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亲

剧情片大陆2017

主演:张艾嘉,田壮壮,郎月婷,宋宁峰,吴彦姝,耿乐,谭维维,刘若英,王志文,李雪健,马嘉祺,张艺瀚

导演:张艾嘉

播放地址

 剧照

相爱相亲 剧照 NO.1相爱相亲 剧照 NO.2相爱相亲 剧照 NO.3相爱相亲 剧照 NO.4相爱相亲 剧照 NO.5相爱相亲 剧照 NO.6相爱相亲 剧照 NO.13相爱相亲 剧照 NO.14相爱相亲 剧照 NO.15相爱相亲 剧照 NO.16相爱相亲 剧照 NO.17相爱相亲 剧照 NO.18相爱相亲 剧照 NO.19相爱相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4:25

详细剧情

  岳惠英(张艾嘉 饰)的母亲去世之后,惠英最大的念想就是将远葬在乡下的父亲的坟迁回城里,和母亲葬在一起,这个念头让她和父亲的原配姥姥(吴彦姝 饰)之间爆发了巨大的矛盾。迁坟的事成为了惠英的心结,亦让她和丈夫孝平(田壮壮 饰)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  惠英的女儿薇薇(朗月婷 饰)是电视台的栏目记者,对姥姥的过去充满了好奇的她将这场“家庭矛盾”搬上了电视,展现在了大众面前,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可整个事件却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一出闹剧。与此同时,薇薇和男友阿达(宋宁峰 饰)之间的感情因为阿达的青梅竹马的出现而遭遇了信任危机,这让她对等了外公一辈子也孤独的生活了一辈子的姥姥产生了莫名的亲近之感。

 长篇影评

 1 ) 中国女性是怎么活过来的

微信公众号:movie432 首发于 MOViE木卫

电影延续了张艾嘉“20、30、40”的女人步上阶梯设置,拉大了年纪和岁月跨度,引出不同世代的中国女性,对爱与家庭的执着追求与不同理解。

姥姥相信爱,得不到爱的回应。

妈妈信守爱,却似乎感到迷惘。

女儿追求爱,依然选择了放手。

这是一篇围绕20世纪中国女性的情感好文章,关乎爱的教育(正如张艾嘉饰演的妈妈角色是一名中学老师),也是娓娓而谈,文艺片架势的,那是为爱所付出的代价。

由于年代与时空跨度的存在,无论是姥姥从乡下进城,还是两口子回到街道办事处——即便是郑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同样经历了中国城市化的惨烈阵痛。摩天大楼高架桥已经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被埋葬的,有许许许多多人的记忆和过去。

所以,《相爱相亲》对我触动最大的点,并不是什么结尾车内的《花房姑娘》对话(我不是认为这段不好,而是觉得它太像导演为了给观众某种相信与寄托,特地设计安排的冰释),我相信更为残酷的东西,像火葬场被敲碎的颅骨,陌生的踮脚仰望,还有照片打湿后,被手指抹去的容颜。

你很容易把这个人与人,关乎爱的软性主题,挂放在宏大的,作为背景出现的城市建筑和街道马路上,因为就连学校也在进行围墙与新校门拆建。城市下面,定然也埋葬着骸骨,那么,它到底是属于何方的春闺梦里人。毕竟,姥姥的丈夫,离开她的原因,就是进了城。

如果陈可辛在香港是文艺片头号把手,张艾嘉也是台湾文艺片的代表作人物。

我是相当不喜欢《念念》:

“文艺腔重得全程不适,演员的表现也不在状态。要讲的东西很好也很简单,但是,非要用自以为是的技巧,来加强表现力,效果其实适得其反。”

《相爱相亲》几乎没有用什么太花哨的剪切闪回。我所注意到的,是两段超现实的记忆:一次来自病房的回光返照,一次是妈妈晕倒后的梦里场景。同样是天国往来,纯洁过曝,白得发亮。

这是最最文艺片的抒情。完全是为了成全张艾嘉最后的记忆杀,“那个人,原来是你。”

如何去证明婚姻关系,《相爱相亲》耗费了不少公家办事难的段落,看似中国特色荒诞剧,为了揶揄讽刺,本质上还是中国人对爱情婚姻的安全感匮乏绝望所致。就仿佛有了一张结婚证,就能证明两个人合法、圆满地相爱过(田壮壮在片中也说了一句嘲笑话)。

无论老一辈还是新一代,她们共同提到的,摊开的一封封家书,还有火车的对话,都是钱字打头。“每个月往家里寄的五块钱”,“你把积蓄全部给了别人”……

对姥姥而言,钱是生活的保障,更是爱的证明。对女儿来说,钱是爱的基石,是某种条件。

这种解释,似乎偏离了电影的主线。也许田壮壮对女儿的困惑解答,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妈妈是害怕。中国人也都是害怕。害怕一切变得太快,害怕抓住的东西会丢掉。譬如名为爱,被命名为婚姻的东西。

怎么知道身边人,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呢。

许多人已经在岁月的打磨中,丢掉了这个问题。但凡解决了人生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的现实琐碎,午夜梦回之际,你可能会突然打个冷颤——尤其是那些失去了亲人、自信和人生依靠的女性。

英:

以往日子清苦,总盼着能过好点,如今日子变好了,感情反而淡薄了,这么多年,你心头有什么不快乐的,那真是我的错,别跟自己过不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咱们的路还长着呢!

孝平

田壮壮老师用说不出来的浪漫(手写贺卡与哼唱歌曲),用“不经意”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对这个家的坚守。

然后,许多观众和张艾嘉一样,都哭了。

只有这样,结尾积压的情感,才能干完那碗鸡汤,顺利把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的负能量释放掉。原来我们都忘了,年轻时候想要做的大事件。不是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包围,不是被工作、家庭和教育所绑架。这对几代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一种讽刺。即便你知道,可能只有到了退休时候(如果你还记得),才真有可能去做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恐怕到了那个时候,你已经忘了。

电影处理不太好的地方,大概是对传统媒体电视台的批评,意图过于粗暴。尽管城市拆迁建设和证明你爸妈是你爸妈也有设计痕迹,始终没有谈话节目给得这么硬。那太像要表演,或者试图煽情些什么。

与此同时,《相爱相亲》也抖露了同期中国电影一大弊病。真正感人肺腑的,并不是演员滔滔不绝的大段话——这些话不拖累带坏节奏已经是万幸。像结尾那样不失控还打动人的,已经是奇迹了。

最大的煽情点,是在那些不言不语的沉默之中。比如前面提到的,姥姥两次看照片。时间的力量,情感的涌动,无情与友情,都不需要任何对白。

估计没有人会认为,姥姥有得到过真爱。可是,她的表现不是爱,又能是什么。是代价。是供养的爱。

相反,当女儿的角色,试图用言语去证明什么,那段故事,反而是最弱的也是最俗的,爱上一个唱歌的文艺青年,为了理想去北京之类。得到自由,拥有选择之后,也许爱已经被稀释,不是那么贞洁,不需要完美,动不动要用上此生不渝。当然了,这也是现代人的爱。爱人,也包括要爱自己。

一度对金马54,张艾嘉多项提名入围有所保留怀疑。现在,我全部收回。

延伸观影:

“我们只关心死,却很少关心怎么活。”

——《哀乐中年》 电影台词

“嫁给你爸爸的时候,不知道他身体不好,嫁给他20年,足足服侍他20年。”

——《童年往事》电影台词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饮食男女》电影台词

从开场的等鱼死,到最后的人生如朝露。电影说的是女人四十,其实讲的还是一个“死”字。

人被时间岁月所打败,衰老和失忆被表现得极其可怕,养老院寥寥几幕,还有年轻人说的大实话,它们都道出了人生的残酷。

五十年不变的诺言,它可能是小孩子的勾勾手指尾,也可能是那对相扶相渡的中老年模范夫妻。

——二哥评论《女人四十》

 2 ) 相爱相亲 爱情电影不只爱情

对爱情电影来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最好的结局。但对于爱情来说,相爱只是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开头,爱情本身,也可能只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和途径。从这个角度而言,张艾嘉的新作《相爱相亲》并非一部简单的爱情电影,而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最有趣和有价值的地方。

《相爱相亲》的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基底说有些狗血也不为过:母亲去世后,张艾嘉扮演的岳慧英执着于迁出父亲遗骨与之合葬,却遭遇了固守农村的父亲原配妻子阿祖的强烈反对,在电视台工作的岳慧英女儿薇薇意外地将这场家丑“外扬”并公众化。电影剧作的巧妙之处,在于并不拘泥讨论孰对孰错,也不纠结探寻事件处理得结果,而是借由这一事件呈现阿祖、岳慧英和薇薇三代女性的情感困惑,三条人物故事线并行不悖地随事态升级而发展。

在票房至上、IP横飞的年代,《相爱相亲》是一部难得说人话、讲人情的作品。宣传方给电影打上“年度最好哭电影”的标签,事实上这部电影出色之处,就在于它并不刻意煽情,父母推门要不要打招呼,“闪婚”一刻会不会犹豫,它和观众的共鸣,靠的是这细微处许许多多个“不得已”下观众感同身受的唏嘘。影片里最好的一句台词,则是田壮壮扮演的父亲说的:”我反正是要走的,有你在最好”,日常对话道破男女关系的本质。至于看似于一笔带过的官僚主义、城乡差异,也都能让人感受到作品扎实的创作态度。

细节丰富、情感细腻,这些不用多说。更值得称道的,是编剧埋藏在寻常琐事里的庞大创作野心。朝细微里去,《相爱相亲》拍出了中国式男女日常相知相守的暖意,往宏观上看,影片又在一家三代女性相同的困惑里,描绘出女性自觉意识的进步。

生活在农耕时代姥姥阿祖,工作在体制内的岳慧英、以及成长在信息时代的薇薇,三代女性性格迥异,却同在爱情中面临着“男性逃离”的困境。阿祖选择的是自欺欺人的等待、岳慧英选择的是严防死守的控制,而看似最潇洒独立的薇薇也最“无计可施”。三个人互为镜像,爱情中到底是放弃自我与固守自我,最终都收束在与自我的和解:等待了一辈子的阿祖说出“我不要你了”,斗争了一辈子的岳慧英终于想起了梦中那张模糊的脸,就是老公年轻时候的样子,而年轻的薇薇也终于决定决绝的放手,对执意去北京逐梦的男友说一句“我不会等你那么久”。

一个有趣的设定是,《相爱相亲》呈现了各种男女情感问题,创作者对每个登场的男性形象都给予了宽容和理解。薇薇外公事实上的“重婚”,是一切矛盾的始作俑者,但他在所有人的回忆中都显得有情有义。田壮壮饰演的父亲周旋在老婆和女儿之间温情脉脉进退得体,和刘若英扮演的王太太顶多只算“发乎情止乎礼”。就算是耿乐客串的学生家长卢明伟也颇有担当,老婆美国“走丢”后默默独自抚养儿子。男女对待情感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态度,也许作者想从女性对立的角度阐明:爱情中的“我和你”顺序并无先后,但自我的认知从来不可或缺。

在祖孙三代三条线索中,影片选择了张艾嘉饰演的母亲作为主视角,也许这是值得商榷的一个选择。田壮壮和张艾嘉的互动固然精彩动人,但故事多少因此停留在少年夫妻老来伴的保守暖意,消减了更宏大表达的可能。剧作上也留下了一些转折生硬的遗憾:薇薇将家事变成电视节目是事件升级的主动力,但她家丑外扬的动机始终显得暧昧不明。如果故事的重心落回到薇薇,未尝不是更好选择,她在事业、,爱情和亲情之间抉择,原本有更大的戏剧张力。时代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男女社会分工的界限正在日益缩小,以薇薇为代表的年轻女性,如何认知自我其实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从处女作《旧梦不须记》开始,直到《20 30 40》,借助爱情探讨女性一直都是张艾嘉作为导演的创作主题。《相爱相亲》的意义在于,大陆时代巨变的社会属性,为这一主题讨论提供了更广阔深邃的时空背景,从作品的完成度来说,张艾嘉交出的成品几乎看不出地域隔阂。作为一名严肃的电影工作者,张艾嘉从来都在华语电影的核心地寻找创作的灵感,评判的的标尺却并非市场和票房,这大概就是她最值得尊敬的地方。

给文汇报写的,就变得一股正气了...懒得发公众号了,写在这里支持下。

 3 ) 无欲无求的“文化英雄”张艾嘉

本文亦见于公号「映画台湾」「作者电影」。

# 公众号参阅:“文化英雄”张艾嘉,拍出了今年令人最舒服的一部电影

几天前,《相爱相亲》在北京电影学院安排了一场点映,导演兼主演张艾嘉、身为北电导演系主任的“自己人”田壮壮,以及郎月婷、宋宁峰、吴彦姝一班演员都到了。

点映现场

互动环节,有个来捧场的观众抢到了话筒但没提问——他捧的更像是作为歌手的张艾嘉的场子:

我首先是您的歌迷,其次才是影迷。我想用您唱的一些歌来表达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田壮壮的角色对应《艾嘉·爱家》,姥姥的角色让我想到《你爱我吗》,郎月婷饰演的薇薇对应《这样爱你对不对》,整部戏的主题就是歌曲《爱的代价》。

说完,全场报以热烈掌声。只看这些歌名,还真的和电影、人物很搭。真是个角度刁钻的真•歌迷呀!只不过,《你爱我吗》应该是1981年滚石出的专辑,而不是一首歌的名字。

无独有偶的是,最近一期《十三邀》,许知远对话张艾嘉也提到了作为歌手的她,聊她早期喜欢的是琼•贝兹、琼妮•米切尔、鲍勃•迪伦这一批民谣歌手。

节目最后,许知远用一首歌形容张艾嘉,就是琼妮•米切尔的You Turn Me on I'm a Radio

Oh honey you turn me on
I'm a radio
I'm a country station
I'm a little bit corny

听着听着,六十四岁的张艾嘉就湿了眼眶。感受过美国1960年代的时代气氛、品尝过香港八十年代明星的得意,唱过歌、演过戏,还编剧、拍电影、做金马奖执行委员会主席主席,张艾嘉的这一路真的像一个略带粗野的乡村电台,她的生命状态一直是“打开”的。林青霞、叶倩文等偶像早已停在某个位置了,而六十四岁的张艾嘉还勤奋地待在这个舞台上。

于是就有了这两年的《念念》《山河故人》《分贝人生》和《相爱相亲》。尤其是《相爱相亲》,张艾嘉第一次在大陆拍戏,竟没有任何的隔膜之感。她对新鲜题材的好奇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度,一如当年拍《少女小渔》的惊艳,其环境外壳之下永远都是女性意识的内核。

只不过2017年的张艾嘉,早已把她表达的重心放到家庭与亲情的位置上了。《相爱相亲》最后,田壮壮和张艾嘉饰演的夫妻俩离家,一个空镜头对准家中客厅里“家”字样的装饰物长达数秒,已然点出了本片的主题。

看《相爱相亲》之前,由海报上的三个女人想到的是2004年的前作《20 30 40》,由家庭剧的标签想到的则是2015年的《念念》。而看完之后你才发现,《相爱相亲》既没有像《20 30 40》一样讲女人各自的成长纠葛,也没有像《念念》一样玩叙事和闪回。

这是最普通的家庭故事、最朴素的直线叙事,以及最生活化的三代女人:欲摆脱家庭束缚的女儿、絮絮叨叨的中年母亲,以及独守空房一辈子、只能捍卫丈夫坟地的姥姥。在三代女人可大可小、相互联结的冲突与对话中,《相爱相亲》有了日系生活流电影的气质。

以致于这相伴而生的摄影的质感,都使人不敢相信是张艾嘉旧识、大师李屏宾所拍出来的,因为它把《刺客聂隐娘》《长江图》那种封闭世界的电影感给剥光了。后来想想,大量自然光的运用,倒正是给电影蒙上了一种近乎于生活本身的、站在太阳下的明亮与温暖。

《相爱相亲》是张艾嘉真正第一次导演大陆题材电影

舒服是观影过程的最大体验,以致于明明拍的是家庭矛盾,观众却笑了——那种重新审视自身的会心一笑:母女吵架还真是这么没理由,执着的老太太的确是这么可爱……这样的一种舒服从戏里延展到戏外,张艾嘉自述从来没有剪戏剪这么快,两个多礼拜就完成了;回想起拍戏的过程,剧组常常提早拍完收工,张艾嘉甚至叫得出组中每个人的名字。第一次来大陆拍戏的所有害怕,在这样的舒服里都得到了消泯。加之朴素到底、不耍花活的拍法,这个阶段的张艾嘉真是无欲无求啊。

回到张艾嘉饰演的那位母亲,她在家庭中絮絮叨叨、不近人情的角色倒使这部电影更像2010年她参演的《观音山》:同样是浑身带刺的中年女人,同样在最后都显露出温情……只不过《观音山》中的生活变故不是常月琴能走出来的,因此导演李玉也在用强烈的抒情处理她的自我灭亡;而张艾嘉的《相爱相亲》显然是贴近生活的琐屑本身,母女间拌嘴成了迁坟前后贯穿始终的日常。有一场戏拍田壮壮饰演的丈夫喝酒回来呼呼大睡,张艾嘉饰演的岳慧英想偷偷亲他而不成。这一个灵动的细节,正是中年女人在琐屑底下的温情。

该片入围今年金马奖七项大奖,其中包括男女主角

张艾嘉承认,正是从《观音山》起,她开始适应在大陆演戏的节奏;这样的中年女人形象是她又一次以“打开”的姿态立于舞台的途径。谁能想象,1970年代起就开始演戏的张艾嘉,在2004年的《20 30 40》里还有激情戏,在2015年的《山河故人》里还能和董子健有感情戏?

张艾嘉在2010年的《观音山》中

在朴素之下,《相爱相亲》依旧玩出了丰富的戏剧技巧。这不是《念念》中依靠闪回和超现实带出的记忆之殇,而就是轻描淡写地在当下设置的小机关。

最为明显的,就是老中青三代相互错落映射、各自受困的男女关系了。三代女人在感情中均面临着由另一个女人的出现所带来的危机,而最后又都一一化解。姥姥阿祖的对手最为微妙,是那个已经去世的不在场的“情敌”、与原配丈夫在城里正式结婚的女人。姥姥与其争夺的是原配丈夫的坟墓,为此她与“情敌”的女儿岳慧英分别尝试为双方的婚约开具证明;现代与古旧、城市与农村又构成了一对有意思的映照。

扮演姥姥的资深演员吴彦姝凭借姥姥一角连续第二年入围金

但在三代人从对峙到理解的周旋中,姥姥最后却放手了——她摸着丈夫的尸骨说“我不要你了”。这句话在剧本原稿中是没有的,张艾嘉后来才把它加上,以呈现出“口是心非的勇气”。她对女性心理的精到表现就在这里,一句话道尽风霜。从姥姥这里得到镜子般映射的,是薇薇和母亲各自有惊无险的爱情,也是薇薇放歌手男友阿达去北京的洒脱。这或许正是每个女人都要经历的当代生活吧。

在三代人故事的组接中,张艾嘉总是用一些灵动的细节设置,把女性情绪的堆积和疏导处理得恰到好处。女孩薇薇要搬出去和男友阿达住,还想背着父母和他领证,但磨到最后万事俱备了,才发现差了证件。强烈的愿望临到头却泻了气,薇薇正是在这无比的丧气之后,才有了重新审视两人关系的机会。

郎月婷和宋宁峰在片中饰演的情侣

姥姥阿祖这一农村妇女的形象更是立体。前半段守坟没有太多台词,只给人坚毅的眼神;后半段随着迁坟一事逐渐闹大,她执着地办证明、上电视台,对丈夫满腔的爱意和怀恋才喷薄而出;直到双方开始互相理解后,她在丈夫生前的房间看着他的照片,又怔怔地蹦出一句“不像啊”——她要为之守坟的男人其实已经不是她记忆中初嫁的那个男人了。一场包办婚姻的牺牲者是如何有执念再放下执念的?张艾嘉设置的这些细节十分关键。

三个女人的核心仍然是张艾嘉饰演的岳慧英。家中琐碎唠叨的是她,趁丈夫睡着偷亲她的也是她;执意以法律手段迁回父亲坟地的是她,最后放弃的也是她。剧本的用心之处在于,把一个快退休的唠叨女人塑造得真实、可爱,片中甚至出现了表现其性意识的梦境段落。最后老两口在新买的车里听歌、聊天,岳慧英听着与丈夫刚认识那会儿的老歌——崔健的《花房姑娘》,哭得不成样子。

即使已经是被高频引用的文化符号了,张艾嘉在这里的选曲仍然妥帖、自然,引观众掉泪。没有过多的文化意味,仅仅是老两口的回忆罢了。

在迁坟的主要戏剧冲突以外,电影也不疾不徐地带出当代社会的若干角落。不管是夸张报道、赚取眼球的现代媒体,还是勤于拆迁、开发的城市建设,抑或是一张跑很多趟才办下来的结婚证明,都在电影的各处枝节上一一入境,于无关痛痒处显导演、编剧之用心。

张艾嘉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她似乎总有能力让命运中本没有交集的两种人共处一室,由此迸发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少女小渔》中的小渔和马里奥是这样,《相爱相亲》中的年轻人也是这样。长辈关于迁坟的对抗是激烈的,但薇薇和阿达这样的年轻人却因为丰富的同情,跑去安慰姥姥阿祖,甚至一起生活了很久。

《相爱相亲》中对三代女性情感有着细腻的处理

薇薇和姥姥同床谈心的段落虽然刻意,但这种奇妙的联结是很好的观影体验。姥姥提前为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放在家中,有次阿达突发奇想,躺进棺材让姥姥为其拍照。想象一下,一个怀揣着摇滚梦想的年轻人躺在一口棺材里流泪,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营造啊?

回过头来看,正如“相爱相亲”这个人畜无害的片名一样,张艾嘉拍电影从来没有站在最先锋的位置上,却能在很普通的题材、很简单的叙事里拍出惊喜和灵动,《心动》《20 30 40》等电影早已成为某些人的经典了。

张艾嘉不像1981年电视剧《十一个女人》的那些导演一样,站在时代的风口,但却熬过了时间,并早已尝遍了美国嬉皮士、新电影推手、新人扶持者等角色的滋味。

今年夏天,张艾嘉主演杨德昌的首部长片《海滩的一天》修复重映

如今,她依旧会在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刘若英《后来的我们》等电影中支持着她的后辈们,命运之手仍在将她“打开”。

以致于当许知远用“文化英雄”称赞和她一样在80年代冒出来的、杨德昌和侯孝贤等一批台湾文化旗手的时候,我们都诧异了。张艾嘉当金马主席,接的原来是侯孝贤的棒啊。其实她无愧于“文化英雄”这样的称呼 。

 4 ) 《相爱相亲》中哪些片段或细节最令你感动?

爸爸开新车带着妈妈 聊天 妈妈哭了 说 不许让王太太坐这个车子

爸爸唱起花房姑娘

还有姥姥擦打湿的照片,却把外公的脸擦花了,无助的哭:收信的时候她要是知道是什么是不会让它淋湿的。

这叫命运。

姥姥说,我不要你了。

我知道我会老去,我满怀着期待,希望和我最爱的那个人共度一生,到老到死,恩爱白头,我偏要写着悲剧的故事,过着令人艳羡的安稳日子。祝所有人,想要的都得到,得不到的都放下。

 5 ) 这可能是这两年我在电影院里面哭得最惨的电影

文| 谢谢你们的鱼

很惭愧,一直以来对于张艾嘉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是知道她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台湾演员,多年以来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她在《最佳拍档》中的警司形象,那是1982年的香港电影,张艾嘉跟着许冠杰和麦嘉搞笑。

直到2015年《念念》的出现才让我真正领略到了张艾嘉的魅力。

《念念》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很意识流,很感性、很美轮美奂,同时又很温暖。她看似残忍地撕开了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痛苦记忆,却在最后留下了生的希望和爱的光明。在我看来,《念念》是一部高级却又具有相当观赏性的文艺片佳作,这也就让我非常想看看张艾嘉的下一部作品长啥样。让我颇为意外的是,张艾嘉的最新作品《相爱相亲》是一部和《念念》几乎完全相反的电影,却依然让我在电影院里面感动了好久好久。 相比《念念》的意识流和克制,《相爱相亲》是一部相当写实的情感生活片,这样的电影有很多,就像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杨德昌的《一一》,许鞍华的《男人四十》一样,但近年却越来越少了。张艾嘉带来了一部内地市场久违的、质朴的、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

说实话,这可能是这两年我在电影院里面哭得最惨的电影。

《相爱相亲》的故事有一个特别“故事会”的故事切入点——张艾嘉饰演的小学老师的母亲在不久前去世,而她为了可以让自己的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来到了乡下想要迁自己父亲的坟,但是他父亲当年在乡下有一个早于自己母亲的正房妻子,这位正房妻子虽然七老八十却异常执拗,由此也就引发了张艾嘉角色与她的矛盾,而围绕迁坟这件事也慢慢地引出了一家人三代人之间的纠葛。

其实观影的前半个小时,我是很难相信这是一部张艾嘉作品的,或许是故事的现实感过强,也或许是故事切入点本身的乡土气息,你总觉得自己在看一个情感类节目的情景再现影片或者是一部电视电影。

但是当故事的慢慢展开,你会发现这个故事讲述的远远不止这些。

某种程度上,《相爱相亲》和杨德昌导演的《一一》是一样的,都是对于一个家庭一次全景式的展现,只不过,《相爱相亲》在矛盾的处理上更富有戏剧性,而整个故事也是以女性视角为主导,而影片中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原配姥姥,母亲岳慧英和女儿薇薇。

姥姥一生都在等待背叛自己的男人回家,直到等到了一具尸体,守住自己男人的坟墓成为了自己余生最大的"任务"。村口的贞节牌坊就像是压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让她一直活在旧时光中。岳慧英的出现让她害怕自己失去自己活下去的那唯一一点意义,但是薇薇的到来却也让她感受到了那种来自儿女炙热的关爱。

母亲则是一个即将退休的小学老师,一心为家里好,却总是把家人越推越远,让自己的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似乎成为了她向这个家庭证明自己的爱的唯一方法,但是一步步的,她给自己的那种无形的压力让她和女儿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同时,她也把心中的苦闷不断发泄在自己的丈夫之上,说到底,母亲是一个安全感的人。 女儿薇薇则是一个任性、叛逆同时又无比平凡的女孩儿,她不是什么高材生,也不是什么超凡脱俗的金枝玉叶,她和母亲之间的代沟让她一直惧怕自己和男友的关系会被破坏,向往自由不过是她想要摆脱母亲控制和唠叨的借口,没想到的是她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外婆之后居然收获了一个可爱的姥姥,和母亲有矛盾的她在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太太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母性温暖,也在其中逐渐找到了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相爱相亲》以这三位女性为主角带给观众的是一次三代人之间的和解,三个被不同的事情所困住的女性如何挣脱枷锁的故事。张艾嘉讲述的一切是如此的现实、如此的生活、如此的不落痕迹,如此的家常俗气,但却有又如此的真挚动人,细致入微。

作为一名台湾电影人,张艾嘉很好地把握了当下中国,故事发展的背景在河南。三代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和价值观上的代沟,几乎每一个情节你都能找到现实的对应,每一次情感的表达都直击观众的内心,而最可贵的是,张艾嘉没有在情感上偏袒任何一代人,而是把三代人放在了同一个平面上讲述了她们的困境,她们的苦楚和她们的坚持。 《相爱相亲》相比《念念》更加可以显出张艾嘉的魔力,这么一个矛盾冲突无比强烈的电影居然依然可以承载那么多含蓄的情感表达,以最朴实的视听语言讲述的最睿智的人生感悟,当然啦,还不忘加入那么一点点来自于生活的幽默感。

刘若英客串出演的王太太,给《相爱相亲》带来无数笑声

《相爱相亲》的最后张艾嘉和田壮壮在车里的对手戏,赚足观众的眼泪。张艾嘉抛出“经典三问”——这是谁的车、花了多少钱、不许王太太坐,带领观众从热泪不止到破涕为笑。生活即将磨灭这对夫妻的所有激情,但总还有办法让他们找回最初相爱的瞬间。

然而《相爱相亲》最打动我的不是结尾的对话,是姥姥回家的那场戏。姥姥独自淋着雨,手上拿着薇薇和男友给她PS的合影,但是回家之后照片早已被雨水打湿,姥姥想要擦干照片,却不小心擦破了相纸,自己丈夫的脸变成了空白,仿佛在提醒她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你可以感受到一个女人的一生几乎完全幻灭,如此的心酸和无法被拯救的绝望胜过千言万语,这也会让结尾她的解脱显得这么震撼,这么催人泪下。 就是这样一部生活化的电影让我在影院结局的时候泪流不止,就是那么一句毫无修饰的台词,那么一个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情节却让所有情感像水枪一般喷射而出。

我想,其实某种程度上,《相爱相亲》反而是我们都市人最需要的那种电影作品,就像是一次毫无说教和鸡汤味的自我审视,一次不失观影乐趣的情感宣泄,如果你也在最后泪流满面,那么你在那一刻真的成长了一点点。这就是张艾嘉给你的,爱的教育。

《相爱相亲》上映4天,豆瓣评分从8.3升至8.6,总票房却不足800万,排片比甚至不如一个月前上映的《羞羞的铁拳》,带上纸巾,带上你爱的人,不要错过这部教会每个人懂得爱的电影。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 499 期 文章,在电影院妆都哭花了。

本文原创首发于:不散微信公众号(ID:busan-movie),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张艾嘉更多阅读:《如果电影圈也是江湖,那她就是黄蓉

 6 ) 一辈子,一句话,一刹那

赶紧帮《相爱相亲》再宣传一下,再不宣传真就下片了……

《相爱相亲》可能是近期院线最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影片。家庭片这个类型在当今中国院线似乎成了稀有物种,好作品太少了,《相爱相亲》不仅是家庭片类型中的精品,也是今年院线华语片少有的佳作,适合全家人一起观赏。

二线城市三代女性的情感观念

“一辈子,一句话,一刹那”是《相爱相亲》海报上的宣传语。这句宣传语非常凝练,很难找到比这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影片的主题。阿祖为名存实亡的婚姻坚守一辈子,慧英相信和父亲合葬是母亲的遗愿,薇薇感受到阿达唱歌时的魅力而爱上他,老中青三代女性对于爱情和亲情的态度在同一个故事中平行展现。

河南郑州可能是最适合这个故事发生的城市之一。影片中屡次出现郑州的标志性交通枢纽——金水路立交桥。今年因为工作关系我去过若干次郑州,每次都会坐车在这座立交桥上行驶,立交桥本身建得纵横交错气势逼人,但是早晚高峰时间车流密集,拥堵程度不输中国第一大“堵城”北京。郑州在去年年底获选国家中心城市,今年以来发展速度很快,现代化程度与周边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将郑州城里和洛阳乡下作为慧英和阿祖的居所,很匹配两代人所代表的旧社会贞节意识和新社会现代观念间的冲突。

薇薇代表了20、30岁左右的青年一代。和郑州相比更加发达繁华的中国一线城市中,青年一代的人口结构比影片中体现出的更加复杂,各种亚文化群体的情感生活凸显更加多元化的样貌。比如一线城市中有不少20多岁的年轻女性和男朋友不问前程不求名分地住在一起,薇薇的观念相对来说还是保守的,如果意图表现一线城市年轻女性群体的情感观念,影片中仅安排薇薇这一个人物,一定会显得单薄。正处在发展阶段,尚未达到一线水平的郑州是这个故事非常理想的发生地,这里的青年群体生活态度相对统一,但也有少数像阿达这样的酒吧歌手和谭维维饰演的单亲妈妈这些类型的人。让一个喜欢上酒吧歌手,同时又一定要先领证再住一起的年轻女性代表这个城市这一群体的情感观念,是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青年和中年职业女性形象

《相爱相亲》在人物设计方面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慧英和薇薇母女二人都是职业女性,她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并且工作场景在影片中所占比例很大,对剧情走向有重要影响。电影一开场的医院场景,薇薇就在给同事打电话解释自己在医院看望长辈,不能上班。目前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职业女性角色还是太少,类型比较匮乏。有一些影剧的故事发生在办公室,但是职业特点不在故事主线中占据重要部分,或者故事的侧重点在于职场环境,人物本身的个性退居其次了。

中国影视剧中30岁以上的女性角色也很少。男演员受年龄影响比较小,女演员的形式就比较严峻了,一旦超过30岁,要么继续演20岁的角色,要么被迫面对适合自己年龄的角色急剧减少的现状。在当今中国影视界,质量参差不齐的小鲜肉霸屏大小银幕的潮流还没退散,他们能演出的角色局限在孩子、学生、实习生等等。

今年4月彭浩翔《春娇救志明》上映后,我和一位曾在香港读书工作过的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朋友觉得彭浩翔北上之后,志明与春娇系列电影的香港特性有所淡化,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志明和春娇的职业身份没有那么强烈了。香港人的生活状态非常现代化,节奏很快,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比例,志明与春娇系列电影的前几集都非常着力强调两个人的工作,而《春娇救志明》就算观众不知道两个人做什么,也不影响主线故事理解。

所以我们应当珍惜《相爱相亲》里这两位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女性。没有开场“最后一次教师节”的铺垫,也就不会有送贺卡、夫妻两个“车上听崔健”谈论退休生活的年度最催泪剧情之一;和杨千嬅饰演的春娇类似,薇薇是一位已经具有一定职场经验的青年女性。没有她所在的节目组搅局,也就没有两代人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剧情发展。故事中两位女性角色的生活轨迹都深刻地被自己的职业影响着。

细致入微的剧本,没有短板的表演

《相爱相亲》时长120分钟,将近100场戏。一部120分钟的好莱坞电影一般是40至60场戏,所以《相爱相亲》尽管表面上看会是一部节奏比较慢的“文艺片”,但其实相对其他院线片来说它的转场反而比较频繁,故事推进速度快,信息量大。转场多的电影对实拍阶段的工作安排要求比较高,为了优化拍摄流程,实拍阶段的通告顺序可能会打乱叙事顺序,拍摄现场的修改、连戏、服装道具等等一系列的安排,都是对制片主任和导演调度能力的考验。

不得不感叹《相爱相亲》剧本真是精彩。我从本片编剧之一游晓颖老师处了解到一些写作阶段的花絮,更加感叹这部质量上乘的剧本,其诞生过程是青年编剧和资深电影人之间的通力合作。剧本最初是游晓颖根据家里的故事写成的。老尹和慧英开着新车一边听崔健一边谈论退休生活,这个令几乎所有观众感动的场景是游晓颖从第一稿剧本开始一直保留到成片的情节,戏里那句最经典的王太太的台词也是剧本初稿就有的。游晓颖原先仅为阿祖设计了收到合成照片的情节,张艾嘉为其添加了把掉进小溪的湿照片擦干的情节,剧组在洛阳没有找到水系,张艾嘉临场把情节改成了下大雨,最终呈现出影片中的场景。阿祖最后说“我不要你了”,是游晓颖写到剧本最后一稿,认为原有台词略感不足而加入的神来之笔。原本游晓颖仅仅设计了成功迁坟的情节,张艾嘉认为影片应当有一个更温和宽容的结局,是否迁坟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才有了现在我们在影片看到的更有韵味的结尾。

片中大部分台词都是朴素的日常对话。相对于莎士比亚式千回百转的舞台剧对白处在另一个极端,比大多数为了达到戏剧目的而抛弃正常语言逻辑习惯的对白更自然贴切,《相爱相亲》中的言辞尽显现实主义的平淡无奇,但是戏剧性内涵并不逊色,这是《相爱相亲》剧本的最大成就。“赶紧把衣服穿上,要着凉了你”“你是不是又抽烟了”“没听说你要买车啊,你花了多少钱”——有那么一二刻,看着银幕上的慧英和老尹,我觉得自己在看英格玛·伯格曼《婚姻生活》中国版,两部作品恰好处在消极和积极两面,合在一起就该是完整的中年婚姻生活样貌了吧。作家把自己的戏剧意图深埋在这些口水话之下,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观众情绪的调控,观众在意识到作家的目的性之前率先被台词打动了,非常高级。

《相爱相亲》里没有表现不好的演员。张姐田老师在银幕上具备天然的CP感,吴彦姝奶奶舞台剧底子非常扎实。从剧本到实拍,剧组都意图把这个严肃感动的故事拍得轻松愉快,影片请来的大咖配角在这方面帮助影片增色不少,王志文、李雪健、刘若英的角色戏份不多但非常有趣,李雪健甚至在掏出香烟的时候,临场发挥脱口而出“戒两年了”。谭维维也没有局限在本色表演的层面,除了唱歌以外还和宋宁有一段情绪颇有起伏的对话。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郎月婷和宋宁。郎月婷的戏份不比张姐少,她的表演空间比前几部戏一下子大了很多,看上去她的表演能力提升了一大截,她的台词很日常,她念台词的状态也很放松。看片之前我以为宋宁又演了一个《我心雀跃》里的邹野,他的气质看上去就像一个会被身边的女孩儿暗恋的sex symbol。但是《相爱相亲》他躺进棺材,叫吴彦姝奶奶给他拍照的那场戏,他一瞬间展现出来的情绪变化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原来他可以把情绪的收放自如做得这么好。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71172664205099

 短评

张艾嘉不但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导演,很可能也是在世的最好的中国导演。这部电影通过一个家庭切入中国社会,探讨了三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抉择,有立场但不露锋芒,有温度但不气焰熏人。很简单的技巧被她用得出神入化。从黄建新之后,很久没有在中国大银幕上看到这样真挚写实的电影了。

5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好久没看过这样的国片今年目前最好的华语电影,在大陆港台都合作过的张艾嘉交出的这份作品可以说能贯通到中国人的情感虽然能看出在哪里拍的但城市乡村和三代女性的故事好像都能找到共鸣覆盖面广而精准。郎月婷戏份很讨喜,包括主演客串明星的表演也都很接地气,永远在滑轨的李屏宾的摄影,配乐有设计。

9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我不要你了。我不会等你的。不许王太太坐。张艾嘉的台词,细节和情感,是近年来大银幕中最具中国式的说话方式和情绪把控。最有趣的当属讽刺媒体、办证繁琐、三代女性对家庭、爱情、夫妻关系的层面描写,又好气又好笑,然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吴彦姝的表演真的太催泪!#

12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有让人遗憾的地方,也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就好像田壮壮不露声色的表演,实在太厉害,也完全超越其他几人。张艾嘉有些细节处理得特别好,无论是情节的细节还是情绪的细节。整体上,这样的电影让人不舍得批评,三星半。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张艾嘉竟然拍了部自己的《一一》,探讨三代人的情感矛盾,情绪把控并没有被戏剧性的情节乱了分寸,反而有种力透纸背的细腻真实。张艾嘉的角色拿捏最精准,没人能逃过抛物线的人生,重要的是得学会如何在困境中自处。结尾新车那场戏可以说是年度最催泪场景,“现在车有了,歌也有了,你倒没兴致了。”

1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什么“迁祖坟”、“大闹电视节目”这些,难道不是八点档的剧场版。是我太挑剔了吗,城里的戏在河南取的景,但姥姥的村子明显不像。每个角色又都那么标签化。结尾也还是照例走大团圆路线。想写实,又不真实,让人感觉很奇怪。而且我不喜欢这种“解决问题”类型的电影。活着这个问题根本是无法解决的。

21分钟前
  • Mango
  • 还行

我们为爱还在学。被爱,是这个时代赋予每个个人最伟大最实际的梦想。似乎被爱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但离爱最近的时候,是选择去爱别人。

22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清苦的时候感情还好一点,现在只能对陌生的脸表达爱…2017华语最佳。

2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内地城市怎么拍都显得非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谁来拍都一样……可能还是我们太熟悉了拉不开距离吧……

2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极喜欢这部电影,情绪饱满而不尴尬,音乐温柔且没有目的性。泪点是合理的、有情绪的积累的、层层递进的,到最后的时候我几乎无法自抑的捂住脸哭出声来。电影让人联想到《20 30 40》。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女性,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残忍而天真,温柔且执拗。

29分钟前
  • 颜小兽
  • 力荐

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地道中国风味的类日本家庭剧情片。【中影太阳新天地】

34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张姐竟在河南拍了一部这样写实的电影,很久没看到如此丰富细腻的文本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情感归属,情与理的纷争,三代人的不同爱情观念,向死而生的生命豁达,家长里短的吵架拌嘴,婚姻关系,办证制度,媒体嘴脸…每对人物关系都耐人寻味,每位主演都很出彩。《306090》的女人故事,浓浓人情味。

3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写得不错制作精良的电视电影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李屏宾完全是挂名的吧,那些让人无语的正反打和慢摇是在干什么???三条线一条都没说清楚,郎月婷演技无限接近零,还跟《一一》似的全程抱着照相机……

4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本以为会有更煽情的一面,没想到是如此踏实平和温暖的心态与姿态,本可大作文章的一些地方更是用类似轻喜剧的方式轻巧而过,剧本的细节处写的很厉害。中国人本应当会拍稀疏平常却又不平凡的情感与故事,但现在这类电影却十分罕见。遗憾的是概念性、符号化的设定与技巧性社会批判用的有点多了,可以再简单、淡然、专注些。

4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评分虚高太多,很多处节奏不对,各种混搭与零碎的尬;可取之处是开头未道出口的遗言、拣拾骨灰的逼真场景与青空袅袅吐出的黑烟、姥姥皎洁发亮的眼神;待结尾踮起脚仰头看相框、雨淋湿的照片模糊了脸、“迁坟进城”与“抱坛返乡”的交错又扳回一局——这才使得那些尬都得到缓冲,毕竟,混搭与零碎的,才是生活本身啊。

50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姥姥等外公等了一辈子,她把牌坊立在了心里,用黯淡的一生刻下曾氏二字;慧英等孝平等了几年,她把婚姻藏进了算计,用不安的半生提防外敌入侵;薇薇对阿达说我不等你,她把自由包裹住爱情,用易逝的青春拴住对方脚步。多少女人在爱情面前自动缴械,束手就擒,甘心做岁月的俘虏,梦里都是他年轻的样子。

5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爱的教育,也是张艾嘉娓娓而谈,文艺片架势的“爱的代价”。触动最大的点,并不是什么结尾车内花房姑娘对话,而是火葬场的颅骨,陌生的踮脚仰望,还有照片上被抹去的容颜。不同世代女性对爱与家庭的追求与理解,固然是很好的剧本架构,但始终有设计的痕迹(电视栏目,城市拆迁建设,证明你爸妈是爸妈)

58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片尾车里那段田壮壮和张艾嘉贡献了近几年来华语电影最精彩的夫妻对话。

1小时前
  • printemps.
  • 力荐

张艾嘉是个好演员,但真的没有导演才华。想到《如父如子》,都是用一个狗血的设定去抽丝剥茧家庭关系,但功力和是枝裕和一比太露怯了。看得出剧本有打磨过,可生硬之处还是太多了:郎月婷行为逻辑都是不通的,耿乐也很突兀。比田壮壮男配戏份提了金马男主更莫名其妙的是,这片的摄影指导居然是李屏宾?

1小时前
  • 凹凸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