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2006

战争片中国大陆2006

主演:陈坤,曾黎,王雅捷,毕远晋,李丽虹,秦卫东,魏宗万

导演:陈逸飞,吴思远

播放地址

 剧照

理发师2006 剧照 NO.1理发师2006 剧照 NO.2理发师2006 剧照 NO.3理发师2006 剧照 NO.4理发师2006 剧照 NO.5理发师2006 剧照 NO.6理发师2006 剧照 NO.13理发师2006 剧照 NO.14理发师2006 剧照 NO.15理发师2006 剧照 NO.16理发师2006 剧照 NO.17理发师2006 剧照 NO.18理发师2006 剧照 NO.19理发师200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3:06

详细剧情

理发师陆平(陈坤 饰)凭着自己的好手艺在大上海过着平凡的生活。日军侵占上海之后,一次意外的事故使他不得不远走他乡,自此开始了长达半生的颠沛流离。逃往江南古镇之后,陆平遇到了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宋嘉仪(曾黎 饰),俩人一见钟情,无奈宋嘉仪婚约在先,其父宋丰年也想借女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有个依靠,将宋嘉仪嫁给了国民党军官叶江天,嫁为人妇的宋嘉仪从未停止对陆平的爱恋,而陆平在颠沛流离的大半生除了自己的手艺始终没有放下的还有这份感情。一生情缘,半世坎坷,乱世之中这对有情人如歌如泣般演绎着他们的人生与爱恋……   本片根据凡一平同名小说改编,是导演陈逸飞生前最后一部作品。

 长篇影评

 1 ) 《理发师》批判之一:一班烂编剧在陈氏油画上的涂鸦



题记:
老谋子说:故事是一切的基础。确实如此,能够打动人心的不会是画面和数码技术所产生的大视觉,波动心弦的是人的真情。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image2.sina.com.cn/ent/d/2006-03-28/U1512P28T3D1030028F326DT20060328171241.jpg[/img]

《理发师》的每个段落都可以成为一个好电影,可惜,现在观众见到的只是一把没有头绪的乱草。
陈逸飞身前曾经选择了姜文主演,后来的闹掰对于电影有了什么影响我们不得而知,然而,面对这样支离破碎的电影我真的很想知道姜文的想法,《理发师》的主编剧凡一平是是陆川那个破烂电影《寻枪》的编剧,这样看来编这种胡编乱造是这位仁兄的一贯了,据说在八位编剧里有一位上海的诗人默默,在影片里嘉仪骑着脚踏车的场景让人再一次看到《雨巷》式的冷饭。
诗意不是刻意,再美的影像没有故事支撑就是徒劳的,《理发师》最大的毛病就是随意性,主角陆平的生活完全是编剧硬塞的,尤为滑稽的一段是宋丰年听女儿宋嘉仪的 “壁角”戏,这个促使陆平出走的理由却只是为了一段牵强的抗哈戏,剃头更绝,竟然有一位爷因为剃头而痛哭流涕,大家可以在《四万万同胞》或者其他四十年代的记录片里看到,那时候光瓢是一种风气,接下来编剧制造了自己心目里的悲壮,那些托陆平带走的头发将滑稽地出现在鬼子杀寡妇相好的场景里,在那刻杀人不眨眼的鬼子竟然放过了这个固执不愿为鬼子剃头 的汉子,为了塑造人物编剧显然毫无顾忌地造就所谓的豪气,同样,这些头发最终还会造就一场诗意的结尾,作为反动派将领妻子的宋嘉仪竟然可以脱离人民的监视远赴西北和表哥(情人)诗意会面,我不知是编剧缺乏对于中国当代史惨烈的了解还是不愿向当今的人民阐述真实的历史,这样的创作态度作为一部貌似的平民史诗,写实主义题材而言是不够严肃的。
北京记者瘦瘦安同学说:起码陈逸飞够真诚。何谓真诚,难道画面的雕琢就可以称为真诚的化,那么高农民是全世界最真诚的人,因为高农民在他的作品《我心依旧》的最后还是不忘记告诉人们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如此做派比陈逸飞的《理发师》“棋高一着”。
故事的硬伤让这部电影失去了感人的力量,陈逸飞所构造的画面最终因为故事的原因失去意义,作为当代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陈逸飞先生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应该有着他的地位,他在1995年执导的根据三十年代现代派小说家徐訏《鬼脸》改编的电影《人约黄昏》(编剧:王仲儒)是1976年代之后最有上海气息的电影之一,而男主角梁家辉先生很好传递了上海当年知识阶层所特有的儒雅和性情,模特出身的张锦秋则让十里洋场的旗袍女子媚而不妖,在当代的电影演员里可谓难得。有人说《人约黄昏》的剪辑凌乱,其实,正是这种剪辑极好的传递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在《人约黄昏》里无论环境氛围还是人物塑造都是成功而到位的,特别是他对于殖民地文化的区域性划分非常清晰,小说描绘的女鬼居住的平阴桥以西地区在影片里被准确描绘,那间转角的胭脂店更是很好反映了石库门建筑的特点。
在《理发师》的拍摄记录片里,我们看见了已故的陈逸飞先生事必躬亲的创作态度,这些影像作为画面本身很有特点,闸北轰炸的那段戏里陈坤和剧组对于那个演尸体的群众演员的关切也值得我们赞许。可是,电影本身叙事的硬伤让这部电影成为了陈氏的素材,非常可惜。
这部电影最为滑稽的是陆平在国军里的戏,他的陷入和他的临阵脱逃都显得随心所欲,影片里对于国军妖魔化的描写无非是为男女关系的龌龊的便利。
租界杀鬼子军官更是儿戏,显然编剧对于租界历史的欠缺造成的,按照影片场景,陆平的店应该是老闸捕房管辖,日军军官当众强奸在租界似乎有些演绎过度,民族仇恨和历史之间的舍取应该慎之又慎。
这样的纰漏在影片里还有很多,小镇结婚、寡妇撒娇等场景都有许多毛病,大家看看就知。
可是,艺术不是靠对于一位已故优秀画家的尊敬而人云亦云赢得的,《理发师》没有一个好故事是他大的硬伤,先生已去,没有他的关注下的剪辑是无法完全算成他的作品的,我们可以把陈先生定格在胶片上的每格画面都当成一幅画来欣赏,然而,电影不仅是需要有意思的画面更加重要的是有好故事,没有好的故事再好的画面也无法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毕竟真正可以进入人们内心的是关于人性的一切。

中国电影在当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缺乏和观众沟通的平台通道,整个平媒都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愚妓把持,他们的恶品味直接导致了观众和电影院的距离,我们可见的电影评论往往变成攻击他人诚意的作品,就像那天王宝民导演对我说外国人十分不理解中国人对于自己优秀导演(如陈凯歌)的攻击。其实,攻击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给我们的本土电影提一些建议,谩骂是无法振兴中国电影的,我们要做的是一种激励,这种激励的本身应该是善意的。

(批判之一,未完待续)
【附录:影片资料】
《理发师》2006中国
英文名:《The Music Box》
导演:陈逸飞 执行导演:吴思远
艺术总监:吴思远
主演:陈坤、曾黎
片长:110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3,欣赏性1(无法证明是陈逸飞作品)

2006年5月1日 星期一 上午03时59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2 ) 小人物的执著

《理发师》是一部淡淡的片子。淡到在抗日的大时代背景下,没有硝烟,没有激战;淡到在上海滩这个十里洋场,没有霓虹,没有火花。有的只是一份淡淡的执著,这份执著,交织着一出哀怨凄美的爱情。
 
影片开始的布置甚为精当,紧凑的小屋,狭长的巷子,残破的壁垣,昏黄的小镇。技艺高超的理发师陆平,提着他的工具箱,离开他意外杀死日本军官的上海,逃难于此,投靠他的师伯宋丰年。这个不起眼的小镇,正是陆平与宋嘉仪命运交错的开端,也是陆平颠沛流离的开始。然而,一见钟情的陆和宋,却难以各自倾诉心中那份情爱,只能以“表”相称,暧昧的背后,是对现实的妥协与屈服,是对命运无言地抗争。然而,这样的抗争,未免甚是无力,胸中的执著,需要等待命运的安排。
 
做头,捉鸟,骑车,嬉戏,陆和宋温馨快乐的场景终究短暂,他们单纯而精心营造的柏拉图“围墙”,不但肯定会被推倒(宋丰年推倒那个墙壁),还会被炸个粉碎(陆平宋嘉仪摔倒在草丛里)。不过,这一切陆平都不会在乎,他惟一在乎的,是他的工具箱。他宁愿相信,自己不过是大海中的一帆小船,没法自己掌握航行的方向。与其去争取,不如守住他手中的理发刀。
 
影片要描写的陆平是腼腆自卑的,甚至是怯弱的。无论是在小镇里,还是后来的军旅生涯,他淡淡的笑脸,避让的眼神和惊恐的神态,都无疑折射了一个大时代下小人物荒唐悲惨的境遇。大时代中没有大场景,只有这位弱者的各种片断。这些片断虽然时断时续,甚至有些地方颇为牵强(比如宋丰年的出场、劳改场的巧遇、那封在的信函、大漠中宋嘉仪忽然出现),但构成了一幅幅精巧的画面,细腻而真实,展现出一位近乎偏执的理发师屈从于时代安排却执著于理想的无奈与凄凉。
 
据我看来,这份执著分两条线走,主线是理发刀与工具箱,其中穿插着一条爱情副线:理发刀是能够操控的,即使小人物也能掌握在手中的——即使它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给人做个头而已;而爱情却是自己把握不了的,只能由时代去安排。最终,导演给了陆平圆梦的机会,让这两份执著,划了一个交叉——在解放战争之后,陆平在西北劳改场遇见了曾经让他剃过头的同志,然后又在荒漠的一颗枯树下等来了他的宋嘉仪。中国解放了,陆平也解放了,他和宋嘉仪在经受了二十多年的精神折磨和情感摧残后,还是携起了手,沿着枯黄的沙走回属于他们的自由世界。陆平的工具箱被遗留在树下,那部留声机一直在转,仿佛记录着一路的颠簸和心酸,记录着这个已逝的无情岁月。
 
此外,影片在主副线交织的背后,还有一幅大构图,那就是宋嘉仪、张寡妇与俞棉三个女人的一台戏。
 
宋嘉仪,代表的是爱情的执著,是一种有节制的叛逆,她不能主宰自己的终身大事,但她始终不放弃那一丝丝仅存的希望,在饱经命运的洗礼过后,终于在西北的荒漠中找回自己的自由;
 
张寡妇,毫不避讳、坦荡无拘地追求自身的欲望,犹如叫春的猫,她有她选择的权利,这是她的执著。在民族大义面前,她会忠诚于给过自己快乐的男人、会勇敢面对鬼子的枪。人是虚伪的,像张寡妇那样,或许才是生与死本来的面目;
 
俞棉,这位上海女人,令得陆平辗转奔波,最终他们得以相遇在际遇交叉的饭桌。虽善良使她宁愿安心成家,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事实,任凭给了她好处的叶江天的摆布与强暴。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浓妆淡抹正相宜。影片没有给予这三个女人轰动的背景烘托,没有给予这三个女人过分的情节渲染,只有一系列貌似平淡的镜头组合,但这已经足够,我们不要大场面,不要复杂的情节。因为我们读懂了她们——在作为小人物和时代的弱者的身上,那份始终坚守着的执著。即便,这种操守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认为她们不过是随时代洪流而漂泊的牺牲品罢了。
 
很多人认为陈逸飞这部遗作故事简单、情节突兀、构造松散,而我认为,这恰似片头出现的油画,讲究的是一种画面的延伸,这些画面纵使像拼图,也能给人无限想像,因为它们讲述的便是与之搭配的小人物们的故事。画面以昏黄、灰暗为主,以小场面为主,伸拉有度,弥补了宏观场面铺排的不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陆平的戏份足,然而台词少,所以演好这个人,靠的是出神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而陈坤恰到好处地做到了,很好地展现了一个处于时代洪流底层的弱势理发师的命运。
 
这部片子看完了,有一种去博物馆看过画展的感觉。要的不是情节,而是一种意境。相信你和我,暂时也是个小人物。我们能掌握的,也只是手中这把“理发刀”。《理发师》属于旧片了,在此也想推荐一下。尤其喜欢艺术的朋友,不要错过。

 3 ) 被陈大师摞下的理发师

原本以为是文艺片,现在看来,与《小城之春》那样慢的话剧式片子相比,《理发师》、《茉莉花开》都是讲命运沉浮的故事片。一开始,理发店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摩登卷发、女人的挑剔和媚态、年轻理发师的陪笑以及老唱片的咿呀转动,与抗战时的土壕、士兵的长枪、紧张的表情几番跳接。当枪火将玻璃碎片震在留声机上,二者承合一处,故事开始。
胶片经过泛黄与曝光处理,沧桑而富于张力。陆平在逼仄的巷子里走,四面是墙。忽然闪过邻家女孩骑自行车的背影。他年轻的嘴角有了微笑。女孩在石板路上颠簸,意味着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然后,自然而然地,一段小镇生活开始了。刘寡妇的引诱与胜哥在白马上的调情,都阻止不了两个年轻人的情愫萌生。嘉仪在背后吓他,在漆黑的夜里与他捉一只受伤的鸟,在金黄的麦浪里,在自行车上靠在他的背后……任机翼自头顶掠过,也掠不去日后他心里这一段记忆的灿烂辉煌。
片中有几个对看的镜头,均有脸部特写。宋嘉仪始终无语凝噎,女人始终在男人的笼罩里,等待他也好,眼睁睁从他身边走开也罢。而面对荒谬的处境,陆平也毫无办法,无论他笑一笑看着她走出去做随军嫁娘,还是留下来做抵抗共军的七十一师师长,他只有无奈地转身,手插在裤袋里凄然而去。
第54分钟时的转折很突然,结尾也过于理想化。不知道陈逸飞究竟拍到哪一个镜头时,永远摞下了他的《理发师》。

 4 ) 《理发师》

《理发师》
一直对姜文印象不是很好,总听说他干扰导演的创作,在片场吆五喝六、自大之极。观影之前,对《理发师》的那场风波自然也偏向陈逸飞一方。看完电影才发现自己错了。姜文的做法或许不大妥当,但他对这部电影的认识似乎更接近这个故事的本质。他和陈逸飞的争执不是导演风格的差异,而是认知上的差异。尽管我也偏爱唯美的风格,也喜欢小桥流水的意境,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有婉约的手法讲述,尤其是像《理发师》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
《理发师》确如姜文所说,带一点黑色幽默的色彩。表现的是小人物在大历史面前的无力,个人的命运在历史波澜的推动下发生了匪夷所思的改变。一个小小的理发师心不甘情不愿地成了国民党的将领,在不经意间,一会儿成了英雄,一会儿成了叛徒。这样的经历看来可笑,想来却有一份身不由己的悲哀。
导演的再创作必须建立在剧本的基础上,必须在尊重剧本气质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如果端庄优美地讲述一个荒诞的故事,结果只能是一部既不唯美又不荒诞的四不象。
陈逸飞是视觉大师,这一点无可争议(虽然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在视觉上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然而他对表演的掌控真是不敢恭维。整部影片的表演不仅幼稚可笑,而且俗不可耐,基本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产电视剧的表演水平上。最糟糕的人物就是那个寡妇和她的情人,好端端的一个卑微人物也有高尚气节的故事就被他们演砸了。最糟糕的桥段就是那个结尾。老情人相见这种情节落入俗套也就罢了,更可怕的是表演上也处理得拖沓乏味,真是俗上加俗。曾黎的表演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我只觉得,跟她相比,陈坤简直就是表演艺术家。
电影拍成这个样子也不好全怪罪陈逸飞,因为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也许远比电影本身来得精彩。该电影背景之复杂不是我一个普通观众所能说清楚的。况且陈逸飞也去世了,电影结尾也弄得像纪念陈逸飞的纪录片一样。对一个逝者指手画脚本就不厚道,此情此景,愈发让人觉得再说什么都不合适了。

 5 ) 去龙门古镇就想起了姜文

去龙门古镇就想起了姜文

龙门古镇位于杭州地区的富阳市,离杭州也只有30公里左右。
十年前在杭州边上买了房,就喜欢东走走西走走的,就走到了这个龙门古镇。
那时龙门古镇就是个古镇,很原始很古朴很过去。
我在那里面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已走在哪朝哪代了……小桥流水流淌着上千年前的历史,鹅卵石上还依稀能寻见“孙权”的踪影……但三国故里的名声在没有经过包装前是没有销路的。
我在古镇里游荡,观赏着孙权后代们悠闲的、贫困的、过去式的生活,很潇洒,很羡慕。
这是8年前的事了。

画家陈逸飞做完了画家要做导演了,拍了两部怀旧片,又要拍《理发师》了。陈逸飞就是陈逸飞,他发掘了古镇周庄,又在千百个古镇里选中了“龙门”!
古镇龙门就因了陈逸飞那时在这里拍《理发师》就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了。不光是陈逸飞、不光是《理发师》,更更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演员姜文。

说起姜文,那些狗仔队就都禁了声。问他们干吗禁声,他们就更禁声了。原来狗仔队们也只会“老太婆吃柿子,拣软的捏”。姜文可以八卦的事情不少,敢八卦他的不多。无论是他和刘晓庆、无论是他的原配是兰眼睛,他的女儿特别漂亮……历来就没见大报小报的娱乐版敢八卦他的隐私。

那时拍《理发师》时姜文来到了龙门古镇,带着他的现任太太周韵一起来演对手戏,同样也没有八卦文章敢出笼。

后来就不行了,姜文罢了演,《理发师》要停机了,媒体就报道了,但姜文为什么罢演,为什么停机还是说得朦朦胧胧。直到选出陈坤来顶替姜文,再直到导演陈逸飞命丧黄泉,舆论才连篇累牍地说个没完没了,没完没了。但,在我看来,也都没说到“命门”处,也都只在边缘叨叨叨叨而已。

后来姜文带着他的现任夫人周韵到处去推广他的新作《太阳照常升起》,媒体又提起了当年的《理发师》。说当时姜文力推周韵出演《理发师》中的女主角,但陈逸飞对周韵不满意,导至姜文最后罢演,(导至陈大导演的最后死亡)。现在媒体提起过去只是为了表明姜文是个真男儿!看,姜文是个为了他的心爱就敢于不顾一切的真男人。
姜文是个血性男儿,就像黄秋生说的那样,他绝不会为了利益而改变他的审美追求。就像刘晓庆这样在大姐大,在姜文第一部电影里有过多少情感或是金钱的投入,而且这种投入是不计回报的投入。
这种血气方刚的男人是最最招女人们深爱的,因为这样像男人的男人是很很能写出一些浪漫史的,尤其在当今阴盛阳衰的年代里。但,两个真男人碰到了一起,就要演出像《理发师》这样的影坛悲剧了。

看姜文导的第三部电影,绝大部份的观众都说看不懂,看懂了的也都是“皇帝的新衣”中的看客。姜文是不管观众懂不懂的,他虽说不是拍给22世纪的人看的,但他也不是拍给平头百姓看的。
为了这个温州美女,我看姜文真是煞费了苦心,周韵的戏份重重的,但恰恰暴露了导演的私心,一个不大像演员的演员,那怕两个小时的镜头都给了她一个人,我看也是没用的,越多出镜就越暴露出她的缺点。后来《太阳照常升起》大大的推广,铺天盖地的宣传,可惜了广告费,票房就像现在的股票,一个劲地往下掉。

这两天没事,我又去离我住处不远的龙门古镇。过去进镇不收门票,现在要60元钱,弄不好还要80元钱。小桥流水古居却都没有姜文去前好看了,到处摆满了赝品,就像村里的人全是孙权的后代一样。

我想姜文是绝不会再游龙门古镇了,这里给他留下了太太不好的口碑和回忆,但青山依然在,几度夕阳红。龙门还留着姜文、周韵的“倩影”,那是段抹不去的过去, 是段令人心酸和各种回味的过去。

 6 ) 这份爱剪不断理还乱

影片讲述了一个小人物颠沛流离的一生和他历尽波折的爱情[

大上海的小弄堂里,陆平,一个懦弱但却有着深深的民族尊严的理发师,总是怀抱着他的宝贝箱子,满怀欣喜的为别人理发。

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当两个日本鬼子步入陆平的理发店,他将面对的顾客,开始更为了侵略者,以及与侵略者有着勾结的汉奸与贵族们。技艺高超的理发师陆平,因意外杀死了一名日本军官

日军少尉被剃头匠干掉的消息传遍了遍地租界和老外的上海滩,上海不再是宜于久留之地。匆匆的跳上了火车,从此改变了人生原本的轨迹。

陆平逃往江南古镇之后,投靠他的师伯宋丰年,与宋丰年的女儿宋嘉仪,俩人一见钟情,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人纯洁的爱情在战争的阴影下,却开放出了最为灿烂的浓情与爱意。陆平想要逃避与嘉仪的感情,却因为一次意外的共产党员偷袭日本军队事件带着手伤再次回到了小镇。

然而宋丰年为了女儿日后能有所依靠,将宋嘉仪嫁给了国民党军官叶江天,做了他的姨太太。无情的世事和难以抗拒的命运,生生将二人分开,面对日军对祖国同胞惨痛无情的杀戮,陆平的报国热情逐渐得到显现和提升。日军的“服务”中重新上演。尽管那回割破的不再是日军官的脖子血管,而是自己的手指。

1945年,日本人无条件投降

命运弄人,陆平又因在抗战期间曾随着宋丰年进过日本军队的军营而被误为汉奸处死,在炫目的阳光下,他背后的枪口冰冷而静默,千钧一发之际,嘉仪救了他,在叶江天的安排下,陆平戏剧性地被任命为国民党军官。

然而,陆平志不在此,他一心迷恋的仍是理发,这引起了叶江天的极大不满和鄙视。然而对于嘉仪而言,能够经常见到陆平则是最幸福的事。随着二人感情的日渐加深,嘉仪铤而走险,以去上海见姑妈为借口,要陆平单独陪她前往。

在上海,他们久久积蕴在心中的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但叶江天的到来,却再一次将他们推回到冰冷的现实中,叶江天派陆平去运送一批粮食,其实是一车鸦片,死的是他的司机,而不是他。他由少校而上校进而为少将,他成功又一步一步从一个理发师提拔为参谋、团长、师长。

新中国成立后五年

解放战争后,陆平被解放军俘虏,关押在西北的一个劳动农场进行改造。劳动农场的场长就是当年陆平为他理过发的新四军战士郑文斌。他告诉陆平,一直深爱着他的宋嘉仪并没有跟随丈夫叶江天逃往台湾,而是毅然返回家乡,并一直在那里苦苦地等待着他。

在一片荒漠的惟一一棵大树下,陆平终于等来了他深深相爱的宋嘉仪。历经近二十年磨难后,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短评

陈逸飞讲故事还是不行,磕磕巴巴的感觉

7分钟前
  • blb
  • 还行

事实证明,逸飞毕竟是画家,做导演的火候欠缺啊。

8分钟前
  • 比比比比
  • 较差

三分给陈逸飞,美术瞎搞了。

9分钟前
  • 孟克依
  • 还行

其实还可以演得更好

14分钟前
  • 小p
  • 还行

曾黎和王雅捷是同一种类型。

17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一般般

20分钟前
  • 今年夏天
  • 还行

理发师想要你的命好简单哦……

25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还行

只记得徐若瑄的美。

28分钟前
  • 从前有一只考拉
  • 推荐

陈逸飞先生的遗作,想拍出一部人生传奇,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32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做作。

37分钟前
  • 忆拉罐
  • 较差

陈坤是中生代演员中为数不多可以胜任各类题材的男演员。剧情片、文艺片、商业大片、主旋律、青春片等等都被他演绎的游刃有余,只是这个故事欠了些火候,演员的表演空间被挤压了,虽为遗作但并不精彩。

42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无论何种境况,他都能这么淡定,有点假了。而贯穿始终的主旨爱情戏也同样生涩,毫无荡然回肠的质感。

46分钟前
  • 阿妙妙
  • 还行

这样的爱情 只出现在电影 和从前 你敢不敢 这电影从stoke on trent 的 Quality Hotel Stoke 看到London 用了3个月时间 2009.12.25 London

51分钟前
  • 饲养幻想
  • 还行

短了,如果片长再长1个小时或更长,这片子就有味道了。

5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好片。为陈坤的半道接班鼓掌,更应为陈逸飞的理念鼓掌。

57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广东惠州TCL出品,浪费电…影。我真的替导演觉得痛心,为了这样一部片子积劳成疾,劳命都不要……哎,真不值得啊。

59分钟前
  • Rangi
  • 很差

演员选成这样,可惜了这个画面了

1小时前
  • 陈德柱
  • 还行

拍的不错 逸飞老师

1小时前
  • 未卜
  • 推荐

附庸风雅得很无味

1小时前
  • 心有猛虎
  • 较差

很一般。

1小时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