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综艺大陆2021

主演:孟非,张纯烨,胡海泉,周深,毛不易,易立竞,陶勇

导演:内详

 剧照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2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3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4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5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6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3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4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5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6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7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8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19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3 04:56

详细剧情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是一档职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节目聚焦医生这一全新行业,记录了几位怀抱医学梦想的医学生在优秀三甲医院进行一场为期40天温暖热血又励志的实践学习,以全新视角展现医学生不为大众所知的成长故事,通过竞争得到最终的两个“心动offer”。

 长篇影评

 1 ) 很好的节目除了观察团

真的是烦观察团烦得不行了,除了周深陶勇之外,全在尬聊,没话找话,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评价,孟非还是去做相亲节目吧,胡海泉和毛不易求你们闭嘴吧,把节目时间还给更多的医学生和医生们,我们要看的是他们的生活,不是你们那些做作的感叹

除此之外真的几乎是无可挑剔了,喜欢这些有人情味又忙碌的医生们,喜欢他们的浙江口音

 2 ) 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

2021.11.28 - 2022.01.13 在学校和家里追完,前面没跳,后面跳着看完。


一 简介

职场观察类真人秀,聚焦医疗行业,多位医学生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并争取医院最终三个正式offer的面试机会。

1 医学生

(1)神经外科组:冯琛、李不言、张洽。

(2)肝胆胰外科组:汪苇杭、谢旭超、王蕊、金明。

(3)心血管内科组:高尚、刘畅、米日巴尼·买吐松。

最开始的八名医学生

2 带教医生

(1)神经外科:张建民、谭潇潇。

(2)肝胆胰外科:严盛、周东锴。

(3)心血管内科:董樑、林艳。

(4)急诊科:卢骁、江利冰。

专科带教老师

3 加油团

孟非、张纯烨、陶勇、胡海泉、周深、毛不易、易立竞。

第10期下全员


二 分集

1 第一阶段 - 专科

(1-1)医学生通过面试,初次集合,分组并见各组的带教老师;开始住院查房任务。

(1-2)各科进行交班;新收病人越来越多,医学生也越来越忙碌;日常表现评分发布。

(2-1)医学生进入门诊,学习问诊;心内和肝胆胰组标准化病人问诊考核。

(2-2)医学生进行穿刺实践;神外组学习问诊,标准化病人问诊考核;考核结果发布。

(3-1)神外组医学生进入手术室,并值二十四小时夜班

(3-2)心内和肝胆胰组进入手术室,并值二十四小时夜班;第一阶段考核结果发布。

2 第二阶段 - 亚专科

(4-1)李不言和汪苇杭未进入第二阶段,继续努力;第二阶段神外组加入新成员,脑机接口实验;医学生进入亚专科,小儿肝移植、癫痫、心脏淀粉样病变,回访病人准备亚专科汇报。

(4-2)亚专科汇报考核,考核结果发布。

(5-1)李不言和汪苇杭补考,进入第二阶段;神外新来小师妹,肝胆胰组加入金明,心内组加入小米;医学生辩论赛,该不该提倡妇产科医生女性化。

(5-2)医学生的中秋节;多学科会诊病例汇报考核,考核结果发布。

(6-1)经历过完整诊疗过程的病例汇报考核,考核结果发布。

3 第三阶段 - 急诊科

(6-2)王蕊推出,医学生运动会;告别专科带教,进入急诊科,被骂的阿巴阿巴的。

(7-1)急诊科分AB组,收病人,急诊谈话考核

(7-2)急诊科B组收病人,值夜班。

(8-1)医学生在急诊科遇到的无可奈何。

(8-2)急症科考核,创伤现场急救创伤急诊救治;考核结果发布。

4 第四阶段 - 专科

(9-1)医学生参与社区健康咨询活动,预检分诊区、报告解读区、科普互动区。

(9-2)医学生社区花式宣讲

(10-1)医学生与各个组老师的告别。

(10-2)医学生最终offer面试名额公布。


三 感想

1 各位医学生和各科室给我的印象

(1)神经外科组

冯琛真的很厉害,有种我小师弟的感觉(比我小师弟要放得开很多);年纪最小?经验最少?才研一,就能做到这种程度,腰穿一次成功,各个考核都能诊断准确,非常非常优秀;有时候感觉他挺成熟的,为人处事上,有时候又觉得他还保留着点幼稚的孩子气,生活中吧。

张洽居然母胎solo,不过确实感觉他应该是专心搞事业那一卦的,而且他也说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当过学生会主席果然不一样,看起来冷酷酷的不说话,但控场能力很强,专业能力也强,特别在社区宣教时。

李不言有些搞笑,拿出点本硕博湘雅的资历来好不好,他其实像我们周围肯定随时都能遇到的普通人,会懒散会拖延会有强迫症(不想好不下笔我指的是)怂怂的,但心底其实很商量很软;他不大像我们想象力医生应该的样子,强大、坚定、无畏,不过人应该很好,而且毕竟本硕博湘雅,怎么也比大多数人强吧,希望他经过这次实习,能有所成长,坚定下来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三个人还挺好玩的,刚开始都围着张洽转,让张洽带带啥都问他,毕竟张洽在这里呆过;最后和神外骨架合影也是够可以。李不言真的太逗了,他的湖南普通话太有梗了,把老师都逗乐了。张教授也很好,原先以为他很严格,其实也很和蔼有点新潮。

(2)肝胆胰外科组

王蕊,在节目里各种被骂,希望她不会受网上这些恶意影响吧,本博西交大已经比很多很多人优秀了好吧,操作不会也是因为她没干过而且学的也不是肝胆胰吧,虽然没干过就应该练,但有些网友那样骂就有点过分了;王蕊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学生,没有做好进入职场的准备,可能之前的成长环境都非常纯净,也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说就要变成圆滑的样子,继续做科研这样也挺好,做临床技术确实要提升一下,下点苦功夫。

汪苇杭本硕博湘雅,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不言的名字好,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名字其实是汪苇杭,“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这是我原来很喜欢的一首诗,汪苇杭的父母亲人肯定很重视文化内涵,给他们的孩子《诗经》里的名字,后来知道他们家原来是医生世家,陶医生也是,汪苇杭应该是个自我高要求,不服输的人,也背负着各种压力,包括来自家庭的压力,也许父母亲人并不高要求对他,但是他不想被家庭的光辉掩盖,想发出自己的光。其实他已经很不错了,希望他继续加油,持之以恒,再加一些时间,肯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谢旭超其实也还行,我有时候也觉得他花架子多,不过花架子也可以有不是么,还是要努力学扎实专业知识,相信他也可以的。

金明,金明是严主任的学生哎,还是肝胆胰专科的,来这里压力肯定也很大,不过她也是很优秀的,和刘畅一起社区宣教的时候“哈,我是高血压”,太搞笑了哈哈哈,也是个社牛啊,我想和她贴贴,她应该是很好的妹妹!

刚开始肝胆胰只有王蕊、汪苇杭、谢旭超,那时候我觉得这个组好拉啊,严教授要给气到,后来也觉得他们的辛苦和优秀可能是镜头没有表现出来的,严教授让汪苇杭一天打一千个结,这里有点惊到我了,我视古人十年如一日追求为平常,却忽视了在今日也有人如是,汪苇杭很厉害,医学生非常非常不容易,“严飞刀”的美名也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

(3)心血管内科组

刘畅,畅姐,优秀啊,二十六岁的本博浙大博士后,立志成为在循证医学课本上留下姓名的女人,执行力、学习能力、刻骨都不必说了,还挺可爱的,和冯琛的互动,人间小苦瓜......其实她刚开始的缺点很明显,过于学院派,理论难以结合实践,但事实证明她在临床也可以,优秀的人到哪里都可以。小小吐槽一下,写病历逐字逐句扣,汇报病例力求逻辑完整通畅,这真的不是论文报告PPT做多了么哈哈哈,确实可以不必如此,强迫症真的太累人了,自己的身体也重要,不过畅姐是不是也做不到不这样。

高尚,东北银儿,其实也还行啦,还是很逗的,可能不是什么名校的硕博生,但也是行医两年的医生,这次学习肯定对他有很大帮助,希望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越走越远。他和刘畅那事我觉得还行,明枪比暗箭让人舒服多了,有什么不开心说出来当场解决,比闷着背后报复要好很多,他和刘畅应该还不错吧。

这个科室的董哥哥和林妹妹太可爱了,算是所有科室中给人感觉最轻松的吧,虽然干的事情并不轻松。董哥哥见人就是一副笑脸,林妹妹对医学生也很好,还做刘畅的“人生导师”,她有些关于女性在职场尤其是女性学医的话挺触动我的。

(4)急诊科

卢骁,骁爷六啊,刚开始确实唬到我了,我见他估计也跟耗子见到猫一样害怕,后面发现他有点可爱,有些柔情,带实习生看日出,做加油团成员,他对自己或者医学生的严格,也就是对患者的关心,对生命的珍重。再吐槽一下,医学生的各种模拟考核......真的太搞笑了。

2 其他

我觉得这档节目做得很好,相比其他综艺或者纪录片直接展示诊疗过程或者讲述患者故事,这档节目从医学生成长角度来讲到一个医学生成长为医生所要付出的汗水与艰辛,这有些像《人间世》的有一集也是将医学生的。从这个节目里,我看到了医院里患者看不见的一幕幕,了解医生的部分日常,认识到医生的不容易,还学到了一些些医疗知识,还是很不错的。

加油团刚开始我没跳,后面我是都跳了。陶勇老师不必说,他的很多话都很有道理,比如:

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人们错把巫术当成医学;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错把医学当成巫术。
......
没有技术的关怀是滥情。
......
医学是理想的,医疗是骨感的。
......
理想主义者是不可救药的。

我觉得张纯烨不错,长得好看还有共情力,易立竞不愧是记者,看的角度更冷静更客观,周深毛不易用来增加综艺性也还好玩,孟非胡海泉马马虎虎。不管怎么样,我相信一般人是不会以自己的眼光对这些医学生指指点点的,他们不是普普通通的95后,他们可能是未来与我们并肩作战为我们作战的斗士。

 3 ) 也想说说对王蕊的看法

很多人都在说鹅的恶意剪辑,肯定是有影响,但是我想说,王蕊的说话行为方式也确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我周围也有这样的同事,脑子挺清楚做事也靠谱,就是说话特别像个小孩,嗲嗲的,跟什么人说话都像跟自己男友说话的样子,好像永远没长大,全世界得包容你。其实也没任何装或者矫情,就是说话习惯,但是就像王骁说的,当你面对客户的时候,一定要很专业很职业。什么是职业,说话首先就要职业,这是医生,面对病人可能这种说话方式还没那么大影响,如果真是律师或者咨询师或者金融分析师,你以这种方式说话,谁还敢让你出去见客户。有人说严主任有偏见,我倒不这么看,有人肯包容你,你哭两声就安慰你,但职场中更多的人是像严主任这样,我要看结果的,不行就是不行,从严主任严一刀的外号来看,他一定是这种,所以他如此评价王蕊也很正常,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把全部问题都推到剪辑上可能也不是很客观,毕竟严主任是看表现把你淘汰的,而不是看片子。

 4 ) 爱你所爱,只有热爱,才能抵挡漫长岁月

听说《令人心动的offer》正式回归了,于是我在闲暇之余观看了第三季的第一期。

与前两季律师篇不同的是,第三季聚焦医疗行业,呈现了八名医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最终争取医院领导面试机会的故事。

网图,侵删

医生,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职业,同时,这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从医学生到医生,虽然看起来只是少了一个字,但这个过程却很漫长,而且这个职业也非常辛苦。

其中,观察团成员易立竞说了这么一句话:

“只有热爱,才能抵挡漫长岁月。”

深以为然。

什么是热爱?

有句话形容得很贴切:“觉得一件事情一直在吸引着你靠近,即使天分不足也要创造一切条件去实现,这就是热爱。”

网图,侵删

对待一份工作,如果没有热情,只是单纯地看作是养家糊口的饭碗,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在痛苦和抱怨中挣扎。

但如果你热爱这份工作,就会始终充满激情和干劲。

也许,这在旁人看来是超乎寻常的艰辛,但如果你真正喜欢这份工作的话,就不会觉得辛劳,反而会感到快乐和充实,并动力十足地全身心投入其中。

这让我想到了我读书写作的领路人——笑薇老师。

作为一名自媒体人,同时也是一位全职宝妈,因为热爱阅读,热爱分享好书,她在全网已拥有50万+粉丝,同时也影响了很多书友走上阅读写作之路,实现了自我成长。

网图,侵删

我一直很佩服笑薇老师,尽管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但她每天都能高效完成。

原来,为确保完成每日工作计划,笑薇老师坚持早起,每天五点闹钟一响,就马上爬起来。

我们都知道,其实早起并不容易,但笑薇老师说:

“对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也总能付出比自己想象中更多的努力。”

在对工作热爱的驱动下,面对每天繁杂的工作,笑薇老师从未觉得累。

网图,侵删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热爱的事情,根本就用不着去坚持。

而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不会有出色的表现,也难取得一定的成就。

工作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人生路漫漫,难免会有无趣的时候,但我们可以给自己找点乐子,为生命注入缕缕鲜活,比如做我们喜欢的画画、跳舞、旅行,都是一种乐趣。

唯有热爱,才能抵御岁月漫长。

你同意吗?

 5 ) 什么是苦?

看这个综艺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感受到了实习生们的努力和不易。作为一个在读博士研究生,我深刻的感受过那种在追求精益的过程中被否定和受到打击后的那种无奈感和自我怀疑。很多东西是用尽全力也未必实现的苦。

我观察到其实大部分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定的理想和最好了吃苦奋斗准备的。但是为什么这个过程依旧苦不堪言?从事的事情是艰难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接受一遍一遍的否定和打磨后依然坚持的决心和勇气才是读博生涯最艰难的地方。我记得当肝胆外科的主任问实习生为什么苦的时候,我瞬间落泪了…

对…就是这种苦…

 6 ) 我们不能既要,又要,还要。请别对节目组和素人太苛求。

“不惧怕死亡反而能抓住生机。”——陶勇

本来这个节目就是买了韩综《good people》的版权,韩综本土化能一次性成功的本就不多,而《offer1》豆瓣8.2的分数有目共睹,以律师这个行业去做第一季也是因为韩版也拍的是律师,估计更容易进行对照学习吧。

韩版只做了一季——2019年播出。而鹅是想把它做成系列综艺的,但明显可以看到大家对《offer2》的满意度有所下降。

真正已经工作的律师又有多少人会去看这个节目?大多是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在读的法学生、还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在看,节目的受众其实更倾向于让原本不了解律师这个行业的人去一窥全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所以当第二季播出时,新鲜感全无,节目组再怎么改赛制也无法让观众耳目一新,本质上还是题材问题。

不拍律师,拍什么?

像幼师、程序员、护士…之类的行业,观众呼声都挺高的,但我所见最多的其实是医生。最近刚读了一本风评不咋地的书《白色橄榄树》,女主是战地记者,从女主身上我看到了媒体人的信仰和追求。我想这也是节目组选择医生这个行业进行拍摄的原因之一——媒体人是有追求的。

谁都知道医生难拍。

本身医院就是一个肃穆的地方,每时每刻都有生命消逝和诞生,出于一种莫名的情绪,我个人是不希望摄像机深入到病房里的;

医生很忙,护士也很忙,医院里的所有工作者似乎都在不停地忙碌着,节目组要进去拍,沟通场地,沟通时间,这就是一个难题;

一大帮人戴着麦扛着机器跑来跑去,黑压压一片,影响到病人休息怎么办?病人家属抵触怎么办?

手术场面能拍吗?怎么拍?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不能拍手术拍什么?

这不能拍那也不能拍,节目素材哪里来?

病人隐私要保护好,难道全部打码吗?全打码了观众看什么?……

我并非职业媒体人,大学专业也与传媒无关,但我看过很多综艺,也看过很多综艺的幕后,我知道想要做好一档节目,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困难,更别提是如此敏感的一个素材,一不小心就会被说成是作秀,很容易引起反面舆论。

我始终相信节目组的初衷是为了让大众真实地接触到医生这个行业,了解到这个行业的不易和艰难,从而对医生、对护士、对所有相关从业者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敬畏。

可在节目播出伊始,刚放出预告片,网络上就骂声一片,所谓“挑刺”的、骂节目组是在哗众取宠的,各种各样难听的声音就没停过,直到第一期播出,小组里的讨论仍然戾气很重。

我不懂为什么要对一档节目如此严格,为什么要对这些医学生口诛笔伐,他们只是受邀参与了一档节目,却无端要承受颇多恶意的指责,什么叫网络暴力,难道只有害死人了才叫网络暴力吗?难道严重影响别人心情就不算网暴了吗?

而且此类现象这几年愈发严重,仿佛素人参加了一档综艺就是网红了、明星了,就理所应当承受公众的评判,可事实真的如此吗?结束录制后,他们依然是律师,他们依然是研究生,他们依然会去读博,他们依然会去医院实习,当他们的生活回到原本的轨迹,我们这些看客再追着不放似乎就变得可笑,想起曾因为激动而敲下的骂人的弹幕,应该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耻吧。

偏了,话说回来,医学生有多苦呢?

我们这些外行说一千道一万也无法真正体会。蓝色生死恋都是笑谈了,年年期末赛高考也是老话了,就拿我闺蜜的男朋友来说,他是学医的,他总有开不完的腾讯会议,期末考要背很庞大的题库,还要搞什么组会,要么就是线上考试啥的,每次我们一帮小伙伴出去玩,他总有事要忙,似乎很少有完全空闲的时间。他考的是八年制的医科大学,之后还要考博(可能会去国外),听他说规培似乎还要交钱,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实习还给钱那种。他真的是要读十几年的书,而我明年就要工作了。

看看刘畅就知道了,面试的时候多漂亮一个小姐姐,后面熬大夜,整个人憔悴成啥了,面色毫无光泽,妆也不化了,黑眼圈重的很,对比也太惨烈了。

这是面试时的刘畅

这是上班后的刘畅

听到吴磊说“那岂不是要把大学读三遍”的时候我已经感到崩溃了,可这就是成为一名医生的必经之路。当他们博士毕业之后,从“医学生“到”医生“,仅一字之差,却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从一个职级到下一个职级,至少需要五年,我想这也是我们去挂门诊时看的大夫年纪都不小了的原因吧。

李不言去临床干了一年就胖了50斤,他说压力太大了,就暴饮暴食,实在受不了了,才去做了科研,但发现科研也太苦,于是又转来继续做临床,如果我们是boss,我想听完他的描述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定力、畏惧困难、缺乏毅力的人,但这一切又是如此真实,医学生的苦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得了的,不论是科研还是临床,都需要强大的内心和学习能力。

这时的李不言80kg

现在的李不言长这样

“都学了那么多年了,不干医生感觉太亏了。”是啊,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那么多年了,不继续走下去,总觉得对不起从前那个辛苦学习的自己。——或许这也是很多的医学生想要放弃时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动力吧。

但我相信,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是对医学、对做医生有着追求和信仰的。

“唯有热爱,可抵漫长岁月”,如果不是热爱,我实在想不到别的理由,可以支撑一个人走过如此漫长的求学之路,可以支撑一个人在临床接受不断的历练和捶打后仍不放弃,可以支撑一个人在高压和疲惫的状态下依然翻开书本挑灯夜读。

我们不能既要,又要,还要。我们想看医学,节目组就真的拍了医学,我知道节目组确实有不专业的地方,参加节目的素人也确实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吗?说到底,不过是看客,我想,只要从节目中获得一点点动力、一点点收获、一点点安慰,都是值得的。至少通过这档节目,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医生这个行业的不易,让大众对医护多了一份敬畏心,多了一份理解,这已经很好了不是吗?

最后,想用陶勇医生在节目中说的话结尾:“其实医学它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跟人打交道,有对生死的看法,对善恶的看法,还有人性的方方面面,以及社会的各个平衡,医学其实是一个可以源源不断的汲取到能量的一个学科。”

已经下单陶勇医生的《目光》了,读完后会来分享。

 短评

笑不活了家人们,吃个盒饭还讲“职场礼仪”?主任不动我不动,主任动后我再动。节目组知不知道真实科室状况就跟打仗一样,刨两口饭就去工作的医生太多了,能安安静静坐下吃顿饭那都是奢望。有饭吃赶紧造,矫情给谁看!

7分钟前
  • 谢明宏
  • 较差

综艺终究是场秀,即使你披上一层道德外衣神圣光环,鹅你真的不要再害人了,医生这种职业不是你的流量密码。请网红,请颜值高的有讨论度的,请没有经验的硕士直接临床,你别害浙二风评了好吗?这不是玩笑,这是事关人命的医院

8分钟前
  • Joker
  • 较差

看医生/医学生们的日常,时常破防。观察室里,目光会不由自主投向陶勇医生的手,听他侃侃而谈,很欣慰,但还是难过。

12分钟前
  • 荦旯蒯庖
  • 力荐

虽然都在吐槽医学生的学历,但我更多地看到了这个综艺的社会意义。培养一名好医生太难了,陶勇医生经历意外后的淡定让人心酸,发言太有格局和言之有物了,希望这个节目能给医患关系带来一点理解吧,陶勇来参加节目的目的也是这样吧。另外,孟非和胡海泉真的不适合这个节目

15分钟前
  • Haruuu
  • 推荐

作为一名医生,我大概明白律师朋友看前两季的心情了。

20分钟前
  • 帕里克吃布洛芬
  • 还行

把原本不被看好的医疗行业做到可看性与专业性兼具,值得鼓励。以及,十分想念何炅。

25分钟前
  • Lily Chou-Chou
  • 力荐

社会意义远大于节目本身

28分钟前
  • 水木莲熙
  • 力荐

王蕊的初次门诊真的笑掉大牙

31分钟前
  • 葱油拌面不要葱
  • 力荐

看完第八期上,觉得这个节目值得多一颗星

32分钟前
  • 不信糖便信盐
  • 推荐

虽然但是,我是有被打动到的…而且数次为陶医生感到遗憾和可惜,他身上有那么多的“原本可以”,希望他以后可以健康平安。

34分钟前
  • 斯德弟尔摩
  • 推荐

最新手术两期太棒了,泪目数次,医院里的人生百态,医生的艰辛奉献,病患阿姨的乐观笑容,都很打动人😢。一个综艺节目有了将医生行业介绍给普罗大众的普及作用,即使纰漏不少,也属难能可贵。观察室水平欠佳,多给陶医生讲话机会吧,想听专业向科普。

35分钟前
  • Azure
  • 推荐

【Reaction】北大医学博士们看offer3是什么反应?→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R4y1s7gu ——【Reaction】北大医学博士们首次猜offer3选手名次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q4y1B7Gw —— 本来没冲动观看的这档综艺节目,因此而去腾讯视频观看了下正片。······【offer3 Reaction】为什么有时候病人会被医院“拒诊”?第十期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a411y7j7 —— 此前在B站看过「大物是也」蛮多视频,没想到他和朋友「皮科医生魏小博、大白牛、王阿姨、斑马酱」录制这个系列视频,然后我一期不落地追看了。-2022.02.04

4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这一季不是我学的专业了所以看得很爽。看了以后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最难的部分不是工作强度和终身学习上,反而是如何坦然面对生命的消逝和自我能力的有限。人生如逆旅,渡人渡己不容易。

44分钟前
  • 副极地季风带
  • 推荐

属于看似是小众的选题企划,但却比前两季的律政要好看不少。想想才知道,日剧里医疗剧永远是行业剧的最大头不是没有理由的,医生的职业情境本来就是最适合被影视综艺化的职业之一。

4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陶勇是节目组定位精准的嘉宾;周深是惊喜,弥补了何炅的缺位。

48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之前还没播的对候,很多医学up主都不看好这个节目。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纯观众的角度,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还是能从节目以及素人学霸中学习到很多东西的(基本功要扎实,理论联系实践,刻苦努力,以及英语在面试的重要性的)。从第一集看,我觉得对于非医学类专业的观众人来说还是可看的。

52分钟前
  • 皮卡陈
  • 力荐

被科普了医生的面试过程,职位晋升等等,感叹一下医生真的不容易,看过很多医院医生题材的纪录片和电视剧,医生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职业,医学生们加油

54分钟前
  • 帆茄妹子
  • 推荐

三季老粉了,还是法律行业好看

59分钟前
  • blood orange
  • 还行

给急诊室的日出

1小时前
  • 周小鹿恩
  • 推荐

这个医疗题材真的很抓人,主持人真的太烂了,换撒贝宁比较好,嘉宾真的观点输出太烂了。

1小时前
  • 贝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