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劫难

战争片大陆2010

主演:刘迈,梁思琪,孙荐玺

导演:肖风

播放地址

 剧照

大劫难 剧照 NO.1大劫难 剧照 NO.2大劫难 剧照 NO.3大劫难 剧照 NO.4大劫难 剧照 NO.5大劫难 剧照 NO.6大劫难 剧照 NO.13大劫难 剧照 NO.14大劫难 剧照 NO.15
更新时间:2023-11-19 20:33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九一八时期的东北。小子爹(鲁秋实 饰)与日本“商人”川岛(堤裕晖 饰)相识了十几年,事变发生后,川岛一夜之间翻脸不认人,令小子爹十分惊愕。小子爹是西台屯的大户人家,方圆百里都是他家的土地。他最大的遗憾是没生下个接续香火的儿子,所以,当老来得女后,他给闺女取名小子(梁思琪 饰)。家里的长工有个儿子叫春阳(周宏赛 饰),他专门雇来陪小子玩。眼看阴历年快到了,小子的二姑(刘迈 饰)是好热闹之人,她提前张罗着春节怎么象往年那样热热闹闹的过。不料,川岛带人缴粮来了,他们武力血洗了西台屯,为的是为日本开拓团的到来清除障碍。小子爹被逼当了汉奸,二姑发誓就算搭上这辈子,也要驱逐鬼子......

 长篇影评

 1 ) 现实百搭剧情,精心挑的背景,这才播得出

广袤庄稼,丰殷足食,筵席忙碌,两小无猜,然后被几个孩子间的冲突打破,走出日本人,来收粮食的,收购;再转眼,就是抢了,“按土地的面积推算粮食的产量”,“我们讨厌说谎”,俩孩子荒凉野岭,“不被冻死也被饿死了”;最后,抢粮、杀人、占屋,还要垦荒,“我是在救中国”,“我得把二姑,收起来”。情节挺简单,“九一八”这么个大背景下东北一家子人的事儿,导演编剧也好,三言两语就描出来了,简了。
最有东北味儿的二姑娘,少媚、宽厚、泼辣、任性、摆浪、硬骨头。过年扭秧歌,跟提枪拿刀的日本人在院子里掰扯“我打一生下来就在这儿,这屋是我的,地是我的,粮食也是我的”,万马齐喑第一刀;嬉笑怒骂、疾风骤雨也扭捏羞红,“咱俩从小一起长大”,从日本人马下爬起来“这么大的人了,整的跟泥鳅似的”;叫小子回去偷衣服、披风、胭脂、唇红一干东西“可是纪大哥我不嫁给他真是不甘心啊”;弑敌夺驾单枪匹马也敢临城叫骂,“我是真生气啊”,被老纪开导“那我以后告诉你还不行吗”;一直到最后仇了事毕,都不带吃亏的。
大哥敦厚,玲珑,遇事化了,一家顶梁柱风骨很透,我自己忍痛挨打吃亏被骂罢了,老婆孩子姑爷仆人还得靠着我呢,所以我不能倒下——责任感什么的都说烂了,但就是这样。大哥疼小子,断指去臂痛都忍得住,受不了小子落下,后来憋足挣扎着也得摁地窖里。后来说把全村人害了这事儿,怨不得。
王五儿招人喜欢,面软怂颓但还是惹人爱,靠着留学回来的日语闪转腾挪,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的也明白。大哥亲他,这俩男人一脉相承,“等你吃饭”。会讨姑娘欢心,送围巾“爱是不能被理解的”,真疼人“我把那边安排妥了就来找你,陪老婆打猎了”,也有男人味儿“你吃中国喝中国,还杀中国”。
小子浑,春阳让她,老纪说二姑娘“那要我们这帮大老爷们儿干啥使得啊”“得打一回日本人了”。
小子二姑娘楞、硬,说恨道仇,一泻千里,混不吝滚刀肉;大哥王五不是不恨不仇,只是容不得你恨你仇;老纪嫂子春阳背景角儿也大众化,因为那个时候大众就是那样的。大巧不工,有的时候真心没必要卖弄大技术小雕饰,精纹理妙轮廓,细形象粗背景,潮台词古立意,平铺直叙自然天合。
另外搭一句,艺术作品这东西,不管音乐电影文字绘画,从作者脑子里出来的时候一个样儿,一合自己又是一个样儿,再想能不能骗得了观众哄得住媒体赚的了票房那就是另外一样儿了,这还没加上看投资人脸媚领导人心送广电局审这些道流程。
本来我想娶林志玲的,看看自己钱包父母脸色丈母娘态度闺蜜身价,当然还有单位领导的批示,娶到手的也就是凤姐了,好一点芙蓉。
所以,导演说这一家子事儿,也算是屏幕上最能贴近现实,大背景渲染,也就是“九一八”了。不信你把年代换成21世纪某年“一家子本来衣食无忧好好的后来一群人来买庄稼然后发现其实可以白抢再到最后不但粮食,女人房子土地也抢要,还要绝后患把人处理掉”这么个剧本,一家子的事儿还会是那么些事儿,但电影你肯定放不出来了。

胡乱联想,“九一八”前之前,所谓的“汉奸”大概就是王五这样儿的,之后大哥沦陷,二姑娘反唇相讥“日本人来得越多,你们不越有仗势”,再到后来……,直到最后……。
 

 2 ) 自己

 我不喜欢看灾难的电影。总是喜欢美好
这部电影让我内心充满了悲伤,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是多门的可怕
 人的渺小,人的卑微,
让我发现我内心的无助,孤独

 3 ) 大劫难,让世界读懂东北人

来沈阳好几年了,常被各地的朋友问起对东北的印象,话里话外能感受到更多的还是怀疑甚至讽刺,虽然我一直以“热情、豪爽、幽默”来作答和解释,但仍然无法真正摘掉一些人的有色眼镜,日子久了,特别是连很多东北人都玩起“自黑”时,也不敢随便接茬关于东北人这种话题了,只能勉强地以“东北人多是山东人的后裔,都差不多”这种含糊其辞来应付,其实,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至少在“以后还回山东定居吗”这个问题上就证明了这一点。

春节闲来无事,在电脑上看了一部战争体裁的电影《大劫难》,倒成了我彻夜难眠的“劫难”,让自己狠狠地深度思考了一下关于东北人这个“课题”。90分钟里字字句句嘎嘎脆的东北方言萦绕在耳边整个晚上,残暴无耻的日本人行径也把满腔的热血烧得滚烫滚烫,苟且偷生中那勇敢无畏却又显愚痴笨拙的反抗也是令人唏嘘叹息,那么多部抗日体裁的影视作品,惟独这一部带给了我如此心潮澎湃的冲动来写影评,或许是因为这几年的东北生活带来了身临其境感觉的原因吧,一切都是那样鲜活、真实、准确地诠释了自己心目中的东北人形象。

——先说说影片>>>

影片以辽宁葫芦岛绥中县一个叫西台屯的村庄遭遇日军迫害杀戮的故事为缩影,真实地展示了30年代初处于侵华战争中的东北人水深火热的生活处境与爱国情结,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的农民作为弱者本能地求生思想与迫生手段,也从而微妙地反映出东北人骨子里的爱国热情与抗争精神。一个小村庄里发生的所有一切,准确恰当地反映了东北人民反压迫反奴役反侵略的残酷抗争,也正是1931年到1937年之间全面抗战之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是诠释东北义勇军抗战精神、消除世人对东北军不抵抗误解的绝好证明。

影片的真实感把握得如此细腻饱满与恰到火候,是其它同类影片所望尘莫及的,它没有任何感情与效果渲染之处,相反却把一切轰烈都拍成生活一样的平凡,从而给人一种更写实更真切的感觉。这并不仅仅表现在通场全部使用了纯粹的东北味儿方言,还包括很多生活与人性角度很科学很恰当的细节反映。比如全影片没有一处技巧型抗战和英雄化情节镜头,每个人都死得血肉模糊又并没有刻意渲染悲壮的痕迹;两个小孩主动传达了“爹当汉奸”的消息而忽视了小子爸“叛变”前一分钟内至少救了他俩及部分逃跑的人这一情节,是符合孩子童真无知不辩真假的性格特点的;日本垦荒团进驻村子下车时虚化镜头的几句简单对白,更是简明准确地诠释了1937年前日军侵华占领东三省的真实时代背景和罪恶目的。

整个影片每一帧都写满了一个大大的“反抗”,王五孩儿用牺牲名誉的“汉奸”身份进行明投降暗反抗,二姑娘是豪放鲁莽无畏无惧言行上的正面反抗,被一根根切掉五指都没吭声眨眼的小子爸受尽折磨成为汉奸是种命运挣扎式的反抗,软弱无能的小子妈出钱出力最后选择了上吊死去默默进行的是精神反抗,手无寸铁的村民百姓用一声整齐的“嗯呢”表达着团结的力量,就连伪军们也都选择了“反戈”把手中的枪指向敌人更是象征着全面抗争的军队抵抗。

——再讲东北人>>>

五孩儿戴着“汉奸”的帽子做着利家利亲的事,干着“和稀泥”的活儿,这在东北男人中很是多见,他们可以在人前卑微地“装孙子”,心中却也是辩真伪明是非识大局的,这也造成了人们对“东北男人怂,东北女人凶”的认识假象,其实这只是东北男女维护爱情与婚姻的一种方式与手段,是“二姑娘”这样厉害的东北女人还能痴情迷恋“窝囊废”东北男人的根本原因,或许是基因与环境作用,这一点在“小子”与“春阳”身上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女尊男卑”的现象在当今东北人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比比皆是。

贯穿影片始末的主角儿“二姑娘”,身上继承了满清帝胄遗留的傲慢与豪放,是个大大咧咧、无畏无惧、敢爱敢恨、暴烈倔强的东北女人形象,她那“理所当然”的行为习惯性地制造着各种祸起,她从来都以一个“强者”姿态出现,却又从来展示着一个女人的“弱者”本质。除了偷马时用绳子勒死日军这一“女侠”之举彰显了女真(后来的满族)这个马背民族的骁勇善战外,她始终破口大喊杀鬼子却并没有带给我们酣畅淋漓的杀敌复仇大片,她对“汉奸”哥哥满目仇恨把嫂子一顿冷嘲热讽后仍然落泪相送,她“排兵布阵”让大家分散打仗却未能放一枪就都被一一击毙,她在战乱紧急关头仍一个人沉浸在花红的新婚洞房,她听到枪声看到死亡比任何角色都胆战心惊,这一切无一不在诠释一个东北女人的刚强与软弱。“二姑娘”本身就是一个弱者,一个女人而已。
在当代生活中,人们对东北女人的偏见很大,总别有用心地把抽烟喝酒、懒惰虚荣、浪荡无品这类的贬责加于她们身上,却不能客观地全面地去解读她们的爱与恨;总寄期望于她们性格的强势能创造出相对应强大的成就,却无视她们只是女人这一事实。如果,既要求她们秉承性格像男人一样力拔千钧,又要压抑她们骨子里的豪放去相夫教子,既想从她们嘴里听到昵昵细语娇嗔酥嗲,又说喜欢她们的坦率爽朗,结果只能是:“滚犊子,臣妾做不到!”——哪里的女人又能做到呢?

小子妈这个角色,是所有人里精神表演最浓厚的,动不动就以泪洗面一副中老年版林妹妹模样,其实仔细琢磨,她每个白腊一样的表情和每次山泉一样的泪流,都与内心世界紧紧牵系着,简直就是心作灯泪作影的皮影戏。对小子爸的爱与对村民的愧活活煎熬着她,对小子的那一巴掌更是像荆条抽在心上,为抚慰二姑娘受伤的心她更是承担下来一切委屈甚至导致了死亡。
其实,这样的女人同样也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东北女性的写照。面对酗酒家暴的丈夫,面对破落穷困的家境,面对强势霸权的环境,她们不怒不言不抗,而是识大体顾大局地做着自我的牺牲,她们从山东祖先身上继承下来的善良、老实、忠诚、束礼的基因在特别的环境里结出了自己默默承受的苦果。

当然,整个影片中,“小子”这个演员是最完美的,不是演技超群而是没有演技,100%纯天然纯本色出演,一口地道的东北腔,一个地道的小子范,每句台词,每个表情,每个情景,把东北人的外形内象全部演活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是这位名叫梁思琪的小演员惟一的作品,真的好期待看到她更多的影片。

出于篇幅考虑,其它人物就不一一剖析了,希望大家都能静心看一看这部影片,去发掘你心目中的东北人。

 4 ) 我给它提提评分!

我给它提提评分!民族抗争求生存,不是总是汪洋大海,个体无意识的行动,更多的其实只是一滴水,甚至一缕蒸汽都算不上。但它不可或缺!影片鲜明的地域元素、泼辣狡猾的对话、幽暗的人性、大红大绿大土大灰的色彩变化,都显示了编剧和导演的职业积淀和思考。说这部剧看不懂的那些人,我倒想问问:不懂人性,不懂历史,凭借意淫,能拍出什么好电影?

 5 ) 习惯了煽情和做作,估计你不习惯这真实了

    其实本身说这电影拍得有多么高层次切不说,但它和众多抗日题材的电影对比起来,反而觉得有点小清新了。
   大凡抗日电影都有太多煽情的气氛,很多次看电影,大家都在揪心关注结局怎么样了,结果非要刻意安排些虐心的戏份,不把你的心虐的死去活来就显示不出来这题材的深度了。但是这电影恰恰相反,反而用恰如气氛的小幽默,东北人特别的爽朗反衬出了那个时代的压抑,黑暗和窒息。
粗俗的语言和醇厚的乡土气息,估计很多人都吃不消。看完电影会觉得电影里面的每个主角的特色那么的鲜明和真实。五孩儿为了自己的女人忍辱偷生,小子爹在看到小子娘自杀后的幡然悔悟,二姑娘的果敢和嫉恶如仇都刻画的十分形象。
   我没有经历过真实的抗日战场,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样,但看了这么多抗日片,我还是觉得这个比较接近现实。有个观点我还是第一次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的,原来日本人在侵华的时候,不仅到处抢粮食,竟然还有开荒团。。。。整部电影都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到快让人窒息的喘不过气来得时候,导演就用东北人的幽默让我们喘口气,但是这样的一松一驰,更让人觉得难过。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在强大邪恶实力面前,在面对蹂躏和强大的精神压迫过后,我们忍着泪安慰自己,邪不胜正,总会有正义的。而最后你发现,当自己的亲人朋友一个个被杀害,无数冰冷的刺刀正对你的时候,你会觉得真你妈操蛋,人真他妈渺小,也许正义是有的,但没降到老子头上。我想二姑娘最后面对刺刀的时候,已经万念俱灰了,哥哥叛变了,五孩儿死了,陪在身边的几个朋友也相继被害,命运的抗争已微不足道了。虽然后来“细腰大腚”让人觉得鄙俗,但就是这真实的话,让我们感觉悲怆。
    但是老实讲这电影中的群众演员真的是打酱油的,太酱油了。。
    也许抗日电影你看的时候一时激愤,但过段时间就会忘记,但是这电影估计你记得。因为它的真实和奇异的幽默。很多人都说这是烂到不能烂的片。如果中规中矩的拍摄估计即便看了也没什么意义了。
    习惯了煽情和做作,估计你不习惯这本该有的真实了。

 6 ) 从《大劫难》想起中国影视中的抗日意淫

《大劫难》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1931年九·一八前后发生在东北农村黑土地上一个村庄惨遭日本侵略者屠灭的故事。影片的背景是日本占领东三省后推行向中国殖民的“垦荒团”政策,鼓动日本的农民到满州“垦荒”,实际是在日本军事力量的保护下抢占中国人的土地,是赤裸裸的殖民政策。到抗战结束时,在东三省生活的日本人已有二百万之众。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最终战败,中国的东北可能慢慢会变成日本人的新大陆。

影片拍摄得极为压抑,在二人转式的东北方言的诙谐之下,掩盖不住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走向末路的无力感和危机感。中国人的憨直好客、愚纯怯懦和得过且过,反衬出侵略者的精明强悍、处心积虑和凶残暴虐。影片带给人一种巨大的屈辱感、挫折感和心灵的创痛,而这种感觉源于它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当年被小日本蹂躏的中国和中国人的面貌。除了对侵略者残暴的揭露控诉,它更让人反思被侵略者自身的弱点与其命运的必然。

看片的过程当中,我一直奇怪于身边的几位90后青年人,几乎从头至尾笑声不停,一边时不时地接打手机,仿佛在观看二人转的专场。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何看到这样一部彻头彻尾的民族悲剧,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也许在我这样的60后眼里,那是一场民族的悲剧,而在90后的他们眼中,恐怕是只见语言的俏皮、段子戏噱,而毫无悲情存在的空间了。难道是自己在审美和情感上已经过于OUT了吗?难道这没有了悲情的一代中国人的出现,不是国家已经强大的结果和表现吗?

由此想到最近看到的另一部抗战题材的热门电视剧《雪豹》,很多年轻的朋友都非常喜欢,认为拍得精彩、打得过瘾。而我看过以后,却发现完全是一个军事游戏迷写出来的戏说之作,是用今天特种部队的技术和战法武装当年的土八路和土匪与日军对抗,主人公周卫国几乎就是一个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富二代+特战队员的混搭。现在很多抗战剧都有类似的问题,如果不是字幕上告诉你那是1937、1942,你肯定会认为当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要远远高于现在的小康社会,无论是多么国破家亡、兵荒马乱的岁月,街道永远那么整洁、人们的衣着永远那么时尚、生活永远是美酒咖啡式的悠哉惬意,中国军人的装备无论是游击队还是正规军远远优于鬼子,一律是中国人的冲锋枪vs日本人的三八大盖,而且子弹永远打不完,日本兵永远只会端着三八步枪迎着凶狠的火力往上冲,而手雷手榴弹似乎是中国军人的独门武器,日本鬼子屠杀的永远是老百姓,而自己则是中国军人屠杀的对象。

如果说《亮剑》是把抗战当中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战绩几乎全都安到了一个李云龙的独立团身上,虽然夸张但毕竟还是有些史料可循,而《雪豹》中周卫国率领一支毫无正规战经验的百人土匪队伍,以几乎零伤亡代价全歼拥有坦克的日军机械化中队,还曾率十余人的护送学生转移的民兵小队全歼近百人的日军追击部队,则是创造了远超林彪115师平型关大捷的辉煌。如此神话般的战绩,不仅超越了《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超越了《亮剑》中的李云龙,直追金庸小说中的神雕大侠杨过(巧合的是周卫国在片中也成了独臂)。如此对抗战的意淫程度,甚至超越了鲁迅先生小说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毕竟阿Q只说过“我祖上也阔过”,没说“我祖上是超人”。

像我这一代人,还算知道,当年的红军八路军是靠“小米加步枪”打天下的。今后的年轻人会不会“与时俱进”地认为,当年的革命就是“冲锋枪加咖啡”?不知道这算是已经走出了抗战的悲情,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短评

以日剧为生,可是看了这片觉得日本人真不是东西。男女老少通通杀,而且一个东北大妞屁也不懂成为家人被杀的导火索,还有爱了她十几年的男人。

4分钟前
  • 倒长的树
  • 还行

希望我对这部电影的票房贡献不要超过50%

7分钟前
  • 马连良梦露
  • 较差

大劫难真的好混乱。。。。。受不了又愣又冲又让人无奈的宝强式角色~一带而过的事情拖拖拉拉,像成亲那场。怎么看情绪怎么不来,总的来说,勉勉强强,有点摸不着头脑,,讽刺吧又有些镜头让人不忍,激烈吧,只记得俩女性大嗓门的东北腔调震得耳膜痒痒。。好吧,对话还算有特色,北方幽默,,真太劫难了

8分钟前
  • 白若北
  • 还行

大灾难。。。就是说男人无能,女人多牛逼

11分钟前
  • 黄海
  • 较差

“非把日本人整走不可”,中国人其实就是这么胜利的

14分钟前
  • 色色猴
  • 推荐

。。。。

17分钟前
  • 17 ½
  • 还行

整片的对话是最出彩的。

22分钟前
  • 乔好奇
  • 还行

导演摄影师出身,画面很讲究,无论色彩还是构图。编剧很勤奋,可惜情节推动不足,慢吞吞的,细节缺乏,最好小子居然是八路军,这个除非小子跑到河北才可能吧?

24分钟前
  • pobo
  • 推荐

影厅里就俺一个人 刘迈贡献了今年最好的表演

27分钟前
  • 淘金汉
  • 推荐

夹缝求生

32分钟前
  • 此地无银三百两
  • 推荐

一般

34分钟前
  • szm
  • 还行

粗糙,但是不招人烦!刘迈,根本停不下来!

35分钟前
  • 温柔的小坏
  • 还行

这孩怎么养的…

40分钟前
  • 玻璃小圆子
  • 推荐

看完《大劫难》,我想对陆川说你瞎JB人文关怀什么?

43分钟前
  • 哈哈哥
  • 力荐

这电影,也真是......笑shi人了。

46分钟前
  • 藤原 直樹
  • 很差

那儿姑娘的嗓门也太大了!东北娘们真泼辣啊!所有的人,死得真不值。

51分钟前
  • 老狼|铁木阿童臂
  • 推荐

没有高潮。。。

56分钟前
  • 两狗对视
  • 较差

东北人就是有这个语言天赋,能把这种特苦难的事,讲述出来都特别的欢乐。

60分钟前
  • zhln
  • 力荐

女主角刘迈居然是公务员?

1小时前
  • 灵钥
  • 还行

真垃圾,里面的人都是低智商啊!

1小时前
  • 枯叶之蝶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