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约会吧2013

综艺大陆2009

主演:邱启明,何炅

导演:内详

 剧照

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2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3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4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5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6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3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4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5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6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7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8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19我们约会吧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3

详细剧情

  《我们约会吧》 节目立足当下社会交友时尚、交友需求,以“单身族群”为核心,各色男士勇敢登场,展示真我,宅喜欢在快乐的氛围、开放式结局,搭建一个真实的恋爱交友平台。我们约会吧是当下青年不分年纪无任何级别限制的真人生活秀恋爱交友栏目,单身男女有态度是约会吧的真实生活写照。

 长篇影评

 1 ) 现代情爱事故——前尘下酒,既往不咎

是谁发明“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的,真想以“相亲路上妖孽多”来回敬。不相亲不知社会形态的参差良莠和伟大人类进化变态中的开放性和多样性。所以难怪那么多人看《DATES》,一边吃着垃圾食品一边拍桌感叹“死英国佬真给力”,咦,怎么笑着笑着,嘴角会有一丝抽动呢?

如果问喜欢英剧的原因呢,答案不一而足,但一定会有这么几个交叠词:精悍、鸡贼、死傲娇死呆萌死刻薄;冷幽默、嘴贱、愤渣、矮丑贱龊无底限;卖腐、撒泼、搞基搞成基本国策……这就是大不列颠最炫民族风。
这回,英剧的黑手终于伸向了相亲党。人到剩年孑然一身,自然有本难念的“剩经”,大概多少都跟怪异有关,也跟怪异得不够彻底有关。长相不影响市容但不具竞争力,思想有点觉悟但觉悟有限,有点怪又怪得不惊世骇俗,不甘于陷入平庸却又无力超越这平庸。

所以一部以相亲奇遇为主线的剧,各路怪咖狭路相逢,登场人物凑出一本《奇人行状录》:反婚姻制度的偷腥男,负能量满格的中二病胖子,被女人掰弯“卡”在柜门的亚裔女,不偷点什么就不舒服的结婚狂……他们通过相亲网站结实,在信任危机中建立似是而非的关系。机锋频密的台词和过山车似的剧情逆转,让这部充斥着大量台词的清谈剧一点都不清淡。“结尾一秒变神作”的反转,证明了它纯正的英剧血统:怀疑世界、报复社会、调戏价值观。

他们以负负得正的方式圆融了彼此的“怪异”,甚至产生别样的火花:降服女王的不是情圣而是一根筋的憨男,偷腥的男人能缔造出充满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的约会,吐槽的“愤胖”比唯唯诺诺的人活得洒脱得多,出柜的蕾丝边又从负能量的胖子身上得到勇气……编剧似乎以另类励志的方式告诉我们:对于边缘化人群来说,自处比相处重要,与其借助外力寻找进入主流的契机,不如让外界也归顺到自身平衡中来。生命依然不吝于把最甜的巧克力奖给你,不是大多数人看做“定心丸”的婚姻又何妨?

相亲作为现代社会关系中最功利的一种,难免生出一种搞笑的严肃性。甚至不少人对它的心理预设是“打包折价处理”,把相亲变成相轻,不抱着挑剔的眼光放大瑕疵或玩玩的心态弱化严肃性,就无法坚守自己已经难以坚守的自尊。花蝴蝶Mia就视相亲为钓鱼游戏,钓上一个老实巴交的司机。一开始她看似吃定了他,渐渐地,花枝乱颤的小伎俩统统败给他的真实。她要游戏人间,他给她谈爱情,她要集邮,他跟她说爱情,她只要荷尔蒙的刺激,他说要爱情……她整个步调都被他搅乱了,只能提着曾被无数男人臣服过的黑裙,仓惶而逃。这个初次见面而且肚子也没多少墨水的男人对她说:“我觉得你在面对这个世界时太过于精明了,像你这么美丽的人同时又要想得比别人多,我认为这会让你很疲惫的。只是把自己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真实的你,这么做太遗憾了。”听到这样的话语,就像面前有个人,像剥洋葱一样一点一点剥开你的心,流着泪还带着笑,哪怕心如磐石,此刻也变成一颗酥心糖了吧。

这部剧其实讲的还是现代人的交往,只不过置于相亲的极端环境下。理解彼此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看到他们的心,是人际交往的艺术,必要时,更是战术。

不过,以为糟糕的开局都能扳回好结果,就低估了英剧的杀伤力。作为Cover Story,Jenny和Christian的碰撞就是一颗糖衣炸弹。喜闻乐见的莫娘出场,开头多么文艺而美好啊,莫娘你终于正常了啊——两人逛完先锋艺术展后推心置腹,进展神速滚了床单,简直以为相亲相到了SOUL MATE,但这是英剧,给你一颗糖必会附赠一巴掌。果然,躺在床单上的Christian开始传教,紧接着老婆出场抓奸,从争吵中发现这个善解人意的男人吃软饭还偷腥成癖,前一秒还沉浸幸福的Jenny只能裹着床单狼狈逃窜——灵魂伴侣黑化得连渣都不剩。此时,不免唏嘘编剧对这个两周约会11次的女人下手狠了点,但人生需要这样的戳穿不是吗。甜梦正酣时给你残酷一叮:醒醒吧,这就是人生,峰回路转不一定都能碰到柳暗花明。别人不屑于称之为幸运的际遇就是你的缺憾。“人”未从众而成为“个人”,不正在于这些区别吗?

人生漫漫,不找些诸如升学、毕业、工作、婚嫁、生子的大事当路标,好像就会迷路似地不得善终。有人称为人生阶段,也有人称为关卡。其中唯有婚恋,脱离了这个一脉相承的体系,没有因果逻辑,也达不到收支平衡。

 “这世上最穷凶极恶的人,都有成功步入婚姻殿堂的,连希特勒都结婚了,我为什么不能?我到底出了什么错?”Jenny的疑问,化在她的哽咽,刺向相亲男女的痛痒处:痛,因为它所反映的问题,在外力和内力相互作用下,像碎石硌着心,时不时倾斜平衡。痒,因为比起生老病死的重大命题,它又实在琐碎矫情得不足挂齿。

《Dates》是预言也是寓言,十之八九的观剧体验,就是笑得嘴角抽动时,还不忘添点自身经历“神补刀”——拿前尘下酒,既往不咎,或已是我们面对生命中最没有把握的部分,能做出的最潇洒姿态了。

 2 ) 伦敦综合症

朋友推荐,加上每集时间很短,就看了。

每集20多分钟,九集看下来也就是2、3部电影的时间。最开始的几集还觉得比较新鲜,还以为每一集都没有干连,虽然演员都是那几个,后来发现是有联系的。

片中也体现了英国社会的性别恋爱自由,腐,亦或还是有的观念约束。英国人因为生活的压力选择何种方式排遣。西方人又是何种速度之快,身体和心理的分别独立,两体分立,尊重下半身的兽性,理性依然上半身思考。

只能说当做消遣吧。

最后一集说到伦敦,这个城市。故事的确都是城市体现。女主喜欢与男人周旋,又渴望爱情。

每个人的想停却停不下来的东西,你的,是什么呢?

 3 ) 伦敦相亲全指导

看完这部剧觉得产生强烈的共鸣,于是注册了小号来特地写篇影评,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楼主在伦敦的各种相亲经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全部内容都会匿名。内容可能涉及价值观爱情观,不喜欢的豆油可以右上角拜拜。

楼主在伦敦待了将近两年,中间断断续续date过十多次,大多数都是英国人,各种职业各个阶层都有,基本也是和剧里一样,通过网络认识。有些是见面之前会聊好久,有些聊几次就会出来见,这个基于对方情况而定,当然楼主基本每次都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因为害怕被变态杀人犯杀害客死异乡),比如会约在自己熟悉的公共场所,见面前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但还是挡不住遇到很多稀奇古怪神经兮兮的人。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觉得可能很多看客认为这部剧里的生活离自己很遥远很不真实,但我却觉得里面的情节真的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按时间线挑选一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约会对象来开8。(这里为了方便叙事,我就全部用字母来标号。)

1. A算是我到英国后约会的第一个人,是个BBC(英国生长的华人),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其实比较失望,小小的个子只能算是清秀的长相。第一次约会是在Nandos,吃烤鸡的地方,类似中国的必胜客吧。具体约会时聊什么我已经不是特别记得了,但是记得我们两个交流都是用中文的,虽然他中文不是特别顺溜。我后来有时候也会和他讲英文,不过他还是比较喜欢和我说中文。约会过一两次他就让我做女朋友我当时没有答应觉得太草率,也可能确实并不是很喜欢。来说说他的奇葩事迹吧。平时炫耀自己如何有钱(其实也不算有钱,最多只能算是英国中产),但是打车过来看我就会说自己身上没带现金要我下楼给他付钱,出去看电影买好电影票要我来出钱买爆米花和饮料。反正后来也是觉得不怎么喜欢就不联系了,可能总共见了有四五次。在不联系以后的三四个月后,我偶然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了他的婚纱照,其实他在找我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我当时很震惊也心里有些愧疚,但是我自己真是一点也不知情。还记得有一次去他家,看到洗手间很多长头发,他说是他妹妹偶尔到他家来住。总归是算是一段恶心的回忆。

2.B是我约会的第一个英国人,看到第一眼的时候就是像那种漫画里两眼发光满屏都是粉红小花的感觉,因为实在是好帅,比照片里帅太多了。见面后去旁边酒吧聊天喝酒,他曾经在北京待过一年多,所以对中国文化相对比较了解。(其实和这样的老外相处有利有弊,好处是很多东西不用和他解释了,他比较了解中国文化,坏处是你就不能忽悠他了,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关于中国的价值观,而且会认为自己说的是对的,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你说什么他们都是一副跪舔好神奇的表情。)言归正传,反正聊天还算愉快,结束后随便走走,因为离我家比较近,当时一时脑抽就说要不要上去坐坐(我当时其实真的只是纯粹邀请坐坐而已),在英国有句话不能乱用,就是Would u like go up/go to my place and have a cup of tea?(事后我才知道这是具有强烈的暗示意味的)好吧总之就被推倒了,因为花痴抵抗不了帅哥~~~~(>_<)~~~~ 后来他经常有找我,但是就只是partner,我不习惯这样的模式就掰了。

3.C是一个以色列来的犹太人,第一次date去了一家日本餐厅,他英语很好在美国生活过,感觉家境应该是很好的,叔叔曾经是驻法国的外交官,在soho租的房子。工作是搞音乐的,有自己的studio,不过感觉我和搞艺术的还是不算太聊得来。有一个经历让我对他比较反感,约会过一次也就不了了之了。那天大概是周五,我们去soho一家酒吧,里面人也很多,我们买完酒之后找座位坐。当时看到一群英国人边上还有两个空座就想坐下去,对方说这里已经有人了,朋友在外面抽烟很快就回来。一般碰到这种情况肯定都是说没事走开然后另外再找位置。但是C就一定要坐,并且说他们朋友没来位置不是空着么。当时两方僵持在那里我站在边上很尴尬。我感觉那些英国人也有小声议论我们。虽然在伦敦有很大比例的外国人,英国人对外国人的包容度其实很高。但是那一瞬间我觉得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我事后思考如果换作我约会的是一个英国人,他会不会还坚持要坐下去,对方会不会礼貌地让他坐。因为人总是这样,初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底气总是不足,希望有一些当地的朋友带着一起玩,本地人对当地的朋友也会有比较友好,连带着你也会受到礼遇。所以在那之后我就比较排斥和除了英国和中国人以外的男人约会。

4.D是我现在最好的英国朋友,也是通过相亲认识的。第一次出去他请我去camden的一家泰国火锅店吃饭。(客观地说英国人其实很小气,一般约会都只喝酒不吃饭,这可能也和他们的文化有关。能请你吃饭的约会对象那就说明他要么是比较有钱要么是对你比较重视。)D是一个特别率真的人,家住在东伦敦,所以说话还有一口东伦敦腔,喜欢自嘲自己是working class。他曾经谈过一个中国妹子但是两个人是异地,那个妹子在西班牙读书,他经常飞去看女朋友。他自己也有很多台湾朋友所以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我和他聊天,他总是喜欢和我顶牛辩论,我和他说八卦他总会以大哥哥的身份教育我。但是他确实是一个特别仗义耿直的人。所以即使后来我表明了他不是我的菜我不喜欢他,我们还是能够一直做朋友。我和他经常会在下班后去附近酒吧喝一杯闲扯几句,互相挖挖八卦争论一下爱情观和英国政治,他真的是特别纯粹特别可交的一个朋友,总会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5.E也是我通过相亲认识最后变成好朋友的英国人。我时常和他开玩笑说你是我的second best mate,他和D两个人从我口中都已经互相知道对方了。E和D不同,他是那种比较posh的人,出生的家庭也很好,他已过世的外公是联合国卫生组织的前干事,当然这是我事后知道的。他父母家住在牛津,从小受过良好教育,一口标准的RP音,和他聊天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因为他很聪明思维十分敏捷,加上听他标准的英语也会被带的很标准,所以不管是练思维还是练英语效果都很显著。我第一次见他去chinatown吃了中餐,他也有一个上海的前女友,两个人是大学同学,曾经一起回中国旅游过。他也是唯一一个我约会送礼物的人。我当时赴约前去超市买了一盒巧克力,吃饭时送给他,他表示特别感谢。反正吃饭的时候我俩都是特别正正经经彬彬有礼的。吃完饭以后我们去了chinatown边上一家环境比较好的酒吧(这里打个广告,spice market,鸡尾酒超级赞,在纽约也有分店)。然后就开始聊一些有的没的。他虽然长相一般,很多人说他像年轻时候的亚当桑德勒,但是他完全属于人格魅力比较大的那类人。可能也是我比较在乎精神和智力层次的东西,即使长的再帅的人,我要是觉得聊不到一起,也会觉得特别boring。我当时问他接下来什么安排,他说他要回牛津爸妈家,我说那好吧我们早点走吧别耽误你了。然后他把我送到公交站就告别了。我当时的感觉其实是他应该对我没什么兴趣,因为他说了要回牛津而且告别的时候也是蛮匆忙的感觉。但是后来到家以后我和他聊天,他说其实想打个的送我回家的,又怕我感觉他太唐突了意图不轨。我们没在一起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不知道我是否会回中国,因为他前女友就是回中国了分手的,他因此受打击不想再历史重演一遍。另一方面可能我们都觉得做朋友更有意思,我当时对他的估计其实觉得他是too naughty for me,事后事实证明确实我估计没错。他后来和一个比他大十多岁的泰国女人在一起了,而且对方还是离婚有两个小孩的。但是他属于三观比较正的好男人,我每次和他聊天问他在干吗,他要么就是在去见女朋友的路上,要么就是在见完女朋友回来的路上。我和他喜欢互相开玩笑讽刺对方,但是也有互相倾听出建议的时候。他问我一些问题,我总能给出很犀利的答案(他因此讽刺我说,之前认为我很蠢,但是后来发现我看问题还是很透彻并且观点独到的),当然可能他对我的意义更大一些,我基本后来所有的问题都会过问他的意见,不管是约会感情上的问题,还是工作上的,抑或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比如哪家餐厅好吃之类的都会问他。他也是孜孜不倦很耐心地听完。而且和D不同,他从来不judge我的行为,我和他八卦没有负担不会受到批判,但是对于一些可能伤害到我的人和事,他总会及时制止和言明。
D和E是我相亲路上收获的最大财富,也是我在伦敦遇到过的男人里比较正常的男人。当然我曾经想过,E其实是可以做男朋友值得托付的类型,因为他三观很正很贴心很有责任感,但是D是属于做朋友好的类型,因为他对女伴并不是很上心。这些都是扯远的题外话了,好吧后面就没那么暖心了,讲几个比较奇葩的经历。

6.F是我认识E那段时间同时认识的,F职业很特殊,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样子又高又帅,剑桥毕业,应该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类型。我第一次见他是我到剑桥(他家在那里)去找他,可是我足足在那里等了他5个小时(他说是因为封道等交通原因,我当时虽然气恼,但是因为觉得既然都来了,还是等等看,没想到就等了那么久。不要骂楼主包子,我就是耐心比较好)不过见到他的时候基本气也都消了,怎么说呢,他的长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中国人估计喜欢这样的长相,高鼻梁蓝眼睛脸也比较长(想到马脸卷福2333333),但是我有些英国朋友就说其实他不帅,而且他的头发是金色偏一点红色,在英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发色ginger色的男人是非常受到歧视的,哈利波特里罗恩一家不就是么,很多ginger的小男孩小时候也会受到欺负,因为他们觉得ginger是地位比较low的人的发色,而且ginger男普遍比较丑,可是我就发现很多ginger男很帅!(曾经被D强烈地鄙视和嘲笑过)继续说date,然后他到火车站的时候,开去他部队的火车刚刚好开走了,于是我们愉快地决定他跟我回伦敦,从伦敦再找火车开去那里。我记得在火车上聊天的时候很愉快,其实有很多时候我其实有点走神,尽顾着看他湛蓝的眼睛了(没办法,楼主好色对帅哥没有抵抗力~~~~(>_<)~~~~ ),到伦敦以后我带他去我最要好的中国妹子朋友家去吃饭,因为答应那个妹子回伦敦去她家吃饭的,然后我事先通知她我带个英国朋友去蹭饭,她愉快地答应了。虽然我知道这个剧情走向有点扯,但是确实是这样发生的。吃饭的时候他一直都是很腼腆的,大概是用不惯筷子或者是有点拘束,反正吃了没多少。出门的时候又很戏剧化地下雨了,我就问妹子借了一把伞。然后我俩就很浪漫地雨中漫步去火车站,我就搭着他的撑伞的手感觉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然后他买了火车票我们就去车站边上的一个餐厅点了酒。他给人的感觉就始终是很腼腆的,笑起来也是很害羞的感觉。我问他为什么紧张,他说一般都是比较自信的,碰到喜欢的人才会紧张害羞。当时把我萌的一脸血啊!在站台那里送别的时候也是发生了比较戏剧的一幕,我们拥抱告别了之后(在英国拥抱礼就和法国的贴面吻差不多),我亲了一下他的脸颊,然后他要回亲我的时候,我以为他会亲我的脸,没想到这家伙想亲我的嘴唇,我当下一时慌乱就躲开了,反正不小心碰了一下,他也就作罢了。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了,那么真的是纯情美好的傻白甜,不过生活永远是那么狗血的。
后来持续一周我都和他是手机电话不停的状态,真的是抓紧一切机会从早上一睁眼聊到晚上睡觉前。但是后来两周,虽然联系没断,但是他放了我两次鸽子,本来说要来伦敦看我也没有来。我后来比较伤心刚好休假就回国了两三周。然后后来回伦敦也比较忙就没再约了,当然也是内心比较失望。有一天他突然和我说他要去执行任务,具体哪里不能说,估计两周就回来,我说那好。然后,他就消失了一个半月,手机就是一直关机状态。我当时其实想到他会不会是匿了的状态,但是觉得他也没这个必要。一个半月以后的一天,他突然说他回来了,手机联系不到是因为私自用手机被没收了。我当时也比较天真就相信了,而且也很开心他回来了。大概就这样过了两周左右,他提出来要见面,我都约好某一天要去看他,没想到就在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又幺蛾子说第二天早上要去利比亚执行任务,虽然当时刚好英军确实是在给利比亚投放物资,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家伙肯定在搞鬼。我当时就问E,还把聊天记录截图给他看,问他意见。E说应该不至于撒谎,看语气特别诚恳啊。非常阴差阳错的是,我以前电话簿里不会存他们的全名,就是不会带姓,但是有一天突发奇想,觉得好多peter好多ben分不清,所以就索性都加上了姓。E也是那一次看到我和F的聊天记录,看到了F的全名。有一天E就给我电话,说我看了F的facebook,他结婚了。(这里给个背景,认识F之后我就要加他Facebook但设置问题不知为何加不了,我和他说让他加我,他也没加,再后来我就搜不到他这个人了,他说平时不用注销了,但是其实是把我屏蔽了,我当时不知道facebook那么先进,屏蔽掉一个人还能搜索都搜索不到,我试过几次看到同名同姓的人还蛮多的,其中有一个家伙就是已婚的),所以我听到E这么说,一点也不紧张,我说可能是同名同姓的人。他说不是,就是那个飞行员,然后把照片也发给我看了。我当时瞬间就懵了。而且下面的评论都是说恭喜他们夫妇的。结婚时间就是在他说的去执行任务神秘失踪的那段时间。我拿着电话和E说我挺难受的,他说你难受什么,你们又没怎么样,该难受的是他老婆才对。我说真的谢谢你,还好你告诉我,否则我还蒙在鼓里。所以也是这件事说明E是特别真诚的朋友。
现在想来确实是没什么可难受的,和这部剧里的Jenny在莫娘家里被老婆直接抓奸比起来,我确实是什么损失都没有。但是毕竟一直联系,总有一些美好的幻想,而且除了那些可疑的行为,F装得一直很好,基本是天天联系的节奏,完全感觉不出他是有另一半的人。

7.G是我遇到过最恶心的一次date,恶心到我甚至都已经选择忘记这个人的名字。我和G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他用词用句都很礼貌绅士,因为他是投行工作的异常忙碌,所以我们约在周五晚上10点去soho一家比较有情调的cocktail bar(据说也是美国有分店,会员制的那种)。坐下来点完酒,一上手聊天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的口音太posh了,而且讲话轻又很多吞音,我听的很吃力(楼主英语是还不错的,用E的话说,我是他认识英语讲得最好的中国人,没有中式口音,很多人都以为我是英国长大的)。当时我就觉得G是很装B的人,他开始说他家是上层阶级有什么贵族血统blablabla,又是IC毕业投行上班一脸不可一世的样子,我当时就想好吧反正我以后也不想见你了,随你怎么吹,我只要微笑点头就行了。然后两轮酒后他坐到我边上来,开始怂恿我晚上和他回家,我礼貌地回绝了,他问我为什么,说只是想更好地了解我聊聊天,不会随便乱来,我要是不喜欢可以再打的送我回家。我当时OS其实是,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啊,什么想好好了解都是bollocks,何况我什么准备也没有,也不可能随便去别人那里过夜啊。反正他一直劝我,我一直婉拒。然后,高潮来了,他就发脾气了啊,开始说各种难听的话,什么楼主其实和别人就是很随便啊,但是却不珍惜真正值得的人之类的(他完全不了解我什么为人就在那里乱讲啊),而且还特别神经质地反思自己,说他自己做人失败。我当时确实是太包子,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不用在那里受他羞辱的,但是我就石化在那里了,动都不敢动,就等他发完脾气然后各回各家。我事后真的差点气哭,打电话给朋友哭诉,闺蜜说还好你没有受到伤害,这是万幸了,我想确实是,现代这种网络相亲你根本不了解对面那个人华丽外表下是什么肮脏不堪的内在。我最近看了电影The Riot Club喧嚣贵族,看到那些英国富二代侮辱女主的时候,我瞬间理解了这些脆弱的公子哥儿们的内心世界了。其实被宠坏的孩子才会在得不到玩具时表现出恼羞成怒的难堪,所以G这样的人就是被捧惯了,当然他们也不懂得尊重女性。他们的那些绅士风度完全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女人还是附属品和玩物。

8.H是我在从国内休假回来之后认识的英国人,他也是我认识的最无聊却是最善良的date。他不在伦敦上班生活,在距离伦敦一小时车程的一个小镇。第一次见面他自己开车到伦敦来,我们去了我家边上一个希腊餐厅吃饭。第二次我们一起开车去了英国南部的一个海边城市。后来还有一起去过英国最美乡村。反正约会期间做的事都是很有意思很浪漫的事,但是我却总是不走心。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很想回家,抓住机会就用手机和闺蜜聊天。他基本每次聊天都是“在干吗”“吃了吗”“吃啥了”“晚安”这样的模式,根本没有什么深度简直无聊透顶。我一直觉得他很多行为不像英国人,虽然我也说不出典型英国人应该是怎么样的。他曾经被公司外派到北京工作过一年,另外在中国各地出差过将近一年,对中国文化也是比较了解,相处过一个中国女朋友。但是有趣的是,他不是我想象中英国人的有趣,我也不是他印象里中国女孩的矜持。H真的是一个善良体贴的好人,从来都是笑眯眯特别温和的感觉,有时候我会开玩笑欺负他,他也不生气不回嘴就只是笑笑,和H在一起的时候我甚至设想过我们婚后的生活,但是想的我一阵恶寒。那是一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两个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假期一起出游时旅途上没什么欢声笑语,我坐在边上困得只想睡觉。在他家里一起看电影,我也是从片头睡到片尾。最终我实在是受不了了,但是为了避免对他善良的心灵造成伤害,我撒谎和他说我可能很快就要回中国了,所以以后就见不到了。没想到剧情发展成了他突然间决定远渡新西兰学开飞机去了。好吧,反正也算是善始善终,现在偶尔也会聊聊,但是还是和从前一样聊不到一起。

9.I是我伦敦相亲道路上的一个休止符,也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最帅的对象。其实他比我小两岁,刚刚本科毕业开始工作。我从认识他开始聊天到见面隔了8个月。他是曼城人,家庭环境也是比较好的,哥哥姐姐都是牛津剑桥毕业,不是医生就是投行家。一开始聊天他给我感觉也是比较绅士体贴的,短信回迟了还会和我道歉。后来我就发现他确实还是小孩子,很多地方不是很成熟。有几次会深更半夜给我打电话聊好久,甚至有一次还喝醉了打给我。我向来比较青睐比我年长一点的男人,成熟的男人比较有魅力,也更沉稳,不会整天做出不靠谱的事儿来。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知道I是个小屁孩儿,不适合谈对象。他甚至有一次party从高处摔下来,摔断两条肋骨,伤好了又和朋友跑去亚洲旅游了一圈。他应该是属于很有趣,但是和我不搭界的两类人。I也是比较关心我的人,我们虽然一直没见,但是偶尔也会聊天。我碰到G那个变态的时候,事后就是I安慰我。但是他和E不同的点就在于,E很睿智很犀利,总是能说中问题的关键,而I的关心可能只是嘘寒问暖罢了。本来I一直说要到伦敦来工作了,后来又说先留在曼城工作,因为那个contract也只是一年的,所以他后来就开始在找别的工作,也有考虑去亚洲工作。然后突然有一天I和我说下周要来英国南边面试,面试完了可以来伦敦见我,我就愉快地答应了。见他那天我其实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原因),然后我记得我们约在kings cross st pancras这里,我说你别乱走了,就在那个霓虹灯下面我走过来找你。这里插播一下,其实相亲过的人肯定都有这种经历,就是虽然在网上聊过看过照片,但是真人和照片还是会有很大差别的,有些人不上照,有些人照片上特别好看。有些人在网上聊得很开心但是现实中是个闷罐,有些人现实中滔滔不绝你根本没有插话的余地。特别是见到人的第一个瞬间,感觉十分微妙。因为楼主是颜控加上又比较相信一见钟情,所以会特别期待第一面或者第一次约会经历。好吧,反正有几个相亲对象是我第一见面就觉得比较有chemistry的,一个是帅哥B,一个是空军F,一个就是这个I。可能共性就是他们都比较帅。总之见到I的时候就是粉红泡泡又满屏了。他也是比照片上帅好多,而且他那天刚好因为是去面试,所以西装革履外面黑色呢子长大衣脖子上搭一条藏青围巾大长腿西裤什么的简直帅惨了。(再胡扯几句,英国男人,确切说伦敦男人真的很讲究打扮,平时工作日满大街都是西装革履的长腿欧巴,特别集中的就是city/bank/Holborn/Canary Wharf这些区域,夏天再热地铁里也是西装衬衫袖扣的标配)然后我本来郁闷的心情在见到I的那一刻就顿时变成了心花怒放。然后我们就去heron tower这里一个bar喝酒,当时是大冬天啊,我俩竟然傻逼兮兮地坐在外面露天的天台上,简直冻成狗了。I就特别贴心地一直用双手搓热我的手,一只手搓完继续换一个。我当时就感觉他是那种很贴心很绅士的男生,可能这个也和文化有关。而且和他面对面聊天的时候就觉得他和平时手机上聊不太一样,可能更加成熟一些。他在见到我的时候就问我,晚上怎么样,他可以坐最晚一班火车回曼城,也可以去他伦敦的哥哥家住,也可以我和他当天一起回曼城。我说那让我再想想吧,因为当天房东在家里所以不是很想节外生枝。我觉得外国男生这点比较好就是他们不会强迫女生什么,有些中国男人(当然也可能我遇到好多人渣)虽然不至于强迫,但是会不折不挠地劝说,追女生也是完全癫狂的状态像牛皮糖一样。后来喝完酒实在是太冷了我们就回我家了,他进门的时候和我的室友以及房东随便寒暄了几句我们就进房间了。房东大叔还是比较好的,不会干涉我们的自由,室友也都有男女朋友会偶尔来留宿。第二天早上我送他去车站,当时说好我过新年可以去曼城找他。路过当初送F的站台,还是忽然有点感慨。总之后来就没有见过他了,新年前的时候我问他要不要去曼城看他,他说元旦要上班,我和E说,E觉得I在撒谎,很少有工作是元旦还上班的,我也懒得去验证了,因为我觉得I可能也就是花花公子的类型,周围女生太多了,一开始就知道他不是谈恋爱的对象,也没必要太认真,否则受伤的还是自己。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典型有些剧情的,还有零零碎碎一些只是见了一次面喝完酒聊完天然后就再也没有联系的。我觉得DATES这本剧里两对男女都很典型,Jenny代表了大部分的大龄女青年,她的心情我们可能比较好理解,就是要求并不高,只是想找一个体面的正常男人安安稳稳的生活,可能对爱情的追求并不多,但是寻寻觅觅发现都是人渣和奇葩。而Mia是少数极具魅力能玩又洒脱的女神,虽然貌似对什么都不care,主动放男人鸽子,一个男人黄了立马call下一个的,完全不掩饰自己的任性和缺点,一方面想要安全感想要被爱,一方面又舍不得刺激放荡的生活。Jenny在最后想开了,她需要的不是男人,自己也可以自信从容地生活。而Mia貌似找到了真爱,但是生活的本质注定让她不可能满足于平淡实用的David大叔。总之伦敦这个纸醉金迷的城市,天天都在上演这样活色生香的场景,大部分男女都是在寻找真爱的道路上屡屡碰壁,然后又站起来继续赶路。





 4 ) 他们用身体消遣,我们用他们消遣

我是一个喜欢看剧透的人,喜欢先了解大概剧情,在自己的心里小剧场拓展想象一遍,这样不容易感到意外,也会很容易感到意外。
    一晚上三小时刷完全部九集。知道开头,知道每集的结局都会是意想不到,但还是都小惊喜了一把。很喜欢这种sneaky surprise的感觉。
    明面上的date,不管是以相亲还是交友的名义,很大比例还是成为了ons,甚至还不到one night。(事实上我认识的很多人如果ons时候度过了one night,并且早上对方还先起床准备早餐,是会有点害怕的,有点太serious了吧?)就算是真的以寻找结婚对象为目的在约会的珍妮和大卫,也会遇上对方善解人意就被攻破心房认识一小时就滚床单,或是面对妖娆的美女就抛下现实考虑继续与她交往。
    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小秘密。
    剧中的胖子和亚裔女我都不喜欢。有些人说胖子中二的可爱,在剧中也还算把他当做正面人物来描写。但我就是不喜欢他,这种人留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啊?如果你真的是内心压抑需要他来拯救,那也就比比哪个更糟一些吧。亚裔女也就是zuo。出柜还是不出柜都是自己的选择,我不予置评,但是摇摆不定是什么意思。我要追求爱情,遇上爱的人我要勇敢上;但是我还有家人呢,他们会伤心的,我不想让他们伤心。哦,知道了。那也请不要纠缠Kate了。
    米娅,用国内的一种的说法就是玩够了,想找个老实人嫁了。但看得出她还是内心善良且敏感,用骄傲与诱惑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孤独。她的背景没有完整正面描述,倒也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种种的经历化成的气场与风情,并不是一件粉色毛衣就可以遮盖的。现实中很典型的普通居家好男人大卫,在爱妻离世后,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开始重新约会。好巧不巧遇上米娅,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可能的人。或是为了重拾自己的少年不羁时代,或是为了一时激情,或者就是一根筋,他们还在继续。高中辍学的小女孩会渐渐变成米娅吗?我想很多女人都是愿意活成米娅的样子吧。都说怎样的男人会喜欢怎样的女人,但所有男人都会喜欢这样的女人吧。就算嘴上不说,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珍妮刚出场时我还以为她就是个惯偷,利用笨拙无知来放松对方警惕性,用自己悲催的情感经历让对方心生怜惜,用自己大眼睛和天真的笑容来博得好感。不管她是怎么染上这么癖好的,儿时的不公与嫉妒心也好,某时某事的刺激也罢,希望她最后扔掉戒指的时候是真的把这一切都抛下了吧。也希望她真的把约会的霉运也都甩去身后了。该来的总会来的。不尊重爱情和婚姻的人,也终究会被爱情遗弃的。口头上的忏悔没有用,身体总是诚实的。
    想到医生,尤其是英国的外科医生,总会是有钱有地位,德高望重。然而影视剧中常常在德高望重背后会是道貌岸然。这么说史蒂芬好像有点太mean。毕竟人家有生理需求的时候是付钱的,不想和妻子过下去了就直截了当的离婚。偶尔淘气一下也因为自己还是太有责任心而穿帮。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太过无聊?都会过着过着就习惯的。
    Date是一种消遣,尤其是从网络结识,基本信息已经开诚布公,不需要通过练习搭讪学来礼貌而不显尴尬的打听,所以可以更加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的意图。不要说这是西方人才有的开放,只是在我国,分割成比较明显的两派,要么是走肾不走心的解决心理需求,要么是只谈物质的寻找结婚对象。你要是说介于两者之间,没有人会相信你的。
    还是就看看剧吧,够精彩,也够简单,消遣足够了。生活就是这么无聊任性又残酷。Take it or leave it, that’s all.

 5 ) learn to be a bitch

英国的编剧是不大能叫人失望的,一季才9集,每集才20来分钟,看完一点都不费劲,看似平淡但很多细节的处理可算是点睛之笔,Mia在医院里熟练的替病人换药留给人很大的遐想空间并期盼着这条线是否可以发展点什么出来,Jenny进出地铁时的余额显示前后呼应,Callum一开始就不停叫嚣的零容忍原则最后被决定释放自己的Erica喊了出来等等。场景不多,剧情发展几乎都靠大量对白在推进,这是最考验编剧能力的了,就像我喜欢的另一个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几部电影《杀戮》《水中刀》等,单一场景,固定人物,大量对白,如果对白不够精彩,观众很有可能就呼呼大睡了。一般这样的片子人们都会觉得无聊,不够dramatic,但事实是相亲男女这部剧基本上集合了所有的极品,每个人物几乎都能延伸出一个故事来。
印象最深的是Mia和Jenny两种截然不同的女人,唯一的共同点都很缺爱,Mia碰到了多金风流男Stephan和憨厚老实男David, 周旋在两人间,总有一个backup,现实中我们称这类女生碧池(此处褒义),而Jenny却不停地遇见Loser, 当她和第十一还是十二个男人相亲时,她的坦诚和掏心掏肺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结果,最后终于释然,决定尝试一个人的生活,当她微笑着自信满满地走在大街上时让我想起来另一部讲述两性关系的电影偷心里的最后一个镜头,Natalie Portman离开了错误的男人,自信从容地走在大街上,所有男人都为她身上散发出的光芒而侧目。Jenny未必能到得了Mia的段位,但至少不会再因为那股强大的desperate的气场吸引到更多的Losers。记得上司曾经推荐过一本书叫 HOW TO BE A BITCH, maybe it's time to learn how to be a bitch:P

 6 ) 貌似叫相亲男女更贴一点

101 David & Mia

居然看见了少狼老婆小护士!
五分钟后居然就有变粉趋势?
第一集完已彻底拜在她好看风衣的大长腿下!

腐国人民相亲真是快狠准!
目测是通过啥eharmony网站勾搭的,David看似老实却在职业上撒了大谎,为吸引妹子点击是下了大决心了!
Mia这打扮这妆容御姐气息铺面,对话中频繁的略有掩饰意味的笑声和句不成句的躲闪背后估计也是一段要做未来剧情定时炸弹的不寻常往事。

还得感谢腐国首都的打车难成就了第一集的419。


102 Jenny & Nick

就喜欢反转剧!

Awkward女小心谨慎却又管不住嘴地说些有的没的,按初面标准看显然要被壮富帅鄙视了,对方却违反常情地一直温柔耐心相待,甜言蜜语不算,还不惜伺候在洗手间门口来一嘴。女主的小不正常隐隐让剧情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正当要上演love actually的戏码时高潮终于来了!女主一秒钟变机智,前后两次的交通卡余额让人不得不暗赞细节的处理。

Coupling后男欢女爱题材最爱!


103 Mia & Stephen

看得饿死了!虽然是腐国料理!精致范儿的吃货和我这种重量不重质的吃货果然有鸿沟样的差距!你看人家这么瘦!

Mia女王好霸气!来谁灭谁!气场上简直龙妈附体!


 短评

看过E4,陈小姐与什么皇,毫无火花唯有gay尬。就不信有人第一次面姬能边被摸大腿胳膊大腿边畅聊ex,哼!

6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Miss London

7分钟前
  • Wingsu
  • 力荐

现代约会中的人生百态。。。mia各种极品

9分钟前
  • ..Rita
  • 推荐

卓别林的孙女很有味道。目测这是一部类似于“before”系列的【男女清谈】剧。编剧竟然是大热青春剧Skins的BE,太牛了这厮!(要下蛋请看我的剧评)

13分钟前
  • 高歌
  • 力荐

卓别林的孙女真厉害,气场全开。华裔拉拉那两集超好看!既然要捧,打四星不是我的风格。

18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喜欢E01和E04

19分钟前
  • 人可
  • 推荐

能不能改名叫 约会? 拍拖男女里面有同性恋剧情好不好?

20分钟前
  • 后羿
  • 推荐

那些侍应很重要。

25分钟前
  • vivi
  • 推荐

莫娘又演渣男了;whitehall女盆友和鲜肉里的好舍友成好gay蜜了;为什么出了The Hour卓别林家的孙女我就喜欢不起来了呢。。。。其实就是网友见面记,哎~寂寞真难治

27分钟前
  • 杰拉奇
  • 还行

Hey the brilliant case! Love the attitude!

30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http://www.yyets.com/resource/30174

34分钟前
  • .
  • 推荐

没有地久天长。征服熟女的不会是浪子,只能是老实人。

39分钟前
  • 萤火虫子
  • 推荐

好棒!!!!!【指第四集

40分钟前
  • Y
  • 推荐

莫娘娘

43分钟前
  • 酚酞
  • 推荐

短小精悍的剧,每集都有一个爆点

46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不就是网友见面么,还是被腐国撸出了新味道。熟悉的配方,全新的味道哦。

48分钟前
  • 从此以后
  • 力荐

Suddenly, I felt winter or summer, it doesn't matter at all. Right matters.

50分钟前
  • Mr.Mc
  • 推荐

太好看了啊,完全那种爱是诗人与神经病的感觉!!!

52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跟以前一见钟情的英剧不一样,总觉得好像有点普通,看多几集觉得可能是因为里面的主角都明一定经历的某些方面都失败过的人,所以不像一般英剧的少年一样任意妄为吧。更合适这片子的译名该是相亲男女。另外卓别林的孙子在这里形象不错,性感得很。另外主题曲真好听

53分钟前
  • nikki
  • 推荐

1:欲擒故纵。2.节外生枝。3.干柴烈火。4.侠女天威。5.梨花海棠。6.以进为退。7.败兴而归。8.非诚勿扰。9.真爱至上。

5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