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

剧情片美国1970

主演:乔治·C·斯科特  卡尔·莫尔登  斯蒂芬·杨  迈克尔·斯特朗  凯里·洛夫廷  Lionel  

导演:富兰克林·沙夫纳

播放地址

 剧照

巴顿将军 剧照 NO.1巴顿将军 剧照 NO.2巴顿将军 剧照 NO.3巴顿将军 剧照 NO.4巴顿将军 剧照 NO.5巴顿将军 剧照 NO.6巴顿将军 剧照 NO.13巴顿将军 剧照 NO.14巴顿将军 剧照 NO.15巴顿将军 剧照 NO.16巴顿将军 剧照 NO.17巴顿将军 剧照 NO.18巴顿将军 剧照 NO.19巴顿将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2:49

详细剧情

1943年3月,巴顿(乔治·C·斯科特 George C. Scott 饰)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长篇影评

 1 ) 对《巴顿将军》部分片段的读解--------周传基

  第一次看美国影片《巴顿》是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整个在京电影单位都陆续地在放映这部影片。当时确实起了类似《泰坦尼克号》的轰动,不过仅限于电影圈内。我看了之后感到震动。二十多年没有接触美国电影,没想到他们跑得这么远了。震动之余有一个想法,是不是仅仅我一个人有此感。于是就有意进行了一次调查。由于当时看《巴顿》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事件,所以只要是电影圈内的人,见面似乎都会问一句,看过《巴顿》没有。我就故意回答“没有,怎么样?”“嘿,真棒。”“怎么个棒法。”“那旗子好大!”我心想,完了,中毒了。


  《巴顿》的前十五秒钟,画面一出来就是一面美国国旗,看不见它的四边,用句行话说,观众只知道这面旗占满了整个画面,至于有多大,就没法估计了,因为画面上只有一面旗,没有其它的参照。同时我们听见嘈杂的人声,接着一声“立正”的口令和碰鞋后跟的声音。当然我们知道那嘈杂的声音是部队。接着一个小人影从画框正中的下边框露出来,不如说,升上来。这样的画面处理,由于参照系的异乎寻常的比例(巴顿的身影是那么小)以及纵深关系的变化(巴顿出现在国旗前,因而星条旗在观众脑海中退居后景),于是在观众的脑海里这面旗子突然变大了,并且加强了立体幻觉,其效果很可能是这面旗子好大啊!这样,影片制作者在影片开始仅十五秒钟内就从视觉的幻觉效果上首先把美国和大联系了起来。主题出来了。这可是最高档的政治宣传。它妙就妙在用的是光波和声波组成的视听语言在观众心理所造成的自然反应。你反帝国主义,可当你看这个镜头时,那旗子还是变大了。你可以说美国并不伟大,可巴顿说,我没有说美国伟大,我只上到台上来对自己的士兵发表演讲,你抬什么杠。因为电影的视听语言是在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所以它的银幕形象如果搞准了,就象这面旗子那样产生的变,是不可抗拒的。


  接着巴顿向前迈了四步,立定,敬礼,响起美国陆军的升旗军号。影片制作者就利用这升旗的时间,用十几个镜头,通过视觉语言塑造了巴顿的视觉形象:雄纠纠的戎装,包括马裤、马靴和钢盔,白眉、琳琅满目的勋章、结婚戒指,天主教教皇赠给的戒指,象征着军纪的马鞭,象牙把手枪,美国装甲第三军的军徽、炯炯有神的眼睛、四星上将(注意:其实是德国投降后国会才把他升为四星上将的)。从这前一分半钟,观众已经获得许多印象深刻的信息,可一句文字语言都没有。


  升旗仪式结束,巴顿说了一声“坐下”,我们听见台下的人坐下的声音。请注意,在这整个开场的六分半钟里,我们只看见巴顿和听见听演讲的士兵的动作声音,没有见到另外一个人。为什么,下面再讨论。


  巴顿开始演讲。其内容就是吹嘘美国人能打仗,从来没有输过。我觉得最有军事哲学思想的就是他的第一句:“没有一个蠢杂种赢得战争是靠为国牺牲的,他是让对方的那个杂种为他的国家牺牲而赢得战争的。这是非常精辟的一句话。有人赢得战争是靠死人死得多。训话就不必多说了。我们注意到,当巴顿在台上讲话时,他是来回左右走动,摄影机位慢慢往前移,景别在他演讲结束说最后一句话时,成为此段中最大的特写,然后他转身下台,结束,音乐起。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节奏结构。同时他的上下台动作,向前迈四步,和在台上左右横移,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长宽高的运动,展示了一个立体空间,这也正是好莱坞电影儿的窍门。人是生活在立体空间之中的,所以人习惯看立体空间。


  让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这个段落是怎样拍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拍。(再提醒读者一句,重要的不是拍什么题材,而是怎么拍。雷锋的故事谁都能拍,但是不同的人拍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我们注意到,当巴顿在中远景在舞台上左右走动时,他最多是踏着画框底线走的,所以没有露出讲台来。另外,当巴顿演讲行将结束时,他是转身回头,双目注视着摄影机镜头(亦即观众)说出的那最后一句话,我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战场上,率领你们中的任何人去战斗。要注意,好莱坞电影儿的成规之一就是银幕上的人物的眼睛不能看观众。因为人物一看观众,两者的视线相交,这个镜头就变成了观众的主观镜头(这才是主观镜头),而这条视线就把银幕上的世界(空间)和观众所处的现实世界(空间)连接在了一起,这样观众就会把这两个空间进行对比,于是那个银幕上的世界的幻觉就消失了,好莱坞的梦幻工厂就破产了。可是这部影片的导演偏要巴顿长时间地斜眼看着镜头。这起了什么作用呢?我后来在课堂上问过许多学生:“巴顿看着谁?”他们多半从综合艺术论往深里考虑,什么他在深思了,他凝视着天空,他看着士兵,看着观众。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说出自己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感觉:他看着我。而那些根本不懂电影的听众却毫不思索地说,他看着我啊。对了。这是感觉。每个观众都感到巴顿的眼睛盯着自己说,我愿意在任何时候,任何战场上,率领你们中的任何人去战斗。你去不去吧!巴顿是在招兵买马。司各特的巴顿的个人魅力在片头训话这一场中更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我们再把所有上面提到的因素集拢起来,就可以清楚看到创作者的意图。画外空间的声音所暗示出来的那批人始终没有露面,而摄影机固定机位的取景,正是观众席的视点。摄影师尤其注意不让讲台出现在画面中,巴顿大多是脚踩画框底线,这是一个专心聆听的观众的视点。然后巴顿最后还看着镜头,这样观众就明显地感到他们占据的正是那讲台下的空间,这样就迫使观众与影片中的听众认同,即观众是和他们一起在听巴顿的演说。


  影片开始的六分半钟,是巴顿登台向士兵发表鼓动性的演说,这就完全揭示了影片制作者的意图:对青年观众进行宣传鼓动工作。这一意图在序幕中贯彻始终,并且体现在每一个镜头的视听因素的处理中。


  现在我们明显地看到,如果把这一场戏象不少中国的影评家那样完全看作是一段演说,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一部影片的评论,任何电影理论都应以镜头画面为基础,而不应是文学性的评论或戏剧性的空头理论。为什么文学评论不提电影的属性,为什么戏剧的评论不提电影的时空。仅仅是欺侮电影年纪小吗?年纪小就不允许从其本性出发来研究,而必须从电驴子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问题吗?在这部影片中是找不到文学或戏剧根据的,而文学或戏剧评论也不可能做出以上的分析。有的评论家在分析这一段落时,侧重分析巴顿的演说内容,那可真是走题了。那是缺乏视听读解能力所致。这是一段十分高超的军国主义心理战,它充分利用了电影语言的威力,而司各脱的演技也使许多观众忘却了他的演说的实质。


  那么为什么导演要这样来处理影片的开场呢?


  我们来研究一下影片问世时(1970)整个美国的社会情况。


  看过《巴顿》的观众是否都感觉到了这是一部宣扬美国帝国主义黩武精神的宣传片呢?似乎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反黩武精神的影片。我们的社会主义的中央电视台把《巴顿》播放了五次以上,这简直是莫明其妙。是不懂视听语言所造成的最大的错误。难道我们不知道,有不少年青人看了我们拍摄的介绍美国的纪录片后说,他们真想到那水深火热的地方去。你那水深火热的解说词有什么用。画面征报了他们。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影片。可爱国是具体的,我们不能用日本二战期间的他们的爱国主义影片来教育我们的人民。因为电影的视听形象是那样的具体,结果有人可能会去爱日本了,爱美国了,爱巴顿了。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或创作者的宣言来判断一部影片。对任何艺术作品的评价,首先必须全面地考虑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就一部影片来说,其表现形式必须是镜头画面,而不是什么文学性。要知道,好莱坞电影儿从来是用视觉形象(image)讲故事的,而且它是从来不会违反美国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的。还有,好莱坞电影儿是生意经,迎合观众是它首要的任务。它从来都以票房为准,它要迎和当时观众的趣味和社会思潮。把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他们称自己是filmmaker即电影制作者,而不是创作者,这是有道理的)看作是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看作是创作者表达自己个人见解和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是错误的,是贬低了自己。试想,有人竟把娱乐片看成是艺术片,比如说,把《虎口脱险》看成是精品,其人水平之
低下,可想而知。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这一时期的美国社会背景。美国历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继冷战和军国主义之后,肯尼迪、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和水门事件,使美国人对美国政体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人权运动带来了黑人和学生的造反运动。而黑人的人权运动继反对种族隔离的要求之后,提出了要求种族隔离的口号,即黑色政(blackpower),并在1967年发展到在底特律、芝加哥,甚至在首府华盛顿等城市,黑人拿枪上街,和警察发生枪战。而大学生则停课闹革命,在校园里造反,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前后打死了四名大学生,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另外就是侵越战争的失败在1970年已成定局,美国第一次无可争辩的失败。美国青年纷纷拒服兵役,当众烧毁兵役证,拳王阿里就是在那时因拒服兵役而被判入狱的。这次在美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次彻底失败,甚至使一向以美军胜利出击为大团圆结尾的战争类型片也告破产,面对着越战失利的现实,战争类型片已无法继续存在。唯一一部于1968年拍摄的宣扬越战的《绿色贝雷帽》(GreenBeret),尽管仍是由一向扮演美国英雄的约翰.韦恩(J.Wayne)主演,但依然遭到了票房的失败和评论界的非难,评论界把它称作战争片的最后灭亡。


  《巴顿》就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问世的。请不要忘记,同样的情况,曾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美国电影周上公映的那部好莱坞电影儿《猜猜谁来吃晚餐》也是在这个时代(1967)拍摄的,而它的内容是和当时反政府的人权运动中的黑人解放运动所提的口号黑色政权是对着干的,也就是说,当黑人解放运动提出种族隔离的口号时,这部影片却说我们通婚吧。中文字幕是在香港打的,字幕有意把该片对话中两次提到否定黑色政权的话取消了。我们开口闭口坚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但实际上却在替反对我们意识形态的作品做宣传。


  乍看上去,这部讲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家喻户晓的传奇英雄的影片似乎是游离于当时的社会政治之外的,因此它更象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传记体影片,于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它首先是一部好莱坞影片,是一部拍摄于1970年的好莱坞影片。这种忽略就必然导致人们对该片错误的价值判断,而这也正是好莱坞所希望发生的,只因任何赤裸裸的说教都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反感,从而也就无法达到其真正宣传目的。好莱坞非常精于此道。在好莱坞有一句名言,“说教吗?租一间礼堂去。”于是在巴顿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幌子背后,是一个浸透了全套好莱坞价值体系的、一个赖以达成好莱坞神话的巴顿。这个神话就是英雄崇拜。


  该片的主题是美国的尚武精神。美国政府虽然没有一个掌管意识形态的宣传机构来制定文艺作品的宣传政策,但是从生意经出发、因而以社会的集体文化观念为基础的好莱坞制片业,是从不违反美国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此外,好莱坞拥有一批喜欢看战争片以及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观众,满足这批观众的要求是它的财源之一。所以它选中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战争英雄巴顿将军的一生为题材,以唤起美国青年的战争冒险精神。这样,巴顿传记的题材既躲开了越战这个有争议的、棘手的敏感题材,又带有浓厚的反共色彩。要知道,不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什么分歧,对美国人来说,共产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更何况在七十年代初,冷战局面尚未结束(古巴导弹事件刚过去不久),这些问题对美国观众依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巴顿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早在一次大战期间,他所率领的坦克旅就在圣.米哈依尔战役中立下战功,他本人荣获英国服役优异十字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率领了第一支美国参战部队在北非登陆。而后,他的第三军在第二战场上又是一支屡建战功的主力,尤其是在巴斯东为101师解围,以及殴打患炮弹休克症的士兵事件,使他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甚至象我这样经历过二战的远在东方乡下的中学生也知道巴顿。他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美国唯一能够打硬仗的指挥官。


  在好莱坞导演笔下的这个神话人物可以说是美国式的三突出的人物。电影读解能力比较强的人会发现,给巴顿的镜头大多数都是微微上昂,导演不仅把他的英国竞争对手蒙哥马利有意先了一个比巴顿矮小的演员来扮演,而且在两人处于一个镜头里的时候,机位取景有意造成巴顿比蒙哥马利高出一头,在麦西纳入城的那个段落里特别明显。另外有一个违反了生活规律的手笔,即巴顿打飞机。德国的亨格尔俯冲下来扫射时,巴顿毫不躲闪地义开两腿对准飞机用手枪对射,而德国飞机机枪的弹着点从远处一直延伸到巴顿两腿之间的后面,那他还不被子弹辟成两半?刀枪不入,但在连续的短镜头之中,观众不容易觉察。只引起了赞叹。还有巴顿打士兵后,艾森豪威尔要他下部队去做检查。他在做检讨前,先在教堂祈祷。摄影机采取了低机位,巴顿跪在祭坛前,天主在上,巴顿在下,这是符合他们的宗教信仰的,但是这个低机位设得很巧,当巴顿跪在那里时,低机位的摄影机与他持平,但是当巴顿站起来时,摄影机往上跟摇很自然地形成一个巴顿的大仰拍。检讨前用大仰拍?导演的POV(即视点态度)就已经十分明确了。别忘了,机位一摆,创作者的态度就定了。你为什么把摄影机摆在这里,不摆在那里,你有你的想法,你有你对镜头中的事件的态度。当他走出教堂后在皇宫的院子里行走时,导演终于用了一个大俯拍,而且这是全片中最大的俯拍。我觉得它在整个影片结构的节奏曲线中所处的位置极为准确,它跟下一段落的巴顿最暗的面部镜头(最暗的光)在节奏曲线上是相呼应的,是符合剧情发展的。不过这个镜头的取景是例外地以静态的绘画构图为准。非常严整。两侧是均匀的宫廷,前景是宫廷的投影,在画面上方两侧斜停着两辆坦克,一左一右。巴顿的极小的身影从正中徐徐移动。非常威严庄重。虽然是最大的俯拍,但毫无贬意。当他走到检讨的平台时,升降机上的摄影机从持平开始,一面向右跟摇,一面升起,最后成一个大俯拍。可是当巴顿一开口时,机位立即跳到平台下仰拍巴顿,太阳在他的后面,几乎形成光晕。导演找到了仰拍的根据,因为巴顿的第一句话是,“你们知道有人要我到这儿来让你们看到我是个狗娘养的。”这句话引起全场哄笑,巴顿胜利了,检讨的气氛全被这句话破坏了。摄影机也就赖在那里不走了,一直保持仰拍,直等到巴顿的检讨说到“我承认我的方法是错误的”,当错误两字出现时镜头才切到从巴顿背后拍的大俯拍。但等这两字过后,又立即回到原来的仰拍机位。然后等到第二次巴顿又说,“希望你们接受我的解释和--(镜头切到大俯拍)道歉。”


  镜头马上又切回来,巴顿转身,说了一句“解散”。这段极有趣,导演的POV太明显了。他是那么舍不得离开仰拍镜头,那么不愿意贬巴顿。这是关于巴顿这个神话人物的三突出的实例。
 
 

补充日期: 2005-07-03 14:41:45

:[转帖]看看综合论者的影片分析课!
苏牧《影片分析》教案
有感。

作为影片分析,首先应该讨论的是电影时间与空间。它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具体地,我们要研究某部影片的创作者是怎样处理他的电影的时空关系的。

那么体现电影的时空的是光波和声波。在一个系统里,没有主和辅的关系,而光和声首先用来塑造电影的空间的。也就是看得见听得见的那个空间。

电影的空间有多大?无限,无限的空间有没有构图一说。没有。构图是有限的空间观念,是封闭的空间观念。电影的时间是由什么形成的呢,还是光和声。光和声同样能影响观众对电影时间的感受。因此电影的时间是相对的。

仅仅说到这里,这是一部影片形成的最基础的东西,即使综合艺术论者不承认电影的时空关系,但是他的影片里还是有时空关系,只不过因为导演没有认识到,所以用得很糟糕。

比如说,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导演对电影时空的处理。一开始导演就用了两次画外空间,这是无限空间的概念。我们首先通过这两段明确导演的时空观念。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也是这个问题,而且跟《一个l男人和一个女人》一样,一开始就表明了导演的时空观念。先是拍摄现场,化装师还给演员整理一下,然后打板。摄影机躲开拍摄现场,进入了它所拍摄的那个时空。摄影机跟着人物在那个虚拟的故事空间中运动,它带着观众不知不觉地转到了故事的时空里。

要抓住主要的东西,一部影片中,鸡毛蒜皮的东西多了,随便抓一个也能讲半天,不过那就不是电影分析课了。

苏牧显然没有相对时空观念,也没有系统观念。也就是说,他还不具备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掌握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早在十八世纪以前,自从有了化学之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找关系的知识。也就是系统。水是二氢一氧这个系统形成的化合物。这里没有氢重氧轻的一说,因为这是化合,不是物理的机械相加,有多有少的问题。
 
 
 


补充日期: 2005-07-03 14:42:43

 

在中国这个电影的恶劣环境里太容易走弯路了。你们没有感觉,因为你们身在其中。可我从你们一句话里就知道你受了什么影响。这是因为我的几十年的经验太丰富了。

做作业是抵消那种不良影响的最好的方法。

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不允许你们思考内容吗?第一,形式比内容重要。因为形式的功能就是吸引注意。如果你的作品再深刻,可是形式上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那就是说,没有人看,那你那么深刻的内容有什么用。第二,电影使用的是视听语言。这一点你们还没有养成习惯。你们的思维还在文字语言的范畴内。这对你学电影毫无益处。我先要训练你们学会视听思维,然后你们才能从自己所使用的那个媒介的特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先选材,来进行创作。

不要急,如果你真是急的话,那就把我布置的作业多多地快快地完成。我要求量。质是以后的事。
 
 

 2 ) .

越南战争。

《政治形态文艺学》革命宣传使用的是公共话语,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形式,它都追求震撼与冲击效果。简短的形式(标语、口号)与强烈的情感诉求(号召、命令与允诺等)对受众心理产生一种“子弹效应”或皮下注射效应,直接影响他们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形成所谓的政治文化。

主流传记片中政治领袖在群众面前的动员、宣讲和演说是意识形态最直接的表述。开场六分半的演讲,违背了好莱坞的基本叙事原则,让巴顿看向镜头,迫使观众与影片中的听众认同,即观众是和士兵们一起在听巴顿的演说,这就完全揭示了创作者的意图:唤起美国青年的战争冒险精神和爱国精神。

《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西方传记电影的复杂性,不回避性格缺陷人性弱点,争议,不惮于揭示非主流的价值观和个人化的意识形态,拒绝对人物做简化的单向度的描写评价。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行为鲁莽口无遮拦,“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悲剧式的英雄,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3 ) 巴顿之美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表达过他的观点,认为军人是最不可爱的一种人,因为他们行动僵化,只知道服从命令。一个称职的职业军人,是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情趣的,他们被削除了棱角与个性。

我所持的观点基本上跟林语堂一样,我早就立下志向不做军人,因为我深知军人的不美之所在。但是我仍然会觉得军人很多时候是可爱的:他们坚忍,硬气,不认输,一身傲骨。一个穿着军装,笔挺的站在你面前的男人,他身上散发出一种让人不能不为之赞叹的雄壮气息。我厌恶战争,但是当罗马大军的铁蹄横扫欧洲时,当成吉思汗的战马掠过欧亚大地时,也不由得为那种气势所折服:

军人和战争是罪恶的。但是他们是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美的。

巴顿就是这样。我想他是罪恶的。”everyone wanted Patton with a rope around his neck!“在听到巴顿给新兵们训话时,在军营里说”I don't want them to love me ,I want them to fight for me .“时,我觉得这人一点也不可爱:他傲慢古板,凶狠固执。典型的军人性格,并且是那种最没人情味儿的军人性格。实际上,他的身上时时刻刻不透露出这些让我反感的举动来。

在巴顿作出必须登陆海滩的决策时,我想大部分人也会像布拉德利将军那样质问他,是否能拿士兵的生命做赌注。巴顿最后在欧洲战场命令他的部队强行军一整夜后投入战斗,即使他幸运的碰上了好天气并赢得了战役,这种行为也无疑是丧失人性的:拿人的生命作为赌注的人是恐怖的,这种”一颗原子弹也就炸死3亿人“的想法与其说是豪迈,不如说是对人性和生命毫无怜悯的践踏与抛弃。

但是巴顿仍然有一种让人不能抗拒的美。当他在战地医院里看到了那位患上炮弹恐惧症的士兵时,他用帽子来回扇这个士兵的耳光,怒目圆睁,牙关紧咬,青筋迸现,甚至差点拿出枪来毙了他。这是一种对懦弱的极端憎恨,一种完全不能忍受懦弱的硬汉行动。巴顿自己就是一个极勇敢的人,他作战时极其冒进,不要防守,只要进攻,”We are not 'holding' anything.“这样的人,怎么能容忍懦弱?

巴顿是为战争而生的,天生就是一位将领。因此他才会相信自己是从古至今的伟大将领的转世。他家境富裕,来军队根本就不是为了谋生,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正如布拉德利所说,”I do this job because I been trained to do it,you do it because......you love it! “巴顿属于战神级别的将军,对这一点他自己也极其自负,比如他对另一位著名将领蒙哥马利就很看不起,认为他过于保守且不肯承认不足。在别人与他的战略意见产生不合时,他也经常暴跳如雷。

他为战争而生,并且只为战争而生。在因为几次出言不逊而被剥夺一线指挥权时,他怒吼道:”An entire world at war and I'm left out of it?“。他生怕错过欧洲战场的最后机会,甚至向曾经的部下布拉德利祈求让他回到战场:”I'll crawl on my belly to get a command.“正因为他把战争视作他的生命,在他看到战场时才会情不自禁的感叹,”God help me ,I do love it so. I love it more than my life“他是战争的狂热分子,战争就是他的灵魂。

巴顿之美,美就美在这里。他将人类之美中的两个闪光点发挥到了极致:勇敢和执着的爱。不管他的勇敢是不是过头,不管他执着的爱是不是用错了地方,只要是这两点被一个人极限的发挥着,他的身上就会自然的散发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美。这种美像是一把利刃,泛着凛冽的寒光,危险,却美得惊天动地。

这让我想起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七宗罪》是美的?因为主人公对完美犯罪的追求也同样是执着追求完美这种人性的极致,只是用错了地方,但是仍然闪动光芒。为什么推理小说中的”不可能犯罪“是美的?为什么悲剧是美的?我想,这和巴顿将军的美,是一样的。

 4 ) 从友谊到决裂——巴顿与艾森豪威尔的故事

                                        刘伟 编译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巴顿:他“带着象牙柄的手枪,粗大的雪茄和指挥坦克向前冲锋时的污言秽语就像注册商标一样贴满了欧洲战场的每个角落”;艾森豪威尔则“像和面师一样把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甚至后来的俄国人和在一起,再把他们推到希特勒的面前”。在走向决裂前,这两位性格迥异的名将曾经保持了23年的友谊。有人认为:他们的友谊“是二战欧洲战场胜利的关键”,因为如果没有艾森豪威尔的庇护,巴顿不可能得心应手地指挥作战,而没有巴顿,艾森豪威尔不可能如此快速地横扫德军,取得辉煌战绩。

 

一切还只是个开始

      1919年秋天,一战结束,巴顿从欧洲战场回国,在米德堡任第304轻型坦克旅旅长,而艾森豪威尔也正好在当地担任一个马克Ⅷ型坦克营的营长。此前,他们两人并不陌生。一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坦克训练营,巴顿纵横欧洲战场的时候,麾下的许多军官和士兵都来自这个营。这批人训练有素,在巴顿的装甲部队里脱颖而出,巴顿也因此非常希望和他们的教官见上一面。而对于艾森豪威尔来说,巴顿是一个众人皆知,令他羡慕的英雄。

      艾森豪威尔和巴顿一见如故,两人经常凑在一起探讨关于未来战场力量发展趋势的问题。通过交谈,巴顿惊喜地发现,艾森豪威尔也希望美军建立大规模装甲部队,志同道合极大地增加巴顿了对艾森豪威尔的好感。1920年的春天,两人参加了陆军部组织的一次装甲部队远程机动演习,这次演习在美国庞大的公路网上进行,总共行程达一万多英里,使他们积累了大量关于装甲部队机动与突防战术的经验。

       为了倡导他们的战术思想,艾森豪威尔和巴顿还分别在著名的《步兵》和《骑兵》杂志上发表文章,描绘大规模发展装甲部队的美好前景。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对当时美军的战术理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因此受到了陆军总长的不点名“告诫”,差点被请出军队。1920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的国防法案,该法案规定,坦克兵配属步兵,不再作为独立的兵种存在。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希望落空了,巴顿又不愿加入步兵,只好挥泪告别了坦克兵,重返原来的骑兵部队。患难之际见真情,离去时两人不免唏嘘感叹了一番。

       后来,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为,艾森豪威尔和巴顿在米德堡的短暂相聚,极大地改变了两个人一生的发展道路,这在艾森豪威尔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正是在这段与巴顿共事的日子里,艾森豪威尔通过他认识了军界要人康纳将军,并有机会在他面前一展才华。1942年,康纳把艾森豪威尔调到了巴拿马,后来又送他上了陆军指挥学院(即西点军校),为他跻身美军高层打下了关键性的基础。

       在艾森豪威尔就读西点军校期间,巴顿对他关怀备至。巴顿从西点军校毕业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还获得过队列训练的冠军。他把自己在校时积累的一百多页学习心得寄给艾森豪威尔,并不断写信勉励他。当艾森豪威尔最终不负所望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时候,巴顿高兴地在信中写道:“我深信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但没想到是第一。我真心地为你的成功感到高兴。”

       巴顿比艾森豪威尔大5岁,他出身于豪门贵族,其先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一位准将,乔治•华盛顿的挚友。巴顿热爱读书、运动,为人大方、热情,充满活力,在政界和军界颇有人缘;而艾森豪威尔出身平民,待人宽宏大度,办事谨慎,与人的交往总是谦逊有礼。美国著名的军史学家安布罗斯认为,巴顿“是一个具有美国南方沙文主义、浪漫主义的军人”,对美国完美主义的认识使他极具感性,这也是最终使他在战场上达到艺术化发挥的终极源泉,然而他也注定与战略性将领无缘。而艾森豪威尔完全靠自己的拼搏才加入军队,“是一个当参谋的好料子”,两人在性格上的不同虽然没有影响到他们建立友谊,但却埋下了产生分歧的伏笔。

 

裂缝是这样产生的

       米德堡别后,两人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辗转沉浮。艾森豪威尔一直在各种不同的参谋岗位上徘徊,先是在康纳将军手下,而后又在美军驻菲律宾的参谋部里当差。而巴顿除了在战争学院深造了一次以外,同样无所事事。1940年,艾森豪威尔从菲律宾回国。他意外地收到了已是第2装甲旅旅长巴顿的来信。组建大规模装甲部队的构想使巴顿对艾森豪威尔惺惺相惜,他力邀后者到他的部队任职,艾森豪威尔立刻殷勤地回信表示,他早就想回装甲部队工作了,特别是“能够与你一起”。但是,军事当局拒绝了艾森豪威尔的申请,认为他没有“胜任坦克部队工作”的足够经验。尽管调动不遂,但艾森豪威尔对巴顿的提拔感激涕零。

       1941年,美军举行大规模演习,两人再次聚到了一起。这次演习中,艾森豪威尔被当时任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看中,调到了作战部。从此,艾森豪威尔平步青云,到1942年6月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时,艾森豪威尔已被擢升为美军欧洲战场司令,成为巴顿的直接领导。

       两人的首度合作是在1942年11月盟军对北非发起的“火炬”作战行动中。两人言行默契,看法一致,合作非常愉快。巴顿在北非登陆成功迫使法国维希政府停火,为艾森豪威尔充当了一次“救火队”,解救了在突尼斯被隆美尔大败的美第2军。艾森豪威尔频频来电,对巴顿精妙的指挥才能大加赞扬,用尽了朋友加上司的华丽词藻。

       但是,当北非战场的作战如火如荼之时,巴顿却准备把他的军长职务移交给他的副手,自己则返回摩洛哥策划指挥西西里登陆战役。艾森豪威尔得知消息,第一次意识到了大名鼎鼎的巴顿的臭脾气,他没有想到,这位声名显赫的英雄式的将领行事如此不顾后果!他立即给巴顿致电:“不要凭一时冲动说话。”这是他们的友谊第一次出现不和谐音。

       不久,巴顿为艾森豪威尔招来了真正的麻烦。1943年8月10日,巴顿在西西里岛第93后方医院视察时,一名叫保尔•贝雷特的士兵说自己有神经方面的疾病,害怕炮弹的爆炸声,巴顿勃然大怒:“他妈的,你完全是一个胆小鬼。”接着重重地扇了他一个耳光,说:“你是集团军的耻辱。你应该被枪毙,我现在就要枪毙你。医生,把这狗杂种赶出医院。”并作势拔枪。

       此事很快就传到艾森豪威尔耳朵里,他感到非常惊讶,似乎这是一个他不认识的巴顿。他立刻电令巴顿向被打士兵和整个第7集团军道歉,巴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即照指示做了。但是,事情并未到此结束。一位记者把“打耳光”事件在美国国内进行了披露,立即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许多人要求把巴顿赶出军队,指责陆军部用人不当,败坏了美国陆军的荣誉,美国陆军高层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但是受到最大压力的还是艾森豪威尔,很长一段时间,他为了处理此事大为头痛,甚至影响了作战指挥。这一事件使艾森豪威尔感到疲惫不堪,并开始思考两人的关系该向何方发展。巴顿也认识到了两人友谊岌岌可危,他在事后给妻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容易激动的性格在我和艾克之间造成了一些麻烦。”

       由于艾森豪威尔的力保,巴顿留在了指挥岗位上。但事后,艾森豪威尔说:“巴顿有糟糕、鲁莽的性格,任何时候我都不可能把他提升到集团军以上的职务。”艾森豪威尔需要的将领不一定像巴顿那样会打精妙绝伦的仗,却绝不会给他的上司带来灾难,至少不会使他难堪的,“他宁可要一只稳握在手的麻雀,也不要在空中飞翔的鹰”。

      鉴于巴顿口无遮拦,艾森豪威尔警告他不要对公众发表讲话。但是,一向我行我素惯了的巴顿在“打耳光”事件后不久,再次将艾森豪威尔推到了两难境地。

       1944年4月26日,欧洲登陆战迫在眉睫,巴顿在英国纳兹福德的一次集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统治世界是英国和美国在战后的既定目标,当然这也是苏联的目标。”美国再次掀起了“声讨巴顿”的高潮。反对总统罗斯福的右翼分子引用他的讲话来攻击政府与苏联的合作政策,使罗斯福非常尴尬;有的议员则攻击巴顿是“国务院的助手”,指责他干预政治;亲苏的左派势力也谴责他污蔑“盟友”。几乎所有人都从巴顿的讲话中找到了错误。 

       艾森豪威尔怒不可遏,他再次处在了暴风雨的最前沿,美国政府和军界的许多人都要他撤消巴顿的第3集团军军长职务,甚至在“打耳光”事件后出力保过巴顿的马歇尔也要求他“酌情”处理。5月2日,他向巴顿表达了强烈不满,要不是他还需要巴顿对加莱佯攻,以吸引德军主力,巴顿可能已被一脚踢回了国。但这次他保住巴顿,只源于他对后者“优秀作战能力的信任,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在艾森豪威尔的心中,他与巴顿的友谊已画上了句号。

       1944年初,曾是巴顿副手的布莱德利已是登陆部队美军第12集团军群的司令,而巴顿只谋到了其下辖的第3集团军司令,这个职务还是艾森豪威尔的“恩赐”。对巴顿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他的参谋人员满腹怨言:“他们利用巴顿的天真和求战心切,从他身上榨取最大的油水,但同时又把他压在下面。”的确如此,巴顿才不管是否名正言顺,“他妈的,只要给我仗打,让我指挥一个排也行。”

       巴顿也逐渐感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态度变化。在攻占布列塔尼半岛的战斗中,巴顿的部队浴血奋战,但最后艾森豪威尔却将功劳算在了布莱德利头上。接着,艾森豪威尔“露骨”地把法国第2装甲师从巴顿的第3集团军编制内强行划给布莱德利的第1集团军,使布莱德利以解放巴黎载入史册,而为攻占巴黎创造了关键战机的巴顿留下了终生遗憾。随后,巴顿再一次充当了艾森豪威尔的“救火队”,率军神速北上,解了巴斯托尼的围,为粉碎德军的反扑立下了头功,但艾森豪威尔对巴顿部队作表面慰问时,竟只字未提巴顿。艾森豪威尔特别懂得与他所指挥的高级将领搞好关系,从不用生硬的态度对他们说话,但巴顿是他惟一没有任何顾虑的人,如果需要他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不”。

       巴顿终于感到了艾森豪威尔对他军人荣誉感的侮辱,尤其是他当面称赞根本没有多大功劳的布莱德利,巴顿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消除的创伤。巴顿对艾森豪威尔的不满之辞增多了,有一次,他讽刺艾森豪威尔对待英国人的软弱态度时说:“他妈的,艾克真是英国最好的将军。”但在公开场合,他还是极力维护艾森豪威尔的权威,称赞他为维护盟军的团结所作的努力。

       真正导致两人的完全决裂是在1945年8月,巴顿又一次没管住自己的嘴巴,他不仅公开反对艾森豪威尔关于解除德军武装的看法,而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掉进了一个记者的“话语陷阱”,称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与纳粹党没有什么分别。世界哗然,而他的“艾克”终于抡起大斧,果断地砍掉了巴顿第3集团军司令头衔,宣布他回国。这对巴顿来说,意味着他一生所钟爱的军旅生涯的结束。

       艾森豪威尔为了给他以前的好友一个台阶下,又任命他为“第15集团军司令”,但谁都知道这个所谓的“第15集团军”只是一个负责编写战史的空架子。巴顿拒绝了这一任命,他懂得了亨利亚当斯的一句名言:谋权之友易于失。

       回国后没多久,热衷枪炮的巴顿就在一次打猎途中因车祸身亡,结束了他充满坎坷和英雄色彩的一生。艾森豪威尔在总统大选中胜出,成为继杜鲁门之后的美国总统。

 5 ) 没看完,做记号

确实没看完,但是昨天折腾了半个晚上,有些东西记录下,要不然就忘了。
这部片子应该属于好莱坞彩色宽银幕上升时期的大作。色彩和拍摄手法都特别赞,大家津津乐道的估计就是开头那面超大的美国国旗了。那组镜头的确非常赞,不多说。我主要是最近非常有挑刺的潜质,所以昨天晚上看到一半就开始挑刺,横来竖去放google和baidu去查证,今天到这里做个记号。

这部片子制作精良,我看到一半觉得有一点非常不可思议,就是片中的坦克,比二战坦克精良了不少,个头和炮管都非常不像二战的水平。一开始以为德国坦克已经难以弄到手了(毕竟四号坦克、豹式坦克、虎式坦克当时大部分都已经报废了。就是有几台,也在博物馆里吃灰。于是猜测德国人的坦克有可能是苏联的T34改装得来的,美国人的坦克也许是谢尔曼的后期型)。到网上一查,T34虽说当年产量大,而且改装型不少,但是一看底盘就知道跟电影里不一样。就是改装,电影里的坦克也改的太整齐划一了。美国人的坦克更不可能是谢尔曼,因为谢尔曼的特征很明显:坦克净高高,底盘的模样跟个面包一样,炮塔的倾斜装甲也很粗糙。
去查德国的二战坦克系列,其实德国的坦克还是很好认的,除了豹式坦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倾斜装甲的设计。坦克炮塔喜欢用铆接,基本上没有铸造的(当时这个做的比较好的只有T34)。而且履带明显跟苏式坦克不同,要复杂很多。各种坦克都方头方脑的,虎式坦克我头一眼觉得跟m1a1坦克有点相似……当时北非战场的坦克应该主要是四号坦克和豹,可惜电影里的坦克跟两者都不像。
没头绪,就直接查这部电影,本来准备查有没有各路军迷对此剧做透彻分析,毕竟这片子有不少死忠粉丝——比如《甲方乙方》里的英达老师,动不动就要给人一块牛杰西的农场。这种东西自然有他们翻来覆去的研究透彻了。
结果一查,还真有,原来片中德国人用的是当年美国人主要列装的M48坦克,讽刺的是这种坦克也被称为“巴顿坦克”。看样子应该是从M26潘兴式坦克改进过来的——两者底盘很像。接下来就很清楚了,片中美国人用的是M47坦克,应该是美军当年要淘汰的主战坦克。虽然是传记片,估计美国军方也没有少投入资源,感情也是真枪实弹的拉出来部队拍的。原来拍战争片不只咱们一家八一厂玩命的用真部队搞大场面。
最后再说一个细节,就是片头那面大旗。不知道有人注意没,那面旗帜和现在的美国国旗不一样。星星只有48颗,不是现在的50颗。因为当时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还不算美国的州,这俩个地方要到1959、1960年才能算是美国的州。我查了下巴顿生平,这老头1945年就继续他的战场轮回了,这辈子是没有赶上50星的美利坚合众国国旗。所以片头的旗帜是六列,每行八颗,总共48颗。这样的小细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放过去。由此可见,这片子的制作还是蛮精良的。

 6 ) 巴顿将军

“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巴顿

把人类史上的军事家来个大合影,巴顿肯定能在前排显著的位置获得一把金灿灿的交椅。

他是个为战争而生的狗娘养的混蛋。

他是美军骑兵的创始人,世界装甲作战军事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横扫整个欧洲战场的不败将军,同时也是口无遮拦的笨蛋和政治上的低能儿。

在他还仅仅是一名上校的时候,潘兴将军就将他评价为:“战争时期的瑰宝,和平时期的灾难。”

作为个人,他是个勇士,1915年,30岁的他参加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夺得“五项全能赛”第五名。第二年又去欧洲研究剑法,获得“剑道大师”称号。

作为将军,在战场上,巴顿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与凶猛的狮子再加上一个市井无赖的的混护体,带着狡黠的智慧,野兽一样的刚猛和无赖一样的让敌人和友军都哭笑不得的作风。

他不择手段地追求胜利和荣誉,为了荣誉他会去抢友军的行军路线、战斗目标甚至是汽油。正是他在意大利和欧洲战场上的神来之笔,缩短了战争的进程,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他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友军又爱又恨。

“要记住,敌人也和你们一样害怕,可能比你们更害怕!”

他要求下属勇猛作战,绝不投降,作为一个勇士,他崇敬勇敢的战士,鄙视那些胆小鬼,于是在意大利战场上他做出了掌扇据说得了某种精神疾病的而躲进医务所的士兵的事件,结果被舆论打成了筛子。

但他激励了所有的士兵,让他们明白,作为乔治巴顿属下是何其的荣耀。

巴顿说:“高喊人人平等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骗子!只有在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年代里,人类才能进步,个人主义是一种腐败论!”

其实我们知道这些是事实,但是一个五星级上将说这样的话就意味着给自己制造麻烦。

1945年9月22日,巴顿举办了让自己蒙受终极耻辱的新闻发布会。他先是辱骂了苏联红军都是些狗崽子,跟着又落入记者的圈套,说“共和党与民主党就和纳粹党差不多”。结果可想而知。

和平年代对于巴顿而言,无异于地狱。

他为战争而生,对他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死于战场上最后一颗子弹。

 1945年12月巴顿外出打猎时突遇车祸而受重伤。21日,不治在德国海德堡去逝,享年60岁。

一千多年前,大将打了胜仗,率领军队凯旋,欢呼的人群迎接他们,浩浩荡荡的队伍军乐喧天,车上装满了从异邦掠夺来的珍贵财宝和奇禽异兽,捕获的战俘拖着铁链走在前面,大将坐在战车上耀武扬威,他的子女身穿白袍,站在他的战车里,一个奴仆,手捧金冠,贴在他的耳边,悄悄地提醒他:“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

 

 

巴顿演讲词

弟兄们,最近有些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次战争想置身事外,缺乏斗志。那全是一堆臭狗屎!美国人从来就喜欢打仗。真正的美国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你们今天在这里,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是为了保卫家乡和亲人。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三,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当今天在座的各位还都是孩子的时候,大家就崇拜弹球冠军、短跑健将、拳击好手和职业球员。美国人热爱胜利者。美国人对失败者从不宽恕。美国人蔑视懦夫。美国人既然参赛,就要赢。我对那种输了还笑的人嗤之以鼻。正因如此,美国人迄今尚未打输过一场战争,将来也不会输。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连失败的念头,都会恨之入骨。

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死。每个人终究都会死。没错,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有的人胆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象勇士一样战斗,因为如果其他同样胆怯的战友在那奋勇作战,而他们袖手旁观的话,他们将无地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照样勇敢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有的要一小时。还有的,大概要几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对死亡的恐惧战胜荣誉感、责任感和雄风。战斗是不甘居人下的男子汉最能表现自己胆量的竞争。战斗会逼出伟大,剔除渺小。美国人以能成为雄中之雄而自豪,而且他们也正是雄中之雄。大家要记住,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很可能更害怕。他们不是刀枪不入。在大家的军旅生涯中,你们称演习训练为“鸡屎”,经常怨声载道。这些训练演习,如军中其它条条框框一样,自有它们的目的。训练演习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家的警惕性。警惕性必须渗透到每个战士的血管中去。对放松警惕的人,我决不手软。你们大家都是枪林弹雨里冲杀出来的,不然你们今天也不会在这儿。你们对将要到来的厮杀,都会有所准备。谁要是想活着回来,就必须每时每刻保持警惕。只要你有哪怕是一点点的疏忽,就会有个狗娘养的德国鬼子悄悄溜到你的背后,用一坨屎置你于死地!

在西西里的某个地方,有一块墓碑码得整整齐齐的墓地,里面埋了四百具阵亡将士的尸体。那四百条汉子升天,只因一名哨兵打了个盹。令人欣慰的是,他们都是德国军人。我们先于那些狗杂种发现了他们的哨兵打盹。一个战斗队是个集体。大家在那集体里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战斗。所谓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一堆马粪。那些胆汁过剩、整日在星期六晚间邮报上拉马粪的家伙,对真正战斗的了解,并不比他们搞女人的知识多。

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给养、最好的武器设备、最旺盛的斗志和最棒的战士。说实在地,我真可怜那些将和我们作战的狗杂种们。真的。

我麾下的将士从不投降。我不想听到我手下的任何战士被俘的消息,除非他们先受了伤。即便受了伤,你同样可以还击。这不是吹大牛。我愿我的部下,都象在利比亚作战时的一位我军少尉。当时一个德国鬼子用手枪顶着他胸膛,他甩下钢盔,一只手拨开手枪,另只手抓住钢盔,把那鬼子打得七窍流血。然后,他拾起手枪,在其他鬼子反应过来之前,击毙了另一个鬼子。在此之前,他的一侧肺叶已被一颗子弹洞穿。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象传奇故事里描述的那样。军中每个战士都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千万不要吊儿郎当,以为自己的任务无足轻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必须做好。每个人都是一条长链上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卡车司机都突然决定,不愿再忍受头顶呼啸的炮弹的威胁,胆怯起来,跳下车去,一头栽到路旁的水沟中躲起来,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懦弱的狗杂种可以给自己找借口:“管他娘的,没我地球照样转,我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呢?到那时,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国家、亲人甚至整个世界会是怎么一个样子?不,他奶奶的,美国人不那样想。每个人都应完成他的任务。每个人都应对集体负责。每个部门,每个战斗队,对整个战争的宏伟篇章,都是重要的。弹药武器人员让我们枪有所发,炮有所射。没有后勤人员给我们送衣送饭,我们就会饥寒交迫,因为在我们要去作战的地方,已经无可偷抢。指挥部的所有人员,都各有所用,即使是个只管烧水帮我们洗去征尘的勤务兵。

每个战士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着身边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我们军队容不得胆小鬼。所有的胆小鬼都应象耗子一样被斩尽杀绝。否则,战后他们就会溜回家去,生出更多的胆小鬼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懦夫儿软蛋。干掉所有狗日的胆小鬼,我们的国家将是勇士的天下。我所见过的最勇敢的好汉,是在突尼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爬到电话竿上的一个通讯兵。我正好路过,便停下问他,在这样危险的时候爬到那么高的地方瞎折腾什么?他答道:“在修理线路,将军。”我问:“这个时候不是太危险了吗?”他答道:“是危险,将军,但线路不修不行啊。”我问:“敌机低空扫射,不打扰你吗?”他答:“敌机不怎么打扰,将军,你倒是打扰得一塌糊涂。”弟兄们,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战士。他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管那职责当时看起来多么地不起眼,不管情况有多危险。还有那些通往突尼斯的路上的卡车司机们,他们真了不起。他们没日没夜,行驶在那狗娘养的破路上,从不停歇,从不偏向,把四处开花的炮弹当成伴奏。我们能顺利前进,全靠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硬汉。这些司机中,有人连续开车已经超过四十小时。他们不属战斗部队,但他们同样是军人,有重要的任务要完成。任务他们是完成了,而且完成得真他娘的棒!他们是大集体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他们,那场战斗可能就输掉了。只因所有环节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整个链条才坚不可破。

大家要记住,算我没来过这里。千万不要在信件里提及我。按理说,我是死是活,对外界要保密,我既不统率第三集团军,更不在英国。让那些狗日的德国佬第一个发现吧!我希望有一天看到,那些狗杂种们屁滚尿流,哀鸣道:“我的天哪!又是那挨千刀的第三集团军!又是那狗娘养的巴顿!”

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早一日收拾掉万恶的德国鬼子,我们就能早一日掉转枪口,去端日本鬼子的老巢。如果我们不抓紧,功劳就会全让狗娘养的海军陆战队抢去了。

是的,我们是想早日回家。我们想让这场战争早日结束。最快的办法,就是干掉燃起这场战争的狗杂种们。早一日把他们消灭干净,我们就可以早一日凯旋。回家的捷径,要通过柏林和东京。到了柏林,我要亲手干掉那个纸老虎、狗杂种希特勒,就象干掉一条蛇!

谁要想在炮弹坑里蹲上一天,就让他见鬼去吧!德国鬼子迟早会找到他的头上。我的手下不挖猫耳洞,我也不希望他们挖。猫耳洞只会使进攻放缓。我们要持续进攻,不给敌人挖猫耳洞的时间。我们迟早会胜利,但我们只有不停战斗,比敌人勇敢,胜利才会到来。我们不仅要击毙那些狗杂种们,而且要把他们的五脏六腑掏出来润滑我们的坦克履带。我们要让那些狗日的德国鬼子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战争本来就是血腥野蛮残酷的。你不让敌人流血,他们就会让你流。挑开他们的肚子,给他们的胸膛上来上一枪。如果一颗炮弹在你身旁爆炸,炸了你一脸灰土,你一抹,发现那竟是你最好伙伴的模糊血肉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不想听到报告说,“我们在坚守阵地。”我们不坚守任何见鬼的阵地。让德国鬼子坚守去吧。我们要一刻不停地进攻,除了敌人的卵子,我们对其它任何目标都不感兴趣。我们要扭住敌人的卵子不放,打得他们魂魄离窍。我们的基本作战计划,是前进前进再前进,不管要从敌人身上身下爬过去,还是要从他们身体中钻过去。我们要象挤出鹅肠或小号的屎那样执著,那样无孔不入!

有时免不了有人会抱怨,说我们对战士要求太严,太不近情理。让那些抱怨见鬼去吧!我坚信一条金玉良言,就是“一杯汗水,会挽救一桶鲜血。”我们进攻得越坚决,就会消灭越多的德国鬼子。我们消灭的德国鬼子越多,我们自己人死得就会越少。进攻意味着更少的伤亡。我希望大家牢牢记住这一点。

凯旋后,今天在座的弟兄们都会获得一种值得夸耀的资格。二十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孙子,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短评

我有时在想,如果巴顿不只是指挥欧洲战场的第三军团,而是整个欧洲战场的指挥官呢,二战结束的时间会不会缩短?如果罗斯福死前就已委派巴顿指挥太平洋战场呢?结果又会如何?只是历史不能假设。即使所有的荣耀都会消亡,我们仍然不会忘记您,每日读圣经却说着脏话滴铁血硬汉General Patto

8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3小时的史诗级战争传记片。1970年就能拍出如此震撼的战争场面,直到45年后的今天依旧毫不逊色。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大银幕欣赏,观感太棒!。乔治·斯科特演技出神入化,演活了桀骜不驯,只懂打仗不懂政治的老顽固——巴顿将军。

9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8.3/10《巴顿将军》也是一部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的军需片,却没有树立任何高大全与假恶丑,而是伪装成了一部个人传记片,把巴顿这个备受争议的二战将领塑造有血有肉,这当然离开不了乔治·C·斯科特的精彩演绎,开场演讲绝对是本片最为精彩的段落。巴顿这个战争狂人,真是生错了国家。

12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影片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美术设计与陈设、最佳剪辑、最佳录音等7项大奖,其中获最佳男主角的乔治·C·斯科特表示自己的表演并没有那么好而拒领该奖

15分钟前
  • 雲無憂
  • 推荐

战争片方面,本片缺乏真实战争的残酷感,也没有火爆的场面;传记片角度,人物性格大都扁平如纸,虽然没有多少虚假改编,但巴顿的缺点被大幅掩盖,有避实就虚之嫌;单线顺叙且毫无高潮,平淡乏味似流水账;宣传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太过明显;配乐倒是温醇清丽;摄影和表演算得上精致,亮点不多。(7.0/10)

1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主旋律传记片的典范,“伪缺点”玩得炉火纯青,相比之下我国某些二货导演就永远分不清真性情和真土匪的区别。片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巴顿公开说出了美帝国主义者的心里话,反引起了这些道貌岸然之辈的不满,当然,这么拍有影片拍摄年代和影片表现年代ZZ需求变化的原因。

24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你们今天在这里,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是为了保卫家乡和亲人。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三,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

26分钟前
  • ziegfelt
  • 力荐

我知道这部片子用了多少好莱坞的pattern,塑造了多么典型的英雄形象,满足了多少粉丝的情结,也知道导演从多方面各种仰拍赞扬了巴顿,我就是对一个喜欢战争的人没好感。我恨政客,我更恨这种不问政治的炮筒子,给喜欢战争又缺父的小男孩去看吧。

29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刚烈单纯的性格很让人喜欢,就是处理事情的方法有点过头。他是一个战神,他是一个只属于战争年代的人,性格决定了他走的路必定坎坷,但是人们会更容易记住这样一个有性格特点的人。

32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推荐

I don’t care to drink with him or any other Russian son of bitch。巴顿是个狗娘养的混账 相比之下那些在斯拉夫畜生面前畏首畏尾的二五仔们连狗娘养的都不如;最纯粹的军人人格 一个耿直过头的战士 不同于布拉德利那般左右逢源的政治将军或蒙哥马利那类不入流的水货 巴顿彻头彻尾的武德很能激起人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34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最佳人物传记片 科波拉的剧本 斯科特的演绎 美军的全力配合 让人如何能不喜爱巴顿

39分钟前
  • 加文
  • 力荐

其实电影本身是有点冗长、缺乏高潮的。但作为一个美国在越战严重受挫期的战争片,得了那么多奥斯卡,政治目的实在太过明显,而且确实也通过刻画巴顿这样一个战争狂达到了一定的成效,所以算是一部“成功”的传记。嗬,当时的美国人,不管你是左是右,你一定得粗暴地恨布尔什维克…

4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周传基老先生那篇分析,写得真是好——自以为是哪~对于这种影片,文本读解脱离了历史研究(拍摄的历史),就是往左可往右亦可的扯淡。回到影片,上半场真不错,下半场有失编排,尤其最后几场戏,纯粹推销展示了,可惜。

43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其实挺有趣的,后人看战争首先是结果,处于的人是看自身的处境,同时代的人是看道德标准。这一切又都被政治利用,可悲。

48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推荐

70年的斯科特还有64年奇爱博士的影子,这时其实他才43岁。虽说赶上了越战宣传需要,但是毫不避讳、也不渲染,极度克制。一眼看出科波拉的剧本,讲的永远不是故事而是性格缺陷明显的天才。疯狂里透着理性,冷酷里藏着热情,务实包裹着浪漫,反而造就了极高的可信度。可惜也是套路,多了腻。

5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我们都知道他脾气暴,我们都知道他骨头硬,我们都知道他说话脏,我们都知道他爱打人,我们都知道他曾经八面威风,我们也知道他晚年凄惨~

54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这个一直以为自己属于十六世纪的“狗娘养的血胆将军”站在镜子前面跟自己说:“我一生都想率领更多的人来决一死战,现在,时候终于到了”。

5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天蝎座的野心与我行我素

57分钟前
  • Yolanda
  • 力荐

「All real Americans love to stay in battle, American play to win all the time, That's why American never lost, and we will never lose a war. 」諸位,我只是給你們這些沒打過仗的做勵志演說,我這麼做是因為我在突尼斯遇到過打了三年仗的英國人和法國人,你們完全比不上他們。就這樣。

1小时前
  • Die Katze
  • 推荐

乔治·C斯科特的个人魅力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