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你好布拉德

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本·斯蒂勒,奥斯汀·艾布拉姆斯,珍娜·费舍,麦克·辛,杰梅奈·克莱门特

导演:麦克·怀特

 剧照

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2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3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4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5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6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3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4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5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6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7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8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9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2:52

详细剧情

布拉德(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一直以来都是一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如今,他和妻子梅兰妮(珍娜·费舍 Jenna Fischer 饰)共同抚养着儿子特洛伊(奥斯汀·艾布拉姆斯 Austin Abrams)饰,与此同时,他还在经营着一家非营利性的组织,该组织专门在有需要的人和资本家之间牵线搭桥,帮助这些人获得资本的支持。

 长篇影评

 1 ) 音乐拯救中年危机 (亲历洛杉矶首映导演见面会)

上一张导演和年轻的主演镇楼。


2017年以来我时不时会失眠,这在以前是绝少发生的事情,当这个周六我在闲逛costco时一边敷衍着what's this what's that的高尔闻,一边跟gxj喋喋不休昨晚失眠的症状起因和可能解决办法时候,他说:“嗯,你中年危机了,我请你看电影吧。” 两个小时后,我们坐在century city的AMC某个剧院里,因为来晚了不得不坐在第二排,gxj说,你看前面还放了几把椅子。。。。

电影讲述了一个再典型不过中年危机的故事,之前最著名的一个中年危机电影的名字叫《美国丽人》,最后是一种极端的方式解决的。相比之下这个故事太过平淡,平淡到除了段子之外我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描述的。但是全场充满了笑点,每当布拉德在有节奏的提琴背景音乐下展开幻想的时候。

最后电影里的中年危机是怎么解决的呢?
一是音乐,或者艺术,一种也许源自生活但是必然超脱于生活的精神境界,这也是王小波说的“一个人用于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二是亲情,其实我很好奇男主角这么一个俗人怎么找到的这么超脱的老婆,养出了这么淡定的儿子(估计儿子是老婆养的)。十七岁的儿子最后说出了他爹四十七岁都没用明白的道理,人最关心还是自己,没有人关心你除了你自己,也许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那么,一个人迷茫的时候应该问问那些人他们怎么想,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在这些人眼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这些为数不多的人生活变得更好。
三是健康,或者说死亡之前人人平等,所有造成中年危机的那些浮华,其实生不带来死不带去。gxj曾经告诉我一个说法,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积累更多或者更少物质财富,这个行为本身造成的唯一结果就是一个人死的时候钱多一些或少一些(除非这个人的事业本身就是积累财富),当然我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某些人波澜不惊的根源。电影中的儿子若能保持如十七岁时的赤子之心,他此生也不会再经受中年危机的苦恼。

电影结束后,credit才打了一行,灯光亮起,主持人邀请年轻的男主演和导演走了进来,坐在了我们之前质疑的椅子上。导演分享了一些个人的经历,比如故事是基于他父亲的原型,做了一辈子非盈利机构,没有多少钱,退休的时候苦恼自己的一生是不是很失败。“但是我不这么觉得,我很爱他,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所以拍了这么一部电影”。。。 “但是我爸爸 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说 啊啊啊 这个主角是疯了么,他第一反应没有意识到这是他自己 哈哈哈。当然男主的形象是经过了一定艺术加工的”。
然后提问环节我问了一个很显然的sb问题,就是电影里的nick是导演自己演的,他为什么要自己演这个配角 (学希区柯克么)? 导演哈哈大笑,说因为预算有限,不光我演了,副导演也演了,副摄影师也演了,在火奴鲁鲁拍婚礼那场戏的时候,我说既然机组人员都已经飞到这里了,领饭盒的都去当群众演员吧,于是。。。演nick是因为他是配角中唯一一个没有台词的。。。

电影中拯救男主的是德沃夏克的诙谐曲。这是我私以为和舒伯特的小夜曲并称的最好听的古典。音乐镇个楼

 2 ) 一个中年男人可以有多讨厌—电影《布拉德的中年危机》

一个中年男人可以有多讨厌—电影《布拉德的中年危机》

前几天,同学群里有人转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引起了一群马上就要步入“中年危机”的大叔们的感慨。我当时并没有看过这个电影,凭着文章里的信息,断章取义发表了一通感慨。大意就是说这个男人“太作”,不知道珍惜感恩。

今天从头到尾看完这部电影,发现他的问题真不是“作”。他的问题比“作”大多了。简直可以列一个“最让人讨厌的人”的清单了。

- 惦记着丈人丈母娘去世后的遗产,让老婆现在就去和大舅子争财产去。

- 成天想着当年的同学现在多么成功的事,并和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并陷入低沉的情绪。

- 当年为了“理想”而投身的职业,后来发现没有如自己所愿带来社会地位和尊重。因此对别人和自己的职业不满。

- 对“发达了”的老朋友们聚会不叫上自己而耿耿于怀。

- 对自己社交圈里愿意跟自己交往的人心存不屑。

- 羡慕能给老公带来资源和事业心的老婆。觉得老婆耽误了自己的事业发展,因为她没有企图心、乐天知命。

- 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节。很少体会到抚养孩子的过程带来的快乐。

- 体会到抚养孩子带来的成就感的时候,是意识到孩子可以给自己带来荣誉的时候。

- 为了自己的虚荣,对孩子投入过分的关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 当孩子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只顾讲自己的一些大道理。

-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发怒并指责孩子。深思一层会发现,情绪失控更多的原因是发现自己的虚荣可能变成一场空。

- 错过了面试时间希望得到通融。求人帮忙的时候觉得别人帮他是理所当然的。不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 鼓起勇气承认自己对朋友的嫉妒,觉得自己敞开心扉就是对别人的认可和恩情,对方并不接受,转而心怀怨恨。

- 预定餐厅没有得到好位置。对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看不顺眼,自己愤愤然,然而却也想不出办法来解决。

- 并不真正关心“朋友”。朋友成功,自己嫉妒;朋友倒霉,可以让嫉妒稍微缓和。

- 满腹抱怨,平时不敢说也没人可说。遇到天真善良愿意倾听的人,把对方当成情绪垃圾桶,说个没完。

- 求朋友办事请吃饭,菜还没点就跑路了。发生了自己不愿面对的情景,就一走了之。完全不考虑自己留下的摊子如何收场。

- 对有恩于自己的教授,多年来没有任何哪怕很小的实际行动,比如打个电话,寄张明信片。只是打算顺路拜访,就给自己制造出是一个“感恩的人”的幻觉。还因为发现自己“失宠”而心生失落。

- 不重视衣着,不讲究场合,不管什么出席什么场面都是一套灰蒙蒙的衣服。方便、舒服、省事、耐脏就好。

嗯…这个清单列着列着,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这些难道只是在说布拉德这个主人公吗?人近中年,周围的人,包括我自己,估计都可以在这个清单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实在不愿承认,但这个清单的名字确实可以改成“我可以多讨厌”。

电影中有两个我特别喜欢的人物。一个是儿子的学姐,一个印度裔的哈佛政治系学生、长笛手。她真是一切美好品质的化身:美丽、聪明、善良、正直。在以我无法理解的耐心听完布拉德的长篇抱怨后,她一语直指问题的关键,“你太幸运了”。我本来还以为她会说些像我之前评论的那种“有这么好的老婆孩子工作”之类的。可是我错了,她说的是“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你还以为这个世界是围绕着你转的。你是个多么幸运的人。”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姑娘是涉事未深的天真。但真正天真的是这个47岁的中年男人啊。是有多幸运,才可以让他活过47年后,还没有被生活教会世界上有命和运这回事,还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愿望都不应该被辜负,还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可以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咂摸心灵伤口…是有多天真,才会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啊。

这个姑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感恩,对周围的世界投入关怀。她的善意不仅会给她自己力量,也会让她周围的人更幸福,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这样一个20岁姑娘拥有的品质,是任何一个中年男人、任何一个中年人、任何年纪的一个人,都不应该放弃的。我们平庸生活的解药,不是金钱、地位,甚至不仅是妻贤子孝、身体健康。而是每个人自己内心的这种力量。没有这种力量,即使拥有得再多,也治不了“作”的病根。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另外一个人物就是布拉德的儿子。他曾经怨恨父亲在校园给他丢脸,但想通了每个人都是只在乎自己,没人会记得,最在乎自己的人就是父亲。同样,最在乎父亲的人是他这个儿子,因此布拉德只要在乎儿子的看法就好了。

他的看法是,“我爱你”。这是电影的最后一句话。看得我直想哭。

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相信。即使“令人讨厌的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我永远还有机会。

 3 ) 《你好布拉德》——中年危机自愈篇|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深夜,一个中年男子在属于他的那半边床上辗转反侧,他失眠了。就在送儿子去参加大学入学面试的前夜。

这个夜晚在若干年前一定在他的人生中上演过,不过那时他是一个要去大学面试的男孩。

在类似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孩子上一个还不错的大学几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当然如果能上一个特别棒的大学,也是值得在亲朋好友中炫耀一番的。

以上,是美国2017年的一部电影《你好布拉德》的开篇。


主演本·斯蒂勒,是一张大家都很熟悉的面孔,曾出演过《我为玛丽狂》、《拜见岳父大人》、《博物馆奇妙夜》等。

在这部《你好布拉德》里,他出演了一个工作和家庭都还不错的中年男人。尽管如此,他却羡慕甚至是妒忌着他的老同学们比他拥有更好的命运。

在观众眼中,他的表现很容易让人觉得无病呻吟、顾影自怜,但是在这些表现的背后,拧出的却是他深藏内心的不安和无力。

然而,他联想的有点多了。

唯一雇员在他这儿学到了几乎所有的本领却不领情还要离职,只因为感觉工作的压抑……(这或许只是年轻人渴望自由与好高骛远)

朋友聚餐时从《建筑文摘》杂志上看到他大学同学的成功事迹,他感觉全世界都在针对他……(或许大家只是羡慕他有个厉害的大学同学)

在他不完整的信息带来的想象中,大学同学一个比一个有出息,过着腐朽堕落的生活……(他在手机中捕捉他们享有名誉、地位、财富、自由以及出风头的镜头)

没有比较就没有失败感,哪怕这种失败感只是自己内心中的自卑。

终于,他翻身的幅度太大,弄醒了身边的妻子。

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接踵而至,却包含了令人懊恼的无情、无耻、贪婪等不道德的想法。

妻子以为他为儿子的学费苦恼,却没有意识到,在他的内心当中,原来和谐美好的生活,在这一刻都不值得拥有了。

在消极的比较中他感觉到了虚无的失控感。他内心中有些东西被引爆了,犹如一直潜伏在暗处的魔鬼亮出了獠牙。

人到中年,时间的紧迫感被一下子放大,仿佛人生的一切都快要尘埃落定,却不是自己曾经或一直以来梦想的样子,于是无比渴望突如其来的转机与平步青云。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感,哪怕这种比较都是自找的甚至是幻想来的。

在美好的早晨醒来,社区里的一样都如常。

桌上和墙上的照片记录着孩子的成长,做父亲的他却仿佛突然发现儿子已经成人的体格,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

在妻子眼中,他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所以酒店资料都发在儿子手机里,这样才比较靠谱。

孩子的母亲因为工作不能送儿子去面试,他却一直心不在焉。

想起和亲友们的家庭聚餐,他坐在角落里感觉无聊又乏味。他觉得他不属于那里,那不是他要的生活。

排队安检、候机、升舱……本想在儿子面前秀优越感,却屡受挫折。

才发现他与那个享受特权的阶层始终还差着一截。

而周边环境变得更加嘈杂和难以忍受。

儿子带着耳机、听着音乐、看着杂志,随遇而安;他却唠唠叨叨,报怨不休。

在他眼中,他的世界犹如战场,而理想的世界是游乐场,是梦工厂,是天堂仙境……

思绪飘回大学时光,那时的他还深爱着这个世界,他感觉世界也爱着他。

而现在发迹的同学,当年都追随着他,他曾经是他们当中的核心。

什么时候他和那个爱他的世界分手了?

出了什么问题?

觉得自己不行还不够,他开始找“客观”——他的妻子不如别人的妻子,对他事业没有助力。

在生活中,他的妻子总是赞美他,但是这种“知足常乐”影响了他的雄心壮志。

可是,理智告诉他,报怨别人是不应该的。

这种情况下,他对儿子的前途也不乐观,却还刻意表现得对名牌大学不屑一顾。

而儿子却展现出颇强的实力,对自己的学业早有规划,对上哈佛也很有信心。

突出其来的惊喜,使他开始回顾17年来培养儿子的点滴,终于觉得人生还是有价值的,没什么可后悔。

而幻想中那些事业有成的同学们家庭出现各种危机,于是他的内心一下子平衡了。

庆幸中,他与儿子玩起了小时候父与子的游戏——挠痒痒,重温难得的亲密感,而体能上却也已经不占优势。

他又失眠了,想象着儿子被哈佛录取,想象着他和妻子的各种开心。

然而,儿子却记错了学校面试的时间……

于是,他与校方面试人员交涉和争执、在街面上当众责怪儿子,完全不顾儿子的感受。

不得已,只好打电话求助那些他根本不想联系的老同学——太伤自尊了!

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老同学费舍上电视时,自己那种实实在在的痛苦(这种痛苦,绝不是稍纵即逝的嫉妒)。

尼克的(同性恋)婚礼没有叫上他,让他觉得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恐惧感:不仅没有过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别人眼里也混得不行。

消极的态度帮助他组织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并且只选择那些与其消极态度相符的信息。

于是他脑补着婚礼现场,觉得那些到场同学顶着各自的光环,联结他们的不是友情,而是特定阶层的成功。

所以,他坚信,他不是被遗忘了,而是被排斥了。

这个中年大叔行走在高校周边的街道上,目光扫过身边经过的年轻女孩和老人。

他觉得这个世界讨厌他,而他也讨厌这个世界。

结果,老同学费舍打来电话,并安排了他儿子重新去哈佛面试(看来走后门这件事哪都有)。

借助老同学的面子帮儿子搞定面试,让他兴奋得难以自持,幻想着接下来一系列的胜利,幻想着靠儿子的成功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可是转瞬之间,他又“黑暗”了,开始嫉妒儿子在他幻想中的成功,希望这一切成功都是直接属于他的。

他害怕并憎恨想象中儿子用成功来打击他,让他更相形见绌的场景。

而看到街头艺人的潦倒,他又担心儿子将来的生活可能过得不好,因为哪怕是名校出身的音乐家,也不容易挣到钱。

于是,儿子能上哈佛的喜悦也被冲淡了。

让他烦恼的老同学费舍的“成就”,在儿子中学同学——大三的哈佛女孩看来,根本不值一提。而让他觉得自卑的工作(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却让充满热情和理想主义的女大学生非常钦佩。

同样的热情、同样的理想、同样的使命感、同样的神采飞扬……在他大学时代的每个夜晚,同样洋溢在他和同学中。

但是,现在,他却冷漠地审视着这一切。

另一方面,他深深感到悲哀的是,他错过的无法去爱的这样美好的女生,和他无法经历的儿子即将度过的充满激情的人生。

于是,他接下来的幻想有点污(大家自行脑补吧)。

深夜,趁着儿子熟睡之机,他悄悄溜出去,到酒吧制造了与女生的邂逅。但是价值观的碰撞,让一切变得不像他想象的美好。

他对生活的各种报怨,在女大学生看来就是无病呻吟,是不知足;他与那些成功的大学同学的比较,是自寻烦恼,是病态的;他所羡慕的那种生活,则是白人特权的、男人特权的、第一阶层特权的,同时给世界带来各种问题。

在小女生那里哀叹完自己的人生,并被批评一通之后,他只得臊眉耷眼地回去睡觉。

年轻人的世界他融不进去,他的人生经验在那里不好使。年轻人的世界属于他儿子那代人。

儿子去面试后,对之前景仰的音乐教授反而印象不佳,似乎教授过于自我炫耀,并竭力推销音乐商业化的思路。

这又是一个两代人三观不合的实例。

在美国式“说你是为你好”思路的引领下,在女大学生面前没有找到的尊严,他力图在儿子面前找回。

结果依然是“悲剧”的。

在他的母校,他悲哀地发现那个他念念不忘的中年人,他当年的教授已经去世了,而年轻的学生们依然活跃在绿地上。

傍晚,和老同学费舍一起用餐,免不了各自吹嘘一番,然而他又受伤了。

生活境况的差异已不必再提,作为当年教授最得意的弟子,他既没有像费舍一般被召回给学生们开讲座,也没有像费舍一样被邀请在追悼会发言,甚至他都没有被通知参加教授的追悼会。

与费舍不欢而散,他选择去陪儿子听音乐会。

这是一部适合家有中年男子或者有人到中年感慨的观众看的电影。

如果没有,可能你就很难体会到影片的精髓,从而觉得无聊。

片中男主角在自己脑子里想了太多,自我吹捧、自我打击,其实他的生活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是在他的内心,如何看待自己已有的生活需要认真梳理。

不怒君觉得,传统心理发展中过于强调青年人的同一性危机,但其实在人生的许多关头,尤其是面临选择的时候、面临自我认知和自我确认的时候,都会面临同一性问题。

而作为中年人的同一性危机爆发起来,也是如此汹涌!

直至影片最后,在音乐的聆听中,他开始感受自己的内在生命: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以一直爱着却不需要强求去占有什么,从而不给自己徒增烦恼。

切实把握好自己已经拥有的,在乎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就够了!


本文为作者原创,发自微信公众号“梅花鹿语”(meihualuyu),作者:雷神不怒。

 4 ) 你好布拉德

(以下记于2023.4.28)

1. 没有任何好处的银卡会员 倒是很应景了.

2. 我猜这张银卡终究会有用武之地.

3. 啊终点是波士顿.

4. 这片子着实太过适合想申请波士顿学校的我了.

5. 我也想去哈佛啊! 门外的书店我兴许也打卡过.

6. 写给明天醒来毫无记忆的自己: 除了酒精 激励我自己前行的还有更多不是吗.

7. 男主与大学朋友再餐厅 糟糕而未曾料想的发展.

《你好布拉德》——中年危机自愈篇|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5 ) 当西西弗斯到了中年……

“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这个词, 据说是由加拿大精神分析师Elliott Jaques在1965年提出。

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它是发生在中年人身上(一般为45-65岁的人)的一场关于自我身份和自信心的心理危机,往往与一个人的日益增长的年龄、无法躲避的肉体衰老与走向死亡,以及可能在生活中难以获得成就感相关。经历危机的人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抑郁情绪,懊悔,高度焦虑,亦或是很想让自己变得年轻,生活方式发生急剧改变,或者内心期望能够扭转过去的一些决定和事件。

了解了定义和症状,那么就不难理解布拉德所经历的内心动荡。他就像在和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在对抗,尽管他知道自己无力去改变个人历史。一切在过去时间里所写就的,终将无法改变。

从认知心理学来讲,要解决内心的冲突和痛苦,需要认知协调,也就是,要么去改变现实与内心期望一致;要么去改变内心认知而与现实和解。

无论如何抵抗现实,内心痛苦到某种程度,人自然而然会放开手,学会接受新的现实,学会把自己放进新的现实中去,只要还想继续生活下去。

丧,是中年危机的本质。但是,人,总要往前继续走下去。

就像布拉德儿子劝慰他的,不用去比较,不用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每个人最关注的其实都是自己而已。只有真正少数爱你、关心你的人,才值得珍惜。

在能量不足以支撑自己所有欲望的时候,懂得取舍,懂得动态平衡。

立足人生半途,看来处不后悔,看去处有方向,虽然认识到自己其实是资质平庸的普通人,但是仍知道自己尚有可为之事、可尽之力、可爱之人,只管尽力而为,哪怕再迷惘,今日也要做好最小单位的事情。

没有一个无坚不摧的实物叫“自我”,去做小事,去和现实发生关系,去和人发生链接,碰撞反弹回来的那个就是我。只有今日的我,做可为之小事,更好地交棒给明天的我。和命运扳手腕,一天一个small win,不祈求大获全胜,但求像西西弗斯一般,日日滚石上山,日日落石下山,把这件周而复始的事情,做成自己的“道场”。

今年陷入中年危机的我,去上了商学院,进入全新的跨行学习领域,成了一个碎成渣的学渣。我也不知道学完之后,我是否能够找到新的事业突破点,是否能够找到下半生一直热爱的事情。我就在一切的未知、不确定中,让自己学会在混沌之中沉淀下来,全然投入,做好小事情,并且相信柳暗花明的时刻会不期而至,我将欣然迎接,走向更加开阔的人生。

 6 ) We're still alive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会归于平凡,只有少数幸运儿会成为人中龙凤。也许你在学校里是佼佼者,然而数十年后还是会被中年危机所困扰。世界不是绝对公平的,许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即使你对别人的成功眼红、不服气,但事实就是事实,真实的世界没有标准答案。 爱和别人比较是我们的天性,它可以有正面的刺激作用,但如果眼中只有竞争,凡事都要争个高下,就会失去人生的趣味,陷入一种不断自我吹捧或者是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我们时常可以静下来,感受生命本身,可以去爱这个世界而不想着占有它。虽然有些事我永远没法完成,但我已经拥有了许多东西,我依然爱这个世界,最最幸运的是——We're still alive, I'm still alive.

 短评

多么希望去年这个时候的自己能够看到这部诚意满满地讲中年危机的电影,也许就不用经历接下来两个月再也不想回忆的时光了...在第N次经历中年危机之后看到这片真是非常感激,治愈我们的都是音乐。

5分钟前
  • Erzählerin
  • 推荐

希望我快 50 的时候能比 Brad 更放得下.

7分钟前
  • YuRAY
  • 推荐

4.5星,本斯蒂勒蜕变为喜剧大师的里程碑之作,关于中年危机的最出色作品。虽然依旧没有答案。

12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此片还可以叫《白日梦想家2 之婚后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好坏全在一念之间,世界果然是主观的。。。

15分钟前
  • TM1001
  • 推荐

中国的教育一直让人往前看,不是说不对,而是有时候要学会往后看。是的,我们班有好多人都混的比我好,全中国有好几亿人混的比我好。同样的,我们班更多人混的还没我好,全中国比好几亿还多几亿的人混的没我好。生活真是非常的无趣啊。但活着真好,因为能看电影。

18分钟前
  • 宅拾叁
  • 推荐

今天看了两部片子,都是对“理想主义者”的暴击,前面一个《罗曼先生,你好 》直接判了男主死刑,而且还是死在枪下。这个《你好,不拉德》,直接把作NGO的男主跟他那些在政界、商业风光无限的大学同学进行了直接对比。做慈善,也像比尔盖茨那样赚了钱,再把钱撒出去,比手心向上要好。人生啊!

22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真的太感同身受了,看着昔日穿一条裤子的好朋友渐渐各有各的不同,每个人的现状是他人饭桌上的谈资,自己过得开心就好,何必羡慕别人

23分钟前
  • 跳楼小白鼠
  • 力荐

听本·斯蒂勒自我检讨了100分钟,越看越觉得这个角色可怜、招人烦。一个活到47岁还没把自己活明白的人,整天就知道在脑子里幻想,也只配拥有他现在的status。

26分钟前
  • 饮歌
  • 较差

总是感觉别人的人生更幸福,总是欲求不满,看不到自己拥有的,也不知道珍惜。 总是担心被人瞧不起,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没人有那么多闲心去操你的这份闲心。而更多人变得虚伪,看到别人不幸而窃喜。小爱是占有,大爱是分享。

30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为什么一个中年人的自我平息看起来有些矫情?因为你还没到必须要和自己的理想和解的年纪。

35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有人追求权贵,有人向往自由,你年近大衍仍不知非、不知命,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又有几人活得明白呢?他们看着年轻的我们,就像看着多年前的自己。时光如白驹过隙,滚滚红尘数十载,没人能叫你放弃雄心壮志,也没人要你必须知足常乐,一场求学之旅换来一点通透。人生苦短,只希望你能够玩得开心。

37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我突然陷到了某种情绪里面:一直以来,我自己在脑子里想了太多,自我吹捧,自我打击。此刻我坐在那里静静听着,感受着我自己的内在生命。那音乐真的很美,女孩也真的很美,我可以一直这样爱着她们而不去占有她们,就如同我可以一直爱着这个世界而不去占有它一样。

38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同情没到中年已经危机的我。走心的旁白啊。

39分钟前
  • goldenwalden
  • 推荐

对于一个步入中年的少年来说,片中的人物细节和独白让人看得全身起鸡皮疙瘩。十几年前Mike White写出了激励人心激励人心的摇滚学校,十几年后梦想变成了治愈的现实与自我与世界的和解。这个世界太美好了,hang in there!

43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很真实的中年危机啊,回头想想brad的生活未尝不完美,导演和他的同性恋父亲一起参加过极速前进,是个非常善良懦弱的人,比赛中就非常喜欢他,怪不得能拍出这样温柔动人的父子电影。

45分钟前
  • 熊仔面
  • 力荐

87/100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故事,但它不是中年危机。电影展现了在互联时代可能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一种焦虑状态,社媒轻易得使人受困于周围人优于自己的表现,进而引发了低自尊的评价。仅从主角脑补所表达的心理状态这点我甚至可以给出满分。知道他人生活中的不如意有时候是缓解焦虑最大的良药。

47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坐在两个亚裔女孩面前,看她们畅谈理想,往事历历。他得承认自己有多羡慕,那种一心征服世界,不必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时光,他在塔夫茨也经历过。那些注定错过的人生和无法去爱的女孩,似乎比错过的旧人葬礼和婚礼更值得伤感。此刻微风拂过窗帘,刚听过的交响和儿子的告白回荡脑中,今夜总算不会失眠了。

5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你还有iphone7plus肾机好么 就不要这么多意见了

56分钟前
  • 力荐

一个有着一帮牛逼同学过得很一般很中产爱胡思乱想爱比较的老爹,这种人物不讨喜,但生活中处处可见,导演要说的也很简单,很多时候你想的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没人会记得你在学校门口被老爸训了一顿

58分钟前
  • mark
  • 还行

我还没有步入三字头的人生,就已经被这种焦虑淹没了。剧本写得真好啊。

1小时前
  • 闪电杰克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