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中

剧情片韩国2023

主演:申锡镐,河成国,金承允

导演:洪常秀

播放地址

 剧照

在水中 剧照 NO.1在水中 剧照 NO.2在水中 剧照 NO.3在水中 剧照 NO.4在水中 剧照 NO.5在水中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8-31 11:37

详细剧情

  讲述一个年轻的演员决定放弃表演,拍摄一部短片。由演员本人、摄影师和女主角组成的小团队来到了岩石密布、狂风大作的济州岛。为了寻找灵感,年轻的演员探索周围的环境,等待合适的光线出现,并在海岸边观察地平线。有一天,他在悬崖下的岩石中瞥见了一个身影,这促使他冒着风险,与之交流了 几句。由于这次谈话和多年前写的一首情歌,他终于有了一个故事可以讲述。

 长篇影评

 1 ) 拍给infp看的电影

或者曾经是infp的人

那种徘徊、矛盾、模糊、内耗的感觉太熟悉了

看得我烦闷,因为觉得主角明明就可以找到办法再开心一点再自如一点的,剪披萨分三份那里,请客三明治又道歉那里,把信用卡给两人去购物又因为计划外消费而沉默那里,一个人坐着装作没听到女主在表演跆拳道那里,又温柔又冷漠,又大方又小气,明明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明明就是没搞清楚自尊到底是什么东西

想表达的,又不敢表达,想做的,又不敢做,只能套一个拍电影的壳子

计划了很久的电影,最后还不是沦为偷偷摸摸的自白

只是觉得有一点可怜……

我已经不是infp了

 2 ) 圆桌 | 2023戛纳补课·第6周:洪常秀《在水中》

2023戛纳补课圆桌系列

第76届戛纳电影节已于2023年5月下旬举行。该系列圆桌遴选了戛纳不同单元的部分导演前作,以每周1期、每期1部电影的频率进行补课和讨论。

第6期 洪常秀 홍상수

洪常秀新作《我们的一天》(우리의 하루)入选第76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本次补课片目为其同年的前作《在水中》(물안에서,2023),该片入选第73届柏林电影节遇见单元。

参与人:柜子 出口 FF Sum emf Anni 日期:2023/5/27

全文约7200字 阅读需要18分钟


出口

因为是头一次观看屏幕内充斥虚焦的作品,所以会首先好奇这种形式。在前面的对话戏中觉得:电影不再有一个事先存在的焦点。是一次声音-话语的出现才让视线锁定到画面中的某一处,三人之中的某一人。否则在对话的间隙,眼神会不受(对话)任何控制而自由地晃移。然后再结合开头三人平分披萨的那段戏。会觉得电影是极其平等的对待每个人的,并在内部分成了三份。当眼神在三人之间来回串移时,空间是从(镜头)内部被打开了的。之后,电影的形态似乎完全改变了,转折处发生在这里:

물안에서,2023

景别相比之前的镜头更远(每一场对话戏的设置都极为不同,是《在水中》非常有趣的地方),再加上只有二人对话,视线只在比较小的范围内移动,无论左边两人谈论的气氛多么热烈,影像也是缺失活力的。也是左边两人与导演的某种分野。逐渐的,电影从外部上被切开成两份(当然,不是被切成硬朗的线条,是混沌朦胧的)。由此,能量不只是在一颗镜头,一次对话戏中的内部散发。每一次在“两份”之间的切换中,电影变得无比开阔。

emf

“不再有一个事先存在的焦点”,这看上去并不是虚焦才能做到的;而且,洪的电影里似乎本来就很少出现用浅焦来框定对象的镜头(《草叶集》中间大概是一个有意的例外)。另一方面来看,洪的镜头中同一时间的人物和动作通常并不丰富,某些值得注意之处有时甚至会显式地通过变焦来强调,因此我们注意力的焦点其实应该是很清晰的。不过这部电影确实抛弃了变焦这样“指认性”的操作,我能体会到出口所说的某种开阔或自由。

Sum

同意emf。在看以往的洪片时,比起焦点落在什么位置,似乎更容易被注意到的是那些意义不明的变焦推拉,我们的意向似乎并不为明显的焦点所引导。至少就画面元素而言,我认为对洪片的把握惯常来说都是一种整体论的体现。当然这不一定是对出口的观点的反驳,因为出口所提到的虚焦也可能是这种整体论的一次极端化,如果往这个方向想的话。另外,出口所提到的三分到两分的转变,可以具体说一下吗?我不是特别明白。我所记得的是,海边跆拳道那场戏之前也有出现几次双人镜头:导演和男演员,以及男演员和女演员。

出口

我是觉得一个空间内部被分成平等的三份,而不是电影。某种变化是指电影从一颗镜头一场对话这种相对整块状的,绵延的时间状态里慢慢的散开、宽阔……某种哲思性得以注入进去……

Anni

关于出口说的“取消焦点”,我认为确有这一效果,但这里所说的焦点并不是物理意义或电影摄影技术意义上的焦点,而是广义的、观众注意力意义上的“焦点”。至少就我个人而言,模糊的视觉的确引向了一种涣散的、朦胧的心境,画面内运动所带来的视线引导被减弱,我对画面内任何一部分的注意力都变得平均甚至空洞,就像豆瓣友邻短评中提到的“出神”。这与《在水中》放松对影像的控制(拒绝变焦、多用固定镜头和大景别)以及减弱单场景内部的戏剧性和丰富性是相符合的。

FF

男导演第一次在海边的石砾上与白衣女子交谈时,那种尴尬而又愉悦的气氛似乎只有从语气和语句间的停顿中才能流露出来。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看片的经验中,我们往往会专注于对方面部的细微表情,但在这里由于画面是模糊的,仿佛一切的体验也都是未知的,或者说正因为这种模糊性,洪反而精准地还原了人物不可被定义的本质,以及一种在很微小但很重要的幅度内可以自由收放的真实状态。

Sum

我也认为脸的“消失”很关键。尤其是在开头部分,注视鱼塘的pov镜头之后紧接着的,是导演和房子的女主人谈话,而在这一个罕见的浅焦镜头里,焦点指向的是建筑,而两人的面孔都是模糊的。隐隐感觉这是某种节点,在此之后电影所走向的是完全的失焦。

这部片极其激进的虚焦化的确很难不被注意,因为它不仅放在洪片序列里是激进的,甚至放在所有电影里可能都是如此。在看这部片之前,豆瓣评论区用户更多将它理解为一种印象派的做法,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基于那种或多或少的自传性,我很难不将这种影像虚化和洪本人衰退的视力状况相联系。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Anni

我比较反对为《在水中》的虚焦赋予一个“近视”、“视力衰退”之类的文本化意义。虽然这可以为技术的选择找到一个解释,但只可能是一个方便主义的解释,不足以概括——甚至强烈一点地说,根本无关于——技术在知觉层面造成的意义。而另一方面,这样的解释的文本化性质看起来从文本层面为理解电影打开了一个入口,但实际上也经不起细想,比如洪本人衰退的视力和“摄影机的视力”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及电影是否有一个眼睛——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问,电影是否存在一个高于其基础叙事层次的视角——以及如果有的话,又谁的眼睛?是片中的导演的眼睛,还是片外的导演的眼睛?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被《小说家的电影》的正片与结尾所把玩,但是我并不认为《在水中》有着类似的层次或结构。

소설가의 영화,2022

当然,虚化的意义也不是什么“印象派风格”,这同样是一种懒惰的分类。即使是确实归属于印象派的画作,其所谓的“风格”也应该针对具体画作和具体的风景/对象来在知觉层面进行讨论,而不是以流派名一以概之,更不用说是明显与静态画作在影像机制上有着截然区分的电影——除非你认为洪常秀从一个懂得从塞尚的画作中汲取抽象和具象的平衡之道的作者,退化成了一个为了模仿画作而模仿画作的视觉美术流导演。

这两种误读恰好分别对应了两种注定徒劳的尝试:从纯粹的“文本”层面或纯粹的“影像”层面去理解一部电影所使用的技术和概念。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电影从来不是这两者中的一个,甚至也不是这两者的混合;相反,这两者是分析家们从电影的整体中使用生硬的二分法切分出来的,是后验思考的产物。使电影真正成为电影的是某种整体性、某种不可解构性、某种模糊性、某种不可定义性,而洪常秀的电影实践在这方面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正如Sum所说,要以整体论的方式把握他的电影)。

所以当我们需要理解一部电影——尤其是一部洪常秀电影——为什么要使用某一技术时,唯一恰当也唯一可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用尽量精确的语句描述出我们对这一技术的知觉感受(并且要明白这种描述不可能完全精确),因为它在我们的知觉中产生的效果本就是其意义的证明;我们绝不应该做的是试图肢解它,降格它,把它纳入到某个既成的、自洽的体系之内,不管这个体系是叫做元电影,还是叫做印象派。

FF

假如我们身处电影中摄影机的位置,由于这些恰当的距离我们所望之处是不太可能出现当下泛滥的“高清电影”中被大量使用、需要引人注意的焦点的,同时也不应该插入特写镜头。而在《花样年华》中由于逼仄的空间特点,景别更小,楼道、街道、工作场所里出现了大量的遮挡物,构成一幅幅画框。这种电影与我们的距离就比洪远的多。《在水中》的这个影像特点不是为了更贴近“印象派”绘画的风格,正如布列松所言“电影不应该是一幅画”,它为什么不能看做是一个向真正的电影和观众在伸手的温和而又正确的处理呢?从洪展示的这点来看,拍摄过程中需要被调整的焦点才是突兀和令人不适的,正如一个庞大的剧组、一部昂贵的摄影机所往往用到的那样。

柜子

把虚焦理解为印象派似乎会落入某种唯美主义或者说装饰性的偏狭视角,我个人不侧重于这样理解,不过确实可以当成一种形容的修辞。这让我想到Anni之前对莫莱蒂《我的母亲》中那种Zoom in用法的批评,并以洪作对比,虽然我感觉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位作者的作品,但这的确也是洪珍贵的地方,践行着“业余电影”,他真正实现了侯麦小规模拍摄的理想。印象深刻的是,虚焦是出现在第一次聚餐之后的,像是某种喝醉了的状态,似乎“本真”随着焦点一起泯灭了。以往的洪式自然主义往往是会配合演员松弛而精细的表演(比如《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呈现,但这一次的确走得更远,比起表情,他似乎开始更加相信话语和动作中所蕴含的本真性。

Sum

听起来像是在做一种抽象的尝试:去掉了面部表情会如何?我们对自然主义的知觉判断会因此而改变吗?“自然主义”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出口

我想到这样一个角度。有一个镜头是一个大远景;由海洋、沙滩、山丘和远处的三个人组成。如果没有添加虚焦的效果,这几个元素的存在只是作为一个整体中固定的组成部分;构成一副静态的风景画。在添加了虚焦的效果后,海水起起伏伏的波纹造成的动态效果似乎蔓延到了整个画面上。

《在水中》的对话就和波纹一样弥漫在空间场中无意识地流动。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主体说出怎样的话,把空间内“气流”的流向锁定住。

emf

“波纹”那段说得真好,这部电影就像发生在一种流动的、不稳定的世界中。

Anni

尤其是在出口最开始提到的那个节点之后,电影开始出现大量的室外场景,人物在这些场景中流连;这样的段落也许是近十年的洪常秀电影都很少出现。正如出口(和豆瓣友邻短评)中所提到的那样,虚焦,在这里使得人物和环境之间的线条变得暧昧和柔软,二者完成了一种双向的融合:不仅发生在人物之间的情境突破了其本身的界限,而弥散到了整个天地之中并获得更为抽象甚至超现实的意义;而且济州岛的风景——蓝天、大海、沙滩——的某些美丽的性质也被附加到了人物的动作、对话以及整部电影的情绪之中。

相比于表面上的虚焦,人物-空间-自然环境的这种交融,才应该是《在水中》在洪作品序列中最为令人惊讶的一个变化;在这部之前的三十部洪中,这样的时刻都不一定能凑齐60分钟,能想到的只有《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江边旅馆》《在你面前》中的某几个镜头有接近的性质,但无一拥有相同的强度。如果说《在水中》的场面调度和情境的丰富性、以及以往作品中随二者而来的游戏趣味几乎消失了的话,那么其内容的实质上的主导者就变成了大量加入的自然空间和环境(其实在《塔楼上》已有预兆,只不过那部更关注建筑的空间,并且它的大结构设计吸引了更多注意力)。而正是这一点,使得电影的知觉感受不仅变得比此前的作品远为开阔,而且也因此被洗涤,变得纯净。

《在水中》不一定是洪常秀近年来最完美的电影,但一定是他近年来最“单一”的电影——体现在前面所说的各种层面的丰富性的减弱,以及结构和时空清晰的单层次——但这里的单一对我来说却不是贬义词,而更像是纯净和澄澈的同义词,就像单质的结晶。

柜子

其实我直到最后一个镜头才完全接受虚焦,我想那个赴死的结局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主角并不是作为一个笛卡尔透视主义中的消失点-死亡的符号结束。从几组话语所窥探到的人物秘密中,男主的主体性危机也被暗藏在虚焦所掩盖的表情之下。因此我感觉虚焦的使用是带有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的,联系到Sum说的自传性,这在我看来是完全坦诚的,也是这部电影——以及洪的其它电影——格外吸引并打动我的地方。简单来说,我从虚焦中体会到的更多是主体切实的怯懦,而不是完全抽象/无意义的影像实验。

Sum

同意男主(片中的导演)是处于某种危机中的,尽管我很难说清楚那究竟是什么,可能也是因为这部片的时态相当复杂,过去与现在似乎是同时存在的,能感受到追及过去的情感(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段落),与此同时那些鲜活的、现时的东西又似乎没有因此而被取消。也因此,即便我认为这部片有自传性质,但我却同时认为片中的导演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两者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叠加态,而非决定与被决定。

Anni

我没有把他走向大海和死亡联系起来。如果忽略情节,那么这里的情绪是舒缓而温柔的,大海也不像一个象征着“彼岸”的处所。我在这里体会到的淡淡的哀伤也许只是因为歌曲(情节上,电影此前告诉我们它是一首故人的歌曲;听觉上它的音质让人想到老式的录音设备)所勾连起来的逝去的往日。

FF

无论是虚焦还是最后走向大海的镜头,我都不认为这是某种“激进”和“赴死”的态度,反而感受到的是一种温和和自洽的结果。

Sum

如果是说体系内自洽(这部电影自身作为一个体系)的话,我完全同意。

柜子

我可以理解这种温和的自洽,这部电影究极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激进的姿态,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或许也是用比以往更激进的姿态注视自己,而这是也和《在水中》的元电影属性相连的,关于一部电影的动机(这个音乐名词用在这里似乎很合适)如何展开成个体的叙事,洪在这里再度现身说法,或许对他而言,电影就是现实的延长线叠合私人经验的渐进线。

emf

这部电影的影像虚化给我的感觉很像一种虚弱/虚幻的视角(但不是视力意义上的视角:只是笼罩整个表现形式的一种心境)——一种亡灵般的视角,甚至可以说。让这种直觉更显得贴切的一点是,电影的情节和对话也散发出一种缥缈的感觉,其中的情感状态似乎完全不意图显得让人“信服”,而是充满了坦然的苍白。也许柜子提到的怯懦是同一种意思。

Sum

听起来像是一种广义上的心理主义,很喜欢这种看法,尽管我认为这和视力的观点不一定互斥,至少我更倾向于将它们看作是同一种坦诚。

emf

说到“亡灵般的”视角,我觉得这其实是洪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夜与日》给我的感觉就是一部“亡灵电影”:逃亡到巴黎的主角就像是到达哈德斯的奥德修斯或埃涅亚斯,但他在经历了荒诞的羁绊之后是作为完全的反英雄返回地上世界。

밤과 낮,2008

我当时思考了“地狱叙述”的概念:在地狱中,人们必然观看/经历自己暗地里熟识、但令自己不安的事件,然而这些事件绝不会按照原本的意图(比如享乐或自私)重复,而是作为怪异、荒诞的重写版本上演;与此同时,除观众之外一切都像在梦中那样缺乏自知,而观众的自知也是被动、无助的。《在水中》几乎已经消除了一切尖锐或讥刺的成分,但我觉得它仍然是洪“地狱叙述”系列的一部分——虽然是某种已经变得完全平淡的终点部分。

Anni

我觉得10年代的洪常秀电影必须逐渐脱离“讽刺”去理解,因为导演自己也在逐渐远离它。至少从《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开始,这种面向就已经几乎消失;而《之后》中的喜剧性段落的设计,以及《草叶集》中荒诞的语气,这都已经更多是游戏而非讽刺,而即便后者有时存在,也仅仅是作为情境的某种附加效果,绝不是电影的主要目的,比如《在你面前》结尾对男导演失约的讽刺,它只是通向更神秘深邃的梦境和梦醒的一个转折点。

당신얼굴 앞에서,2021

Sum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同意emf所说的“地狱叙述”,但将片中出现的事件视为一种“死者”视角下的事件,似乎有些削弱了这些事件中的人物的主体性。而我更倾向于认为片中的人物与“死者”是共在的,他们之间所产生的双重性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而非只是概念意义上的。在地狱叙述下,似乎目光会使被注视者变得虚幻。后者更像是一种派生物。

emf

是的,我本来也不觉得主体性有所消退,异样的只是目光以及事件的呈现。我也想把这部电影与《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相比。两者都是某种情节上极简、几乎只依靠心境的萦绕而得以成立的电影,但与《海边》那样传统意义上真实动人的表演不同,《在水中》完全消解了这样的表现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宣言就是(大家提到的)人们甚至看不清女主角的脸庞。

밤의 해변에서 혼자,2017

柜子

同意,我觉得这两部或许是洪的作品序列中情感强度最浓的两部(当然没看完洪,不好下定论)。

Sum

这部的情感强度的确特别高,我当时联想到的是《小说家的电影》,出于后者同样带有某种自传性的原因。但相较而言,后者更像是一种相当理性的自我剖析,也因此和前者相比完全是两部电影。

Anni

虽然这无关今天的讨论,但还是想指出,《海边》并不是一部极简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经典的洪常秀式情境在某种神秘的引力下裂解成了无数不同位面,具体的日常、游戏性的局部、鬼魅的象征符号、抽象的抒情主义被杂糅在一起,每一次位面的转换都构成了一次语气的变奏甚至体裁的变异,实际上它也许是洪常秀最广博和复杂的作品。当然它最终的落脚点的确是“心境”,但即使是在这一意义上,它也毫不简单。把《海边》仅仅描述成“爱情宣言”,和把《在水中》说成是“视力衰退”类似,都是对洪常秀的简单化误读,而很遗憾的是,似乎越是洪常秀的粉丝,越对这种误读乐此不疲。

밤의 해변에서 혼자,2017

柜子

看的时候还有注意到两次导演不和另外两人在一起时的独处场景,一次是三人在海边吃完零食(一种拍摄经费拮据的写实)出门散步-水中鱼群的特写-和房东的闲聊,一次是睡醒后给旧情人打电话说要用那首歌,很难说这些具体有什么意义(可能后者对最终电影的生成有意义,但前者是完全日常的),让我联想到《绿光》里女主角对着风景流泪的那些场景,其实未必是因为多么孤独,这些就像是从不可见的自我中流溢出来的段落,日常也因此变得透明了起来,折射出某些能够闪烁到人心里的光斑,Sum刚刚问自然主义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我想就是这些自觉又不自觉的东西。

Sum

同意。也许需要澄清一下,刚才我对自然主义的说法,提到的应该更偏向于于创作层面,尽管我也不太清楚在这方面我所设想的这种构成主义是否为真。

emf

我很难用日常性或自然主义去看待这部电影……它完全抗拒传统的观看。如果用任何任何传统眼光看待这部电影文本所“讨论”的“中心主题”(关于人生?),都只能说那陈腐无聊,完全不令人满意。

柜子

日常只是一个宽泛的描述,不同导演眼中的日常可以千差万别,另外我觉得自然主义本身是个开放的定义(我理解的是电影作为一种机械复制现实世界的媒介在生成过程中不断靠近其本体的自在属性),就像影片中人物的动因也不需要任何心理主义的解读一样,我认为电影也只能操持一种行为主义的立场去处理它的人物。

emf

片中导演从一件小事突然得到人生叙述这一情节,似乎只能像用某种梦中或死后的思维那样理解,否则我就会觉得那很稚嫩、很空洞。《海边》也有一种类似的“空洞”的情节,但那部电影对其进行了各种意义上的巧妙处理,让它变得可信、动人。这些处理在此处完全缺席,只有以虚焦为代表的一种温柔姿态奇异地将缺席自身转换为了主体,得到了空灵、仿佛有风吹过(也可以说是出口提到的水波)的叙述。

柜子

电影似乎有意在模糊从小事得出人生叙述的因果联系,可能它篇幅实在太短,而洪电影中人物的秘密向来只是象征性地展露一角,但与其说把去死看作电影收束的Cliche,不如说死是漫溢的现代性危机中人人都思考的事物,而它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出口:虚构的电影。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长评 | 个体之春

长评 | 《青春:春》随笔

圆桌 | 2023戛纳补课·第5周:马可·贝洛基奥《吾血之血》


 3 ) 归于极简的洪氏电影写作

本文首发“后浪电影”。

戛纳电影节《我们的日子》映后,导演洪常秀透露,近两年他已罹患眼疾。消息刚刚释出,熟悉他的影迷不难发现,疾病的隐喻早已在年初柏林电影节上映的《在水中》里有所表现。在短短1小时叙事时间内,虚焦的画面、几乎全程模糊的人与大海引起观众的极大不适——它像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摘下眼镜看到的世界,明明近在眼前,却又难以触及清晰的边缘。

《在水中》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观众认为,大可不必用这样的镜头语言,他们感到坐立难安;另一种观众为之欢呼,热烈迎接洪常秀持续的推陈出新。这正如一直以来这位导演给人的复杂感受,有人认为他总在重复自己,有人在他的重复中不断找到变化的乐趣。

对于不熟悉洪常秀的我而言,新作《在水中》恰恰引起我浓烈的兴趣。为何他会用这样大胆挑衅的方式拍摄,在这部电影之前他又是怎样创作并变化着,成为我观影的预设问题。在厘清洪常秀电影风格的过程中,作者持续产出的稳定与创新清晰浮现,从极简的《在水中》一直往前追溯至复杂的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这位多产的韩国导演在电影这项写作中表现了他非凡的活力。

差异与重复

洪常秀的电影中有非常清晰的结构,贯以琐碎的日常。通常他将叙事分为几个视角,两部分,或三部分,在视角转化中构建相似的事实,但事实又因细节不同通向完全分叉的小径。在看似重复实则已经变化的叙事中,人物命运将通向何方成了电影中的悬念,引导观众耐心地观看,等待靴子落下的时刻。

在第一部作品《猪堕井的那天》里,洪常秀就已经展现了他娴熟的叙事能力。不同人物,从A到B,从B到C,从C到D,从D又回到A,构成一个平滑封闭的回环。而导演始终像冷静的旁观者俯瞰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凌厉的目光将人物之间看似浓稠的情感无情切割,最终悲剧呈现在我们眼前,似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猪堕井的那天》

对电影、文学一众知识分子的描摹是洪常秀持续观察和创作的动力。导演、诗人、演员、作家等等职业赋予的角色,在他的电影中不断行走、吃饭、聊天、抽烟、喝酒、谈情说爱,呈现了看似忙碌实则虚无的琐碎日常。往往一段酒席对话就能引起人和人关系的极大转变,比如一个男人迅速爱上了一个女人,他的激情告白在烧酒的催化下合情合理,然而第二天随着酒醒,冷漠就像遗忘一样正常,浓情如雪化了一地,不见踪影。

洪常秀对描绘这类人保持浓厚的兴趣,其中不仅有窥探的意味,也有自省。不难发现当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中年知识分子在银幕上出现时,人物身上表现的时而自信、时而窘迫,恰如导演本人的自叙。当角色关系发生扭曲时,导演不仅对扭曲的部分放出鄙夷之箭,也将箭射向了他自己和不能分离的关系圈。

《这时对,那时错》

构成嘲讽这必不可少的洪式趣味的,正是电影中的结构变化。例如在《江原道之力》、《处女心经》、《这时对,那时错》这些电影中,洪常秀运用女性和男性两分视角,把同一件事以不同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即使整体相似,但细节经过抽丝剥茧地换位呈现,最终人们会发现情感已有巨大差别。看似相爱的两人实际并非看起来那样,也许有表面的恭维,也许有利益的交换,导演批判最多的还是对男性人物虚伪的控诉。他们往往利用女性角色满足一时之需,深情是随时随地的即兴表演,一场哭泣就可以置换一场性爱,之后他们又可以无所事事地走在街上,邂逅新的美色。

《北村方向》

简洁与混沌

高度结构化的叙事为观众搭建了方便参观的“塔楼”,也为洪常秀的电影塑造了清晰明亮的形象。由法国明星于佩尔主演的《在异国》里,导演借女孩的笔,轻松写出三个不同的故事。于佩尔在同一个海边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关系,观众甚至能够通过她的衣装明确指出每个角色的不同性格:或冷静地游离于婚外情,或炽烈地扑向不伦之恋,情感的细微变化取决于创作者如何编辑素材,但A、B、C三个完全不同情感关系的故事揭示了隐藏于日常的玄机:无处不在的偶然更加决定了生活的方向。

《在异国》

洪常秀曾在《这时对,那时错》中通过一位女性角色的口说出:“发掘隐藏在生命表层的事物,就是战胜恐惧的唯一途径。”这段写在书籍扉页的话随即被女性角色赠与书籍的男导演向另一人叙述——这或许也表明了洪常秀本人的价值观,在他的创作中,对日常微妙细节的重复堆叠变换,正构成了他创作的动力。

在结构分明的叙事体系中,混沌的日常可以被安然放置在各个角落。通常我们可以看到一群人围坐一桌喝酒聊天——这是洪常秀的惯用手法。但每一部电影里,每一场谈话都是不同的,也在不同时间揭示导演变化的人生态度。聊天像是一场又一场辩论,把我们不断带往洪常秀内心深处。

其中最打动人的一段,是金敏喜主演的《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在现实生活中,洪常秀与金敏喜的婚外情引来非议,而在电影中,洪常秀干脆借金敏喜道出他真实的内心,既是对这段关系的痛苦剖析,也是对伪善社会的反击控诉。

金敏喜饰演的角色在电影中说,“都是卑鄙的人,都满足于活在谎言中,都做着龌龊的事情,还说该好好生活,你们都没有资格被爱!“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这场“靴子掉下”的戏码因与现实完全呼应构成了惊奇的景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洪常秀也像一个不断用电影写日记的作家,令我们随着他不断创造的画面运动紧跟他人生的步伐。随着他的年龄渐长,电影主题从年轻时关注男女两性关系渐渐转移到对衰老、死亡的思考。《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也是一场分水岭,片中导演的自白揭示了洪常秀本人对爱与死的悲观感受,以至于在后来的电影中,我们看到这个主题因现实爱之深不断强化,渐渐消解了早前电影中的嘲讽意味,而转向更悲悯的懊悔爱恨。

真实与虚假

在洪常秀的电影里,没有特别的反面人物;通常人人都会说一句“你是个好人,你真的很好”,但“好”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总是混沌不清。

我们无法分辨,一个前脚刚在前女友面前痛哭流涕的男性,后脚就爱上了酒馆老板娘是不是不好,也无法分辨凌晨奔出家门为婚外情痛苦的出版社老板招上新的漂亮女员工后又能放下一切是不是恶……但这些事情总是指向洪常秀的一个疑问:真实并非如你所见。

这些人物,往往也并非真正的虚伪。例如《在你面前》里,男导演得知归国女演员得了绝症后,立马提出第二天一起旅行为她拍一部电影。当时他如此信誓旦旦,悲哀和真诚的怜悯充斥了整个空间,但随即第二天他就发去短信,抱歉,昨天的承诺无法兑现——惹来女演员无奈又鄙夷的大笑。

《在你面前》

洪常秀十分擅长表达这些模棱两可的感情。人们并非在善恶两端,在真诚和虚伪两端,而是在两端之间飘忽不定地游离,忽而他们下定决心,忽而他们推翻一切,有时就连他们自己也不能辨别,到底自己真心如何,就像发生在现实的一场梦境。

因此现实与梦也成了洪常秀电影中不断被创造的景观。人物沉沉睡去,看到一个平行宇宙又忽而醒来,我们无法知晓到底哪段是真的哪段是假的,但作者似乎有意揭示:无论真假都是这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他就是在这样模棱两可中混沌地行走,这就是他独有的生命。

直至《在水中》,现实与梦已经浑然分不清。因为几乎所有画面都是模糊的,既指向我们无法真正看清现实,也指向摄影机背后的作者,他亦无法看清现实。——没想到新闻很快告诉我们,导演确实患上了和看不清有关的疾病,《在水中》指向了德里克·贾曼的辞世遗作《蓝》——那是一个真正失明的创作者拍下的电影。在电影中,只有一个画面贯穿始终,叙述生命尽头的故事。

《蓝》

《在水中》几乎摒弃了洪常秀善用的结构。简单的线性叙事,通向一个结果——片中的年轻导演要把片子拍出来,怎么拍出来,就是他思考的问题和行动的日常。

这是一部完全揭示洪常秀工作方法的电影。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预言,电影摄影师像外科手术医生一样“深深沉入对象的组织之中”。《在水中》呈现的,就是洪常秀把自己如外科医生般精湛的手,握着凌厉的刀,捅向自己的身体内部,供大家窥探。

但整个过程用模糊的像素“遮挡”,虽然这个故事包含了思考、取景、编剧、作曲、拍摄全部的电影创作过程,但一层模糊像素还是将我们与导演隔开,与他真正的创作隔开。他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但在最后一刻我们依然不能分辨,年轻导演走向大海深处,是电影中的现实还是导演的一场预言。

这类关于死亡的预言在洪常秀近年的电影中不断出现,例如《江边旅馆》中感到自己将死的老人,《在你面前》中知道自己已经身患绝症的海归女演员,《在塔楼》中被封锁在家中渐渐已经失去生之希望的导演……他们都像是洪常秀的替身,发出了对死亡之神来临的应战。浓烈的自白已经渐渐消除了洪常秀早年电影对虚伪人心的批判,他亦有意完全袒露内心——承认自己既恐惧卑微地活着,也更加敬畏细微的日常。

《在你面前》中,演技老道的李慧英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

“在我面前的一切都是恩宠,没有明天,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存在的只有此刻,这一瞬便是天堂。”

当我们追随洪常秀变化的内心看向《在水中》,那模糊的彩色像素构成的大海画面,正如他所钟爱的画家塞尚不知疲倦画下的圣维克多山。在重复和变化中,洪常秀形成了他独到的至简电影写作,也通过这不懈的创作向世人宣告:他已然是一个斗士。

 4 ) 出入口和可能性

明显的几个出入口:

A 02:03男演员坐在地上写剧本

B:男演员看着河水中的入神

C 男演员抽烟 22:35

D 41:44 男演员梦中醒来

E 52:27 查看拍摄片段

F 52:34 查看拍摄片段

除此之外 还有三段突兀的夹杂着按下播放键声音的背景音乐分别是

BgmA 00:53 男演员拾取海螺

BgmB 31:56 海岸线

BgmC 42:39 男摄影女演员散步

还有三处摄像机和开机

CamA 48:08

CamB 49:43

CamC 51:00

最后一段 Bgm和摄像机共同出现处 X 57:40只有音乐而无按下播放键声音,并且也只喊下Camera而无Action。

最近几年老洪的电影一开始就出现背景音乐是不常见的,先例可以追溯到18年的《草叶集》开头的浓厚的戏剧意味。有了经验的观众自然会提着一颗心怀疑是否一出场看似真实的实焦的反是戏剧或梦境。随后出现的写剧本画面(入口A)让人觉得似乎跟着这个导演走就没错了。但是老奸巨猾的洪尚秀显然不让观众这么轻易就猜出底牌。这个导演虽然是故事编剧但是他同时也是被摄像机所凝视客体(身兼男演员),所以他的真实性也完全可以是嵌套结构中的一层。观众在几个出入口不停抓住又失去,清楚复而迷糊,分析播放键,摄像机,对焦,意象,终究不得要领。直到最后五分钟洪尚秀把一切都轻轻带过,信手拈来一样把之前的元素和故事举重若轻地杂糅在一起,放在观众面前。仿佛在说,别猜了,我的生活就是戏剧,戏剧就生活,你们的也是。

如果52分钟处检查摄像的两处E、F入口是前面的真正出入口的话,那么之前的时间空间暧昧的片段都可以是拍摄片段。直到最后一场走向海边的戏X,才是人戏合一,用走向海边的自杀完成了戏剧的最高潮诞生。

 5 ) 求而不得,你奈她何

——洪常秀导演新作《在水中》

开片我就发现情况不对,因为我太想看清楚女演员长得带不带劲儿了。

难道我看的是盗拍版?又或者,忘记戴上还没买回家的老花眼镜啦?

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并不困难;但是要弄明白这部电影是困难的,因为它甚至都不像是个初学者的作品:

焦距之模糊,剧情之无聊,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短短60分钟的片长,居然能给人不使用倍速播放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这种犯罪感。

豆瓣短评也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翻车现场,主要观后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头雾水型:得重看

面面相觑型:……看完和邻座阿姨无奈相视一笑

包容体谅型:老洪,你开心就好…

忠言逆耳型:收手吧尚秀 拍这么难看 小心晚节不保啊

怒火中烧型:?我真是忍你太久了老头

冷嘲热讽型:怪不得进不了主竞赛

自怨自艾型:我是傻逼

直言不讳型:洪最不具构思和观察的作品

单刀直入型:你是洪尚秀就可以用这种东西来浪费别人的时间吗

苦中作乐型:本片唯一的优点就是短,谢谢导演

问责索赔型:演员表里的金敏喜呢?我这么大的一个金敏喜呢?洪老头你退我票钱

中国球迷型:洪导退休!

直抒胸臆型:小睡了十分钟也无大碍,很难评,只能说十分想见金敏喜。

我也是从这些短评中得知“大漂亮”金敏喜有出现在演员名单里,不过只是用声音出演。

那就对了,这部电影对我而言不再有任何费解之处。

你可以边看电影,边刷手机、偶尔给自己续杯水、上个厕所啥的……

直到,直到43:25男主角那通电话打了出去。仔细听,一个字也不要放过,一个表情也不要忽略。

然后,再去上个厕所,给自己续杯水,低下头刷一刷手机……

直到,直到58:25女演员手里的手机音乐响起,男主向大海深处一步步地走去。

原来,洪导讲述的是:一个已经“在岸上”——甚至远在异国他乡——的女人,和一个仍然《在水中》——甚至正在走向海里——的男人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剧情,建议你把最后那段语焉不详的手机音乐脑补为郑钧《极乐世界》里的歌词:

我总有一种想为你而死的冲动,因为我不知如何才能把你打动……

 6 ) 这么好玩的电影你们打一星?

一位无戏可拍、试图转型成导演的男演员带着一位女演员和一位摄影师来济州岛拍电影,临开拍了还没有写出剧本来,于是他就把这几天在济州岛的遭遇/见闻又和女演员演了一遍,让摄影师拍下来,再加一个升华(出人意料)的结尾,他的电影短片差不多就这样拍好了。

同一个场景,导演遇见在海边捡垃圾的女士并与之攀谈,当导演和女演员在镜头前再现那个场景,怎么都不对,拍了好多条导演都不满意。我们跟着导演亲眼见过那个场景,于是就能看出女演员的出戏和自作主张。看她演戏时娇里娇气又对导演提的要求恭敬接受,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那种小女生,普通又努力,但也只是普通地努力。

我在看导演遇到捡垃圾女士的时候倒没有想到这件小事对他触动如此之大。生活启发创作,创作模仿生活,但又总是模仿得不像,尴尬艰难又好笑。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阿巴斯的乡村三部曲,《生生长流》里的新婚夫妇原来并不存在,这两个演员的故事在另一部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里展开,原来在前者里像纪录片一样的场景是一条条反复拍摄出来的,台词也是照着念的?!可是,《橄榄树下的情人》也是虚构的,就如同《在水中》里面导演遇见捡垃圾的女士那个场景不过也是演的一样。原场景会不会也是那个女演员演的,因为画面模糊看不清?

用虚构展现虚构的过程,我百看不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虚构的方法,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方法拍出来给你看,还有比这更诚恳的吗?

 短评

这部还真就像是老洪随便玩玩的,干脆一人把工作包圆了。断续流水账+虚焦模糊效果,套层结构+媒介自指,声音上也是海水的感觉,结尾有意思。比较适合放在当代艺术机构里循环播放。(6.5/10)

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Berlinale奇遇 拍摄用了六天。演员说,第一天拍完后看片子,觉得显示屏质量不太好🤣别的先不提,洪常秀的冷幽默是真令人佩服。如果和《音乐》比,洪常秀的极简主义是朴拙,Angela Schanelec的极简主义是笨拙;洪靠的是直觉,Schanelec靠的是苦想。绝没有diss后者的意思,她的努力是成功的,只不过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把有天赋的人与天选之子相提并论罢了。

6分钟前
  • Q影誌
  • 推荐

结束之后和朋友讨论了很久,得出的大致看法是:在海边的金敏喜通过捡垃圾(byproducts)完成了subject和bysubject两重空间内的穿梭。有金敏喜参演的洪尚秀电影存在着不断对金敏喜本人的提纯和结晶化:在答疑环节她并没有上台,也许是在这部电影里她并没有与其他三位演员建立如此紧密的关联,但这同时也意味着,金敏喜成为了一种能够照亮的存在,其他人,其他事,不过是对她的逐级模仿——想到water literature motif,发现洪尚秀相比席琳宋而言是如此Korean korean,非常擅长在创造出来的时空主题中进行一种观照,同时也存在着对这种观照的思忖,而所有这些思忖仿佛都在诉说着:金敏喜,这里,下雨了;金敏喜,你对我而言是如此简单、又如此重要。

8分钟前
  • Milu
  • 力荐

4.5 仍是一堂创意大师课。这部其实比之前很多都能更好地通过影像处理电影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虚焦”也不是光学性的虚焦,而是后期故意为之的印象派效果(结尾字幕);水中的鱼不是鱼,电影本身也并不严格地模拟、贴合人生,而是追求即兴、延伸、错位的反射和总体。说到底,洪常秀提出疑问:我们到底在拍什么,观众到底在看什么呢?

9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碍于篇幅,短一点就是佳作,长一点就是杰作

10分钟前
  • 璐璐
  • 还行

怪不得进不了主竞赛

14分钟前
  • Ducournau
  • 还行

#Berlinale #ZooPalast #Encounters 影片给我的感觉是四层嵌套结构,本身只揭开了前两层的戏中戏设定,但是从视听上感觉应该还有另两层嵌套进结构中,一层是带有空间属性的拍摄拍摄电影的过程,另一层是带有时间属性的观看电影的人,虚焦和配乐中按下播放键的声音都给我这种感觉,结尾处的播放音乐听不太出来是否有“按下”的操作,整部电影的观影体验还是很独特的,视觉上,我刚配完眼镜,看画面异常清晰,虚焦的情况下看锐度太高的颗粒感有些不适,摘掉眼镜后锐度降低更加舒适一些,听觉上属于意外,我旁边旁边的大哥在60分钟的电影中醒着的时间都不到10分钟,呼噜声异常清晰,尝试无数次的咳嗽打断他的梦都无法沉底唤醒他,结束后看着鼓掌的他不仅令我陷入了沉思。葛格说的对,睡眠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18分钟前
  • 还行

6.0。當然可以解釋為夢境復現或亡者回光,但僅靠一個攝影上的idea或者標誌性的冷幽默還是沒法掩蓋劇作厚度上的偷懶。

23分钟前
  • Orpheus+
  • 还行

#2023柏林# 观感就是摘掉近视眼镜随便把他前作的某个吃饭片段重看一遍

28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较差

小睡了10分钟也无大碍,很难评,只能说十分想见金敏喜。#BJIFF23

29分钟前
  • demerzel
  • 还行

一些不可思议

33分钟前
  • 无糖吐槽
  • 力荐

有名真好

35分钟前
  • Sceptile
  • 较差

喝完过度的可乐,画面变得模糊——但这不只是模糊的影像,即便焦段自身的变奏已经充满幽默感,这必然是洪常秀理念最清晰的电影。如果说从《引见》开始,他开始直视电影创作的自身,甚至走得太理论化,那么只有在这里,在美妙的距离中,洪常秀的镜头前出现了第一位拿起摄影机的“电影人”,在这些人物珍视的平等中,有关于艺术的法则:我们为了拍摄电影而去理解我们的生活。

36分钟前
  • TWY
  • 力荐

总结:金敏喜如果不露面,其他人也不配拥有清楚的脸。哭穷、没灵感、不高兴、没音乐,导演日常了,写日记都不敢这么流水账,不能更糊弄。洪这个人气简直了,首场媒体场晚上十点一刻放都坐得满坑满谷,还是欧美记者居多。

39分钟前
  • 蓝詹
  • 较差

洪最不具构思和观察的作品

41分钟前
  • ╲┤┼├╱
  • 还行

#Berlinale 73rd Encounters #Akademie der Künste作别有所追求的自我,拥抱模糊虚化的影像与爱歌(可能是近视之后第一次试着摘下眼镜看电影

46分钟前
  • Parity
  • 推荐

8.0 当数码摄像机点染出色彩的轮廓。

50分钟前
  • JEFFWONG
  • 推荐

近视友好型电影。13th BJIFF

51分钟前
  • 兰瑟
  • 还行

【5】一视同仁的虚焦取消了空间的纵深关系,于是对“我”而言,景象成为触手可及的表面,过曝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幻觉,男男女女的情感关系好像就是这样的泡影。可声音乃至思维分明如此清晰,因此之于洪常秀而言,罕见地袒露了如此鲜明的在场,这一次他共享了其世界的样貌。真的很感动洪在“不变”中求变的持之以恒的创作。(我个人的错误在于不该搭配咖啡观看,应该喝可乐啊!

54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8.7 这次更接近印象派油画?一种白日梦体验?隐秘绝症或悲伤之后茫然的状态?或离世前的回光返照?可确认的是一贯的平日的恍惚,我们不可确认生活中所有的神秘,老洪的探索则让观众更聚焦于视觉听觉上。导演自身在其中的存在既附身于一个年轻版本的自己,也变为一个“在场不动的他者”,似乎只是沉默地看着一切。病痛与对生命的思考让人不再只看到那些画面外的戏剧张力,色彩明晰、残缺又美的景与物本身同样立于此,不需要承担符号意义,等候人们遇见它们并上前去拾起。老洪也要告诉大家,生成一部他的电影(一件偶然的小事如何变成电影的框架?并现场完成一些可能的场景)至少在阐述上是相当简单的,真诚之处不在于精心设计来被阐释,而意图于更简要地制造情境,感受是相对开放的,对于现实大家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我们首先就不可能看清一切。

59分钟前
  • Pincent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