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威尼斯

剧情片其它1971

主演:德克·博加德,罗慕洛·瓦利,马克·伯恩斯,诺拉·里奇,马里莎·贝伦森,凯荷·安德烈,伯恩·安德森,西尔瓦娜·曼加诺,莱斯利·弗伦奇,佛朗哥·法布里齐,Antonio Appicella,Sergio Garfagnoli,Ciro Cristofoletti,Luigi Battaglia,Dominique Darel,埃娃·阿克森,Marcello Bonini Olas,妮可莱塔·埃尔米,米莱拉·班斐里,Marco Tulli

导演:卢基诺·维斯康蒂

播放地址

 剧照

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2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3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4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5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6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3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4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5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6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7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8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19魂断威尼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14

详细剧情

  1911年,德国作曲家阿森巴赫(德克•博加德)怀带丧女之痛来到威尼斯,想藉水城美景舒缓心情,可是一切景致所勾起的不过是更加伤心的回忆,直到在旅馆里邂逅美少年塔奇奥(伯恩•安德森),对方宛如希腊雕像般的容颜才令他浑身颤栗,浑然忘我地沉醉在激动的热情中。  其后,威尼斯城被瘟疫所笼罩,但官方刻意封锁了消息。阿森巴赫逐渐发现这一惊人的危机时,没像其他人一样慌不择路想尽快逃离,相反为了多看塔奇奥一眼,甘愿染上瘟疫命丧威尼斯。

 长篇影评

 1 ) Der Tod in Venedig

两年前看了第一遍魂断威尼斯,当时的画面质量惨白惨白,意大利无字幕版。一年前写论文看了曼的小说,以及一些杂乱的文章和评论。昨晚又看了一遍小说,今晚又去看了一遍电影,质量良好的DVD,有字幕的英文版。

一向对语言挑剔,这次却没有。故事本来就是一个欧洲大背景,各种语言都有所涉及,英国的演员使英语听起来也不是那么别扭。而电影里面最主要的语言,还是音乐。

我以我不成熟的思想和有限的眼光说,这部电影不仅是同性恋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改编,也是整个电影界中最为伟大的文学改编。

这当然是因为我无比的激动,迫切地要表达感情,所以用“最”的字眼,我多么怕用这些字眼的啊,“最”,“永远”……

怀疑电影和文学的相关性很久很久,伯格曼说过Film has nothing to do with literature。人总是一阵阵地倒退去他以前的思想,就像我现在看了魂断威尼斯,又重拾回去年写电影与文学时的那种信心。其实这点信心,都只是来源于这一部伟大的影片。

而这一切,也许还是来自于艺术家的那种传统,追求希腊精神,男性美,在艺术与道德,美和生命的挣扎中继承下来的传统。马勒的忧思挣扎,曼读懂了,加进了自己的感情,在人心痛苦挣扎的时候写下了小说,维斯康蒂又加进了自己的感情,在心灵的依靠衰竭时拍了电影。只是这样一种传统把他们三人联系了起来,更不论那牵涉进更多人的关于更高艺术追求的探索。

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同性恋和艺术有着太多的关联,美好的男孩就是艺术家眼中的诗,画,雕像,他们从那不可捉摸的美的理念中具体出来,阳光俊美青春活力就是一切的代表,艺术家为了他不惜倾尽所有,才华,精力,生命。历史上有着太多太多的例子,如同阿申巴赫的人们。

可是曼本人不是这样,他不会像魏尔伦或者王尔德那样弄得什么都没有了,他用道德严格恪守着自己的行为,他更像一个成熟睿智的作家,一生写着一些更为伟大的小说,探求哲理的高处,警醒社会的世人,他有着完整的家庭,崇高的荣誉。不是后来同性恋话题的兴起,魂断威尼斯这样的作品也只能压在重重的魔山下而不为人所知。可是曼毕竟写出了魂断威尼斯这样的作品,在一个思想纠缠失落的时期,他的心灵和伟大的马勒的音乐在一瞬间契合。威尼斯后,乃有魔山。而在曼死后,人们才在他的日记里发现一个叫做保罗的画家。

这样一部中篇小说,在曼长长的文学生涯中确实算不得太重的一笔,作为一个象征题材,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其他途径的好的作品。感动的是这样一部作品出自曼,出自他的那样一个时期,文笔中阿申巴赫深深的自嘲,嘲笑马勒,还是曼自己?小说中将绝对的美的地位放得很高,一段一段地论述艺术家追求美的途径,论述古希腊的哲人和神人。一段一段地读下来,竟只当美少年为一个化身。

对于电影,只能折服于大师的手笔。维斯康蒂可以说是花了大半生时间想将魂断威尼斯改编成电影,终于在一个他觉得最合适的时间开始了,那一刻,也是他的心开始不殆美人的迷醉的时候。雅曼有很多男人,维斯康蒂也是,不过最终有那么一个叫做贝格。维斯康蒂对于马勒,对于曼,应该说都有着深厚的了解,其中和前人所产生的共鸣也是可以想见的。正因为如此,他创造了自己的“魂断威尼斯”,而不仅是改编一个剧本。他进一步恢复了马勒的原型,这也许更多的是从电影语言的角度考虑。在小说中曼大段大段的描写议论没有了,代之的是浓重的第五交响曲。维斯康蒂聪明地用另一种语言创造了另一个威尼斯,而他的语言也诉求于马勒。很久很久没有再见过如此出色的配乐,而这背后竟也蕴含着感人的同性故事。电影还穿插进了马勒的生平故事,增加一个与阿申巴赫对立的角色,一直认为那就是他自己。在小说中阿申巴赫的所有思想的矛盾撞击,在电影中都通过两个人一起表现了出来。而电影中的塔齐奥也比小说中更加有了一层诱惑的气质。小说中他更像一个无辜的少年,而电影里他明显对于自己的倾慕者有了更深层次的敏感,也许里面有着维斯康蒂自己的寄托。

想象如果曼看了电影,他一定会嫉妒,或者生气。对于平庸的改编远可以只报之一笑,可是维斯康蒂造出来了一个也许比他的小说更加奇特的一个东西,维斯康蒂看到了马勒,还分享了马勒,这个原本只属于马勒和曼的秘密。任何再创造的结果对于原创者来说都是危险的。

关于电影,优秀的演员也使作品尽可能地伟大。Dirk Bogarde的演技令人叹服,阿申巴赫的紧张,焦虑,小心,眷恋,做作,崩溃,每一个小细节都把握得如此恰到好处,不留丝毫伪饰的痕迹。让人感触着每一分毫人物心理的变化。那种他就是阿申巴赫的感觉如此强烈,一个演员能达到如此境界,也不愧当时欧洲最好的演员的名誉。至于Björn Andresen,我想我不用说更多了。他已经永远留下了Tadzio的美丽,成为了美的象征,经典的符号。生活中的他对于世人来说并不重要。他不是烈士,也不一定那么追求美,不过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应该不用懊悔太多。

那个霍乱弥漫的年代,那个垂垂死去的威尼斯。维斯康蒂对于那个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都让这部作品有了更多的意义。所有的属于那个时代的种种困惑和恐慌都过了如此之久,人们有了新的威尼斯,新的生活,新的意大利,新的德国,新的困惑,新的恐慌。

可是那种死于美的追求,是否还会罩在城市的上空呢?

世上是否还会存在阿申巴赫,存在飞蛾扑火的艺术家,这是个问题。因为在这个所谓的现代的新世界里,人们的异化和分裂,却做得如此自然,应付得如此巧妙,竟连更深程度的癫狂也不会了。

我还是太悲观了。

不要这么多。没有这么多。我们只要听着马勒,注视着在大海和沙滩的模糊交界处的Tadzio的背影,用我们腐朽的身体去消受那无尽的幸福和崇高。

 2 ) 让人断魂于此

 
   我一直试图在电影里寻找风景,风景对我而言很重要。还能有什么媒介能让我足不出户,能够看尽天下美景,以及景中寄情的种种遭遇呢.想看佛罗伦萨,可以通过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尼罗河惨案》,无限埃及风光;简.奥斯丁的所有故事都有我最沉醉的英格兰碧绿的山地;《香水》闻少女香气还看普罗旺斯美景;《达芬奇密码》电影毁了原著,但是能带我继《卢浮魅影》后再次进入卢浮宫我还是交手称赞;《哈姆雷特1999》里我最喜欢的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我有时候因为一串风景而爱上一部电影。关于威尼斯呢,《新婚告急》、《卡萨诺瓦》和《意大利任务》只是拿它的广场当过场,背景这么美,故事还是一点也没感染上,自顾自的发展着,也还算有趣,但着实浪费美景。所以我寻找关于威尼斯的电影。结果我找到了一部属于威尼斯的电影。
 
  终身未婚,令人不安的大导演维斯康蒂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文豪也许更多的是文艺美学家的托马斯.曼的中篇作品搬进银幕。配之马勒的交响曲,映射了一把该古典派音乐大师真实情感取向,旋律与故事魂魄相连,叫我怎能不妒忌导演的想象力,控制力和艺术造诣。电影看完,我似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只是觉得在交响乐的映衬之下,游荡在威尼斯……桥畔,海浪,细沙,视野随着电影中的音乐家的思绪,感觉眼前晃动着某个人的背影,是那个十五岁男孩,还是别的什么?那是个绝世无双的美少年。他仅仅是平静得从音乐家面前穿过,音乐家就忘乎所以的咏叹着,“我爱你。”
 
  后来失意的音乐家要离开威尼斯,结果行李被投递错,一向软弱胆小的他歇斯底里叫嚣行李不回来他就不走,行程都推迟了在威尼斯又驻留两天。可笑的借口有时候成人用得比孩子更多,其实他这么强横的反应不过为了多呆两天再看到少年的面庞。我看他乘汽艇返回威尼斯脸上洋溢的生的活力,虚弱的身体竟然轻盈的站立起来,无常的热风袭来,此时之于他都是爱情的甜蜜。我只想用一个词形容得当,到底是春风满面,还是春心荡漾。
 
  而少年是否能知道他在一个陌生男人心里有如此的重量。他无辜,正值美丽的无暇留连左右的年华,我从未见过男子有这等倾城的美貌。惹得音乐家即使得知这城市疫病四起还是赖着不走。爱这美,恋这美,他破天荒的找理发师为自己染个黑发画上可笑的白粉底腮红和唇膏,还把胡子修了个时尚的形。任由理发师摆布的他,心里只想着能变得年轻点,缩短与少年的距离。少年对他来说,似乎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他甚至连和他说话的勇气都没有,只敢偷偷摸着少年拂过的围杆。影片中他唯一的一次轻拂了少年的头发,几近沉醉。后来我发现那场景也只是他的幻境而已。末了,音乐家躺在海滩的躺椅上,厌恶的热风害得他汗流浃背,脸上的妆早就糊成一团,刚刚染的黑发掉色混着汗水从遮阳帽里流了一脸颊,先前吃下的不熟草莓在他肚子里翻滚灼烧。他挣扎中依稀遥望到,落日余晖少年站在海中,水末膝盖,抬左臂,肩膀微倾,手侧指着远方。他拼命伸手想去应和这派胜景。然后转眼间摊倒,丢掉了性命。
 
   第一次用“美”,形容一个男孩,其实他是个纯粹的男孩。第一次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穷尽了一生精力去取悦去争得某个或者某几个异性,沉醉其中。是否所有人都遗忘了自己这半边有着独好的风景,也许只有艺术家在艺术与道德,美和生命的挣扎中还能不自觉地继承些星星点点的古希腊传统精神。就像古代希腊男性美学的精神。怎么欣赏这风景?肉欲上的满足,亦或精神上的想望。做的人总是还没想清楚,想得太清楚了就懒得动手。无论如何一个老男人疯狂的恋上少年是很难编出来的故事。即使现在有人编出来,也总有点恋童癖式的猥琐。而这部小说虽然充满了浪漫与现实的碰撞,诉说的却是纯粹的爱。托马斯.曼在马勒的音乐中体味到了别样的风景,也许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同性之间的假设,更多的可能是泄漏了他遮在道德、睿智与无尽荣誉光环下的小秘密。又由一个天才维斯康蒂接导演出这本好戏,当时欧洲最好的演员出演。成为经典。在三十多年后,同性题材电影蔚然成风几乎占据圣殿高地时,得以翻出风晒。意外的被我找到,觉得要看一看的理由是电影名字里有美丽的风景。生命中有无数的选择和分叉口,最终影响我们选择的究竟是什么,我这一刻选择了你除了缘分,还有什么。
 
  因为威尼斯而看《魂断威尼斯》,看完后忘了威尼斯。心里只留下一个人透着景景透着人的模糊的影子。颠簸在余晖底下。
 

 3 ) 为谁绽放,你的美丽和温柔

你能猜到他的心吗
应该是的吧
要不 你怎么会用那样的微笑回应他
怎么会在小巷尽头,犹豫地转身、抬头
你的目光穿过缭绕的烟雾望向他
那是你们的距离。从最初的相遇、到最终的离别
始终横在你们之间,那十几步的距离,不曾远一点
也从不曾近一点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他对你的爱的
是他无数个转角无数座小桥的静静追随
还是他一次又一次远远的温柔注视
或是他最初的那次不经意的目光停留
又或是那次踟蹰的擦肩而过 他欲言又止的表情

你一直在等待他的上前么
你会生气他的怯懦么
你有没有埋怨 他只能在你走后对着星空说我爱你
却不敢抬头 迎上你期待的目光?

他是一个音乐家 走过千万座城市的街道 听过千万种语言的赞美
怎么会想到 威尼斯 会是他的最后一站

应该走了。却又从火车站折返
回来的路上 阳光轻柔
小小的贡多拉随波摇曳
他的脸上 是难得的轻快释然的表情

你的美 那么摄人心魄
让他不由自主地沉沦
只为多看你一眼
他心甘情愿地在这个瘟疫蔓延的小城
呆多一天、再多一天
那对他——是致命的吸引

你们始终还是没有说过一句话 始终不曾再靠得近一点
他一直远远地看着你 直到一个人走完生命最后一段旅程
甚至最后那几分钟 他已经没有力气抬头 却还是努力地前倾着身子
努力去回应 你给他的
最后一道风景

你背向他 一步一步走向亚得里亚海的深处
最后你停下 迎着夕阳 弯起手臂 那个绝美的姿势
那是专属他的风景
注视着你那样的背影安静离去
你知道对他来说 那就已经是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你呢 美丽的孩子
你该为谁绽放无拘无束的快乐
为谁扬起倾国倾城的笑容
又有谁能给你同样的美丽同样的爱——
那再不会是暗夜里苦涩的挣扎
它一定会有阳光下最尽情的绚烂、最甜美的问候

只愿还有人能读懂
你的美丽和温柔

 4 ) 隐藏在文字和电影画面后的种种无责任猜想——塔奇奥和身边的人们(未完差亚斯胡篇)

隐藏在文字和电影画面后的种种无责任猜想——塔奇奥和身边的人们(未完差亚斯胡篇)

        
        另外一座边城——塔奇奥与阿申巴赫
        
        看完原著和电影,都会不禁有这个想法:塔奇奥究竟知不知道阿申巴赫的存在、他长时间对自己的关注、甚至眷念?
        首先——废话、人家肯定知道的。那么大一活人成天跟在自己身后,要二成怎样才会那么长的时间都没有发觉?
        不排除会有特别迟钝or只在意自己的小P孩,但塔奇奥明显不是这一类型。阿申巴赫多次对他的描述是一个很聪慧的孩子。依照大作家的性格、是不会欣赏傻愣愣的、还奉为“精神美的最高象征”的。
        他知道他的存在、知道他的行为、并且几次有意识的缩短和阿申巴赫的距离感——餐厅里礼节性的招呼;沙滩上经过阿申巴赫的桌子、而不走以往的路线。
        既然这样,就让人不得不做出更多的猜测、在知道阿申巴赫的行为之下、为什么塔奇奥没有任何表态、但又保持这样似有似无的接触?
        某不好美少年这口的闺蜜说、这是个外表冷淡内心自恋的小骚包(汗、原话)。汗、作为美少年尤其是伯恩的粉丝对于这种说法无法接受。更何况他绝对不是——曾经在中学里倒见过骚包型的小屁孩,十几岁的小孩心思都很浅、感受到哪怕一丁点其他人的喜欢都会迫不及待的臭屁哄哄的炫耀出来。一直以严苛的目光看待他人的阿申巴赫、会喜欢这样轻浮不知深浅的孩子么?——很显然、他和塔奇奥完全不是这样的。
        那么、塔奇奥对阿申巴赫的看法和感情究竟是什么?
        我觉得、更偏向下述的情形:
        在我们生活中、时不时会在公交车、餐厅、马路上、公园里碰到这样的人——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他对你有一定的好奇心、会仔细的观察着你,但你能够感觉到这是一个平和无害的人、所以也并不讨厌这样的目光。甚至、你对他/她会有同样的好奇心、但是当你尝试着接近他的时候、他立刻会向你释放出一种感觉:他是一个内向、腼腆、交际很不在行的一个人,所以还是不要有直接接触的好——仅仅这一刹那的感觉、短暂到也许你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你依然能够很坦然的在对方的目光注视下离开、做自己的事情。
        这样的状况、在相貌姣好的人身上会发生很多。
        在旅游时候遇到的也不会少、而当你和关注你的人住一间酒店的话,这简直是再正常自然不过的事。
        塔奇奥对阿申巴赫的感觉大概就是如此。
        在阿申巴赫入住的第二天清晨的早餐时、他再次在餐厅遇到了塔奇奥——这一次不同于前一晚完全旁观者的角度,而是二人有了正面的接触。
        塔奇奥对阿申巴赫的一笑、即是作为晚辈对长辈的一种礼节、也是一种试探性的问好。如果阿申巴赫接受并作出回应的话,那接下来就会发生诸如“你好、我是XXX,很高兴认识你”这样的对话了。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完全没有想到美少年会对他释放出这样的信息——他一定以为只会在梦中出现,于是他展现的那种惶恐和不自信不仅仅让人发笑、也同样传递给美少年的信息是:“对不起、我觉得我们还是保持这样的距离比较好。我亲爱的孩子。”
        于是、二人之间的距离感、更多是心照不宣的。
        塔奇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自己的事、晒太阳、游泳、和同伴一起玩、对母亲和家庭教师撒娇——偶然间他会注意到大作家的目光、他会同样回望过去当做回应,如同出电梯时的那一个转身;孩子气上来时、他也会恶作剧般的放慢脚步、绕着海边遮阳伞柱子来回走——这也是一种难得。在陌生人的目光中、依然能够自由自在。一切都源于他这样的认知:这个陌生长者不会对自己产生危害、更像是一个守护神。
        这种游离的感觉、类似柏拉图式的情感接触。不仅让人想到沈从文的《边城》里、翠翠对傩送二老的感情也相似仿佛:觉得这个人很好、自己不讨厌和他接触——但仅此而已。当然、她的感情要更深厚浓郁些。不过也可以这样解释:在少男少女的成长期中、对于所关注自己的人的认知始终是朦胧的,情感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甚至可以忽略掉的。
        塔奇奥终究是在这个时期,阿申巴赫终究在他的生活里微不足道。所以在最后阿申巴赫去世的时刻、塔奇奥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在人际寥落的海滩上、他只会认为这个沉默奇怪的长者又再默默的注视他了吧……他更多的精力、依然放在和亚斯胡的争执上。他不会察觉到一位伟大作家在自己身旁去世,更不会知道自己再普通不过的少年生活、会因为这位作家而名留文学史。
        我们也可以想象、塔奇奥在明白这一切后、会有怎样的感受?
        翠翠在爷爷去世后、从老兵那里得知事情的缘由、把自己不明白的感觉给想通了。面对名气更大的阿申巴赫、将来终究会有人告诉塔奇奥:那一年你在威尼斯度假时,那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爱上了你,为你留在疾病蔓延的威尼斯、为你死去……到那个时候、他该怎样面对?
        我认为这要看他得知这个消息时候的年龄段。
        如果依然处于青少年时期、他应该会惶恐、不解吧。这种超越常见同性间的感情、以他的人生经历他无法去理解的。也许在为名声拖累的时候、也会有些许怨恨:我终究和你没什么干系,为什么要打扰到我的生活?
        在他进入成年期、这类的事情他就不会放在心上了。那时候的他有太多的事要去做:工作、事业、结婚、生子。最多藉此怅惘一下曾经的时光、短暂的时间之后他依然要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等他到了阿申巴赫那个年纪、对一切应该看得很淡了吧。以那时候的阅历、再在记忆的深处搜寻到阿申巴赫的影子时、他更多的会是体谅和理解。一笑泯然……
        
        一副和谐的割裂画——塔奇奥和他的家庭,他的母亲、家庭教师、姐妹们

        看塔奇奥全家在一起的时候、总不由得有一种微妙感:这个人口不少的家庭里、母亲和儿子是最美丽夺目的、而几个女儿和家庭教师一样古板暗淡、仿佛陪衬。
        文中对塔奇奥家庭的介绍不过寥寥、我们无法得知这个家庭详尽的状貌。他的父亲、在文中从未出现过是怎样一个存在。只知道这是一个不错的家庭,有相当的财富、社会地位,也有相当的教养和底蕴。这些从这个家庭的中心——那位美丽苗条的母亲就可以看出。装扮华美而自然、举止优雅中带着严谨。电影里、更把这一特征发挥到极致——这位母亲出现的所有画面、无论在什么场合中都是装扮齐整优雅的。包括在海边读书时、那微微抬头的仪态、整洁的手套、在脸庞上拂动的面纱、仿佛从穆夏笔下诞生的人物。你完全可以猜测出、这是一个在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条件都非常富足的环境中长成的、具有完美主义情节的女人。
        可再看她的女儿们、不由得会觉得一种强烈的反差——无论已经成长为少女的长女、还是年幼的小妹妹、都是一色的修女式装扮。齐整到古板的头发、颜色暗淡的裙装、拘谨而沉默的神态——即使再美丽的容貌也会被这些元素给掩盖住。
        而塔奇奥、则由和他的姐妹们形成鲜明对比,各式的水手服、纯白的、海南色的、带有红色蝴蝶结装饰的,毫不吝啬的衬托出他的青春年华。
        他的举止也更加的随意自由些。可以自然的倚靠在沙发上听钢琴演奏、可以和家庭教师开玩笑、可以和母亲撒娇并得到回应,与他的姐妹们相比、他拥有太多的特权。他从未被压抑的天性、可以无拘无束的释放——这也是足够吸引阿申巴赫的原因了。
        文中对这一切有着再明白不过的表述、塔奇奥明显是唯一被母亲溺爱着的孩子、他是母亲的掌中宝、整个家庭的重心。看海滩上、首先得到家庭教师照顾的是他、得到母亲爱得回应的是他,包括他的姐妹们——在一个不明显的镜头里,塔奇奥从海边奔向他的家庭所在地、他的一个妹妹把躺椅让给了他,自己却站在姐姐的身旁——这一切表现的非常自然、理应如此。
        一切都源于这个家庭的权威——那位母亲。塔奇奥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又那样漂亮聪慧——任谁有这样的儿子都难免偏爱、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吧。她对女儿们的态度也可以理解,女儿那么多、又都处于成长中的年纪、打扮朴素清淡点没什么坏处。免得有多余的心思——早恋、养成奢侈的习惯,给家里带来麻烦。都是要嫁出去的,早些学会勤俭、为将来的持家也会带来好处。到现在很多家长对女儿的培养方式也不过如此。我曾经有位老师很坚持的认为女孩子平时穿校服就足够了,天生的年轻优势、不需要过多的打扮掩盖住。爱美什么的、等再长大一些也没什么问题——想来跟这位母亲的看法如出一辙。
        其实也可以这样想、母亲对女儿们的方式如此自然、很有可能她的成长期也是这样度过的——现在的她虽然极尽华美、但言语和举止中都脱不了拘谨、淡漠的距离感。就连面对她最爱的塔奇奥也是。出场时、她是让塔奇奥吻她的手;海滩上、塔奇奥滚了一身沙子跑过来、她也只是象征性的整理下他的头发、清理的事依然交给家庭教师去做。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从未出现过她拥抱、亲吻塔奇奥的画面——对最爱的儿子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对待其他人。这样看来、她外表的装饰更多是她自己对少女时期美的缺失的一种补偿,而她让女儿们简朴的打扮、不仅是出于思维定式、也有或多或少作为女人对于年轻女孩的嫉妒和防范心——即使这些她认为、自己所作的一切是理所当然。
        塔奇奥的姐妹们呢?对于这种差别待遇、会是怎样的看法?
        沉默、沉默的接受。至少年纪最长的姐姐和最年幼的妹妹、在电影里的表现一直如此。没有不平、没想过生气、反抗,完全认同母亲的思维,认为这一切再自然不过。只有那个叫“伊宛可”的二女儿(还是维斯康蒂原创的名字)有过轻微的抗议:“母亲、塔奇奥不给我贝壳”。“母亲、我捡的贝壳也很漂亮。”对于她的反应,母亲是敷衍、哥哥并不在意。于是她也没有坚持、和其他姐妹一样沉默着——但、谁知道将来的状况呢?谁知道这种不平等会不会影响到她未来的心理?母亲终究会离世、她终究会独立嫁人、拥有自己的家庭。那时候的她,会怎样面对塔奇奥?实在不得而知。
        塔奇奥对自己家庭的态度呢?
        他无疑是爱着自己母亲的。只有他们母子在一起的时候、会有一种与他人不同的氛围。美丽、亲昵、优雅;他也无疑是爱着自己的姐妹们的。虽然在这个年龄段、又是男孩子,难免对天天相处的人不放在心上、更不会注意到姐妹们细微的感受。他明白自己和姐妹们不同的待遇,但每每与她们在一起的场景、却又是再自然不过。相信在他成长之后、他会理解到姐妹们为他做出的牺牲吧。
        总之、这是一个正常而奇妙的家庭——如果把画面分割、母亲和塔奇奥,家庭教师和三个女儿,谁都会以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家庭吧。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母亲和塔奇奥、象征着人生精彩飞扬的一面;家庭教师和姐妹们,则以为这人生稳重踏实的方向。但只有将画面重合、让他们彼此映衬着,才会得到最佳的和谐——血脉的联系、永远是最紧密的。
        
        
        
        

 5 ) 《魂断威尼斯》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少年之爱

1911年5月,作家托马斯·曼携妻子,兄弟来威尼斯旅游,不巧遇上当地传染病爆发,几人准备回国,而就在下塌的饭店里,托马斯遇见了那个让他神魂颠倒条纹水手衫美少年。

托马斯•曼小说《魂断威尼斯》主人公的原型与其说是托马斯•曼本人,不如说是两人合体。据说他正是听着马勒《第五交响曲》赫然发现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曼的小说里,阿申巴赫有着与马勒一样的名字“古斯塔夫”,都是带着椭圆框细边眼镜的孱弱先生模样。

60年后,公开的同性恋导演维斯康蒂编剧并执导了这部同名悲情小说,一个中年作曲家倾心一位美少年,为了多看他一眼,最后命丧威尼斯的故事。改编原著时,维斯康蒂还原了主人公古斯塔夫•阿申巴赫是作曲家而非作家的设定。

年过半百的作曲家古斯塔夫•阿申巴赫为了抚平丧女之痛和事业上的失意,来到威尼斯旅游,他坐着威尼斯特有的船只贡多拉,前往汽船码头,而船夫违背了他的意愿,驶向了海滨浴场。阿申巴赫觉得哪不对劲,被死神逼近的恐慌早在他察觉真相之前就已经追上了他。

漆黑的船身像极了棺木,载着他驶向他的至爱和宿命。在他下塌的威尼斯丽都岛旅店里,阿申巴赫邂逅了一位古希腊雕塑般容颜的卷发美少年塔齐奥。只消一眼,美的不可企及和艺术的永久困惑便如鬼魅般萦绕着阿申巴赫。

中年作曲家开始了他颤颤巍巍如暗恋少女的尾随之旅。

餐厅里,他点了鱼和汤,假装看报纸的功夫偷瞄他,无声的少年更像是一具雕塑,他只需被注视,被欣赏。他壮起胆子向塔齐奥看了一眼。一头金色浓密鬈发,衬的他脸上的肤色白得像雕琢成的象牙。电影历史学家劳伦斯,甚至在他的研究《伟大的浪漫主义电影》中评论,伯恩(塔齐奥的扮演者)在电影中的一些照片“可以从画框中抽取出来,挂在卢浮宫或梵蒂冈的墙上。”他已不再满足于按照常规及利用偶然的机缘来亲近这位少年了。他开始尾随着他,到处追逐着他。塔齐奥的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席的,母亲和姐妹们像修女一样。

海滩上,人们在支起躺椅,沐浴着威尼斯橘红的暖阳,天空一片粉嫩,大海波光粼粼。少年被同伴拉去玩乐,他恣意的跑向海水,追逐。他的躯干瘦削不长肉,隐隐地露出身上的肋骨,走进了些,就能瞧见脊椎上的金黄色汗毛。小贩吆喝着新鲜柠檬和草莓,太太们在为珠宝讨价还价,有人告诫说商贩给的价格是原价的三倍。古斯塔夫是人群之外的,根本没人发现他那颗动荡不安的心。他,不动声色的观察者,偷窥者,俨然充当着一个摄影机位。太阳熠熠发光,眩人眼目,它使理智和记忆力迷乱,它使人的灵魂一味追求快乐而忘乎所以,而且执着地眷恋着它所照射的最美的东西。他沉浸于白日梦想,就跟热恋中的情人一样,毫不害臊、毫不脸红去做最荒唐的事情。

看到一个同性能亲吻少年,贴着他身体的时候,他内心该多煎熬。对于这样的情感,他当然谴责过自己,他会亲吻女儿的遗照。 他收拾行李,仓皇落逃,准备回慕尼黑。当侍者说时间紧迫,汽艇已经在等候的时候,他又发火,说一结账,饭店就要赶人走,人潜意识的情绪是藏不住的。在车站,有人告诉他,行李被意外送去科木湖,搭不上去慕尼黑的火车,他发怒了一番接受走不了的事实后,竟然是窃喜,嘴角藏不住的笑了,怕被人发现异常左右打量。他当然不想走,威尼斯有他的爱,可是下一秒,一个患了瘟疫的直面着他缓缓倒下,就像死神敲响在他耳边的一次警钟。

一次晚宴上,说唱艺人们拉着手风琴,企图用欢乐的乐曲强掩住被瘟疫擒住的威尼斯的颓像。贵族们享受其间,只有阿申巴赫闻见了小丑身上的消毒液味道,他追问脸上抹白,发着虚汗的小丑,而小丑不怀好意,藏起事实,事实就是政府们为了保住威尼斯的旅游业,试图封锁瞒下瘟疫侵袭的消息。白天的时候,他鼓起勇气,走向少年的母亲,请求他们离开这座城,第一次,他伸出颤颤巍巍的手,触碰少年的蜜色卷发。高烧中梦见他和母亲准备离开,他们穿梭在威尼斯颓败肮脏,阴暗无人的小巷,他一路跟随,塔齐奥也不舍得频频回头,他们之间没有对白。

他对少年的臆想与迷恋近乎于疯狂状态。像任何求爱的人一样,他一心想博取对方的欢心。他一身白西装,努力在细微末节上变换花样,佩戴一朵鲜花,好让自己焕发出青春。焗油,剃须,打面霜,描唇膏,像一个冗长的仪式。“这下您年轻的可以谈恋爱了。”理发店的人对他说。而这场面像极了入殓时候的仪容整理。而他之前,是多厌恶船上那个涂脂粉的老头啊。

“不准你这样微笑,不准你对任何人这样微笑。”他喃喃自语道。最后在沙滩上,他看着少年被同性同伴压倒,他无能为力,可怖的瘟疫擒住了他,染发的药汁从他的前额缓缓流下,他同威尼斯一样,机理早已腐败,向世人隐藏了他奔溃的内心直到死亡的最后一刻。

人们总是惊叹于少年塔齐奥扮演者惊人的美貌,而我觉得最为动人的,确实古斯塔夫圣洁的爱。古希腊神话中的少年之爱并不少见,赫拉克勒斯在一次争执中杀死了许拉斯的父亲,并带走了还是婴儿的许拉斯,赫拉克勒斯成为了许拉斯的养父,亲手将他养大,精心的栽培他,教会他成为一位英雄应该学会的一切本领。在许拉斯长成美貌少年后,两人又成为了恋人。一向喜欢化作禽兽与少女妇人交配的宙斯,却唯独爱着一个少年,他化作老鹰,带着伽倪墨得斯到了奥林匹斯山,他成了他的侍酒仆人。

还有被阿波罗爱着的雅辛托斯,某天他们一块儿擦了油,掷铁饼的时候,同样爱着雅辛托斯,因为嫉妒的西风神泽费罗斯使坏,砸坏了他的头。阿波罗悲痛万分,将滴撒在草地上的鲜血化成风信子。

无言的塔齐奥在影片里幻化成了一个表征永恒之美的形象,只有古斯塔夫这样品德高尚的人,看到天神般的容貌和完美无疵的肉体时,才会诚惶诚恐,怀着崇敬的痴心。 “求爱的人比被爱的人更加神圣,因为神在求爱的人那儿,不在被爱的人那儿。”苏格拉底和菲德拉斯曾讨论过爱的最理想形式,得出结论,是在男人与男孩之间 。古希腊神祇的本质并非道义上的,而是美学上的观念。塔齐奥就像那个持弓箭的厄洛斯(丘比特),他是古希腊少年之爱在肉体和精神方面的本原。伊比科斯在一首诗中如此称赞道:“厄洛斯再一次懒洋洋地盯着我看,幽黑的眼帘下却最具魅力,我坠入了爱神那无法摆脱的网。”正如塔齐奥无意,无言却深情的注视,网住了那个可怜巴巴的老男人阿申巴赫。

 6 ) 拜访《魂断威尼斯》的片场,并采访到了德克·博加德【译】

作者:Margaret Hinxman / 《视与听》(1970年秋季刊)

校对:覃天

译文首发于《虹膜》


德克·博加德计算了一下,他已经试了243个「造型」,几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在威尼斯为卢基诺·维斯康蒂拍摄改编自托马斯·曼的同名小说的影片,是一种时而振奋、时而恼怒的经历。维斯康蒂——莫德罗内公爵和查理曼大帝的后裔——是绝对的君主、暴君,以及潇洒君子,既像老鹰又像鸽子。

镜头以及维斯康蒂似乎对这些「造型」很满意,博加德才松了一口气。「三个月以后,我可能会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的。但就目前而言,它太过折磨。就像去看牙医,一次性做完齿桥手术。」

他认为维斯康蒂和约瑟夫·罗西很相似,两人都以多层次的深度创作他们的电影。此外,还有对制作需求的全面应用,这对那些必须满足需求的人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尽管罗西更专业,更了解在电影体制内的工作。维斯康蒂则是一个杰出的业余爱好者。非常有贵族气质、富有,也非常有才华——这三者的巧合决定了他的工作方式。」

我们现在在的里雅斯特——正是这场拍摄马拉松(马拉松式的拍摄)的末站,而它的起点是丽都岛,托马斯·曼的故事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他们去了威尼斯;然后转场到了罗马电影城。剧组在的里雅斯特发现了一个老化的火车站来代替威尼斯的车站(大约建于1911年)——威尼斯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勘景师则爬到山上去寻找漂亮的墓地。就是这样。人们的火气逐渐消退。终点在望。

在车站拍摄的前一天是个假日,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因为这样无所事事而感到良心不安,尽管那是维斯康蒂自己下令的。没有人觉得满足,直到维斯康蒂带着他的随从从威尼斯来到这里,剃了一个新的平头发型,还带了一把华丽的格子遮阳伞。

当他打电话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的团队会抛开一切与他合作;为什么他的愤怒会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无法动弹,却能立刻被原谅和遗忘。他给了他的团队一种令人振奋的自豪感。「他现在是一只羔羊,」服装设计师皮埃罗·托西说,他从《战国妖姬》开始就和维斯康蒂一起合作了,「很快,他又会变成老虎。」

那天吃晚饭的时候,维斯康蒂豪爽而快乐。一切都很好。博加德是一个受人爱戴的人。他带着他在影片中的家人们走进了的里雅斯特的一间小餐厅,食物一流而且传统,员工们围着他转,并非出自恭敬,更是像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中的彬彬有礼的同谋。他是一个完美的主人。一定得尝尝特制的豆汤、当地的奶酪和私人酒窖的葡萄酒。

和往常一样,他在米拉马雷城堡度过了整个下午。只是观察、感受并吸收气氛。有人(并非完全是开玩笑的)说,他可能是为了找个借口去看这座城堡,才把剧组拖到了的里雅斯特。他认为哈布斯堡王朝的故事可以拍成一部精彩的电影:其余的故事不过都是「童话故事」。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的故事也激发了他的兴趣:「但这只能在列宁格勒拍,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行。」他有时觉得评论家令人厌烦。「他们总是会把我的每一部电影和其他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说家庭。尤其是美国影评人。我不明白这有什么意义。一种恭维?也许吧。但是我希望他们的恭维能更得体一些。去评判每一部电影本身的优劣。」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他急切地说,他的下一部电影——改编自普鲁斯特的作品——可能是他的谢幕之作。「我只看得到我的过往作品的缺点。前几天我看了《大地在波动》,当时我觉得观众肯定都会中途离场。他们怎么能受得了呢?虽然我非常希望能在我计划的三部曲里完成它而不是单独的一部。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属于《大地在波动》的时间已然逝去。」

《魂断威尼斯》,正如他所有的电影项目一样,已经在他的脑海里酝酿了许多年。但直到拍摄《纳粹狂魔》时具体化的计划才渐渐浮现。博加德一开始接触到《纳粹狂魔》时,告诉维斯康蒂他更倾向扮演阿森巴赫(赫尔穆特·格里姆 饰)而不是弗里德里希·布鲁克曼——《纳粹狂魔》中的「麦克白」——许多评论家现在都认为这是一次巨大的选角错误。据博加德所说,维斯康蒂坚持让他扮演弗里德里希,并补充说,「但你可以在我的下一部电影《魂断威尼斯》中扮演阿森巴赫。」

后来,他对华纳兄弟的管理层解释了选择博加德的合理性,「博加德就像一只死野鸡,你把它的脖子吊起来烤,等脑袋掉下来的时候就说明肉熟了。博加德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博加德津津有味地听完了这个故事。后来在片场,当维斯康蒂说他看起来有点「老」时,他反驳说,「别在一只死野鸡身上期待太多东西。」

显然,管理层也很关心托马斯·曼这部中篇小说的主题。任何只看过梗概而不是原作的人都可能有理由认为,这部电影将简单地讲述一个老人追逐年轻男孩然后死去的故事。「这个故事并不是关于同性恋的,」维斯康蒂坚持说。但人们还是会想,为什么不把这个男孩变成女孩呢:与其让一个好色的老头儿追求小男孩,倒不如让一个好色的老头儿追求小女孩。理性似乎占了上风。

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会成为如此令人垂涎的电影财产。它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台词,挑战着导演的技巧和想象力。如果他达不到要求,就别指望得到怜悯。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在改编加缪的《局外人》时遭遇的失败,维斯康蒂把这部电影当作某种神圣的使命。他向博加德保证,「如果拍得不好,我们俩就都不能再在电影这一行工作了。」考虑到他现在正在筹划一部改编自普鲁斯特的作品的电影,这当然有点夸张。

为了强调他所感受到的故事的精髓,他引用了勋伯格和古斯塔夫·马勒之间的对话——托马斯·曼塑造阿森巴赫这个人物的原型——取自他们讨论完美之美的本质的书信。马勒/阿森巴赫认为美是由艺术家创造的,当他发现美少年塔齐奥身上完美的自然美时,他的观点被推翻了。

维斯康蒂并不尊重对白的节奏——奇怪的是,作为一名音乐家和歌剧制作人,他对声音的节奏有着高度的敏感。他似乎和希区柯克、福特一样,都对台词不耐烦,据詹姆斯·斯图尔特回忆,他们会整页整页地删掉对白,不管它们有多相关,因为聊天影响了视觉效果。

《魂断威尼斯》的剧本是维斯康蒂与尼古拉·巴达卢科合写的,就像一首影像诗。摄影师帕斯奎利诺·德桑蒂斯在威尼斯苍白的薄雾中用胶片拍摄,几乎让人感觉看到了海市蜃楼。影片一开始遇到了一些问题。原型差点从「马勒」变成了「托马斯·曼」,博加德还担心会被刻画成「奇普斯先生」或「鲁德亚德·吉卜林」,但幸好没能成为现实。

特制的「马勒式」鼻妆有一个令人痛苦的弊端,那就是在高温下会起泡。为了完成白天的拍摄,维斯康蒂想了个古怪的主意,为演员准备了有着褶皱的面罩——可能会误入镜头,也可能不会,博加德反而比维斯康蒂更忐忑,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他一直在思考关于马勒的形象,自从拍摄开始前的那个难忘的罗马之夜——维斯康蒂用一种演出主持人的姿态说明了表演的重要动作,并让这位演员去模仿作曲家。

我发现,演员们总是在等待维斯康蒂的指示,就像专栏作家渴望得到安妮公主的最新消息一样。这是他们唯一能指望的。阿兰·德龙曾与维斯康蒂合作过《洛可兄弟》和《豹》,他将在两人合作的下一部电影中饰演普鲁斯特,他解释说:「如果他选择了你,那是因为你有他想要的特质。他知道他会得到什么,即使你自己可能不知道。他只会在你做错的时候提醒你。」

对理想的塔齐奥的追寻(这一点曾让其他导演遭遇过挫败)最终落到了伯恩·安德森的头上,他是一个15岁的瑞典少年,宁愿把一生都花在弹奏电吉他上。在媒体招待会上,他误把博加德当成了电影宣传人员,误把电影宣传人员当成了阿森巴赫。他不喜欢演戏。但他看起来非常棒,可以很快地接受指导,每个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很好的、聪明的孩子。他的母亲由西尔瓦娜·曼加诺饰演,她出演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对原著和维斯康蒂的热爱。

维斯康蒂是一个极端完美主义者的混合体,他永无止境地计划和准备(这是我预料之中的),同时也是一个本能的创造者(这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一位评论家说:「他有着利用上帝恩赐的天赋。」一度十分著名的民谣歌手玛莎·普莱迪在影片中的沙龙有过短暂的亮相。在影片最重要的一场戏的高潮一幕中——当阿森巴赫即将死去的时候,维斯康蒂让她安静地坐在一张藤椅上,低声吟唱穆索尔斯基的挽歌。

这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灵感,所有看过的人都会赞叹其无与伦比的美妙。另一个灵感之处——阿森巴赫在海滩上悠闲地走着,捡起一只死螃蟹——维斯康蒂不情愿地剪掉了这场戏,因为它不合适。「这很好,但没必要。」

与此同时,维斯康蒂一丝不苟地专注于一战前的服装,这些服装不仅仅在设计上贴近真实,而且还用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服装。他和托西认识罗马的两位老妇人,她们收藏着爱德华时代贵族穿过和丢弃的衣橱。例如,博加德的生丝夏装是制作于1911年。那时,妇女的亚麻衣服是不熨的,因为亚麻柔软、有皱褶、微微拂动,而不是僵硬、像被熨烫或裁剪得整整齐齐的。

阿森巴赫的箱子,虽然没有在某场戏中认真地打开过,但还是得装上他在旅馆要穿的所有衣服。为了在罗马的古玩店里找到一个爱德华七世时期的黑木相框,剧组花了四个小时。维斯康蒂认为,银丝和金线框并不适合阿森巴赫。在的里雅斯特的车站售票处,一位配角演员为一张1911年去维也纳的车票而制作了现代通用的两个芬尼(译者注:德国使用的旧货币)。即使出了错观众也不会看到,更不用说注意到它了,但维斯康蒂坚持要用正确的货币再拍一次。

他以独特的手法渲染他的场景。在酒店举行的国际家庭聚会中,俄罗斯人总是哄堂大笑。「因为」,维斯康蒂以一种不容置疑地态度说道,「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们还穿过时了十年的衣服。「俄国人,」他补充道,带着一种与哈布斯堡王朝相称的轻蔑,「总是落后潮流十年。」

谈到他为一个场景所选的沙漏时,他说:「我父亲家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沙漏。」在这部影片中,人们能感受到维斯康蒂在分享自己生活的强烈感觉。毕竟,在1911年,他是一个聪明、有教养的孩子,有机会看到一切,能对一切发表见解。


原文链接:

//www.bfi.org.uk/sight-and-sound/features/on-set-death-venice-visconti-bogarde

 短评

我应该在初见你的时分就死去

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第一部维斯康蒂,绝对的大师手笔。这个能用一句话概括剧情、充满心理描写的故事,竟被如此熨帖地用影像呈现出来。台词极为俭省,运镜极其沉稳,拍的是暗流涌动的情绪,外在表现为视线的汇聚。绝美的摄影不仅对准风景,更对准面庞。缓慢变焦推镜和摇镜展现出古典的魅力,这种反复出现的视觉段落使情感不断升温。同时音乐烘托出作曲家复杂的情绪:痛苦、纠结、挣扎、折磨、兴奋、自省、压抑。那些直截了当的闪回或幻想,其效果也是直击人心的。啊,这场难以启齿的、不被伦常所容的盛大的爱恋啊。这段禁忌之爱最令人心碎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注视——不断的注视乃至对望,更是跟随,走进注定的幻灭,也走进精疲力尽的死亡。关于艺术与人生的辩论,“智慧、真理,人性尊严”,在激情面前都不值一提。超越了言语的美,是危险甚至是罪恶的。#BJIFF9#

7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一个娶妻生女的男人,丧女后抛下妻子,独自来水城疗伤时,能赌上性命迷上一个美少年……哪怕对艺术、对纯洁的年轻的美有若干讨论做理论基础,但看上去,这种一厢情愿的迷恋非但显得荒唐,而且染上了恋童癖与跟踪癖的气息。再说,在少年明知故犯的进退“勾引”中,真找不到一丝干净与纯洁。这种所谓“希腊雕像般的容颜”太人为太世故甚至太狂妄太残忍,还不如海景与闲情有吸引力,但当岁月老去,城市沦陷,看Gustav小丑般地装裱自己的葱茏,然后墨色的染发剂汗般划破脸皮的假象,也为这种油尽灯枯的惆怅和落寞感伤一瞬。两星半。@北影节,科技馆

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梁朝伟讲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公民凯恩》、《魂断威尼斯》与《十诫》真当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它们恰巧代表电影的三个组件:故事、美感与人性。结果有三位导演助他成就完美的艺术电影蓝图,他们分别是:李安、王家卫与侯孝贤。—— 叙事节奏缓慢,配乐和氛围营造唯美,导演很经常用移动变焦镜头,……。

1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被疾病慢慢侵蚀生命的音乐家阿申巴赫,来到霍乱流行的威尼斯。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了无生气。船上的老人,船夫,旅馆的经理,每个人看起来都像是死神派来的恶魔,他们纷纷引导阿申巴赫去寻找死神之所在。但真正引导他走向死亡的却是那个绝美的塔契奥,那个代表现实美、自然美以及美的诱惑的美少年。他美得那样完美无缺,美得如同幻影,美得让这个音乐家一生追求的艺术都相形见绌,但这是不同年龄世界的美,确切的说,只有青春的光华才可以接近它。阿申巴赫为了能够在生命的弥留时光抓住这最后一丝霞辉,像木偶一样任凭别人为他染黑了头发,涂红了嘴唇。

13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感君一回顾”

15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从现代电影的角度看可以剪辑得更紧凑些,但原作已让人目眩神迷——就像一块晶石,从不同的晶面上可以折射出哲学、美学和爱情的各种光辉。少年有种吹弹即破的美,无关情欲而让人心折。这不只是一部同志电影,而是人类对美的追逐与爱慕。可恨的是那种美甚至无需经过后天雕琢——它就在那儿了...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有些美是值得为之死去的...

18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那少年美的像从油画里走出来的 看见他我突然想起那句“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见?”落魄颓废了的作曲家见到了自然之美 人体之美 青春之美的集合体 在光阴洒落的海边走向归寂

19分钟前
  • 电影迷乔子
  • 力荐

音乐家对少年只是情欲上的依恋吗。。我想未必,他最后伸出手想去抓住的是他对于不羁的天然的年轻的美的追求和渴望,因为他之前缺少这种越界的邪恶感,他害怕平庸可是却不敢逃离平庸,这个男孩是他内心不敢释放的原始欲望,而他却在这种美的对比下愈发绝望最终死亡,风景画一般的电影啊,飙泪鸟。。

23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

世上最美的美少年 虽然我很反感那个中年秃顶的作曲家 但是对于这部电影还是喜欢的

24分钟前
  • Mathilda
  • 推荐

基本上算是没有剧情只有眼神,马勒交响曲超长MV。但,这个“世界第一美少年”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的,美得让人甘愿只为多看他一眼而死去

2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小伙漂亮,也只有漂亮而已.对我来说,明显杀伤力不够~并且长大后实在是太不堪了~(对我而言= =)......岁月呀岁月~蹉跎呀蹉跎~~~~~~~~~~~~~~~~~~~~~~~

28分钟前
  • 推荐

在Dirk强大的眼神戏面前,美少年只是花瓶

33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一部关于“视线”的电影,一部可以称得上是所有艺术家的精神自传的伟大作品(当然也理应是维斯康蒂自己的)。以同性故事的面目出现,讲的其实是一个美学甚至哲学问题:人间从来就是炼狱,但哪怕如此,人还是会在炼狱里追求美,奉献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美则不会死亡,它会在瘟疫肆虐的人间永生。室内摇镜登峰造极,主客观视点游移极其精妙。闪回里的信息非常关键,也通过这种方式在文学和影像之间做出极好的平衡。托马斯·曼的挣扎辩证,见于《破格》。

3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很奇怪的电影。我觉得它根本不是现代意义的同性恋电影,倒像是回答艺术是什么的一个哲学电影,它指向美、爱、死亡,可仍然是谜。少年美如圣塞巴斯蒂安。他的眼神和意识感知真特别。

39分钟前
  • Adieudusk
  • 力荐

大师就是闷

40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还行

现代艺术是什么?是瘟疫,是恶之花,是俄尔甫斯不能回头直视的妻子。美是一场瘟疫,就像暮年维斯康蒂那极端单调运镜和泛滥的马勒,如此病态,和阿申巴赫一样的病态。

45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梁朝伟最爱的电影。维斯康蒂这一部完全放弃了叙事啊…

50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SIFF胶片版】1.乍看是忘年同性恋+柏拉图式爱情,实则延拓至对艺术与永恒美的执著追寻。2.理性与感性交锋的3段对话颇具洞见。3.维斯康蒂大量运用变焦推镜与运动长镜,横摇+快推模拟人眼扫视。4.冷寂萧索的威尼斯图景似[威尼斯疑魂]。5.马勒古典配乐极具代入感。6.沙漏念想,海滩远景长镜。(8.5/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