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爱情狂

剧情片美国1997

主演:伍迪·艾伦,罗宾·威廉姆斯,黛米·摩尔,托比·马奎尔,柯尔斯蒂·艾利,比利·克里斯托,伊丽莎白·苏,玛瑞儿·海明威

导演:伍迪·艾伦

 剧照

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2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3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4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5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6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3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4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5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6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7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8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19解构爱情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15

详细剧情

哈里(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著名作家,由于他神经兮兮、过于疯狂,他一直过着支离破碎、混乱无序的生活。他把身边的人和周围发生的事都写进自己的小说里,把自己和多名女性的感情生活也写成小说出版,由此哈里伤害和得罪了身边很多人。哈里的真实生活与小说中的虚构情节不断交织,同时哈里发现自己的灵感开始枯竭。在哈里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的时候,他被母校邀请回校接受名誉学位,但他找不到一个可以陪他一起去的伴儿。他只好找了个妓女陪同,第二天朋友理查德也来陪他,路上他还从前妻手中拐来自己的儿子一同前去。四人在途中又遇到了什么,到达目的地之后又有什么状况?

 长篇影评

 1 ) 没法解构的Woody Allen

  买了Woody Allen 数量庞大的全集,一部部缓慢的看下来,发现要解构这老头还真不容易。他在自己的电影里永远不停的絮絮叨叨,明明已经云集了一帮阵容可观的俊男美女,他也还是当仁不让的男一号。

  这次他是一个丧失了创作灵感面临精神破产的作家,用他自己的话说,I'm spiritually bankrupt.所以要好好解剖一下自己,从作品从人生分别下手,虽然他写的小说基本上就是他一生的复制了,跟自传一样。

  最年轻的时候,他由俊俏的蜘蛛侠男 Tobey Maguire扮演。自从偶然一次召妓之后,这成了他一生戒不掉的爱好之一。“Every hooker I ever speak to tells me it beats waitressing ,waitressing got to be the worst job in the world .(个个妓女都说,做鸡好过做侍应,天下的行业里,最惨的必定是做侍应了。)至于爱情狂的部分,他其实可以算是色情狂,娶过三任老婆,可是对于老婆以外的所有其他女人,却是见一个想上一个。娶了心理分析师(Demi Moore),却又搞上了她的病人;娶了小提琴演奏家,又搞上了她的妹妹......难怪他要不停的换着看心理医生。

  然后,他变成了个从头到脚模糊不清的人,虽看不清,却是再模糊也能被认出的非常大牌的Robin Willians.正拍着戏,突然就模糊成了一个水印般的影子,好像随时会溶解掉化成乌有。“I'm out of focus ,I'm a huge blur."这应该算得上是Robin Willians演过的最特别的角色之一吧。因为自己模糊了,所以要让周围视力正常的人带上眼镜来看清自己,实在也是荒唐的事。

    曾经开除过他的大学要给终于成名的他颁发荣誉学位,可是他却找不到一个能陪他一块儿去领奖的人。路遇一个怀疑自己身患绝症的朋友,陪他去了趟医院后发现,“最动人的句子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the most beautiful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re not I love you ,but It's benign.

  再后来,他的情敌来了,是太眼熟的When Sally Met Harry 里的Harry.这次他叫Larry.同时还是地狱里的主管,宣称在地狱称王好过上天堂打杂。Better to rule down here than to serve in heaven.(Milton)

 喜欢Harry 和Larry在布景假得很的地狱里的一段对话。

-You are too angry at life .
-i got a lot to be angry at .
_Who doesn't?But sooner or later ,you gotta back off.It's like Vegas,you're up,you're down ,but in the end ,the house always wins .Doesn't mean you didn't have fun .

-你做人做得太认真,太劳气了。
-我有好多事值得劳气。
-谁没有呢?但你迟早都要放下这些事的。人生就像是赌场,有上也有落,虽然庄家迟早赢,但并不代表你不能自得其乐。

 总结,To be alive is to be happy.活着,就该是快乐的事。

 2 ) 伍迪艾伦的草莓

朱迪.戴维斯再次饰演了和《丈夫、太太与情人》里相似的神经质角色,上来就是一段循环往复的从出租车下来的跳切镜头,在我心中最能代表伍迪艾伦电影里女性形象的并非戴安.基顿,而是朱迪.戴维斯。神经质、敏感、焦虑、个性,总是处于愤怒之中,完美契合伍迪艾伦的电影气质。她愤怒地抱怨伍迪艾伦饰演的作家哈利所写小说里对自己的描绘,甚至打算开枪自尽,因为哈利是她的姐夫,但他们却有一腿,结果最后发现哈利跟另一个女人也有一腿.......但哈利表示不认为她回自杀,因为她的性格里没有戏剧性.........哈利这个拥有三段婚姻,见女人就想日,阅鸡无数的老男人依旧是典型的伍迪艾伦式角色,喋喋不休、以自我为中心。伍迪艾伦在本片里依旧使用了他招牌式的叙事方式,过去与现在的片段相互交织,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快速切换跳跃,也有不少相似场景不同人物的时空变换快速剪辑,产生对比和喜感。与此同时,在过去与现在交织的情况下还加入了哈利所写故事里的人物和时空以及事件,三个时空不断穿插,眼花缭乱。另外还有采访片段,这也是伍迪艾伦钟爱的元素。这片子可谓是伍迪艾伦的集大成者,也是他玩得最嗨的一部作品。

哈利所创作的每个小故事都与自己现实生活以及生活里的角色互有对应,比如托比.马奎尔饰演的见女人就想日的青少年映射的就是哈利自己的状态;影片最开始那个姐夫在厨房与小姨子大炮的故事映射哈利跟小姨子也就是朱迪.戴维斯饰演的跳切角色的奸情;哈利因为日了心理医生前妻的病人,为了平衡自己的负罪感,于是创作了一个日自己男病人的女心理医生........其中最天才的故事毫无疑问来自于变得模糊,无法聚焦的罗宾.威廉姆,当妻子见到这个模糊的丈夫时,问他是不是吃了什么过敏,要不要躺床上休息,我简直笑尿.......而这个模糊的故事映射的则是焦虑,因为哈利最后在参加母校授予的名誉学位典礼时因为焦虑和紧张也模糊了........另外一个爆笑的,典型的伍迪艾伦式争吵来自于哈利与前妻在诊所(其实就是家里)的关于哈利日了妻子病人的争吵,前妻歇斯底里的咆哮和辱骂得到的是哈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无辜状的推卸责任与自我合理化的言词,这场惊天动地的对峙相当过瘾,就连一旁懵逼的病人最后都笑出了声........地狱那场戏也是讽刺十足,第五层:地铁抢劫犯、攻击型乞丐、书评家;第六层:右翼极端分子、连环杀人狂、电视上露面的律师;第七层:媒体人,这层满员.........伍迪艾伦真是“嫉恶如仇”的知识分子。另外还有一个关于一对中年犹太夫妻的故事,妻子发现了丈夫的一个秘密,那就是丈夫是个冷血的杀人兼食人魔……伍迪艾伦作为犹太人对自己的同胞下起手来也是毫不留情。影片里的现在进行时主要是哈利带着黑人妓女、老友(途中死掉)和自己从前妻那绑架来的儿子开车前往母校参加荣誉学位典礼的故事线,这条线可以明显看到伯格曼《野草莓》的影子。而哈利与自己创造的故事里的角色对话互动的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他与自己的对话,自己通过自己的作品对自己进行审视与解构。最后所有哈利创造的角色鼓掌欢迎哈利的回归,就像自己的作品在感激自己一样,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他也通过自己的作品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与《野草莓》一样。

所有人都知道同一个真相,我们的生活由我们选择如何去扭曲这一真相所构成。

 3 ) 人生是一场圆满的不羁

这段日子不知道为什么,很想看woody allen的电影。他那特有的碎碎念,固执的出现在所有的电影里,有他或没有他参演。这独白,给我一种平静,好像我的确在看这个故事,思想却是完全出离的。也许这也正是我需要的,看故事,而不是把自己的感情投放进去。

比起伍迪新作的浪漫和小清新,如午夜巴黎,我更喜欢他八九十年代那副self—hating的样子。特别是这部 Deconstructing Harry. 虽然一想到伍迪的作品很多本身就是半自传性的时候,会忍不住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厌恶他一下。就是他这副小老头,没三观,不相信爱情,自我毁灭的架势,女人还总是爱着他,原谅他。到了电影最后,连他也原谅了自己。

嬉皮和性解放的年代,感情好像远远小于人性。伍迪的絮叨,变刻骨铭心为轻描淡写。嘴角忍不住一丝戏谑。不过是你爱我,我不爱你,你不爱我,我又觉得我爱你。到头来,都真的没有妓女方便和贴心。忽然想到,这难道仍是大部分男人的内心独白?

不羁也没什么了不起。

 4 ) 解构是什么意思?

women is god. 对女人来说男人只不过是一台台不同的射精机,对男人而言女人就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容器罢了。谈论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亚与性别没有关系,但可能成为高档性关系的前戏。不相信爱情的伍迪老头当然没有办法过上正常的婚姻生活,因为婚姻与性解放是冲突的,婚姻意味着其他性关系就是偷腥,意味着要管制自己的本能。所以没有一段婚姻能给他带去长久的正常生活。然而婚姻能带来安全感,至少在荣耀或潦倒时有人能与你共同分享,至少能带来卑微的信任感。可怜而自恋的人类啊~
把爱情拆分开来,就不再神秘,不再高高在上,不在不食人间烟火。就这样吧

 5 ) 叽里咕噜

晚上和朋友去校门口买白糖大饼吃。表皮烤的酥脆,甜丝丝的白糖搭着凉咪咪的秋风很清爽。聊起看电影,我打趣这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社交活动,电影内容反倒在其次了。她也赞同,相较于电影,她更期待和朋友在影后的交流,关于电影,也关于生活,以及必不可少的情感。我撇撇嘴,相比较一般朋友生疏又带着一丝亲近的表述,我更期望看到电影完整的表述。

那么伍迪艾伦一定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了。继是枝裕和后第二个遍寻资源的导演。就像这部片子里说的“Your books all seem a little sad on the surface underneath they are really happy."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倒是碎片化的剪辑让解构显得复杂又自然,让我想到了星辰往事,小说里的我,别人眼里的我,真实的我。著名作家哈里要去参加母校荣誉学位的授予典礼,却无人同往,只得叫上前一天陪同就医的朋友,前一晚颠鸾倒凤的妓女,再从前妻的手里半拐半抢了儿子,开赴母校。一路上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哈里也开始解构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小说,自己的一生。失败的婚姻,落跑的女友,惨淡的生活,病态的心理,这么看哈里真的是totally shit了,可他又是快乐的,他铸就了自己的帝国,正如他朋友看到的 “You put your art into your work, I put it into my life".这也是伍迪艾伦对自己的解构吧。我只不过是个醉心艺术的色情狂。

她眼里泛着狡黠的光,电影源于生活嘛,你不觉得听别人讲故事很有趣嘛!

切,那不就是八卦吗,其实我觉得生活是高于电影的,倒也不是说不八卦,只是觉得纵深寻常的关系太过耗费心气,还是固步自封来得好。

-And my marriage was droning on!

-What you call droning on, most people call working.

-If that's working, then marriage is not for me.

-Well, It's not for everyone.

-But then I get lonely.

哈里在与“前妻“交流从某个角度揭示了婚姻的本质,分摊生活成本并慰藉孤独。在生活中加入另一个存在必然不适合所有人,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也在此列,唠唠叨叨的屁话大王伍迪艾伦或许也是。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but I won't feel lonely despite alone. 有时候会向往伍迪艾伦式或者西方式的爱情观,不过也觉得sexual guilt for a young man是个不错的心态。宁愿一个人在学校飙车或者躺在朋友的沙发上发呆,relationship is too hard for me.哦不,我怎么也开始一会英文一会中文了,这可不是个好习惯。

其实我是个很喜欢絮絮叨叨的人,可能这也是喜欢伍迪艾伦的原因?无意义的碎碎念。希望以后会遇到一个肯和我一起逼逼叨叨的人。在这之前就一个人叽里咕噜吧。

吃完大饼,她也撇撇嘴,难怪你单身。

 6 ) 嘲笑的态度

一个作家不断遭遇自己所创造的角色,一个人只能纵横驰骋艺术领域而生活得一团乱糟。

伍迪艾伦嘲笑一切,比如宗教信仰,连心理学也不断被他拿来开涮。在《业余小偷》中,几个家伙以开点心店为掩护,想挖地道抢银行,结果银行没挖成,点心店反而做大做强,一不小心成了全国连锁。后面便是一系列的讽刺:记者去采访这个点心帝国的掌舵人,有个人在Playboy杂志上为点心做广告,他说这是心理学,因为人们会以为他们如此饥渴是因为他们需要吃点心。在Anything else中,男主角生活已经够乱了,他的精神分析心理师却对他毫无帮助,甚至说“如果你不把来复枪从家里扔出去,我就不得不停止对你的治疗。” 在《玉蝎子的魔咒》中,魔术师甚至利用催眠,控制他人,以达到盗窃珠宝的目的,从电影中看,似乎只要一瞬间,就能催眠一个人,而这是违背心理学常识的。而在这部剧中,心理师更是歇斯底里,指控自己前夫绑架儿子。在其他一些剧中,心理咨询师也不断被剧中人说成是毫无用处的胡言乱语。总结陈词:伍迪艾伦在电影中嘲笑了心理学。但我并不把这一点推向极端,嘲笑就是他的态度,他总是能看见生活中可笑荒谬的一面,也许心理学本身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不妨用乐观幽默的方式嘲笑一番。不过很显然,伍迪艾伦并没有看到心理学的全貌,心理咨询并不是只要一张长沙发和一个拿着笔记录的医师。大概伍迪艾伦所了解和嘲笑的只是跟弗洛伊德有关的一切。伍迪艾伦显得有些实际,有什么东西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呢?心理咨询吗?宗教信仰吗?不。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再次出现的dark tall stranger,死神。这是我看过的第三部出现死神的伍迪艾伦片子。而且他还借鉴了《十日谈》,安排了地狱,把他所嘲笑的人群投入其中,很欣慰里面没有出现专为心理学家设置的地域层级。有那么一秒钟,我疑惑过,既然他并不信仰宗教,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为何却相信死神的存在?然后我迅速反应过来,正是因为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说得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他才坚信有死神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能逃过一死,所以说死神的存在是极其合理的。他是个stranger,因为每个人第一次见他的时候,都是第一次,这里非常隐晦地反对了人的转世。

在影片最后,当男主人公在众人的陪伴下被授予荣誉学位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创造出来的角色都来陪伴他了。他不用带着一个妓女和一个死人参加他的学位授予仪式了,有那么多爱他的人陪着他,在那一刻,loneliness不再那么可怕了。这也是从侧面表达,他是一个无法在现实中正常运转的人,他只能在艺术世界自由行走。这个结尾给了我一点力量和希望,虽然生活真的有些操蛋,但是有一丝可能性,我可以在某个世界活得风生水起,哪怕在现实中我只是个乱七八糟的loser.

很多人说伍迪艾伦是个话痨,我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阅读了很多东西,体验了很多东西,思考了很多东西,感受了很多东西,对于一个满脑子装满了奇思妙想、不阿谀奉承只想幽默和讽刺的人来讲,要求他闭嘴是不合理的,话痨才是合理的,话痨才是最佳的那个度。

 短评

(地狱里)“书评人,第五层;媒体人,第七层……抱歉,这层已经全满了”

7分钟前
  • zitsunari
  • 力荐

“我失去焦点了!我变得模棱两可了!”这老头还真是有趣。

9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谁人不是活在自己的幻想里?艺术家只是有能力将之付诸纸面罢了。对他人与外界的想象,分明是渺小的人类自我慰藉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缓解愤怒与孤独,用虽是说给他人却大概只有自己care的解释来让自己好受。哈利还是太自私,浑身小聪明而无大智慧,于是也不过是个庸才。selfhating jew,out of focus

11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老头最复杂的作品之一,不仅涵盖的内容丰富,表现手法亦颇为繁杂,以快速剪辑和跳切镜头表现人物的神经质,营造现实与虚构、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生活取决于我们如何扭曲这一真相”,严肃的喜剧电影。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他又一次向世人彻底解剖了自己,他的内心有无限的黑暗和光明。

19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小老头对黑妓女说整个宇宙都在坍塌你知道什么是黑洞吗?然后黑妓女说那是我谋生的工具

24分钟前
  • 烧炭小五郎
  • 推荐

老头记住,少点废话然后不要在电影里面出现...

29分钟前
  • 大宸
  • 较差

艺术家在创作时不由得将自我经验投射入作品之中:灵感枯竭与强烈的性欲。WA本人对于《野草莓》的致敬,却在伯格曼和自己的风格基础下博采众长,戈达尔式的跳接反复暗示哈里本人混乱无序的焦虑感,现实与作品中的嵌套叠加。最后的所有人物的同时出场仿效费里尼。入选伍迪艾伦作品中前三名毫不为过

30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这老头,您得慢慢看,一年看一次,还行,一次看完他十年拍的,就噎着了,下地狱那段是他的经典之一

33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年纪越大就越厌烦伍迪艾伦。每个片子里都设定为一个软弱的自私鬼,一直絮絮叨叨替自己开脱。中间有一段陪人上诊所的,感觉像两个艾伦出场了双倍的腻味双倍的讨打。

38分钟前
  • dingmumu
  • 推荐

解释到头来都是安慰自己的,没人会听你的

39分钟前
  • 狮子人
  • 力荐

解构爱情狂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写给自己的圣经,他就是那么自私、刻薄,不在乎身边人的想法,不爱所有人,用谎言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然后抛弃。即便前女友拿着枪要打爆他的头他还在为他写不出来的故事焦头烂额。我很喜欢里面他写的“失焦的人”的故事,一个演员在拍戏的时候发现自己变模糊了,身边所有的人看他都对不了焦,最后他去找医生,医生给了他的家人一人一副眼镜,才能让人看清他。这就是利己主义者的本质,让所有人去适应。对于这个人来说却不是自私,只是不自觉的选择。到最后所有人也没有原谅他,即便自己要被关监狱了他仍在劝说保释他的两个朋友不要结婚。但是他解构了自己的笔下的故事和人,在自己的故事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结局。跳出电影,最后发现这部电影可能也是他给自己开脱的一部作品而已。

40分钟前
  • 今 敏
  • 力荐

伍迪.艾伦一流阵营中的一部。演员阵容令人震惊,保罗.吉亚玛提仅仅最后出现在伍迪.艾伦身后脸上带着他的经典表情……对作家/导演等创作者的仁慈之作。

43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又一部Woody的半自传片儿,天马行空的剧情,嫉妒他天才的脑袋。

48分钟前
  • dormant
  • 力荐

伍迪艾伦的《野草莓》,但是比伯格曼的NB多了……那销魂的跳切啊,那玄妙的编剧啊。结尾虽然不坑爹,但是着实凄凉的,好像是在拍“最后的作品”似的。@萧龙忍 ,这部片儿结构更玄妙,快去看。

51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在用N多体位,翻云覆雨,香汗淋漓地共赴巅峦之后,左手细支袅袅,右手浓缩飘香,从普鲁斯特聊到萨特,从卡尔维诺聊到李斯特,从慕夏聊到巴斯奎特,从伍迪艾伦聊到希区柯克,从解构主义聊到极简主义,从极权聊到建制,从身体奔赴灵魂高潮后再温存许久,是不是你们这帮文艺青年朝思暮想的至圣时刻?

5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每个半吊子水的文艺青年都会觉得自己身上有伍迪艾伦的影子,然而他们半个字都憋不出来,也没读过多少书。

1小时前
  • 21cenSamurai
  • 力荐

1.俏皮话集锦;2.看伍迪艾伦自导自演对我而言,看久了容易腻;3.失焦模糊的人;4.现实、书中人物、梦中情境相互交织;5.尽管导演向我们面面俱到解构了哈里,却没有一点痛痒,看着无趣啊。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解构作为工具为表达者的宿命和婚恋围城的无力感之间架起桥梁。梦、激情、艺术都不是栖身之地,但都更值得托付爱,生活的乐趣也许就在于如何逃避生活和扭曲生活。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登堂入室也玩儿文学与现实的模糊性?到了老爷子这里就是小巫见大巫,老爷子用一个半小时的絮絮叨叨解释了文学之于创作者存在感的最精髓价值,又侧敲旁击的评价嘲笑了婚姻,爱情,犹太人等各种老爷子电影里的常规话题。再深奥沉重的话题到了老爷子这里都轻描淡写的乱侃则通,更别提那风骚的跳接镜头喔~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