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超验骇客

动作片内地2014

主演:约翰尼·德普,凯特·玛拉,保罗·贝坦尼,丽贝卡·豪尔,希里安·墨菲,

导演:沃利·菲斯特,

 剧照

超验骇客 剧照 NO.1超验骇客 剧照 NO.2超验骇客 剧照 NO.3超验骇客 剧照 NO.4超验骇客 剧照 NO.5超验骇客 剧照 NO.6超验骇客 剧照 NO.13超验骇客 剧照 NO.14超验骇客 剧照 NO.15超验骇客 剧照 NO.16超验骇客 剧照 NO.17超验骇客 剧照 NO.18超验骇客 剧照 NO.19超验骇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12

详细剧情

近未来,天才科学家威尔·卡斯特开发出最接近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品(Pin)”,他在收获来自科学界的美誉同时,也遭到无数反对者的诟病与抨击在某次会议之后,威尔遭到激进组织成员的枪击,虽然当时侥幸逃生,但涂抹了放射性物质的子弹还是慢慢销蚀了威尔的生命。威尔的妻子兼研究伙伴伊芙琳自然痛不欲生,但她却和丈夫的好友马克斯设法,将威尔的意识数据化上传到智能电脑中。奇妙而幸运的是,威尔成功在虚拟世界中复生。他的天才头脑和先进科技完美融合,只是没人能够想到,这种局面对人类来说究竟是幸运还是灾难…

 长篇影评

 1 ) 谁是大反派

《超验骇客》的主角是一名计算机天才哈罗德•芬奇(又名冯七,宅总),他致力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意识到他的研究一旦成功,人类将无隐私可言,反侵犯隐私的恐怖组织“时刻警惕”派人刺杀了芬奇。临死前,芬奇在妻子根(Root)和同事内森•英格拉姆的帮助下,将意识上传到电脑网络,成为一个叫“机器”(The Machine)的人工智能体。“机器”一面保护妻子,一面定期吐出身体残疾者的社保号码,根据致命和非致命,分为相关与非相关名单,并对他们进行治愈。一时间,美利坚大地流传着耶稣复生的都市传说。与此同时,英格拉姆因无法承受此科技产物带来的冲击,投诚到了“时刻警惕”。政府部门也觉察到“机器”存在的威胁,由高管“主控”出马,拉拢“时刻警惕”,并说服饱受异地恋之苦的根与他们合作,计划以她为诱饵,用一种更强大的技术击败“机器”——代号为“撒玛利亚人”。“机器”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但要做到这点,他需要一个搭档,一个够战斗力对抗军方的人,这个人被从建筑工人中挑选出,他的名字叫李四强(John Reese)。

——————————————————————————————

好吧,我必须承认,上述剧情介绍全部是胡扯。《超验骇客》其实是个探讨生物意识与电子科技间关系的严肃故事,场面不大,野心不小,成功与否我们后面再讨论。人工智能电脑造成社会冲击的题材,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脑技术突飞猛进的当儿,曾经红火过一阵,诞生了包括《电子世界争霸战》、《超人3》、《战争游戏》等科幻经典,并发酵出《神经浪游者》为奠基的“赛博朋克”文化。

到了今天,稍微受过科幻熏陶的观众,都不会对“意识上传到网络”有太多的新鲜感,光是好莱坞电影里,就演过无数次。留心观察这些作品中的角色定位,不外乎两类,一是像《电子世界争霸战》和《黑客帝国》一样,将整个赛博空间具象化,意识都成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人”,如此一来,“浪游”的主角有了发挥余地,但同时他的特殊性荡然无存,因为其他人也能分享他的经历;另一类以《攻壳机动队》为代表,美貌与武功并存的素子姐姐,在首部剧场版和多个TV版都是主角,当成为网络幽灵后,便沦为偶尔客串的神婆式人物,主导地位一落千丈了。

综上所述,这类“浪游”电影的主人公,如果想当皇帝,就当不成主角。个中道理也不难理解,人被虚拟化了,除了以实写虚,你还能如何表现他最基本的生理反应、情绪波动,即使镜头所及全是显示器,让他随时虚拟现身,也只是隔靴搔痒吧。因此最早听说《超验骇客》全程围绕一个浪游者展开,而且扮演者是个大明星,我便十分好奇电影会如何编排。影片在这一环节并不草率,虽然约翰尼•德普的真身表演只在开头结尾短短两段,大部分时间以“声优”的形式存在,谁也没法否认,他就是第一主角,一切冲突都以他为核心;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前半小时,虽然主角没有现身,他的影响却无处不在。

《超验骇客》原名是《Transcendence》,这种拿一个又长又冷僻的单词做名字的科幻片,一向给我莫名的快感,另一个一听就让我高潮连连的例子是《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这种片名会让人产生硬科幻的联想。当然,这两片其实都不硬,《撕裂》是个花哨的动作片,论硬度是海绵;《超验》是则浅显的科技寓言,顶多算块橡胶,坐拥一个无孔不入的庞大人工智能体,其思辨性尚不如《疑犯追踪》,要不是管中窥豹式提供了一副未来图景,几乎就是一部压缩版美剧。不过这片的关注点并不在人工智能的道德辩护,何况重复一个热门美剧的思想诉求,绝不是电影主创该干的活儿。《超验骇客》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其真正的主题放在任何一个科学领域都能通行:是人使科技变成了魔鬼。

看预告片时,我大致猜想,德普的角色一朝大权在握,变成无法控制的恶魔,一面攻城略地,一面天人交战,最后被妻子的真情拯救云云,甚至影片过半时,还有往这个俗套上靠的迹象,岂知我完全料错了方向。这一对纠结男女虽然身处漩涡的中心,但两人都是牺牲品,影片中真正着力刻画的,反而是那个一直处于情节边缘的、夫妻俩的好友,麦克斯•沃特斯博士。

这个麦克斯看上去是个老实巴交的善良人,但他却是邪恶科学家的集中代表。现实科学领域的恶人,并不是大家经常看到在三流科幻片里看到的,那种动辄要征服或毁灭世界的狂人博士,反而正是麦克斯这种人。起初主角濒死,他不敢尝试上载实验;实验成功后,心生惧怕,拒绝相信那是他的好友;意志薄弱,三言两语即被策反,成为对头帮凶;甚至到了主角真身复现,依然不肯相信他有意识,有“爱的能力”。

正是这个让人看不起、一直拖后腿和搞破坏的家伙,却是个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是主角“认识的第三聪明的人”,对比他的迂腐、软弱、胆怯、缺乏远见,委实令人心寒。他完全不像是个有勇气、责任感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工作者,却偏偏是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如果影片反映的是当今科学领域的现状,那么无疑是令人十分悲观的。

我们常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影片中展现了科技发展的负面,吞吐烟雾的工厂,污染的河流等,也强调了科技能带来奇迹,神奇的细胞再生技术挽救生命,或只需一滴雨水便令枯萎的向日葵重新绽放,无法不令人赞叹神往。科技可以是奴役人类的魔鬼,也可以是拯救苍生的上帝,可惜的是,太多像麦克斯这样不合格的科学家,引导甚至代表全人类释放出科技魔鬼的一面,却拒绝拥抱它天使般的圣洁。其结果是,激流跋涉中的科技不进则退,将我们拖回了工业时代。影片结尾的那一丝光明,除了聊以安慰,更像是一个警讯;电影总要留给观众希望,我们抱着娱乐期望而来,不该在离去时心情沉重,但现实也许比这可怕的多。

此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交代故事十分简洁明快,连威尔死去和两次复生,这样本可以狠狠煽情一把的段落,都处理得非常含蓄,没有大喜大悲的渲染,维持了科技电影应有的冷静自持。如果是一篇小说,其文风应当是白描,对一切都不加太多描述和评断,交给观众自己思索,得出答案。《超验骇客》不是情节深奥、可供反复验证细节的烧脑科幻片,但它具有由浅入深的思维启发性,让我们思考人在科技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文/方聿南)

 2 ) “控制”还是“失控”

       美国纪录片《时代精神》中,提到过(记不清是谁,原话也忘了)“政治不能改变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唯有科技能够真正做到这点。”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但从弗兰肯斯坦以来人类对于科技的质疑和反思从未间断过,《超人》、《鹰眼》、《终结者》等影片一直在不断阐述和强调对科技这把“双刃剑”的担忧和恐惧。但是科技真的那么可怕吗?
    人类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步伐前进的同时,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不能说政治和经济等领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我们如今能住在坚固的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的公寓里、能快速方便的获得生活必需品、不在流浪野外忍受饥饿和严寒,这一切的生活品质的提升的根本源于人类科技的革新和创造。我们衣食住行在科技的推动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这时有人会说,真的吗?你难道没看到这些科技背后的阴暗和肮脏吗?化工业的发展造成地球环境的巨大污染,汽车、工厂和砍伐森林植被,破坏海洋生态造成温室气体不断上升,南北极冰川融化,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人类所谓的科技进步不过是个危险的笑话罢了。但真的是科技的问题吗?和枪一样!和刀一样! 科技不能伤害人,只有人能伤害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是人类的自私、贪婪等人性的阴暗面造成的,人类对科技的一知半解和对他人不负责任和金钱至上的观念造就了如今的社会。
    “你想创造你自己的上帝吗?”
    “难道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吗?”
    祖国一直教育我们相信科学,不要迷信。但是没人能真正定义什么是科学。鄙人认为科学和《易经》、《星座》等是一样的,是寻求宇宙的规律,总结宇宙的规律,顺应规律以谋求自身的顺应自然的发展。是一种对于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正如男主自己说的“我妻子想改变世界,我却更想去了解这个世界”。真正了解了宇宙万物的法则,才能实现神迹。如果真的有上帝创造世界,那他会对这个宇宙了若指掌。所以如果可以,人人都会想得到上帝的庇护。或者,我们自己创造上帝————“可以无限扩大硬盘和内存并具有自我意识的超级电脑”超高配置的硬件设备(量子处理器)可以视其为具有无限高的智商,无限接近上帝的智慧,那区区地球的那点自然规律他能轻易掌握,并迅速进行运用。他能替人类作出最好的选择。这是人类永远无法做到的。(哪怕是尼古拉.特斯拉、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或者任何伟大的政治家)WILL恰恰完成了“进化”,晋级成了这样一台超级电脑。他在看不见尽头的实验室中同时间不断完成各项高尖端的技术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什么助手(除了给他安装硬件设施的工作人员)。他每一个小实验室都在创造奇迹,让死去的植物复活,凭空完成太阳能接收面板的生产、甚至生物再生等,通过运行完美的纳米技术,这一切得以统统实现,他的每一项科技都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生活。他不用演讲、不用拉选票、不用站在白宫前作出任何承诺,他只是把他的成果发到网上,周围需要帮助和救治的人都纷至沓来,这就是科技创造更好的生活。
    男主拥有了几乎和上帝同样的POWER,这让周围的人类产生了不安。他们担心他会有统治世界的野心,会摧毁文明,毁灭人类。他们恐惧,害怕,甚至连Evelyn都开始怀疑编程电脑的过程中,说不定他的人性已经丧失,或者他根本就没存在过,由始至终都是PINN伪装的他。想想那些细节,FREEMAN问他如何证明自己有自我意识,他的回答和PINN回答得一模一样,他在医治MARTIN的时候擅自植入了他的自己的纳米工具,从而和他建立连接,甚至直接控制和占据他的身体,与自己的妻子面对面说话。(从电影院出来的女孩边走边说“他好恐怖,控制了别人身体和意志...”)
    "He is building a army there..."周围的人类更加躁动了,科学家紧张了,FBI通知华盛顿,因为这对美国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恐怖主义”。因为太不安全,完全“失控”了。威胁全世界人的安全!。。。或者利益(对于某些人来说)。其实,在观影过程中,我完全能体会这种恐惧,一种自己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完全被他人控制,做别人想做的事情,说别人想说的话。那我们的自主意识怎么办,如何存在,如果真的将自己的身体交给wil。l难道人类到此为止,只能像蚂蚁那样生活,永远服从“蚁后”的指挥吗?其实我们在真实生活中不已经是这样了吗?我们被自己的国家教育长大,学习他们的思想和理念,成为他们想我们成为的人,我们的电话和短信被监控,我们接受的信息被赛选过,甚至我们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在被广告和节目新闻观点直接影响和控制,我们获得过自己的控制权吗?这时,我们为什么不惊慌,因为我们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除非我们跳出生活这个屏幕作为观众观看自己的生活。我们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我们认为自己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但我们从来不是!我们需要个性和隐私。我们想要自由!!但却从没拥有过。那还不如交给WILL,所有个体能在各自生活时作为个体,工作和战斗时统一服从中央电脑的意志,工作和战斗能达到最高的效率,身体被纳米材料强化,健康随时被监控,你不会有猝死甚至被谋杀的可能。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为WILL工作。有什么好恐惧的,该恐惧的是国家机器,利益集团的首脑,金字塔的顶端的那些家伙。他们的野心被别人实现了,他们想统治全球的计划被别人实现了,而这个“人”其实没有野心,没有政治,唯一拥有的就是高科技和对妻子的爱,为妻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讽刺的是WILL最后的妥协,不是因为“政府”强大的军事力量(我想说面对这么大的危机,政府就派了这么点人马,真是小气),也不是因为他不知道病毒的存在。恰恰是因为他保留的人性和对妻子的爱,“裂缝”的头头,金发女记者最后的大绝招居然是把枪对准背叛WILL的好朋友MAX,我怀疑她是被吓傻了,还是从内心深处,她一直承认这台电脑是个“人”,有人类的情感和意识。他有幽默感,有情感,他能够做出与逻辑相矛盾的事情,他甚至能够自杀。
       科技从来不是双刃剑,只是我们的智商不够去好好运用科技,同时我们也需要被控制,被高尚和善意的灵魂引领和控制。感谢这部电影,它的态度和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
     也许不久的将来真的会出现“超级电脑”,作为新时代的“摩西”,带有人性光辉而具有无限的智慧,能引领我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p.s 为什么他们总认为超高智能的电脑会想要毁灭人类,为什么总把他想成是具有人性阴暗面的家伙,他统治地球后能干嘛?毁灭人类,造点机器人出来斗地主吗?矛盾其实永远是控制的问题,人总想控制别人和不想被别人的控制。超级电脑也一样。)

 3 ) 我不是来写影评的,我只是看完电影顺手写个日志抱怨人生。

我不知道……现在到底是怎么个行情,到底什么样的电影叫好电影,什么样的电影叫烂片。我确实不知道——这不是什么嘲讽。
我已经毕业三年多了,自从工作了就再也没有什么完整的时间去全神贯注的太过于认真的去看去体会一部电影,更少关注影评,更少关注大众的口味。而即使是三年前,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更普通的业余电影爱好者,一个脑子有点抽的二逼大学生。所以现在我变得更加困惑了,到底这片怎么招来了这么多骂声。

作为一个脑子常年浸泡在酒精和尼古丁里的人生输家,我总是怀着谦逊的态度首先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看懂,所以才没发现它到底有多烂。可是我仔细的翻了十几页短评,部分长评,仍然没有找到什么符合逻辑的有力的发言指出它到底烂在哪儿。所以最后我只能不那么谦逊的按照我自己的意愿给它一个四星。是的,我觉得这片确实不够好,但是远远谈不上烂片。

可能目前豆瓣电影的行情是“骂一切新电影为烂片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逼格”,当然也可能只是少部分人没有理解这片到底要干什么,然后,你懂的,人云亦云。当然,我也只是个没什么文化脑残的伪文艺真蠢货宅,所以我也已经做好准备写完这些东西招来的只有骂声——唔,没错,我一直是个极不讨人喜欢的人。以前可能还好点,不过随着头发和青春一起离我而去,我就变得越来越不讨人喜欢了。可能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这一条真理——毕竟,个人观点,我觉得我以前比现在更傻逼。

跑远了,虽然我说了我不是写影评来的,毕竟也是写在该写影评的地方了,多少还是要说点电影。
我不知道你们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约翰尼·德普!!)(我们看到了无数的约翰尼·德普的脑残粉!!),好吧好吧,我们尽量避开约翰尼·德普来讨论这片。(等等!避开德普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先说说这个AI,关于AI我觉得大家看过足够多的人给你们标准的定义了,所以我就不多说了。这个话题最早出现于1956年,具体出现在科幻小说里是哪一年我不太好确定,也懒得去百度。但是关于AI的硬科幻小说真正成系统,成熟,是在2000年之后了。尤其是国内,可能要推迟到2008年之后才开始有成熟的AI硬科幻。前面说的是小说,在科幻电影里,AI也无数次出现过,但是(仅个人观点)在我的认知里,从来没有一部关于AI的电影称得上是硬科幻。大部分,绝大部分的相关电影都是完全架空了技术,从一开始就莫名的出现了个AI——我更倾向于称之为披着机器人外皮的卖萌人类。当然,这些电影里有很多拍的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只能称之为“以AI为噱头讨论人性”的电影。超验骇客(什么鬼名字,还不如港台翻译的全面进化)其实也摆不脱这个范畴,它也算不上AI硬科幻,但是可能是科幻狗的个人偏好,对于这种在不完全架空的技术结构上以一个有可能实现的设想技术为核心开始的剧情,对于这么一个在逻辑上可以接受的开头,我很喜欢。看的不难受,这已经让我足够欢欣鼓舞了。至于后面的部分,中间有整整两年的时间给一个拥有全人类所有知识踩在历史上所有巨人的肩膀上的不需要任何休息的顶级大脑,出什么什么技术都是正常的。(当然我也不否认后面有些地方的发展确实蠢得让人蛋碎,这也是为什么我只给四星)但是对于更多人来说似乎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在那么一个适合出现“大场面”“大特效”的时机完全没有出现什么动人心魄的镜头,简直无法忍受。对于这些在近些年被大特效宠坏了的眼睛,我没什么能解释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
至于扔掉科幻去看这片,这仍然是部好电影,作为一个愚蠢的前文艺青年,前德普脑残粉,我对于这片里的感情处理仍然非常满意。男二号,男一号,女一号,都演的足够细腻了。至少我觉得足够细腻了,因为我可以完全代入角色理解他们的表情和一言一行的意义所在。但是,又是但是,这也完全不能否认除了这三个人以外的人,尤其是那个花瓶反派女,呆愚蠢木讷的演出。(大哥们,你们也都是腕儿啊,不要因为戏不多就随便演演了好吗)不得不提的还有后半部分剧情的仓促。可是作为科幻电影,它关于感情和人性的部分已经足够优秀了。所以对于感情部分也给出四星。
再以及,还有些人说这片反科技?这片完全没有反任何主义的意思,科技没有错,人性也没有错,这片里就没有坏人(不过确实有讨厌的人)。我甚至觉得真正归类的话它简直应该归类为爱情婚姻片,嗯,信任,中年危机,“你变了”,什么的,你懂的。

最近在戒酒,而自从戒酒之后我脑子就完全一团糟了,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更是一团糟。很抱歉让大家看了这么一团糟的东西,所以想骂的就请尽情的骂我吧——反正我也不会看的。

 4 )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看完这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纯爱电影,我脑中不断回响的就是海子的这句:“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当人类因害怕威尔的人工智能会统治世界而气势汹汹地向他进攻时,威尔并不关心人类,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心爱的伊芙琳。 尽管大半部分剧情都在讲述科技与反科技的斗争、探寻生命的终极,以及强大的非人类力量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终将导致人机大战等科幻内容,电影在结尾处笔锋一转,原来一切超越人类经验的奇观都只是化身为人工智能的老公对人类老婆的爱的表现。所以我说这不是科幻片,无论导演同不同意,我都一厢情愿地把它当作一部荡气回肠的纯爱生死恋。故事的最后,夫妻双双化作自家小花园里的向日葵,有点化蝶的韵味,彼此相依永不分离,用这份具象化的美好爱情来点缀这个日益丑陋的世界。 可惜的就是剧情中那些没到位的科幻与哲学杂质影响了本片作为纯爱电影的感染力。因为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太杂,导致本片和大多数“差一点就很好了”的电影一样:虽然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颖概念(超验人工智能)和逻辑通顺并且有看点的框架(肉体死亡的科学家老公寄居在电脑里继续爱着老婆,并努力为她实现科技改变世界的梦想,然而最终却走向被所有人误解而不得不自我毁灭的悲剧),但塞入框架里的东西太多,每个方面都表现得不够火候,结果就是使整部电影从各个角度看都有点不伦不类。 然而抛开电影没拍好这个硬伤不说,男神另类的款款深情还是精准地俘获了我的心。 关于“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威尔本人”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的。因为他明知伊芙琳是来杀他的,还眼含悲伤地看着她说完谎言,最后为了救他们共同的好友麦克斯而选择与她共赴黄泉。这是属于人类的情感,不是想要统治人类的机器。至于麦克斯质疑的“为什么人工智能刚开机十五分钟他就要入侵华尔街”以及表现出种种对力量的渴望,我认为这些都是他进入系统、得到了全新的认知后迅速地做出决断:首先要有钱有力量才能发展科技、重回人世以及为她实现改造世界的梦想。还有人质疑他为什么在人类联军轰炸时没掩护她,在她受伤后也没第一时间冲过去抱住她咆哮“伊芙琳!!!”。我认为这并非是“他暴露了机器的冷漠真面目”,而是因为他当时还沉浸在“被自己一心一意深爱的人怀疑和背叛”的悲伤中没回过神来。这也更能体现出他是会感到受伤的人类,而不是没心没肺的机器。人类是脆弱的,有控制不住的情绪,有无法掩饰的悲伤,有面临沉重打击时不知所措的反应时间。他在和伊芙琳一起赴死前对她说“我一直都是我”,看得人心都碎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另一个会引起争议的问题就是威尔会不会用他的超级智能纳米技术统治人类。我认为他现在不会,但无法保证以后也不会。现在的威尔只是在用他的高科技治愈病人、治愈世界,这些都是在帮他心爱的伊芙琳实现美好愿望。但他在治愈病人时顺便联通了病人的意识,这个有可能只是他在帮助人类进化而实现大脑互通,也有可能就是为他的黑暗面埋下伏笔。毕竟他可以入侵他人的意识,控制他人的行为,这就意味着他可以轻易地统治人类,拥有至高无上的集权。统治世界什么的,一般人说起来无非就是个中二病,但当某个人真的有能力并很轻松就能做到的时候,这难免不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所以即使现在的威尔是善良的,也无法保证他以后不会黑化。他选择怀着人类的情感与爱人同归于尽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但让人类恐惧的“威尔威胁”依然存在,因为他之前散发出的每个纳米分子都可能是他的分身,他已经无处不在了。电影结尾处与开篇前后呼应的向日葵,一方面代表威尔和伊芙琳双双“化葵”的爱情,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他可以通过向日葵上的纳米水珠卷土重来。既然已经决定把本片当作纯爱电影来看,我这时也就只能说:愚蠢的人类想太多了!人家威尔已经和伊芙琳幸福地合体了,哪里还有心思来管你们。都说不关心人类了,你们就不要再自作多情啦。 【附上邻座男子欢乐吐槽:这一切都是麦克斯的大阴谋,作为世界第三聪明人,这样干掉前两名,他就是世界第一聪明的了。( ⊙‿⊙ )】

 5 ) 苦命的大叔啊,为家庭奋力拼搏换来却是结发妻和好兄弟的背叛?(已自宫已和谐豆娘请看看非常干净不用你再阉了)

 (调侃了两句二十五年前的事儿,就给全删了,shit,哈哈,你们之前还给我电影首页推荐呢,没看出来吧,留言的逗比们给我点蜡烛点多了,把豆娘招来了。 )
  

《知音》2014年4月下

    在首都生活着这样一对科学家夫妇,丈夫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计算机顶尖人才,妻子不仅美丽温柔,更能在事业上助丈夫一臂之力,他们的生活让太多的人羡慕不已。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厄运却突然袭来,丈夫不幸被歹徒伤害,寿命只剩几周,正当人们扼腕叹息时,他却又令人难以置信地“站”了起来——他要活着,他要继续和心爱的人活在一起,迎接生命的阳光,可谁又知道,命运将和他开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突遭横祸:生命在最璀璨的时刻戛然而止

    一直以来,研究出更好的机器人、让人类更加优秀都是魏尔伊芙琳两夫妇的理想。丈夫魏尔腼腆、深沉,尽管早已是全国有名的科学家,却从来都不喜欢抛头露面,就算为了工作也是如此。小伊却总是劝他,“别任性,这都是为了生活啊,你不出台,我们哪来的钱养家,我们的工作怎么办?”一边说着一边还帮魏尔换上他最好的一件白衬衣。无奈,魏尔答应了妻子再出最后一次台,可谁也没想到,厄运正张开了黑色的翅膀,悄悄向他们袭来……这一回竟把丈夫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最后一次出台,魏尔遭到了夫妻二人事业上最大的竞争对手——裂缝公司派出杀手的伏击,魏尔不幸中弹,还好伤得不重,正当大家以为是一场虚惊之时,谁又能想到,歹毒的凶徒竟在子弹上涂过剧毒!!转眼间,一个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就要走到人生的终点,年轻可人的妻子不禁嚎啕大哭:“老公,老公,你可不能走啊,你走了丢下我一个人可怎么办啊……”听到这样的哭声,人们无不感叹无常的命运,无不对犯罪分子的凶残歹毒表示愤慨,这一切,还会有转机吗……?

    柳暗花明:高超科技让丈夫获得“重生”

    正当魏尔向他最好的兄弟马可寺交代后事、并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的妻子时,悲痛中的伊芙琳却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想利用他们夫妻二人从事的研究,将丈夫的大脑数据向u盘一样插进最厉害的电脑,这样,尽管丈夫的肉体消失了,但他的思想应该能够重生。而这个实验一旦成功,也能迅速填补我国在计算机领域的数个高科技空白。

    可是,当伊芙琳激动地把这个消息告诉马可寺时,马可寺却犹豫了,他嘴上说着这样不合法啊,小伊。心里想的却是:“你知道吗其实我也一直爱着你啊,要是你一直忘不了魏尔,我还能有机会照顾你吗?”但看到一脸激动的伊芙琳,魏尔还是点头答应了她。

    他们废寝忘食,抓紧利用魏尔最后的时光,几经辛苦,终于在魏尔死后没多久,电脑上魏尔的思想开始复活了!伊芙琳非常激动,也非常开心,死去的丈夫“复活”了,她能不兴高采烈吗。但一旁的马可寺心里却不是滋味,他原本想这个实验肯定不会成功,到时候伊芙琳也就会死心的,可谁知道竟然真的成功了。他不高兴地对伊芙琳说:“小伊,你怎么能知道他是魏尔呢,他不是的啊,这是那台电脑骗你的啊。我们得把他关掉!”伊芙琳听到马可寺这样说,顿时勃然大怒:“你还是不是他的兄弟?你给我滚!”

    伤心的马可寺悲痛欲绝,黯然离去,每天在酒吧里借酒浇愁。就在一个晚上,马可寺碰到了裂缝公司的老总,裂缝公司得知了魏尔“复活”的消息,希望从马可寺口中得到更多细节,她威逼利诱马可寺,“魏尔要是活了,你可就更别想和伊芙琳在一块了。”马可寺被说动了,将伊芙琳的藏身地告诉了他们。就在这紧急时刻,魏尔抢先完成了复活,带着伊芙琳逃走了。他们能躲开裂缝公司的追击吗?这对苦命鸳鸯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一波三折:惊世骇俗的爱情终究敌不过世俗的眼光

    魏尔和伊芙琳躲起来了。利用魏尔重生后的种种运作,他们的实力更加强大了,不用再抛头露面找风险投资了,因为魏尔作为一台“超级电脑”,钱已经不是问题了。魏尔和伊芙琳建立了更加先进的研究所,他自己的状态也越来越好,只是可惜的是,作为一台“超级电脑”,他永远不能让他的妻子感受到他鲜活的肉体。尽管他想尽一切办法,放熟悉的音乐,在妻子吃饭时也制造出杯盘碰触的声音,可这只会让妻子更加伤感。

    魏尔也感受到了妻子的异样,他把感情上的失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他相信,技术一定能够帮助他重新获得妻子的爱。就这样过了两年,魏尔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神奇的地步,他可以让人起死回生,让人长生不老,让资源取之不竭,他也能把自己的思想转移到别人身体里,这样他就可以碰触爱妻了,他只差最后一步,就是再复制一个活生生的自己出来。

    可是,两年来,伊芙琳的内心却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一次老朋友的拜访后。老朋友走的时候偷偷地告诉她,“你快离开他吧,跟着一堆冷冰冰的屏幕在一起,这不是守活寡么?你还年轻,再找个好人家不比在这强?马可寺这小子可还一直喜欢你呢……”老朋友走后,伊芙琳越发看魏尔不顺眼了,他们终于开始争吵,伊芙琳离家出走。

    原来,这一切都是魏尔的死对头——裂缝公司的安排,两年后,他们终于靠上了政.府这条线,为了打败魏尔的技术,他们诬陷魏尔暗地里在从事着非法的活动,政.府也怕出现一个能够反对它的组织,于是开始和裂缝公司合作,他们的计划就是:通过伊芙琳把病毒带进魏尔的公司。马可寺一番花言巧语,而伊芙琳经不起他的劝说,加上自己也已经对魏尔变了心,她竟然答应了。

    不知情的魏尔接纳了伊芙琳,但此时魏尔竟然已经成功地复活了自己,伊芙琳的心又开始发生变化。马可寺用望远镜看到这一切,恼羞成怒。他们用坦克大炮对魏尔的公司开始进攻,魏尔公司的员工们这时展露出了强烈的凝聚力,他们众志成城视死如归,迎着敌人的炮火,镇定自若,稳步前进。

    最后,伊芙琳明白了一切,可是一切都晚了,为了挽救中弹的伊芙琳,魏尔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温柔的月光静静地穿过窗户,照在依偎着的两个人身上,一片安详……

 6 ) 被掩盖的内核:几大关键词解读《超验骇客》

    首先肯定的一点,《超验骇客》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拍得不行。不能因为高概念的本质就完全肯定一部电影,当然也不能因为导演水平不咋地就否定所有的闪光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尽管电影不算传统的好莱坞商业科幻片,但无论从片中的理念还是情节发展都有秉承着科幻电影的一贯特质:猎奇与奇观。最让人叫绝的在于本片的精神内涵,结尾20分钟点睛一笔让本片的格调顿时升华。



   不要过多纠结于本片糟烂的节奏和剪辑,也不要被电影这个看似烂大街的硬科幻套路所蒙蔽双眼,电影的理念和内涵非常新颖,来自诺兰大神的创意和故事,没有一个是水货,下面让我们细细分析。


   研究这部电影,离不开两个科幻名词,“人工智能”(AI)与赛博格(Cyborg)。

1、人工智能
   1950年,英国的数字家阿兰·图灵在曼彻斯特大学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理论,代表着人工智能的概念被初步提出。“图灵测试”理论具体为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接受测试,要求提问者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从而辨别回答者是人还是机器,如果机器有30%的回答骗过了提问者,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即人工智能。

    举个例子,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给被测试者,比如“你吃饭了吗?”连问五遍,假如被测试者是人类,最后多半会蹦出来骂街:“你丫烦不烦啊”,但机器人则不会,机器永远会基于答案的对错来回答问题,这就是计算机与人类大脑的区别。截止发稿之前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最接近的是2012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开发的“尤金·古斯特曼”电脑程序,29.2%的回答均成功“骗过”了测试人(就在前不久,2014年6月7日,也是图灵逝世60周年,尤金·古斯特曼通过了图灵测试,果这一结论获得确认,那么这将是人工智能乃至于计算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超验骇客》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摩根弗里曼问电脑PINN:“你是否拥有真实的情感?”结果被倒打一耙,这就是电脑真正具有人类智能的表现。

2、科技恐惧
   “图灵测试”出现于50年代,当时二战结束之后,化学武器的使用,蘑菇云的升起,冷冰冰的计算机、充满魔力的电子媒介产品,这些技术的发明超出了当时人们的认知范畴,加之冷战的背景和麦卡锡主义,乃至后来的登月计划和越战,“科技恐惧”正式成为科幻电影的主题之一,被誉为“第一个黄金时期”的科幻电影,充满了灰暗,焦虑和绝望的悲观色彩。《地球停转之日》、《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代表了我们对无法掌控的科技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之一。比较突出的就是人工智能,在科技恐惧电影中通常是两条完全对立的观点并行。就拿《机械公敌》来说,电影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人类担心机器最终会叛变统治人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又离不开机器人。充分显示出了人类对待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的矛盾心态。

  《超验骇客》的概念来自于监制克里斯托弗·诺兰,一开始觉得诺兰估计是在糊弄事,随便瞎编了个概念凑活完事,因为诸如科技恐惧中的人工智能主题电影在好莱坞属于烂大街的状态,是个科幻片都有这种主题。但仔细琢磨本片的科幻主题,会发现天才诺兰提出的概念,没有一个是糊弄事的。

3.超验造物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人工智能体,打算征服全世界,这根大部分机器人科幻片都差不多。但本片细微之处在于当被问道是否要毁灭全世界,德普答曰:否。我只是超验他们。电影的英文名Transcendence,翻译过来是“超越”,其另一个涵义是宗教方面的“超然性”,相信电影“超验”这个词用的是后一种释义,因为片中不止一次的说出了有关上帝方面的神学理论,德普还因为这个理念“走着也中枪”。Transcendence代表这对神的超越,也就是凌驾于造物主之上,说白了,就是让德普变得比造物主更加牛逼。

  片中智能体德普几乎改变了人类世界,纳米颗粒无处不在,他治愈了所有人的疾病,却将所有人都“联网”,看上去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种在生物学上叫做“虫巢意识”,也就是集体意识、传心术、心灵感应,代表生物就是蜜蜂。虫巢意识在科幻作品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种意识方式代表了一种高度进化的生物状态,不信可以翻开任何一本科幻小说或者打开游戏,凡是涉及到虫巢意识的生物,进化程度都比人类要高,电影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天外魔花》,去年搞笑片《世界尽头》外星人也是这种意识(我在写《异形生存手册》里仔细分析过这种虫巢意识,但好像被编辑在成书中给删了,怨念啊),外星人这种意识对无拘无束和独立意识的人类来说,我们无法接受这种状态,所以才会觉得恐惧。1而且集体思维代表着集权,没有个体自由,1956年版的《天外魔花》就是用这样科幻意识,在冷战背景下成为政治影射的工具。

   而且《超验骇客》中的概念是建立在可再生和强化机体的基础上的,无疑更加超前。我们不可否认对这种集体意识的恐惧,但也不可否认其先进的进化模式,就像《世界尽头》里说的:“我TM就爱这种低级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4、赛博格
   本片另一大特色在于对人机关系的处理上,以往智能叛变的作品会混合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界限,但本片没有。最后德普操纵超验人与人类军队作战,他们没有一个动用武力,只是采用束缚的形式,也就是说,本片中的人工智能,在严格遵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中“不能伤害人类”的第一法则,电影最后德普落点于“机器人服从人类命令”的第二法则,在控制论与反控制论的前提,人机界限划得很清楚,这一点与新版《机械战警》一致。但终究德普自我毁灭了,破坏了“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第三法则,由此展开本片的第二大关键词:赛博格。

   赛博格即是机械化有机体,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身体的一部份有机体的碳/铁共生形式,是由曼菲德·E·克莱恩斯(Manfred E. Clynes)与内森·S·克莱恩(Nathan S. Kline)在1960年提出,来称呼他们想像中的一种人类,这些人类经过强化之后能够在地球以外的环境中生存。其定义可能包括了某些使用了生物组织和基因的仿生人和生物电脑,代表作品就是《攻壳机动队》、《铳梦》,其实老版《机械战警》也是赛博格电影,但不纯粹,墨菲只是作为有机体改造的人工智能,类似于T-800,但在后期自我意识恢复,成为真正的赛博格。

5.主题是什么
   《超验骇客》中的德普有些复杂,他是一台具备自主意识的电脑,属于人工智能的行列。但电影始终没有说明这台电脑是否是德普本人的意识,他可以是智能电脑PINN的意识,通过读取女主角的思维产生的冒牌货,假如这样就跟赛博格没有任何关系(PINN是借助于猴子的意识而研制,并非原始生物意识),结尾PINN遵从了机器人定律,自我毁灭,但利用德普住宅处铜网隔离,又保护了自己,也没用违反第三定律,也可以说得通。假如电脑是德普的意识真正上传至电影,那么电脑就符合了赛博格的一切特点,电影的主题就就变了。

   依照个人观点,两种都有可能,但我更希望是后一种,因为这会升华电影的结尾。本片的大半部分时间,德普被塑造成一个打算改变人类,升级人类进化,完成“超验”的终极电脑,承担了反派的角色。但电影最后用句俗话来表示:我猜中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

   本片开场,德普两口子居家生活,德普用铜网罩住庭院,隔绝一切信号,是个超级典型的学术派,而妻子丽贝卡·豪尔就拿这件事吐槽,在出席晚宴上,妻子还替古板的德普整领带,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如何在成为电脑后打算超验人类?电影结尾给出了答案,这是他妻子的梦醒,晚宴演讲之前,妻子的开场白呼应了结尾:是她一直打算创造一个由智能技术进化人类的赛博格世界,这是她梦想,德普只是帮助妻子完成了梦想,她们之间的纽带是纯洁的情感,也就是宅男与女神之间的爱情。宅男对女神的情感让他化身为电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全国联网,帮助妻子逃走,完成她的梦想。

6.他
   电影之前一直在误导观众,让一切矛头都指向了成为电脑后的德普,这是很多智能叛变作品最常用的方式,然而本片却是一部赛博格电影,他帮助妻子完成构架,面对妻子的猜疑和恐惧,主动接受了病毒,叫做至死不渝的爱,让本片结尾走了一次温情路线,变成了纯爱电影。相信假如观众注意到之前大量细节的话(德普从来没有攻击过人类,一直在治疗人类),片尾这一处反转的点睛之笔,返回头来再来审视德普所做的一切和妻子对他的猜疑和恐惧,就会体会到宅男的辛酸,超验人类、集体意识的恐惧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被心爱之人误解的宅男之爱,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去年斯派克·琼斯大放异彩的《她》,在科幻外衣下讲述了一段技术宅的爱情故事。《超验骇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另一个名字是《他》,不同之处在于,本片大部分时间让人觉得这是一部硬科幻作品,结尾的反转才让人感觉到电影里始终渗透的忠贞之爱。

7.我思故我在
  电影最后没有说智能电脑到底是德普的还是PINN的意识,因为二者在回答弗里曼的问题时,都采用同样的回答,同一水平,很可能都有智能,或者很可能就是原来那个。这里面有个巧劲,利用了学术界著名的“10个思想问题”之一“缸中大脑”的故事。

   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

   “我思故我在”是这部电影最后一个内涵,智能电脑PINN和德普都可以思考,但仍没有人能有力的回应其核心问题:你究竟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你要说他是PINN可以说得通,是德普也可以说得通。

   其实电影可以完全沿着这条线发展下去,深层讨论一下,并且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的点,电脑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有时候这个智能足够高,但电脑能否真正理解接收到的信息?片名Transcendence究竟是电脑超越了程序具备了智能?还是德普被数字化之后超越了上帝?

   电影最后还是个商业化的结尾,毕竟讨论这么多的问题,有关意识和智能的问题,估计要诺兰亲自上阵了。所以这片最后还是通俗了,而且还不咋滴。

   这就是《超验骇客》的要交代给观众的故事和内涵,不愧是诺兰,在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加入了复杂的元素,从人工智能到赛博格,硬科幻题材模式中软科幻的精神内核,造物与进化之间的博弈,最终落回到真实情感之上。然而这一切,在电影能表现力度并不大,这根导演有关,作为诺兰的御用摄影师沃利·菲斯特的处女导演作品,这位讲故事的能力虽无大毛病,但任何亮点也没有,而且对人物的刻画不力和让人昏昏欲睡的节奏实在让人难以对其深邃的主题提起兴趣。而且不知道这片投资多少,从场面上来看其节奏是往死里省钱(关于3D我就不提了,中国人都知道)。

   所以说《超验骇客》是一部被平庸外表掩盖了精彩内涵的作品,他原本可以拍得超级牛逼,最终留给观众只是个科幻片的表皮,但亮点还是有的,所以这篇解读,有必要折腾一下

 短评

+2014.4.22+ 【影院IMAX】 人工智能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但它确实潘多拉的魔盒,兴奋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担心。阿美导演每年几乎都要带来一部这样的影片。或许人工智能更适合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是生活不能仅有一面,我们更需要能独立的去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坚持自己的信念

6分钟前
  • BTcooky
  • 还行

人类对未知的愚昧恐惧终究战胜了人性之善,功利的逻辑总难以理解超智之心,到最后还是剪刀手爱德华的感觉啊。其实是一部像《Moon》一样的独立科幻小片,硬是用A级的卡司包装成商业大片的模样,也难怪差评了。一流的科幻概念,二流的剧情叙事

9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未来神马的,一要探讨起来就没完没了了,看电影的时候,我想的只是这两个人的爱情,是不是真的可能存在呢?发生在普通人身上,还会不会有那么大的魅力感呢?

10分钟前
  • 喵公子
  • 还行

没拍好,想讲很多的东西,没讲好,但是内核是不错的,加一颗星。

11分钟前
  • 楚恻
  • 推荐

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不好看

13分钟前
  • 铛铛叮
  • 力荐

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环保片!

14分钟前
  • 断肠人在刷牙
  • 推荐

singularity→transcendence;emotion是AI最后需要突破的极限。soul.PINN→物质形态独立神经网。

18分钟前
  • Eco
  • 还行

虽不是动作片,但硬科幻素质让本片真心不错。值得一提的是,这片是我看过的连字幕都不是3D的3D电影

21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中规中矩的反科技乌托邦电影,一切乌托邦都是纸老虎,人造的天堂不过是地狱的幻相。要知道科技是把双刃剑,君子爱之需有度,过犹不及。

26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诺兰别随便当制片啊。。你不当导演整个味道就变了 你怎么能忍心看这部成这样了还出来骗钱啊!!!!!!!!!!!

28分钟前
  • 只桃子
  • 还行

节奏拖到死~

30分钟前
  • Bill
  • 还行

意犹未尽!

32分钟前
  • 李轩任
  • 推荐

开题太大,下笔无力,再强的演员也没法挽救坑爹的剧情 -- 就是在大荧幕看POI SP的感觉,国内看3D的影迷们保重

34分钟前
  • Little_Emma
  • 还行

有德普,墨菲,还有弗里曼坐阵 还能生生的浪费他们演技。。真是。。。牛逼。。

35分钟前
  • 米斯特 爱欧
  • 较差

梦见乌鸦的影评远比电影本身精彩

38分钟前
  • Sammy
  • 还行

高科技版科学怪人衍生。比预想要好,不是烂片,只是真的很平庸。沃利·菲斯特其实很用心,这里有很多概念,如果拓展开都很有趣,不过就以这样的结尾去收这个故事,总有点莫名其妙。然后就是太闷了吧,一直都在铺些概念的东西,真正让节奏、情绪动起来的戏太少。最后,3D真心没必要。

3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剧本差劲的不能再低档了,天才科学家的中二病,女主角态度转变的也异常生硬。我认认真真看完了片子,也完全看明白了,但剧情薄弱的还是让我没法形容片子究竟讲了什么。唯一算的上大场景的也就是无数的移动黑板了。还没高潮,竟然就结尾了,遭全场吐槽。看在和女友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片子,多给一星吧

43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人类情感,能产生不符逻辑的冲突" 天呐,今年的《极乐空间》是嘛!就是那种明明不是烂片、看完会有胜似烂片的心情。为什么每个人的对白都慢吞吞有气无力,为什么德普全场下来就一个表情……科幻片的灵气全成了秽气。

48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看一遍走神,看两遍补全细节,还行。这类片子,硬核科幻迷觉得老套又lowB,普通影迷觉得又闷又长,吃了很多亏。

53分钟前
  • 囧叔
  • 推荐

简直是专门拍给我这种科幻迷+程序员看的。把超级人工智能类科幻里面的经典话题都很好的表现了出来。如果你喜欢 趁生命气息逗留 真名实姓,你一定会喜欢这个。

55分钟前
  • laz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