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2005

剧情片大陆2005

主演:张静初,冯瓅,吕聿来,黄梅莹,刘冠成,安静,于小伟

导演:顾长卫

播放地址

 剧照

孔雀2005 剧照 NO.1孔雀2005 剧照 NO.2孔雀2005 剧照 NO.3孔雀2005 剧照 NO.4孔雀2005 剧照 NO.5孔雀2005 剧照 NO.6孔雀2005 剧照 NO.13孔雀2005 剧照 NO.14孔雀2005 剧照 NO.15孔雀2005 剧照 NO.16孔雀2005 剧照 NO.17孔雀2005 剧照 NO.18孔雀2005 剧照 NO.19孔雀200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3:22

详细剧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河南古城安阳,某个五口之家的姐姐(张静初)、哥哥(冯瓅)和弟弟(吕玉来)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踏上不同的人生之路。  姐姐二十出头,虽看起来清瘦文静,内心却刚烈执拗,为实现梦想可以将自己豁出,无奈现实无情,经过多次挫败后她学会听天由命;哥哥二十三四岁,因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父母对他的关爱皆多一层,经人介绍与精明的跛脚姑娘结婚后,他过上自己很满意的日子;弟弟十七八岁,敏感、忧郁,内心世界过于丰富,因为某件事被父亲赶出家门后,开始在外面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所获只是时间将其改造得面目全非。

 长篇影评

 1 ) 梦想只是梦

这部影片自始至终让我感觉最强烈的就是真实。真实得让人心痛。三个主人公都有过自己伟大的梦想,姐姐的飞行员梦,哥哥娶媳妇和工作梦,而弟弟呢,要的是自由。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人类心灵和思想的真实表现。而结局却是三个人平淡的一生。这部影片的带入感非常的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刚开始都是心怀梦想,满怀激情,可是最终都因为总总原因不得不放弃梦想,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 在梦想触手可及的时候,人总会尽力去抓住它,即使叛逆也是对灵魂的释放,对人生的有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可是当它不适时宜地开放,我和那些拥有梦想的人却老了,离它而去。还没走到梦想的尽头,我已选择平庸。孔雀开屏的刹那,我先是惊奇,后是烦忧,似乎那张开的,是一幅酸辣的人生。

 2 ) 一家人中国梦的幻灭

最后五分钟,终于出现了孔雀,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动物园里,低头耷脑,萎靡不振,又过了两分钟,孔雀开屏了,他们一家人,全都错过了这禽鸟界最虚荣的一刻。正如这一家人各自的命运,都是在机会错失中度过的。

本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兄妹几个人各自『中国梦』的一一幻灭,这种幻灭不会让人慨叹命运无常而是让人慨叹社会不公。这是看似安阳这家普通人家的命运,其实也是千千万万被错失机会的中国人的命运。正如片中这家人一样,大部分中国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在当权者的文治武功下,如鲁迅所说,辛苦而麻木的生活,辛苦而恣睢的生活,电影没有给人任何希望,希望看过的人深思,希望从我辈起,努力挣脱,告别这种可怕的宿命。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最后五分钟才点题,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样,熬到两个半小时过去才杀了人。《孔雀》是顾长卫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却有着《牯岭街》和《一一》一样从细碎中见宏大的史诗气象,可以说不声不响拍的大气磅礴。

2005年,第一次看《孔雀》,少年不识愁滋味,看了一点点就停掉了。如今重看,这部电影真是平民的史诗,国内导演作品中,只有田壮壮的《蓝风筝》差可比拟。

电影讲的故事似乎是故意将时空错乱化、虚拟化,从电视机里放的《追捕》来看,是70年代末(我妈曾许多次和我说起《追捕的》情节和看《追捕》的震撼。),中国刚告别一场漫长的全民癫狂的噩梦,精神正在自我治疗中复苏,尤其是年轻人,导演在处理《追捕》画面时,也颇用心,晃过的画面里,杜秋(高仓健)一遍遍的追问:你为什么要救我?热情烂漫的真由美头也不回的说:因为我喜欢你!

全家人都沉浸在这部电影里,沉浸在对这种大胆的爱恨羡慕里。而整部电影里,真爱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如果理解没错,老大对陶美玲的爱,张果子对老二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但都无疾而终并得不到应有的珍视。

虚拟化的时空里,广播体操,荷塘月色,自由经营的小摊档,同时出现在刚刚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尚未完全展开的70年代末,同样,在70年代末,老二张静初也不可能奢侈到拿那么多布去做自己的降落伞(这一点,看看她们兄妹身上总是宽大,并且只有蓝裤子白衬衣的妆扮就知道了)这和顾长卫后来导演的《最爱》一样,这种虚拟时空,成为顾长卫的一种风格。

在这个虚拟时空里,历史背景变得更加突出---整部电影的压抑气氛,灰暗色调,麻木绝望的情绪,全都和这个大背景有关:文革,电影发生在文革刚结束的头几年。

全民癫狂的十年,儿子斗老子,学生杀校长,妻子举报丈夫,这些变态的生活持续的太久,几乎改变了中国人的基因,对中国人造成巨大的伤害,需要几代人才能慢慢治愈,治愈的年代里生活的人,成为被历史错过的一代,成为历史车轮碾压下,时代的牺牲品,本片中父亲母亲爱孩子的变态方式,至今都在中国不少地区延续着。而影片里大雨中,中学生集体围殴疑似“耍流氓”的胖子,集体捉弄、孤立同班同学的行为,和做红卫兵的父辈毫无二致。

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酷,互相幸灾乐祸,成为文革后中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色调,编剧没有一棍子打死,片中也有厚道人,胖子的冻肉厂同事,就是难得的良心尚存的一个普通人,除此之外,这部电影里再也找不到一个没有人格扭曲的人。

作为第五代导演一员,顾长卫因为起步较晚,洗脱了同班同学张艺谋陈凯歌身上那种做作与哗众取宠,他没有像张艺谋一样动不动就活剥人皮弄个满屏红,也没有像陈凯歌那样大冬天的剁掉个手指给大家看,以此来展示中国的某些方面,展示民族的不幸与苦难,是中下表现。顾长卫这种平静之下,一句话不多说的激流暗涌才是举重若轻的大手笔。顾长卫的电影几乎是刻意避开了残酷画面,如本片中最残忍也不过是胖子在大雨里被人围殴滚成个泥猪,亲弟弟刺向他的伞柄在一声嚎叫中画面戛然而止没有让人看鲜血淋漓,尽管那可能更富表现力,但在我看来,留白更加耐人寻味。

顾长卫尚未褪尽的第五代色彩,也喜欢用『表现主义』的技法,比如立春里的菠萝,本片中的向日葵,自己缝制的降落伞,但比起其它第五代,已经克制很多,几乎不着痕迹。这是自信的表现。

<孔雀>是如此完美的史诗,以至于后面两部顾长卫的作品与之相比只能算是小品了。顾长卫的每部电影都被审查的七零八落,这部电影据说审掉了弟弟作为同性恋的身份(如果照原剧本,就真完美了),而《最爱》已经被剪的变成另一部电影了。导演保留着原片,希望我们大家都有看到原片的那一天。



============
看了原版剧本,弟弟不是同性恋,只是被一个同性恋老师亲近。剧本删掉了不少场景,编剧李樯想塞进这部电影的东西太多了,顾长卫选择了一些。

 3 ) 孔雀开屏 ——《孔雀》影评(五)

跟姐姐相关联的还有一个特别人物,就是文工团的弹手风琴的老演员。他怀才不遇,只有姐姐来听他弹琴,他也只有在姐姐面前才有机会表演,在表演时,才能够满足内心的价值,跳朝鲜舞的时候,老人无比快乐,那是他孔雀开屏的时候,可惜旁人异样的眼光让老人迅速回到现实,压抑是那个时代在老人身上的悲剧表现。影片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现实世界的残酷无情。

 4 ) 孔雀之伤

《孔雀》之伤


1.

那天是在上海看的《孔雀》,和老马,安妮还有一个韩国的中国电影研究专家林大根。和老朋友聊天,和新朋友认识都是让人快乐的事。看完电影时夜色降临,我们走在三月初微凉的街道上,深蓝的天空明亮而温柔,星星在电线的上方细细地闪光。——我想,是因为那天的心情这样愉快,所以我们看完《孔雀》,也会觉得特别好一点吧?在吃烤肉,喝咖啡的时候,我们小小地聊了几句《孔雀》,说到了在顾长卫的电影中看到的侯孝贤、贾樟柯,老马那天很厚道,说顾长卫长于学习:)。

我承认《孔雀》是带给我一些“感动”的,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对劲”。尤其在看过电影之后的回想和省视中,情绪退潮了,而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却带来了更多的疑问。

2.

这个电影中有一个明确的时间与地点设置。时间是70年代,地点是中国外省的一个小城市。但在这个电影中,这二者又同样被相当地模糊了:并不出现关于70年代的任何口号、标语、歌曲等典型文化符号,地点给人一种南方小城的印象,但人物说的是河南方言。在影片开头是这样一个小段落:一家五口围在走廊的小方桌上吃饭,忽然画外传来了喧嚣的声音,邻里们起身探到廊外去看,弟弟也站起身来,但被爸爸妈妈制止,他们坐着不动,继续吃饭。因此,在这个电影里,重要的不是历史,是回忆,是对人性与命运的追溯与疑问。

如果从回忆的角度说,《孔雀》中一些细节的不够准确就可以得到原谅。比如自行车、裙子、蚊帐、夜宵摊,都得等到80年代才出现,老师也不会在课堂上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回忆中,细节总是会被模糊与混淆,渐渐地,它们成为一种审美式的存在。这些并不准确的细节营造出来一种审美的倾向,——一种简朴之中的洁净,一种馈乏之中的期待。女主角张静初长着一张处女的脸,尖细的下巴,眼睑带着一种青瓷泛出的颜色。我想,正是这种倾向打动了人,而不纯粹是过去。

编剧李樯说写一部《孔雀》与命运和解,这个剧本里有他的经历与经验,因此有着一些真切的地方。比方姐姐渴望当一个伞兵,她在征兵站里遇到一个认识的军官,因此平添了骄傲与希望,在来打听消息的那对姐妹面前表现出藏不住的自矜,这都很自然,但是到姐姐在当兵的希望破灭后,缝制了一个降落伞,在自行车后飘扬——就已经从现实主义过渡到一种表现主义了。从现实主义的细节与感受出发,引领出了一种共鸣,但这个情节却没有在现实的层面上延续,而被提升到一种象征层面,这是这个电影在情节处理上的方式。最明显与最结构性地,表现在结尾的一家人去动物园里看孔雀。

但这种方式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以及能否奏效,本身是让人质疑的。姐姐拖着降落伞在街道上骑过,这个画面还是动人的。因为里头包含着的那种情感力量与审美力量,对于这个情节的可行性考虑就会被忽略。它逃逸出了现实,虽然依据比较薄弱,却还是让人愿意接受,可以接受。但姐姐的降落伞被青年工人拿走,她想要回降落伞,很干脆地脱下裤子时,这个情节就有些让人不知所措了。而青年工人面对此情此景,居然拿起枪冲着灌木丛打了一枪,就将这个情节彻底地引向了生硬的符号象征与理论解释。——它象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订制出来的一个场景。

在一个强调细节,并以细节的感染力为基础的电影中,引入的这些象征性段落,并不是从细节中生长出来的,而是从审美理论的角度强加下去的。——因此我认为,这些象征性段落有某种粗暴之处。尤其当现实主义的段落与表现主义的段落不能融合时,象征成为一种解释,实际上是把二者都庸俗化了。这个剧本中的两个部分,是来自于生活本身与来自于艺术教育的。也就是说,当一个情节出现,而编剧不具备足够的表现力对之加以完整的展现,让它自身呈现出充分的意义时,他从他所受的艺术教育,找到一种隐喻的方式来加以解说。而这种隐喻因为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内在的脱节,往往只呈现为一种形式上的深刻。而这种深刻,由于其实是经典现代主义作品的仿拟,而有着内在的贫血。

举例而言,姐姐和弟弟在哥哥的杯子里下了老鼠药,这个情节本身有着一种真实的残酷性。但在母亲杀鹅的段落里,一种抒情性的东西盖住了原来的情节,这个段落独立出来,是有它的审美价值的,但是放在整个电影中,它显然是生硬的,强加的。而片尾的看孔雀的段落也是如此。这是一种看似深刻的理解,但事实上,它只是做出了一个理解的姿态。

这种“理解的姿态”,我认为是电影在编剧上的根本问题。当他叙述这三姐弟的成长经历时,他有着真切的痛苦体会,其中有无奈,也有自私,有诚挚的梦想,也有势利的手段。但由于梦想被抽象化,被纯洁化了,成为一首咏叹调的主题,那么反而割裂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将之设为两个简单的对立项。因此,矛盾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姐姐弟弟与爸爸妈妈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而忽略了在人物内部,现实的取舍与梦想的追求是怎样纠结在一起,使这二者都有不那么纯粹的质地。——在一种将带有艺术色彩的梦想摆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时,人物在生活中是有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的,而编剧明显对这种倾向并无警惕,而抱持着某种认可。因此,当现实与梦想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两败俱伤时,他不能提供真正的同情,而只能寄望于一种象征主义的,似是而非的理解。

3.

在看《孔雀》之前,已经先看到许多对《孔雀》的赞美之辞,因此对这个电影,也许抱着一种过分的期待。在看完电影的讨论中,又看到许多对《孔雀》严厉的质疑之声。以至在试图对《孔雀》做一个简单判断:它是一个好电影还是一个坏电影时,感到一种奇怪的困难。

回到这个电影的内容上去,它通过一个三段式结构来讲述一个家庭里三个姐弟的命运。如果说有一种“命运”存在的话,姐姐是一个主动的,对命运有着种种设想,并且试图改变命运的人。她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让人物显得有生气的话,正是这两个极端,让人看到理想与现实可能存在着怎样的奇怪关系。她有天赋的艺术气质,正如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怀抱着自己的梦想,她对生活反而生出了疏离的心,她也用各种方式让自己更接近自己的梦想,在实在不能接近的时候,她还能通过一种虚构的形式来达成审美的安慰。只能说,这个女孩子的价值观其实并没有与普通人有多么大的差别,她想参军,想当伞兵,有着浪漫主义的因素在里头,也有着更多的现实因素。但是她的道德观倒是比较特别的,——起码,她有着一种直面梦想,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的态度。于是与一种更为普遍的压抑与虚饰对照起来,她身上倒有一种透明与生气。但是在一种狭隘的生活范围里,姐姐也渐渐失去了她所有的动人之处。这个人物有着相当复杂的地方,一方面是纯真的,一方面是世故的,一方面非常自我中心,另一方面有着她的勇气。——在三个段落中,关于姐姐的这一段,其实是最为真实与矛盾,也最能引起共鸣与感动的。弟弟与姐姐相比较,则要被动得多,这是个有点蔫的男孩子,又没有遇到一个理解的、宽和的环境,青春期对他来说不仅仅是残酷的,而且是卑下的,他有限的天资与能力都不足够他与环境抗争,而他的经历最终使他成了一个 “废人”。关于弟弟的这一段,据说因为剪辑版本的关系,没有充分的表达。

在《孔雀》中,姐姐与弟弟的关系是很好的,而爸爸妈妈则更偏爱稍有弱智的哥哥。因为弱智,这个哥哥有着一种宽厚的待人态度,就算是那些嘲笑他、鄙视他的人,他也不能体会到种种嘲笑和鄙视,而依然对人宽厚。电影里给他安排了一个乡下来的瘸腿姑娘做妻子,他似乎过上一种最安稳、最安心的生活。

这个简单的人物分析似乎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因为一个电影的好坏,并不在于它表现了一个怎样的人,而在于他是如何表现的,再进一步说,他的表现达到了哪个程度。这就与一个创作者的能力,以及态度,是相关联的。而《孔雀》让我迟疑的是,它对这三个人物的表现,都似乎是客观的,但事实上还是以编剧对人物的理解为基础,而这种理解却给电影带来了“不对劲”的地方。姐姐是被赋予了大部分认可的人物,但是这种认可,却忽略了姐姐身上本来的矛盾性,因此,反而削弱了这种“梦想”的质感,——而显出了虚弱的质地。也许姐姐的梦想,本身是有其虚弱性的,但编剧的问题,却在于他展现了这种虚弱性,却没有深入的省视,而流于一种浅薄的追怀。弟弟的那个部分,如果与贾樟柯的《小武》对照着看,可以看出《小武》是保持了一种力量的,而弟弟却显得零散而疲沓,其中还有着一些对于无能为力到卑琐暗淡的生活的,某种奇观性的炫示。

在这种情况下,编剧把向着另一个方向的“理想”放在哥哥的身上时,就显得太轻巧了。如果说与命运的挣扎最终都归于沉寂,那么是不是有一种安定的东西可以建立在一种取消与生活之间的冲突上?即便对于怀有恶意的人,哥哥也以善意回报。但是在现实之中,这种东西要成立过分困难了,为了推进情节,在《孔雀》里,哥哥的智力水平显得起伏不定,有时非常弱智,有时又有相当复杂委婉的想法,使得情节也显得别扭。哥哥的视觉形象,使这部分内容有一种直接的象征意味,但是其中的逻辑,还是经不起推敲。

4.

在分析《孔雀》的问题时,我主要是从故事的,剧本的角度上说。对于《孔雀》这个电影来说,编剧的地位显然相当重要,他的感受与思想是贯彻在电影之中的。而顾长卫,作为导演,为《孔雀》提供了一种风格化的影像语言。

《孔雀》的叙事方式与影像语言,确实让人容易联想到侯孝贤以及贾樟柯。作为第五代导演创作队伍中的一员,顾长卫从两个方面来说,都没有脱离第五代的趣味倾向:对于“历史”的爱好与对于“形式”的爱好。《孔雀》虽然是一种个人化的叙事,还是有着历史的设定与一种史诗式的叙事方式。只是这已经是一种变体的史诗,宏大话语转向了个人话语。而形式上的爱好很明显地表现在对画面美感的纯形式追求上:比如楼顶的一片白被单,门口的两个倒立的孩子。

在第五代的叙事法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扬弃,当侯孝贤、贾樟柯式的质朴的现实主义叙事法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认可与关注之后,他们反过来影响了第五代,但是对于《孔雀》而言,很大程度上,它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一种真正的深入现实,在现实中感受,并去现实中寻找根源与答案的现实主义,才是有力量的现实主义。而《孔雀》中的现实,太沉迷于对细节的复制,结果,它走向的是怀旧与感伤,而不是更深入的对现实的观照与理解。

即或再把关于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抛开,在电影中体会更为抽象也更为普遍的人性与命运,体现梦想与现实的交织中,可能出现的美与恶。那么,70年代不妨被理解为一个象征,象征着物质与精神的馈乏,人更馈乏反省的主体性——因此,这些美的地方与恶的地方,也表现得更为袒露。而无论如何,人又总是在一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如何在一种“日常性”中表达这些东西,则是《孔雀》可以不同于第五代,也不同于第六代的地方。但是它,没有做得完整而深入,只是以一种平面的象征作结。

最后,把《孔雀》放在当代电影史的角度看,判断它是不是个好电影是另一个问题,却可以看得到对于一部可能的“好片子”,形成了有什么的审美要求与审美期待。第五代与第六代某种程度的综合,再加上审查制度与电影节制度的影响——产生了《孔雀》这样的一部电影,它其实也不算太不好,但是,它更象知道“好电影”应当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它把力气过分放在了,怎样显出象是个“好电影”的样子。

 5 ) 孔雀

顾长卫是西安人,据说他家就在铁路局附近,一个朋友说经常在买菜的时候看见
他的老婆:比他更有知名度也更耐看的蒋雯丽。如果这个八卦消息是真的话,那
他也算是半个邻居了:铁路局就在我们学校隔壁。

邻居的片子上映,我和老婆花了四十大洋去小捧了一下场,在没去之前旁边已经
有不少人在网上看了这部《孔雀》,贬低之声不断,看来大家对于这个银熊奖得
主不怎么买账,只有BBS上有微弱的声音说这部片子画面很细腻:这正是吸引我的
地方,从早先看见的海报和老顾的摄影出身,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
影。

看过之后,颇有些感触,近来已经很少有影片让我能安安静静沿着电影的胶片思
考问题了。满大街都流行“两千零二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去年稍微早一些。”
和“老鼠爱大米”,现在的文化消费品,已经从“不用思考”的水准升级到“千
万不能思考”的高度,所以看看《孔雀》,就好像天天只能喝可乐的人,重新能
喝一大口山中的泉水,冰凉刺喉却甘之如饴。

孔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意象,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想着为什么导演和编剧会用这
样一个意象。

孔雀是美丽的,但是那只是生命短暂的绽放,大部分的生命,是灰土土的,跟一
只土鸡的生命无异。胖子大哥绽放的美丽,是拿着那朵硕大的向阳花站在工厂外
面等着那个心仪的女子,那是他开屏的对象。姐姐骑着车,后面鼓着自己缝的降
落伞,飞行在小镇的路上,那后面的降落伞,像极了开屏的孔雀,美丽而无奈的
展开着。甚至那只鹅也曾美丽过,只不过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就像一个芭蕾
舞的舞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身躯展现出惊人的美丽。

孔雀生活在笼子里面,看起来是生活在广阔的天空下面,可以飞出这一片天,但
是挣扎以后你才会发现,你其实只能在这一个小笼子里面孤寂的挣扎,透过笼子
你可以看见一切遥远而美好的事情,但是你怎么努力也不会得到,姐姐的降落伞
在笼子外面的天空,弟弟的生活也只能在笼子里面,就算他能短暂的出走,但最
后也不得不自己走回笼子,笼子就是时代和环境的宿命。无论你是否美丽,无论
你是否努力,无论你是否有着坚定而美好的理想,最后都要回到这个笼子里,不
管是傻子哥哥,美丽的姐姐,还是有着曾经想走出去的想法的弟弟。

孔雀在冬天是不会开屏的,或者导演认为孔雀们没有开屏,只是因为影像中的那
个年代是冬天,或许吧。不知道现在冬天有没有过去?希望我们生活在春天。:)

 6 ) 孔雀开屏 ——《孔雀》影评(二)

顾长卫导演执导的《孔雀》片长136分钟,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的提名;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提名。
      记者对女主角张静初的采访,她说“《孔雀》只不过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外壳,却有着表现主义的内核。”摄影师出身的顾长卫导演凭借超人的镜头表现力,让影片不仅重现了一个时代的轮廓面貌,更有对生活细节的精细雕琢,使得影片具有一定的怀旧色彩,为影片奠定了感伤凄美的感情基调。影片对“做西红柿酱”,“压蜂窝煤”之类的片段描写,全家用黄泥制作皮蛋,做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砖瓦结构的简陋幼儿园,老师挨个给小朋友擦屁股,木头镜框等等,强烈地烘托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活图景,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有人将其喻为“新世纪第一部厚重的平民史诗”。然而导演的理想主义和风格化的表现手段,又使得影片在阐释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成长痛苦的主题诉求时以诗化的形式去彰显。这是一部典型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文艺片,影片通过意蕴丰富的道具,如姐姐的降落伞,哥哥的向日葵等来表明理想主义的破灭、成长付出的代价,这些情节若以写实主义的角度来看都太过张扬甚至虚假,但当作象征的符号来解读也就不再觉得突兀。

 短评

看完了之后心里酸酸的一部电影。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张静初骑着自行车,身后大大的降落伞张开了,张静初张开双臂非常兴奋的大叫。张静初的执拗和神经质,让我很纠结。

5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孔雀时期的张静初气质好的不得了

10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弟弟:等等,我这儿还有一块钱呢!姐姐:你可真是个资本家!

11分钟前
  • 王xx
  • 还行

小城故事好好看哦,前提是自己不用生活在其中

16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给学生放映完,又给自己单独放映了一遍。

20分钟前
  • 匹诺曹
  • 推荐

那些被世俗打断的梦想

21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力荐

“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孔雀的羽毛,梦想的泡沫。常恨此生非我有,人哪能斗得过命?灵气逼人的张静初和吕聿来。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个人永远不改变的话,他就会遇到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唯有当他开始改变后,他才会有所谓的运气。唯有你很能够接受自己后,你才会遇到另一个很接受你的人。唯有成为自己想拥有的那个人的时候,你才会遇到另一个像你一样的人

24分钟前
  • Mmm
  • 还行

三段似电影,描写三个年轻兄妹的生活.张静初晾衣服时在天台听飞机声的样子很漂亮.对评论的一句"敏感和内心世界过于丰富的孩子未来总显得捉摸不定"耿耿于怀.

26分钟前
  • 宋阿慕
  • 推荐

谁赶上好时代了?!

28分钟前
  • ᥫ᭡້໌
  • 推荐

越看越后怕

29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其实人与人之间一生都在相互观赏 某个人的喜讯与丑闻 落魄与荣华 四周人尽收眼底 我们彼此都是动物园笼中的动物 被人们观赏 我们所有人都像孔雀 身上长满了故事 一生经历过爱恨情仇 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 人生是个笼子 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 别人观赏我们 我们也观赏别人 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

34分钟前
  • nothing纳森
  • 还行

这个文革背景非常的隐蔽。孔雀开屏了,但谁也没赶上那个时候。在叙事和悲歌之间摇摆的电影~想起一件事阳光灿烂的日子是11年前

37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张静初很美,很安静

42分钟前
  • 幕天席地
  • 还行

过了这么多年我还在期盼导演剪辑版的问世,因为我相信顾长卫想说的绝对不是这么多。

44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有一夜我做了个梦,那些全非的面目忽然清晰了。姐姐使劲儿蹬着自行车,身后的蓝布伞绽放犹如开屏;哥哥从床底抱出一箱纸烟盒,送给了心爱的姑娘。梦里没有瓢泼大雨里的滑倒,没有鼠药毒死的白鹅,没有羞赧的小粉书,没有碎裂的玻璃皿。可是梦里的我,依旧沉默地像个影子,任由时代的双手,将我们握碎。

4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梦想在现实面前永远不会开屏

51分钟前
  • 山右一仁
  • 推荐

人人都说自己嘴里的青春淡出个鸟来,回头才发现早开过屏了,只是没有幻想已久的光彩而已。大赞孔雀。

56分钟前
  • 小伙锅
  • 力荐

这就是顾长卫想说的,那个时代的人,没赶上好时候。可是,谁能赶上好时候呢?孔雀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

1小时前
  • Ruby超人小姐
  • 力荐

丢失了梦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平庸。顾长卫也有第五、六代导演的历史责任感,处女作表现人物在大时代下的命运。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却总是处处碰壁。在这个压抑的家庭和社会中,三个孩子都是难以开屏的孔雀。姐姐带着降落伞骑车一幕,真是我在国产电影里见过的最浪漫的场景之一——悲怆的浪漫。

1小时前
  • 晚不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