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记录片台湾2019

主演:陳彥博

导演:黃茂森

播放地址

 剧照

出发 剧照 NO.1出发 剧照 NO.2出发 剧照 NO.3出发 剧照 NO.4出发 剧照 NO.5出发 剧照 NO.6出发 剧照 NO.13出发 剧照 NO.14出发 剧照 NO.15出发 剧照 NO.16出发 剧照 NO.17出发 剧照 NO.18出发 剧照 NO.19出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8

详细剧情

  第一位一年內得到四大極地賽總冠軍的極地超級馬拉松選手:陳彥博,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是什麼動力驅使他向前?是什麼樣的夢想讓他克服重重困難、突破自我?歷經10年籌備、 2年半拍攝製作,製作團隊跟隨著陳彥博的腳步遠征世界各地。  台灣知名極地超馬選手陳彥博,2016年拿下四大極地世界總冠軍,也成為該賽事有史以來第一位在一年內拿下世界冠軍的亞洲選手。紀錄片「出發」完整記錄陳彥博十年來的熱血奮鬥冠軍之路。鏡頭跟隨陳彥博走遍沙漠、高山、雪地,並在半年內橫跨整個地球,連續前往北冰洋與南極洲,帶你親眼見證充滿血淚,卻依然勇往直前的超馬選手心路歷程。當中更有令人感動的溫暖親情、競技場中彼此扶持亦敵亦友的兄弟情誼!

 长篇影评

 1 ) 多美好的once,总要begin again

2006年的“once”,一段云淡风轻、欲言又止的模糊感情,配合上简单干净的歌曲,抓住了生命中真实而淡然的爱和伤痛感,导演John Carney不愧是乐队出身,把音乐化用在一个简单清新的故事里,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
到了“begin again”,故事有着相似的脉络,两个感情失败的loser,因为对音乐的热爱走到了一起,淡淡的感情,两颗心慢慢接近,最后又无疾而终。故事的主线相比once,显得更加励志。在大街小巷露天录音的场面虽然热辣好看,但我个人还是更喜欢once里那种loser孤独面对世界的局促感,此时音乐所爆发出的对抗和情感宣泄也就更加感人。
正如片中Dan所说,好的歌曲可以将平庸的场景变成珍珠一样动人。但begin again的歌曲显得太过主流,虽然已经算是好听,但once珠玉在前,begin again里的歌曲似乎没有那么打动人心。
让我喜欢“begin again”的,其实还是对感情线的处理,真正体现John Carney骨子里小清新的地方:让我们感觉到了爱情萌芽中淡淡的情愫,无疾而终时的一丝惘然,还有放不下得不到的真正的伤痛。
Gretta对Dan显然是很有好感的,她被Dan的才华折服,会真诚地接近和帮助他的女儿,甚至偷偷关注Dan的前妻。那个他俩各戴一副耳机穿过纽约大街小巷的段落很是动人。Dan也不是没有察觉,但问题在于,这个让他们感情升温的经历,恰恰是重复着Dan和前妻的浪漫故事。那个分线器,在十八年前的那个晚上过后,就注定是属于Dan和前妻的故事了。就像once里的男人唱“One day I'll go there and win her once again”,Dan 念念不忘的还是前妻,他们之间也还有默契。
Gretta对于劈腿的男友也是念念不忘的,否则也不会打电话用歌来臭骂他。当男友表现出了悔意,并邀请她去参加自己的演唱会时,她也欣然前往。而男友唱到那首对他俩意义非凡的“lost stars”时,前半部分她听出了男友真诚的回心转意,但歌曲越唱到高潮,Gretta就越伤心失望,最终毅然离开。
为什么?Dan曾对她说过,她男友会爱上Rock star的生活方式的,他们会发自内心地爱华丽的舞台,明亮的灯光,疯狂的歌迷。而那首“lost stars”唱到最后,显然这样的氛围让Dave无比享受。
而Gretta想要或者珍视的“lost stars”,是在飘雪的布里斯托,圣诞前夕的小小公寓,抱着吉他的浅唱低吟。在那个时刻,她跟Dave是如此的亲密,透过美好的旋律和歌词,两个人是如此的心意相通。
而此时此刻,同样的一首歌,却让她看到了两个人在此时不可弥合的距离。曾经两颗那么近的心灵,却最终永远的彼此远离了。Gretta选择离开,正是因为她看到,感情对错之外,更让人伤感的是曾经拥有的,已经不可能再重现了。
是不是文艺青年的矫情?也许是吧,可就像跟Alvy跟Annie Hall的捡龙虾,就像once里女人用捷克语说的“我爱你”,有些感受是不能重现的。这些时刻就像一颗颗珍珠,穿起了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可当你手拿穿珍珠的线,却发现再也不可能有珍珠可穿时,纵使万般不舍,也该放下了吧。
影片的结尾,Gretta骑着自行车离开,把那些跟Dave无比美好的once都抛在了身后,begin again。就像她在影片开头唱的那首歌,take 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

 2 ) Turn the page maybe we'll find a brand new ending

就凭导演没给这部电影加上狗血结局就很想给满分了,谢过导演。

多亏可爱小胖突然蹦出来没让这两人如愿以偿打上炮,虽然眉来眼去的已经情浓意和干柴烈火,戛然而止还是挺好的。

也多亏可爱的平胸卷腿高腰裤KK没原谅劈腿前男友,个人觉得ex的丑胡子还有成名后的洋洋得意的样子比劈腿本身还难以接受。还有那句什么听到你语音留言给我唱歌的那一刻我想回心转意了,妈的,我心里好想怒骂你也太后知后觉了好吧,可惜晚了,你想爱老子还不想了呢。

小情人模样的女儿,其实穿AA高腰裤蛮可爱的,不过鞋子好高总怕她闪到腰。最后跟她老爸合作弹吉他的时候有点酷哟。

最喜欢的两处情节,是落魄音乐人男主回到离异老婆家洗澡那里,人到中年一事无成连洗个淋浴还得寄人篱下,这个人居然还是自己的前妻,窘迫时刻只能来句你要不要打一炮来缓解了,真是俏皮可爱又让人怜。

还有一处是唱片录成功大家一起party的时候,小胖放了首high歌然后大家一起玩123木头人,看谁能先控制住不跟着节拍跳起来,想说也太可爱了吧,我肯定受不了分分钟跟着音乐就要扭起来了。

最后KK昂起头骑自行车的一刻好美,听到ex按照她的要求改变了唱风也加上了专门写给你的歌词,可惜,对不起,你来晚了。

Don't you dare let all these memories bring you sorrow

Yesterday i saw a lion kiss a deer

Turn the page maybe

We'll find a brand new ending

Where we're dancing in our tears




 3 ) 欲言又止的欢喜

这种类型的音乐电影约翰•卡尼在2006年就拍过,名字叫《Once》,在豆瓣电影排名中,排在250名的第174位。且不探讨说这个成绩好不好,能够上榜我以为已经是很值得褒奖的了。如果你对音乐类电影的印象停留在《歌舞青春》系列,什么讲话讲到一半就开始唱歌,这种令看惯常规电影的普通人有些“无语”的硬梗完全没有在这两部电影中出现。

Keira Knightley和Mark Ruffalo是这部电影第一吸引眼球的地方,两位绝好的演员对戏,会是令观众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Keira Knightley几乎是素颜出镜的,简单随性舒适洒脱,活生生的文艺女青年一枚。而Mark Ruffalo爆炸头不修边幅宿醉的邋遢音乐人造型也反映了他落魄的现状和音乐人特质的结合。

既然是音乐电影,那音乐的好坏就是决胜电影好坏的灵魂。不得不说这部里面的原声都是值得一听再听收藏的好歌,尤其是请来了Adam Levine,他唱的《Lost Stars》首尾呼应,成为了这部剧的中心歌曲,引导了他和Keira Knightley之间的感情纠葛。一开始两个默默无闻心灵相伴的音乐伴侣,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共同携手追求走过了五年的历程,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奋斗在音乐的路程中,女方以为彼此是精神和灵魂的双重伴侣,直到男方才华优先被发现后一炮而红,整个人的风格逐渐变化后引发了两个人之间情感的变味。

这首歌曲是他们处于最平凡底层时候女方送的圣诞节礼物,弹着吉他娓娓道来的小清新大深情,带着属于他们彼此的心有灵犀和恋人间的缱绻,每一句都是爱恋。

可是随着男方知名度提升后经历了劈腿,留大胡子,恋人分手,再次相遇收录这首歌时,整个曲调已经变成了格格不入的摇滚风。男方的理由是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当原本只属于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暗语变成了通俗大众的机械口水曲后,音乐本身的意义也就丧失了,一切只是为了市场运作和功名利禄。女方最后还是去了男方演唱会的现场,听他用她编的曲唱这首歌,喃喃细语诉说衷肠,熟悉的感觉仿佛又重新回来,只是现在的他是站在台上的巨星,而她则是台下众多粉丝中随时会被埋没的一个。

从台上到台下的距离,竟然是再也无法抵达的彼岸。后来女方提前离场,男方在台上流下了眼泪。这种无奈和心酸,就是我们所说的过去。所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Turn the page maybe we’ll find a brand new ending.”它和最后女主骑着单车在风中行驶的场景完全符合。只有坚定地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头也不回地向前奔跑才会从内心的低谷中完全释放出来。

很多人说可惜了Keira Knightley和Mark Ruffalo最终没有在一起,其实我一开始就觉得他们不会在一起,因为他们的感情浓度还没有达到恋人在一起的那种契合度,他们有音乐的默契,有彼此对彼此的欣赏,但是,仅此而已了。

我对你心有好感,但是,我还没有决定用生命来承受爱你的重量。喜欢和爱之间,年轻的时候觉得可以划等号,或者轻轻一跃牵起你的手就可以陪你闯天涯,无论发生困难都不会阻挠相爱的彼此;可是等上了一些年纪,有了一定的阅历,经历了一些人和事后,你就知道这完全是两码事。有时候你对一个人有好感,但只是这样而已了,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你们相会,互相问好,度过愉快的时间,合作了一些事情,然后给彼此一个拥抱,说着珍重的话就告别重新上路,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最后只存在彼此的记忆里回想。

所以我特别推荐去看一下《Once》,看完它后就可以完全明白为何这部电影是这样的结局安排。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前一部更能让人引起共鸣。有些相遇是你意料之外的,你在遇到这个人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想过以后会有怎么样的联结,正如Keira Knightley和Mark Ruffalo的偶遇。一个发现相爱五年的男友劈腿,一个刚被制作公司认为才华丧尽解聘的失落音乐人,谁又能料到会有后来一拍即合的On the street album。后来他们彼此的相视一笑充满了理解的含义,我懂你,你也懂我,有些话就不说出来了。

他们一人一个耳机在路上听音乐的场景,听着听着去club热舞的瞬间,她为他解决和女儿之间的纠纷,他成就她的音乐梦想才华,这些的这些,就是最好最饱满的情感表达。但是听音乐的场景复刻的是18年前和他妻子相爱的曾经,而她心里放不下的前男友也不是简单用新感情就能被救赎的。所以导演安排了彼此的会心,然后分别。让男主角重新回归家庭,和妻子和好,做一个好父亲,成全一个家庭。所以让女主角彻底放下,轻装上阵,通过制作专辑的过程了解了自己,然后重新向前出发去面对未知的未来。这样的安排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全?

就如《Once》的结尾,女主弹着男主送的钢琴,瞭望向窗外的男主正在闯荡的广阔音乐世界,身边是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和现世的安稳和平淡。

我们有一瞬间发现了彼此的感应,具备了相爱的冲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踌躇着都不敢再往前一步,最终还是向左走向右走。爱情不是义无反顾地背弃全世界,爱情是即使我们注定要错过,我也会尽全力让回忆变得完美,让我们的相遇变成独一无二。

 4 ) 真正的爱,允许你做自己

不知为什么,凯拉·奈特莉这个略显干瘪的女人身上有种让人特别欣赏的气质,那种仙仙的很有灵气的感觉,无论是在《傲慢与偏见》还是这部影片,一口英伦腔的英文让人欲罢不能,最终她饰演的格雷塔没有和男主丹在一起,着实让人对这个结果很舒心。

见过一句话叫,这世界上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奇,难得的是遇见理解。曾经看见网上有个分析《芈月传》的帖子写道芈月教会我们最不同于其他宫斗剧的一点是:在亲密关系里,学习成长——男女之间好的感情不是占有,更不是控制,而是希望对方成长,得到更多的自由与快乐。秦王的高识远见让芈月拥有高山空谷的心胸,成为政治家。

电影里有2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1. 当所有格雷塔录制完所有曲目在制作公司谈完生意出来,她对丹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些串联起来,比如“欧洲系列”,“巴黎磁带”、“巴拉格光碟”、“柏林唱片”那么,丹也支吾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心里想要的不再一样了,格雷塔的灵感被激发,她潜藏的小宇宙因为这个男人而释放出来,但是家庭的转机已经是丹有点留恋回到之前的家庭中,他流浪太久了。最后格雷塔与丹对视的几秒钟,真的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这个世界上真正互相懂得又能全心全意欣赏对方的人与时刻有几个,格雷塔头也不回地走了,但是丹看了她背影很久很久,一个是放飞自我要去实现更多梦想的女主,一个是肩负责任又充满才华的男主,这就是对的地点对的人,却相遇在了一个注定会错过的时间;

昨天看《碟中谍6》茱莉亚在亨特梦境中出现时,那一个回眸,即使没有看过前面5部,以及像我这种对前5记忆已经淡薄的人士,马上就能意识到这个女人就是她前妻,那种写满故事的眼神,看一眼变全部懂了。好的演员就是能把一个眼神都演绎的像整部戏,这就是人性的魅力。

可是相爱的人不一定能在一起,也不一定需要厮守一生,茱莉亚说亨特在她身边的时候她反而担心世界的安全,但是亨特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知道她很安全,因为他在保护着这个世界。这是怎样一种境界的爱。

2. 格雷塔前男友戴夫个人演唱会时邀请格雷塔能上台一起演奏那首他们共同经历很多事情的歌,当然这首歌是格雷塔写给他的(这么有天赋的女友错过了也是他没有福气),但是格雷塔在歌厅的入口处看着戴夫看了很久很久以及台下那些像吃了兴奋剂的迷妹们,泪流满面,最终,最终她选择了离开而不是上台,有些感情再美好再不舍,错过了那段时间那么就让它随风去吧,这个时间段,丹与前妻复合了,坐在广场的长椅上,互相听着彼此手机里的歌单恩爱交加。

格雷塔一个人骑行在夜里,她的眼神那么清澈星星一样闪亮,仿佛整个纽约的夜晚都是属于她一个人的,那晚她做了个大气的决定,把每首歌1美元1人在网上发售。

But are we all lost stars 我们是否都是迷路的星星 Trying to light up the dark 依旧试图照亮黑夜 ……

这部电影的OST真的很赞,最喜欢的两首歌推荐是《Lost Stars》、《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有故事背景的音乐才好听,至于这两首的故事大家自己去电影里发现吧。导演约翰·卡尼非常擅长拍这类题材的作品,《曾经》这部片子也有些这种感觉,男女主角都回去找老相好了,并没有在一起,大概导演也是个怀旧的人。一生只够爱一人哈哈。

这是一部轻松到午睡后随便打开就看的轻音乐剧,但那么真实不做作,让我们认清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就一定要长相厮守,我们是否狭义地定义了一些概念,你的梦想是什么?如果上天给你一些天赋,你会选择为一个人雪藏还是让它闪闪发亮。

Love makes you to be a better man-right. But maybe love,real love,also gives you permission to just be the man you are. 爱情让你变得更棒,但也许爱,我说的是真正的爱,同样给你权利去做自己。

 5 ) 梦想便是热泪盈眶

今天推荐一部电影《Begin Again》。(《歌曲改变人生》这译名。。。可以认真点吗。。。)

万圣节那天晚上看的。白天和老师同学去了趟海边小镇,走了走,然后吃了顿BBQ(准确的说是做),作为考试前最后的放松。回城后略疲劳,便也拒绝了同学的Halloween Party的邀约(我还真是不平易近人。。。)。晚上吃了顿并不痛快的火锅,回家,看了这部电影。

本来因为没去party后悔,错过了久违的夜生活,错过了满城的僵尸鬼怪,错过了放松跳舞放声大笑的机会。然而看完这部片之后觉得内心满满,错过多少也不遗憾了。

那是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感觉,有音乐的力量,更多的是梦想的共鸣。

故事发生在梦想之都——纽约。毫无悬念的,几乎大多数和梦想有关的电影,都是在纽约,从Alicia,从Miley,从Taylor的歌里,你对这所城市的向往都在不断被强化。曼哈顿,第五大道,中央公园,自由女神,烂熟于心。Francis Ha在这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Andy在历经穿Prada的恶魔的洗练后毅然决定退出并继续追寻她的记者梦,Will和Grace共处一室各自追寻着自己的幸福,十年老友六人行在根据地Central Perk的喜怒哀乐,Julie和Julia两人梦想穿越时空的相遇,Kelly的欲望城市,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死以及美国梦的破灭,Amanda的复仇,全部都在这里。

然后这一次,是Dan和Gretta,两个在生活中近乎绝望的,几乎要放弃梦想的两个人相遇了。这部片的不俗之处在于,在每一个剧情的拐点,你近乎乞求剧情不要往俗套的方向发展,它神奇般的都避开了,保留了对于梦想、友情、爱情的纯净。

故事总是有编织和美化的成分,然而背景放在了纽约,一切都那么自然了。连可恶的小朋友们,都被音乐吸引而成为了美妙的和声。整部影片浑然一体,没有一丝多余拖沓,也没有任何的缺失疑点。

最重要的是这部片的音乐,我觉得就算为了那几首歌,剧情就算再一塌糊涂也完全值得一看。

说来也好笑,前几天听Taylor的歌《Welcome to New York》,晚上做梦便神游去了一遭,连自由女神像都勾画出来了,还脑补了不少魔幻和童话的元素,醒来觉得自己特别牛掰。

我想,纽约可能还是我藏的深深的梦想里的一个注脚吧。

如果什么事情让你热泪盈眶的想要到达,不用犹豫了,这就是梦想。(切勿代入汪峰的语气。。。)

P.S.谁说Keira Knightley唱功烂的?我保证不打你。。。说她平胸我就没意见了。。。

 6 ) 《重新开始》:好听的电影,好看的音乐

*原文发表于2014年6月23日《东方早报》

约翰•卡尼用一部简单而纯净的《曾经》,征服了全世界影迷的心。《重新开始》延续了《曾经》“音乐改变人生”的故事概念,以音乐为特色,找回自我为主题,讲述了一个自由而充满热情的全新励志故事。 好听的电影。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可以兼容所有的其他艺术门类,因而中途转行做电影导演的人,就有机会将其擅长的艺术为电影所用,如若运用得当,甚至可以成为该导演的一大风格。约翰•卡尼就是这样的一位导演,摇滚乐团贝斯手出身的他,别出心裁地将音乐“嵌入”叙事(音乐直接构成叙事的一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形成了影片最大的特色。《曾经》时的成功试验,《重新开始》中的再次运用,这种特色变成了约翰•卡尼独特的电影风格。

与《曾经》只有两个主要人物的简单剧情不同,《重新开始》包含了失恋创作歌手格蕾塔偶遇潦倒唱片制作人丹,两人合作在室外录制一张专辑的故事主线;格蕾塔与一夜成名的歌星男友戴夫之间的情感变化辅线;丹与叛逆女儿关系重建的辅线。音乐“嵌入”了每一条线的叙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串起了整个故事。就主线而言,格蕾塔自弹自唱的一首歌曲重新燃起丹制作音乐的激情,两人开始了一段互相激发灵感的奇妙音乐之旅。在专辑歌曲的室外录制过程中,失意的人渐渐走出了生活的阴霾,重拾起音乐梦想、重新审视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格蕾塔和戴夫的情感变化辅线由三首歌曲联结:格蕾塔听出了戴夫新歌中的“背叛”,愤然与之分手;酒后疗伤的她创作了一首关于失恋的歌曲,意外赢回了戴夫的心;最后戴夫在演唱会上演唱格蕾塔写的歌,试图挽回他们之间的爱情,却因为他背离了格蕾塔创作初衷的演绎(成名的他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他),而使她最终决定放弃这段感情。歌曲同样“嵌入”了丹与女儿的关系重建辅线。屡次沟通遇到障碍后,丹在格蕾塔的建议下,邀请女儿作为吉他手参加专辑中一首歌曲的录制。在合作过程中,丹发现了女儿的音乐天赋,并且重新走入了她的内心世界。整部电影踏着边唱歌边讲故事的节奏,音乐“嵌入”叙事的效果令人过足耳瘾。除了歌曲,导演还用心良苦地设置了许多与音乐有关的小道具,巧妙地推动着叙事。比如丹车上挂的双插孔线控:丹和妻子的爱情始于两人一起用这个线控听歌;丹和格蕾塔的惺惺相惜,也在两人一起用这个线控听歌逛纽约的那一组镜头中,被十分流畅地表现了出来;最后丹在格蕾塔的暗示下,用这个线控重新赢回了妻子的爱情。

好看的音乐。和《曾经》一样,《重新开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一张很棒的流行音乐专辑的电影化诠释。同样是录制专辑的故事主线,与前者纪录片式的表现方式不同,《重新开始》的场面调度显然有更多的精心设计。谁能否认,把整个纽约当成录音棚是一个多棒的想法啊!苏河区悬着晾衣架的斑驳街道、列车呼啸的地铁站、帝国大厦的露天观光平台、中央公园湖上浪漫的小舟,导演将纽约的丰富多彩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在这样一座充满可能性的城市中,每个人都有追求理想的自由、爱与不爱的自由、分享的自由,每个人都有机会找回真正的自我,暗合了影片的主题。

《曾经》的歌曲录制场景中,场面调度的风格是清新自然的,而《重新开始》中每一首歌的场景都是那样得自由热情,并且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例如格蕾塔和丹在酒吧偶遇的那首歌,丹听到格蕾塔略显简陋的弹唱,脑海里想象出加入了不同乐器配乐的演奏画面和声音效果。周围的人丝毫没有被格蕾塔的歌声吸引,只有慧眼识英雄的丹陶醉地沉浸在她的歌曲中。这个很妙的场景,让观众完全感受到一败涂地的制作人被一首直指人心的简单歌曲打动并拯救了。又如在帝国大厦观光平台录制歌曲的那一个场景,格蕾塔邀请丹重操贝斯,和丹始终有交流障碍的女儿也加入了吉他伴奏,整个气氛就是一场音乐人的即兴大汇演,激情四溢、打动人心。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更多故事片拍摄的手法,赋予音乐以多层次的视觉效果,并注入了饱满的情感内涵。

约翰•卡尼用他擅长的音乐弥补了执导筒初期的青涩,在仅有十五万美元预算的情况下拍摄出了难以复制的《曾经》。《重新开始》让观众见证了他在导演路上的成长,从各个角度看,这都是一部充满热情、技巧成熟的电影。如果说《曾经》是一首清新悠扬的小曲,那么《重新开始》就是一场热情自由的演唱会,基调不同,精彩依然!

---------- 欢迎关注本文作者新作:

 短评

延续once但不如前作,一场独立音乐人的梦想YY。用录专辑串故事,用歌曲串电影,独立音乐与独立电影相辅相成。用倒霉制作人被音乐拯救开篇,作用鲜明。醉酒状态下对幻想的伴奏、跟随耳机扫街两场戏很吸引人。但剧情全随歌曲烘托推动,正如片中台词:再无聊的场景也会因音乐变为璀璨珍珠。

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我之所以爱音乐,是因为它让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充满了意义。生活里的很多细节,因为有了音乐而变成闪亮的珍珠” 8年后再续《曾经》,没有狗血的大情小爱,所有故事就跟每个人的普通日常一样,平淡自然,水到渠成,不拘谨,也不奢望,他们单纯因为音乐而在一起。

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女主太effortless chic

13分钟前
  • bamboo
  • 力荐

奈特莉在教育少女方面颇有天赋“dont let him think you are easy”

17分钟前
  • Sammy
  • 推荐

Keira Knightley的衣服真好看,穿出一种闲闲的、不用力过猛的精致。平胸果然是王道,轻盈、削薄、纤细…像未发育起来的小女生,又像清秀版的小男生。只要不用那著名的下巴颏演戏,KK也不是很讨厌嘛。Mark Ruffalo这只卷毛,每次出来我都想让女猪脚跟他滚床单否则不能尽兴究竟是什么心理。

18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好喜欢这个很绿茶但一点儿都不婊的故事。

23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通过一首歌就听出男友出轨,恋爱中的人果然个个心思细腻如神探。几场街演好喜欢,詹胖子好萌。KK大概只有听歌声才像个妹子,说话时的血盆大口能忍就忍了,但唱歌时候注意一下表情管理啊【笑cry

24分钟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推荐

我知道它不完美。我知道爱上和音乐生活的人是什么感觉,也记得他开始给其他女人写歌时,是什么感觉。KK比我想的好太多。Mark和Adam是两个阶段,别做谁的fucking缪斯,记住这一刻就够了。分享歌单踩街曾是我年轻时的恋爱法则,现在都不再重要,想到这,又哭了出来。Mark演的特别好,我爱每一个瞬间。

2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超爱KK!马尾超可爱,穿衣风格也超赞,唱歌也挺好听,Like a Fool最好听,还有敏锐的洞察力!求传授!以城市为背景音想法很棒,听得我燃起了音乐魂。男女主之间朦胧的感情处理地也很好,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吧。最后居然被骚当的Lost Stars戳哭了,还有可怜的小眼神儿。坚持做纯粹的音乐还是大众的音乐?

31分钟前
  • Dreamer
  • 推荐

看得几次想走,但有些片段又让人能看下去。这片跟醉乡民谣的差别在于,这个是真小清新,那个是扮小清新。这个貌似痛苦其实不过生活调剂,那个貌似自由其实苦不堪言。

34分钟前
  • 云中
  • 还行

Keira Knightley 不会唱歌但随时准备着热泪盈眶,Mark Ruffalo 依旧在演情绪不稳定的中年男子。还要忍耐 Adam Lambert 粗糙的演技和俗烂的歌曲表演。用音乐做幌子就可以煽成这样了?白眼翻到天上去。

37分钟前
  • Jin
  • 较差

#SIFF# 对不起Mark叔太adorable了我满脑子都是“啊啊啊啊啊”,在天台弹贝斯的地方啊啊啊啊啊啊啊站在镜头边缘我也只看见他啊!歌非常非常好(反正歌一好我就会冲动给高分别理我)!情节不像once那么散,城市环境音的想法很有趣+乐队成员间的dynamics酷毙了!

41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好听、好看的小清新。最棒的是两人没上床,连个吻都没有。

46分钟前
  • 风间隼
  • 力荐

城市和音乐真的是一拍即合的恋人,听着音乐走路都有风。治愈系电影,放空心情后奈特莉的血盆大口都不那么讨厌了。 PS一定要给译名“歌曲改变人生”点赞,6个字完全提炼出了电影本身。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你看,有太多东西比性更有凝聚力。

49分钟前
  • 荒木
  • 力荐

现代都市小清新,在纽约的各个角落讲故事。捕捉城市的声音这想法好棒啊,真希望乐队的段落能再多一点,看不够。当然,相比《曾经》,这部被打磨得更加美国化了,很多棱角没有了。而且曾经的歌也更好听一些……另外,KK的衣服都特别好看!!

5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电影院里坐我前面的男子,每当音乐响起时,都会打开QQ音乐的曲目识别,我很想告诉他,你每一次搜到的歌,都收录在同一本原声带里

55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力荐

电影给4星,歌曲加一星。原声带真的是要进入本年度最佳电影原声候选了。

57分钟前
  • 茶杯里的猫。
  • 力荐

一部好听的电影,来自《曾经》导演新作。由音乐串起来的电影,音乐密布全片,角色的快乐、难过、愤怒、释放,所有表达感情的方法都是音乐。由于原声非常好听,观众也很接受。影片关于一群音乐文青如何用他们的独立音乐对抗世界,虽然很理想主义,但愿望是美好。音乐从心开始。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无论从故事、表演还是音乐上,都明显超越了7年前的Once,说不如的无非是出于怀旧罢了。Keira Knightley的唱功是唯一的短板。OST必入。

1小时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