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一天

动作片美国1962

主演:理查德·伯顿  肖恩·康纳利  亨利·方达  约翰·韦恩  莱德·巴顿斯  

导演:肯·安纳金  安德鲁·马顿  伯恩哈德·维基  达里尔·F·扎努克  

播放地址

 剧照

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2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3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4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5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6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3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4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5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6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7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8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9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2:18

详细剧情

  影片描绘的是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所谓最长的一天是该片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重现。并且粗中有细,无论是决策的将军还是登陆的士兵都写得栩栩如生:英军战机低空飞过攻击;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

 长篇影评

 1 ) 仪式感和元帅夫人害死德国

Is your move a good move?

登陆日,选在隆美尔夫人生日——6月6号。元帅肯定要回家,被盟军料中,登陆的胜算大大提高,并最终拿下二战。

今天都提倡仪式感。正是仪式感,害死了德国人!

Too formal, too stubborn.

亏好当年大禹治水时,没有回家。

1

看了半天的纪录片,他们没有揭露一个事实,当时扎努克正在赌博,如果这部片子不叫卖的话,20世纪福克斯就破产了。

但他提到了一个事实,里面那个法国小美女就是当时扎努克包养的情人,故意把她放里面要造星呢。导演阿纳金说,和制片人女友合作,是这个行业中最危险的时间,他成功的度过了5次难关!哈哈

2

夺桥任务的演员托德,奇迹的就是参加这次运动的幸存者。

直升机拍摄赌场那一段,是最成功的。

Sainte-Mère-Église大教堂的伞兵,是最成功的龙套。

一开始的军事任务是夺取两座桥:Pegasus Bridge,Horsa Bridge。

3

历史考证的小问题:

影片中使用的伞兵用的降落伞——鲁珀特,比历史中真实使用的(Operation Titanic)精致逼真多了。当时只是帆布或装满沙子的麻袋。

 2 ) 最长的一天,有钱人就是有钱人

这个片子保持的黑白片花钱纪录直到辛德勒的名单才被打破,何况这是1961年的美元……考虑到通胀的话还是很吓人的。第一牛逼之处在于大部分是实景拍摄,到四大叔拍《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据说都不能用实景了,何况《兄弟连》。第二牛逼之处在于,航拍镜头和全景真是多啊,虽然美国人40年之后长相也没啥变化,好莱坞发展了40年大约就是多了点特写和手提摄影机,其他该拍的40年前都被拍过了。

看《最长的一天》体验很有趣,暂且不论所谓“讲述历史的年代”如何比“历史讲述的年代“更加重要,也不论一部几乎要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参演的影片是如何在贯彻着美国世界霸主的主流意识形态,说一点,当观众如我这样把《兄弟连》或者《拯救大兵瑞恩》都背下来的时候,影片之间的相互涉及就成了有趣的事情。看到片子里101空降师的兄弟们真是亲切呀,看到那个D Day被打下来的村庄的时候更亲切了。当然这是一部没有人物的电影,大牌如约翰·韦恩当然能一眼认出来,但是他那做派,简直不是一个上校,而是巴顿本人……当然还有亨利方达大人,小烟卷抽的,哈哈哈。

当然,说回来影片的文本,真是乱的可以。试图做一个全景式的展现,结果详略不清主次不分,影片可以分三个部分,英国-美国-德国,或许加上法国抵抗组织是四个部分,平行和交织导致了一个近3个小时的大巨片,然而说句老实话,战略方面以及领袖人物刻画方面显然不如我国的革命历史大巨片,写战争本身则显然与《兄弟连》这等片子望尘莫及。自然对于1962年我们不能要求太多,而且,当时的电影观众,大约还都记得二战是怎么一回事。有钱人就是有钱人,肖恩康纳利都只能演一个美国小兵,你说什么事情还不可能发生呢。哈哈哈。

 3 ) 旧时代的爽片

主观评分2星

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就是:满足了60年代普罗大众对战争的幻想的同时兼具了娱乐性,但是对于新世纪接触过许许多多写实的战争电影和大制作影片的观众来说,这三个小时非但不惊艳,甚至会有些难熬。我不推荐观看。

以下有剧透内容

影片的多线叙事是《最长的一天》的最大亮点之一。电影不以某一特定人物或者一些特定人物为中心构建故事线,而是创造人物以人物来展现整个事件的不同视角。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观众更全面地去了解某一特定事件,在本影片中是诺曼底登陆战。这样做的坏处就是观众的带入感会更弱,更难与某一角色产生共鸣。我对这部影片最后的观感更接近于一部纪录片而不是电影。一小块一小块的片段配上每个人物出场时的字幕给予了我一种影片正在复述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的感觉。包括电影的开头,紧张的音乐配上德军的许多镜头,给人一种紧张和压迫的感觉。我认为影片最大的问题在于开头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一部非常贴近真实历史的影片,那么以战争为题材的它应该是残酷的,应该是严肃的。可是到了电影的中期许多不合时宜的幽默片段出现了,打破了这个基调,并把整部影片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拉了下去。举两个例子:第一,随着空降师一起跳伞的神父,第二,擦肩而过的两军部队。神父跟着空降师一起跳伞本身就很魔幻了,居然还安排了一个神父一直潜水找随身行李的片段。这位神父出场没有名字,而且也只出场了一次。没有名字,这个人物并不是根据历史创造出来的,再加上如此魔幻的举动,降低了不少电影的真实性。这个神父只是博观众一笑的工具人,而这个片段也只是为了娱乐性而存在。一长列美军和德军擦肩而过甚至比神父还要神奇。美军发现了德军,大家怀疑这是德军,但却无法确定,那么为什么前一秒还心存怀疑的美军们就在下一秒笃定这些看不清的士兵是友军呢?德军刚刚结束交火,那么说明德军并不是毫无防备,已经意识到空降兵的存在了,又为何看都不看一眼迎面走过来的士兵?诸如此类的片段,不仅让我脱离了代入感,也让我质疑影片本身的严谨性。

最后想补充的一点是,对战争的描写,几乎全都是正面的。没有伤者的痛苦呻吟,只有服装上的表象。有对死者的哀悼,可是只有短短几句台词,剩下的几乎都是对胜利的喜悦。配上称得上是欢快的配乐,给人一种“我们是神佑的一方”的感觉,仿佛战争就是如此轻松。

我对这部电影观感上的冲突就在这里,这是一曲送给胜利一方未参战群众的凯歌,却又在描写中贴近真实试图给予观众代入感。我并不是觉得娱乐性不重要,或是喜剧无法成为经典,只是有些博人一笑的片段不适合这部电影的题材和基调。这是一个很好的娱乐题材,但是不是一部好电影。不兼容的的安排导致了这部电影观感上的冲突和只为了讨好观众赚钱的本质。

这部电影在它的年代是很好的电影,兼顾了代入感和娱乐性,是1962年的爽片。但是在21世纪回看,我们会发现它缺少对历史的严谨,对战争的反思,曾经的大制作在见过无数好莱坞大片的我们面前,也不堪一提。

真正的经典永不退色,而剩下的电影会被慢慢剥去包装,看到没那么闪亮的内核。

 4 ) 霸王行动第一天的故事

虽然描述霸王行动的电影和电视剧很多,可是这一片还是相当经典的全景式描述该事件的巨著。说是巨著一点都不夸张,众多影星的加盟是全片增色很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007的扮演者肖恩康纳利在片中只出演了一个相当于跑龙套的小兵角色,可想主角的腕有多大了。
美中不足的是把我们的兄弟连101空降师的戏份弄得太少了。貌似空降的有战斗力的就82师了,101师的人都成了散兵游勇了。远不及兄弟连里写的精彩:)
哈哈哈,谁让我对兄弟连偏爱呢。实际的情况是由于气候及组织还有德军地面炮火的原因,大部分的空降部队都被弄的四分五裂。不过由于这种四分五裂倒使德国人误认为有大量的部队空降下来,组织的反击也苍白无力。要是真是集中起来空降,德国人认清盟军的实力就这么点早就把那些缺乏重武器的伞兵们赶尽杀绝了。

 5 ) 这不仅是战争片,还是艺术片

《最长的一天》是讲述二战中诺曼底登陆的一部片子,听说耗资巨大。巨资都花在了哪里?看看影片中像纪录片拍摄一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就知道了。 我觉得这笔巨资花的非常值,大量的人物铺陈,以及大量实力派巨星的参与使这部电影看起来不像电影,而像真实的战场。 没有参与过战争的我们都觉得战争是血腥残酷的,但这部影片却不是以血腥残酷为基调拍摄。 刚开始看时,你甚至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这是诺曼底战役吗?这是获得无数大奖,有口皆碑的二战大片吗?怎么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还有点蠢萌和搞笑呢? 但耐心看下去,认真回味,你就会发现这片子拍得真是牛啊!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自然,导演居然让你在其实节奏和气氛都非常紧张的故事里感受到每个人物内心的平淡状态。他拍得不是表面的战争,而是战争中的人性和艺术。 影片从德国军方截取到魏尔伦的一首诗开场:秋天的小提琴那长长的呜咽,用乏味的懈怠刺伤我的心。这首诗所传达的其实就是这场战争的调性,以及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日常生活状态。 因为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并不是敌我的战斗能力,而是人心所向。然而,人心是面皮下的暗流涌动,在紧张的战争状态下,人们连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不轻易泄露,又怎能看出内心的想法?更不用说上帝的态度了。 “上帝究竟站哪边”是这部影片的核心,在人民面对法西斯的惨无人道,受尽凌虐时,其实所有人都很想问一句:上帝你究竟还要不要我们。 人们内心默默发问了5年后,盟军终于发动进攻,要救民于水火之中。在这样一个关键性时刻,决定二战胜负的关键时刻,这一次,上帝究竟站哪边? 转折从这里开始,本杰明范迪沃特带领士兵打进小镇,看到从空中降落,悬挂在高空作物,惨死在敌军枪下的战友时,他心痛极了,像个发脾气的孩子一样叫喊部下赶紧把他们弄下来,因为他不想看到兄弟们这样悲惨地死去,他希望他们在死后也有尊严。 士兵也是人民,在法西斯的铁蹄下早已丧失了尊严的人民终于等来了真心爱护他们的军队,哪怕是死亡也守护他们的尊严。 本杰明吩咐完后,转头带领部队继续攻克战场,那位在前夜空降错地点,幸存下来的士兵这时说了一句话:这个老头什么时候开始变了?不,也许是他们变了! 士兵说的老头是上帝,他们是盟军,是国家,是民心。当人民自己改变了,要为自己的尊严而战时,上帝就变了,其实上帝就是他们,就是军队,是人民自己。 这世界从来没有上帝,上帝是每个人自己,如果自己不自救,上帝也救不了这个国家。还好,这次,上帝们终于醒悟过来了,这个国家有救了! 其实,去看看那段历史就会明白英法之所以会被法西斯奴役,就是因为不依靠自己,一味妥协,等待上帝的缘故。人民自己沉睡不醒,上帝也是不开眼的。 这部影片其实也是在讲述这样一个道理:有些战争不是因为战斗力不足而失败,而是不依靠自己,徒等上帝而失败。永远不要去等待上帝,唯有自己保持清醒,为自己而战,才能赢得尊严! 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一个关于人性,人心的命题,自然不能只是枪林弹雨,而是像影片这样真实地去呈现现场,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才能真正懂得诺曼底这场战争的意义! 这部二战题材的战争片不仅是战争大片,还是艺术大片,经得起岁月的沉淀。

 6 ) 史诗级战争纪录片

《最长的一天》是由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的战争片,肯·安纳金、安德鲁·马顿、伯哈特·维奇、达里尔·F·扎努克联合执导,理查德·伯顿、肖恩·康纳利、亨利·方达领衔主演。影片以1944年诺曼底登陆为背景,讲述了诺曼底登陆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重现。并且粗中有细,无论是决策的将军还是登陆的士兵都写得栩栩如生:英军战机低空飞过攻击;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其中大部分场景为实拍,花费预算约一千万美元(是《辛德勒的名单》之前最昂贵的黑白片)动用了两万三千名军人,才造就了这部黑白战争片的不朽名作。即使叙事手法传统的像法庭上的控辩双方,也因其极度的真实,从宏观大局到具体的参与者,都让人震撼。本片也是美国拍摄的第一部使用不同语言对白的二战电影,其中包括德语、法语和英语。

影片获得1963年第35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五项提名,最终获得黑白片最佳摄影和最佳特效两项大奖。

本片是《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代表之作。云集了众多当时的实力派男演员,阵容之强,在战争片中极为罕见。但明星们在此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会,因为整部影片以叙事为主,从盟军、德军和法国抵抗力量多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地描述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事件。大格局、大气势可圈可点,而对决策将领和登陆士兵等人物的着墨也是生动深刻 。

这部影片深入刻画的是很多小人物和细节,使整部影片的有机地交融切换,来体现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虽说这部影片的片长将近三个小时但是真正的战争篇幅并不太多,如果将所有战争场面的时问加在一起,也没有达到三分之一的篇幅,这对于一部被誉为战争巨片的电影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最长的一天》并不是靠战斗场面来取胜,更主要的是通过对人物的刻面、细节的描述来表现战争。拍摄手法平实,场面逼真,仿如在观众眼前重现整个事件,并且粗中有细,被影迷奉为二战电影盖棺之作。

另:由于与本片同时期拍摄的《埃及艳后》耗资超出预算,导演之一的达里尔·F·扎努克,不得不接受重新规划预算,在耗尽本片的计划投入后,他开始自己掏钱继续拍摄。当时福克斯公司几乎决定放弃拍摄本片,达里尔·F·扎努克立即飞往纽约力挽狂澜,经过一番激情洋溢的辩驳后,他终于保全了本片的拍摄计划,失控的《埃及艳后》也逐渐风平浪静。

在清理奥克角附近的海滩时,剧组挖出一辆隐藏在沙滩之下曾参加当年诺曼底登陆的坦克,经过清洗和维修之后,这辆坦克后来出现在片中的英国坦克部队中。

亨利·格瑞斯在片中扮演艾森豪威尔之前从没做过演员,他与艾森豪威尔的面容相似让他得到了这个角色。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考虑在片中扮演自己,而且他本人也十分愿意,但化妆师无法让他“返老还童”。

盛佳蓝光彩色版标注

 短评

看完更坚定了自己完全反战的立场~

4分钟前
  • RIC
  • 还行

跑龙套的都是明星

8分钟前
  • 沈涵
  • 推荐

所看过关于诺曼底最轻松的一部片...钟楼、风笛、擦肩而过的德国兵、鸽子、香槟、修女....感觉很得意

10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1962年的电影,至今看来大场面依然不过时,几十个角色个个鲜明。只能说,电影技术在进步,人性在退步。

14分钟前
  • 拔刀诀
  • 力荐

巨细交织,平行叙事。伟大的战役,伟大的电影。躲在空调房里看三个小时也过瘾,当然,若能重返影院大幕就更爽了。

18分钟前
  • k-pax
  • 力荐

《建国大业》深受此片影响。大场景、大题材、近百位明星客串。一千万的投资黑白片中少见。大量实景拍摄、大量航拍,估计斯皮尔伯格都眼红。盟军美军、盟军英军、德军的上至高级军官下至普通士兵、法国的普通民众等N条线并进。“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这就是战争吧”

21分钟前
  • Paper Planes
  • 推荐

打开就知道是老片,但是没有想到老到这种程度...很完整,甚至很恢宏,并略带轻松的展现一场残酷的战争!

23分钟前
  • 力荐

在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 通过紧张的小场面表现恢弘的战争场面 这部电影是典范

26分钟前
  • hiphop
  • 推荐

叹为观止的战(yan)争(yuan)史(zhen)诗(rong),庆祝反法西斯就应该看这些经典好伐!

30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三星半。全明星阵容的二战史诗片,诺曼底登陆战。战争场面比较逼真,尤其是对德军的表现,也比较真实——不像天朝的某些战争片,以正义的名义做失实之描述。多线叙事、人物众多,除了明星脸,感觉叙事略显混乱,节奏感也欠佳。

32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7.9分,三个小时,整体评价:难熬。我就是认为反战的战争片比不反战的战争片强。你说它反战吧,结尾那欢快的配乐是咋回事?这么高兴?这种感觉跟我看《拆弹部队》结尾听到那慷慨激昂的配乐是一样的。配乐有时真的能奠定一部电影的基调。三个小时,基本都在拍打仗了。虽然结尾也点了句:″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和刻画了几个倒霉的伞兵,但对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探讨仍然是浅尝辄止。似乎是最早拍诺曼底登陆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它的后辈。

33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还行

美国特种部队遭德军射击;一群法国修女冒着枪林弹雨抢救联军伤兵……

3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这种真实片子的拍摄手法很中规中矩,意味着差不到哪里去

43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为去登陆海滩做预习。没想无论从上级到士兵的清楚人设,到多角色和线索的复杂推进,再到大场面调度,一点都不必半世纪后的战争大片差。法军突袭乌伊斯特雷昂那段更用了今天时髦的全景俯瞰长镜头,当时可没后期合成技术。这四个导演丢到当下,加上同时代的大卫.里恩这些,电影产业起步更加牛逼?

48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终于完整的看了一遍。三个小时似乎还不够长。如果能给六星,我也会毫不犹豫

53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小时候没看完过,这种全景式的安排,是否算好难说,而且片子很老了。但亦不会有其他的故事表现形式超过这种体验。

54分钟前
  • 嘛哭当拿路哆
  • 力荐

相较十五年后的遥远桥,选择诺曼底会让自己叙事受限。首先这是一场胜利,以历史胜利者的姿态重述重大胜利历史,难免正向情绪过满(即使影片插入几场盟军败衰戏以平衡),对手的整体迟钝懈怠也无法有效反衬我方战力士气。其次,全景叙述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顾此失彼造成叙事断流:观众刚开始移情,很快转向他处迟迟不归。几乎所有群星&大战电影都是如此,本片明星数量更多才更显突出……但一些与大场面无关的小桥段的构思甚佳:空降挂钟,两声回响,敌我对面不相见,“他死了,我瘸了,你找不到北”。三星半。

55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关于改变二战格局的诺曼底登陆,有很多电影和纪录片,也有很多导演和演员尝试过,但这部确实堪称经典,即便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当年拍摄的电影,也完全不觉得有丝毫简陋或者粗糙的地方。影片里既有对大场面大事件的铺排展开,也有对小人物故事的关注,故事穿插进行又安排有序,导演把握剧情功力的很强

57分钟前
  • 飘渺游侠
  • 力荐

恢宏壮烈,经典史诗。三小时的电影,尽显英美法对这段历史的无比骄傲。二战是人类的浩劫,也诞生了不朽的史诗。有时候有些嫉妒英美,原本中国的抗战也可以拍成真正的史诗,国人也可以带着骄傲回顾历史,英烈们可以无数次被毫不犹豫地歌颂,如果,1945后不再有战争。2018107

59分钟前
  • luer..一串字母
  • 力荐

7/10。集中展现了盟军行动的关键细节和宏大景观,以至故事头绪繁杂而乏味,长镜头结合奇佳的烟火效果再现攻占桥梁/海滩攀岩/镇巷冲破堡垒,处处征服观众;空降教堂无法动弹的军官看着队伍被屠杀,摸不清响声口令和上膛声的冤死鬼,特别是残了的飞行员面对敌人尸体悲观交谈,点题性批判了战争的愚蠢。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