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酒精计划 剧照 NO.1酒精计划 剧照 NO.2酒精计划 剧照 NO.3酒精计划 剧照 NO.4酒精计划 剧照 NO.5酒精计划 剧照 NO.6酒精计划 剧照 NO.13酒精计划 剧照 NO.14酒精计划 剧照 NO.15酒精计划 剧照 NO.16酒精计划 剧照 NO.17酒精计划 剧照 NO.18酒精计划 剧照 NO.19酒精计划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7 20:38

详细剧情

  本片将围绕马丁(米科尔森饰)和他三个朋友展开,这四个高中老师为了摆脱日常的循规蹈矩,开始了一项持续醉酒的实验。虽然计划最初很成功,但最终失败了。

 长篇影评

 1 ) 人到中年,开启的都是同一部恐怖片

作者: pASslosS

本周,有麦叔献舞的年度大热门《酒精计划》如期而至,这部聚焦中年危机和酗酒题材的影片不仅入选了戛纳电影节,还收获了第33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四项大奖,此外本片在丹麦也大获成功,之后它将代表丹麦竞逐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查看了一下时间线,原来麦斯·米科尔森和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的上次合作已是八年前了。那时两人合作的《狩猎》帮麦叔拿下了戛纳影帝,此后他便开启了兼职性感迷人反派专业户的生涯。汉尼拔、《奇异博士》里的卡西利亚斯、《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里的物理科学家盖伦·厄索,以及即将接替德普出演《神奇动物3》中的盖勒特·格林德沃…… 毫无疑问,无论是在艺术片还是商业片中,他都是同代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麦斯·米科尔森&托马斯·温特伯格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是“道格玛95宣言”的发起人之一,他最出名的两部作品是《家宴》《狩猎》,这两部影片都挑战了既成的伦理道德,挖掘了人性的晦暗一面。

相较于温特伯格过往作品中的压抑,新片《酒精计划》显得略为轻松,毕竟由中年危机引发的焦虑病态已是现代社会的通病。

麦叔在片中饰演高中历史老师马丁,他的课堂枯燥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糟糕到被学生家长集体约谈。

十二年前,马丁的未来充满可能性,研究经费和博士学位都摆在眼前,但因为家庭,他全部拒绝了。如今的马丁,已然配不上光辉的曾经。

马丁有三个好友,体育老师汤米,音乐老师彼得以及心理学老师尼古拉生活对于这些男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尽管他们并没有遭遇什么毁灭性的坎坷。

汤米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只有一条老得走不动路的狗狗拉班相伴。

尼古拉娶了个有钱的妻子,在海边有房产,但夫妻俩的婚姻幸福被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全部剥夺。

和他们相比,马丁的困境更加典型一些:妻子阿妮卡习惯了他的不在场,两个孩子把他当成陌路人,与其说这是一个家庭,不如说他们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

影片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解释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从何而来,观众只能看到悲剧的现状。

不过很明显的是,妻子阿妮卡对马丁不是“拒绝”态度,反倒是一种不耐烦。影片开始不久就暗示了破镜难圆,其实马丁早已“出局”。

一天晚上,四个好友外出庆祝尼古拉40岁的生日,在坦白了共同的中年困境之后,滴酒不沾的马丁尝试了这个千年以来被人类用于解忧消愁的冠军单品,并因此体会到了“灵魂归位”的魔力。

为了合理酗酒,他们开始试验一项伪科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工作日适量饮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性格形象,并帮助他们与工作和个人生活重新建立联系。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四个男人将保持整天轻度醉酒,随时监测酒精浓度并对个人状态进行记录。

马丁很快找回了讲课的热情,像猴子找到了捞月的竹篮般欣喜若狂。他俨然一个初阶酒鬼,试图把酗酒行为与人品脱离开来。

在历史课上,马丁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新英雄丘吉尔,这位伟人一生写了许多巨著,从法西斯主义里拯救了世界。马丁恨不得把丘吉尔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酒精,哪怕科学都无法证明人们血液里的确缺那么丁点儿酒精,他也能诡辩“人类文明”的血液里都是酒精。

有趣的是,温特伯格似乎并不想批判酒精对灵魂的扼杀,因为酗酒问题无处不在。人们总是醉醺醺地出现在任何地方,导演甚至剪辑了一段全球领导人的醉酒蒙太奇,从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英国首相约翰逊再到前美国总统克林顿。

酒精有时是灵丹妙药,能帮助迷失的人找回生活,以更理想的状态生存,并让他们对枯燥的日常生活重感兴奋。

马丁小酌着红酒向妻子提出八年都没有实现的划船旅行,并在酒精的帮助下努力挽回家庭。不过可预见的是,这些转变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酗酒之后人会抵达一个巅峰时刻,那么滴酒不沾时便等同活在地狱。在被酒精驯服之后,四个男人彻底背离了那个最初目标——正常的生活。

进入自毁性质的第三阶段,他们开始变本加厉地喝酒。此举就是要终极宣泄,挑战极限,喝到失去意识,喝到死,喝到从人变鬼,喝到尿湿床铺。

其实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作“精神自杀”,它完全是酒精版的《极乐大餐》,那部电影是用食物召唤死神,而本片中的四个男人是用酒精完成仪式。他们喝成废人,满世界乱窜,短暂体验毫无节制的自由。

让人惊喜的是,《酒精计划》真的拍出了“酒”之于“酒鬼”的魅惑,一杯杯晶莹的液体仿若中年衰汉的情人,其妖娆的液态躯体被各式杯具的轮廓拢住。

它们可能是充满背景故事的酒品,产地、工艺、年份各不相同,但是对于酒鬼来说,其最大的意义仅仅在于这是一杯让人失智的酒精。

在影片中,酒被当作一个模糊了道德动机的角色,饮酒有时是禁忌,有时是救星,有时则是死神。

彼得建议一名考前崩溃的考生“喝几口”,酒精让他在面试时展现了惊人的自信心。 但这不免让人担心酒精可能会在未来毁掉他,汤米就是个例子。

他因为喝得酩酊大醉被学校惩处,此后其世界只剩下衰老的残躯,所以他选择带着老狗拉班奔向死亡。

他在死前对马丁说“这毫无意义”,因为他发现马丁前来探望并非出于友情,他只是无处可去。

他已经被酒精掏空了。

片中有一个细节,导演温特伯格在影片结尾把此片献给了他19岁的女儿Ida。Ida原本会在片中饰演一个小角色,但在影片开拍前因一场交通事故失去了生命。

死亡总是让生者怀疑生命的存在意义。在电影里马丁为死去的好友汤米抬棺,在电影外则是导演为自己的女儿抬棺。

《酒精计划》的片尾是最精彩的,温特伯格倾向于为特定演员写剧本,所以马丁在人物设定上和麦叔一样都曾是一名舞者。

他们花了两天时间拍摄最后的高潮段落。片中的马丁经历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也经历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这一幕或许是觉醒的开端,也可能是崩溃的余烬,你无法确定剧情的走向。

据说麦叔在鹅卵石路上跳了四五个小时,年轻人巨大的青春能量点燃了他。温特伯格认为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体现:“马丁有一部分想飞,又有一部分想淹死。”

但说到底,《酒精计划》更多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情感延伸,它是中年男人专注于解决个人创伤的产物。影片只是想捋顺男性自身的心路历程而非与外界的联结,所以马丁失意的妻子几乎没有人物发展的空间。

影片开头引用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一句话:

青春为何物?南柯一梦罢了。爱情为何物?梦中的造物罢了。

人到中年一切成空,疲惫、忧郁、愤怒,中年男人渴望他们的黄金时代,但好时光不再,生活是结结实实的一块,只会在巅峰之后顺着一条清晰可见的下行抛物线渐渐消失。

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饥渴,为了逃出窘境,为了与不可控的状况周旋,酒精成了中年男人们用自由意志选择的撒旦。麦叔对马丁的复杂诠释,也让《酒精计划》从酒鬼的荒唐特质上升到带有悲凉底色的人生复盘。

片中的配乐是Scarlet Pleasure《What A Life》,是温特伯格的妻子想到了这首无比贴合剧情和人物心理的歌曲。

马丁在片中一直用来麻醉自己和妻子的话是三个肯定句:

我爱我的妻子,我爱我的家庭,我热爱我的工作。

这句话正如《闪灵》里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一样可怕,人到中年,开启的都是同一部恐怖片。

 2 ) .

斯卡德鲁德说人类血液生来就欠缺0.05%的酒精浓度,所以人常常喝酒才能达到更有活力和韵律的状态。我们都知道这当然是在放屁。这不过是引用学术言论来为滥用酒精做的藉口,马汀这五个人以学术研究为由,借摄入酒精来做中年危机的润滑剂。能猜到,这注定会是一件可悲的故事,逃离苍白无波的日常循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借助酒精更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酒精之所以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使其魅力常驻,靠的是人们在摄入它之后,得到的开放,韵律的体验,人变得放松,自然,能说出平日难以吐露的言语,这是一种美妙的感受,我记得自己原来会在晚上打开电视机放上一部喜欢的电影,喝点土制葡萄酒,电影来到尾声,我的情绪也飘然至超脱而愉悦的氛围中。醉酒后带来的体验,让我感觉自己是个全新、独特而有趣的存在,而次日生活回到正轨,一切都淡去,我又回到波澜不起的生活中。也许酒精如此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能给我们以不同于平日的超然与放松,但当酗酒的日子变成的日常,事情又会如何?显然是不乐观的,马汀四人的生活都被酗酒问题毁掉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与人际关系简直变得一团糟。电影里面的Tommy更是因为酗酒而死于那个黄昏,在自己的垂钓船上。我不清楚为什么为什么会对这些被推向毁灭的人物有如此的共情、对这些悲剧有这样深刻的触动,也许我会在一天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人。借助酒精给予的快感和自尊度日,直至来到那种离开酒便丧失一切动力和勇气的时刻,陷入自卑,自我否定的深渊。好在现在的我还不至于沦落至那种自卑自怯的极端,我没有资格说借助这些东西去体验无节制的灵魂归位感是种惨剧,毕竟影片的最后好像每个人都能自得其乐地享受生活,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安然度过那种挫败颓废的窘迫境地。我能想到最有趣的一组概念是所谓的酒神精神和奥古斯丁所言的自由意志的虚无。两者何谈不可共存?欲望驱使做出的选择让人的自由意志变成谎言,但是此刻我们所历经的快感确是超然物外的。要是能背负下这副成瘾的枷锁,同时又能自制而无畏地走下去,享受最痛苦的日子,那将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

 3 ) 一些细节:《酒精计划》有多丹麦?

以下来自二刷和朋友讨论:1.结尾部分出现了两艘船。那艘有丹麦国旗的属于丹麦学生,每年这艘船会免费搭载80名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旅行,我的朋友曾是船上的一员。另一艘(拔叔凝视海面时)属于丹麦皇室。

2.酒精计划的高潮,他们酩酊大醉的那个pub,尽管看上去只是个普通酒吧,却有一种丹麦人会辨认出的独特的“brown bodegas”氛围。同时,这个酒吧靠近丹麦一所历史悠久的戏剧剧院,上世纪60、70年代,演员们工作结束会去那里大醉。而这些人此后多半死于饮酒和相关疾病。

3.(此条在imdb上有)本片着眼的酒精问题来自温特伯格19岁的女儿,而她在影片开拍后不幸意外去世。影片中的中学和学生正是她生前所在的学校和同学们。在这个意义上,影片恐怕是一场真正的to be or not to be的拷问,而最终的醉酒狂欢,最终的ecstatic rapture,又是何等的宣泄!正是在死亡面前我们呼吸到生的甜美。生是一场醉,死是一场梦。

4.Martin激励学生们,你们可以像海明威一样举枪自尽,也可以像丘吉尔一样领导D-DAY,领导一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导演温特伯格曾和拉斯·冯·提尔等人拍过一部D-DAY.这个如“奥斯特里茨的太阳”般的隐喻,或许正是温特伯格自身的习惯?

5.尽管丹麦的高中生活在中国人看来可能已经很轻松了,这仍是丹麦国内争论的一个焦点:年轻人的精神问题似乎越来越普遍。一些声音要求降低对年轻人的社会期待。(尽管这类促进平等的举措已经很普遍,如在公立小学学生回家后是不可以学习的。如果中国家长多讲了一道题,会被老师打电话批评,因为这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影片结尾处满载学生的巴士上有条标语——高中生活满是痛苦,还好我们精于酩酊大醉。

6.我的朋友,一位并不像我这么“感性”的丹麦人,在首映时,随着“what a life”旋律响起开始无法自制地大哭。映后,人们起立给温特伯格送上了掌声。

 4 ) 存在主义的痛苦与快感

这是一个混沌荒谬的时代,我们的精神裹挟在无尽的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在荒谬的世界之中的一分一毫之中都能够轻松的击溃无数的普通人,时至今日,我们探讨内卷,探讨打工人,探讨中年危机,都是对于这样一种痛苦的探讨。然而这种痛苦的展现是与存在主义哲学息息相关的。影片中面试考试中所提到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也正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之一。

初看片名,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尼采的“酒神”精神,而这部影片正是一场存在主义哲学的例证,海德格尔提出所提出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内涵正是在于“人在无意义的世界生存着,人本身的存在也毫无意义,但人可以在痛苦世界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自我的塑造,寻求精彩和深层的快感,从而产生人本身的意义。”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无疑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同时尼采也提出了“强力”的哲学思想,这种更为猛烈的思想强调生的意志对于虚无主义的反抗,这种狂热的思路结合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就在这部影片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醉酒带来的是一种荒诞的快感,随着Tommy绝望的孤舟沉浮在大海,随着其他三位老师的狂欢与独舞而肆意的跃动着,人生是一种痛苦,在每个升学压力的学生面前反复穿刺着,在每一个中年危机家庭危机的成年人身上鞭挞着。酒精在本片其实只是一个外在的体现,真正喝下的是几位教师的精神意志,这种意志延承了存在主义的内在机理,痛苦是实在的,酒精是醉人的,快感是无尽的,我们都在意义和无意义之间轮回,循环往复。电影本身是带有一定喜剧感在,但情绪却总是沉郁的,是很私人的,但也传递着共性。

1.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对于四位老师来说,这是一场中年危机几乎全方位的展现,从家庭到自身的生存,从充实到虚无,对于学生们来说,青年危机似乎在这个时代不断的在青年人的身上展现,从升学的压力到毕业的痛苦,电影对于青年人的痛苦着墨不多,但是寥寥几笔一带而过的痛苦却回味无穷。

拔叔饰演的主人公Martin正面临着家庭的危机,跟结婚许久的妻子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见面甚至可能少于自己的学生,他们夫妻依旧是保留着已经从爱情上升到亲情的爱的,同时也由两个孩子绑定在一起,但是却依旧难以逃脱生活中缺乏趣味的互动的快感的难题。

中年人需要为了维持整个家庭和工作而生活,这样就抛却了自身的重新塑造,这与存在主义所探讨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相吻合的,这种危机的产生更深层次是个人的价值被社会生活所阻碍,从而产生一种停滞不前的虚无感,继而由虚无感衍生出中年的乏味与无趣,倘若中年危机仅仅是一种物质生活上的压力,那可能也不会被这个时代不断的拎出来探讨。同时在影片中不只是Martin老师的家庭危机,还有Peter老师的配偶危机,Nikolaj老师的养育孩子的危机,Tommy老师的孤寂危机,中年危机全方面的通过四位老师向我们展开。

而片中着墨不多的学生的危机虽然外在表现是丹麦社会所具有的,但是升学压力和考试压力确实普遍存在的,由此引申到全世界的大学生身上。就拿中国的大学生来做对比,似乎考试和升学压力更为严重,很多学生陷入所未“丧”文化的圈层之中,而这种文化本身其实是一种虚无主义,用一种低落的情绪承接更多的痛苦,承接很可能很小的回报,这种虚无主义的内里也是存在主义中所主要需要应对的问题,或者说虚无主义是存在主义哲学探讨的前因。

这些都是生命难以承受之痛,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我们忧虑和恐惧与这种虚无,难以挣脱,然后这个时候,酒精作为一种自我重塑的外在动因出现在了影片之中。

2.本我的快感无止境

影片从一场狂欢开始,在一场狂欢中结束,中间是狂欢穿插在痛苦的永恒之中,不禁让人联想到“世界在下沉,而我在狂欢”这样的话语。

四位老师的酒精计划重点在于百分之零点五的血液酒精含量究竟能不能将自己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影片看似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问题,少量的酒精的确能将四位老师从一种庸常的状态拯救出来。

同时这也是尼采“酒神”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人在极度的放纵之中去明了生活中的痛苦。尼采认为“梦”和“醉”是人生的两种状态,这两种近乎于狂热的体验,也正是存在主义哲学反抗虚无的内核。

然而这种放纵却有着自身的困境,饮酒的量总是难以控制的,所以Tommy老师陷入了酗酒之中,这又会带来另一种层面的痛苦,在快感达到极点的同时,社会生活的痛苦又在另一个极端展现出来。

但是快感永远是没有止境的,影片并没有在酒精计划的失败之下就抛出一个主角们戒酒依旧回归自己生活的处理,而是让主角们进入另一场更加疯狂的狂欢,这无疑是将尼采意志的贴切再现,拔叔的独舞也够恣意够放纵,最后快感到达高峰,纵身一跃,影片在此处戛然而止,但是观众的精神也像是痛饮一大杯烈酒一样灼热且痛快。

存在主义在研究虚无的基础上并没有陷入一种偏执的困局之中,而是在此之上加以人本我的反抗,既然一切无意义,那抛却意义本身,追求极致的快感。世界很荒谬,生活很痛苦,人生无意义,快感无止境。

3.“乐观”的存在主义

在笔者看来,存在主义是乐观的,也是一种深刻的英雄主义,似乎这种认清生活的虚无和痛苦继而生存下去的态度,与罗曼罗兰那一句“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热爱它”似乎不谋而合。这种思想内化在生活之中似乎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那句“及时行乐”,笔者不敢妄言及时行乐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再现,但是从影片里看到的无疑是一种存在主义的乐观性。面对无意义的荒谬和痛苦,依旧无所顾忌地寻求深度快感。

遗憾的是,看这部影片时没能够边喝酒边看,酒精对于我们而言也只是一种寻求快感的途径,其他很多的方式都可以,我们不敢妄言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但是存在主义似乎能给我们更多的思考,生命是场旅程,感受它,别试图理解它。

存在主义将悲观的虚无主义转化成为专属于自己的乐观主义,在我看来无疑是引人深思的,于当下,我们处在一个荒谬的时代,痛苦时时刻刻裹挟我们,或许我们应该开一瓶酒,大口痛饮,我们不能决定何时醉,但是我们能控制喝多少酒,我们也可以控制我们的快感,可以控制何时进行一场狂欢式的独舞。

 5 ) 那些隔靴搔痒的短评们,你们到底喝不喝酒?

现在914人打分,7.3。分数是正常的,但我有点不爽豆瓣某些小资青年,要是把演员换成《小妇人》那批,然后搞点情情爱爱,分分合合,死死个人,最后治愈的故事,8分是妥妥的。其实不想说我已经喝了两杯咖啡,搞得形式上离小资刻板印象有点近,但确实喝了,所以有必要提下我顺便吃了一叠花生米、两根泡椒、三个卤蛋。不爽的是,现在打分的人,大多都是离电影很近的人,而且某些小资青年都是中年了吧。00后接受到的信息比90后爆炸得多,已经是或者即将成为行业中流砥柱的90后,你们有多少把握让晚辈接受你们的价值观,又有多少把握能搞点让晚辈服气的独特口味?

这类电影,大致可以从表演、剧本、镜头语言、配乐等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打分。

表演:麻木迟钝、缺乏信心到中年独有的睿智、活力、精细,无论哪一段都很精彩,而且转变也十分自然吧,且观众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转变。

剧本前半部分一点点提高浓度也符合故事的走向和影片情绪吧?问题肯定是有的,但也不至于拉胯,只能说没啥亮点。那问题出在哪里?很简单,节奏问题。怎么解决?快一点做一个爆点或慢一点冷漠撕开。快,怎么个快法?妻子的背叛、老友的死亡等汇入一点,到学生们对未来有无限希望毕业典礼上,男主面对一切生活的打击(他年轻时也是对未来信心满满,影片多次提到),将年轻人的美好期望和中年的力不从心对比,男主以前跟现在对比,学生们的现在跟以后对比,最后所有的问题都抛给男主,给麦叔一个特写,直接结束,定是场无与伦比的表演。那么慢了?将剧情分铺,冷漠无情填满影片后半段直到结束,比如先是单身老友的死亡,接婴儿父亲的家庭矛盾,再接好友要被校方停职之类,男主慢慢安慰好友并帮助朋友,最后看似生活慢慢步入正轨,男主此时发现妻子出轨了,影片结束,再给麦叔一个特写。

这样的节奏肯定会好一点,不是吗?

但,也就这样,还是停留在剧情层面。或许应该来点镜头语言跟故事、跟景物、跟人物、跟情绪相融合的场景。至于本片的镜头语言和配乐,流畅到位不拖后腿。

既然聊到酒,就说两句。

微醉,半醉,大醉,不省人事。喜欢哪种?

年轻人想喝酒都是冲着终点去的,不醉不归。那种醒来已是两三天后,脑袋仍疼,结尾发生什么一概不知的感觉挺好玩的。不过一个人独自喝能喝成这样的是酗酒无疑了。大醉失态,没人照顾的人,无论别人看来或者自己感觉都不好。半醉意味着有些事暂时没法做好,微醉是不错的,不过这两种状态因人而异。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可以把本片分四段,但从半醉开始,最后回归微醉。也就比较符合导演的本意: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要保持一种常态。(但,切莫滑向另一个泥潭,那就是所谓的平平淡淡才是真,那种语境下的平平淡淡,有失去热情、虚荣无奈只为自己逻辑自洽、心理平衡对生活做做样子的平淡,有懒得解释内心富足、自在快乐的平淡。严格意义上讲,都不是真的平平淡淡,即便是期望上。)

至于半醉,到大醉,到不省人事,安排什么年龄段,现在的学生还是以前的男主这里就不展开了。

话说回来,如果拿瓶酒跟着电影一起,慢点喝,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了?

 6 ) Tender——Blur, Wine——R.D.Junior

《Druk》

用酒后狂欢唤醒人生

酒过已过三巡,人到已到中年,欲喝又止,将死未死。喝多少可以控制,醉几分无法把控,酒精是否能扫清眼神里的黯淡无光是个迷因,似乎浓度达到0.05%能让灵魂归位,但是突破0.1%生活濒临崩溃。故事的主角不是酒,人的态度才是,生活允许主角们微醺,也给他们机会烂醉,但用腿走出来的生活,不是用几瓶酒就能麻痹,更不是用几次疯就能刷新,只有态度发生改变,未来才能随之而来。强烈的酒精刺激,带来勇气再做决定;纵情的舞蹈旋转,赠与生命一跃而起的美丽。

改变Blur的经典歌曲《Tender》 的主语:

Come on! Come on! Come on!

Get Through it!

Wine is the greatest thing!

Lord I need to find

Some wine which can heal my life.

不只中年,整个人生都是场悲剧,喝点美酒疗愈生命,或许没有意义,但一定是场值得述说的经历。

 短评

本来是三星半到四星,第三幕直接降到三星。这片最大的问题是到了第三幕发现不知道自己想讲什么,第三幕想要传达的信息开始和前面铺垫的相驳。电影本身从制作来说并不差,但是整个剧本有大问题。后半段节奏和信息越来越奇怪,仿佛一直在铺垫些什么,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表演没有大问题,但四个主角本身就写的很相近,导致产生一种为什么要把四个角色分开的错觉。总体来说并不怎么推荐就罢了。如果电影本身就想要传达第三幕要传达的信息。我大概会把分数再降下去罢了。

7分钟前
  • 小G好吃么
  • 还行

终于有一部能展现麦子叔的体操/芭蕾功底的片了。遇上中年危机的男人借酒消愁是个俗套的素材,但无论是醉酒式的手持摄影还是坦诚的剧本,都让本片足够脱颖而出。而片中不断出现的丹麦国歌与国旗还有那句对于国民饮酒的台词都让人感觉本片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丹麦作为一个国家当下迷惘处境的一种评论

8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极致的喜悦当与悲伤相同。当酒精度达到0.5‰的时候,镜头也放弃清醒,随即加入了摇摆的行列,以至于重新sober之后竟不知看向何方,使整个观影产生一种迷幻后怅然若失的沉浸4D体验。麦叔的舞跳得好。

13分钟前
  • 吃查3000
  • 还行

戛纳2020+欧洲电影奖大赢家。目测正常年份主竞赛没问题,拔叔影帝大概没可能二封了,可能混个评审团奖之类?看到喜剧tag就知道这片不会往黑暗了走,以至于还是少了些力量。这片大概最趁最近流行的那个说法“男人至死都是少年”,情怀抒发得真是不错。酒精发现问题,但是不解决问题;中年不是必然危机,人生才是必然有危机。“这个世界跟你们想的并不一样”。这个实验/研究项目虽然宅气满满,以及写得太偷懒和太乐观了点,尤其结尾拔叔和妻子(女友?)和解的时候。剪辑不错。

1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酒精,中年人的救赎,中年人的摇篮,中年人的坟墓。看完,又想整一杯了🤦‍♂️

1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小时候我总是不解,我爸和他的兄弟们为什么最简单的一盘花生米,一盘火腿肠,就能连绵不断地喝上一晚,脸上的愁云惨淡逐渐消融……后来,直到我开始喝酒,喝过酒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明白:不是老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万愁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2020的最后一天看了这部以酗酒测试讲中年危机的丹麦影片,导演是当年发起“道格玛95”运动的人,写人生逾显老辣了。豆瓣年度报告显示我这一年看了近140部电影,二天多一部,可算个“勤奋”的老影迷喽!

2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成年人怎么可能不爱上酒精呢?搬到大理之后几乎每天都能跟朋友一起喝到凌晨,用这部电影来结束今年再合适不过了。当然0.05%就够。

28分钟前
  • 余小岛
  • 力荐

人类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5%会更幸福吗?四个老师打算身体力行验证,每天开始酒不离身,结果反而更受学生的爱戴。无酒令人俗,说实话温特伯格这篇酗酒论文写得还是太清醒了,走向几乎一目了然。如何在痛饮狂歌与充实过日之间取得平衡?希特勒滴酒不沾,罗斯福丘吉尔倒是酒鬼,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才是答案。结局有一种释放感觉,看完就想猛干一瓶...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酗酒家破人亡,2.研究者不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3.做实验只靠加剂量是没有创新性的。

35分钟前
  • 炼金术士XL
  • 推荐

温特伯顿的酒精论文还是不够飞,醉酒还是太清醒了,不过有几场戏还是处理的赏心悦目。用酒精解决中年危机,最后夫妻关系那条线只能靠发短信解决,其实是投机了,实际上是废了,最后的WTF结尾也有点上不去,论文本身也有点欠缺想象力。不过大导演还是有实力的,拔叔第一次眼含泪水那场戏拍的太显实力了,包括首尾几场戏的情绪状态也很在线。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你想控制酒精,最终还是被酒精控制。作为一个同样的饮酒爱好者,大概可以理解角色对酒的依赖,以及背后的无解。但其中有些细节感觉描述还是不够准确,比如无论喝再多,睡一觉也醒一半了。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太绝了太绝了太绝了。整个最后一幕都太绝了,不能剧透我真的是憋死,但是整个最后一幕里面Martin的心态和悲喜的碰撞,一个收敛了几十年的男人最绚丽而摄人心魄的舞,我真的服了。被麦子叔圈死!

49分钟前
  • 朗月琴音
  • 力荐

观影过程中一直担心故事最终会落入煽情和说教的窠臼。好在主角团“不思悔改”,没有硬凹一个戒酒的欢乐结局,而是以一场海滩上的开怀痛饮呼应了片头的地铁狂欢。Mikkelsen最后一段大开大合的藏族舞(不是),跳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潇洒豪情,看得观众也情不自禁想要一同举杯,隔着银幕大喊一句:skål, min ven!

53分钟前
  • Piglette
  • 推荐

上球场的男孩,喝口水就能蓄满能量。上考场的少年,灌口酒就能顺利过关。他们不是花车上即将毕业的少男少女,体内是百分之百的青春浓度。只能私下进行反叛时间的试验,精确计量体内的酒精比例,借以稀释无性的婚姻和尿床的生活。放纵的代价就是给往后的人生抬棺,看似什么都输不起,实则早没有了筹码。

5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人类是在有序中运转,但却是在失控中前进的。体育死了,音乐很好,历史还在。酗酒人士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是,那个0.05%太美好太难得太难..得了。

59分钟前
  • 顿河
  • 推荐

不喝酒的时候我是个傻逼还没醉的时候我是浪漫的王喝醉了的时候我也是个傻逼

1小时前
  • 见青山
  • 推荐

酒精是个隐喻,而人自己决定要醉几分。

1小时前
  • Minmin
  • 推荐

非常棒,Thomas Vinterberg的《人间喜剧》。开头我以为会往《狩猎》个人无力对抗大环境最终毁灭的方向发展,后来发现不是,略失望,然而后面4个小人物命运悲喜剧的处理很细腻,让我觉得这可能是比《狩猎》更加柳暗花明的破题方式。这全靠Vinterberg和长期编剧搭档Tobias Lindholm精湛的生活流银幕写作技巧,他们的剧本总能从观众最熟悉的场景出发,一边铺垫一边慢慢深入人物灵魂,使用这套手法他们几乎可以拆解任何看似庸常的主题,任何故事在他们镜头里都非常扎实可信。

1小时前
  • 小A
  • 力荐

非常私人化进而共情,我们看到了一位如身边友人的作者直面生活与创作的真诚、实诚和虔诚。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