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尔的生活

剧情片法国 / 比利时 / 西班牙2013

主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蕾雅·赛杜,萨利姆·克希乌什,热雷米·拉厄尔特,卡特琳·萨雷,奥雷利安·雷克因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

播放地址

 剧照

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2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3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4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5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6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3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4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5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6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7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8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19阿黛尔的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12:30

详细剧情

故事主角是15岁女孩阿黛尔(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Adèle Exarchopoulos 饰),她有一个帅气的同学男友托马斯(热雷米·拉厄尔特 Jeremie Laheurte 饰),但托马斯并没能走进她的心。她在街头意外遇到一个美丽的蓝发女孩艾玛(蕾雅·赛杜 Léa Seydoux 饰)后,第一次体验到小鹿乱撞般的怦然心动。而当某晚阿黛尔忐忑不安的走进一家同志酒吧,发现艾玛就在那儿等着她呢。女孩们的彼此靠近让阿黛尔的青春期变得复杂起来…... 《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法国女作家朱莉·马洛的情欲漫画《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即英文片名),讲述了女孩阿黛尔一段如火如荼的同性爱情。3个小时的片长长而不闷,充满各种情趣元素,而在性爱内容上又惊人的大胆。影片最可贵之处,是没有将同性恋做为热点话题加以投机,而是以同性之爱作为承载,寄托人类最美好也最伤感的初恋情怀。主角从发现自己的性取向,到一步步找到真爱,又一步步失去爱人,整个过程就如繁花盛放又归于荼蘼,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出生于突尼斯,曾三次入围威尼斯金狮奖,其中《谷子和鲻鱼》获得了评委会大奖。他热衷于表现法国外裔青少年的生活和对身份认同的自我寻找,是一位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准的创作型导演。2013年是他首次入围戛纳。《阿黛尔的生活》获得第6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影评人费比西奖。

 长篇影评

 1 ) 这是她的生活,还是我们的。

可能这是我这么多年最期待的一部电影,在知道它得了金棕榈之后,几乎日日盼着预告片,在预告片出了之后几乎每天看一遍。而之前也买了漫画来看。
居然是来法国第一本在一个小时内看完的书。
而电影呢,很好的吧,漫画没有描绘的细节,全部用一种非常写实,又那么符合生活逻辑地把故事圆满的填充了。

故事很简单,一个女孩在青春期,对性的感知与迷茫。再到遇到一个人海中,轻撇一眼就无法忘掉的女子,何况头发还是蓝色,这么扎眼的颜色。

于是,邂逅,熟知,相爱,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的产生问题,出轨,分手,失恋的痛楚,尝试着复合,最后再见面,发现其实她已经不在她的世界里,虽然画廊里展出的画上,画的都是她。

电影改编自法国同名漫画,和漫画的出入,大致在于,漫画的叙述主角应该是Emma,而电影是Adele;漫画用很多的篇幅去表现Emma如何和Adele在一起,两个人之间关系未明的纠缠,而电影则更着重与Adele在分手之后的种种;结尾的变化,还有Adele的职业的确定为老师而非公司职员。

很佩服Abdellatif Kechiche的大胆尝试,很少有一部电影,在一部三个小时的长度里,前两个小时居然几乎用的都是大特写的镜头,拍主角上课,吃饭,睡觉,自慰,做爱,洗澡,调情,但是却不让观影者对此手法心生厌烦,没有任何的被侵略感。
这种手法的运用,另一方面带入感极强,特别是在面对电影巨幕观影时,整个屏幕上充满着女主角的影像,她对Emma的眉目传情,她吃饭时候的愉悦,她的困惑与迷茫,甚至做爱的时候,还在用大特写。
给人的感觉 -- 震撼。

还有长达十几分钟的性爱场面,非常的让人震撼,倒不是说内容,而是完全没有任何配乐,最直观的方法去呈现。


想来阿黛尔的生活,其实也就是把她人生中这段经历,用最直接明了的方式呈现,当然它也在呈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爱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千种,万种,是擦身而过的一瞬,是阳光下的回眸,是某种气味或一句聪明的调皮话,但是分手的理由,总是单调的一致,无非即是不爱了。”

几个眼神的对视,几段暧昧的调情,交待了两人的相爱,而常规的爱情电影总是更喜欢表达--“成为爱情的过程”,往往对情侣之后,生活之下的情景较少如此事无巨细的展现。

想必导演很清楚,负面情绪的感染力远胜简单轻松的快乐。

蓝色是第一章里爱情的主色调,而第二章里它的功能就转为分手的写照。

Abdellatif Kechiche从电影第一篇章就做了伏线,两个家庭聚餐的场景与布置上的不同,对话和氛围上的差异。
虽然没有把“Emma在Adele家半夜裸身去厨房拿牛奶喝,以致于被Adele的妈妈发现两人的关系”,这段在漫画里算是有张力的情节放入到电影里。
但是他还是很好的选取了转折点。

整个电影的转折点,被导演很巧妙地安排在阿黛尔辛苦帮Emma筹备朋友的聚会。

而这个聚会上,艺术家的朋友,不是圈子里的人,自然也跑不远。在聚会里,身为幼儿园老师的Adele发现自己是个局外人。这种残酷的发现,不仅仅表现在Adele时不时的瞧着Emma在聚会里的一举一动,同时也被镜头适时虚焦人物,对焦在背景里的默片 -- 用那黑白默片里夸张的表情去映衬Adele的焦虑心情。逃避,是对问题所能采取的最快措施。在聚会里她只能靠自己不停的忙东忙西,去照顾Emma朋友是否enjoy party,来证明自己也在参与这个party。而对于法国人或者艺术家来说,一个风趣幽默的对话或辩论,远比美食来的更重要。他们爱美食,但是他们更爱咖啡。

这是伏线一。而伏线二是后来在Emma工作方面出现问题,她在一旁吃早餐,却也提不出半点建议为Emma分忧解难。

距离的开始,意味着冷漠入侵在两者的关系间。

Emma忙于事业,无暇分心Adele, 从情感上合理的构建了阿黛尔肉体出轨的理由。

于是,他们也如一般情侣一样,最终走向了分手。

分手那段性,确是是张力十足,Emma的爆发也是Lea终于在整部电影里,有了属于自己的关键一幕。

之后便是很长的篇幅去描述,Adele失恋后的各种场景。想必,爱过一次,分过手的人,是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又突然袭来的痛。

可以说是年度里最好的,表现失恋中受伤一方的种种的体验片。

她们相遇是因为蓝色擦身的一瞬,而分手后的那场再见戏,两人同样穿着各自蓝色系的衣服,坐在一个蓝色点缀的咖啡馆里,而一切早就不可挽回,-- 一个人不爱了,那两个人的缘分也就到头了。

电影结尾,阿黛尔去Emma的新画展,看到了Emma和她的现任。现任以一种女主的身份置身与画廊里 -- 与Emma的关系是平等的,能权衡宾客之间的关系,能给Emma事业一臂之力。
也许在阿黛尔转身的那一刻,她明白了,自己自始至终都未曾在这段关系里找到过平衡。

------------------------------------------------------------------------------------------------

记得有次看导演的采访,他说,阿黛尔和Emma的分手,其实是阶层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Emma代表的艺术圈,也即上层社会,话题总是关于艺术,哲学,连带Emma的家庭,非常的开放与轻松,对同性恋的态度亦是宽容。
而阿黛尔来源于中下层,她的家庭对艺术完全没有兴趣与不了解,对同性恋的态度也是反对。这点导演用阿黛尔家庭的聚餐,emma来阿黛尔家的聚餐之间的对话,以及阿黛尔父母为她过生日的聚会(内容也是极其简单的小家庭),甚至阿黛尔所处高中,那些同学对同性恋的反感,都可以窥视出来自两个阶层之间的不同。

但是,这部电影妙在,导演完全是在展示一个人的生活,始终是一种中立的姿态。(突然想到le monde这个报纸,在法国算是最中立的,虽然稍微偏左。)当然,也是看的出,他对阿黛尔的爱,对一个迷茫女孩到坚强女人的转变的用心刻画。

-----------------------------------------------------------------------------------------

给五星,是因为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在我过分期待的前提下,能给我超出更多的。

当我走出电影院,到街上,面对着巴黎的街道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曾经遗忘掉的感觉,瞬间就把自己找回来。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但生活里总有那么些个线索,可以把一种情绪串联起来。

而这部电影所给的启示就,一部好电影,它做只是最具还原度的呈现了生活,但是,它把观影的人,带进了电影里,主角的世界。她的世界,她的故事,只是一个入口,而把观影的人最终打动的,其实是“我的世界”,或者“我们曾经或即将经历的生活”,是那一部分把我彻底打动了。或者,我在阿黛尔身上看到过自己。


-------------------------------------------------------------------------------------------------

这篇影评其实写完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中间也重新再把电影再看了几遍。以及也看了周围些友邻的影评。

好多都是关于Emma与Adèle之间出轨的讨论。

1.一段关系里,没有一个直接完全的责任人,就正如两人会在一起,绝不是一个人单恋的结果,而分手,也不全然是另外一个人的错。

2.为什么会把她们的分手怪责于阶层的不同?

举个自己的例子吧,到了巴黎才学的艺术史,刚刚开始到了卢浮宫参观,是到无数的艺术珍品在眼前,除了那一声的wow之后,是铺面而来的羞耻感,而同学在讨论,Poussin 和Rubens , 我连两个人是谁都不认识的尴尬,又有谁可以了解。即便如何努力想加入,但起码得先学了艺术史,懂得他们到底是谁,做过什么。
而在我学了一年之后,身体力行看了无数展之后,是变了,值得不是价值观或者人生观有什么变化,而是注意力点。
自己的生活里,是围绕着艺术,电影,音乐,看展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拓展生活,而这一年所交到的朋友也是这个圈子里的。

然后呢,我的以前的朋友,一年后来到这里,我们从曾经非常好的朋友,变成,见面也不知道聊什么。

是人变了的结果。

回到故事吧。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一个高中,一个大学,世界对青年来说是很小的,学习,爱情,就是一切。

而工作后或者更成熟之后,一个是幼儿园老师,世界依旧是如此,没有得到拓展,而另外一个是艺术家。
一个艺术家如果停止拓展她的世界,她的一生也就完了。
拓展,就注定她的一生要无限的膨胀,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识,艺术理念和哲学。

如果一段关系,两者达不到同步,如何可以平稳同行直到人生尽头。

这段关系,可以说,阿黛尔没有变,一直是如此爱着Emma,变的是Emma.
但是,谁能怪她呢?

两人的感情始终是无关道德层面,不论是精神出轨也好,还是肉体出轨,如果不是感情早已有了裂缝,也不会得到这样的果实。

说到阶层,艺术,从来不是属于大众的,它从诞生开始,一直是社会金字塔最顶尖的玩物,而艺术家说白了也是为那一阶层人服务而已。
而老师,是为所有人,没有贵贱之分,很伟大的一个职业。
正如电影里的Emma,她的爱与不爱是忠于自己,不会顾虑他人。而Adele,就像老师这个职业的设定,从家庭,从自我,去是牺牲自己。

这个电影设定本来就是有阶层性的,这也是它高于原著漫画的地方,为什么她们不是来自两个相同层次的家庭和专业?

当然,爱情是可以发生在任何的情景里。

 2 ) 阿黛尔还是艾玛 这是个问题

      雾气蒙蒙的下午跟好友在唐人街边上的Curzon Soho 看完了这部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其实我很喜欢大陆的译名《阿黛尔的生活》,简单直接。港台的译名总有太多自以为是的花头,去年一部Dans la Maison, 港译《偷恋隔篱妈》,与之相比,大陆译名《登堂入室》,简直淳朴简明到令人拍手叫好。跟朋友看完电影,走路去一家日本餐厅吃晚餐。整个路上对电影都没有太多讨论,只是觉得好看,值得看。当时我们还说,奇怪,有的电影看完了让你有热烈的讨论欲,而这部没有。过了几日,它的功力才在我心里发酵。那些细节和喘息才在我的心里沉下去又浮上来。

  阿黛尔和艾玛相遇、相爱、吵架、重逢、散席,任何恋爱过的人大概都会在这电影里看到恋爱时自己通红的脸,失恋时自己喘不上气来的心痛。看似纪录片式的追踪视角,但那镜头是如此细致、温柔,对准生活里最微小的呼吸。我们不由自主爱上这个莽莽撞撞又充满生命力的阿黛尔,她好像是从地里崩出来的孩子,那么鲜活。
   
 整个影片视角围绕阿黛尔展开,而我们像窥淫癖患者窥伺着她所有的生活。美好的,不那么美好的,隐私的,不那么隐私的。阿黛尔像是我生活中常会出现的一种女生:不丑不美,不急不躁,没什么野心,也不是不求上进,就只是那么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很多特写镜头拍阿黛尔睡觉,睡前在床上写几笔日记,吃意大利面,望天。我们以为她睡觉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或者她吃意大利面的时候会说什么,但都没有。她就只是睡觉和吃意大利面。而艾玛对生活有强烈的企图心,有才能,也有让自己的才能被表现和被看到的决心。15、6岁的阿黛尔说她喜欢文学,喜欢读书。观众大概就给她贴一个“文学女青年”的标签,艾玛也说:“你喜欢写东西。你应该试着写些短篇。”写些短篇做什么呢,出版啊。出版做什么呢,让别人看到你的才华,向世界证明你的才华啊。阿黛尔不是不屑做这些,只是她真的没有那种表达欲。艾玛提到存在主义,说她同意萨特所说,人通过选择和行动证明自身的意义。阿黛尔听后只是在洒满阳光的公园里咧开嘴笑,继续吃一口美味的汉堡包,她没有想要证明自身意义的需求,或者你可以说她没有荒诞感 –-- 对人生的荒诞和意义的寻求不在她的字典里,她只是一株可以疯狂生长的植物,不求表达,不问意义。她在乎的是最直接的东西 – 吃饭 睡觉 做爱 ,做爱 吃饭 睡觉。“二”和“呆萌”是如此稀缺的天赋,我们的阿黛尔是如此鲜活地和它们融在一起,淡泊又性感。但有几人能如此疯长到八十岁?
   
 阿黛尔的酷在于 – 我就是不思想。而,现实生活却如此残酷地一再逼迫你思想。
 设想是我,大概会不停剖析自我,剖析恋人。察觉到自己被冷落,会去探究原因,找恋人谈话,沟通解决办法(当然更可能只是自以为的解决办法)。而阿黛尔只是张着她的嘴巴大声喘气,露出兔牙,抓住她能抓住的稻草,不管是喝酒跳舞,还是酒后乱性,都可以,只要能缓解她的孤独。是的,有人可以侥幸逃脱,没有荒诞感,因而不必去追问生之意义;但却没有人可以一再幸运,逃脱孤独的追捕。于是,我们看到,阿黛尔不再酷了,她痛哭流涕,辗转反侧,可以放下尊严跪地求饶,只为再换回一点温存。艾玛却已不再回头。
 如果阿黛尔足够幸运,她会拥有一份世俗的温暖。得一男人(或女人)垂爱,得三两儿女绕膝。但你我可曾见过六七十岁的“阿黛尔”?若有,眼睛也早已不再清亮。家庭、儿女、工作,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一切,会一次次地把阿黛尔重新推回到她与艾玛曾面临的问题。阿黛尔可以做同样的选择,但代价是她的心变钝,眼变浊,然后对痛苦的感受可以不那么锋利,于是她就可以安详地老去。
   
 这大概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我对这样的生活抱以最大的尊重和最善意的审美。因它自有它的美感(这种美感导演已经通过呆萌又灵动的阿黛尔向我们展示得淋漓尽致)。但往往随着衰老,它变得越来越无力。而人类仍得以抱持锋芒的方法,大概只有反省(思考)。只有思想才能把我们从命运的缝隙中拖出来,洗洗脸,清清嗓。我大概还是相信苏格拉底那句话,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然而然而,最后的最后,人要交待的,只有自己。你要如同二十岁的阿黛尔一样,省去追问的苦恼,求一份世俗的温暖,借以慰藉老去的身躯;还是要如同艾玛一样,用尽自己所能拥有的智力、运气、能力去换一点自己认同的意义(在艾玛是艺术上的成功)。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电影里可谈的东西太丰富,比如镜头的运用,摄影机对人(演员)身体的态度,阶级,爱情..如此种种,大概会被津津乐道讨论很久,但以上,是虽不在电影中,却最想表达的,碎碎念。

 3 ) 蓝是最不温暖的颜色

今年的金棕榈片《阿黛尔的生活》,改编自同名漫画《蓝是最温暖的颜色》,原漫画找来看了下,画风不大看得下去,大概就有点欧系重口耽美的赶脚,漫画名字就有种淡淡的哀伤。但是被阿布戴柯西熙一倒腾,也就是借了个女同相爱终不得的壳,画面的风格、故事的立意都已全然不同。以至于最讽刺的就是这个片名,“蓝色”什么时候跟温暖沾边了?蓝色从来都是冷静、清远、凉薄。

这种客客气气的距离感,大概恰好是阿布戴柯西熙要传达给观众的感觉。

《阿黛尔的生活》在戛纳首映之后,整个小镇都沸腾了,大家纷纷议论着唯美浪漫的画面,无可奈何的爱情、当然还有弹眼落睛的三十分钟少女拉拉性爱。一部杰出的电影总是这样,他可以从或雅或俗、或微或著不同角度给人以谈资,我只是有点好奇,为什么媒体对影片赤裸裸的政治映射闭口不提。倒是很后来《新京报》上翻译的一篇阿布戴柯西熙自己的访谈,让我释然,他在文中提到,《阿黛尔的生活》里,他想说一些阶层的距离感。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色戒》在威尼斯首映,所有人都在谈论性的部分,而李安在一个小规模的采访中提到:其实我很庆幸大家对于性话题的讨论,掩护了我真正担心的事情:中日民族关系在两岸都是一个敏感的神经,我做了一个很大胆的挑战。只为那些啊,把那家国全抛下,不难理解反应慢的有关当局,为何秋后算账那么绝情。这件事从创作上来说,走的彻底又大胆,而性总是掩护一切的挡箭牌。

作为一部女同题材的电影,《阿黛尔的生活》并没有拿任何同性的艰难作为噱头,顶多有些少女在性倾向认知的困惑,但这挣扎并不纠结于外部的压力、而只是自我选择的困惑,她的出轨对象也是男性,最后要来拯救她破碎生活和爱情的,也是同族的男性:这一切仿佛在说:我其实也可以跟别人过所谓“正常”日子,但我偏偏忘不了她那个蓝头发的EMMA,如果把这种单恋纠结比作法属北非和法国的关系,一切都可以严丝合缝找到对应的解释。

两家晚宴的对比、Adele在艺术Party上的无所适从,这些都是非常直接的阶层差异描写。而影片最明显的隐喻就是Emma的头发,那一簇让Adele纠结的梦幻蓝色,在她们关系疏远时,变回了满头金黄。在我看来,最有意思的一句的台词,则是Emma和Adele初相恋时,有一搭没一搭的问:你叫什么名字啊?Emama打趣地问:adele这个名字意思是不是自由啊?阳光啊?爱啊?答案都不是,Adele是怎么回答的,各位可以再看一遍电影。

好电影就在于,表面上波澜不惊,回头再看暗潮汹涌。阿布戴柯西熙絮絮叨叨的台词儿,可不是为了铺垫小清新的阳光的,细细品来,几乎每一句都反复扎在主题的腰眼儿上。

可能年纪渐长的原因,现在看所有失败收场的爱情片,渐渐看不到半点儿感动,看到的都是命中注定。并以为:比起忧伤的失恋本身,这才是最忧伤的部分。而推而广之到人生更多其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呐?我看《Adele的生活》,最难过的是,看她咀嚼着各种食物来掩饰不安,看她各种挣扎来突破出身的束缚,最终都归于徒劳——她是否能理解悲剧的原因,都不改变悲剧本身。

人生而平等么?人生而不平等。
那条鸿沟,不看它,它也让你痛苦,它左右你的生活,制造各种障碍。
可直面它,才是人生最痛苦的时候。

 4 ) 爱是种"存在主义"

<阿黛尔的生活>在戛纳上映的时候法国刚通过同性婚姻法案,而最后此片获得金棕榈大奖,看似是艺术领域对此的一段唯美的呼应,但无论是电影节评委会还是导演本人,都否认了此片的创作或获奖具有某种政治因素。
无可置疑,艺术必定会与政治环境相关,但政治并不是最重要的。
之前导演也在访谈里提到,对于同性恋我没有激进的看法,也不漠视它,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我关心的只是相爱的两个人。
我本身的确也比较反感某些反映同志群体的作品,以此为噱头,自我隔绝或者自我标榜,要么就彻底边缘化的姿态。任何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都是对自己和别人愚蠢的伤害,如果不能平常对待自己,又怎能让他人平常对待你。

所以导演的此番言论和立场确实也让我在没看到成片之前已经对它心生喜爱。因为在这之前表现同性恋情的片子,多数都绕不开社会对抗与认同的议题,比如<断背山>受尽伦理压抑的爱,<费城故事>表现的人权与社会公正问题,<哈维米克>则直接指向政治。有例外的,其视角也“表现”化的在孤独、欲望、人性之间游离,带有某种黑色的意味。比如<河流><春光乍泄><邪恶的夜晚>。还有的就是传记片<王尔德><心之全蚀><嚎叫>。但如果说到真正的爱情,不雕饰也不异化,只是把同性恋人之间,就像所有恋人一样,他们最平实和本真的关系与感情表达,一种普世的、所有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和感触到的过程作为诠释主题的,却很少很少。要知道爱情,没有谁更纯粹,也没有谁更艰难和伟大。

这样的情况下,<阿黛尔的生活>的初衷很正,只是关于两个人,关于爱情,人类最普遍也是最纯粹的东西。想来这种片子或许也只会诞生在法国。歇斯底里或者生命积淀之爱,所谓的情怀,法国人拍了很多很多。即使从这个突尼斯裔导演的情结与手法上看,这一部可能并不那么的具有天马行空般的法式“情怀”,但必定同样让人沉迷和心碎。
没有片头字幕,没有复杂的镜头语言,配乐似乎都是有源音响,自然光线,现场环境音,剪辑也及其简单。很多时候,甚至感觉不到这是一部电影,但庞大而微妙的情绪变化就在这一点一点的,平常和平静,甚至繁琐的细节之中交织和铺展。
抽象地看,整部片子几乎是由特写和食物,混合着断续的对白堆砌起来的。与之对应的大概是情绪、情欲和生活本体。至于性爱戏,我反而觉得有种过于真实而造成的压迫,可以感受到演员的确拍的很辛苦。

片中的跨度长达六年,导演并没有刻意构建某种表意的象征空间,也没有明显的时间段落分界线,生活化的场景拼凑看似很散落,但不能说是没有结构的,就像一片没有裂缝的温暖的蓝色海水,蕴藏着无限的宁静,暗自起伏的波纹,一段段不知从何而来的浪涌。Adele的生活,即是片子的载体。我们发现Adele每次在路上的独行,都对应着一段寻找、失去、重建的“存在主义”式的成为人的过程。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Adele与Emma之间的爱情,她们潜移默化的转变都融合在极简的镜头分切里,这是导演的风格也是功力。

一切因差异而起,也因差异而结束。这里的差异,不仅仅是阶级,包括电影中先验的个人性情。德勒兹说过存在就是差异。我们在看似相同并不断重复的生活中遭遇差异,在差异的交叠和碰撞中走向转变,而转变是种同一的必然。

根据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人是这样的存在者,它的出现带来了世界的存在。人如何存在就应该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人首先存在于世上,然后人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行为,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人的行为决定了人的本质,所以 “存在先于本质”。而“虚无”是出于思想的自由,一种对任何单纯的给定性说不的力量的自由。

我们看到Emma对自我的认知和定位始终很明确,就像法国精神一样,爱、平等与自由。作为一名画家,她有浪漫迷人的温柔和特立独行的自由气质。她自信坚决,并且有相当坚定的个人意志。比如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创作自由和审美品位,比如喜欢萨特,并且英语不怎么好。她说她从14岁起就确定自己喜欢女孩,无比确定。这是人自由的选择,也是一种对时代阻碍“自由”的反抗。

而Adele,作为北非后裔,似乎始终处于茫然的混沌之中,在她身上说不上有很分明的,可以称为“自我意识”的东西。她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爱读点文学读物,什么都喜欢吃,什么音乐都听一点,总是凭着内心的某种感应去摸索自己的生活。恍惚中觉得好像有什么要发生,或者有哪里不对劲,却不知道是什么。她也会像全世界的青少年那样,喜欢美国电影,喜欢斯科塞斯和库布里克。会由于青春期的悸动跟男生交往,会因为一个不经意吻又觉得自己喜欢女孩。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因为喜欢小孩子。这其实是很模糊却也很真性的东西,就像是人性里无所不在“欲望”。

正是这种差异在最初给对方产生与自己原本生活不同的,新奇的吸引。就像Emma总是说Adele的懵懂和纯真很有趣,而Adele也对这样一个成熟而特别的“精神启蒙”者产生迷恋和追崇。
这是最初的时候,有种幻觉般的隐约的默契,赤裸而不受束缚的,一种浓烈的暧昧在二人之间随意流淌。

之后真正的生活才正式降临。三场性爱戏,将“转变”表达的淋漓尽致。而这场转变,仍由差异开启,或者可以说它原本就在那里,只是等待着被触发的那一刻的来临。
我们很清楚的知道既然是爱情,那么在这场关系中自然是没有对与错的。波德莱尔这样形容爱情,它是二人串谋所犯的一宗罪行。所以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所谓宿命,无需言明,只需对此承担后果。

 随后,重建是段漫长孤独的过程。就像斯皮尔伯格的评价,这里Adele的沉默很让人动容,有时候沉默比言语更有力。
我认为全片最具诗意的镜头,在沙滩上,Adele解开头发,跳进水里。蓝色的海水浸湿着她的面孔,我们看到她的孤独,也看到她的欲望,或者什么都没有,漂浮在漫无止境的蓝色里,无可名状的让人哭泣。

咖啡店重逢。积郁已久的情绪,最后却只是一段炽痛绝望的坦诚和执念。
两个人相念相爱,却没办法再在一起。这也算是某种人的感知上无法逾越的困境。
“你不会再见我了?”“不会。”
“你不再爱我了?”摇头
“你确定?”摇头
“但我会把无限柔情留给你。”

这或许就是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

对于社会背景,柯西胥没有大肆渲染也没有刻意回避,毕竟的确是作为一对同性恋人必定会遇到的境遇。值得关注的是,之前无论是对同学,家人还是之后的同事,Adele始终没有承认自己与Emma的关系,她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没必要让别人知道。”

柯西胥的确是个会构造细节和营造节奏的导演。最后一段戏,人与人的间隙中,仅仅几个镜头的分切,却分明延续着二人无法割舍的爱意。
一段时间里,总是有些东西在场,有些东西离去,都是某种“因素”使然。它们本身没有意义,包括爱情。有意义的是人的“赋予”。Adele失去一段爱情,或许还有更多,但她已经从逝去的东西中证实自我的存在。
如果说Adele在这过程中寻找到了什么,我觉得什么都没有。Adele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更没有到达所谓的“归宿”。人总是不断从自身之外的差异之中,寻找某种与当下的契合。所以海德格尔说,人是孤独的存在。
最后Adele仍在孤独中前行,并不明确的,朝向今后庞大的未知和既定。

有意思的是片中的画廊老板问Adele,和女孩在一起与和男孩在一起的时候有什么分别,Adele说有一点吧,说不上来,解释不了。
这正是本片我最喜欢的地方,很多说不上来解释不了的东西。比如说一见钟情和再次相遇,比如Adele说的“我很想念你我不相信你不是”,比如Emma说的“我不知道,但和她跟以前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不一样”这种事。海海人世中的偶然,冥冥中的注定,带有某种荒谬的,却跟我们经验相符的,可以体会却无法用常理解释。
麦婉欣在<蝴蝶>里如此诠释:“预谋”,一切都是写好的。

同样卓越的电影或者艺术品,都是没办法用言语解读的。就像塔可夫斯基称电影是一种“炽热的直觉艺术”,在他的电影里,那些缓慢凝重的梦境,杂糅的色彩和不断复现的神秘,它们与影片的理解无关,只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呈现。然而塔可夫斯基将我们引向宗教式的痛苦和神圣,而阿布戴柯西胥,用他那种的温和亲密的介质,将我们带进爱情。
片子的直译<阿黛尔的生活>或许最为准确,但港译<接近无限温暖的蓝>和台译<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却更加的贴近片子柔软的质地。影片的独特在于“并不独特”,奇妙的混合着散落于生活之中的,炽烈的激情与暗淡的悲伤,孤独但不沉重。Adele全片都在蓝色的浸润和包裹之中,无论是在热恋的甜蜜还是失去的刺痛中,能够抵达我们内心的,都可以称之为某种“温暖”的东西。因为所有的悲欢,都唤起我们在这世上,最真切的存在。

想起柯西胥的前作<谷子和鲻鱼>。不得不说发掘潜力女演员绝对是他的杀手锏,阿黛尔和蕾雅与阿弗西娅一样,都是缪斯一般的,坚韧自信的年轻女孩。柯西胥说他喜欢看她们跳舞,看她们游行,看她们谈论文学艺术和哲学,这是很让人动容的东西。
古斯古斯和意大利面,孤独的舞蹈,漫无止境的追寻。
爱,在空虚的宇宙之中,或许没有意义。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表示不会拒绝所有存在,生之意志和爱。

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Chapters 1&2,之后我们无法预料。可以肯定的是,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二人仍是相爱。
在一个法国小镇上,她们一个是画家,一个是教师,她们永远相爱,永远自由。
愿Adele好运。愿Emma好运。



--------------------------------------------------------------------------------------



HKFFF首场放映的映后座谈Q&A,大概问了性爱戏的拍摄、原著作者的争议以及过多的意面和特写镜头的问题。导演在之前的访谈里面其实都有过回答。
柯西胥是个很温和的人,他的拍片方式可能不被人认同,但是他对电影绝对有着超凡的执着。这是一个导演,或者一个艺术创作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或许很多年后,我们再看<阿黛尔的生活>,我们也可以片中那样,与自己的恋人,男人或者女人,组成一个家庭,平常的生活下去。





 5 )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1°,23:45,从戏院走出,平日喧闹的DC一个人都没有,身后陆陆续续走出的观众没有一个不夸赞这部片子。观影的有同志,又直人,有大妈,也有我这样没什么文化的学生。
我几乎是眼睛木着看着她们走出戏院,然后消失在夜幕里的。
然后DC的街头又重归寂静。

我第一次看一部电影看到走出戏院不知道如何是好。

嗯,这是一部真正的爱情故事。它不是一个缩影,不是一段剪影,它是一个真正的爱情故事。

1. 蓝色
美国版的名字叫“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第一想法是,嗯这是部法国片,Bleu de France。所以,比起片子里最大的噱头,性。片子里的色彩元素让我非常的唏嘘。

注意到阿黛尔的衣服么?

阿黛尔喜欢蓝色。她大部分的衣服都是蓝色的,真的在cafe见到Emma(高中时的谎话一语成谶了吧)时的蓝上衣,Emma画展的蓝色镂空连衣裙,每一件都很蓝。
每一件都很美。
自己的被子枕套是蓝的,与Emma同居时的被子枕套是蓝的。

挚爱也是蓝的。

但,到最后这样的蓝,不蓝了。

镜头一转,在床上给了阿黛尔十四分的蓝发少女,变成了,不,我觉得是变回了,金发的画家。

金发的画家从蓝色的光里走进cafe。阿黛尔点的是White Wine,画家要的是Espresso或者是Macchiato。
我知道阿黛尔心情很复杂,只有酒让人勇敢。
嗯,我当时想的是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当听到阿黛尔无聊沉闷近乎自虐的寒暄。

一个喝酒的人哪里会能满足于只一句“好久不见。”

至始至终这部片子我都不知道Emma究竟知道了多少,想了多少,最后原谅了多少,但我能理解她,我很能理解她。

“You didn't forgive me?”
"I did. I have infinite tenderness, for you, and always will.”.
......But, I can't."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Emma低头沉默的啜泣着,半晌憋出的是一句,“I can't.”

仅仅是因为背叛么?

不,Emma何尝不知道这种背叛是必然。连戏外的观众都已经看到她们的爱情早就死在阶级的沟壑里,孤独会填补爱情退场后阿黛尔心里所有的缝隙。

Emma的头发已经不蓝了,也不会再蓝了。
属于阿黛尔的,唯一的能与Emma连接的事物,已经消失了。

我想Emma其实已经原谅了阿黛尔。其实事过境迁,Emma并不会太在乎阿黛尔下意识的背叛。
因为背叛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

她们需要一个引线来结束这样一段彼此煎熬的关系。
我很庆幸,Emma沉默却无比痛苦的啜泣半晌说出的是一句,“I can't.”
这世界上太多人沉溺在荷尔蒙短暂的愉悦里,忘却了幸福是全身心不妥协一分一毫的相互促进与交融。

我明白金发的少女从蓝色的光里走向你的世界,也会从蓝色的光里走回她的世界。

2.性
纯属个人偏见。我一直觉得发生性 关系和做 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阿黛尔的生活里,她第一段性 关系拍的相当有趣。(最重要的是我真是很怀疑演员是不是真枪实干上的啊。这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太值得钦佩了)

嗯,说回阿黛尔的硬核摇滚小男生。

不不,还是再往前一点说回开场的,马里沃的《玛丽安娜的生活》。这个沉闷的读书场景,最让我惦记的是老师问,为什么玛丽安娜与男主角分别后心里一直怅然若失?
当时,有一个男同学回答,是因为后悔。因为玛丽安娜后悔自己没有和恋慕之人说话。
这绝对是导演私自夹带的私活没错。
所以当帅气不怎么喜欢读书,但是很深情的硬核小男生一出现,我几乎是下意识就估摸到了阿黛尔和他的发展。

你可以说阿黛尔很贪心也可以说她是很迷茫。但她不过是个普通的高中女生。
嗯,怎么说。
就好像你的生活里,突然有一个迷人的小王子喜欢你,你的朋友都各种鼓励,然后也不知道是碍于面子还是碍于一种“因为他挺好的,所以试试吧。”的心态,然后就迷迷糊糊和这个人开始莫名其妙的发展。
“我们宁愿做,也不愿错过。” 这句歌词用在这里最恰当不过了。

我宁愿相信阿黛尔在很多事情上看起来的盲目恰恰是因为她很勇敢。即使那个蓝发女子已经在午夜梦回毫不客气霸占了她所有的性幻想,阿黛尔仍然愿意去面对那个小男生所代表的可能性。

即使作为观众,在这么不要脸的导演不要脸的在第一场性 爱就不要脸的全场全特写,我至始至终都没办法只是关注这场性 关系里的 性 本身。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真心是一位好演员。这场性 关系越激烈,我越是能感受到阿黛尔假装的呻 吟以及迷茫。所以,当我们直接从结论跳回过程,很直接的,阿黛尔根本只是为了性而性。
阿黛尔急切的女 上位,一开头就是女 上位,马上让我笑出戏来。

嗯,起码对于我而言,女 上位更多是一种来自女方的占有。而且结束后两人没有接吻。
一场没有接吻没有眼神没有交流的床 戏,根本就不用和后面任意一场做比较。
这简直就是一个披着荷尔蒙的笑料和槽点。

完事后,阿黛尔背对着他。嗯,就只是背对着他。
很有趣吧。
性让两个人的距离更远了。

我猜,或许一方面阿黛尔没有办法拒绝这种被众人一致看好,反而根本没有余地说不的感情,另一方面,阿黛尔也在为她心里那份和玛丽安娜一样的怅然若失找寻答案。只不过,阿黛尔通过性知道答案不在身后这个男人身上。

即使我不知道Emma是不是真的填补了阿黛尔心里的怅然若失,还是说她们之间的爱情更加不动声色却残忍极致的庖丁出阿黛尔心里那份被爱情激化的孤独与寂寞。
可笑吧。
我们口口声声称颂的爱情,反而在岁月做帮凶的前提下,一点一点萃取出了浓稠的孤独和寂寞。而面对这样的孤独,我们总是苍白且无力的为鱼肉。
而什么又是刀俎呢?

2.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但初遇总是美好的,特别是我们学生时代遇见的那个人。
这部片我必须承认到了Chap.2,我的心情相当的压抑,是那种哭不出来的压抑。看得到导演为所有必然性的铺垫,甚至是演员的表情都有明确的暗示。
但是,还是有泪点的。
当阿黛尔魂不守舍得睡在那张与Emma第一次漫聊的长椅上。树还是那颗参天大树,一树金黄。椅子还是那张椅子。风好像还是当日的风,温度似乎还是那个温度。你好像才刚撕下那张素描,好像才刚张口闲扯萨特和他划时代意义的存在主义,好像才刚许诺一定会打电话过来。

但是,你也好像不会再回来了。

并不是因为这份失恋的魂不守舍唤起了我的共鸣。我难过是因为我能感同身受那份苍白的无力。

人与人的距离,有的时候反而因为越接近而越遥远。

有些鸿沟是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我知道阿黛尔发现了她与Emma相处的无所适从,但我不知道阿黛尔是否意识到她与Emma之间越是亲近就越是明显的横沟。
但,在此之前,在精神交流,地位交流,嗯换句话说,在两人的社会性发生碰撞与摩擦之前,两个人的身体与心灵,是相互吸引的,是出于本能的。
这很美。

3. 暗涌

这是林夕一首蛮悲伤的词。
但没有比“没理由相恋可以没有暗涌”这句话更能恰如其分的表达我对两人琢磨来琢磨去的赞赏了。
阿黛尔是个面瘫型少女,很少笑。嗯我知道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吃货属性中度过的。
话说她失个恋边哭还要边吃个士力架就算了,导演还要特写她嘴里嚼的乱七八糟的残渣又是什么心态!

躺在草坪上,镜头就是阿黛尔的眼睛,
它看向Emma雪白的脸颊,然后是手臂,手臂上闪烁金黄色的毛。阳光扫过Emma蓝色柔软的短发。作为观众,我简直要怀疑阿黛尔眼睛里自带美图秀秀了。
但阿黛尔笑了。
如果这时两人要献不献吻,是不是太对不起不等人的風花雪月呢?

在酒吧里莫名其妙的一番攀谈后Emma似乎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你在哪个学校读书?
在速写本上快速写下自己的号码,阿黛尔似乎若无其事的说一句,答应我你会打给我。

在人群间,两人命中注定看向彼此的一眼回眸。

这缺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都无法澎湃的暗涌,让两人的第一次做 爱,精彩绝伦。
两人每一次的触碰都是刀锋破冰一般的豪爽,每一个眼神的交换都是地狱恶魔的淬火吟唱,每一次呻 吟都真实得抓住我的神经不放。更不要提两人年轻又曲线姣好的身体那份富有节奏性的律动。
不要脸的导演又再一次不要脸的全景大特写了混蛋!
Emma紧紧伏在阿黛尔瘦弱又炙热的后背上,左手温柔的理顺阿黛尔四处飞散的乱发,右手放肆得在阿黛尔的身体里杀人放火。

后 入式与6 9式都是肌肤亲密相亲的姿势。
啧啧,可见一斑。

虽说这部接近三小时绳命的电影几乎是无尿点的,但看完这精彩绝伦,中立真实,不,甚至比现实更加激烈夸张令人憧憬不已的做 爱场景后,我还是去了一趟厕所。
跟我想的一样,一照镜子,妈 的一脸潮红。

三个钟头的电影,半个钟头无缝贴合的精彩床 戏,绝对是值回票价(虽然我也没花钱看…

4. 鸿沟

拖到最后一部分来讲人与人之间的马里亚纳海沟。感觉如果不欢快一点, 气氛就会不行了呢的样子呐。

嗯,那好吧。如果你问我这部片子要总结一个经验教训,那会是什么呢?
我仔细想了想,结论就是人蠢就该多读书。

阿黛尔看不上那个连《玛丽安娜的生活》都看不完的少年,吃个卷饼末了还要无心补刀人家一句“哦那书你还是别看了,有六百多页呢。”
但绳命是公平的,同志们。

阿黛尔看上的那个蓝发少女看的偏偏是她看不懂的萨特与存在主义,爱吃的是她鲜少吃着所以讨厌的蚌(我知道这很没有逻辑),赏的是她听都没听说过的表现主义画家埃贡·席勒,往来的都是一群艺术史与哲学的双料女!博!士!(谁还要再黑女博士吗?

而阿黛尔呢?
身边是一群总是询问你有没有对那个男人张开双腿的朋友,抱着“要做艺术家就得先找个金龟婿”的父母,以及再到电影后半段阿黛尔完全放弃的文学,无一不显示着阿黛尔和Emma在出身,教育,见识,生活态度,自我找寻以及定位上的悬殊。

是的。还是那个问题,我们假设灰姑娘和王子结婚了。
但是她们从此就真的能过上幸福生活了么?

Emma的初衷是好的。她知道阿黛尔的那份格格不入,于是鼓励富有写作才能的阿黛尔尝试提起笔创作,亦或者是去做一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毕竟爱情能让人感到幸福,但爱情并不是幸福的全部。

我想阿黛尔也并不是不知道自己不开心的源泉是因为自己的格格不入,或者说是因为自己自以为掩藏得很好的自卑。
但是啊,选上了做主角也不能放轻松啊,这部片子的女主是没有主角光环的。
作为观众,我想或许阿黛尔也不是不想改变,而是她根本就无力改变。就好像你突然有一天在大街上撞到奥巴马,你第一反应不是想靠近要签名,或是问他什么时候完成革命任务关荣回乡,而是本能的背脊发凉想逃走一般。
阿黛尔面对的,是一个她在任何方面都完全没办法追赶上的枕边人。

所以,那个在她十八岁生日派对轻歌曼舞婀娜多姿的阿黛尔,会在Emma的派对上又一次露骨的展示她类似于发呆的迷茫眼神。哪怕Emma的缪斯是她,她在Emma的世界,交际圈里的存在更像一个厨娘。
男人们的性 爱体验是不是相对于女人更局限?画作中的女人们看向的是不是另一个世界?

这和阿黛尔有什么关系!

她们简直在用法语说着另一种外语,不,不仅是外语,还是外星语好吗?
所以当那个拍电影的小哥终于过来真诚的赞美阿黛尔做饭的才能(虽然只是一堆看的我恶心巴拉的意面),阿黛尔仿佛发现了救命稻草,不露声色的紧紧抓住。

那一晚,或许阿黛尔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穷途末路,她乞求Emma亲吻她,对她再一次交付激情,好让她知道,起码,在身体上她没有离她的爱人也那么遥远。
穷途末路的性 关系,这样的概念总是与无法消磨的寂寞孤独成双结对出入在人们的生命里。
越是绝望,越是钻牛角尖,越是故作聪明的渴望用一些无谓的方法消除无法面对的绝望。
试图用肉体来解决精神矛盾,唉。

虽然我很想落井下石的说一句,看吧这就是放任自流的下场。
但是,我很难受。
阿黛尔很美。她健美的身体,温暖的笑容,一头随意扎起的乱发,捉摸不透的神秘,小鹿一般迷茫的眼神,勇敢的性格,没有一个地方不触动着我心中最柔软的怜惜。
但无论我多爱惜她原本的样子,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她最原始的样子就是导致她悲剧的罪魁祸首。
一个人不能永远的迷茫,不能永远逃避,不能永远放任自己与爱人间的格格不入,然后把头埋到沙子里。

我想或许爱一个人并不是要改变她原来的样子,而是努力让两个人之间维持相对平等的关系。
盲目的刻意维持一件事物所谓的原来的样子其实与刻意去雕琢它是一样的,人们总是要往更美好的地方走去,原地踏步只会拖垮无法向前进的关系。

更何况阿黛尔除了拥有对Emma坚定的爱之外,似乎至始至终的过着一种漫无目的的迷茫生活。
她是谁,她在干什么,她能干什么。阿黛尔一概不知道,甚至从没有想过。而这些恰好就是让Emma的生活富有活力与色彩的存在主义。

这场悲剧的另一个始作俑者当然是Emma。Emma或许知道阿黛尔一直以来在关系里相对劣势的地位,但我觉得,她并不认为阿黛尔的迷茫,无知,以及出身环境等等是一个问题。
Emma或许只是认为阿黛尔只要再从新写作,然后干点别的喜欢的事情就可以再维持十七岁相逢时的有趣,然后两人就又能再一次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不是这样的。
阿黛尔和Emma的问题发展到Emma察觉到了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病入膏肓了。

5.
终于,Emma开了画展。阿黛尔盛装打扮。
走进展览,看见熟悉的故人,寒暄,不再笑。
阿黛尔在寻找,又是不露声色面无表情的寻找。
她找寻她在Emma的生命里是否还残留着痕迹。
镜头天旋地转,阿黛尔端着酒慌乱的四处乱跑。
终于在Emma现任爱人的指引下,才发现原来那副以自己为缪斯而创作的画。
镜头定格在那副画前,拉远。
只见那副画前,Emma左手勾着她的现任,两人毫不在意的耳鬓厮磨轻声笑语。
就在那副画前。

如果硬是说阿黛尔背叛有错。
那么或许,若无其事真的是最狠的报复。

嗯,或许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阿黛尔的生活(章一章二)是一部真正的爱情故事了吧。
回来前就在想,这片子不得个金棕榈金熊真的比较对不起观众导演演员,以及文艺片独有的糟糕上座率。

回家一查顿时放心多了。

 6 ) 蓝色是孤独的颜色

         对同性爱的噱头无感,其中大量女女性爱大尺度描写也颇感不够真实。在我看来世间所有的爱情,不管发生在哪里,发生在谁身上,没有多少不同,其喜悦、丰富、忧伤以及冷酷和残忍,其质地、颜色、程度大都相当。
  
  看了豆瓣的大部分评论,评论中大部分人都将阿黛尔和艾玛分手的责任归咎于二人的出身、阶层和家庭地位悬殊,以及阿黛尔的出轨。诸如此类不再赘述请参考豆瓣 。更多的人认为阿黛尔不求进步,不学习人类先进文化,跟不上女神步伐在生活中处处落后,还出门寻欢撒谎,是自己咎由自取。
    
         我有不同看法。
  
   在两人的关系里,二人不仅社会地位悬殊,并且在家庭关系中阿黛尔也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相比艾玛,阿黛尔经历少,年龄小,懵懂脆弱,天真单纯。18岁的她正是爱做梦的年龄,对艾玛的爱充满了浪漫美好的幻想。电影一开始用三分之一的篇幅铺陈了阿黛尔的懵懂、软弱和迷茫:明明不喜欢帅哥,因为被同学怂恿,加上同情心作祟就稀里糊涂的和帅哥上床;被女同学诱惑,把女同学的挑逗当真,遭到戏弄,却无力反抗。。。所以艾玛出现的时候她仍旧继续了她的懵懂。这的确是个拍拍肩膀就会跟人走了的年龄,艾玛对她的掌控在情理之中。
  
  说说艾玛。其实从酒吧二人相遇开始,整个事件都在Emma的掌控之下了:从酒吧搭讪,到主动出击去校门口等候,到画像,同居,分手。。。艾玛对阿黛尔的掌控张弛有度。在酒吧买酒给她喝,博取好感。对拉友们说是自己表妹(撒谎),主动套近乎。最后没忘记问她在哪家学校上学。一切都是在她的掌控之中,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果然不久她就出现在阿黛尔学校门口了。给阿黛尔画像。到最后同居,踢掉前女友(不衷),注意,和阿黛尔认识时她和她女友已经在一起两年并还没有分手,后来剧中虽然没有明示,但这位女神换女朋友似乎很容易,如果说阿黛尔无法和女神精神交流,那个肤浅又没有教养的前女友可与她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作为酒吧动物的艾玛,一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像她崇拜的萨特一样。而阿黛尔一直是被动的。

       如果更深层次上对二人攻受的悬殊地位给予论证,请注意一个细节。在艾玛和阿黛尔第二次见面的时候,艾玛一边给阿黛尔画像,一边谈谈哲学,艾玛谈到萨特,高中时代的她已经熟读萨特,并深爱这位存在主义大师,说她对自我的肯定和认知(尤其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肯定)都来自于这位先哲的影响,说他解放了人类的智力。阿黛尔认为在对社会的革命性意义上,萨特和鲍勃•马利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先知和人类解放者,鲍勃马利是牙买加雷鬼乐鼻祖,成功将牙买加雷鬼乐传入西方,对西方流行音乐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反种族主义的音乐斗士,他长期致力于牙买加社会运动,被国民视为牙买加的民族英雄。在阿黛尔参加游行的口号里,导演暗示了阿黛尔所处的阶层。正如对阿黛尔名字的意义“正义”的强调一样,鲍勃•马利名字的出现又一次强调了“正义”“公正”对于阿黛尔的价值。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市民,正义、公正恐怕比存在是不是先于本质这类问题更为重要。从这段不经意的对白中可以看出二人教育背景,生活阶层的巨大差异,而更大的差异是对人生、世界以及正义的理解,阿黛尔无法进入艾玛的世界,艾玛也一样。这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关系中的不平等,二人关系的最后悲剧。人是被强迫出生并被抛入世间的,在你出生的那一刻这个魔咒就已经跟定了你,它变幻成为命运的存在,或存在的孤独,你永远无力反抗。鲍勃马利是这样,阿黛尔也是如此。鲍勃马利英年早逝,死于癌症,原著中是暗示了后来阿黛尔的命运,电影高明的将此做了改编。
  
  在分手责任上,艾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位把宇宙看做围绕自我运转的女神似乎并没有多少反省。她的自我中心可以从片中很多细节中看到:阿黛尔一个人卖力的为她做饭,几十个人的聚餐会,阿黛尔一个人做了所有的菜(如果是聚餐,艾玛应该和阿黛尔一起做饭,但她没有),只是阿黛尔孤独的摆好所有的食物时候,光芒四射的女神才出现了。她在聚会上大谈她的文学艺术哲学,当艾玛向画廊老板介绍阿黛尔的时候,说阿黛尔能写作,但阿黛尔不识趣的说,自己只是写写小日记什么的。这里,阿黛尔的诚实反衬出法国上流社会的势利和虚伪,也看出艾玛的虚荣,以及她对阿黛尔这方面的不满。聚会上艾玛和女艺术家打的火热,这并非是无目的的,她和那些能给她事业提供帮助的人拉近乎,博取画廊“老板”的好感,以便为自己未来的画展打基础,他清楚这个老板可以决定她画作的命运,而大肚子女人和那个老板似乎很暧昧(从他盘子里吃东西,还有阿黛尔本能的问孩子是不是他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艾玛的“野心”和抱负。  
  
  在聚会上,导演多次给阿黛尔特写,阿黛尔的眼神至始至终都是不安和忧郁的。在聚餐会上,阿黛尔孤独的、手足无措的战战兢兢的站在这群高谈阔论的“上等人”中间,像个灰姑娘。她心神不定,无法融入艾玛的圈子,在和他人搭讪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向艾玛张望一下,而艾玛那里正和大肚子女人打的火热呢,她们甚至亲昵的聊了一个晚上,根本忽视了阿黛尔的存在(后来和这个女人最后在一起也证明了她精神出轨在先)。在聚会上阿黛尔和朋友说话时心神不定的向艾玛张望的细节设置得很好,从这个细节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人感情中的差异和距离。
  
  聚餐结束后,阿黛尔一个人在收拾残局,堆积如山的锅碗瓢盆,都是她洗净擦干,艾玛根本没有动一个手指头,是啊,艺术家怎么能做这样的俗事?!等阿黛尔收拾完上床睡觉时,女神早就优哉游哉的在床上躺着看她的哲学艺术了。上床前阿黛尔还战战兢兢的说,自己不懂哲学艺术等等,多怕丢了爱人的脸。这一幕映射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两人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和差距。艾玛是阿黛尔的全部,而阿黛尔充其量只是艾玛的女模特和女招待,是她艺术品的灵感来源。阿黛尔对于艾玛是只是一个鉴赏品,她不是实有,她似乎只是感性和肉欲,只有在性爱空间二人剥去社会身份和意识之后,交流才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中艾玛常常无视她的存在。如果说这是冷暴力也不为过。这种冷漠隔膜非常伤害阿黛尔,让她感到恐惧和孤独。 在艾玛的世界里,说吸引她的是阿黛尔,毋宁说是阿黛尔的肉体,最后连这点吸引力也逐渐厌倦了(比如用生理期拒绝和阿黛尔亲热)。。。阿黛尔越来越感觉孤独。爱人的冷落和距离,经常晚归的留言,终于促成她出去寻找温暖(之前她一直拒绝同事的聚会)。女神当然不允许这样被人羞辱,尤其从来都稳稳把控局势的她这次竟然被侵犯了,她非常暴怒。所以从不反省的女神把责任一股脑推在阿黛尔一个人身上,不容分辨,清坚决绝,毫不留情,大骂出口,让阿黛尔一个人背负说谎者和不道德的恶名和罪感被逐出家门。
  
  其实,分手之前,二人就早已有了裂痕,这种巨大的差异是肉体的吸引无法填补的。即使阿黛尔不出轨,最后也还是会被Emma无疾而终的,艾玛必须是她自己也是他人的操纵者。相比阿黛尔的感性率真,艾玛的世界从来都是那样坚定、冷酷和理性,她成熟有充足的的社会经验,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怎么得到,能够完全把控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她不仅需要爱人肉体的欢愉,她还需要身份、地位和精神的投契,更重要的是她要她的前途,这是懵懂单纯的阿黛尔无法满足的也不了解的。
  
  影片原题是“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蓝色”是阿黛尔的颜色,留心看的话可以发现阿黛尔偏爱蓝色,她的房间和围巾、背心等衣物都是蓝色的。蓝色隐喻了阿黛尔眼中“艾玛的爱”,是她人生中的全部温暖,然而这片温暖的蓝色却是阿黛尔的幻想,当真正面对世俗生活的吃喝拉撒时候,二人的鸿沟就出现了,蓝色的梦幻转瞬即逝。所以从最初相遇时候艾玛的蓝发,到后来同居后,艾玛的头发就变了颜色,代表梦幻的温暖的蓝色消失,蓝色开始展示出它所有的忧郁、冷酷和孤独本质。
  
  阿黛尔缺少艾玛式的宏大的理想和抱负,她脚踏实地的过着属于她的日常生活。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她吃、喝、做爱,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平凡而真实的生活着。如果这是阿黛尔的错误,请问,阿黛尔平凡的日常生活究竟错在何处?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这样的吃、喝、做爱和生活着呢? 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平淡安详与伟大梦想的目眩神迷哪个更有魅力和价值?
  
  影片的最后,阿黛尔幻想挽回艾玛的感情,而艾玛不出所料早已另有新欢,即使性生活不怎么和谐,但和这个女人有共同的“生活和家庭”,她们一起生活一起应酬,参与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她们,才真正属于一个阶层。最后画展上,阿黛尔的一袭蓝色对比艾玛的红色,反衬出蓝色的孤独决绝和冰冷。蓝色已经不是温暖的颜色,而是孤独的标志了。
  
  阿黛尔终于离开了这群高谈阔论的人,彻底离开了艾玛。影片的最后是阿黛尔孤独的蓝色背影,她走在狭窄的灰色街道上,沉默缓慢的转过街角。。。这个转角或许是过往的彻底结束,新的生活的展开?
  
  青春的成长伴随着青涩的懵懂、撕心裂肺的心痛,阿黛尔经历了炼狱般的长夜和孤独,那片温暖的蓝色梦幻终会消失,现实也将在她眼中呈现它的本来颜色。这是命运也是代价。
    

     
 
 
                                  
 

 短评

被刷屏&观影感觉都神烦,好在哪里了

5分钟前
  • 较差

形式:画面大多浸润在冷色调 特写 近景 长镜头 手持摄影的调制中,压迫观众视神经,又让情绪强烈地卷入。梧桐下的温软 床戏的酣畅 餐桌戏的诙谐等暖色场景平衡了节奏。内容:核心直指社会阶层差异导致了爱情的终结,再美妙的性爱也无法消弭思维的鸿沟,阿黛尔缺乏态度的性格决定了命运。【AMC又一城】

8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许多年以后,阿黛尔会回想起她与艾玛在咖啡馆分手的那个遥远的傍晚,她们的爱曾越过性别身份的鸿沟,却穿不透哲学卷册的薄页。

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最喜欢的镜头是Emma和Liz在调情那段,Adele的妒忌与不安,落寞与孤独都投射在背后大荧幕的女演员脸上,这大概是全片最具设计感最不简单粗暴的一场戏了。几近三个小时的片长实在太长,足够让我回想起十八岁的那场恋情。有些人离开之后遗留下的缺口太大,过了三年五载还能真切触碰到尚未填满的遗憾。

13分钟前
  • 樹一
  • 还行

看来不同阶级,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价值观的人,是很难有共同语言,也很难最终走到一起。片子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实,剪辑的节奏和信息量释放最具水准,大量情绪化的近景和特写镜头毫无避讳,观影的震撼就来自这股无限贴近阿黛尔的生活的真实和直接,原来不作死也照样会死。★★★★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官方首映完毕后,戛纳最大影厅里的所有人起立鼓掌长达十多分钟。完美的电影,it will make you fall in love hopelessly...and leave with a broken heart.

22分钟前
  • 添添
  • 力荐

从吵架那里开始我就一直哭。相信不只是我,所有恋爱过、失恋过的人,都能在这个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非常成功的改编,删去了原著中突兀的狗血段落。柯西胥真是一位生活的绝佳观察者,他一直用自己的节奏在描绘最普通的食物,最普通的人们和最普通的爱情,让它们发出了最灿烂的光。

2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有些人是长颈鹿,不需学会飞行就能摘到星星;有些人是变色龙,不需要走动便能隐藏自己,但阿黛尔只是阿黛尔,想吃就吃,想亲吻就要一个真心实意的吻。最残忍的不是结尾,甚至不是阿黛尔流着泪说出你已经不爱我了的时候,而是艾玛微笑着推门走入咖啡厅的瞬间,爱过的人最怕的是彼此终于能够相视微笑。

25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饿的时候就想狂吃,伤感的时候想大哭,孤单的时候就想被爱,有裂缝的时候就争吵,痛过之后就离开。很细腻真实的影像,这不仅仅是adele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平凡普通带着缺憾但也美好灿烂。To love, and infinite tenderness.

30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推荐

两个人都好肉,好喜欢的身材,看完超有欲望〜

31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如果是去年今日,我大概已经哭死在电影院。可365天过去,我的雨季结束了。

34分钟前
  • 很好很会吃米
  • 推荐

8 北非移民女同的自我认同之路。尺度方面基本上就是一部A片。女主兔牙很可爱,剧情和手法毫无创新。你不顾投资方的感受把电影拍成3小时,我就要考察你有没有《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水平。结论是台词功底太差,引起冲突的方式太简单。

37分钟前
  • 小A
  • 推荐

一部讲述生活且真正“活”的电影,从性爱到舞蹈,从派对到食物...代入感极强,两个主演奉献巅峰演技。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哲学课未修完,来自蓝翔的她已离去

47分钟前
  • 还行

难以致信的真实,似乎就发生在面前,镜头都要贴到演员的脸上,两女主每一丝表情都发自内心,表演让人惊叹!食物、真实的性爱,看似很法国的故事,却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于是餐厅里Adele再次见到Emma时我也不知不觉落下泪来。如此动人的故事和感情,那些不为所动反而恶语相向的恐同者请去死!

5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不要考虑同性还是异性,首先是一部爱情电影。初恋的心动、冲动、性的快感、爱的疯狂,渐渐平淡、背叛、失去的痛苦,像个完整的圆,如很多人经历过的爱。影片突破了性别,仅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改编得非常成功,尤其后面的处理,提升了全片。阿黛尔的表演真实且让人感动,好像这一切是真实发生的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逼格不同的人,可以一见钟情,但无法长相厮守。

54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跟你在一起我很快乐,这就是我快乐的方式”、“我想念我们不能触碰对方、不能看到对方、不能呼吸对方,我想要你,无时无刻”、“我对你有着无限的温柔,永远的,一生一世...” 爱在温暖蓝色时,爱在激情褪去后,爱在绵绵无绝期。所有的美好从那个一见钟情开始,所有的心碎也皆因你太美。

5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女主长得像cassie和pandora的合体,蓝头发像kate moss是怎么回事,故事架构蛮简单的,冲突和结局都在意料之中,说的挫一点,这个故事改成异性恋跟本没人要看!改成两个帅哥整个影坛就轰动了,作为个拉拉片只能处于文艺中庸的位置,有人感动到就好

58分钟前
  • 金色面包机
  • 还行

#掉粉节奏#又一部无感的公认好片;撇去任何噱头不说,我也没瞧出多少深厚感情和微茫孤独来,她们分手后重逢的一段话稍许触动到,但这样的片太多了(既然大家都在强调不要冠以同性之名);大段情色戏、各种特写不忍猝看;整体平庸,毫无感动,大概我也完了。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