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情片大陆2021

主演:吴京、屈楚萧、李光洁、吴孟达

导演:郭帆

播放地址

 剧照

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2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3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4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5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6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3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4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5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6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7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8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19流浪地球飞跃2020特别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12:30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流浪地球》原著小说与电影解析

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真美,人类真渺小。

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空灵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而《流浪地球》是一部关于死亡与希望的电影。

对每个人说,死亡是最终极的哲学命题。生命的可朽性与有限性为人生追求提供了意义和限度。无论通过繁衍后代,还是著书立说名垂青史,个人总归有可能让自己的生命以某种方式得到延续。但在宇宙残酷的“黑暗丛林法则”面前,诸如人性、道德、伦理、人生目的等等,或许只对单个的个体才有意义。

对人类整体的生存而言,种族毁灭是将个体死亡无限放大和彻底终结的终极隐喻。刘慈欣的所谓硬科幻,正是建立在看似冷峻、甚至冷漠的科学理性基础上,对死亡和宇宙生存法则的审慎思考。

《流浪地球》原著构架与创作初衷

《流浪地球》的主题是末日逃亡,据说是刘慈欣“末日系列”作品的一部。由于他近乎焦虑地对宇宙、科技和人类群体命运的关注,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带有危机和末日的色彩。

在《远航!远航!》一文中,他曾设想过几种地球发生环境灾难或星际危机时的逃亡/扩张方案:

1. 宇宙飞船方案

优点:便利,成本低。

缺点:飞船上的封闭生态系统无法维持太长时间,而在恒星之间来回通常都需要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之久。

2. 超巨型飞船方案

优点:克服了小型飞船的缺陷。

缺点:体积太大,上万年才能到达恒星,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年才能找到适合开发的星球。

3. 雪球方案。

先建造一个中等规模的飞船,使其生态系统可以维持到达较近的恒星,以该星资源为补给,再一站一站接替航行下去。或许是最可能实现的方案。

4. 流浪地球方案

驱动整个地球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作星际旅行。

5. 反向扩张方案

由于宇宙的宏大,在星际空间内无限扩张的殖民方案其实是行不通的,刘慈欣还提出一种相反的方向。比如,蚂蚁比恐龙更不容易灭绝;狭小的空间对蚂蚁来说可能就是一片广阔的疆土。所以人类文明还可以采取一种“反向扩张”的策略。人类依靠基因技术缩小为像蚁人,甚至更微小的体积或许要比打破光速的壁垒更现实。

《蚁人》剧照

刘慈欣表示,从科学角度讲,自己是百分之百的飞船派,因为流浪地球方案会将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毫无用处的地球内部负荷上,地壳内部那些厚重的物质除了产生重力,在星际流浪中其实只是负担。

但他最终以流浪地球为蓝本写小说的原因在于,地球在宇宙中流浪的文学意象,要比人类乘坐宇宙飞船逃亡的意象更具有科幻的美感。《流浪地球》的原著和电影,显然都采取了地球方案。电影选取了小说中设置的逃往场景和基本的世界观,但在叙事线索、故事细节和情感设定上已经与小说颇为不同。这些区别下边会详细说,这里以小说为主交代一下《流浪地球》的科幻背景。

1. 太阳灾变

380年前,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太阳内部氢转化为氦的速度加快,并预测氦元素巨变将在很短时间内传遍整个太阳内部,从而产生一次名为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会在此期间被汽化。在小说中,这一切将在400年内发生,现在只剩下20年时间。

太阳氦闪概念图

太阳的氦闪会反复出现,所以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唯一的出路是向外太空恒星际移民,按照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唯一可行的目标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电影中未提及半人马座和比邻星),路程是4.3光年。

半人马座

虽然星际移民势在必行,但人类在移民方式上却产生了分歧,最终分裂为“飞船派”和“地球派”,两种方式具体的差别前文已经说过。由于飞船无法长时间维系宏大的生态系统,最终地球派获胜,人类将用2500年,100代人的时间逃离太阳系,到达比邻星。

比邻星体积约为太阳的七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1.27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比邻星

2. 逃亡步骤

在人类2500年的逃亡计划中,一共要经历漫长的五个时代

A:刹车时代: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实现方式:地球发动机喷射等离子光柱,用切线推力刹住地球自转。

所用时间:地球自转刹车用了42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

主要事件:主人公在刹车时代结束时出生;海啸、极寒等各种环境灾难。

B:逃逸时代: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实现方式:在离开太阳系之前要绕太阳公转15圈。最后借助木星的引力逃离太阳系。

所用时间:20年左右

主要事件:叛乱、太阳毁灭、木星引力带来的环境灾难。

现实中的木星

C:流浪时代I(加速):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所用时间:地球发动机不间断开动500年,地球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以这个速度滑行1300年,走完三分之二的预定行程。

D:流浪时代II(减速):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所用时间:用500年的时间减速,航行2400百年后到达比邻星。

E: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流浪地球》小说与电影异同

《流浪地球》小说的时间线依照主人公从出生到去世展开。期间穿插了几次推动情节的重要事件和转折,包括:人类最后一次观看日出日落;逃逸时代地球最后15次公转;地球在近日点时的环境灾难;借由主人公的亲情、婚姻和生育展现的世界观和社会运行机制;穿越行星带的灾难危机;叛乱引发的两次情节反转等。

从时间线上来说,电影也将叙事集中在刹车时代后期和逃逸时代开始阶段,也就是“木星引力危机”。此外,《流浪地球》的小说主要是从宏观上勾勒出整体的世界观和科幻设定,而电影版把作者的各种设想,甚至小说中未提及的细节要素做出了最直观的展示。在视觉景观上特别呈现了地下城、地球发动机、环境灾难、星际空间站和木星景观等奇观,效果颇为震撼。

电影中的木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里看到中国人熟悉的地标作为科幻场景出现还是挺过瘾的。流传多年的海平面上升,上海被淹没之类的预言终于在《流浪地球》中实现。说得“战狼”点:我们看惯了旧金山金门大桥、自由女神像、埃及金字塔之类的外国地标被毁掉,这次可算有了自己的本土硬科幻来拿央视大裤衩和东方明珠塔散布末日恐慌。

《流浪地球》剧照

总体而言,电影与小说在世界观的设定上还是有差异的:

小说中角色的情感关系极其微弱,以人类的整体生存为绝对中心,人与人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疏离和冷漠的。比如主人公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关联虽然深厚,但仍然服从联合政府在生死分配上的权威(按照年龄顺序逃生);母亲毫无负担地接受了父亲的婚外情;每三对夫妇按照抽签只有一对具有生育权等等。此外,在大灾难面前,生存技能展现出绝对优先的:学校只有理工课程,除了历史,其他人文哲学和艺术等学科已经压缩到最小;宗教在一夜之间消失。

电影在人物、故事情节都上做了很大调整。在电影中,居住在地下城的人类与如今现实生活中的人性格和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差别,并不像小说中对联合政府的各种政策言听计从,彼此的情感关系也比小说更紧密。小说中的父子关系是若即若离的,而电影中父子三代的情感纠葛基本成为推动叙事的主线。吴孟达收养了女孩韩朵朵,这在小说版乌托邦式的世界观设定中似乎不太可能会发生,因为每个人应该都会有联合政府的统一安排。

小说中有两次情节反转,一次是在逃逸时代,群众通过私自观察发现太阳在400年间并没有巨大变化,认为太阳氦闪是一个阴谋论,从而对联合政府和指挥中心的流浪地球计划产生质疑,通过叛乱处决了5000名地球派。但随后情节又再次反转,天体物理学家的判断是准确的,太阳果真由于氦闪爆发而毁灭。

“叛乱”的设定体现出刘慈欣对科学理性的坚定信念,以及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悲观,对非理性群氓进行了辛辣嘲讽。地球派让人类躲过了灾难,却被民众公开处决;人类最终能够幸存(至少暂时),一方面是科学技术与理性分析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有很强的运气成分。

不可否认,小说中的科学和理性是冰冷的,联合政府在书中缺少人情味的体制更让末日阴影中的人类倍感压抑,因此,电影以情感救赎为核心,对小说的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大幅改编。在电影中,“流浪地球”的美学意象实际上变成了英雄主义式的“拯救地球”,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却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与小说面向硬科幻读者群相比,这样的设定更容易得到主流电影观众的认可。

刘慈欣冷酷与悲观的理性主义

2007年8月26日,刘慈欣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在成都“白夜”酒吧对谈时曾说,“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科学主义宣言让江晓原颇不以为然,他反问道:“依靠科学能找到人生的目的吗?”

刘慈欣回应说,“(无论)技术邪恶与否……如果人类的最终目的不是保持人性,而是为了繁衍下去,那么技术就不是邪恶的。”

江晓原和刘慈欣最根本的分歧显然在于,前者放诸人类的个体感知与体验,而后者始终从人类整体的全局眼光看待一切。这种分歧在刘慈欣随后提供的一个思想实验里表现得更明确:假如人类世界只剩下你我她(江晓原、主持人和刘慈欣),我们三个人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莎士比亚、爱因斯坦、歌德等)。而咱俩必须吃了她才能生存下去,你吃吗?

“我不吃”,江晓原说。

刘慈欣继续说道,不吃的话,人类的一切文明都会因为你不负责任的举动完全毁灭。宇宙是冷酷的,人类消失就剩下一片黑暗,到时候人性不人性也没有任何意义了。现在选择不人性,而在将来,人性才有可能得到机会重新萌发……

刘慈欣科学主义的理性观与普通观众对情感高潮和宣泄的需求在电影版中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与和解。理性与情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同一片空间中,过度压缩任何一方都是危险的。所以电影里空间站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莫斯”对吴京说,“让人类完全服从理智,真是一种奢求”。这说明,情感恰恰是人类区别于冰冷机器的地方,在理性和科技的成就背后,在灾难面前,让人的生命充满厚度的正是人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小说中曾说,当末日降临之时,地球上所有的宗教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但在通常情况下,人类除了依靠科技的力量战胜灾难,还习惯于从宗教那里获得情感慰藉。虽然刘慈欣本人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但他也意识到,中国科幻缺少宗教情感。人们常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当哲学思考到了极致就会到达宗教。用他的话来说,“科幻中的宗教情感就是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深深的敬畏感。”

在茫茫的宇宙中,人类从一颗恒星到达另一颗恒星尚且需要几千年,在这个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人死去又出生,不断更替,而浩瀚无限的宇宙却永恒存在着。

人类的文明不过是宇宙时空荒漠中一颗微小的沙子。

网络图片

犹太格言里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不过,上帝的笑或许并不是为了嘲弄我们,而是对人类的情感、智慧、意志和成长的会心一笑。

参考资料:

刘慈欣中篇小说:《流浪地球》,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刘慈欣随笔集:《刘慈欣谈科幻》,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版。

江晓原:《新科学史:科幻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感谢豆瓣友邻:@林更烟 对本文的帮助。

 2 ) 流浪地球,不及格。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对这部不及格电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点映纷纷较好的写手和大V,只能让我怀疑他们的人品与审美。

一、科学设定不及格

作为一部科幻片,一部被吹得很厉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科学设定上完全没有能过及格线。

全片最大的危机,来自于利用木星弹弓效应时,发动机受木星引力影响停止工作。这是对整个地球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无情藐视。如果连木星引力将会引起的各种结果都没有计算,没有考虑,还流浪个毛。对已知的问题没有预案,这是不可接受的。出现危机,只能是因为意外。

在热核聚变已经轻松搞定的设定之下,甚至已经可以随便挖石头搞热核聚变,开卡车居然是非常了不得的技能,自动驾驶辅助驾驶都没有,这没法接受。

在发动机的附近没有建设备品备件库,非得千里迢迢用卡车运输,没法接受。

理应组织严密的地下城,随便找黑市弄个身份牌就能出去。这个设定糊弄外国观众或许还行,在中国,坐个高铁都要刷身份证,在线联网人脸识别。中国观众完全没法接受。

人工智能居然可以点火烧掉,没有联网没有数据备份,烧掉摄像头就可以干掉人工智能,诸如此类设定完全没法接受。

冲击波能够用1000马赫的速度推开地球,这个地球还能保持基本结构,没法接受。

人推人使劲去抵住一个东西,这是七十年代武侠片内力传输的设定吧?用在科幻片真的可以吗?

……

诸如此类科学设定上的问题实在太多,我没法一一记录。这非常影响观影效果。看到一个不靠谱的设定,我就会想,这TM是为什么?然后我说服自己:算了,为了剧情需要。接下来是另一个不靠谱的设定。然后我又一次地想,这TM是为什么?

我知道有很多刘慈欣的粉丝会说,你不能吹毛求疵。好吧,我说个或许能让大刘粉高兴一点儿的言论:流浪地球里的科学设定,差不多赶上斯科特的《普罗米修斯》了,能够达到《太空旅客》的六成水准。开心不?

二、剧本不及格

如果说流浪地球的科学设定能赶上《普罗米修斯》,那么剧本则保持了国产烂片的一贯水准。人物没有特点,台词绝不打磨,行动莫名其妙,剧情缺乏铺垫,笑点生硬可怜。

流浪地球中每一个人都是木偶,为了完成导演交待任务而设置的木偶。他们没有思想没有个性,面目模糊行为缺乏动机。

主人公偷跑到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是为了躲避爸爸回家……然后还带着妹妹……然后还没有准备……然后还不停地说这是天才……剧组是不是对天才有什么误会?

吴孟达这个外公是个纯粹功能性的角色。别看电影里他似乎很爱外孙和孙女,但是他并没有情感。或者说剧本里他没有表达情感的机会。在电影里,他是一个慈爱的外公,但是,他不是那个具体的慈爱的外公。他和小学生作文里胡编乱造的所有慈爱的爷爷一样慈爱,唯独没有自己真实的慈爱。

妹妹在整个电影里完全是个无意义的人。她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哥哥救。妹妹存在的价值,跟《独立日》里那条狗差不多。

比妹妹更惨的是救援队,一干人的存在更无意义。他们连被救的功能都不具备。他们的功能,就是跟着剧情混,然后在剧情需要的时候丢一个人去死,或者去重伤。到底是死还是重伤完全看导演心情。

对剧本存在的问题就不更多展开讨论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剧本,去研究它到底有哪些窟窿,意义何在?

三、导演与表演不及格

流浪地球的节奏非常成问题,无论是台词还是镜头语言,总是不在点儿上。同样一个段子,高手能说得妙趣横生,水平差的说出来就是那么僵硬,那么不对劲。

比如影片开头展示地下城生态的一个镜头,那些群众演员在镜头中出现得太刻意。导演恨不得招呼大家:快来看呀,地下城是这个样子的。合格的做法,应该是让这些信息出现在背景之中,让观众去发现去感觉。然而导演没有这样的信心。他对观众没信心,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整部电影里,主要角色一口京片子。而且是不怎么地道的京片子。油滑有余,幽默全无。

电影里所有的包袱统统不好笑。那个北京市交通委的段子,大概出现了5、6次。实在是肉麻当有趣。

吴京在空间站与俄罗斯同行的一段对话,感觉是两个初学表演的学生在尬戏。而这一段违反操作规程强行尬戏,也只是为了在电影的最后放进一瓶酒……唉,真是不划算。还不如让吴京对AI拳打脚踢一番,暴力破坏来得简单呢。

李一一这种程序“高手”人设的角色。刚出现时惶恐不安,感觉是个PTSD患者;到了分配任务一节时,小人得志,油腔滑调,又成了一个躁狂症兼患者。偏偏电影还在正面塑造这个角色。导演和演员的无能可见一斑。

所有演员的表演都不及格。我就不一一点评了。

四、价值观不及格

流浪地球和刘慈欣的大部分作品一样,价值观不及格。

进入地下城是要抽签的。那些没抽中的人怎么办?按照设定,太阳出问题要在100年后,那些没有中签的人本可以活到自然死亡,结果因为你们打算流浪,让人家提前进入无法生存的环境。电影对此根本不置一词,完全不打算讨论。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牺牲一部分人(几十亿人而已,西安以东而已),这不值得讨论,对吧?

吴京因为自己是宇航员,所以儿子和儿子的监护人就不用抽签直接进入地下城。然而影片交待:“所有进入地下城的人都要通过抽签”。这是TM赤裸裸的腐败和特权吧?然而电影对此仍然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这么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家人得到一点特权,理所应当,不值得讨论,对吧?

老婆和岳父只能有一个人进入地下城,老婆生病快死了,所以就放弃治疗,好让岳父直接作为监护人进入地下城。吴京对自己的决定没有怀疑。岳父对自己剥夺女儿的生命活下来没有心理障碍。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一个快死的人和一个还能活几十年的人,哪个的生命值得保留,完全不会有选择障碍,是吧?

整部电影里,普罗大众完全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只有在灾难来临时奔跑哭号。除了被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因为在刘慈欣和剧组的心目中,普罗大众听安排就好,对吧?

总之,流浪地球是一部严重不及格的电影。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史诗级的巨作?洗洗睡吧。

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

如果没有那么多看了点映捧臭脚的五星四星,我或许还能给这部电影两颗星。现在我只会给它一星。因为恶心。

-------------------分割线---2月6日上午的回复------------------------------------------------------------------

感谢支持的朋友。发表评论遇到知音,总是比较愉快的事情。

讨论一下大量的反对我的朋友。大致分这么几种。

一、谩骂侮辱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流浪地球非常反感的直接原因。它就像一个孵化器,把这些人给孵出来了。它通过强化反智、集体无意识,让愚昧者更愚昧。

我不删除这些谩骂评论,是因为首先谩骂真的伤害不到我。其次挂在这里让流浪地球的支持者看看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支持者选择谩骂这样的方式呢?

二、认为我不客观、偏激的。

有大量的反对者认为,我打一星太不客观了。有的言论很有意思:“打五星确实有鼓励的成分,有感情的成分,但是你打一星太不客观了”。

艺术评论本来就是主观的东西。要求艺术评论客观是非常无礼、无知的行为。

看前期点映的评论中,各个都给出四星五星的高分,甚至四星都很少。然而电影上映后,即使是大量的支持者也在说,影片虽然不完美,影片虽然很多问题……给这样一部明显问题多多的电影打这么高的分,这些专业的影评人是不是人品与审美出问题了?

我在正文中也说了,本来这部电影说不定可以打2星,但是因为那么多捧臭脚的,我给打了一星。我对我的行为是认可的。因为电影当然不仅仅只有电影,宣发前期无脑吹,引发反感,这叫活该。

三、不认同我对电影价值观评价的。

流浪地球电影的价值观散发一股恶臭。这部电影让那么多的人侮辱谩骂攻击批评者,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刘慈欣在访问中,坚持认为如果为了人类文明的传续,他是可以吃掉女主持人的。

这样的观点并非没有现实基础。安史之乱时的张巡,就这么干的。即使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无法苟同张巡的做法。

我因此对刘慈欣相当反感。

关于对特权的讨论,我可以明确地表达一下。我反对这些特权,除了价值判断之外,亦是学识的要求。在人类社会的合作中,特权越少,信息越透明,合作的效率才会越高。

四、原著不是这样的。

我在评论电影并不是评论原著,谢谢。

五、讨论科学设定问题的。

认为科幻就没有必要讲究的人,那么你们看的是玄幻。正如我从来不觉得漫威那些玩意儿是科幻一样。

好好讨论的问题的人很少。对这样的人我很尊重。

六、关于崇洋媚外和双标。

我给普罗米修斯也打一星,因为科学设定问题。我受不了太空旅客,因为科学设定和价值观的问题。星际穿越我的评价也很一般,因为科学设定问题。至于漫威什么的,我不讨论这种爆米花电影。

中国电影也有不少好的作品。比如《嘉年华》、《狗十三》等等。也没见多少人支持。

七、总结

流浪地球的支持者大面积恶臭,这个结论已有数据支撑。

-----------------------分割线-----2月7日更新--------对祝佳音的回复--------------------------------------------

微博上祝佳音对我的这篇影评提出批评。其中他所创造的“设定逻辑”和“日常逻辑”这个概念非常有价值。我一直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而祝佳音说清楚了。非常感谢。

祝佳音认为:设定逻辑是先验式的。日常逻辑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事方式要和设定及日常习惯相符合。我非常同意。祝佳音提到对普罗米修斯这部电影的观感,与我也非常契合。普罗米修斯中让我反感的,不是星际旅行或者机器人的设定,而是那些用手去挑逗外星生物,脱离团队独自行动,在外星环境摘下头盔,飞船没有隔离舱等等违背日常逻辑的科学设定。我说流浪地球科学设定不及格,指的正是流浪地球日常逻辑中的科学部分不及格。

我为什么不讨论太阳不可能在一百年这种时间尺度上突然死亡这个设定,因为这个设定属于电影的设定逻辑。接受这个设定,然后去看电影就好。但是木星引力激增在我看来属于日常逻辑中的科学设定。电影里表现的,是地球接近木星轨道之后,木星引力激增然后出现一系列灾难行为。如果这个木星引力激增是一个意外,那么电影就应当对此有所体现。如果不是意外,或者无需强调,那么只能说明木星引力激增属于日常逻辑中的科学设定。我当然无法接受。

我文中提到的其它关于科学设定方面的问题,在我看来都属于日常逻辑的部分。关于设定逻辑的方面,比如热核聚变,比如行星发动机的功率,我是不质疑的。

至于我所提到的那些不靠谱的科学设定,到底属于设定逻辑还是日常逻辑,当然可以讨论。

关于特权的部分,宇航员的儿子不经抽签进入地下城,如果这是经过同意,公开设置的一项福利,那么我还能勉强接受。可是,电影中强调,所有人必须经过抽签。这样的撒谎说明,这是一个见不得人的特权。

-------------------------------分割线-------------2月7日更新-------------其它回复------------------------

很多朋友在我文后回复,认为我打一星“偏激”。打三星比较合适。请大家看一下豆瓣所有流浪地球三星以下(含三星)的影评,无一例外有一堆人冲去骂。无论这些不高分评价——我都没法用低分评价这个词,打三星照样被骂——言辞激烈还是温和,都被骂。有人私信我,他因为被骂得受不了,只好删除了他的一星评论。

电影观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包括了对宣发对观众对主流评价等等其他因素的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我打一星还是高了,可惜没办法打半星或者负分。

我在批评其它电影的时候从未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也没有观察到别的什么电影有这样的待遇。流浪地球显然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正说明了这部电影传播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骂我越起劲,越会引发正常观众的反感。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影评会有这么多人点“有用”。相信那些污言秽语辱骂的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观察。等到评论热度平息之后,我会做一个统计,看看有多少辱骂。有多少理性讨论。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的文章提供了热度,谢谢你们提供了观察的样本。

 3 ) 1977年,刘慈欣14岁,吴京3岁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影厅里有一半左右的观众,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

放映结束后走出影厅时,前面的妈妈跟身边戴眼镜的儿子说:“换作是我,宁可去看个喜剧,看这个什么流浪,太压抑了。”然而身边的儿子显然意识还停留在已然结束的电影中,意犹未尽,没空反驳妈妈。这就是代沟。

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许多。

此前曾看到,有人比较《流浪地球》与诺兰的《星际穿越》,指责前者不及后者。于是,就有《流浪地球》的支持者冲到了豆瓣,给《星际穿越》都打了一分。

在我看来,他们都用错了力。如果说《流浪地球》上映并且票房已破28亿(截止我写文时,估计破30亿轻松),意味着2019年是中国科幻电影蓬勃的元年的话,那么,《流浪地球》最应该拿来做比较的,显然不是《星际穿越》,而是《星球大战》。

每一个元年的诞生,都有着它的内在逻辑。

中国2019,对应着美国1977。

那一年,刘慈欣14岁,吴京3岁,郭帆还没出生,《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

1,《流浪地球》剧本太糟?《星球大战》也好不到哪去

我看了原著,发现其实电影基本只是借用了原著小说的背景和若干元素,而重写的剧本。作为一个科学渣,我觉得科幻的故事其实挺棒的。

然而观看《流浪地球》时,我始终有一种冲动,想把Mike隋的嘴用袜子塞上,或者像北京台屏蔽吴某波一样,最好《流浪地球》能出个精编版,把这个人完全减掉,因为他的角色存在,从未推动过任何情节的演进,也从未承载任何故事线索或者情感,他只是一个絮絮叨叨、骂骂咧咧的碎嘴子存在,简直让以浩瀚宇宙和茫茫冰原为背景的电影变得异常吵闹。

不仅仅是Mike隋,影片中的许多人物对台都极其经不起推敲,充满了京味儿的脏话粗口、自以为搞笑的网络语言(“去你妹的”等),以及让人无比尴尬、听起来像是光膀子的北京老爷们喝醉时的醉话、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完全不适合在电影里说尤其是科幻电影(“昨天那女的真的是自愿的”等)。

此前我曾在公众号里看到有人写《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诞生之艰难,投资是如何总是不够用,演员是如何甘愿不拿薪酬,摄影师又如何自己贴钱,导演和制片又如何卖房卖车来投资。这么多艰难之事都做了,为什么不能把剧本和对白再打磨得不那么让人尴尬呢?

但有人会告诉你,其实这些并不重要。也有人会觉得这就是创作者的时代局限性,每个人都有局限性。

如果我们仔细品味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我们发现很多像《流浪地球》一样的剧本问题,比如反派大佬达斯维达以下所有的小弟都很不堪一击等等。据说卢卡斯最初的剧本就是在A4纸上乱编,想到哪写到哪儿,人物关系乱成一锅粥,以至于电影公司直接把剧本都打回来了:看不懂!

很多人现在说《流浪地球》“借鉴”了很多经典影片,《星际穿越》、《地心引力》,可是你可曾知道,乔治·卢卡斯在写星战人物时非常明确地“借鉴”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战国英豪》,他黑泽明片中两个护送公主的搞笑农民直接写成了星战里的两个机器人。

而《星球大战》的主演哈里森·福特更是当面跟卢卡斯说:你这些破台词真的让我念不出口(太晦涩拗口)!

然而,漏洞百出的《星球大战》,所有参演人员都不看好、甚至连乔治·卢卡斯自己都不看好的《星球大战》还是在1977年上映了,全球票房近8亿,拯救了要死的福克斯影业公司,也改写了整个电影史,开启了科幻电影的新时代,更是衍生出多部系列续集,以及各种衍生文化及产业,价值不可估量。最近还在上映《星战8》。

《星球大战》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是很多孩子开启科学和宇宙梦想的唤醒者,无论是《老友记》里的生物学家罗斯,还是《生活大爆炸》里的物理学家谢耳朵,都是星球大战的忠实粉丝。罗斯连性幻想对象都是《星战》里的外星公主。

看完了《星球大战》的故事,你还觉得《流浪地球》的剧本是问题么?

还有人质疑,说《流浪地球》是反刘慈欣的电影,因为仅仅是借用了大刘原著中的背景和一些元素,甚至在主要矛盾和大结局上都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与刘慈欣的原文主旨方向背道而驰。还有人觉得《流浪地球》有各种科学常识硬伤。

再硬伤,也还在科幻的道路上硬伤吧,《星球大战》可是连“原力”这种“无处不在的超自然神秘力量”都出现了,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有点像玄幻了,所以很多人坚持说《星球大战》并不应该归类为科幻电影,因为很多地方“很不科学”,应该单独自成一类。可丝毫不影响它启迪了几代美国人的科幻与太空梦想。大众文化有时候就是这样,贴边就算。

2,电影最具普及性的想象力,将会拓展一代人的思维边界

科幻电影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里,其实很多设定是来源于二战的,比如太空舰船对战其实来源于二战的空战,比如反派的大量名字和符号来源于德国纳粹,然而真正热爱“星战”系列的观众,恰恰是七八九十年代的出生的美国人,他们完全未经历过二战。

后来许多学术分析都认为《星球大战》的故事可以用stupid(蠢笨)来形容,但是它在当时最动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的视觉效果。尽管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1968年就上映了,那是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毕竟库布里克这部现在看来都是神作的160分钟影片里,充满了仿佛太空版《圣经》一样的东西,隐喻,象征,暗示,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可言,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看懂并深爱的。

但《星球大战》的普及性就好多了,正派反派拿着激光剑砍来砍去,宇宙飞船炮火纷飞,打败魔头,拯救宇宙。

如果说《2001太空漫游》是纯科幻电影,而《星球大战》科幻背景的故事片,那么显然,票房证明了观众更容易接受科幻背景的故事片,而不是纯粹冷峻晦涩的科幻片,尽管它很先进,很科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星球大战》之前和之后都存在过很多科幻片,可为什么偏偏是乔治·卢卡斯和《星球大战》登上了巅峰而不是他者。

可以预见的是,这恰恰是我觉得《流浪地球》的意义所在。

就像1977年《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后对几代美国孩子的深渊影响一样,《流浪地球》这个几十亿的票房,以及此后会随之而来的中国科幻电影潮,会在中国至少两代人中播下向往科幻甚至科学的种子,这样一部电影比教科书上讲一百遍竺可桢的故事影响大多了,也原比一本《科幻世界》杂志的影响大得多。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历史需要《星球大战》,就像今天需要《流浪地球》一样

电影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商品,总会反映着消费者的心态。

而一部畅销的电影,也一定反映着当时购票观众的某种心态,或者是潜在心态。

1977年1月,卡特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冷战尚未结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立的,是红色苏联,当时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

苏联在1958年发射了第一课人造卫星,在1961年将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他的名字出现在《流浪地球》中,为什么加加林上太空时不能带酒),苏联将军备竞赛扩展到了太空竞赛,而多项第一被苏联摘走,让许多美国人甚是灰心甚至恐慌,认为苏联在太空竞赛中有所优势。

看到一种说法,说整个70年代美国科幻电影的主基调都是悲观的。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某种意义上证明了美国并未在太空竞赛中输给苏联。1970年代开始,苏联颓势显露,经济停滞。美国人看到了冷战胜利的曙光。

就在这时,配乐嘹亮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了,为了挽救“银河共和国”,义军和绝代武士们投入了战斗,反抗银河帝国的独裁统治。

虽然并未明言,但《星球大战》确实投射出了当时的冷战心态:虽然历经艰险,银河共和国还是被保卫住了,来自独裁的银河帝国的挑战,最终被击败了。

那里面,谁是美国,谁是苏联,不言自明。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

几年后,刘慈欣考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水电工程系,毕业后成为发电厂的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并在闲暇时开始写科幻小说。

2000年,刘慈欣凭借《流浪地球》获得当年的中国科幻银河奖,但除了科幻文学界外,很少有人知道这部小说。

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首位中国人获此奖项。刘慈欣的名字,开始为更多人所知。

2017年,吴京主创的《战狼2》上映,打破多项票房纪录。

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

2019年1月,中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探测器。

2019年2月,《流浪地球》上映,票房井喷之势。片中中国人拯救了地球,并且救援队出现了俄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英国人,就是没提美国人。

公众号:古尔齐亚 (kwanstory)

 4 ) 刘慈欣的文本与好莱坞科幻类型片的一次嫁接实验

最近因为《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火爆,在豆瓣上引发了各种针对刘慈欣和这部电影的争议。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如果真的要严谨地评价这部电影,不能仅仅把刘慈欣的创作理念纳入到讨论范畴里,而应该把刘慈欣的文本与好莱坞的类型叙事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这二者的结合,产生出了一种奇妙又充满张力的化学反应,赋予了这部电影独特的气质。

刘慈欣作品最核心的特征,我认为是苦难叙事。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陷入到一种非常极端的生存困境之中,故事的核心冲突是人类为了生存下去而进行的挣扎与反抗。而好莱坞类型片则恰恰相反,托马斯·沙茨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一书中认为,类型片本质上是美国的民族神话。这一神话的母本,我认为并不是古希腊的《奥德赛》,而是基督教的《出埃及记》。如果进行一番类比,会发现好莱坞的很多类型片,都是在重复《出埃及记》的故事,比如约翰·福特在1939年导演的西部片《关山飞渡》,或者乔治·卢卡斯在1977年导演的科幻片《星球大战》。这些类型片,本质上都是对美国建国这段历史的艺术化重构,美国人离开欧洲来到美洲的过程,正如同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前往上帝的应许之地。所以西部片与科幻片都带有一种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无论是开拓蛮荒之地,还是飞向神秘的外太空,都不是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反而是在使命感的驱使下去传播文明的火种。

大篷车变成了宇宙飞船

所以刘慈欣的文本与好莱坞的类型叙事,本身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观。刘慈欣认为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存之后才谈得上文明,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需要付出很多代价、承担很多苦难。而好莱坞的类型片则会认为,信仰是第一位的,恰恰是信仰带来了生命,是信仰帮助主人公战胜了敌人、顺利来到了应许之地。我观看《流浪地球》的过程中,经常能感受到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在努力地调和这两种矛盾的世界观,它最终的完成度很高,而且因为这种调和,让电影变得非常复杂和富有趣味性,它既不像刘慈欣原先的文本那样过于冷酷,又不像好莱坞的科幻类型片那样过于幼稚。

电影《流浪地球》的主人公是小人物,最终小人物拯救了世界。电影里,男主角刘启只是一个还在实习的运石车司机,但就在联合政府的所有科学家都已经放弃拯救地球的时候,他却因为与父亲之间的亲情联系,回忆起了他小时候与父亲之间的对话,从而想出了点燃木星拯救地球的计划。

这是好莱坞类型片最常见的叙事套路,原本不起眼的小人物,在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潜力。因为好莱坞类型片要彰显的是奇迹,只有奇迹发生,才能证明精神力量的伟大。这就如同《圣经》里,以色列的战士都无法打败巨人歌利亚,但当时还是牧羊人的大卫王,却因为上帝的召唤而获得了勇气,最后只用一个石子就打败了巨人歌利亚。所以在好莱坞的类型片里,常常能看见一群非专业的人士聚集在一起,最后凭着某种信念,实现了连专业人士都实现不了的事情。比如让一个三流拳击手最后战胜了世界拳击冠军,或者让一个流浪汉最后在期货市场上战胜了贪婪的华尔街巨鳄,又或者让几个民间科学家找到了战胜外星人的方法。

但刘慈欣其实很反对这种带有民粹主义倾向的叙事套路,我看豆瓣上很多人批评刘慈欣支持集权主义,而我认为刘慈欣支持的其实不是集权主义,而是精英主义。在刘慈欣的作品中,技术精英往往掌握着拯救世界的关键,但盲目的大众宁愿相信谣言,也不愿相信技术精英的话。《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里,当地球脱离了太阳系后,民众突然觉得自己被联合政府给骗了,民间科学家观测了太阳,说太阳没有膨胀,然后民众就愤怒了,推翻了联合政府,处死了政府里的科学家,结果这些科学家刚死,太阳就爆炸了。在《三体》里也有类似的情节,能明显感觉到刘慈欣是用精英主义的立场反对民粹主义。

电影《流浪地球》妙就妙在编剧和导演设计了两条故事线,除了地上刘启这条故事线,还加上了太空中刘启的父亲刘培强这条故事线。如果仔细看电影,会发现这两条故事线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叙事节奏的好看,刘培强的故事线其实隐含着刘慈欣原著小说里的主题。如果说地上刘启的故事线,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好莱坞科幻类型片,那么太空中刘培强的故事线,则更多展现出了刘慈欣故事文本的精神气质。刘培强的故事线补充并且修正了刘启的故事线,让刘启这个小人物最终拯救世界的行为,显得没有那么强烈的民粹主义倾向。

在刘培强的故事线里,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角色,其实不是刘培强,而是人工智能莫斯。表面上看,莫斯就是好莱坞科幻类型片中最常见的那种邪恶机器人。好莱坞主流的科幻类型片,其实在根子上是民粹主义和反科学至上主义的,它的一个常见主题是,当科技的发展失去了信仰的支撑,科技就会异化为人类的敌人,给人类带来灾难,只有那些依然坚持信仰的小人物,才能把科技重新拉回到造福人类的轨道上来。所以好莱坞科幻类型片里最常见的反派,就是疯狂科学家和邪恶的机器人。在电影《流浪地球》里,一开始莫斯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一个邪恶机器人,当地球陷入危险后,它选择了逃跑,扔下地球不管,当刘培强和自己的俄罗斯同伴想要阻止莫斯时,莫斯甚至杀死了刘培强的同伴。但当刘培强真的进入主控制室后,莫斯却告诉了刘培强真相:它并不是逃跑,而是在执行联合政府授权给它的火种计划,当地球的毁灭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它必须带着人类的文明种子独自离开。

莫斯让很多人联想到《2001太空漫游》里的HAL9000,但其实二者有着不同的文化隐喻

如果要在电影《流浪地球》里找到一个最符合刘慈欣本人价值观的角色,我相信一定是人工智能莫斯。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当刘培强选择烧毁莫斯的时候,编剧甚至借莫斯之口,说出了原著小说里那句经典台词:“我知道,要人类一直都保持理性,确实太难了。”这句话在原著小说里,是联合政府的科学家在被处死前,说给反抗军听的。而在电影里,当莫斯被刘培强点燃,它在火焰中依然亮着自己的小红眼睛,用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声音说出了这句话,竟然让莫斯的死亡显出了一点悲剧色彩。

莫斯代表着一种绝对的理性,对于刘慈欣来说,这种理性其实才是生命能够在宇宙中继续活下去最重要的东西。当刘启提出点燃木星的方案时,莫斯冷静地告诉刘培强,这个方案以色列科学家早就提出来了,通过科学的计算,这个方案的成功率几乎等于零。但刘启和刘培强就是要赌这个成功率几乎为零的方案能够成功,这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出于希望。

《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和电影里,都出现了“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这句话,但两者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含义。在原著小说中,希望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希望能够让人类在绝境中不会陷入疯狂,只有人类怀抱希望,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性。但在电影里,希望成为了一种信仰,这种希望是出于感性而不是出于理性,刘培强正是因为怀有这种希望,所以才反对莫斯完全基于理性判断而采取的行动。

导演最终让女主角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唤起了人们的希望

但电影《流浪地球》也并非完全站在希望这一边去反对理性,事实上,刘启点燃木星的方案最后确实是失败了,这就证明了莫斯的计算其实是对的。这个时候,刘启的故事线和刘培强的故事线汇合到了一起,刘培强通过引爆空间站的方式,完成刘启没有完成的事情。在我看来,刘培强这条故事线,不仅仅是为了连接地球与木星之间的火焰,他还同时连接起了希望与理性、好莱坞的类型叙事与刘慈欣的文本,最终让截然对立的两种价值观在电影中被嫁接到了一起。

说实话,刘慈欣的文本和好莱坞的类型片,这两种价值观到底谁对谁错,是一件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情。两者都各自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都很正常。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编剧和导演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试图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存在的争议,我认为这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中国科幻片才刚刚起步,在未来的道路上,既不可能亦步亦趋地完全学习好莱坞的类型片,也不可能完全把重担压在刘慈欣一人之肩上。也许中国科幻片需要更多类似的实验和尝试,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无论如何,我认为《流浪地球》是一个还不错的开始。

 5 ) 刘慈欣流泪的一天

2019年1月20日,我要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未来局邀请了300名各行各业的科幻迷和大刘一起首次观看了他的首部改编电影《流浪地球》。

看电影的全程我的心脏砰砰直跳,一开始是因为紧张,不知道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是否成立,在后来的时间里,完全沉浸在拯救人类共同体的使命当中,电影以极高地程度继承了大刘的热血和疯狂想象。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电影的气质,那就是:燃。

电影看哭了很多人,不是小情小爱,而且人类大义。影厅里很多人在人类命运面前,因为感动而流泪,其中就包括原著本人刘慈欣。

作为一名科幻迷,在这历史性的时刻里,有幸,我们一同度过。

看完电影,长舒一口气,可以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真的到来了。这部影片将在中国科幻影史有自己的位置。

用大刘的话说,很难想象这是中国人拍的第一部科幻大片。

的确,它超越预期地出现了。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作为一个科幻影视行业从业者,我想对所有观望行业的人说,你们的观望让你错失了很多机会。同时,更大的未来会被《流浪地球》开启。

作为从中学时代就喜欢大刘的铁粉,采访大刘十年的一个记者,以及在影视开发工作中对大刘文本有过研究的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部影片虽然进行了巨大的改动,但却是尊重大刘原著的改编,因为它极大地继承了刘慈欣的气质。

1.影片最后的解决方案(不想剧透),采用了极大尺度和极小尺度的比喻,这是刘慈欣写作最大技巧,这种继承令我惊讶。

2.电影很好地表现出了大刘一贯的中二气质(此处真诚地为褒义),在热血沸腾的故事里,我的心脏简直要跳到木星了。

3.大刘并不擅长用细腻手法描写人物,但是他所写的人物都非常成功,这是因为他善用重大抉择来塑造人物,电影也使用了这种手法。

4.电影对航天人的尊重秉承了大刘对航天的崇敬。甚至,关于俄罗斯宇航员带酒的梗也是大刘特别喜欢在闲谈中反复提及的。吴京那句“我是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真的恰到好处,换个人说大概就不到位了。

除却以上,这部影片最好的地方是:解决了中国人拯救世界的违和感。

很多老影人都说,中国人出现在航天器或者其他先进设备很让人出戏。我一开始是不信的,因为中国人已经上太空了,但看了几部合拍片后的确有这个感受。在《流浪地球》里,这种违和感完全消失了。仅这一点,就足以让这部电影成为里程碑。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我要吹爆这部电影那你就错了,此刻的我非常地克制。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就会知道,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很客气。

新的一年,中国科幻终于要进入新的征程了。此刻,值得期待。

 6 ) 《流浪地球》:豆瓣App一星运动只会让狂热民族主义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给电影蒙羞

2月10日《流浪地球》官方微博宣布票房突破20亿元。而这,只是该片上映的第6天。20亿元的票房已经让它超越《变形金刚4》,荣登中国内地票房历史第14位。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历史冠军是《战狼2》,上映81天,总票房56.79亿元;内地票房排名第10位的是《复仇者联盟3》,总票房23.9亿元。考虑到《流浪地球》单单2月10日一天的票房即达到4亿元,它超越复联3的总票房将属意料之中。

本来这应该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然而一部分电影的NC五星粉开始对豆瓣7.9评分不是100分耿耿于怀。驾着所谓的平衡,开始给豆瓣app打一星,给《星际穿越》打一星了,给新上映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打一星,美曰其名为平衡。其背后隐藏的是更多民族主义下的普通未成年观众对流浪地球豆瓣分数8.5下滑到7.9的愤怒和歇底斯式的疯狂行动。

给阿丽塔战斗天使打一星的五星用户科普一下知识,现在的国际社会,是跨国公司投资主导影视产业发展,阿丽塔战斗天使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美帝的电影,因为这种CG前期动作捕捉和后期渲染,是同时三四个国家工作人员合力完成。之所以能在内地同步原因也只有我国企业股份投资。如今的世界,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合作机制。你们给电影打一星间接除了给流浪地球招黑外,还损害了国家企业GDP收入,表面爱国,实际做着损害国家利益的勾当。

最高赞的几个用户从昨天开始收到了这种豆油信息,如果你以为别人是真的要给你钱你就中计了。你同意了对面马上截图然后到散播谣言:豆瓣恶意给流浪地球打低分。

该事件起源于一个豆瓣用户前期对流浪地球评价四星,后来因为经不住大量自来水用户的谩骂攻击改为了一星,点赞数不能取消,于是流浪地球粉为了讽刺这种现象开始豆油式钓鱼。真的服了,大写的服。点开它的账号显示已经开始攻击其他的欧美电影。豆瓣官方立即回复并打脸这种钓鱼式散播谣言无耻行为。

我其实想问这些钓鱼用户,有这些心思为什么不用在工作学习当中呢?好好地研究一下期末考试考好不比在网络上和别人对喷强?

当事人链接: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status/2395067485/&dt_dapp=1

为什么要给豆瓣站街?是不是收钱了?抱歉,在座的各位精神赵老爷们当初冤枉豆瓣,死里黑豆瓣收钱改差评的时候可是一点也不客气,怎么?官方出来打脸之后,有没有一个电影粉丝公开给豆瓣官方道过歉?你们造谣一张嘴,干完了拍拍屁股走人还不允许别人翻案?看不惯某些人的嘴脸说句公道话成了不ZZZQ ?本来是不打算给这部电影写东西的,只是看不惯一些不要脸的碧池天天碰瓷豆瓣,从毕志飞到战狼2到流浪地球,到底是哪些群体兴风作浪刻意拉仇恨?一部电影打一星变成了阻碍中华文明进步脚步,成了阻止崛起,仔细想想,这TM不是扯淡吗?就仔细观察流浪地球电影本身也存在严重辱华行为,纵观事件还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

可能有些人诡辩称打豆瓣App一星不是说好的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吗?这句话完全是诡辩,首先这不是普通正常的一星行为,这属于被煽动的集体行动,豆瓣官方发布的数据调查也证明短评收钱改差评纯属造谣,电影五星用户动机不纯值得令人怀疑。如果说普遍国产电影反馈了豆瓣系统有问题还可以商榷,问题是这次是核心矛盾还是流浪地球分数不满意,如果流浪地球9.0则一星运动压根就不会出现,所以矛盾的重点是电影分数而不是App本身,App一星只是冠冕堂皇包装好一点的借口而已。其次批评前提是我们要有批评的自由,批判的目的本质还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如果地球战狼粉企图利用该事件绑架豆瓣评分不允许一星差评出现,以后吴京的电影次次复制如此行为,豆瓣评分再无可信性,那么这句话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就是一句空话。请问一个被资本掌控的豆瓣平台下再说这句话有何意义?如果因为一部电影从而失去上万部电影电视剧的批判权利,那么这种批判权利我宁可不要。不反对个人行为App一星,我反对的是在一部分人错误的恶性煽动传言下的集体App一星事件,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谈谈为什么我要坚决抵制所谓的流浪地球战狼五星粉对豆瓣App一星攻讦羞辱,根本原因就是,1.流浪地球评价一星用户并没有上升到攻击整个豆瓣平台来表示对五星的不满。2.流浪地球评价一星用户并没有在豆瓣以外的其他平台网站大肆宣扬五星用户言语评论并公示于众搞大字报形式进行集体批斗。3.流浪地球评价一星用户并没有在豆瓣平台通过豆油的形式钓鱼发布对豆瓣不实的消息和诋毁豆瓣评分的真实性。4.流浪地球的评价一星用户并没有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到其他电影评分之中。

而上述底线,流浪地球五星用户全部践踏并且病态般的报复性反弹,这本身就是不健康不正常的行为。很多人标记完后必然要羞辱踩一踩欧美的同类科幻电影表一表忠心,一个粉丝群体,把无辜的其他电影卷入其中,攻讦羞辱其他毫不相干科幻作品为荣,这是病态般的复仇,这就是尺度,任凭粉黑互相如何攻击卖惨,如果双方其中一方无底线附加伤害无辜,这就是错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正常。就如同一个人和你在教室展开辩论赛,你的对手走出教室不仅要一把火烧掉教室,把你的朋友也砍伤,把你的话挂在他的朋友圈轮流辱骂,还要密谋引诱你本人露出把柄。要我说,这个人可能精神出现问题。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就连黑社会老大也懂只杀仇人,放过无辜的人和妇女儿童,这种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某些人就是不懂?

流浪地球战狼五星粉开始把怒火转嫁别的电影上: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status/2395760973/&dt_dapp=1

对于某豆瓣App一星运动者,想说以下几点

1. 豆瓣算法,非活跃用户一星基本上没有权重,豆瓣目前所有的分数一切都是基于老用户+长期几年在豆瓣活跃发表影评和动态的评价分数综合。新注册的和不常用豆瓣的你刷几千个几万个一星,也影响不了多少,同理刷五星也一样。流浪地球电影分数下降。本质的原因是因为3、4星评分增多。因为它确实质量很一般,而且7.9不挺好的吗?为什么就容纳不了不同的意见呢?就是众所周知大陆不止豆瓣一家,凭什么天天碰瓷豆瓣?不去好好质疑一下猫眼和淘票票评分?恐怕相比水军还是小巫见大巫吧?平台是没问题的,哪个平台都会有出口成脏的低端用户,不能管的太严,也不能管的太松,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太严,就成了知乎那副样子,清一色ZZZQ吹这种平台才是最恶心的。

无脑一星任何电影都能出现,你可以去肖申克的救赎看看,热评也会一星存在。豆瓣能做的,就是抬升算法门槛,不会将新注册用户和不常用豆瓣用户计入总分,整个事件起因就是一方想单纯消灭另一方的存在,也许知乎可以,也许微博可以,抱歉,豆瓣不行。一个人四星修改一星和豆瓣管理员有半毛钱关系?豆瓣几千部电影电视剧分数这么多年了,就你破地球需要搞特殊?给个建议,如果某粉对评分不满意,可以集体豆油阿北,撤掉评分,学建X大业搞一个媒体评分10分,让粉和黑全部统统闭嘴。以后凡是吴京的电影集体挂上媒体评分10分,希望这是你们想要的结果。

你们口口声声说豆瓣完了,豆瓣失去公信力了,豆瓣评分不公正,国产自动减一星,外国的自动加一星,可你们看看你们自己,还在用着豆瓣弘扬你们所谓的可笑的激进民族主义言论,不是说好的卸载豆瓣吗?不是说好的没公信力了吗?不是说好的凉了吗?我不是药神豆瓣9.0的时候你们没出来大声斥责,红海行动豆瓣8.3超越大部分好莱坞电影的时候,你们悄悄瞥了一眼没说话,到了吴京的流浪地球,你们这时候站出来了,不觉得讽刺吗?你们张口闭口骂豆瓣双标,其实,给豆瓣打了一星还在用豆瓣的你才是最双标的。既然豆瓣评分没有公信力,你们又何必纠结评分和评论?反正也没人看呗!你们既然不断纠结评分,这就更加反向证明了豆瓣评分早就深入人心!这就是一个悖论!所以你们的逻辑完全自相矛盾,内心无法接受现实于是索性撒泼打滚的方式报复的小孩心态暴露无遗。

关于豆瓣短评区为什么没有踩赞比例,我的理解是,豆瓣为了客观公正表现电影正面负面评价,不会让短评全部被好评占领,也不会让差评占领,好评差评四六开分布,分数高的会三七开。这样做是明智的选择,避免出现知乎那种大量水军踩赞高票答案,清一色好评现象。所以,强烈支持这种机制!看不惯忍着。

2. 在这里想问问所谓的一星运动者们,为什么豆瓣上映电影每年几百部甚至上千部国产电影,你们没有站出来替国产电影出头说话,为什么偏偏到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就容不得差评?给差评者冠以各种方式ZZ色彩的扣帽和批判?为什么批判一部没有吴京主演的国产电影你们就不发声任凭豆瓣分数下降?从什么时候开始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学战狼2穿上了爱国的糖衣炮弹?当抗日神剧被骂得体无完肤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抗日神剧也很爱国呀。凭什么只有流浪地球不接受诋毁?好好谈电影剧情漏洞和缺陷就只谈电影本身不就完了?为什么要给电影附上所谓的ZZ情结?

到底,豆瓣也只是一个平台,为什么夸和踩的规则要越过电影本身开始攻击这个平台?豆瓣不希望你们国产电影个个满分?创造奇迹为国争光赶英超美?电影差评队对豆瓣有什么好处?好电影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豆瓣这个平台。问题是,电影质量的事豆瓣说了算吗?豆瓣就是个平台,那么多电影,怎么就你流浪地球那么多b事,你看评价评分不爽就去举报,就去怼,你去给豆瓣打低分干什么,豆瓣这个app就为你流浪地球服务的?是不是你在贴吧知乎上跟人吵架了,你去知乎贴吧App打一个一星?就好比你和别人在图书馆辩论,你辩论不过别人还罢了,你还要放火烧了搞砸图书馆是想干什么?人家管理员和你有半毛钱关系?

冷静一下思考网络炒作背后的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吴京的电影已经不止一次利用爱国和民族主义进行消费。在此对所有的人提出以下几点问题:整个事件全过程谁是最大的受益人?谁是受害者?谁是冤大头被从头被利用到最后?回答上以上三个问题后,你再反视角观察思考。相信你会从迷宫走出来更加冷静思考问题本质。可能有人说我们可全部自发的参加的,没人指使,你想多了。有时候,推波助澜的人只需要用一根火柴而已,先反串一星或者在评论区留言,然后反串五星自演自导让整个事件发酵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本身就是吴京电影公关团队拿手绝活。人家根本不在乎你们一星五星谁赢谁输,只要能在网络上炸出动静引发路人关注就是成功。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意思?A.有时候给电影打五星的,不一定就是喜欢电影的人,他们可能希望分数高一点,把电影本身推上风口浪尖捧杀。B.有时候给电影恶言相加一星的人,不一定就是某些人口中所谓的牧羊犬汉奸卖国贼,非常大的一部分极有可能是电影公关团队自己人,他们就希望这种一星言论哗众取宠引发网络热议,这个社会不是某些人眼中的那样非黑即白,一星必定收钱了黑电影,一星的必定不客观,一星的绝对是崇洋媚外。如果还有这种思维的,孩子,多读几年书吧。

3.流浪地球和好莱坞欧美的主流大片有差距难道不是事实吗?差距主要在剧情细节合理性和演员演技上面。就谈谈电影中一些细节设计,做的非常的粗糙令人诟病:

A.飞机的设定问题。从电影之中可以看出来,地球的生态彻底崩溃,氧气定然无法补充,更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无法适应人类生存。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飞机必然要考虑无氧气的情况,需要携带大量的氧化剂。依旧采用传统布局的飞机,无法接受。 B.地下城出现的场景粗糙难以直视,都未来了,怎么学生上学的教室还不如8102年的小学教室?连普通的多媒体软件都没有?学生还穿着上世纪特色校服?C. 比如说地球靠近木星后的运行轨道变化,这个全片核心问题的解决,竟然是靠超级英雄式的灵机一动,还把以色列拉来陪绑。这样关键科技点的运作,只能让人看直摇头。转折难以说服观众。其他等等

再看看流浪地球的配乐OST,也出现了多次撞车和抄袭的嫌疑

聊聊到底分数高是崇洋媚外还是实事求是,看看星际穿越导演怎么做细节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接手《星际穿越》这个项目时,他对编剧的剧本做了很大的改动,并且希望让故事尽可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他向索麻省理工恩请教了许多科学理论知识及公式,索恩甚至把自己的笔记本给了富兰克林,上面全是他多年以来记录的研究成果。富兰克林如获至宝,他知道只要在特效制作中遵循这些公式,就可以创造出符合物理定律的图像,于是,他让研发团队按照索恩的公式编写新的特效软件和算法。有了顶尖天体物理学家和著名特效公司的奇遇式的合作,后面打造各式场景与真实呈现各种效果也就成为了可能。

链接:

所以,两部电影细节对比高下立判,不是只有豆瓣的网友说星际穿越好,也不是什么崇洋媚外跪久了站不起来之类的狗屁不通的理论可以解释电影分数。流浪地球很好,但还是不够好。只有认清差距,才能让国产电影更加优秀,得到国际的认可。给App打一星除了让某一批人自嗨一阵时间后,毫无意义。我想可能你努力埋头认真工作贡献GDP,比你在网络上浪费时间更能体现你的爱国心。

看到有的影评把DC和Marvel 超级英雄电影拎出来鞭尸然后质问很多人为什么不质疑那些科幻设定也是醉了。首先,DC和Marvel人家拍的电影本质上属于超级英雄电影,和你流浪地球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你会把喜剧和科幻做比较吗?其次,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全部是根据美漫改编而来的分支之一,美漫如同日漫一样,属于漫画世界想象力天马行空七龙珠类似的故事。举例,你会质疑七龙珠孙悟空的世界不合理性吗?如果继续杠精那放过彼此吧,活在自己的世界很容易。

4.爱国有两种,国民爱国和公民爱国,国民爱国是口号,所以政府都在宣传这是当然的,而公民爱国是对国家政策和方针进行思考,并监督保护执政党是否履行职责,想必大家都清楚吴京所谓的我爱国无罪言论,为自己战狼2辩解。吴京的爱国是不是前者我不知道,但绝不是后者,自卑的不是骂他的人,他把别人的批评视作在诋毁他的作品,攻击他本人,真正自卑的是他自己。同理,流浪地球体现了一个大国强盛时期的文化衍生产品,大国必须有权利容纳的下别人的一星,否则你和韩国那种小国狭隘的心态没有任何区别。越来越多人的认为在网络上和人对喷是一种爱国的行为,在我看来这些人只是生活中的loser,给片方增加电影票房收入利用的工具罢了。什么是爱国?少上网好好工作学习给国家贡献GDP早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才是爱国。遇到网络上校园性侵和潜规则才需要你上网转发伸张正义。我鄙视前者的并且尊重后一种真正的爱国者。

如果看IMDB排行榜,拿所谓的ZZ色彩眼睛批判,肖申克的救赎凭什么第一?讽刺政府监狱腐败,教父凭什么第一?讽刺美帝社会黑社会横行?黑暗骑士凭什么前三?讽刺美帝警察毫无作用要一个富二代拯救城市。是不是北美IMDB用户都不爱国才把这么多电影推上Top?

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作品不怕诋毁和批判,如果你真的怕电影被批判就不要上映,放回被窝里自己偷偷看。要相信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上世纪大话西游的年代,票房的大爆已经证明了电影的成功。如果一边攻击平台本身,一边强行逼迫别人和自己同一思维歌颂吹捧,这才是中华之耻,丢尽了祖宗的脸面。汉唐盛世,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开放包容接受任何意见和价值观念的,学满清搞文字狱,搞一言堂,只会让祖宗蒙羞,丢掉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最后,想附上润之兄一句话,革命的首要任务,是认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才是根本问题。豆瓣和影评人,不是中国电影行业的敌人,对自己苛刻一点是一件好事,美帝IMDB建立100年以来上9分的电影只有4部,同样没有搞垮好莱坞。所以真正能搞垮中国电影的,只有烂片!

 7 ) 小明的故事 ——《流浪地球》剧本问题研究

2月11日晚,我和同事在时代广场AMC看完《流浪地球》。 我是二刷,心情有些复杂。而她犹豫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我,那个点木星和炸空间站是为什么?真的是刘慈欣写的吗?

同事是纽约长大的95后,哈佛计算机系本科毕业的华裔,能听懂中文,很喜欢科幻小说。她和我讨论伊恩班克斯也讨论刘宇昆,当然还有大家都很喜欢的刘慈欣。我们还在部门内组织了读书小组,第一个讨论的作品就是英文版的《三体》。听说这次的电影是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她和我一样,都报以了极大的期望。

但是,她问的问题,与我父母在观影后提出的问题相通。在许多没有什么科幻阅读经验,又抱着热情前去观影的长辈口中,这个问题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形式提出。

怎么几个人自己拿主意,就把事情解决了呢?

这样的疑问,在大部分影评中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我甚至看到一位大V戏谑地谈到这种疑问,说他们没有看过什么好莱坞大片,还以为什么事都要开个支部会议研究一下才能决定。

大V是名校理工科博士,年轻有为,他的意见“自然”更值得重视。但是,紧接着,他又写到,父母们竟然都看过《三块广告牌》而且很喜欢。

《三块广告牌》是去年的金球奖得主,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剧本奖。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美国中西部小镇,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社会形态,比《流浪地球》中着力还原的北京,上海,离普通中国人都更加遥远。但是不少中国中老年人,竟然更能“看懂”偏小众,偏文艺的《三》,而不是偏大众,偏商业的《流浪地球》。而令他们感到困惑的地方,竟然跟我的纽约95后同事不谋而合。

这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在本片中树立的所谓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美学标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能在让一部分人狂欢的同时,让另一部分人——不分国籍,不分年龄,不分学历的一部分人,看不懂呢?

作为一个写了三年科幻小说的业余新手写作者,我开始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但是在大量的专业或者半专业评论中,我并没有发现太多的分析与讨论。

同时,作为一个科幻圈的边缘人,我完全承认本片的历史意义,也可以从情感上理解人们的激动甚至选择性忽视。这部电影的意义,以及它引发种种效应,早已超越了电影本身。我个人也非常喜欢电影中的特效,概念设计,场景表现,配乐等等。在影片第20分钟,长镜头从鹅毛大雪中的抽油机一路逐渐拉远,直到千万座行星发动机在孤独地球表面幽幽发光,配着神似Hans Zimmer的磅礴音乐,我坐在大荧幕前发抖,因为在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人类超越日常的渺小与伟大。这是科幻的终极目的之一。

但是那些越出色,本片在剧情上的问题就越明显。作为一个写小说而非做特效的人,我甚至感到羞愧不安。真的可以更好的。完全可以更好的。而在本片上映之后,所引发的最激烈的批评和疑问也都针对剧情。

但是诡异的是,无论是批评还是辩护,很快就变成了对于姿态的批评与辩护。鲜少有人真正关注,批评的内容——剧情本身。

作为小说写作者,我不太了解影视剧行业。本片列出的编剧有八位,我无意批评任何一位,也不想将矛头指向编剧群体。我知道,比起编剧中心制的美国韩国影视行业,国内的编剧群体在导演中心制甚至是明星中心制下,可以说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我也知道,一部电影,最终的剧情呈现,可能并不仅仅是编剧群体的责任,导演,剪辑,制片,发行......可能都需要承担责任。

所以,让我们把祂——这个应该对剧情负责,接受研究和批评的聚合大脑,进行一个抽象后再实体化。让我们把祂叫做——

小明

我将在下文中尽量少地使用任何编剧或者小说创作方面的术语,不会讨论任何“这不科学”的问题,也将尽量不带入任何需要科幻类型知识的内容,除了一些类似影片的情节点引用。

虽然我看过流传出来的剧本,但是论述依据和时间点仍然是所有观众看到的,影院上映的全片,不是流传出来的剧本。认真看过剧本的读者会发现,这没有区别。

本文的目标,是像美食作家王刚老师一样,让读者用最直观也是最深入的方式明白:

小明为什么这么做。小明哪里出了问题。小明本可以怎样做。

希望读者至少看过一遍《流浪地球》的电影。如果读者像我一样,还读过《三体》,《乡村教师》,是大刘的老读者,那么再好不过。

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小明。

问题的核心

如前所述,本片剧情问题的核心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

再通俗点,就是你是什么人,就应该说什么话,干什么事。而本片中没做到。

这个概念,是任何一个理智的读者都能理解的。更遑论业余或者职业的写作者。在通俗小说或者电影中,因为需要在有限篇幅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剧情推进上,给人物发挥的空间往往没有传统文学中大,所以在电影刚开始的阶段,需要一些强有力的,甚至是有些陈词滥调的场景和事件,把人物的形象快速树立起来。

本片中,开场我们很快知道,主人公是刘启,年龄20出头,职业是机修工,性格有些叛逆,和父亲,姥爷都有些心结,渴望自由,证明自己,甚至不惜砸坏妹妹教室的显示屏,从黑市老大那儿骗装备——为了上地面。能力方面,自称天才,但是更像是中二青年的嘴炮,而非真实证据。

很好,一个典型的叛逆青年男主的形象树立起来了。许多人不太喜欢刘启在地下城中有点痞气的表演,我个人觉得无伤大雅,可以看做一种接地气的融合尝试——当然,并非要在台词中写下“兔女郎的小尾巴香又软”,从头到尾管一手养育自己的姥爷叫做“老东西”才算真正的接地气。

但是,比起小明在主线剧情处理上的重大问题,这些令人尴尬的细节可以忽略不计。

以下,我们将抓大放小,分析“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这一核心问题,是如何造成了主线剧情的三个最大问题,从而最终导致了整部电影世界观的崩溃。

我非常难受地发觉,特效组花了大量资金,无数血汗打造出的逼真的机械装甲,宏大的宇宙场景,本想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但因为小明的几个明显问题,令一个本来可靠的世界轰然坍塌,稍微理性的观众都瞬间出戏。

这就是小明的责任。

问题一:救援队打爆火石

CN171救援队打爆火石的场景出现在电影65分钟左右。王磊上尉带领的救援队在36分钟左右第一次出现,征用刘启一行驾驶的373号运载车,运载火石到杭州,重启发动机。

在36分钟到65分钟这近30分钟的时间内,小明花了不少力气,表现王磊上尉及救援队人员在极端条件下的坚韧与勇气。48分钟到54分钟,救援队和刘启一行在上海中心大厦内的剧情场景,虽然剪辑略显凌乱,但是意图是体现了的。48分钟,刘启要求先拉人上去,救援队要求先上火石,王磊上尉权衡后,表示一起上。52分钟,救援队的刚子为了火石牺牲,56分钟,救援队一行果断放弃没有生存可能的姥爷,继续运火石,引起刘启的不理解和强烈反感,双方争执。刘启和救援队分道扬镳,救援队分给了刘启等物资,让他们去避难,自己继续前行。

然后出了问题。

61分钟,发现杭州地下城已经失陷之后,之前一直冷静理性,大局为重,甚至先上火石后上人,放弃对姥爷的无谓救援的救援队——权且把他们看作中国军人的象征,竟然在这里,以“不能再死人了”为理由,打爆了火石。

而且不只是一个队员的问题,竟然连救援队的队长王磊上尉,也被表现出情绪控制。如果说空扫雪地还可以勉强理解,那么,紧接着下达的“解散”命令,令我在宽容前一个小时无数的细节之后,第一次明显地意识到了,小明的问题。

作为靠着小米加步枪,绝对服从命令,绝对不会后退的坚韧打下了无数大小战役的中国军人,作为用血肉做长城,用身体做沙袋也要完成任务的中国军人,作为去食堂吃饭都要排队,叠被子都要叠成豆腐块的中国军人,在这里的表现,令人难以接受。难以接受也就难以共情代入。难以共情代入也就难以相信这个故事的合理性。

那么小明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他就是不想弘扬主旋律,也不用故意抹黑救援队吧?

答案很简单。几分钟后,王磊上尉和救援队成员的脸,被一束车灯点亮了。同时点亮的还有他们的希望和我对小明的巨大失望。

这束车灯来自刘启。

之前还是中二少年人设,不理解人类大义乃至在雪地上情绪失控的刘启,在这里充当了觉悟崇高的精神领袖角色,感召冷静理性,饱经沧桑,觉悟很高,本应该反过来教育,引导刘启的王磊上尉。

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一次不匹配。

按照小伙伴的话讲,从刘启和救援队分离,到打爆火石,是一条教科书一样失败的B线。哪怕随便出了点什么意外,导致火石爆炸,都比现在让救援队失去理智,打爆火石要好得多。这个不合常理的编排,让人发觉了小明在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主角的光环,把刘启线和救援队线再合上。这条线的失败导致救援队的人物难以被观众理解,更不要说对人物产生共情。

我本来对王磊上尉的期待,是一个像《三体》中章北海似的角色,理性,智慧,坚韧,或许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最重要的,是像所有中国军人一样,明白什么是大义。对刘启的影响是亦师亦父亦友。通过短暂合作的言传身教乃至自我牺牲,以一个“精神父亲”似的形象,让刘启对于十年未见的父亲的选择,对于肩负人类大义乃至不得不牺牲小我的军人们和科技工作者们,渐渐由不理解到理解,最终接过王磊未竟的任务,挥泪前进,继续发动机重启计划。

这是一条不用太多想就能完成的剧情线索。虽然不算出奇,但是可以同时树立王磊和救援队的人物形象,以及刘启的成长经历,为后面与父亲的和解打下基础,并且情感贴合实际,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上甘岭到抗洪救灾,中国军人的坚韧顽强,绝不退后,稍微点一点,谁不懂呢?

可是小明偏不。哪怕废掉救援队一行的形象,废掉之前的人物构建,废掉能使观众共鸣的自然情感,也要让刘启主角团闪亮出场。

小明说你行,你就行。

这也让我开始思考,小明究竟应该在影视,小说等种种虚构艺术中承担怎样的角色。

我想了半天,一个或许通俗易懂的答案,是治疗师。

如果读者在过去的十五年中对合作类的网络游戏稍有了解,应该都知道,一个进行战斗的团队中,有负责拉仇恨的坦克,有负责输出的DPS,也有负责给所有人加血的治疗师。作为一个八年老治疗师,我知道,最好的治疗师,是让所有人都感受不到存在的治疗师。坦克和DPS在战斗中全力以赴,各司其职,完全不需要关注自己的血线。

小明也应该是这样。电影或者小说中,人物应该按照自身和环境的设定,以及一些基本的人类理性逻辑,采取合理的举动,而不是为了任何理由,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平庸的小明,让人物做出的行动都是完全符合预期的,平平无奇。一个优秀的小明,可以通过巧妙安排伏笔,线索,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给读者以“对啊,我早该想到的”的戏剧性体验。

而一个不合格的小明,罔顾故事发展的基本逻辑和观众共享的社会常识,用自己的手去粗暴地操作人物。小明的手出现了,观众疑惑了,这些人为什么会突然这样?电影啥意思?我没看懂吗?

“哦,这个就是个电影嘛,主角是他,那就是这样咯。别当真,看着玩就好。”

小明,你对得起在艰苦条件下,做出精美布景和特效,极力把幻想世界在大荧幕上变为现实的美术老师们吗?

问题二:刘启提出氢氧混合点木星

场景出现在84分钟左右。74分钟,饱和式救援的设定使得刘启一行还未到达苏拉威西,转向发动机就已经重启。

在这里,地面线故事线的主要推动又转移了一次。从36分钟到65分钟,主要推动是运火石去杭州。从65分钟那个转折开始到74分钟,主要推动是运火石去苏拉威西。这两个主要推动的情节,都以一种“其实也无所谓嘛”的方式结束了,将情节直接转入下一个任务。虽然不算太好,但是也尚可接受。

这种较为简单粗暴的情节处理方式,实际上让观众感到,刘启他们所携带任务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对刘启等人的期望也就降低了。这里其实也算符合片子到这里的主题构建,即集体主义拯救人类。全球性的救援嘛,一小队普通人,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上的忙就尽力帮,决定不了整个计划的成败。这也跟观众的社会常识相符。

然而小明又一次让我大跌眼镜。

在84分钟,镜头闪回,刘启想起与父亲刘培强在影片前5分钟的谈话,木星由氢气构成。道具组甚至还细心地在场景里设计了两个橘红色的氢气球,提示同样是氢气构成的橘红色木星。

我隐约有不好的感觉。

而刘启又一次承担了关键先生的角色。他忽然想起了父亲的谈话和那两个橘红色的氢气球,以及氢氧混合爆炸的初中化学知识,进而振臂高呼,宣布自己的发现,然后点燃木星!

就我所知,不少具有初中以上化学知识的观众在这里忍不住笑场了。而我则一瞬间感觉到穿越。我觉得自己在看的电影不是《流浪地球》改编的。

熊孩子靠背初中知识点拯救地球,我觉得这是《乡村教师》。

你也不能说小明完全搞错了科学原理。氢氧混合的确可以爆炸。木星大气层的确存在90%的氢气。地球大气层则包含21%的氧气。但是问题在于,如果真的这么简单,一个看不出来有任何科学天才的年轻修车工都可以灵机一动想到,整个地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在干什么?

有人说,后面的剧情补充了,以色列科学家在7小时前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但是请注意,在地面线的主线里,所有的人是不知道这个信息的。无论是担任了科学家兼软件工程师职责的李一一,担任了硬件工程师职责的老何,还是整个点燃计划的指挥官王磊上尉,都把刘启当成了科幻电影中常见的,解决关键问题的天才科学家的角色,完全认同他的想法,并实践了他的想法。注意,还是一拍脑袋的想法。

而且还成功了。

小明,咱们是认真的吗?

事到如此我已经完全无法将本片当做严肃的科幻电影观看。因为科幻与奇幻,玄幻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故事的发展,尤其是技术设定相关的发展,应该符合至少是大众认知上的理性逻辑。我们可以设想完全不存在的技术关键,但是达到这个技术关键的路径应该是看起来合理的。

关于如何将看起来不科学的设定包装得更科学,Ent同学的这篇影评里提供了详细的解法。在此我不再讨论。

我想要说的是,从人物设定上来看,就算我是一个完全没有学过化学的人,看到一个普通修车工灵机一动提出的技术设想,不管它对不对——大概率是不对的,如果不蔑视人类科学本身——我单单从情感上都无法相信。更遑论支持与执行。

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二次不匹配。

类似的场景,我们看一看其他影片怎么做。在完全不讨论科学设定本身的真实性情况下,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物,做出怎样的行动,才能产生信服感。

《星际穿越》。退役宇航员父亲重新踏上征程,在星际探索中克服艰难险阻,终于进入黑洞中的五维空间,给苦思不得其解的青年科学家女儿传回一组解方程的关键数据。女儿进行一番演算,在研究所挥洒稿纸,大声宣布,我发现了!

这不是一个很现实的设定。我个人对《星际穿越》的评价也不如下面的《火星救援》。但是至少,在这里,解决问题的人物是合格的宇航员和科学家。运用的知识也是普通观众可能看不懂的。但是就是这些“看不懂”,这些高于普通观众的专业人物设定,加上合适的场景渲染,让观众至少可以从情感上信任故事逻辑。

《火星救援》。除了老练的宇航员马特达蒙在火星上自力更生种土豆,在影片的高潮场景,负责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指导方案的,是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天才航天动力学家李察·普奈尔(Rich Purnell)。影片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表现天才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冥思苦想,甚至是他与实验室主管的冲突和解。技术方案是利用地球引力当弹弓,弹射救援飞船重新回到火星救援马特达蒙。这个轨道的计算,即使对于天才航天动力学家也十分复杂,所以这个弹射操作甚至有它专门的名字——李察·普奈尔机动(Rich Purnell Maneuver)

这才能让观众感到真实。虽然观众不懂航天动力学,但是看得懂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电影通过讲述故事,让观众理解人物设定与人物关系,以符合常识的方式,顺利地解决技术问题。

而在本片中,刘启作为有点小聪明的叛逆青年修车工,属于他的事情本来应该很少。第一件,开车,修车。第二件,在影片最后高潮的时候,发挥自己的身体灵活性,冒着生命危险把卡住的“针”推入位置。

但是小明在第一个关键情节点,让中二青年刘启充当了章北海似的精神导师的角色。还不够,在第二个关键情节点,让刘启充当了丁仪似的天才科学家的角色。

回想刘慈欣的所有作品,科学家,工程师,宇航员,军人等等性格成熟,头脑理性的人物基本上是每一本书的绝对主角。即使是《中国太阳》,《乡村教师》这样以不懂科技的小人物为主视角的作品,小人物本身也对科学,对技术充满了尊敬,小人物的行为也是遵循理性的,并且一定存在一个导师一般的理解科学技术的角色。

因为在刘慈欣式的古典科幻世界构建中,人类对科技的尊重,对理性的追求,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也是整个刘慈欣宇宙得以存在的基石。

唯一的例外是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反乌托邦作品《超新星纪元》。

所以我无法理解小明在想什么。为什么选择了一条高难度的路线,让刘启——这个几乎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部经典刘慈欣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以绝对主角人物(注意,不是主视角人物)出现,并且担任了这么多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让刘慈欣式的严肃理性主人公,变成了青少年爽片式的无脑开挂主角。

有很多评论说,本片不同于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超级英雄拯救世界,宣扬的是集体主义拯救世界的中国精神。

我个人也不太喜欢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但是我知道,为什么好莱坞的科幻作品中有这么多超级英雄的存在。

因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小明至少懂得,那些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宏大决定和高难度行动,很难由一个各个方面都只有普通能力的人完成。如果不想做成《火星救援》那种真正严肃的科幻电影,至少人设要有点超越性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整个故事逻辑成立。普通青年拯救城市不靠谱,会变成蜘蛛人的青年,拯救城市是不是就好一点儿?

一旦接受了人能变成蜘蛛人的设定,故事是不是就合理多了?

万一人真能变成蜘蛛人呢,是不是?

所以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里,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而在《流浪地球》中,我本来的期望是,通过表现中国军人令世界咋舌的纪律性和严密性,以及中国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航天工作者的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加上适当的科技设想,去替代超级英雄的那一部分能力。

然而小明的选择,是让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刘启不靠变异,也不靠科技,靠拍脑袋。他站在与现有常识几乎无异的人物设定之上,却做出了超级英雄也做不到的事。

如果承认他的人设立起,那么塌陷的就是整个世界观。

虽然李一一和老何用软硬件工程师的专业性分别展开技术攻坚的桥段很不错,坚守岗位完成职责,默念“生死有命”的老何在我眼里是全片最好的人物,但是无法忽视的是,提出技术行动方案的架构师,是刘启。甚至在所有危机结束后,贡献了点燃方案和具体攻坚执行的联合政府特别科学观察员李一一还成了刘启的跟屁虫。

更不用提李一一和老何刚出场时,那些镜头中,有意无意的狼狈表现。我不知道真正的航天工作者看到这些是什么感觉,我只是作为一个科幻写作者,感觉很难为情。本来我们可以像《火星救援》那样,把我们的航天八院,表现成与JPL类似的人类希望所在的。我本希望看到对科研工作者的真心赞颂,甚至是动人渲染的。

小明,你这是为了什么呢?

当我看到,许多国内的95后小朋友因为刘启开挂拯救了地球流泪之时,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

于是我更加难受。

问题三:刘培强火烧空间站,撞木星

107分钟。

在84分钟过后,我意识到,小明可能并没有考虑到我这样的观众。所以我对于小明是半放弃的状态,行吧,你说啥就是啥。我试图放空大脑,去看震撼人心的视觉特效,甚至连小演员们略显青涩的煽情表演,在我眼里都比小明的问题可爱得多。他们的表演虽然有些尴尬,但至少还在合理的人设范围内。

但是在107分钟,小明第三次让我目瞪口呆。

刘培强中校,在领航员空间站工作了十多年的高级航天员,在事先得知MOSS 0%的成功可能性的警告下,怒砸一瓶伏特加烧毁空间站主控室,违反联合政府规定,手动驾驶着保存着人类火种计划的空间站,冲入木星。

在冲入木星之前,还要把与妻儿的照片贴在驾驶台上,说,回家。

如果说小明的问题一让我感到不舒服出戏,问题二让我感到好笑出戏,那么问题三,是让我愤怒而出戏。

我在豆瓣上标记过的电影电视大概不到500部。并不算太多。但是,在我有限的观影经历里,从未过有这样怒刷存在感的小明。

我在二刷,三刷时反复研究这一段。我知道刘培强在自杀行动之前分离了空间站休眠仓——尽管只是一句轻描淡写的旁白,事后这些精英宇航员下场如何也毫无交代;我也知道MOSS给出的0%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在刘培强做出要自杀撞木星的举动后,MOSS拒绝一切交流。但是这些无法说服任何一个还抱有一丝理智的观众。

所有观众在这个时候都知道了,就是0%的行动,刘培强也会成功——因为这是个商业电影。还是大年初一上映的。小明一定会出手,完成一个大团圆结局。

至于什么理性精神,什么世界构建,什么人物动机,什么关键抉择,什么木星洛希极限,都是编的,什么0%的行动计划,就是-200%,情况再绝望,都没关系。

电影在107分钟就已经结束了。小明使出神之一手,让刘培强的人设完全崩塌,也最终消解了整个电影和观众共同构建的,却在小明的一再重击下摇摇欲坠的幻想世界。

观众跳出来了。圆不上了。剩下的垃圾时间,小明爱干啥干啥吧。

刘培强,作为一个中下级军官,做出了与他身份和职位,能力,思想境界都不符合的事情。而且竟然还做到了,竟然还成功了。

小明说你行,你就行。

这就是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的第三次不匹配。这一次的不匹配,比刘启的前两次都更要惊天地,泣鬼神。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

虽然我不太能理解小明的脑回路,但是在我浅薄的揣度中,刘培强的非理性行为,是为了扣“回家”这个主题。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来表现“回家”吗?

要表现中国人的归乡情结,方法和例子都太多了。春运中,拼尽全力也要挤火车回家,是正常操作。有家不能回,为了更高尚更重要的东西坚守岗位,抚摸照片怀念亲人,也是高级一点儿的正常操作。为了回家看儿子,完全丧失理性,把全人类的希望都搭上了,靠小明之手强行结束故事,这真的不是在黑“回家”吗?

我们的老祖宗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我们的老课文有《夜走灵官峡》,宝成铁路开山工人的孩子在雪夜里独自看家,告诉我们,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我们2018年春节的iphone拜年视频有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列车员在春运期间坚守岗位,和孩子在站台上见个三分钟,就算回家了。

这些例子可能土,可能俗,但是这情感是真实的,动人的,合乎逻辑的。中国人可能是最懂舍小家,保大家的民族了,这种感情与科幻无关,在无数个场景中都通用,都能打动人心。但是小明为什么不用呢?

提供另一条不用太多想就能完成的剧情梗概。同样是需要刘培强牺牲自己。

行星发动机的利用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的轨道,需要引航员号空间站进行引导。刘培强坚守岗位,作为最后一个未休眠的宇航员,在天上引导地球避险,同时执行火种计划。高潮部分是为了修好失灵的引航装置,比如炸开木星需要的洲际导弹和高功率激光武器的定位系统(张双南教授的文章),进行危险的舱外行走,但是发现自身的推进燃料仅仅够维修单程,他再也回不去了。刘培强下定了决心,在维修即将完成时,打开最后的通话系统,跟刘启和解,道别,刘启则与地面上许许多多的军人、平民一起,万众一心,通过天上,地下的一起努力,完成对地球的拯救。刘培强在被木星爆炸火焰冲击前的一瞬间完成任务,欣慰微笑,对刘启说,儿子,别哭,爸爸终于完成任务了,这就回家了。

这是个非常典型而简单的情节线。其实在95分钟到107分钟前,地面线,世界救援队大团结的情节是很令人触动的,也比较好地表现了集体主义救地球的主题。但是就是在107分钟,小明让刘培强表现出的,以个人情感为动机采取的,匪夷所思的行动,让这十多分钟的建构再一次塌陷了。

如果这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我不知道什么才是个人英雄主义。人物罔顾自己的能力、职位设定和局限性,以个人情绪感受为行动的第一目的,做出极大可能伤害到整个人类群体的行动。

这非常,非常地不专业。

在刘培强念出三体中的“前进三”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讽刺。

因为他的思维和行动完全不是章北海们的思维和行动。我相信,在不存在小明之手的世界里,章北海会毫不犹豫地击毙刘培强。

相反,刘培强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在刘慈欣的《三体》中饱受指责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善良聪慧的,是一个在平常标准下的可爱女性,但是因为她站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的位置上,所以她出于个人情感和寻常价值判断的行动,可能导致了整个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覆灭。而她甚至不是为了家庭。

在这种意义上,刘培强,是一个低配的程心。

按照刘慈欣的冷酷理性,刘培强的非理性行为应该导致的是流浪地球计划和火种行动的全面覆灭。这是符合逻辑的故事发展走向,充满了刘式美学的疯狂深刻,然而它并不符合大年初一的商业电影需求。

所以小明再次开挂了。用不应该存在的神之一手强行挽回了故事,视观众的理性思维为不存在,让许多在视觉和情绪轰炸下尚存理智的观众发出了“看不懂”的疑问。

小明也完全破坏了刘慈欣的世界。

总结

人物的设定与其行为不匹配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本片虽然有着刘式硬核科幻的外皮,但是内核却是背道而驰的。这种错位导致了两个绝对主角在关键环节上采取的行动不符合基本逻辑,从而导致了整个成片的逻辑呈现出一种青春热血电影的质感,只能够打动被情怀裹挟的善良年轻观众,而无法通过哪怕是观影经验不多的中国中老年观众的基本理性思维考验。

特效组的老师们创造出了特效和美学上的宏大叙事,视觉呈现震撼人心,但是小明拖了后腿,没有提供配得上宏大叙事的人物和基于人类共同理性的基本逻辑。

而没有人的世界,是不成立的。片中,刘培强说过,不是吗?

很难吗?不难。这部片子小明本来可以躺赢的。强大的原作设定,飞跃级的视觉概念设计和呈现,观众对第一部刘慈欣电影的巨大热情,刘慈欣作品序列中可以找到的无数人物原型,对小明来说,都是很好操作的。甚至是本片主旋律的情感处理,小明也可以完全从许许多多已有的经典作品乃至现实生活情境中找到例子。

参见上面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的新剧情梗概。这是一个业余新手作者不花太多力气就能想出的梗概。在和写作者小伙伴的讨论中,针对各个情节点,我们还有更多,更好,更合理的各种梗概。

但是小明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我想出了两个结尾。交由读者判断。

假如读者或多或少理解并赞同这篇评论的观点,现在,请把《流浪地球》中小明的行为本身当做一个故事,自己来当一当,这个小明故事的小明。

结尾一 (平庸的小明版)

科幻电影的工业元年虽然开启了,但是那跟小明关系不大。小明还处于原始社会,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交出一个至少是达到平均水准的故事。

小明太不专业。

这是国产的锅吗?是没有钱的锅吗?不是的。

我们在94,95年的时候就达到了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高峰爆发期。我们有刘和平大手不逊于绝大部分美剧的《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

甚至在年轻一代的手里,我们有首秀《心迷宫》的小明,全业余乡村演员班底的青涩演技,几乎不存在的布景和摄影,五万十万借钱拍,硬是靠着极高的剧本完成度达到了8.7的高分,被视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我们也有首秀《绣春刀》的小明,小众冷门武侠题材与漫改风格的融合尝试,类型上不被人看好的过气实验,同样的非现实主义题材,但是在打造精密的细节,复杂的世界设定和美学架构的同时,在作出迎合年轻观众的努力同时,仍然有着过硬的故事和人物逻辑。

是科幻,甚至是科幻美学的锅吗?

有人说是。我不太愿意评论。《火星救援》,《星际穿越》对于相似场景的处理分析摆在上面了,超级英雄的设定逻辑也分析过了。各种好莱坞科幻电影相信读者们或多或少也都看过。如果真的需要修车工建议氢氧混合点木星,宇航员砸酒瓶子为了回家冲动撞木星才算科幻美学,那我确实无法向父母解释这个科幻美学。

我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那......这只能是刘慈欣的锅了?

呃......看过《流浪地球》原著,甚至是任何一部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后,你还相信吗?

刘慈欣对于《流浪地球》和中国科幻影视化前景的澎湃新闻采访在这个链接里了。请注意采访的问题和回答的语气。总结一下,有四点。

第一,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创作规律很不一样。好的科幻电影往往是原创的。

第二,中国科幻影视缺编剧,非常缺。

第三,中国科幻影视要多元化。

第四,中国科幻影视的工业化各个环节需要专业性。

这个采访说的非常客气也非常明白了。

正是因为我爱那些星辰大海的情怀,爱那些震撼人心的特效,爱那些超越日常体验的科幻美学,我才更不希望他们像流量小生的俊俏面容一样,变成一部电影,小明不及格的遮羞布。

流量小生电影从红火到遇冷的时间,有心的读者可以查一查。

小明是影视工业化的生命线。不要求多高,至少,要达到正常的专业水平。人物设定,故事逻辑,情感动机,这些东西跟科幻关系不大,而是一个小明在处理任何题材时都会无数次遇到的问题。

不要让一个业余新手作者都能轻易发现问题所在。在迎合青少年观众的同时,不要让我们的父母都在怀疑其中的人物逻辑不成立。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在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不是钱,不是情怀,甚至不是希望。

是专业。

结尾二(优秀的小明版)

这么些明显的问题,这么些简单的修改方案,四年的筹划时间,小明怎么会看不到呢?

小明当然明白。小明要做的,是一件大事。

一件从来没人做过的大事。

小明是刘慈欣和《三体》的忠实粉丝。小明深刻地理解刘慈欣的思想体系,尤其是在《三体》中提出的思想体系。小明敏锐地感觉到了,刘慈欣本质上对人类能够保持理性充满不信任。在《三体》中,人们会被程心标榜的人类道德及依附于上的群体性情绪裹挟,做出群体非理性的举动。

比如让程心,一个行动被柔软情绪而非冷酷理性引导的角色决定人类命运。

小明想要致敬并且超越偶像。小明也想表达自己的存在感,表达不被重视,待遇低下的愤怒。

于是小明设计了一个完全反刘慈欣式的绝对主角,中二青年刘启,让他完成了刘慈欣作品中本该是军人,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任务。顺便黑了一把《乡村教师》。

小明又设计了一个低配的程心,刘培强,靠着酒瓶子上头,完成了拯救人类的重任。

小明对着偶像,完成了《鹿鼎记》之于金庸全部以往作品的工作。彻底讽刺,异化,消解了刘慈欣式的理性宇宙。

并且小明把这个故事打着刘慈欣精神的旗号卖了出去。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小明赢得了一场40亿票房的赌注。

小明站着把钱赚了。刘慈欣无话可说。并且,小明站在高处,看着观众因为情怀,因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可爱的善良心,自豪感,忽视或者选择性忽视了故事的反理性内核,绝对信任小明操纵的世界,相信靠着个人情感,靠着刘培强和刘启就能拯救地球。

就像人们信任程心。

无关学历,无关文理,无关专业。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情怀大战中,科幻人落泪,影评人沉默,少数说“看不懂”的大爷大妈,声音完全消逝在了滚滚巨浪之中。

小明不怕。小明知道,刘慈欣说过,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小明用打破第四面墙的形式,以影片上映后,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作为结尾,完成了对偶像的致敬,并且超越了偶像。

而我们甚至不知道祂的名字。

只能叫祂,小明。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对小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真正的伟大。

现在,读者朋友们,请以人物的设定,和基本的故事逻辑判断一下这两个结尾。

你喜欢哪个,又相信哪个呢?


UPDATE: 感谢大家的理性讨论。有些读者说我没看懂,说有些细节其实是暗示了某种合理性的存在,说在删减的剧本里其实如何如何,这些我都理解。

但是,假如一部定位为商业大众电影的片子,因为主线人物和情节的问题,引起了大量正常观众的出戏感,需要观众二刷三刷,一帧一帧地捕捉那些小小的细节,而不是信任主线情节逻辑,甚至需要读者去读各种版本的剧本,才能还原小明的意图......那小明,是一个合格的小明吗?

如果小明是大卫林奇,是库布里克,这部片子是《穆赫兰道》,是《2001太空漫游》,那我没什么说的。

可是不是啊。《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种电影,也有海量细节,但是海量细节是补充主线人物和情节的,不是给主线人物和情节的缺陷填坑的。挖彩蛋是一种愉悦,而不是一种必需。

让很多人看不懂,理解不了主线剧情和人物,抱怨剧情,就是小明的目的吗?

请大家不要被小明操纵。请把自己想象成小明的同事,甚至是小明的老板。如果觉得小明不是完美的,剧情还可以改改,那么,事情是不是就简单很多了呢?

让一个兢兢业业的科学家提出拯救地球的方案,让观众理解并相信剧情的合理,是不是比在镜头里设置两个橘红色的气球,让观众去仔细观察,领悟暗示,并相信刘启的灵机一动拍脑瓜合理,要简单多了呢?

请大家不要对小明那么信任,那么温柔。承认祂的问题,事情会简单很多。

因为这是在坑特效老师,在害小明自己。也在害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

 短评

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电影。先说优点:算得上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尤其视觉效果非常出色。红色防护服和大型载货卡车的设计极其出彩,完全击中了我的审美,如果出周边玩具的话一定购买!再说缺点:场面足够宏大了,但有些空。个别台词太尬,个别演技掉线,个别煽情过头。而大刘原著里的那种悲悯,没有表现出来。简言之,流浪地球是一出无法回头的壮烈,一种不抱希望的绝望。苦涩的成分,原本应该大于燃烧的。

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地球最后的战狼?这片含京量有点高啊。

12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刘启韩朵朵,地球给你俩了,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15分钟前
  • 琦殿
  • 推荐

在西安看完零点场,上座率好得惊人,观众素质极高,我隔壁的哥们(不认识)在电影结束的那一刻对着郭帆的名字大叫一声“牛逼!”第三次看了,还是看哭了,我看到了一个未来,那就是《流浪地球》会成为星战那样延续几十年的经典系列,几十年后,我会在电影院看到地球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也就是三体星系,冰融化成水,人类的孩子在贝加尔湖畔钓鱼。而我们这一代人垂垂老矣,在影院里默默流泪,更多的年轻人因此爱上科幻。

18分钟前
  • 猫一
  • 力荐

华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刘慈欣的硬核科幻设定,小兵扛大旗的主流价值观人设,东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与星际穿越的融合。故事铺排+情节张力+情绪渲染+镜头调度非常娴熟,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场面超赞。虽然有瑕疵但整体非常流畅,后30分钟更攥着手看,几处情节令人泪目,片尾BGM燃爆。“比肩好莱坞、电影工业”已是老生常谈,我认为这是华语电影的发展方向,不算完美但完成度和起点相当高,给你五星不怕你骄傲

1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力荐

到五棵松耀莱影城的杜比厅大银幕上看了这部开创中国硬科幻电影元年的娱乐佳作,不错!几年前就看过刘慈欣的大作《三体》,深知把他的科幻世界搬上银幕的巨大难度,年轻的导演郭帆和王红卫剧本策划带领的编剧团队干得漂亮,值得观众用40亿以上的票房来支持它,鼓励它!好的文化艺术片不容易拍,好的通俗娱乐电影同样需要不凡的艺术才华、技巧和能力,加上巨额的资金投入、高科技视听制作,难度更大。春节假期中,在柏林电影节上斩获奖项和好评的《地久天长》、《恐龙蛋》、《一秒钟》等文艺片和在国内市场上获得票房冠亚军的本片及《疯狂的外星人》等娱乐类型片的主创,许多都是电影学院的各专业毕业生,祝贺他们的成功,母校因他们而骄傲!以前给《战狼2》我打过五颗星,这次也一样。

2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拖着地球逃难的设定有种在看太空版“战狼”的感觉,但无论气质还是内核都够硬,硬气+硬核的国产科幻片,预算有限但特效很真。纪律、服从、牺牲精神,外国人可能又要说华语片自我高潮了,但谁说价值观只能是好莱坞那种?最大亮点:没人谈恋爱,因为谈了也没球用...

2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片要是美国拍的可以给80分,中国拍的我给200分!你能想象在波士顿的IMAX电影院里坐满人,看完集体鼓掌的画面吗?燃,巨燃,全程无尿点,特效满分,剧情瑕不掩瑜。。豆瓣为什么不能打6星?⭐⭐⭐⭐⭐⭐

29分钟前
  • 乙小囧
  • 力荐

4星,多一星鼓励。华语电影工业飞跃的节点,技术、剧本、精神内核,各方面都是全球尺度下顶级同行们的优秀学生水准。可贵之处就在于,作为先行者和新生代,能分辨什么是好的,应当学习的,并用十二分的力气把它们执行出来。比起科幻,我更看重和感动是它作为电影本身的意义,终于让我对华语电影有了一丝“总是往好里去”的希望。执拗、赤诚、勇敢、高贵——是的,甚至称得上高贵,负载着沉重的文化烙印,但依然元气淋漓,令人击节的少年。像那颗燃烧自己驱动前行的淡蓝色小球,向着茫茫宇宙,星辰大海,出发。

33分钟前
  • 力荐

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一部好看的类型片。而最特别的是它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影迷+科幻迷的双重满足。和最好的好莱坞视效电影相比肯定有差距,但差距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了,剩下的都是假以时日就有机会追上的。追求最广泛的情感共鸣是所有商业类型片都要努力做到的,在某些人看来很俗,但我觉得这一点反而应该是值得骄傲的。

34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春节期间最大的一场烟花,是看你爸为你和地球点燃的宇宙爆炸,太朋克了。

36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力荐

7分,当时看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终于用一种好莱坞灾难片的模式,来处理这部电影,这使得最后的救援与牺牲,都有热血感。虽然从情节的细节、人设、台词等很多方面,还是有太多的遗憾。但是,它还是一个方向吧,这种大片,还是要尊重一些类型片基本情节规律的。另外,真正触到我的,还是那个2500年的漫长旅行,一场所有人都看不到结局的冒险,特别绝望与悲观,恰好也是我对宇宙的看法。

3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就在我已经彻底被国内影视技术限制了想象力,不相信中国能有真正意义的科幻电影时,流浪地球便对着我的心脏狠狠扎了一针强心剂,走出电影院都还恍若隔世,中国真的也有这样的电影了吗,真的不是在做梦吗。相信,这是一部定会写进中国影史、中国科幻影史、中国太空电影史、中国影视工业进程史的一部科幻杰作,庆幸能成为见证者。此刻我手中的那张电影票不再是一张观影入场券,更像是一次亲历奇迹的勋章。

40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力荐

1.从特效和技术上讲,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此类中国电影的巅峰了。磅礴恢宏,细节营造用心。2.故事层面比较糟糕,很好奇到底出于什么原因,造成几乎超过40%的台词都是后配的,而且对不上口型,明显是片子成型后彻底改词重配的。这严重影响故事质量。3.作为类型片,很多讲述方式有明显问题,比如人物特征不鲜明,交代不清楚,刘启变成“刘户口”,这种启字的拆解为什么不交代?李一一变成“李长条”留给谁去猜?4.很多地方增加众多根本无意义的插科打诨,自以为幽默但毫无笑点非常尴尬。5.这个全球化的项目中,中俄合作,稍稍出现一句法语,两句日语,美国闪现一次国旗。6.科幻特效技术有了巨大进步,但技术这只是科幻电影的一部分。

42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剧本的节奏处理的极其工整,灵魂黑夜到第三幕的高潮迭起层层堆叠。特效部分也很扎实,美术在好莱坞科幻美学上有很多本土的尝试。最后的太空战狼时刻也并不违和,春节元素也比红海更扣档期主题。希望中国科幻电影好起来。

47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正式启航,让“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4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北京道路安全委提醒你: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这句广播语真是又土又洗脑,能不能押点韵啊?哈哈哈~ 电影比预期要更恢弘磅礴,晨昏线过后的永夜、火种计划、让地球流浪、木星推动地球…等等大小设定,没想到中国也能拍这么大架构、大格局的科幻片了,而且是第一部,了不得。以前看国外科幻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一次看到熟悉的北京大裤衩、上海东方明珠都变成零下89°冰天冻地的末世场景,既猎奇又唏嘘。虽然在剧情上有套路,对于这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科幻新生儿,鼓励多于挑剔。导演说美国人拍科幻是放弃地球、去挖掘新的人类居住地,而中国人是不放弃地球、守住家土的情怀…“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5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走出影厅时,我身后一位女生跟她的同伴说了三句话:“这部电影剧情很一般,网上打分高大概是因为特效吧。而且为什么搞这么多煽情啊。”我同意她的看法。本片让我感觉最不足之处,那就是人、人性、人类文明和人文关怀的统统缺失。我看不到芸芸众生的人,看不到七情六欲的人性,看不到色彩斑斓的人类文明,我只看到各种硬伤的科幻设定,只看到各种未必高明的高科技,只看到国产电影最高水准的特效。可是,没有了人,这一切都是苍白的。当《后天》里难民们在图书馆里争辩要不要烧尼采的书、想竭力保护西方文明之里程碑的谷腾堡圣经时,这样的细节会让人肃然起敬。高度文明不是苍白得只剩下高科技。即便在最危难的时刻,我们仍然会想起某些永恒的人类文化母题,它们的价值超越了小情小爱,也超越了家国情怀,恐怕它们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仙桃剧角】

53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史诗感不是靠狂轰滥炸的煽情就可以做到的,这部电影的双线叙事做得太糙、太散、太自我陶醉了。最可怕的是,这依然是一个中国式寓言:长辈们大爱无言,前仆后继地自我牺牲;年轻人们任性叛逆、自以为是,又总能踏着祖辈的鲜血苟活下来。让人细思极恐的价值观。如果说中国科幻值得鼓励的话,及格已经是最好的鼓励了。

57分钟前
  • 阿暖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