女子的肖像》等),一举拿下最佳影片的殊荣。

短片《悲惨世界》海报

原班人马出演长片,右二为导演

《电影手册》的“年度十佳”榜单中,除了《寄生虫》《爱尔兰人》等大热作品,亦有它的一席之地。 欧洲而外,它还代表法国出征奥斯卡,参与了最佳国际影片的角逐。 短短两年间,《悲惨世界》实现了质的飞跃,不禁让人心生好奇: 首次拍摄长片便空降戛纳主竞赛并斩获评审团奖的拉吉·利,究竟是何许人也?

你别说,拉吉·利的身份还真有点特别。 他生于西非马里、长在法国巴黎,是标准的非裔移民。 众所周知,随着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法国的种族矛盾愈发尖锐。 对此,置身其间的拉吉·利是再清楚不过的。 所以,早在涉足故事片创作之前,他便拍摄了一部与本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纪录短片,将镜头对准了巴黎近郊的水深火热。

2004年,二十出头的拉吉·利

一直以来,由于就业机会多、福利政策好,以巴黎为首的大城市都备受少数族裔青睐。 渐渐地,定居巴黎郊区的外来人口与日俱增。 位于巴黎北郊、臭名昭著的93省就是典型。

这里恶性事件频发,帮派斗争不断,贩毒屡见不鲜,治安之差、犯罪率之高,令人发指。 可以说,略有耳闻者,无不对其避而远之。

但为了多见儿子几面,离异的应急警察斯蒂凡·鲁兹还是选择搬来93省,加入当地的反犯罪大队。 也是在他悲悯的注视之下,“悲惨世界”的画卷徐徐铺展。 与斯蒂凡共事的警官有两个,克里斯和格瓦达。 白人克里斯是三人中的头头儿,嚣张跋扈,手段强硬,最喜欢滥用职权、横施淫威。

黑人格瓦达虽然极少主动作恶,但对克里斯的暴行永远抱持着听之任之、袖手旁观的态度,也称不上高尚。

正直、稳重的斯蒂凡看不惯他们的做法,有心干预,却奈何初来乍到,插不上嘴,只有在一旁叹气的份儿。

处事原则如此大相径庭的三个人凑在一起,可想而知,迟早要惹出麻烦。 但斯蒂凡一定不曾料到,就任的第一天,他就会碰上能把命赔进去的“大案”。 说来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一切始于一场寻常的纠纷。 马戏团的吉普赛人认定一名黑人小孩偷走了他们的小狮崽,遂跑来向市长带头的非裔帮派讨说法。 一来二去间,两边吵了起来。

及时赶到的斯蒂凡一行人遏制住了双方进一步的肢体冲突,并答应吉普赛人,给他们找回小狮崽。 很快,借助社交网站上的一张照片,他们将嫌疑锁定在了混血少年伊萨的身上。

这张脸对于三人而言并不陌生。 当天早上,他们才在警察局目睹了伊萨被父亲怒斥的画面。 没成想,刚刚偷完人家的鸡,倒霉孩子又对狮子下手了。 话不多说,追辑行动立即展开。

孩子终归是孩子,改不了爱玩的天性。 在足球场,三人一眼就捕捉到了伊萨的身影。 逮捕计划非常简单:铐上手铐就走。 三个人高马大、装备齐全的成年人抓一个小鬼,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一起踢球的其他孩子,没有一个是吃素的。

在帮伊萨逃脱了警察的控制后,这帮孩子居然又集体追出去了好几百米远。 克里斯的面目越凶残,孩子们的反击就越厉害。 三人被愤怒的非裔少年团团围攻,毫无招架之力。

情急之下,格瓦达用橡皮子弹枪射中了试图趁乱逃跑的伊萨,后者随即晕倒在地。

孩子们顷刻间散去,两个搭档也目瞪口呆。 可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新的麻烦接踵而至。 原来,三人暴力执法的一幕,恰好被另一个非裔小孩巴滋,拿无人机拍了下来

这下,警察小分队内部理念的相左显露无遗。 斯蒂凡坚持救人要紧,克里斯却急于追回证据。 而闯了祸的格瓦达,则根本不知应该作何反应。 一边是陷入昏迷、奄奄一息的孩子,一边是会让他们身败名裂的把柄。 关于两者的轻重缓急,三人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分歧。

与此同时,巴滋向话事的宗教领袖寻求庇护,伊萨的朋友们把实情告诉了本就心术不正的市长。 越来越多看似无关,却又与之微妙相关的人们被牵扯进来。 事态迅速滑向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更可怕的是,在马戏团的狮笼里,受伤的伊萨被迫“觉醒”。 盛大的复仇开始酝酿。

《悲惨世界》无疑是一部相当出色的处女作。 剧作成熟,调度流畅,视点转换不留痕迹。 无人机的设置独具匠心,引领观众俯瞰整条街区,将世间万象尽收眼底。

影片的前30分钟,以松散的笔触描绘巴黎93省混乱、嘈杂的日常图景。 从警察的视角出发叙事,通过其对无辜平民的恶意挑衅、对前科犯的颐指气使和与帮派头目的利益交换,刻画出了街区平和的表象之下摇摇欲坠、危如累卵的真实状态。

后半部分围绕核心冲突,集中发力。 伊萨被捕后,矛盾直线升级,危机持续扩大。 直到最后10分钟,多方势力重新纠结在硝烟弥漫、火光四溅的楼梯间。 曾经咄咄逼人的克里斯和市长,却一个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一个给人一拳打倒,抱头鼠窜。

而昔日抱着小狮崽展露笑颜的男孩也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满脸伤疤,神情冷淡,宛如死神,不容忤逆。 无奈,最终是当初悉心照看醒来的伊萨、为伊萨痛骂吉普赛人的斯蒂凡举起手枪,瞄准了孩子的胸膛。

此刻,针锋相对的不单是子弹和火种。 更是成人与孩童、警察与平民、白人与黑人、地道的高卢人与非洲移民的后代,是两个,甚至更多的群体。 如果任由差异层层累加、误解越积越深,那么总有一天,世界会像这样,令所有平等的交流变得不再可能。 难以置信,故事竟设定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后的巴黎。 那个夏天,法国队以非裔超过半数的首发阵容捧得大力神杯,达成了时隔20年的史上第二次。

影片的开头,拉吉·利便以一系列摇晃、多彩且振奋人心的镜头复刻了法国队夺冠后的巴黎。 其时,肤色不同、信仰不同、阶级不同却同样热爱足球运动、支持法国队、崇拜姆巴佩的人们共同走上街头,空前团结地庆祝法兰西的胜利。

彼时尚天真无邪的伊萨也身披三色旗,特地与伙伴们搭乘列车,从郊区奔赴市中心。 他们对着埃菲尔铁塔挥舞手中的旗帜,喜悦无以言表,激动难以言喻。

凯旋门前也挤满了欢呼雀跃的人群。 人群上空,亦有烟雾,有火点,有声嘶力竭的呐喊。 以上种种都和楼梯间的景象构成了某种程度的呼应。 两相对照,更觉讽刺。

狂欢总得结束,人潮终将散尽。 伊萨必须回到充斥着肮脏交易却始终缺乏公平正义的93省。 他掀起一场骚乱,披露了此地每天发生着的现实,不加任何粉饰。 很多人说,看到最后,拉吉·利的《悲惨世界》才终于有了点雨果长篇小说的意思。 要知道,19世纪中叶,雨果正是在这个街区写出了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悲惨世界》。

可悲的是,同一片土地,150余年过去,仍旧满是对立和敌意。 时至今日,如何消弭仇恨已不只是巴黎人亟待解开的难题,更值得全人类深思。 在这个层面上,拉吉·利的《悲惨世界》着实配得上“年度最佳法影”的盛名。 即使不比雨果的著作影响深远,可以确定的是,它至少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

影片的末尾,伊萨举着熊熊燃烧的酒瓶,眼里没有一丝情绪的波动,俨然恶魔降世。 但谁都并非天生恶魔。 伊萨不是,市长不是,克里斯也不是。 摘下面具,卸下防备,他们与常人无异。 他们的血液里,也曾流淌过“善”的因子。

只是,暴力往往催生恨意,恨意常常使人迷失。 当伊萨的面庞溶于黑暗,缓缓浮现的三行字幕精妙地点了题——

我的朋友们,请记住这一点。 世界上没有坏庄稼,也没有坏人。 只有坏的庄稼人。

这段引自雨果原著的醒世箴言,与君共勉。

*本文作者:kiwi

 4 ) 《悲惨世界》:加速时代下的黑人抗争运动

《悲惨世界》:加速时代下的黑人抗争运动

作者:宗城

从2008年经济大危机开始,世界电影迎来了一波左翼电影热潮。它们关心阶级、性别、社会资源分配、平台资本主义与零工矛盾等问题,在一个总的社会不平等框架中,把镜头对准了被遮蔽的群像。近年来左翼题材的代表作,是肯·洛奇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奉俊昊的《寄生虫》、李沧东的《燃烧》和黄信尧的《大佛普拉斯》等等。尽管导演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选择了放弃温吞叙事和精英阶层容易带有的自上而下的怜悯,取而代之的是凌厉和决绝,把社会矛盾原原本本地撕开来看。法国导演拉德·利的长篇处女作《悲惨世界》同样在这个谱系中。它有力而精准的叙事,比名声大噪的《小丑》更胜一筹。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虽然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社会贫富不均、阶层撕裂的问题,表现了边缘人对富人虚伪、麻木不仁的愤怒,但它整体上仍是一个观念大于内容的故事,而小丑也被诠释成一个高度符号化、迎合市场趣味的孤狼式民粹分子,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并没有就此展开,而是沦为一场快意恩仇的复仇奇观。 《悲惨世界》从一开始就拒绝了这样的奇观化展现。它以一个伪纪录片的方式开场,摄影机带领观众来到街头,入画的首先是几个热爱足球的黑人少年,他们谈论姆巴佩、马图伊迪、博格巴(这些人都是法国国家足球队的黑人成员),支持法国足球队的移民后代,这其中大部分是非洲移民或阿尔及利亚后裔。历史上,由于法国对非洲多个国家的殖民入侵,法语成为非洲多个地区的通行语言。地理和语言的亲近感,使得法国成为许多非洲前殖民地居民偷渡或移民的第一选择。如何安置非洲移民和穆斯林,成为法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悲惨世界》以黑人和穆斯林入画,把镜头对准了法国社会被遮蔽的地带,那是一个不同于凡尔赛宫、香榭丽舍大道、缺乏资产阶级浪潮和文人情调的地方,那里暗藏着毒品交易、武器械斗、小摊贩、偷渡客,警察在那里暴力执法,移民在那里苟且生存,人们心心念念的不是政治正确的规范,而是如何苟活于世。 一:摄影机对移民社区主体性叙事的建立 尽管导演拉得·利知道怎样拍可以取悦巴黎的知识分子,但《悲惨世界》并没有把人物描绘成单一的受害者符号,摄影机把这些移民从受害者叙事中解放出来,取而代之的是主体叙事,这个主题叙事建立在对移民社区的展现之中。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从非洲、中东移民过来的黑人、穆斯林,他们自发集结成了社区或团体,比如热爱足球的黑人孩子们形成了松散团体,拥有相同宗教信仰的穆斯林聚集在同一片街区,黑人妇女之间结成互助保险以填补法国福利体系对她们的无视,这些人在生活中建立了一种秩序之外的自治社会。他们对外承受着以警察执法为表现形式的管控压力,对内则根据自己的习惯、趣味,塑造了自己的社区文化,里面的氛围和中国人熟知的江湖、帮派文化有些共性。在这里,朋友间的义气成了人与人重要的联合手段,这也是为什么黑人小孩被暴力执法后,他的同伴们都敢于挺身相助。这体现出底层在艰难环境中习得的生存智慧,而它正是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闪耀之处,也是《悲惨叙事》真正超越受害者叙事、建立主体叙事的原因,它看到了“被统治集团反抗的艺术”。但也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社区内部的自发秩序,法国本土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尝试避免直接的压迫策略,而是通过扶植社区内部的代理人,与社区内黑帮势力合作的方式来转移矛盾。社区非法武装也利用执法者在体系中的尴尬位置,来为自己的生存和突围找寻缝隙。这正是《悲惨世界》不回避移民群体内部问题的地方。它没有为了刻意制造观众的感动而去“漂白”黑人、穆斯林。这里不乏对一些受压迫者抽刀挥向更弱者的展示,当镜头对准巴黎郊区地带时,观众既看到了满口咒骂的毒品走私客,也看到了移民群体内部的冲突和撕裂。通过发生在巴黎郊区的小狮子失踪案,影片浓缩了非裔移民群体在法国面临的矛盾。警察答应马戏团老板寻找丢失的狮子,他们找到作为怀疑对象的黑人男孩,但在执法过程中误伤了他,而这一幕被另一个孩子的小型无人机拍到。事态升级,警察、仇警势力、黑人、穆斯林纷纷卷入,最终演变成一场大冲突。在故事后半段,导演呈现的不是妥协,而是公正规则缺失后出现的暴力及其动机(不只是个人的愤怒,也包括暴力作为一种斗争策略、树立主体意识的手段)。无论是警察还是黑帮,亦或者巴黎边缘街区的青少年,他们似乎都不以捍卫正义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也就更谈不上对法国精英建立的一套道德规范的严格遵守(这里可以引起思考的,是“何者的道德”这一问题。法国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是否就是移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道德?两种道德之间互相对立吗?移民在自己的境遇里有能力避免道德垮塌吗)。在这里正义和公平出现了集体性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暴力执法和对个人权威的迷恋。警察误伤孩子是暴力的,黑帮介入也是暴力的,正是因为看不到正义的到来,社会底层也只能选择孤注一掷的暴力式反抗。 整部电影犹如一个隐喻,好在导演没有为了叙述野心而把每个人设计成符号。影片中黑人警察一角的设置可见导演的功力。他曾经也是被压迫者中的一员,但在成为警察,一个国家机器授权的执法者后,他也接受了这种系统性的执法暴力。影片中讽刺性的一幕,正是黑人警察射出了误伤男孩的那一枪。而他在射击后,尽管内心夹杂着惊讶、恍惚和巨大的心理矛盾,却仍然在确定男孩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时,为了保住自己的职务而选择采取隐瞒和销毁真相的行动。导演显然将激烈的批判意识指向这位维护不公秩序的黑人警察,但他仍然留下了这位警察回家后面对母亲哭泣的镜头,使得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剧烈冲突和痛苦。这并非某种简单的道德平衡的处理,而是意在更写实地刻画那些进入白人体制的非裔移民。即便成为主流社会公认的精英阶层,他们仍然无法摆脱少数族裔身份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在这个意义上,导演对进入体制的道路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二:被遗忘的群体要传递他们自己的记忆 在《悲惨世界》的电影空间里,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的警察,他们的职责是打击黑帮和偷渡客,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那些看起来像黑帮和偷渡者的人,以及那些在白人精英阶层审美中构建的脸谱划分中处于边缘的人(他们在日常话语中会被建构为添麻烦的人、危害主流民族的人、肆无忌惮生育的人、缺乏道德的人,从而引起社会主流人群的反感,进而被驱逐),也成了遭遇暴力执法的对象。暧昧的是,尽管非裔、穆斯林裔常常在舆论中成为被谴责的对象,他们的面孔也经常因为肤色、习惯、宗教信仰乃至生育问题而遭遇指责,但在这些舆论指控中经常忽略两类问题:第一类是谁造成非裔、穆斯林裔背井离乡的问题,谁在这个全球化治理体系中建立了压迫格局和鄙视链的问题;第二类是移民(这里不只包括非裔、穆斯林,也包括了华裔等更多移民群体)对法所做出的贡献被遗忘的问题。那些本土居民无法接受的脏活累活、整个社会远转体系中的低收入行业(被歧视却又不可或缺),它们在现实中依靠移民的劳动来支撑,移民并非是只知索取而不做贡献的人,事实上,移民为了有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当上层精英根据他们的审美筛选社会的记忆,被压迫者所要思考的,并非如何去迎合精英们的审美,而是怎么在团结友邻之中保存属于自己的记忆。无论是《悲惨世界》这样的电影,还是上个世纪思想家法农呕心沥血的著作,本质上都是被压迫的移民者对自我记忆的传递方式。而在现实中,《悲惨世界》反映的问题已经爆发。2005年10月27日,巴黎北郊克利希苏布瓦镇,两个非洲裔穆斯林少年为躲避警察追捕,误入一所变电站,不幸触电丧生。这起意外引发该镇数百名青少年走上街头抗议,并与警方发生冲突,随后引发骚乱。28日到31日,骚乱持续扩大,10月31日,时任内政部长的萨科齐发表强硬讲话,导致骚乱进一步扩大。这场骚乱蔓延法国300多个市镇,数十人受伤,9000多辆汽车被焚。当年11月8日,法国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在多地实施宵禁。2005年巴黎骚乱刺激了导演拉得·利,那之后他决定拍摄一部呈现法国社会撕裂的电影。从2005年至今,法国相关事件持续发生,比如在2017年,22岁的黑人男子西奥在巴黎北郊欧奈苏布瓦被4名警察当街盘查,遭警察用警棍捅进下身,重伤入院接受手术。近年来,巴黎民众与警察的对立情绪加剧,尤其是黑人、穆斯林群体,和警察的关系愈发紧张。所以法国人观看《悲惨世界》会很有代入感,影片中的一笔一划没有粉饰和扭曲,它就是巴黎街区的真实生活,那是一个褪去世界著名景点外衣的巴黎,一个各民族聚居、骚乱每天都在发生的资本主义大都会。当人们把目光对准在巴黎和伦敦的富丽堂皇、非洲多个国家的社会乱象,将偷渡者形象想象和塑造为行径丑陋、素质低下和破坏欧洲文化传统时,我们更应当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又是什么让第三世界的难民背井离乡来到欧洲? 新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从第三世界攫取原料、劳动力和淘汰低端产能,欧洲的资产阶级依靠在殖民地的掠夺和技术革命缔造了他们的辉煌,却也遗留了被殖民国家到如今都无法化解的伤痕。因此,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存在的移民问题,它表面上是移民素质和暴力执法的问题,根源上是资本主义秩序向全球扩张带来的问题。今日中东乱局的一个起源,正是百年前英国和法国共同签订的《赛克斯—皮克特协定》,这个协定把阿拉伯地区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给麦加的阿拉伯人;叙利亚则被划分给法国,英国占的是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巴士拉、巴格达这些地区。但是在划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巴勒斯坦。双方未能对巴勒斯坦达成协议,于是他们把巴勒斯坦划分给了第三方。”(《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千禧年后,法国参与的北约对中东军事行动,加剧了阿拉伯世界乃至北非地区的灾难。2012年,一张“3岁男童伏尸土耳其海滩”的照片曾让世界默然。阿拉伯世界生灵涂炭,地中海对面的欧洲成为众多人眼中的“天堂”,于是,偷渡逃难的人群激增,环地中海一带面临严重的难民危机。当宗主国的殖民者曾通过掠夺获得暴利,如今又从移民群体中获得大量廉价的青壮年劳动力,他们不能一边享用福利,一边片面地指责是移民带来了种种问题。 三:一个第三世界的幽灵 《悲惨世界》对法国族群撕裂的刻画,既可以让人想起《寄生虫》《小丑》等国际电影,也能勾起人们对法国左翼电影的记忆。《悲惨世界》不像好莱坞老白男伪善的叙事策略,把边缘人描绘得善良天真、一脸无辜,惨遭上流社会的剥削。通过对左翼电影生产的占领和扭曲,今天的许多政治正确电影实际上瓦解了可能暗含的危险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常见的类型化加工中,“左翼”电影被矫饰成一包包爽身粉,用过了,嗨了,也就完事了。它对社会成见的改变不会有任何作用,而更像是消费主义对左翼议题的掠夺和“替代发言”。伪善的叙事策略回避了压迫和被压迫叙事背后更复杂的问题。也许我们应该回到思想家法农在《大地上所有受苦的人》中的发问——压迫从何而来?被压迫者的面目又是如何塑造的? 法国是一个左翼知识分子气氛浓厚的国家,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左翼知识分子们就一次次通过书籍、报纸和电影等媒介发出他们的声音。新浪潮运动时期,法国左翼电影达到一个高潮,电影人不但把艺术作为技艺的探索,也更重视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载体。在关于电影《中国姑娘》(1967年)的访谈中,戈达尔说:“艺术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反映’这一现实的过程。” 六十年代的法国左翼电影(其实也包括非洲法语区导演拍摄的电影)包括的一条支线,就是反映法国移民族群的电影制作。这其中既包括了呈现法国殖民霸权旁落、整个社会面临价值观重塑的作品,也包括了以移民者为主人公展开主体性叙事的创作,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后一种电影主要呈现的是移民者(比如非裔黑人)在宗主国受到的压迫和反抗。1969年,塞内加尔有一部电影《黑女孩》,主人公就是一个从非洲迁徙到法国,为法国中产阶级家庭作褓母的女郎。她去到更富裕的社会,但流动的盛宴不属于她,她背井离乡、遭受歧视,肤色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让她如同下等人,在异乡饱受冷眼和剥削。这个黑女孩是当时法国非裔移民者的一个象征,她流落社会底层,充当法国的低价劳动力,几近奴工似的日夜做着琐碎的家务,终于在自尊心受到女主人伤害后,选择割腕自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前殖民地国家纷纷从宗主国法国那里寻求独立,左翼电影人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矛盾的电影。比如意大利吉洛·彭特克沃拍的《阿尔及利亚之战》(1966年),从被压迫者争取独立的角度歌颂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抗争与牺牲。戈达尔的《小兵》(1963年)同样反映了阿尔及利亚之战,但它采用了个体化叙事来呈现逃兵布鲁诺·福雷斯特在战争中的遭遇。当时,阿尔及利亚战争是法国知识界的敏感话题,萨特、加缪等一众鼎鼎大名的知识分子卷入其中。戈达尔目睹了阿尔及利亚战争造成的知识界撕裂以及法国不可挽回的殖民霸权衰弱,选择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的视角。 千禧年后,反映法国移民问题的电影也不少。比如喜剧片《岳父岳母真难当》,讲一个天主教中产阶级家庭里的四个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阿拉伯人、犹太人、中国人和非裔黑人,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问题。2009年,导演雅克·欧迪亚的《寓言者》,设计了一个阿拉伯人被送入法国监狱的情节。在这些片子中,我们会看到移民问题被商业化、类型化,一方面成为政治正确的表述,一方面却也在粗浅的和解或者符号化描写中消解了移民议题的痛感,而这正是《悲惨世界》的意义所在。 多年以前,在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只须费一点点力,荨麻就成了有用的东西,我们不去管它,它就成了有害的东西了。于是我们铲除它。世上有多少人就和荨麻大同小异。’他沉默了一会,又接下去说:‘我的朋友们,记牢这一点,世界上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 雨果写下这一番话,是通过荨麻隐喻小说主人公冉阿让。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他出身底层,品性淳朴,可是社会结构的不公和压迫一点一点改变他的行动。由于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他忍不住去偷面包给孩子吃,因此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从监狱出来后,冉阿让到处遭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当他被压抑到社会的最暗处,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向这个社会复仇。而在今天,当一部叫做《悲惨世界》的同名电影上映,它所希望的不只是让观众看到移民者的遭遇,也是要回到雨果的这句嘱咐: “我的朋友们,记牢这一点,世界上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

 5 ) 《悲惨世界》告诉我们,法国会被移民玩完

影片《悲惨世界》(2019)告诉我们,法国好不了,会被移民玩完。要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只需关注影片中的几个细节足矣。

影片情节的起因是吉普赛人的马戏团有一只幼狮被窃,目击证人说是一位非裔少年所为。于是,吉普赛人兴师动众地来到非裔社区,向“市长”(当地的黑帮领袖)讨说法。

幼狮被窃,只是一般性的治安案件,按照天朝人民的想法,有困难,找警察。但是,吉普赛人闯荡过江湖,世事洞明,知道报警有一套流程,人家愿不愿立案难以预料,立了案什么愿不愿投入警力也不明确,投入警力能不能破案更是不可指望。于是,吉普赛人选择了最民间,也最高效的方式:开车在非裔社区巡游,通过高音喇叭,对偷走“强尼”的人进行恐吓和诅咒。

当然,吉普赛人在广播时犯了一个错误,对于信息的披露不够完整,且有先入为主的片面性。高音喇叭里不断强调“强尼”对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偷走“强尼”的可怕后果,却一直未说明“强尼”是一只幼狮,而是默认全世界都知道“强尼”的真实身份。

进行了宣传造势之后,等于广而告之,“我”丢了“强尼”,“我”很愤怒,后果很严重,这就占领了道义的高地,可以文攻武卫。于是,吉普赛人拿着棍棒,光着膀子,露出凶猛的纹身,逼迫“市长”交出“强尼”。“市长”作为民间推选,且得到了警察认可的话事人,有一定的江湖地位,面对对方的嚣张气焰虽然内心有点慌,但考虑自己的身份,尤其楼上有老人在观看,认怂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背景下,双方肯定不会有民主融洽的交流氛围。甚至,“市长”花了很长时间才知道,“强尼”是一只幼狮。可见,吉普赛人虽然才艺出众,武力值爆表,但毕竟没有受过礼仪方面的培训,与人交涉时缺乏基本的外交素养。

一场群殴事件一触即发,三位警察及时赶到才平息双方怒火。“市长”虽然看在警察的面子上答应找“强尼”,心里是不以为然的。他一直牵挂的,是他的父母在楼上可能目睹了这场争吵,也不知他的形象会不会受损。

三位警察也看出来了,“市长”对于找幼狮这样的小事不太上心,于是派鲁兹向萨拉赫打探消息。萨拉赫是前圣战分子,也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恐怖分子”。当然,萨拉赫现在已经从良了,开了一家餐馆,平时以精神导师和良心厨师的形象出现。他店里常驻几位大汉,乃穆斯林兄弟会成员。这个兄弟会是民间的“反犯罪大队”,专门负责调解纠纷,处理违法事件,当然也包括对少年进行宗教洗脑,以及开展春风化雨般的说服教育。

鲁兹说明来意之后,萨拉赫态度轻慢,神情漠然,这倒让鲁兹局促不安,这就是气场上的差异。萨拉赫是见过世面的人,也做过大事,不可能像猎狗一样去关心一只幼狮的下落。而且,萨拉赫认为,狮子乃草原之王,自由高贵,充满智慧和力量,居然成了吉普赛人的宠物,这是对狮子的侮辱,也是对他们教义的亵渎。

总之一句话,萨拉赫不愿帮忙。

影片在情节设置上的高明之处在于,为了揭开一个社区的堕落与混乱,根本不需要引入重大的恶性事件,而是可以四两拨千斤,用一个平常的治安案件,带领观众去探询这里的社会生态以及社会治理。围绕这只幼狮,当地社区的几派力量悉数出场:非裔社区的民间管理者“市长”及其手下,前圣战分子萨拉赫及其领导的穆斯林兄弟会,以三位警察为代表的巴黎反犯罪机动警察部队。

由于语言、文化、宗教、肤色的标识极其明显,这个非裔社区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外人只能敬而远之。因远离世俗生活和现代文明、法制,这个社区注定会深陷贫困。这样的环境,就特别适合孕育犯罪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这个社区强大的凝聚力使警察的执法行动举步维艰。这就不难理解,这个非裔社区虽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风平浪静,但实则暗潮涌动,各种力量撕扯角力,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与平静,甚至容不下一只幼狮的搅动。

如果在一个正常的社区里,通过社区民警,这种“赃物”独特的失窃案很快就可以调查清楚,并物归原主。但是,在非裔社区,这种平和的处理方式却不可得。因为,这个社区的真正管理者是“市长”,吉普赛人要“市长”平心静气地听他们说话,必须展示出足够的战斗力。但吉普赛人在“市长”面前炫耀武力,又会冒犯“市长”在众人面前的权威。另一方面,吉普赛人率领这么多大汉高调出场,却未能讨得一个说法,对于江湖形象也伤害极大。于是,小小的矛盾因交织着尊严、江湖形象、种族荣誉、宗教教义而变得不可调和。

三位警察去足球场带走偷幼狮的伊萨时,被一群孩子围攻。在这群孩子眼里,伊萨什么也没干就被抓走了,这肯定是种族歧视,冤枉好人。这群孩子顽强的斗志令警察招架不住,伊萨伺机想逃脱,格瓦达开枪打伤了伊萨。这一幕又被无人机拍下来了。围绕这段视频,三名警察又要寻求当地一个贩毒团伙的帮助,真的是身心疲惫,如履薄冰。最后,幼狮事件虽然得到了解决,但伊萨心中的憋屈感难以平息,于是组织了一场对三名警察的围猎行动,三名警察在伊萨的汽油瓶面前,命悬一线。

一起普通的治安案件,当地非裔社区的实际管理者因为无利可图,加上自尊心受到触犯,不愿处理;当地的宗教团体,教义坚挺,本就不赞成圈养幼狮,不想施以援手;警察在非裔社区的超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面前,加上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压力,难有作为,甚至自身难保。进一步说,在这个非裔社区,社区首领只在乎利益,不在乎公理;宗教团体只关心推广教义,吸收教徒,行事理念中没有“法律”的框架;警察受制于各方势力的牵制,只能充当和事佬。因此,这个非裔社区实际上处于无序状态,但又时刻处于爆炸的临界点,任何一点火星都会燃起熊熊大火。大火过处,秩序不存,法律退位,鸿沟拓宽,生活日益困苦,唯有犯罪才能勉强度日,暴力机关一旦惩治犯罪,又会激发同一种族和同一宗教的同仇敌忾,一场骚乱又将引发大火……

《悲惨世界》的开头,伊萨像一位良家少年,身披法国国旗,脸上涂着红、蓝、白(法国国旗颜色)的油彩,

与众多小伙伴逃票去巴黎市区,聚集在凯旋门前,庆祝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夺得2018年世界杯冠军。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种族、肤色、宗教信仰的差异被消弭,众生平等,团结在同一个法国的荣光之下。但是,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种族和宗教的差异仍然存在,伊萨等人谈论的是非裔球员,欢呼的人群中,有人披的是阿尔及利亚(法国的前殖民地)的国旗。

影片结尾,伊萨变身为暴徒,手持燃烧的汽油瓶,准备置三名警察于死地,鲁兹握枪紧张地与伊萨对峙。从片头的大融合,到片尾的生死对决,时间不过两天,起因不过一只幼狮被窃。将此放大到法国,联想到法国社会风起云涌的群众运动和种族骚乱,我们可以猜想,这些社会矛盾与种族冲突在法国是无解的存在。

(来自我的公众号:影像之魅)

 6 ) 凭什么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之名?

2021年补充~

这篇影评引起了一些朋友的争论,这里再补充说一下。

我自认为自己偏向于zuo派的思想理念,在这里争论最多的是关于我反对以这部片子所体现出的“白zuo”理念。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我所以为的“zuo”和“白zuo”的区别。“白zuo”就如一些朋友评论的,把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小部分群体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对那些明显的因果逻辑却视而不见,即所谓的圣母心。关于这部影片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思想,和赞颂这部片子的朋友的反驳我在下面都提出来了。

这里想要补充的是我的立场,与白zuo不同,zuo派能看见房间里真正的大象是什么,不是race、gender、religion这些,而是capital and class。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只是想真心给大家推荐另一部法国片,让-皮埃尔·达内 导演的 《两天一夜 Deux jours, une nuit》,//movie.douban.com/subject/21624974/,这部片子没有那么炫酷的镜头和布景,没有那么热血的冲突画面,但如果你有耐心看完,相信你也能共情,并意识到race、gender、religion都不是原罪,poverty才是,所以不管是BLM还是ATF,以及所有白zuo都找错了方向,没有看清房间里真正的大象是什么

同类的片子还是肯洛奇导演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Sorry We Missed You//movie.douban.com/subject/30209084/,看了这两部片子,再对比这部“悲惨世界”,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文主义,什么是披着人文主义外衣的狭隘价值观。

关于capital的讨论也可以参考另一篇影评,(言语有点偏激,导致之前几百的留言的原评论被删掉了)//movie.douban.com/review/13271597/

+++++++++++++++++++++++++++++++++++++++++++++++++++++++++++++++++++++++++++++

导演在片尾加一句雨果的引言就能把这部片子拔高到雨果《悲惨世界》的高度了吗?

如果说三个警察合在一起能作为沙威,那谁是冉阿让?是偷狮子的小孩吗?

冉阿让为了救妹妹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然后坐了19年的牢,然后一辈子帮助别人,最后时刻还救了沙威,完成了自己和他人的救赎,“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那就是上帝的脸庞。” 雨果以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圣人,去抨击司法的不公和社会的不平等,以对子女的爱,对伴侣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公理的爱,对自由的爱。在雨果《悲惨世界》中在巷子里战死的是理想主义的革命者,为了一个更自由更美好的未来战斗到死。

这部“《悲惨世界》”呢?为了自己玩乐,自私地随心所欲,偷鸡,偷狮子,如果不是警察费心费力去找狮子,就会引起第二天吉普赛帮派和社区的火拼,这小孩为了一己私欲会引起死伤多惨还不知道。被警察抓就反抗,十几个人围攻三个没有枪的警察,被吉普赛人抓到笼子里被吓得尿裤子时候警察为了救他差点又引发火拼,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是暗中埋伏要干掉这三个警察,见人就打,见车就砸,暴力的狂欢。最后拿着燃烧瓶高高在上,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藐视着救他的警察。

一个从不知道检讨自己的人,想要任何东西就偷,不计任何后果,连累到整个社区都无求所谓,被抓了就跑,跑不掉就打,打不赢就阴,在真恶人面前就吓得尿裤子,转眼就威风凛凛举着燃烧瓶要扔向本来要保护你的人,以暴制暴的名义把罪都推到庄稼人身上?也不见你听听Muslim大叔的话要有敬畏之心,也不见你学学黑人警察长大找个正经工作,也不见你学学姆巴佩好好踢球,再不济你学学眼镜小孩捣鼓捣鼓无人机也行啊,非要偷鸡摸狗惹是生非,你干掉了“市长”,长大后就变成下一个“市长”,然后你再被新的小孩干掉,如果导演能拍成《上帝之城》那样都还算公道,但这部片子的视角明显偏向小孩那一方,以《悲惨世界》之名偷换报复私欲与革命反抗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谁是片尾雨果句中的庄稼人?难道不该是体制嘛?真正的利维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把所有箭头对准警察?如果想像雨果那样批判社会批判制度批判司法不公,为什么拳拳只打在警察脸上?警察这个锅不背。

任何以追求自由民主为名来包装美化称赞为私欲泄愤而暴力的人,愿你生活的地方也成为片中最后火光冲天的93区


51节日期间的补充:

极少写评论,每次都是看了电影之后自己有一些观感,实在感到不吐不快,于是写在豆瓣上,没有想到有些朋友真是爱怼爱杠,而且理由是什么:这片子都得了戛纳了你还敢这在说三说四?你一个中国人能比法国人更懂悲惨世界?“雨果就是白左,你根本不懂雨果,你违反了雨果的精神”,那好吧,导演才是最懂雨果的,最具有雨果精神的,是我僭越了。那还是从导演自己的影像叙事和逻辑来重温一下他的“雨果精神”吧:

整个事件不碍乎就是:小孩伊萨偷了狮子,吉普赛人来要狮子差点火并,警察调解答应找狮子,找到伊萨问狮子,伊萨拘捕并且一群伙伴围攻警察,伊萨逃跑被警察橡皮子弹打中,过程被无人机拍下,警察去找无人机,无人机的内存被交给宗教首领,经过谈判宗教首领把内存交给了警察,警察把狮子还给吉普赛人并让伊萨道歉,吉普赛人教训伊萨让他吓尿了裤子,警察把伊萨放回家并说这事到此为止。最后伊萨集结青年埋伏袭击警察和当地黑帮。

从最开始在警察局里伊萨的父亲就表明他不是不管小孩,而是怎么管教都没有用。他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家庭,不在乎社会,更不会在乎别人的死活,就是任性,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并没有看出一开始父母就不管小孩放任小孩的端倪。

因小孩行为不端,掌控该地区兄弟会的大叔找他们谈话,虽然这里面没有伊萨,但可以看出他们还是循循善诱地想让社区里的小孩懂得尊重,要有敬畏之心的,虽然不好与悲惨世界里的米利埃主教相比,但至少这个社区的宗教领袖还是努力想用善意引导小孩们走上正轨的。

伊萨自己在和伙伴聊天的时候讲到看到有人偷东西经历,表明他自己心里很明白偷东西不好,甚至会遭受严重的后果和惩罚,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偷鸡偷狮子,就为了好玩,为了发ins,就是这么任性

吉普赛人怒气匆匆赶到社区和当地管事的大佬“市长”要狮子,可以看出这只幼狮对他们非常重要,现场火并一触即发

警察即时赶到调解,答应找狮子归还吉普赛人一方,吉普赛人给了一天时间。这里可以看出警察还是很负责任,并没有只吃黑钱不管事,也没有滥用权力,而是平息两边的怒气,想办法解决事情

警察来找当地宗教领袖打听消息,却莫名被教育一通,在这里就有点无法理解了,你伊斯兰教中狮子是高贵的,难道就可以去偷吉普赛人的狮子?各个宗教都有各个宗教的教义,吉普赛人把动物看成自己的伙伴,也从很早之前就靠驯养动物吃饭,你凭什么非要把自己宗教的教义强加给吉普赛人,如果不服从你的教义那是不是所有异教徒都该死?回到现实警察说幼狮可能有危险,更不用提吉普赛人的事情,然后又是一通洗脑,幼狮自己狩猎养活自己???导演作为穆斯林在这里显现出的意识形态就是只考虑自己的宗教信仰,你们异教徒什么吉普赛人就被塑造成一群匪帮

我对非裔穆斯林没有丝毫歧视和贬低之意,但我承认没有太多好感,在国外来自这个群体感受到更多的是被歧视和敌意,特别是在法国和意大利。有在巴黎上班的朋友(华人),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在通勤路上戴口罩而在地铁和其他公共场所遭受了辱骂和攻击,这些辱骂和攻击全部来自非裔穆斯林。我也没有因此带有偏见地看待这部电影,对电影的讨论还是就事论事从逻辑上展开,关于宗教的话题就不多谈了

警察又来到伊萨家里找他,这里又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第一次犯事了,并且家里还有一个他的兄弟伊萨卡在家,同一个家庭,有其它小孩都能安分在家,也可以佐证把伊萨的行为怪罪到父母身上没有道理

镜头终于交代了狮子的下落,果然就是伊萨偷的,伊萨的姐姐让他回家,并且发现小狮子后很惧怕,让他不要带它回家,但是谁理你啊,我就是任性

小狮子可爱吗?太可爱了,偷来发ins吧,多酷啊。怎么养啊?不知道,偷只鸡来喂它吧,吃不吃我就不管了,跑掉了我也不管了,发完ins我还要去踢球呢

警察终于在球场找到伊萨,想问出狮子的下落。那怎么能行,全场都沸腾了,十几二十个人围攻三个警察,要求放了他。黑人警察拿出催泪喷雾警告后退,谁tm屌你,警c算个p,冲抢喷雾,黑人警察在袭击中眼镜被催泪瓦斯喷到,伊萨顺利逃脱

终于抓到伊萨,但是他没说把狮子关在哪个地下室,还说狮子已经跑了,这里不管他是不是撒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伊萨现在是能找到狮子的唯一线索,但这时球场的小伙伴已经追来了,快放开他我们要继续踢球呢

不放是吧,那就砸呗,三个警c算什么,分分钟围攻你,捡起瓶子石头就砸,眼看就要成功了,伊萨挣脱就要跑掉了,狮子的线索也要断了,这时处于高压状态下并且眼睛被喷了瓦斯的黑人警察终于开枪用橡皮子弹击中挣脱逃跑的伊萨

围攻他们的人顿时散了,黑人警察原地蒙圈,另外两个都是震惊甚至带有责备的眼神看着他,在后来的情节里晚上黑人小哥对圣母警察说明了就是在高压状态之中,那根紧绷的弦断了,这里可以小范围的理解那就是今天要找到狮子,但是伊萨跑掉可能就找不到了,明天有可能就要大火并,就在被围攻的一刹那没有选择打了橡皮子弹,当然更大范围是这种紧张状态已经持续多年了,这便要归咎到更上面的政策问题。但于情于理,我个人认为在这种警察抓了人又要反抗又要跑,还被多人围攻的紧张状态下,打了一发橡皮子弹有错吗?作为警察,连这点权威都荡然无存那要警察来干嘛?在你民主之光美利坚,你拘捕试试?抢枪试试?袭击警察试试?当然,这里是法兰西,要用关爱去感化他们,他们要跑就让他们跑就是了,他们要砸就让他们砸好了。黑哥卸下装备,打伤了伊萨心里还是很愧疚,但我不认为他应该为此后悔。

但是说对不起就完事儿啦?你有向伊萨道歉吗?他虽然拘捕,虽然要跑,虽然我们被围攻,但是你为什么要打他?圣母警察不依不饶。黑人只得解释,圣母的光环在这不起作用,何况你是警察,用关爱去感化并不是警察该干的事情,宗教家庭和社区都能有那个职能,但警察就是暴力机构,特别是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面,如果他们不怕你,你就没有权威,你就没办法履行你的职能。

回到事情发生之后,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到拍下警察开枪画面的无人机,否则视频被传上网只能引发更大的骚乱。圣母警察这时擅自驾车去给伊萨买了药,并给他安慰

拍下视频的内存卡被交到了宗教领袖手中,圣母警察在和他交涉过程中点出本片本来的中心目的,就是映射巴黎05年发生的骚乱,一片狼藉之后但是没有人在乎。暴力和骚乱是无价值无意义的牺牲。这当然是导演站在他个人角度的观点,然后发出的诉求和呼喊,那既然明知道暴力没有结果,那最后20分钟的暴力高潮又是什么意思,威胁?还是想说暴力无法避免?

最后萨拉赫还是理智的,把内存卡交给了警察(这就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导演要安排最后20分钟的暴力高潮了,导演这样安排的原因无从判断,联系到现实中的事件(见后文),导演本人是将视频传到了网上并且加上了极富煽动性的仇恨评论并因此遭到了责罚的,这里似乎是在探讨一个更加理性的解决办法吗?导演完全是掌控了整个事件的走向,并且也从各个角度表面了各个势力方面的人都不希望看到暴力骚乱发生,于情于理伊萨做出暴力报复完全是非理智的,仅仅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报复而已,但是导演还是将最精彩也最热血沸腾的影像叙事留给了他,难道安排萨拉赫把内存卡给警察这个看似理智的处理方法只是姿态上的假意中立吗)

警察将找到的狮子还给吉普赛人,并让伊萨道歉,以化解吉普赛人和社区之间的争端,也避免了双方发生流血事件。

但是你偷了别人的珍视的东西,毫无责任感,也没有悔过之意,今天偷狮子,明天就可以偷枪,就可以杀人放火。吉普赛大叔让伊萨长了个教训,你不是喜欢狮子吗,你不知道狮子是可怕的吗?那你进来玩玩吧,你不是那么任性吗,什么都不在乎吗,什么都不敬畏吗?结果就是伊萨吓尿了,三个警察也吓傻了,要拔枪射杀狮子,当然吉普赛人只是给伊萨个教训而已,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人说这里狮子是对权力的隐喻,我就不过度解读了,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不是首先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最后队长放伊萨回家,在导演给队长极不讨好的人设上面,他让伊萨说自己摔倒的,不要说是被橡皮子弹打的,圣母朋友们肯定又要群情激奋了,凭什么要说我说谎,不是你们打的吗?虽然狮子是我偷的,我拘捕,我反抗,我逃跑,你们凭什么打我?还有吉普赛人,我不过就是偷了他们的宝贝吗,他们凭什么让我吓尿了裤子?你们凭什么说是我的错?

然后配乐响起,经历了一天的闹剧,每个人都身心疲惫,都在自己的空寂中沉思,随着情绪的调动我们观众也在沉思,思考这一切隔阂,矛盾,悲痛,苦难都源自哪里,伊萨坐在垃圾堆之间发呆,这是个怎样的世界?如此多的痛苦从何而来?如果导演到此戛然而止,我会毫不犹豫打上五星,最后这个结尾让我联想到《撞车》,最后也是一段无声的群戏,好的电影就是应该让观众带入情绪,用电影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但是导演说你太天真了,我不是要你有这样的沉思,我会直接给你答案,正片才刚刚开始。

于是第二天警察继续巡街,这个拿水枪的小孩割喉的动作和凶狠的眼神表明了态度,酷炫大片正式开始。

我就问你酷不酷

三个警察被引诱到楼里,黑人让圣母呼叫支援,但是信号不好还没有说清就被冲进来了,所以这里他们三个是完全孤立无援的

少年高举着点燃的燃烧棒如圣洁的革命火炬般穿过人墙,在如此狭窄的空间营造出如此有张力的镜头感,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功力

一段跟随的长镜头定格在伊萨坚定而冷峻的表情上,一步步台阶走上去在旁边列队的注目礼中,走向慌张手足无措的“市长”,毫不留情一铁棒锤在他脑瓜上,然后众人一拥而上继续毒打,伊萨面无表情地走开,走向下一个目标,我就问你酷不酷!帅不帅! 狠不狠!爷们儿不爷们儿!

外面继续围攻原本要维持秩序的黑帮,燥起来吧兄弟们!让我们砸碎这个肮脏的旧世界!

最后高潮当然留给伊萨,他接过燃烧瓶,高高在上俯视着曾经救过他的警察,俯视着这个如狗一般乞求的人,你的生死现在拽在我的手上。我就问你酷!不!酷!哈?你还有枪,卧槽,你有枪你刚才求什么可怜?现在咋办,我只是想烧死你们而已,你不会真的开枪吧,你现在搞得我很尴尬,旁边的兄弟们都在看着我呢。

屋里的无人机小孩:卧槽,居然还有枪,那我先把门反锁了再继续看戏

最后镜头在这里隐去,伊萨的形象如同救世主般的剪影定格在银幕上面。至于伊萨会不会投向警察,警察会不会开枪,那你可以说是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给警察最后的镜头有个细节,他鼓足了劲似乎是想开枪,然后一下又松懈了,全身肌肉都松懈了,我想他明白他自是没有办法开枪的

那伊萨会不会放下燃烧瓶,我想可能性很小,他旁边的伙伴们都用无比坚定的目光盯着他,他前面如此凶狠,残暴,不留一点余地,这时能放下燃烧瓶去和警察言和吗?直到光线以他头部为中心收缩后漆黑一片,此时的配乐又再一次介入,用带有宗教感的崇高氛围中结束。

导演的镜头叙事在最后这二十分钟达到极致,这些精美的构图,无懈可击的张力难道不带给你震撼吗?前面80分钟铺垫整个前因后果在这里变得毫无价值,谁对谁错还重要吗?导演的镜头还不够说明他的立场吗?

好了,我不得不佩服导演运用影像的功力,最后这二十分钟硬是从《撞车》的共鸣反思直接跳跃到了《上帝之城》般的暴力美学。无可厚非,如果直到这里电影结束,那我也同样认为这是个好片子,并且着实佩服导演的影像叙事能力和对画面张力的塑造,4星杠杠地,一起高潮不爽嘛?

但是,让我实在无法接受的来了,在举着燃烧瓶以宗教般崇高的伊萨画面隐去后,出现了雨果《悲惨世界》中的语句:

what???我脑海中顿时一片问号,震惊,只能说震惊,锅还能这样甩?我是看最后20分钟看得惊心动魄没错,但我的理智还在啊,讲点逻辑不好吗?家人没有教育过你吗?老穆兄弟会的人没有感化过你吗?你自己不知道偷东西的后果吗?狮子不是你为了自己取乐偷的吗?偷来拍照发了ins之后不管不问的不是你吗?警察找你问狮子下落拘捕反抗逃跑的不是你吗?你认为偷东西会被烧死,你也没有被烧死啊;你脸是被橡皮子弹打破了,但也没要你的命啊;你是尿了裤子了,你也没有被真的喂狮子啊,所以这就是你们防火杀人的理由吗?你惹了事端,最后事端被平息了,但是你为了被伤害的自尊就要对大人都赶尽杀绝,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拿着燃烧瓶准备投向真心想帮助你的人?然后大大的字幕质问观众,难道是我的错?不是你们庄稼人的错?我自私,我懦弱,我残忍,我凶狠,我要用暴力把你们赶尽杀绝,但这是我的错?

有朋友说,导演是在等待或者呼唤一个“雨果”中米利埃主教的角色来去关爱,去感化伊萨,让他能转变成冉阿让一般的圣人。我只能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

一个基督徒,掉到了海里。他在海里挣扎的时候,遇到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他说不,我要等我的上帝来救我。他在海里继续挣扎。然后又来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他还是说,不行,我要等我的上帝来救我。最后他精疲力尽被淹死了。他的灵魂来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他埋怨上帝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说,其实,我已经派了两艘船去救你,是你自己不愿意上来。

就在导演自己的叙事中,这种机会难道没有给过伊萨吗?

在上面那么多个时刻,无论父母、姐姐、警察、吉普赛人,甚至是他自己,如果能负起一点责任,听一点教诲,不那么任性,有一点敬畏之心,有一点点对自己的反思,都不会恶化到最后的那个画面。所以这就是导演挪用雨果的理由吗?绑架雨果来为这样一个毫无善良仁慈和担当的角色背书,为这种血腥的暴力背书,就是你们对雨果的理解吗?一个自己作死的故事,引用一段雨果的话就能拔高到重新阐释《悲惨世界》的高度了吗?对不起,首先这种偷换概念的逻辑我无法接受。任有人愿意同戛纳一起高潮、对这个新锐导演高呼万岁,但这种价值观和这种对雨果绑架和滥用我不能接受。

最后附上你们承载着“雨果精神”导演Ladj Ly的一些资料的摘要(来源于维基百科和好莱坞记者报的摘录):

导演Ladj Ly出生于一个来自马里的移民家庭,他在巴黎Bosquets区的Montfermeil长大。《悲惨世界》是他导演的第一部非纪录片,并以此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该片还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票房收入高达1100万美元以上。可谓名利双收。

//www.hollywoodreporter.com/amp/news/les-miserables-director-ladj-ly-under-fire-criminal-past-1264041

“《悲惨世界》导演Ladj Ly在法国因过去的犯罪经历遭受抨击”

导演Ladj Ly的一个朋友Amad Ly在塞内加尔听说他的妹妹与他们表亲的丈夫发生性关系。回到法国后,他要求妹妹做出解释,但她否认了这段关系。在2009年1月13日至14日的晚上,Amad Ly打了她,打断了她的手指,并造成了她的头部创伤。然后和他的兄弟Mamoudou以及Ladj Ly一行三人去找他侄女的男朋友。这名男子被他们锁在一辆汽车的后备箱里,被带到森林里,遭到威胁和殴打,但他最后逃脱了。第二天早上,一个农民发现了受害者,受害者的伤势严重到10天内都无法有任何行动能力。

嫌疑人于2011年3月2日受审。检察官要求判处Amad Ly 4年监禁,Mamoudou Ly 2年监禁,Ladj Ly 1年监禁。最后的判决更为严厉:Amad Ly被判五年有期徒刑,Mamadou和Ladj被判三年有期徒刑。Ladj Ly的判决在第二年的上诉中得到了证实,但他的刑期被减为两年监禁和一年缓刑。他随后被拘留。地方和法国的媒体在当时对这一事件都做了报道。

在《悲惨世界》的上映大获成功之后,这段经历又被《Causeur》杂志重新挖掘——该杂志为这次没有出现在审判报告中的复仇之旅增加了宗教上的理由——并在2019年12月18日被重新发表。与这两篇批评文章的标题不符的是,Ladj Ly未因“蓄意谋杀”而被判有罪,而是在“绑架”和“监禁”中共谋罪名。即使控方放弃了企图谋杀和暴力的指控,他在审判期间始终否认这些事实。

2019年12月19日,Ladj Ly以“诽谤罪”和“种族诽谤罪”起诉了《Causeur》和《Valeurs actuelles》杂志。

另据《解放报》和当时的报道,Ladj Ly是2009年Amad Ly策划的一场犯罪的共犯。Amad Ly与Ladj Ly都来自巴黎郊区蒙费梅Montfermeil,即他的电影《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地。

《解放报》的文章证实,Ladj Ly还被判有两项前科。第一起事件发生在2011年,当时Ly在网上发布了一段有关Montfermeil地区警察暴力的视频,他还在视频中加入了“令人发指的评论”。这名导演因此被判6个月缓刑,并罚款400欧元。第二次是在2012年,当时Ladj Ly因“对公职人员进行口头攻击和暴力”而受到谴责。

对于导演的这些电影之外的事件我不想过多评价,也许有人看了报道后会更加佩服导演,认为他是真正的fighter。我无法可说,我只是转载在这里,这些事件和这部电影中的情节有没有关联我想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如果与殴打女性的人为伍,并一起对其他人使用最残忍的暴力,然后基于自己或Amad Ly为原型拍了这么一部电影,就算获得商业和电影节的成功,我也不能认可,看似中立不偏不倚,但暗度陈仓偷换概念,这是影像的魅力,也是对影像的滥用,就算我钦佩他电影技巧上的高超,也不能接受这种混乱的逻辑,不能接受以这种形式去扭曲雨果和他伟大的《悲惨世界》。

 短评

拉吉·利的剧本里有典型的设计痕迹,三个警察主角以经典的本我自我超我模型为蓝本,代表了法律面对“平行社会”的三种处理方法。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里这些范式大多时候是钳制而非规范了富有动力和震撼人心的场面戏,同时也没真正树立起来立体和令人关心的人物,这对于这部颇具警世作用的作品而言是个大缺憾。影片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成人与青少年之间。被卷入成人世界纷繁矛盾中的青少年在尾声前没有发言权,显然他们对于任何一个成人势力、任何一种规范或协商式的解决方式都感到失望。直到惊悚的“第二个结尾”时,联合起来的年轻力量才如此富有摧毁性,法国的未来正如最后一镜一样危险而不确定。如此来看,导演最后引用的雨果名言是针对所有成年人的:我们该如何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

4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4.5 各方面都颇见水准的处女作。并没有人出生就是恐怖分子,走到极端的自私和恶意,才会催生暴力之花。令人遗憾的是,从雨果的年代至今,世界还是那个悲惨世界,报复只能以报复回答,暴力的结果只会是更多的暴力。和前一场的《钱》形成完美的主题延续。(《黑色党徒》的结尾也让人有如此唏嘘)

7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4.5 反复出现的无人机视点,是物理层面的视点,又有引导、暗示整体叙事视点的作用。在呈现双方激烈对峙的过程中,拍摄者即便在高潮段落也竭尽全力做到类似无人机视点下的客观性、多元性,仇恨与善意其实共存。没有比定格于无解的对峙更合适的收尾。年度十佳。

10分钟前
  • LOOK
  • 推荐

很难想象这只是处女作,现在只有法国敢拍真正揭露现实的种族题材的电影了吧。所有演员表演得浑然天成,真怀疑是不是导演直接去街上找的。不过,住政府廉租房的小孩居然有无人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巴黎中产阶级的孩子也很难有吧。

13分钟前
  • momo
  • 力荐

看完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位从没拍过长片的导演初出手就能杀进戛纳主竞赛。整个电影的观感从“渐入佳境”到“触目惊心”,开头就是一场以凯旋门为背景的庆祝大游行,然后三个便衣警察,漫无目的的街头巡逻,抱团的有色人种,不断触发和升级的暴力冲突,互相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除了真枪以外什么武器都上了,楼内警察跟一群黑人孩子的群殴戏震撼,而这一团乱麻只是因为两个顽皮小男孩而起。结尾在一高一低的对峙时刻戛然而止,留出开放空间。虽然总往雨果和悲惨世界上扣题略显刻意,但影片整体的纪实感、街头感、不着痕迹的调度与表演、对当下现实的反思对于新导演而言都较为出色。法国拍出这样的电影,选进了主竞赛,有的国家却……

1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过于工整过于计算,应该是个硬伤,让这部调度出色、叙述扎实的杰出处女作,可以被当作一部时势电影(无法长久)。不知怎的就想起齐德·多尔里的《羞辱》,都是用相同的构架(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立场),来展现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像个火腿,它只用虚构切一个情绪的横截面,就够身处这个悲惨世界的我们连连叫好了。但智者需要深谋远虑,需要对火腿进行超越情绪的另一种切法。

15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4.5 上次看100分钟的电影感觉只过了半小时的还是《地心引力》,视听和表演都太猛了,可谓惊心动魄。我们虽然身处2019年,但仍要面对着1862年,甚至存在得更早的问题。它们每一桩都是难解的,又都是简单的——“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导演用并不复杂的手法构建出极有概括力的事件,背后是深入的黑人社群观察和政治议题的落地化。即便部分桥段的转折用力地有点“过”,但创作者的位置与视角是绝对妥帖的。

1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一场暴乱的诞生 不管是剧作还是调度都成熟得不像处女作 / SIFF第13场

22分钟前
  • 凹凸
  • 力荐

是执法还是犯法?当白人警察手握警权的时候,他们大概忘记了原来自己也是要守法的。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这些外来移民,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他们忘了这些外来者也应当有基本的人权

25分钟前
  • 艮艮
  • 推荐

世界上没有坏种也没有恶人,只有坏的播种人庄稼地。这早已不是雨果的巴黎,海报上的人群也不是抗议,而是在庆祝拥有多半数有色人种的法国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当年轻的姆巴佩驰骋在绿茵场成为英雄,比他还要小的黑孩子跑在街头白警察仍然追不上他们。应该在非洲大草原自然生长的小狮子不堪呆在鸡窝,被关在马戏团笼子里的大狮子也仅是像会叫的狗一样不咬人。离得那么近为什么会开枪,仇恨的累积无限的报复只会植入到每一个亲历见证者年幼的心里以改变未来不可收拾,高级的暴力那就是革命。生猛成熟的处女作,与同样非常喜欢同获戛纳评审团奖的《巴克劳》都出现了无人机,用俯瞰的视角展现记录着那些不可告人足以抹去的杀戮。#金马56#年度十佳。

26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结尾字幕恶心到我了,还嫌法国不够完蛋呐?导演非洲裔法兰西人?哦哦那没事了

29分钟前
  • 有寂
  • 还行

这个片子基本反映了二元世界中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分化,其实和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的现状很相似。双方都耗尽了耐心不愿再费唇舌,却又不肯卸下傲慢与偏见,这样误解就会一步步加深,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麻烦。造成的结果,恶警的今天就是善警的明天,小伊莎就是未来的萨拉赫或狮子王。另一方面,双方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但在不可调和的现状下又无路可退,就像那个戛然而止的结尾,一个精彩的隐喻:少年不肯扔掉燃烧瓶,警察也不愿放下手枪,于是竟然达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和解”,尴尬又不失讽刺。

34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延续短片风格,成片很有力量,街头戏份真实刺激,最后的楼道大战调度惊人。抛出的问题尖锐直指法国乃至欧洲各国现状,无解命题背后是对社会制度的深思。虽然有设计感,但作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真的很惊艳。维克多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因果报应也在电影里对照上演。

3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为所应为》应有电影史地位这部应该有;《流浪迪潘》偷走金棕榈,可以考虑分给这部。

38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72nd Cannes# 评审团奖。比同名短片好太多了,篇幅足够把短片里没有时间说清楚的街区/族群政治讲明白了。这个意义上其实比[训练日]还是要高级和复杂一些。必须参照的还有导演拉德·利2006年的纪录短片《克利希-蒙费尔梅伊的365天》(2005年法国骚乱作为关键情节的背景信息)。开头节奏太慢,结尾先是煽情说教,再者是Issa黑化和复仇得有点战斗力太强,又要硬凑那个结尾。不过这片比《黑色党徒》在社会介入和愤怒表达上还是好很多。

4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笼中狮因为皮鞭的驯养忘了自己是野兽,执法者因为手握的枪支以为自己是神明。明明都在同一个街区长大,披上制服的警察和肤色不同的市长已经分了阶层。砸碎街边女孩的手机,以为也能砸碎高空无人机的内存卡。能把马戏团的狮子偷走,也能上演一场反抗极权的复仇。没有邪恶的植物和人,只有邪恶的培育者。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睁眼看看这个分裂的世界吧,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群体之间一触即发。人物事件双驱动,纪实感是它的外观,也是力量所在。关注快速变焦的时刻——导演希望我们看到什么?马戏团的场景意指特别明显,弱者与更弱者都是笼中困兽。结尾仿佛是《开战》和《何以为家》的叠加,在三方悲剧性的对峙中,生而为人的根基在熊熊燃烧,最后的良知摇摇欲坠,但开放性又带来一线生机。问题被交还给观众:面对复杂的现实,常识失效了吗?他们的愤怒,具有建设性吗?我们的艺术,应该朝向何方?

46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高贵的雄狮在笼中呆坐,关不住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沉默的眼睛在天空游荡,看不尽痛苦无助的芸芸众生。如果发泄怒火才能换来倾听,那凯旋门前的欢呼是否能驱散仇恨。如果好勇斗狠才能换来尊重,那马戏团里的哭声终究会扼杀笑容。在这看似宁静实则汹涌的悲惨世界,谁来给孩子们的天空画上一道彩虹。首先想起东木《完美的世界》,随后是保罗哈吉斯《撞车》,虽然本片的创作理念上主要突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但最终指向确实落在少年一代,面对那些气势汹汹的大人脸上的暴戾,他们眼中的凶狠,他们传递的恃强凌弱,他们遵循的目无法纪,统统尽收眼底,最后转化为少年手中熊熊燃烧的怒火,狠狠的砸向悲惨世界。相比东木刻画出的温情守望者,这里只有雨果笔下的邪恶庄稼汉。节奏的铺陈与社会视角的描摹精准且老练,完全不像处女作,看好导演。

49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如果愤怒是唯一表达的途径呢?最糟是没人会在意” 事态走向的万劫不复感拍出来了,但缺乏情绪和核心情感,本以为是另一部《狩猎》。狮子笼戏份最有力度…“会叫的狗不咬人” 愤怒无用。

5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部重新让你思考人类社会阶级,权力,合法性的电影。狮子象征权力,人皆纵欲,权力欲是一头需要被控制的恶兽,Issa偷走幼狮,象征的是底层阶级分割统治阶级的权力;Issa在马戏团跟雄狮对峙,同样象征着他得到了权力。

57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