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天使

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弗朗西斯卡·伊斯特伍德,小克利夫顿·克林斯,迈克·韦尔奇,莉亚·麦肯德里克,彼得·瓦克,安德鲁·卡德威尔,大卫·苏利文,亚当·拉扎尔-怀特,戴维·哈,迈克·C·曼宁,马龙·杨

导演:娜塔莉·雷特

播放地址

 剧照

复仇天使 剧照 NO.1复仇天使 剧照 NO.2复仇天使 剧照 NO.3复仇天使 剧照 NO.4复仇天使 剧照 NO.5复仇天使 剧照 NO.6复仇天使 剧照 NO.13复仇天使 剧照 NO.14复仇天使 剧照 NO.15复仇天使 剧照 NO.16复仇天使 剧照 NO.17复仇天使 剧照 NO.18复仇天使 剧照 NO.19复仇天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8:30

详细剧情

故事讲述艺术系女生诺丽遭到同学性侵后,决定正面PK性侵者、展开还击计划。影片今秋北美上映。

 长篇影评

 1 ) 一个长得很丑的女主的复仇史

《复仇天使》。4分。

娜塔莉·雷特导演,弗朗西斯卡·伊斯特伍德主演作品。

女主长得太丑,但她是谁呢?她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就是东木老爹的女儿。够牛逼吧?

这个片子是真的烂,但凡女主稍微向她爹多学两招,也不至于拿到这么烂的剧本。

女主被同学性侵,随后发现性侵她的男生是惯犯,不仅对她,还伙同其他人一起性侵了一位女生并且拍了视频。

女主不知道哪来的勇气,竟然决定只身复仇。

要说国外的警方水平也真的是烂,杀了好几位竟然还没找到凶手,还得等女主先做完毕业典礼。

 2 ) 《复仇天使》观后——当世界都瞎了,除了以眼还眼还能怎么办?

去年年底,有两件大事广受关注,一件是国内红黄蓝幼儿园小朋友“被打针”事件,事件刚爆出时群情激昂,公众号上多方声讨,但遗憾的是,其结果仅仅是涉事的上市公司在股价上短期下跌,在官方发文辟谣很多细节并未得到清楚解释后事件就烟消云散了。第二件是韦恩斯坦丑闻,性侵主角是享有“现代电影的挽救者”美誉,在电影届极有影响力的显赫人物,其麾下的米拉麦克斯公司制作和发行了大量普通民众都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首个站出来揭露他性侵的的也极有身份的著名影星,经其近20年的不屈不挠,带动了近70名女性勇敢站出来,终于将性骚扰者拉下神坛。
今年年初,半个月都没有过完,又有两个大事件爆出,一件是华裔女学者罗倩倩实名举报其北航的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江学者陈小武,其勇气带来一众被侮辱与损害已久师妹的鼎力支持,近日北航结果出来,坐实性侵,遭开除公职处理,后续是否有连带民事和刑事责任暂未可知。一件是流传已久的蓝洁瑛事件性侵蓝洁瑛的两个大佬被爆出系已故影星邓光荣和仍活跃在当今娱乐圈的大腕曾志伟。
性侵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一些习俗比较特殊的第三世界国家,性骚扰似乎是一种文化,也成为当地女性永难逃脱之梦魇。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71年到2011年四十年间印度的强奸案增加了近9倍,每3分钟就有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钟就发生一宗强奸案,而在新德里,平均每18小时发生一起强奸案,以至于被称为 “强奸之都”。考虑到很多受害者不会报案,实际数字可能要比官方数字高很多,以至于印度曾被旅行指南书列入“最不适宜女性居住地区”。在百度上,可以搜寻到很多关于印度强奸的问答。知乎上,一则题为“印度的强奸犯罪率为何如此高?”的帖子,浏览人数超过200万,跟帖达数百个,话题关注人数达数千。从国内去印度旅游的女士,通常会而得到亲友或戏谑或严肃之警示。
即便是女性地位普遍较高,女权意识觉醒程度较深的欧美国家性侵事件也是层出不穷,令人深恶痛绝却屡禁难止。
韦恩斯坦丑闻爆出不久,好莱坞女演员阿莉萨·米拉诺在10月15下午4时21分,发送了一条“如果你曾经遭遇性骚扰或者性侵,回复这条推特,请写:‘我也是(#Me Too#)’。”的推特,24小时内,“我也是”这个话题标签被推送将近50万次。在不到24小时获得逾1200万个帖子和回应。而随后的两周内,从北美到欧陆,从南非到伊朗,在全球至少85个国家和地区,“我也是”话题标签在推特上的推送量超过170万次。不少国家网民还创建了自己的版本。在意大利,话题标签变成“在那个时候”;在法国,“揭发那头猪”。参与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性侵之所以被普遍关注却难以解决,主观上,人们可以认为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因为很多被判刑的强奸犯并无悔改之意,“将性视为一种财富和精子的容器”,在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中,涉案的黑车司机,贫民窟出身的穆肯什·辛格(Mukesh Singh)在狱中接受了30个小时的采访,“在全程对谈中,他没有丝毫的悔意,一丝也没有!。
但,实际在客观上,却与事件高度的隐蔽性以及社会近乎寻常的冷漠和麻木有极大联系。相对于命案或其余的重大刑事案件,司法人员并不认为强奸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警察经常将前来报案的强奸受害者晾一边,有些案卷甚至只是记录后被收起来了,就算是坐实其犯罪者,其仍旧可能逍遥法外,就如本剧中,诺艾尔和黛西(凯斯)所说的,“他(强奸者)伤害了你,然后他(强奸者)回到学校,回到毕业典礼,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知道他们(警察)做了什么吗,他们把你关在一个该死的房间后面,束之高阁,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印度女孩举起标语:社会和政府对强奸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受害者,却多年依旧静静的沉浸于悲伤或抑郁中。黛西在遭受性侵后,为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改名为凯斯。但是,沉默是有代价的,从心理学上讲,不能诚实地说出过往经历,伤痛就难以愈合,当事人也难以真正“活在当下”,黛西(凯斯)之所以会自杀,其实就源于她被迫又回忆起那原本禁锢在心底的往事,尚未愈合的伤口再次被血淋淋的撕开。诺艾尔在被强奸之初,说“不行,我得告诉别人,至少是学校”的时候,黛西(凯斯)以朋友的案例劝她不要介怀,说“他们让她感觉像屎一样,他们把她当成一个荡妇,说她疯了”,“别让它毁了你的余生”,其实就是基于自身痛彻骨髓遭遇的感悟。这种种,社会群体的不在乎,不作为,甚至于对受害者的反向歧视,充当着施害者帮凶的行为持续摧残着受害者的内心。
台湾天才美女作家林奕含,在少女时代被补习老师诱奸,以亲身经历而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其中详尽的描述了社会对于受害女性的歧视与冷漠,而其自己也最终因无法摆脱性侵阴影,在引发抑郁症病情反复发作折磨下,自缢身亡,但是,给她带来伤害的她补习老师现在依旧没有受到应有惩罚。
前两年,北影毕业生阿廖沙实名微博发表长文,记述自己遭到班主任父亲的性侵,在向周边师生诉说后却遭到恶意嘲讽和集体孤立,而在微博发文两日后,北影官微竟声明称此女生是精神病,有自杀倾向,与学校声明同时发出的居然还有一封号称北影摄影系132人的联名信,截至当前,此事件的结果似乎依旧是没结果。
德国著名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在其经典之作《为权利而斗争》中说:“当单个的个人没有实现其权利之时,当他们没有勇气去实现它之时,那么,抽象的法是一张仅存在于纸上的钞票,没有兑现。不管是国民的权利,还是个人的权利,但凡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准备着去主张权利。而在全世界都瞎了的时候,能做的也似乎只能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
值得庆幸的是,勇敢的女神诺艾尔,在自杀未遂后终究涅盘重生,成为复仇天使。但是复仇并不是最终目的,正如其后来在毕业典礼发言中所说,“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持美,而是为了揭露真理,敢于让这个世界对你的诚实感到不安。不管结果如何,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你也会更好。也许,就在其决定复仇的那一刻,其已做好打算,用生命来点燃火把,让这耀眼的光,来驱散世界的黑暗。

ps:实在不明白该剧豆瓣为何评分5.7,就我这么挑剔的人来看,此剧8分以上绝不为过。

 3 ) 这部复仇片和辱妻杀人案一样,太虐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流量君],ID:dotammm

这两天君君无意间翻到了一条新闻:

看得君君心痛到无法呼吸啊~

被凌辱的妻子,因为丈夫的一时气不过,以后只能孤身一人面对接下来,长久的上诉,一身债务,独立抚养孩子。

(来自中国小康网)

这么撕心裂肺的哭泣,让君君瞬间想到了,一部性侵引发的复仇电影

(心痛到无法呼吸)

《复仇天使F.M.A》I 2017

豆瓣:5.8

君君鉴片

《复仇天使》

适用人群:重口味爱好者、复仇片爱好者

推荐理由:是谁造就了“复仇天使”?

推荐指数:★★★

片 长:95分

女主诺艾尔是一名美术研究生生,被一个笑容灿烂的男童鞋主动搭讪,并邀请去参加聚会。

就是这次聚会上,男童鞋带诺艾尔到聚会厅楼上的房间里,门一关就露出真面目,分分钟强奸了她。

噩梦还没有结束,诺艾尔向学校投诉,得到的反馈却是,质问诺艾尔是被强奸还是自愿,有什么证据?!

我擦嘞,还能有这种操作?被强奸还要拿出现场证据?

更让她抓狂的是,曾经和她受过同样伤害的女孩都在劝她:

“除了隐忍,并且庆幸没人把你当成‘荡妇’,你无能为力。”

最后,她独自一人鼓起勇气,再次找到强奸她的男童鞋要求道歉。

对方竟然一脸无辜地表示,纯属自愿,享受过了来搞事情是吧?

这还有天理吗?诺艾尔不服气,两人争执之中,诺艾尔失手将男同学推下楼,对,没错,男同学当场挂了!

惊慌离开之后,诺艾尔发现,跟她一样被诱奸的事件,多得数不胜数,而结果都不了了之

于是乎,诺埃尔决定“以牙还牙”,把这些曾经性侵女孩的“恶魔”们,通通诱杀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复仇天使”再次走进一个同学聚会中,用催情药在聚会二楼的房间里,完成首杀!

警察很快发现多起连环杀人案。

直到被好姐妹发现诺艾尔衣服上的血迹,警察也追上门······

这简直就是校园版的“我唾弃你的坟墓”嘛!

影片把强奸者施虐时的刺激快感、被性侵女童鞋的痛苦、挣扎、绝望,直接暴露在镜头前。

并且,用周围人对诺艾尔被诱奸这件事的冷漠反映,揭露一个现实中也大量存在的问题:

被强奸者毫无防备,事后因为没有证据,有苦难言

就像诺艾尔去学校投诉时,能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不是自愿?凶手会自己承认?当然不会。

但我们可以尽可能防止悲剧发生。

有防范意识,就像电影里的诺艾尔,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进入私密空间,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女孩子随时都要有安全意识

但万一没及时逃开,我们也要第一时间报警,并且注意保留房间和自己身上的所有关于强奸的证据,并找医生保持身心健康。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诱奸这种犯罪行为?#

 4 ) 韦恩斯坦,你的影子无所不在

当普通女孩遭遇好莱坞丑闻,你该怎么办?_腾讯视频

如果娱乐圈丑闻事件和台风一样拥有代号的话。

那么最近好莱坞刮起的“韦恩斯坦”性侵风暴,无疑撕开了整个美国影视业衣冠楚楚的光鲜外衣,正如韦恩斯坦所代表的一类人甚至一个阶级,崩裂的纽扣下露出的不光是他们脑满肠肥的啤酒肚,更让世人看到了暗流涌动,且发出恶臭的地下潜规则。

这条暗河的入口,如同暴雨中的窨井盖,形成的漩涡卷入了太多我们熟悉的名字:

出演过《双峰》、《导火线》的艾什莉·贾德;

出演过《惊声尖叫》的罗斯·麦高恩;

以《泰坦尼克号》成名的凯特·温斯莱特;

甚至还有钢铁侠的女人:“小辣椒”格温妮丝·帕特洛;

以及不用多做任何介绍的安吉丽娜·朱莉;

更多的名不在这里一一赘述。单说牵连最深的大表姐詹尼佛·劳伦斯,当年凭借《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拿下奥斯卡小金人的这个事实,如今也受到大众的质疑:小金人和性丑闻之间,是不是可以划上等号。

这个一没颜值,二没身材的韦恩斯坦真的拥有可以左右奥斯卡归属的能量吗?

答案是:可以。

说到这个被誉为“现代电影拯救者”的男人,就不得不提及“米拉麦克斯”公司。

这个由韦恩斯坦兄弟在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公司,以独立制片旗帜的身份缔造了众多代表作,比如文艺经典《英国病人》、歌舞片中兴之作《芝加哥》,还有《纽约黑帮》、《冷山》……

这里小侠单说一部电影:《沙翁情史》。这部电影在1999年第71届奥斯卡中击败《拯救大兵瑞恩》获得最佳影片,爆出当年最大冷门。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韦恩斯坦一系列的运作。

联想到凯特·温斯莱特曾拒绝参演《沙翁情史》的旧闻,更加把大表姐拿奖是否有猫腻的猜测做成了铁证:那就是,韦恩斯坦利用名誉作为筹码,常年试图染指他所看中的女明星。

面对权欲,这些明星级的女人们都曾经缄默甚至顺从,那么对于普通的女孩而言,在男权的世界里遭遇咸猪手甚至更大罪恶的时候,她们又该何去何从?

不想继续八卦,只想和大家说说另一部电影:《MFA》

这部又叫《复仇天使》的电影,讲述的正是女性遭遇性侵后,其命运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故事。

女主是一名在校的艺术研究生,主攻绘画创作。在一段灵感缺失的低谷期,她的闺蜜鼓励其走出宿舍,试着和男生发生一些浪漫的事情,或许荷尔蒙带来的刺激可以帮助她完成自己的作品。

女主为93年出生的弗朗西斯卡·伊斯特伍德,听名字熟悉吗?熟悉就对了,她爹是当年好莱坞硬汉至尊,出演过《不可饶恕》等电影,后来导演过《百万美元宝贝》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然而等待她的不是想象中温柔的爱情,看似有模有样的帅哥在关上房门后,立刻撕下了好男人的标签,同时也撕下了女主的内衣。

没有前戏、没有轻声细语,一场浪漫的约会变成了突如其来的侵犯。被压在男人气喘如牛呼吸下的女主,瞬间陷入了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灾难。

导演用嗡嗡作响的耳鸣表现了女人在此时的精神休克,如同战争片里反复使用的套路,主人公在尸横遍野的枪林弹雨中听不见任何声音,可以说女主在那一刻已经彻底的死去。

三分钟的快枪手心满意足的提起裤子,毫无愧疚的他认为:女孩子对他有好感,就等同于默许和他上床。尽管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扭曲的认知,在直男癌群体中还是大有市场。

女主的崩溃并没有获得来自校方的任何安慰,女教师面对女主的哭诉,给出的建议是:在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支撑你控诉的罪行的时候,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故事。

被当成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笑话的女主出离了愤怒。在她为自己讨个说法的调查中,她进而发现了更加震惊的事实:

校园中女性遭遇性骚扰和性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所谓纯白的象牙塔居然和韦恩斯坦所在的娱乐圈别无二致。

当弱者被踩如泥土后,他们要么粉身碎骨的死去,要么变成埋在地底的种子。

我们的女主就是在黑暗中破土而出的种子。

如果说推人渣男坠落身亡只是一场意外的话,那么在之后,女主迅速的黑化成为“替天行道”的复仇天使。

通过美人计,她轻而易举拿到校园其他性侵案的嫌疑人资料。一一锁定目标后,她发现,杀掉这些人高马大的男人,并没有想象中困难,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

电影里三次杀人的故事,其实是女主一步步走入深渊的台阶。

第一次利用迷药窒息的效果干掉约炮男,可以说还情有可原。这个看到美女就精虫上脑的男人,本质上和强奸女主的人渣是一丘之貉。

紧接着在独处的小房间里干净利落的做掉第二个男人,也是女主充分了直男们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弱点。毫无防备的男人只以为她是主动送上门的免费午餐,根本没想到美色在下一秒就变成了死神。

但到了第三次杀人,独自在淋浴房洗澡的小伙子,没脑没脑的成为女主铁锤下的亡魂,此时的女主早已远远偏离了为正义复仇的目的,成为偏执于自己妄想世界里的可怜人。

到了故事最后,仅仅是为了给有着类似经历的闺蜜出口恶气,在男人痛苦的哀求以及反复强调的悔改中,女主依旧挥动手中的利刃,一刀结束了她眼中罪不可赦的生命。

无法承受真相之苦的闺蜜选择了自我了断,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女主看到了金蝉脱壳的机会。警方如同乖巧的绵羊,主动跳进了这个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陷阱:

闺蜜在听说女主遭遇后,选择为好友复仇,最后在穷途末路中畏罪自杀。

仍然留有最后一个逆转的电影结局,小侠在这里就不做剧透,女主最终的命运留给各位观影后自己去探寻。

我想说的是,电影《MFA》虚构的这个校园性侵故事,在韦恩斯坦风波后,完全可以看做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巨大投影。

在这个投影下,无数普通女性还有女明星心中,都留下了同样巨大的心理阴影。

电影以暴制暴的复仇,看着痛快却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种法外制裁的故事,最终只能成为大众消减心头怨气的一个途径,甚至会激起网络中由来已久的戾气。

唯有如同杨紫琼、章子怡一样,勇敢地从阴影中走出,在阳光下声讨罪恶,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光明。

最后我想对女主说一句:杀人什么的太过分了,那些人渣们阉掉就好了啊。

 5 ) 任何有关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同完成的

今天跟大家探讨一个严肃的话题:

性侵。

最近某幼儿园传出来的【性侵风波】好像过去了,

虽然大众都无法接受所谓的“家长集体撒谎”的官方解释,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当事人失声,我们这些旁观者大多也都无能为力。

而在国外,突然刮起的“韦恩斯坦”丑闻风暴,一时袭卷了整个好莱坞。

众多女星纷纷站出来指证自己曾经被这位高管性侵。

这无疑撕开了整个美国影视业衣冠楚楚的光鲜外衣,让大众看到了光鲜下暗涌的潜规则。

今天说的这部电影,也跟性侵有关, 它就是:

《复仇天使》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位女学生在遭遇性侵后,命运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

女主是一名在校的艺术学生,主攻绘画专业。

但她的作品总是过于平淡,缺少艺术表现的张力与感染力。

住在一起的闺蜜鼓励女主应该多接触异性,或许荷尔蒙可以激发出创作的灵感。

于是,女主参加了一个派对,而主人就是她暗恋已久的同班小哥哥。

两人一开始相谈甚欢,然而等待她的却不是她想象中问温柔的爱情,房门关上后,那个看似温文尔雅的男孩,一下子变成了粗暴发疯的恶魔。

没有任何防备,也没有轻声细语,幻想中的浪漫却最终演变成了突如其来的侵犯。

女主只能任由男主压下身下,呼吸困难,也毫无反击的力气。

一切结束后,男主若无其事地扔过来一条毛巾。他认为女主喜欢他,就是默认愿意与他发生关系。他丝毫不觉得这次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反倒对女主的哭泣显得无法理解。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种想法在今天的直男癌群体中还大有市场。

回到家后,女主无法承受这种来自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只能尝试用各种“温和”的方式去缓解内心的痛苦。

然而,让她意料之外的是,当她来到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女教师不但没有表现出设想的愤怒与同情,反倒以异常平静的口吻质问到女主:

“在整个过程中,你说【不】了吗?”

“有人看到了所谓的侵犯过程了吗?”

“你是否自愿与他进入房间的?”

总之,这些话的言外之意就是:

既然当时是你主动选择与他进屋的,就应该能预想到要发生什么。没有任何在场的证据可以证明这就是一场强暴,所以我只能深表同情,再无其他。

后来,女主又参加了学校里建立的类似于女权主义的组织。然而更可笑的是,那些女孩丝毫不把性侵当回事,她们能提出来的建议就是:

出一本关于“性侵”的时尚画册,或者推荐一个检测迷醉药的指甲油。

心如死灰的女主,开始在校园里主动寻找与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人。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她寻找到一个被三个运动员性侵的女孩。

女孩告诉她说:

“人们不会用同情的眼光对待你,反而弱者总是被踩在脚下,这就是现实,并不是所有的罪行,都可以有遭到审判。”

从【受害者】变成【荡妇】,女孩总是讨厌女孩,尤其强暴你的还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性。

这一刻,女主仿佛心如死灰,她无法接受在这个看似是纯洁象牙塔的地方,竟暗暗隐藏着这么多散发着恶臭味儿的真相。

终于,这个天使,要采取自己的方式,来净化这个世界。

先是强暴她的渣男,由于推搡,坠楼身亡,如果说这是一场意外的话,那么之后,女主一步一步地解决了所有参与校园性侵的男性。

后面的情节就像是低配版的《我唾弃你的坟墓》。

一次次的杀人,将女主不知不觉中推向了黑化的深渊,她痛恨实施罪行的人,更痛恨那些冷眼相对,还要恶语相向的旁观者。

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旁观者,譬如女教师,警察或者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强暴者的帮凶。正是他们的放纵与不作为,让这些暴行可以肆意地滋长。

而施暴者由于某些出色的方面,可以继续在学校里闪耀;反倒是那些受害者,却要背上痛苦的骂名,躲在角落里接受质疑。

故事的最后,电影的结局有了一个小的逆转,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去观看。

看完整个影片,我的内心是非常压抑与沉重的。

【性侵】这个话题总是可以引起人们的一阵讨论。

但可悲的是,公众的焦点永远都放在了谴责凶手上面,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到受害者人的心理。

今年4月,二十六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在家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曾经在青春懵懂时受到过性侵,在很长的时间中始终无法发泄自己的内心的痛苦,最终,她选择将一切写进书中。

在书中,有一段让我记忆犹新的文字。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是美德是这个伪善世界维持它的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林奕含用她的死,来唤醒这个伪善世界的良知,只可惜,却仅仅掀起了一丝波澜。

或许,当年性侵她的老师,现在依旧光鲜亮丽地生活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人性的黑暗并没有让他感觉到些许的不安,隐姓埋名的生活也让他免受了世人的谴责。

然而,26岁的生命,却戛然而止了。

就像是《复仇天使》中的情节,原本善良天真的女主,被旁观者的讽刺与行政人员的不作为一步步地推向了深渊,采用了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一切纷争。

然而,受害者一个选择杀人,一个选择自杀,这是应该有的结局吗?

我一直认为,任何有关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同完成的。

“性暴力是权力的展现,而谁掌握权力,谁就掌握了这个社会,社会缺乏对痛苦弱小的同情敬畏,而更多的是对权力资源的跪舔盲从。”

你可以用同情的心理去体验,甚至你可以假装这些事情不存在,但请永远不要站在一个道德的至高点上,去恶意评价受害者的一切。

因为你不是她,你根本不了解她的心理,所以也没资格告诉她什么叫是非对错。

自尊是伤人伤己的一根针,正是这根针会缝起她的嘴。

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她们说出自己内心的秘密,勇敢地揭露施暴者的罪行。

也希望这个世界的良知终究可以被唤醒,就像电影中女主角在毕业典礼中说的一段话:

“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持美,而是为了揭露真理,敢于让这个世界对你的诚实感到不安。不管结果如何,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你也会更好。”

 6 ) 为了更好的世界

最后一段女主的演讲,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处。艺术,是为了保存美,还是揭示真相?
剧情是女主在一次约会强暴之后,发现诉说无门,意外杀死了渣男,却在寻找心灵支持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渣男,进而变成主动出击,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找回公道。剧中一段女主和姐妹会的人的谈话也反映了我们在生活中常会见到的面对强暴的态度,很多人总是要受害者提前想办法去保护自己,可是万一你没有做到那么万全的保护呢?万一一时疏漏呢?被强暴的女人反而会在维护自己的过程中受到更多伤害。剧中受到伤害的女人几乎都不愿再提起那段经历,即使施加暴力的人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为了保护自己也只能默默忍受。
电影里虽然女主突然强大有点不合实际,但作为电影表达剧情还是有意思的。女主虽然是星二代(老爸是很有才有魅力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但演技不错。这部电影也是基本都围绕女主。


 短评

女主长这么丑,你们几个渣男是怎么下得了手的?

8分钟前
  • 动作院线
  • 较差

花式杀男

9分钟前
  • 不喜大人
  • 力荐

画出的作品不错

13分钟前
  • Carf
  • 还行

觉得故事有点崩了,没有狠毒到底,女主行动力很不错,但本身心理就比较弱~,被强暴后变身连环杀手,这种故事要写很毒才好看。中间对比了一下未受过害的女性的女权观大概这样,对于现在的中国城市新生代来说它的观念更新得有点慢。结局居然正能量了……

17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还行

7分,既不是血浆片,也不是复仇片,所以不存在杀得是不是华丽,更不是什么狗屁校园版唾弃你的坟墓。伊斯特伍德小妹选片的口味很重啊。

21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推荐

感觉女主的转变有点生硬吧

25分钟前
  • 终有剑心在
  • 还行

1.5 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2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真无聊啊,要不是前一阵性侵的话题火,估计也没什么人看这电影。

31分钟前
  • frozenmoon
  • 较差

现代版唾弃你的坟墓啊

35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校园性侵的题材不错,可惜呈现力度不够,狠劲又不足,口味其实一般,女主眼神比较犀利。

40分钟前
  • 请叫我腹黑
  • 还行

女主控制的不错,但故事一般,漏洞也很多

45分钟前
  • ILM
  • 还行

想当然的以为是那种特别high的复仇电影,然而它却出奇的冷静,故事太平淡无奇,不够震撼,但很多地方很值得人去深思,这也是现实中最矛盾的地方,虽然结局否定了女主角所做一切,可法律也没为其他女性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女主角竟然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女儿,但在电影里各种和艾玛·斯通挂相。

47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我觉得女主应该一路杀下去,比如等到她室友责备她时,她应该顺带杀了她室友,然后警察逮捕她时,她应该反抗到底或者说去医院杀人灭口。一直暗黑下去多好!女导演和女编剧还是有缺陷。

51分钟前
  • 申由己
  • 还行

3.5 小东木人美演技好

56分钟前
  • .
  • 推荐

这种没有导演才华又满脑子女权意识的女性导演最可怕了。

58分钟前
  • 24city
  • 较差

剧情一般,如同嚼蜡

59分钟前
  • 杨浦小囡
  • 还行

两星半。几个男生也杀得太不费吹灰之力了,最后一个人其实不用等到苏醒,校园应该是有监控的,如此以来就是为了托出毕业那番说辞,由此也见得,在这个创作里,复仇甚至是杀人的过程是没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它要阐述女主角或者导演抛出来的观点,行为不真切,就很难打动要接受的人。

1小时前
  • Morning
  • 较差

两星半。展现校园里的性犯罪,不是被路人强奸,而是被有好感的男生rape,以为女生的拒绝都是欲拒还迎,根本是你暴力强上。前半部分还有讨论受害者即使曝光也只会受二次伤害的社会现状(看来美帝也是),后半部女主变身复仇超人?!躲避监控,指纹,杀了5人依然没半点嫌疑,还代表毕业生发言。歪了

1小时前
  • 冷酷的小马
  • 较差

故事太平,可以说是对现实的某种平实的还原。我喜欢女人的毒,有时却又心疼起那种毒来,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在被凌辱被恐吓中,她们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像黄蜂的刺在刺伤了对手之同时也毁掉了自己所有的生活。

1小时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还行

女主不戴bra胸越来越大…强暴戏和复仇还是不错的,只是剧情实在是没有任何亮点,与《伊甸湖》和《我唾弃你的坟墓》这两部鼻祖差距蛮大的

1小时前
  • 旺仔流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