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

剧情片其它2022

主演: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汉斯-迈克尔·雷伯格  马里尤斯·伊格纳特  Florentina Elena Pop  

导演:尤里西·塞德尔

播放地址

 剧照

斯巴达 剧照 NO.1斯巴达 剧照 NO.2斯巴达 剧照 NO.3斯巴达 剧照 NO.4斯巴达 剧照 NO.5斯巴达 剧照 NO.6斯巴达 剧照 NO.13斯巴达 剧照 NO.14斯巴达 剧照 NO.15斯巴达 剧照 NO.16斯巴达 剧照 NO.17斯巴达 剧照 NO.18斯巴达 剧照 NO.19斯巴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2:48

详细剧情

  《里米尼》姊妹篇,曾拥护纳粹的失智老父有两个儿子,上回描述哥哥是过气情圣歌王,这次焦点放在弟弟身上。他移居罗马尼亚多年,任职发电厂,有固定女友,有天毅然放弃所有,把乡郊废弃校舍变成柔道乐园,专门招收缺乏家庭温暖的男童,追求肉体美。村民怀疑他别有用心,他亦备受潜藏的恋童欲望所折磨。尤里塞德贯彻挑衅本色,挑战禁忌题材,被传媒指控侵害儿童,他严正反驳是捕风捉影,主题其实是直视人性的复杂矛盾,冷眼人间百态。

 长篇影评

 1 ) 布什先生收到的春季礼物

我一贯有些政治反应迟钝。难得福至心灵却是在看所谓美国娱乐大片的时候,真是令我错愕。

说起来这也是件有点黑色幽默的事情。这部让一贯迟钝的我突然警惕得不得了的娱乐片就是目前全美的票房冠军:《300》。这是一部由美国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讲述300名斯巴达勇士在国王的带领下,于温泉关战役中与二十余万波斯军拼死奋战的故事。

故事的视觉效果真是没话说,该血腥的该暴力的该变态的该性感的,制片方都做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至于音效方面,虽然我不太明白金属质感的摇滚乐到底和古斯巴达勇士有什么联系,但是在大影院里面适时地来一段电子乐确实是震撼性一流。其实我也很困扰,因为银幕上或暴力或唯美或乱七八糟的时候,我却像躲在墙角看着猫聚餐的老鼠,总是不踏实地在心里腹诽:要警惕啊要警惕。话说这问题就从倒霉兼变态的波斯国王出场开始。

其实之前出场的波斯这边的小卒子也很恶俗,几乎是脸谱化的粗俗、卑劣、残忍、和难看。但是他们和大反派一比,就不算什么了。你看,满脸夹满金属圈,眉毛剃光光用碳笔画成细细弯弯状,再配上粗粗的黑色眼线,低俗的黄金装饰配兜档裤,再来点低沉沙哑的声音配有点同志风格的语调动作和神情,唉,我几乎当时就昏倒在电影院里面。这就是美国人塑造的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无怪乎美国人和伊朗人势成水火。我看着这个版本的薛西斯,都觉得国王大人可能从坟墓里挣扎着爬出来重新和西方开战。至于电影中的东方人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有色”(指皮肤)、丑陋、神秘、邪恶、充满了奴性、堕落、愚昧、不懂得自由民主为何物的典型风格。看着种种波斯人的恶行、劣行,再对比着希腊人的高贵、优秀、人性、政治进步、美丽……我以为布什先生实在应该想法子颁个奖给这部电影的一票制作及演出人员。于国有功啊。这套电影比什么国会演说都来得有力,充分演绎了波斯人和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更进一步说明了作为波斯人后裔的伊朗人和继承了希腊传统的欧洲人和美国人之间的优劣高下。顺便还再宣传了一把正义与邪恶、民主与专制、自由和奴性之间是如何难以调和的对立,不可共存。阿弥陀佛。幼稚的美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看看这个世界不是他们自己在那遥远的大陆上想象的模样。

美国人用电影洗脑的招数实在是高。《300》全球票房几乎是勇不可挡,强于一切武器和宣传。所以说,美国人里头最牛的不是政客,而是娱乐圈人士。他们所向披靡,杀人于无形。

 2 ) 没有奇迹—评《300》

终于看了被和菜头称为2007年最值得期待的第一部电影《300》,之所以值得期待,个人觉得此片有2大看点:

首先这是根据法兰克·米勒(Frank Miller)漫画改编的电影,之前的《罪恶都市》(“Sin City”)是近年来难得的黑色电影佳作,活脱脱一个漫画版的昆汀-塔伦蒂诺,而画面和故事上甚至比《杀死比尔》要来劲得多。法兰克·米勒的是美国著名漫画家,《蝙蝠侠》的漫画版的”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s”系列就出自他笔下,而这部《300》跟《Sin city》也都是根据他的同名绘本改编成电影的。《Sin city》里充满了美式漫画风格的夸张造型和匪夷所思的动作场景,以及以“红与黑”著称的鲜明色彩基调,所以在地铁再次看到那血溅四射的“300”电影海报时,不得不令人热血沸腾一下。

第二个看点,乃是让很多男性观众感兴趣的的”温泉关战役“,当然如果是女性观众,可以略过以下内容,电影里的众多猛男造型足够作第二个理由了。

关于”温泉关战役“:

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一世以其本国精兵300人及700名底比斯人和6000名希腊各其它城邦的联军在温泉关抵挡了数量上远远超过他们的波斯军队长达三天。列奥尼达的军队挡住了当时认为唯一能通往希腊的通道,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不得寸进,并且死伤惨重。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当地的居民背叛希腊阵营,带领波斯军队沿著山区的小径绕到希腊联军的后方,见此列奥尼达解散了希腊联军,留下300名斯巴达精兵与700名底比斯志愿军,虽然这代表了他们必死无疑,他们仍然死守他们的位置,并且保护其他正在撤退中的希腊部队,波斯军队虽然最后成功的占领温泉关,但是承受了极大的损失。

斯巴达率领的部队在温泉关勇猛的抵抗,给雅典的海军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使得在接下来海战中雅典能够获胜。雅典摧毁了大量的波斯船舰。失去了海军,波斯无法为他的陆军提供补给,这给波斯军队带来了致命的影响。薛西斯一世退回亚洲,留下了指挥官马铎尼斯(Mardonius),与大量的波斯军队,继续在他们已经占领的领土与希腊军队作战。最后在Plataea,希腊联军击溃了马铎尼斯(Mardonius),为波希战争划上句号。从此波斯再也无力入侵希腊。

据说当时只找到298具斯巴达战士的尸体,另外两人没有参加战斗跑回斯巴达。这两人遭到斯巴达人的鄙视。一人因为受不了家乡人的歧视,后来自杀;另一人则再次上战场,战死沙场。

——以上引用自”维基百科“

电影从一开始就不含糊,暴力血腥不断,片头对斯巴达人把小孩培养成士兵的过程介绍很接近史实,也让大家知道为什么300人(仅指参战的斯巴达战士)可以与500000的波斯大军抗衡三天三夜。我开玩笑跟一起去的同学说,此片才应该叫”Natural Born Killers”《天生杀人狂》,因为斯巴达全民皆兵,每个男子从婴儿开始就为成为一个完美的战士而经历各种磨练,7岁就要服役,一年四季只穿单衣,故意不提供足够的食物而迫使行窃而提高胆量。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要成为斯巴达的国王,必须流放野外30年后活着回来才行,这恐怕是古今中外少有的王室传统,列奥尼达一世也是罕见的身先士卒而战死沙场的国王,他完全可以有理由不去参加这场自杀式的战役。

在画面上,此片从头到尾都可以用华丽形容,算下来几乎没有哪一幕没有用到电脑渲染,所以整个看起来又像是一部超长的特效CG,据说此片大部分镜头都是在蓝幕前完成,估计演员都不用去什么外景,当然观众觉得好看就行了,现在的CG技术差不多快要让布景师们失业了,当然除非能遇到张艺谋这样较真的主儿,非要用最红的枫叶啦,最鲜的菊花啦,在造假泛滥的中国,张大师的这种精神值得国人学习啊,虽然电影这个行业就是视觉造假的行业。

电影里将大部分笔墨用于战争场面,后方的政治斗争似乎是杜撰出来的,显得有些老套。虽然式古希腊题材,但是落在美国人手里还是不幸地被美国化了,斯巴达王动不动就像巴顿将军般发表一通演说,还有像美国国会一样的元老院会议,事实上斯巴达是(删去独裁)军国主义的城邦,口号和民主都不如刀枪来的实在。所以,当片中出现几幕煽情场面的时候,周围的观众都发出会心的笑声,还是痛快的去杀戮吧!

尽管用漫画式手法驾驭这种历史题材还显得缺乏力道,《300》还是呈现了西方战争史上最残酷而又壮烈的一幕,当最后一名斯巴达战士倒在血泊中时,没有以寡敌众的奇迹,但这就是历史,这才是英雄。如果你要看奇迹,可以请张大师来拍,片名可能改叫《2》就够了,因为当年残剑和飞雪两人就可杀入雄兵百万的秦王宫殿,区区几个波斯兵算什么呢。

原文发表地址http://www.echohead.fr/blog/?p=40

 3 ) 法西斯健美教学片

特效还行。

远看,这是部好莱坞大片,近看这是部极端主义的宣传片。
300这部电影,准确的说,300这部漫画(电影的蓝图),充斥了法西斯元素。
1.民族主义。
2.强烈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其中包括 优生论,种族主义
3.对敌人(往往异族)的憎恶
4.美化雄性体型和尚武精神
  包括对同性恋的排斥
....
正义者是一帮杀弃弱婴的白种人男子,个个高大英俊,肌肉发达,勇猛无敌,光明磊落,仿佛找不到任何瑕疵,而他们的叛徒,是个严重畸形的角儿。挺忙的敌人,皮肤黝黑的中东人,他们愚昧丑陋,神秘邪恶,国王甚可能是双性人。(说实话,这让我联想到有色人,特别是黑人和亚洲人在欧美的刻板形象)
电影看完,我大叫一声“我靠!太明显了吧!!”立马上网查了查这漫画作者,果不其然,他就是tm不折不扣的法西斯狂热二愣子。看看家伙在NPR电台访谈时候说的愿话,
"Nobody questions why we, after Pearl Harbor, attacked Nazi Germany. It was because we were taking on a form of global fascism, we're doing the same thing now ... It seems to me quite obvious that our country and the entire Western World is up against an existential foe that knows exactly what it wants.... For some reason, nobody seems to be talking about who we're up against, and the sixth-century barbarism that they actually represent. These people saw people's heads off. They enslave women, they genitally mutilate their daughters, they do not behave by any cultural norms that are sensible to us. I’m speaking into a microphone that never could have been a product of their culture, and I'm living in a city where 3000 of my neighbors were killed by thieves of airplanes they never could have built."
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我们西方文化比你优越,你们野蛮愚昧,所以我灭你们天经地义。“这可以算是毫无避讳的宣传了吧,可笑的是他居然还打着反法西斯的旗号。此刻的我想到的凯歌的话,人怎么可以这么无耻?好莱坞,我宁愿你生产出无知的垃圾,而不是反人类的邪恶。

 4 ) 我只希望,当全世界都反对我们的时候,还会有一丝曙光。

   “从不期望我们斯巴达人会有美丽的死法,我只希望,当全世界都反对我们的时候,还会有一丝曙光。”
    导演对影片的态度在这句话里已经体现的太明白了。豆瓣上不出我意料的炮轰,因为我原本也该是其中一员。但是“300斯巴达人”看到了曙光!是的,每个人都会拥有的曙光!

    可以给这部影片挑太多的刺:美国价值观狂妄症、扭曲丑化的东方文明、过于平庸的情节、异常单薄的人物、等等、等等……但是,“300斯巴达人”从来都不准备是历史片、剧情片、主旋律片,他就是一部给300人准备的精神片。人不需要所有的时候都那么理性,因为理性太多时候成为了我们的借口,我们所以懦弱的借口!斯巴达从来不准备是全世界称道的伟大的文明,那是雅典期望做到的,他就是为了斯巴达人的生存,斯巴达人需要生存。看看伟大的雅典吧,她和斯巴达一起覆灭,理性、温良、智慧,她一样会覆灭。那么,死亡来临之前,不如战斗!战斗!战斗!用恶魔的鲜血收集自己的灵魂!伟大的古希腊,决不仅仅只有雅典!

    我看着脚下厚重的土地,上面承载着太多的沉重、辉煌、屈辱、和奋争。当人们在枪口下为自己挖坑的时候,当人们噤若寒蝉的跳下坑去的时候,当人们不敢出声的等待活埋的时候,当人们出卖灵魂期望魔鬼施舍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有一个民族的毁灭!
难道有谁能在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看到希望?
30万人这个时候,我只希望看到300勇士战斗!

    “耐心、自信、请君入瓮,他的双手稳如磐石,他的力量完美无瑕”,是这样,那个民族才生存下来。
    “耐心、自信、请君入瓮,他的双手稳如磐石,他的力量完美无瑕”,是这样,这个民族才生存下来。

    这一刻,我不要强调理性,不想上兵伐谋。这一刻,我只要赞美,只要讴歌。

    暂时忘却一下雅典的海军吧,原谅美国人的狂妄,忽略电影的瑕疵,为300勇士激动一下。忘了那么多政治背景、道德符号,斯巴达勇士首先是人。
    岳飞、文天祥、于谦、袁崇焕、杨靖宇…….他们只是代表,300人只是符号。存活至今的民族都应该感恩,因为他们都出现过那300勇士!

    去他妈的教科书,去他妈的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当魔鬼前来的时候,所需要的做的就是“耐心、自信、请君入瓮,他的双手稳如磐石,他的力量完美无瑕”。
    战斗吧伊朗!战斗吧艾哈迈迪-内贾德!“从不期望我们斯巴达人会有美丽的死法,我只希望,当全世界都反对我们的时候,还会有一丝曙光。”


2007-4-6

 5 ) 一部让男性肾上腺素燃爆的电影

片子的镜头渲染达到了惊人的效果,连演员选的都跟漫画里的人差不多。影片大场面不少,还有不少真刀真枪的打,有二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年经的帅哥战士被砍头前的那段,还有就是他和他的老爹那段二人舞。盾挡剑出鞘,十步杀五人。但印象最深的是王后目送部队出征的麦田,屹立的战士,古铜色的皮肤,长相一般的男女主角,金黄色的麦浪,远处不安的天空与山崖,如同油画般的质感让人感叹,光是想就已经非常美了。

 6 ) [电影] 《300》:爽过之后投出反对票!


    快感总是集中爆发,稍纵即逝,然后逐渐奄奄一息,最有趣的反倒是那些借题发挥的舆论,他们在这场因为人民享受视觉盛宴而掀起的轩然大波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300》这种电影,注定要遭到群殴,特别是会遭到“以捍卫电影艺术尊严为己任”的评论界群殴,这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刚刚涌出IMAX影院的观众们,带着满脸亢奋的赤潮,疯狂跑到IMDB去给它打个满分(什么电影能打满分?)。但这两种貌似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骨子里是一码事儿——观众注定是要被快感左右的,这毫无疑问,理所应当;专家们也确实有必要在各种集体性的狂热面前保持职业的冷静,但这一次未免冷静过了头。

    从电影欣赏的角度看,如果不去电影院,《300》所能带来的视听快感势必大打折扣。其所谓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它电影美学上的创新试验,就像弗兰克·米勒的另一部改编作品《罪恶之城》,它属于视觉系电影,最惊人的部分是对电影形式感的大胆探索,而且这一优势显然覆盖了其所有天然的缺陷:空洞的主题、浅薄的基调、可疑的立场、血腥的场景,故事基本没脑子……但观众花钱买票,毕竟不是来看《公民凯恩》的。

    最终,观众们流感式的狂热会逐渐消退,而专家们“力挽狂澜”的企图也将被过期刊物和报纸冷冻变成故纸,倒是那一场借机生事的政治风波,不但充分反映了伊朗政府拥有着善于把握时势的机智,同时也绝不缺乏和大美国主义单挑的勇气——热门电影和热门政治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势和走向,这也许是个反讽?如今,处境微妙的伊朗内贾德政府极其幕僚,看上去反倒像那历史传奇中300个视死如归的勇士了。现实真是个大笑话。

   《300》不同于梅尔·吉普森的《受难》,虽然它掀起了与后者不相上下的舆论飓风,《300》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颠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上或者电影的综合价值上。虽然因为伊朗政府的意外抗议,它的话题性似乎在电影之外亦有所延展,但其本身其实并不具备任何革命意义,单就娱乐性来讲,它也基本无法和《骇客帝国》这样的前卫电影相提并论,尤其剧情,简直不值得推敲。这么说,并不表示它就不是一部极具观赏性的电影,它MTV风格的画面,它骇人听闻的造型,甚至它煽情的重金属配乐和比比皆是的希腊化语录体的精辟台词,都充满了针对观众感官和情绪的挑逗与挑衅,面对这一切你不可能无动于衷,但热血沸腾之后你基本毫无所得,就像吃了一顿令人胆战心惊的超爽麻辣火锅,口腹之欲的满足,隔夜便被消化殆尽。这正是大多数商业电影的带劲和无聊之处,它们只是消费品,吃的时候很过瘾,但吃完还想吃。

    然而,这样的电影还是值得警惕(但不是挖苦),它实际上并不意味着现代电影品质的进步,恰恰相反,它代表了商业电影的某种危险倾向,即形式大于内容亦可获得巨额回报,而艺术质量的大滑坡则可熟视无睹?况且它极度崇尚暴力的美学取向,又或者冷静地虐杀战俘等等情节,怎么看怎么和电影的法西斯美学脱不了干系。但这里,对此不再过度阐释。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9ey

 短评

-我们满天的箭可以遮住阳光。-那我们正好可以在阴凉下打仗。油画般的摄影,史诗级的战争场面,生猛粗暴的动作戏,快镜头和慢镜头的协调,近景和远景的切换……扎克·施耐德的风格从这部电影开始崭露头角。-你这女人凭什么插嘴?-因为只有斯巴达的女人才能生出来真正的男人。女权主义的女主角、妓院里的同性恋,扎克·施耐德后来的电影中也能看见。 事实证明,300人打30万人的电影不一定是神剧,也可以是神作。PS:本片成本仅6500万美元。

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根据漫画改编的,不要把它当成史诗历史剧,和60年代的老版也没半毛钱关系,立体地再现了米勒那凌厉美丽的画面,人体大赞!!!!

14分钟前
  • 古始渐中上更全
  • 力荐

是的,战场英雄,总是让人尊敬的。尤其对于满怀热血的青年们,他们也许无时不刻的希望自己成为斯巴达人那样的豪杰。我也是个年轻人,自然曾不例外。然而,有那么一天,当我缓缓的翻开前人们的书籍,将这些勇士的精神力量放在一旁,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寻找真正斯巴达人身影的时候——我看到了,岁月下的真实……(鲁迅)

15分钟前
  • 嘟小七
  • 力荐

电影视觉的革新,不仅是指全蓝幕布景纯后期特效加工,也指那一群健硕的准裸男;故事不复杂但也不落俗套,悲剧英雄永远比皆大欢喜来的震撼。

1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为何不能是301,一定要凑个300勇士呢,可见也是某个整数强迫症。

23分钟前
  • Chain
  • 推荐

全片就像一颗雄壮却疲软着的阳具,没硬起来,就无所谓高潮了。

2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从此喜欢上扎克施耐德色彩饱和度强烈的慢镜头

25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整个片子像是以情趣内衣为核心的超长MTV,内衣的主题是“古希腊”,音乐却是Rock的;战场上肉末横飞,还飞得很慢。堪比张、陈、冯三位大师的片子。

29分钟前
  • 推荐

Spartans! Ready your breakfast and eat hearty for tonight we dine in HELL! 荡气回肠!

33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推荐

每个斯巴达人的内裤上如果都有着CK的标志的话,这片我打满分。

37分钟前
  • 宅拾叁
  • 还行

战争、自由与艺术

39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史诗中的史诗,无与伦比的绝美画面,极致的暴力美学,仅用6500万,扎克是人间之神。

43分钟前
  • Rebel Moon
  • 力荐

忽略剧情吧。颜色画面真的很好

48分钟前
  • 宅蘑菇Moku
  • 还行

齐泽克不认为此片可被视作对于时局的简单投射——斯巴达代表西方文明,敌人是波斯。因为他从影片所展示的波斯军事先进程度品出了另外一层似乎更贴切的反讽意指,“波斯人的大象和巨弩不就是高科技武器的古代版本?斯巴达人被如毛剑雨所杀,不就相当于科技士兵身处安全距离遥控轰炸,就像美国士兵在波斯湾的战舰上按下了火箭按钮?“……看到此处,诸位觉得导演施奈德是该暗挑大指胡哥懂我,还是该暗骂三声别乱解读呢?

5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尼玛!这大夏天的去看神马斯巴达还真是要命啊,300具鲜活的肉体在银幕上乱晃,血脉喷涨鲜红四溅有木有!!黑暗中荷尔蒙上蹿,视网膜撑爆,矮油亲,我的海绵体就要不听使唤鸟~~

52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很奇妙的片,从一星到五星都说得通。如果没先看电视剧,可能会惊喜更多。喜欢看关于斯巴达的一切。

53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根据米勒的漫画改编...装酷味道十足,画面上也沿袭罪恶都市的风格..肌肉男们的咆哮和鲁莽,格斗场景的壮观,分镜叙述的技法以及那场颇具技巧的OOXX都颇可观..但是编剧上流于俗套。对于传奇史诗类影片,解说叙述和正叙等都用惯了,若在视角上有所突破或许更好。还有就是结尾,太富续集味了。

55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很明显~女祭祀跳舞那段实在太短~~不过瘾不过瘾!!>0<

56分钟前
  • 还行

那个不幸的祭祀少女舞我来回看了几次。

60分钟前
  • A-sun*
  • 推荐

【B】油画风+慢镜头,扎导个人风格运用的最好的一次,竟然让我挑不出什么明显的缺点来,对扎导来说应该算是很成功了。我没想到的是全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竟然是法鲨的,原来他的欧洲第一腰那时就开始有雏形了哈哈哈╮( ̄▽ ̄)╭

1小时前
  • 思路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