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好人

剧情片美国2006

主演:乔治·克鲁尼,凯特·布兰切特,托比·马奎尔,戴夫·博沃,罗宾·薇格特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德国好人 剧照 NO.1德国好人 剧照 NO.2德国好人 剧照 NO.3德国好人 剧照 NO.4德国好人 剧照 NO.5德国好人 剧照 NO.6德国好人 剧照 NO.13德国好人 剧照 NO.14德国好人 剧照 NO.15德国好人 剧照 NO.16德国好人 剧照 NO.17德国好人 剧照 NO.18德国好人 剧照 NO.19德国好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1:34

详细剧情

  杰克(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是一名来自美国的战地记者,充满了鲜血和硝烟的一战结束后,杰克终于能够重新回到前线,报道波茨坦会议的相关新闻。不过,杰克此行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寻找与他曾经有过一段短暂情缘的德国女子莱娜(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奇迹般地,杰克和莱娜重逢了,之后,杰克得知莱娜那失踪已久的丈夫艾米尔(克里斯蒂安·奥利佛 Christian Oliver 饰)被卷入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  一名美国士兵被枪杀的案件让杰克意识到事情必有蹊跷,他几次想要调查,却遭到了军方的阻挠和警告。与此同时,杰克的好友帕特里克上尉(托比·马奎尔 Tobey Maguire 饰)所表现出的异常举动亦传达出了某些秘密的讯息。

 长篇影评

 1 ) 男人害怕坚忍的女性

这部片子初看有点莫明其妙,甚至凯特故意说的蹩脚的英语都让人感到这部电影似乎太过于矫揉造作了。
然后看到最后,听到事实真相后的杰克选择了离开,孤独的蕾娜一个人走向飞机,忽然想到,如果这时出卖的人换成是杰克,蕾娜会离开他么?从一般电影的规律来看,似乎是不会的。经过一番救赎,温柔的女性总是会容忍男人做过的一切,即便是再可怕的事情。而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可以为她冒极大的风险去做任何事情,而一旦发现对方已非自己所想,甚至变得更加坚强和黑暗,他再没有勇气去做任何的努力了。就像苔丝的丈夫可以越轨,却不能容忍妻子和他一样犯下了过错。正如蕾娜在剧中所说,男人只希望女人在他的怀中哭泣,而害怕一个懂得用枪的女人。
我并不关心那些国家之间的争斗,说到底,那些都只是一些背景而已,政治的丑恶我们并非在这部电影中才见到,如果说这部电影能够让我们有些思考,那也许是我们是否有勇气接受一个黑暗的女人,如同一个黑暗的男人一般。

 2 ) 几点存疑

看了一遍,大致的意思是懂了,但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就是搞球不懂。于是看大家的评论,一些说的还很是有道理的,但没有找到我需要的;而更可恨的是电影的介绍里面,说什么俄国人绑架了那个GR的导弹专家,美国咋咋地,倒把我整糊涂了。。。

于是乎,选跳式的重看,解决了些疑惑,但又出现了新的疑惑,特此记录下来,待下次重看时做个参考吧。。唉,谁让我是个偶尔追求完美的人哦,在今年这个7月半,在今天这个鬼节。。。。
1、凯特·布兰切特到底说的哪些话是真话?哪些是假话?
   开始大部分说的是假话,主要来说(只说关键点),对乔治·克鲁尼说的关于朵拉集中营的事是真话,以及最后说她的档案中告发了12个犹太人的事是真话;而她对泰绎队长说的她的真正目的——即想逃出德国而不顾其丈夫——是假的,从其最后保护其丈夫可以看出,她还是“爱”着他的。

2、这里面哪些不是想把罪人变成德国好人的,即还原公正的?
   除了乔治·克鲁尼演得那个不像记者的记者(或许战争年代记者就党卫军这个吊样),值得商榷的就是那个泰绎队长了。第二遍看懂了。。。他确实是专门负责的为那些“德国好人”定罪的(为泄心头之愤,将六个已判坐牢的家伙吊死了),但可惜被领导抓到了把柄,只能出卖了信任他的凯特·布兰切特。。。

3、那个Paper究竟在哪?
   导弹专家的助理死后,在医院里美国佬仍然在向凯特布兰切特询问Paper,看来他们没有得到;而乔治克鲁尼质问泰绎时表示Paper在他那儿,那个SB队长貌似信了。。。
   但,电影最后飞机送行那段,凯特布兰切特说Paper在她的包中,我想她是说谎的:如果她没有交出那个Paper,美国人会放她走吗?但也有可能确实Paper在她手里,开始她交给乔治克鲁尼,而后来乔治克鲁尼整了个备份或者交了个假的给美国佬,这样她才能拿到通行证?
   到底在哪?Who knows?就看作者怎么遍的这个故事了。。。或许什么时候要找原著小说来看看罗。。。

整个氛围是虚伪的,谎言无处不在,悲哀。。影片中好像俄国佬说的话倒是真话,没有那么多的虚伪,他们卷走财富,美国佬则想卷走人才。

想想中国当时真的是太老实本分了,狗日的小日本,倒利用这个倒打一耙。。。小日本必遭天谴,一个小海啸,搞定。。。

 3 ) 做个好人

黑白的复古片,据说是改编自同名的悬疑小说,虽然骂声一片,可是自己还是蛮喜欢的,至少追随着这个女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坚持到了最后,其实就是一个生存和人性的选择,为了活下去出卖自己的人格、肉体、周围关爱自己的人们,对还是不对?人总是自私的,也不能说女主角磨灭了人性,至少她真心的想逃离柏林,逃离自己的罪孽,重新开始。我不想说什么共产主义的大道理,打小就是这么受教育的,可是一个人为了生存,不择手段那是本能,不能说错说对的。

 4 ) 索德博格的问题

  前些天看了索德博格06年的电影《柏林迷宫》,比较失望。似乎索德博格现在拍片更注重的是风格化,对于情节、叙述好像都不太在意。当然索德博格的风格一直都不稳定。98年的Out of Sight 、99年The Limey 其实已经有些怪异。在out of sight中,乔治克鲁尼和詹尼弗洛佩兹演的强盗与警察的故事,拍得却像王家卫。2000年的索德博格志得意满,Erin Brockovich为julia roberts赢得了一座奥斯卡,而宏大叙事的毒品网络在多线叙事方面比如今的几部多线作品更加优秀,气势也磅礴得多。之后的一年,索德博格拍了十一罗汉,也算是一部不错的娱乐片,票房也好。原以为此后索德博格会通吃娱乐文艺,谁知恰好相反,他此后再无佳作。12罗汉犹如陈嘉上的《恋战冲绳》,风格、故事都有些稀里糊涂。不过这段时期,索德博格也不是毫无收获,起码他和乔治克鲁尼、朱莉亚罗伯茨混成了铁哥们。有些人估摸13罗汉要是砸了,索德博格就得从好莱坞卷铺盖走人。这种可能性其实不大,他了不得在家修炼两年,重新攒个好剧本,然后哥们、姐们叫上一圈,就又东山再起了。
  回头再说《柏林迷宫》。据说索德博格开拍此片前曾经给剧组成员每人发了一套好莱坞经典,从《卡萨布兰卡》到《马耳他之鹰》,大概是想他们重新学习一下30、40年代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的路数。可是全片看下来,基本不是那么回事。索德博格想表达的东西不少,可是有的地方似乎拍得太随意了。片长也不够,好多东西也没交待清楚。其实,不是个个电影都能像卡萨布兰卡那样——剧本一改再改,连ingrid bergman都不知该冲鲍嘉还是他老公发出妩媚微笑,却一不留神成了经典。
  两位主角,乔治克鲁尼演得很卖力。其实他的长相也算比较30、40年代,可不知为什么,我看他一身崭新的制服,怎么看怎么不像美国记者,倒像是个党卫军。凯特布兰切特却着实让人惊喜。低沉的嗓音,带点神秘意味的笑容,实在有些玛琳黛德利当年的风采。惊艳谈不上,但确实是有好莱坞黄金时期一些性格女星的气质。

 5 ) 悲悯又残忍的《德国好人》

影片里有这样一出特写:乔治.克鲁尼和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一对情侣在黑暗里相拥,固定镜头等待他们慢慢转向彼此的脸,浓密的睫毛在黑暗里形成完美的剪影,无声地诉说欲罢不能又欲说还休的复杂感情。给残酷战争里飘摇动荡的心境以短暂安放的慰籍。这部影片叫《德国好人》又译《柏林迷宫》,纯黑白片,拍摄制作手法也是按40年代黑白片的方式来的。是一部精美、复古致敬《卡萨布兰卡》的二战电影。 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莲娜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女人,身为家人被屠杀殆尽的犹太人,纳粹党卫军妻子的身份使她得以存活。为了生存和离开柏林,她出卖肉体。丈夫身为火箭专家的助手并掌握朵拉集中营的秘密文件使得美俄军方的视线都围绕在莲娜周围。这时,莲娜与她的旧情人美国战地记者杰克再次相遇。莲娜为了在离开柏林前做一件好事赎罪,而杰克在全力帮助莲娜的过程中逐渐抽丝剥茧,他不但发现了朵拉集中营的罪恶,还知道了莲娜档案里一段黑暗的历史。大雨滂沱的夜,一样的机场分别,惊愕的杰克看着冷艳的莲娜登上飞离柏林的飞机。但相较于《卡萨布兰卡》光明希望的结局,《柏林迷宫》就显得灰暗绝望多了,因为即便登上了飞机,也“没有人能真正逃离柏林”。 凯特扮演的莲娜古典、瘦削、苦难、沉郁、辣手、悲悯。是守护天使,又是黑翼杀手,是犹太人也是纳粹,是战士也是罪犯。战争加诸于身的种种伤痕,以及无奈之下沦为杀戮工具的选择,莲娜角色的矛盾、复杂、冲撞、燃烧、绝望可想而知。她演得好极了。 《卡萨布兰卡》以大篇幅的密集对话展示剧情,《柏林迷宫》则用多段人物内心独白推动故事发展,对话隐忍、节制,这也很符合片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境遇和整个片子的灰暗基调。摄影机更多地捕捉人物表情神态静或动的细微变化,乔治.克鲁尼与凯特.布兰切特很登对,可谓一对银幕璧人。片中的柏林满目疮痍,粗砺的黑白胶片质感的画面显出一种别样的暴力美学。凯特的裙子、包和自行车充满复古符号的美感。 尽管没能引起太多的关注,但它仍不失为一部好看的电影。 而《卡萨布兰卡》这样的经典影片也值得我们再次回顾。 并且我们对战争的反思将永不停息。

 6 ) 柏林,1946

老帅哥乔治.克鲁尼是个战地记者,停战后来到柏林寻找老情儿凯特.布兰切特,企图鸳梦重温。可惜事与愿违,凯特已经成了暗门子,还是乔治的司机托比.马奎尔的小姘,更糟糕的是膀大腰圆的乔治竟完全不是托比的对手,被暴捶一顿后托比小两口扬长而去。不过转天乔治发现托比被杀死在河边,包里还有一捆钱。情敌死了到不一定是坏事,情儿丢了可真让老乔治上火。不过乔治也不是省油的灯,辗转一番就掏了凯特的老窝,只是还没等两人重织爱火,老乔治就发现原来凯特生死不知的老公是一纳粹飞弹专家的助理,现在专家的研究资料可能在就凯特手里,这是老美和苏俄志在必得的尖端技术情报。每个跟乔治认识的人都劝他不要再跟凯特扯上任何关系,因为保护凯特相当于跟国家机器对着干,可是乔治不听,他不但还爱着凯特,更怀疑事情另有隐情。于是,就象一个巨复杂的拼图,老乔治在不断被各股敌人暴珁、老情儿还多次落跑的情况下一点点接近了真相,发现“德国好人”原来是手染几千人鲜血的刽子手,而拼图的最后一块——凯特,其实也有巨黑暗的过去。最后,老乔治搞清了所有事情,却落得个黯然神伤。
看这部电影的开头象《马耳他之鹰》,也有类似的死亡事件。看脉络象《第三个人》,找人,根据各种踪迹,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做过的事情,结果找着找着,线索的另一头抻出其它的事和其他的人。故事的人物象《卡萨布兰卡》,一厢情愿的痴心汉子最终帮助心上人逃离,机场的分别与《卡》何其相似,说致敬吧,不知道致敬什么,说戏仿吧,主题又是如此沉重严肃,也许导演索德伯格厌倦了电脑特效、快速剪切甚至蒙太奇,就想再现电影工业那朴素、简单但是令人回味的黑白胶片时代。
“德国好人”指那些罪行累累的战犯,因为掌握着尖端军事技术可以成为未来世界里强国称霸的筹码,所以罪行被一笔勾销,甚至还颠倒黑白,摇身一变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功臣,电影采用这个名字和使用黑白胶片也是对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反讽。

 短评

北非谍影的复刻版

6分钟前
  • 一贼
  • 还行

一个女人的辛酸史

7分钟前
  • 水彩游侠
  • 还行

结局太卡萨布兰卡,片子实在有够无聊的~

12分钟前
  • Lavender
  • 较差

索德伯格自己逗自己玩呢,不过这种刻意追求老电影的质感的片子看着有种奇怪的穿越感,倒是很佩服索德伯格这家伙。★★★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很迷惑地看,基本看不下去

20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还行

结局毁了.要说这个片子里最惊悚的 是黑白光影下布兰切特的脸

21分钟前
  • |
  • 推荐

和《黑皮书》有些相似。

26分钟前
  • 空羽
  • 还行

做旧的片子 很另类 深刻鲜明

31分钟前
  • Bill
  • 推荐

2007年6月7日

33分钟前
  • 司岱朴
  • 推荐

这个致敬真的不尽人意啊。。。

3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3.5

43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糟糕的致敬...

47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在技术上成功复古,但是故事讲得不尽如人意...Cate女王和Clooney倒还算一对银色情侣~~

50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索德伯格的非主流总是玩得很有风格。本片的特色就是复古。故事复古。强大的卡司也非常适合这些复古的角色。比同期的《特务风云》好看多了。8.5 out of 10

53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悬疑,怀旧

56分钟前
  • donna
  • 力荐

= =最近好忙~忙背单词~忙考试~忙表演~仲有忙睇戲~

57分钟前
  • MsLion0731
  • 还行

太复古了……

60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连比例都崇古的仿黑片。可惜,克鲁尼依旧克制不住自己那挑逗轻浮的表情,根本演不出硬派私侦内核(表面身份是战地记者)的愤世执着;布兰切特的角色悲情绝望设置太多,淹没了黑片女主所必备那种神秘危险维度;马奎尔的问题则是当年蜘蛛侠第三集就落下的病根:受限于过分的娃娃脸和纯情眸,他几乎驾驭不了类似低素质坏脾气的负面险恶人格!三位主演的错选和诠黑平庸感如此醒目以至于都不太想在也肯定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故事和风格层面上再去褒贬索德伯格什么了……两星半。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

為嘛明明有我喜歡的男人女人我偏偏看睡著了……

1小时前
  • 余鸟鸟
  • 还行

这样一部彻头彻尾 全方位的黑色电影致敬之作,不要管他是否太过形式主义不要管他存在的意义,身为这类电影的影迷,我满心欢喜。

1小时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