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

爱情片法国2016

主演:皮埃尔·尼内,葆拉·贝尔,恩斯特·施托兹,玛丽·格鲁伯,约翰·冯·比罗,安东·范·卢克,谢丽埃勒·克莱尔,阿丽斯·德·朗克桑,阿克塞尔·旺克,赖纳·埃格,赖纳·希尔贝斯奈德,梅林·罗斯

导演:弗朗索瓦·欧容

播放地址

 剧照

弗兰兹 剧照 NO.1弗兰兹 剧照 NO.2弗兰兹 剧照 NO.3弗兰兹 剧照 NO.4弗兰兹 剧照 NO.5弗兰兹 剧照 NO.6弗兰兹 剧照 NO.13弗兰兹 剧照 NO.14弗兰兹 剧照 NO.15弗兰兹 剧照 NO.16弗兰兹 剧照 NO.17弗兰兹 剧照 NO.18弗兰兹 剧照 NO.19弗兰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5 00:32

详细剧情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在沉寂两年后,终于带着皮埃尔·尼内、葆拉·贝尔主演的《弗兰兹》杀回影坛。影片将以一战后的法国为背景,聚焦贝尔饰演的德国女人正因未婚夫的惨死而悲痛欲绝,尼内饰演的神秘法国男子却悄然出现,默默为其未婚夫墓碑致哀、献花,两人也就此揭开一段匪夷所思的往事。

 长篇影评

 1 ) 把颜色还给安娜

海报确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安娜凝视阿德里安。

阿德里安,一个令美丽又坚强的安娜心旌神摇的男子,其唇上胡须每每让人想起《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主人公。脆弱到像一支风中的小提琴曲,几难成调。马塞尔·普鲁斯特如果没有如此多病而是被卷入一战,恐怕就是如此。他的死欲为他样貌的美增色,激发出的是安娜的爱欲。他“没有必要”地放大了一次战场上的生死相遇,怀着一份既受虐癖又自私的情感侵入弗兰兹——他杀死又爱上了的这个人——的家庭与生活。他是如此羸弱,几乎依偎在死亡的怀抱里,在这种原欲中理所当然地沉醉。

安娜对阿德里安的凝视,所导致的第一个行动是救赎。她珍视两人相处时纷纷扬扬落下的色彩,以为自己可以通过快乐的简单传递,为他黑白的面容着色。只不过阿德里安其实从来不需要她的拯救。阿德里安存在的全部要义就在于自我毁灭这一边界处境。即便没有弗兰兹,他也会找到一个让自己时时刻刻双眼湿润的人,或早或晚。他的灵魂一直逡巡于名为《自杀》的画前。

至于弗兰兹,他的“热情而害羞”是否使得他也与阿德里安一样充满了求死性?这一切随着他存在的终止而永不可知,不过也不再重要。他是亡者,天然地和阿德里安面貌相溶。所以,弗兰兹之后的“弗兰兹”就是阿德里安。

阿德里安最后说:“开心点,安娜”,他其实非常明白自己的本质。他在死欲中的宛转翩跹是本性使然,但安娜却不属于这里。鸣笛响起,最后一吻恋恋不舍地落下,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边界告别。

初时安娜以为那副“弗兰兹”挚爱的画,是“一个年轻男子,头向后仰”——一个异样的,引入注目的姿势符号,就像初见时带有未名哀伤的阿德里安;后来她方知画中人是一个举枪自杀者,错愕闪过她的脸,这时她正处在勘破阿德里安本质的关键点;最后,她与新的“弗兰兹”一同重看这幅画,当“弗兰兹”问她是否也喜欢这幅画时,她笑了,影片全部色彩最后一次重回画面。只听安娜道:“是的,它让我有活下去的念头。”让德国的和法国的所有弗兰兹留在画里吧,把生活的全部色彩还给她。

顺带一提,安娜唯一一次忘却自己凝视者的身份而试图自杀,采用的是一步一步走入河水深处的方式,和《时时刻刻》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不谋而合。不同于顷刻之间的翻身一越或电光火石之中一枪毙命,没顶而过的河水是一种缓缓的、完全靠意念支撑到最后一刻的自我终结。如果一个女人认为自己不想活下去了,她典型的做法就是这样沉默地走向埋葬地——无论是湖底,还是土坑,有的时候也许是婚姻——没有必要再为世界留下一副肖像。

 2 ) 1/50 《弗兰兹》我们都在愚蠢地庆祝孩子们的死亡。

我知道在阅读文学作品和观赏电影时,应该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不要让自己的主观偏见与狭隘影响了整体的观感体验。我理解导演想要倡导的反战思想,但是当安娜和阿德里安接吻的那一刻,我还是感觉到有点反感。

安娜和弗兰兹结识多年,甚至订婚后为其守寡,我理解安娜内心深处一直郁郁寡欢,可能需要一个人带领他走出来。背负谎言生活也确实难挨,在经历过想要自杀的念头后,想要去找阿德里安也还算是勉强可以接受,毕竟谁都会有情感上的动容。但是想要和阿德里安在一起,甚至在站台上接吻,我真的受不了。

明知道阿德里安就是凶手的情况下,无论是不是在战场上,是否迫于无奈,阿德里安这种杀人后还试图通过欺骗来获取自我心灵救赎的方式,都让我觉得,我无法说服自己,做出和安娜相同的举动。喜欢谁,我们决定不了。但是如何处置这份喜欢,是我们可以做的。安娜,需要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但新的生活里的确不应该有阿德里安,这样对双方都是折磨。我不喜欢不计后果在车站台前的拥吻,看着有诀别的凄美,但实际上,却是对未婚妻无言的伤害。这个吻对未婚妻的伤害,绝不是战争所造成的,而是两个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人所造成。

所以,最后在那幅《自杀》前的背影,我从没有期待过是阿德里安。我喜欢安娜的新生,最后的彩色转场,才是她为自己所带来的。

虽然对两人的做法我略有微词,但是影片整体是真的不错的,我首先是因为皮埃尔尼内知道的这部影片,看完才知道原来是弗朗索瓦欧容导演的作品,黑白画面和彩色画面的切换运用的非常娴熟,特别是有一个两人钻过一个隧道的场景,随着深入,画面的颜色渐起,很是神奇,代入感极强。

还有对弗兰兹的想象,也是彩色画面,这种彩色真的不免让人敬畏生命的美好与律动,亲情与(并不存在的)友情所带给人的生机与活力。

全片最喜欢的应该是下面这一段话:

“是谁把孩子们送上战场的?不就是我们,他们的父亲们。当我们获得胜利,打死法国人的孩子时,我们在这里喝啤酒庆祝;当法国人获胜,打死我们的孩子时,他们在那边喝葡萄酒庆祝。我们都在愚蠢地庆祝孩子们的死亡。”

 3 ) 弗兰兹

近年在欧洲最受关注之一的影片《弗兰兹》,《弗兰兹》是由法国第4电视台出品的剧情类影片,由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执导。法国男演员皮埃尔·尼内饰演男主角阿德里安,而德国女演员宝拉·比尔饰演女主角安娜。影片讲述男主角阿德里安因为参加一战后内心的纠纷,从法国来到德国与弗兰兹的家人和安娜产生的关系的故事。

阿德里安从一开始就是安娜生活的闯入者。

阿德里安内心隐藏一个残酷的真相和他固有法国男孩子的法式浪漫、柔情善良的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安娜的豁达、救赎的做法化解了处于对立面的男主角阿德里安,和死去的未婚夫家人之间的家国仇恨。

对比同样是在旅馆下的小酒馆,德国人在德国酒馆对阿德里安的不尊重,法国人在法国酒馆,纷纷起立为战争伤亡的孩子们唱起《马赛曲》,安娜在场。

战争带给活着的人是无尽的伤痛,不管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不管是敌方还是我方,失去的都是父亲的儿子。

男主角无法面对死去的弗兰兹和他的家人。

阿德里安和安娜的关系注定画上特殊符号,无法在一起。

对比同样是"谎言",男女主角之间摩擦的种种火光微小而奥妙。阿德里安从自己的"谎言"中希望获得宽恕,而安娜从自己的"谎言"中最后获得救赎。

影片中对人物关系和情感的渲染非常出色。不论是和弗兰兹家人的关系,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等,都值得细细品味。

欣赏法国导演欧容的优雅美学,黑白和彩色的交替 。

观后感受和观看战争影片不同,心情有点复杂,带着对影片中在卢浮宫出现的油画《自杀》(作者:马奈)的不了解,增加了阅读资料。陈凭轩在《所有那些,对爱与艺术的信念》中这样写到的:

"因为放下枪支拿起提琴是一种自杀,舍弃辩论选择诗歌也是一种自杀,在这个充满冲突和威胁的世界里,要舍弃自我防卫而选择敞开胸怀常常是一种自杀行为"(参考图一)

"这便是《弗兰兹》中的呐喊... ...放弃暴力和仇恨,让爱与艺术把色彩还给生活,还给世界。" (参考图一)

我现在想起影片中曾到河边自杀的安娜,被好心人救起的时候,好心人说了一句:

"这几年战争死得人还不够多吗?"

这一句就像是给世人的警语。当我们铭记历史,战争带来的伤害,同时应该明白珍爱生命,宽恕中获得救赎,珍惜现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的道理。1918.11.11~2018.11.11 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100周年那天吗?#世界和平

 4 ) 忧郁是美最出色的伴侣

作为当代法国影坛的中流砥柱,弗朗索瓦·欧容的作品风格渐成一派,冲大师境界蓄势待发,近年来每隔一至两年出品一部新作是我每年翘首以盼的目标之一。从他早年搏人眼球的性爱题材、奇情路线,到如今风骨沉稳,各类型各领域皆驾驭掌控得极到位,可以说,欧容出品值得等待。

2016年新作《弗兰兹》同样未使我失望,在国际影坛口碑也一路走高,收获法国电影恺撒奖10项提名。这是欧容第16部长片,也是他首次执导黑白片,受到刘别谦1932年《我杀的那位》的启发(刘别谦的视角是阿德里安,欧容则相反),改编自作家Maurice Rostand的舞台剧。同样的战后反思题材,同样在道德框架范围内如何更妥善地处理政治问题与个人情感(而这个框架同样也都是开放式的),在不同程度上能让人联想到哈内克的《白丝带》(同样也是和X Filme Creative Pool合作)。

本片着眼于战后欧洲对和平的共同诉求,超越语言、文化以及不同意识形态,以获得情感共鸣。但政治上的两极分歧,落实到市民阶级的现实生活,仍反映出存在深深的鸿沟。这不仅是一部反战影片,也是一出美丽而心碎的爱情故事,更是描摹战后创伤的社会全景。影片开场于一战后的德国奎德林堡,德国士兵弗兰兹战死沙场,其美丽的未婚妻安娜与弗兰兹父母住在一起,共同沉湎于伤痛记忆。某日,安娜在弗兰兹的墓前看到某个忧郁青年阿德里安在默哀献花,就此开启一段虚构与真实纠缠、回忆与现状交错的故事。弗兰兹的父亲霍夫迈斯特医生虽对阿德里安的法国身份很是不满,但在交往中,全家都对这位与弗兰兹身形、年龄甚至爱好都颇为接近的“敌国”青年都产生了一定的「移情」。而阿德里安不堪心灵重负,对安娜吐露了实情——原是国家机器一螺丝钉,不怀个人恩怨,战场狭路相逢,出于本能却只能举枪。在阿德里安回巴黎后,安娜经历几番思想挣扎,决定对霍夫迈斯特医生夫妇保留真相,并勇敢地去寻找阿德里安,但她目睹的结果却令她心碎,并在心碎之后无畏地重新面对生活。

相比欧容以往作品在题材上的颠覆性,本片略平淡,即使影片其实暗含了一个悬疑的核心——阿德里安究竟何许人也?这个疑问推动了奎德林堡部分的剧情发展。在疑问得到解答后,安娜的巴黎之旅仍有悬疑的意味——这段若有若无的情愫是否能跨越民族、超越广义的国恨家仇,究竟如何发展?第二个疑问释然后,即使在尾声部分,安娜在卢浮宫内走向那幅《自杀》时,凳子上坐着的那位,背影看起来是否就是阿德里安?他们会迎来团圆的归宿吗?因此,《弗兰兹》这片依旧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处处设置的大小悬疑让影片看起来绝无沉闷。比如安娜的追求者克鲁兹先生屡次向她求婚,对阿德里安的敌对态度让观众有所担心;比如阿德里安某夜回到下榻旅馆,黑暗里摸索着开灯,脸上的惊惶表情会让观众产生疑问:“发生了什么?”再比如安娜在巴黎寻找阿德里安的行踪,发现有位阿纳托尔(正是阿德里安的姓)已去世,观众一边代入安娜的悲伤,一边也在怀疑:“这是真的吗?”这些精心设计的小小谜团让影片的节奏起伏得到张弛。而观众凭借观影经验满心期待的奇情反转却一直落空,所有的戏剧化转折都抵不过真相突降的时刻。

影片采用极其工整的镜像结构,记忆/现实、面容/镜像、谎言/真相的重叠,归去来兮的两段旅途,两地的挣扎与重生,构成工整对称,前半段德国奎德林堡部分和后半段法国部分完全呈映照架构。阿德里安寻求宽恕的旅途与安娜寻觅阿德里安下落的路程,如在镜中。他们各自在所谓“敌国”的酒馆里听到对方国家的国歌,同样关于游泳的段落,同样在对方家里演奏并突然中止,同样有轻生的念头,同样在火车站送别。一切都以阿德里安回法国后的来信为中界线,安娜把信读给霍夫迈斯特医生夫妇听,声音渐渐重合,他们俩成为「秘密」的共同守护者。甚至在前后半段内部,也有部分段落内在地呈对称对比。比如安娜对于舞会的态度,面对克鲁兹先生和阿德里安的邀请,她截然不同的回答;比如从“我不想忘掉他”到“我已能理解并接受你的谎言”;比如两次穿新裙子的神态对比……其中,有一个镜头直接指涉「镜像」——阿德里安在旅馆内的镜子里,看到了弗兰兹的影像——这就是他脸上现出无比惊惶表情的原因!这个细节,依稀可见欧容一贯惊悚的手法。

本片摄影Pascal Marti是欧容御用之一,曾掌镜过其《新女友》、《花容月貌》。黑白光影清澈,凸显写实意味,也强调战后的肃杀萧条气氛,基调是沉重的,而情感则细腻无比,具有优美精致的古典主义风味。特别喜欢阿德里安和安娜在奎德林堡相处的段落,心存犹疑试探,然而静默的凝望间,眼波流转却是万般柔情。两人共处的户外时光颇有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味,部分镜头让人不免想到Caspar David Friedrich这位德国浪漫主义画家提倡的“回归自然”, 偶尔出现的彩色必是点睛之笔,与爱德嘉·莱兹《另一个故乡》有异曲同工之妙。

彩色部分共出现八次,每次都代表着情感的起落转折,时间点踩得极为规整。

第一次:阿德里安首次拜访,向安娜和霍夫迈斯特医生夫妇描述虚拟的“同游卢浮宫”和巴黎盛宴场景,虚拟产生了现实,弗兰兹的形象(影像)和阿德里安合二为一,这是「移情」的基础和开端。

第二次:阿德里安和安娜在弗兰兹的求婚处散步,他们从黑黝黝的山洞背后走出,迈向洞口的光芒,颜色开始变得明丽,水珠在游过泳的阿德里安身上滚动,金色的阳光照得水珠璀璨烂漫,安娜的眼神开始变得柔情。

第三次:阿德里安第二次拜访,述说如何教弗兰兹拉小提琴,两人形象在想象中再次重合。

第四次:临走时医生要求阿德里安演奏一段小提琴,安娜和霍夫迈斯特医生夫妇几乎将他视作了弗兰兹的替身,然后阿德里安倒地。

第五次:闪回,弗兰兹和阿德里安在战场相遇,一段真实的惨痛经历,一段超现实的想象,真相降临。

第六次:安娜得知真相后陷入绝望,梦见弗兰兹在楼下拉小提琴,转过脸,却见他脸上伤疤醒目,在记忆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第七次:安娜向医生夫妇读着虚拟的信,谈到阿德里安在巴黎管弦乐团大有作为。

第八次:结尾,安娜走向马奈名作《自杀》。这八次的颜色变化,与影片的情节走向一致,和情感的制高点保持默契,虽是匠心设计,可见欧容的心思细腻。

配乐Philippe Rombi也是欧容御用班底,曾为《游泳池》、《花容月貌》、《花瓶》、《逐爱天堂》、《爱情赏味期》、《新女友》、《登堂入室》贡献无数佳作。以古典乐为基础,细细密密的忧郁情思被编织进每个音符,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无比清冷间若有若无隐现一丝微光,泠泠叮叮间信念犹存。安娜投河那段,听得格外心碎。数次出现共奏,寓意消弭鸿沟,琴声如诉泫然欲泣,眉目写满心碎的温柔与欲诉还休的克己隐忍,只是色彩和光线的微妙变化早已出卖心事,在某个心灵涤宕的瞬间堕入毁灭与自救的深渊。

回顾欧容近几年作品,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捋清发展脉络。本片中谎言与真相、虚构与真实的反复对比,《登堂入室》正是以此为主题。当谎言能予人希望、重焕新生,真相是否就不再重要?这些主题在欧容旧作中都曾反复出现,真相有时比谎言更伤人,那些寻求原谅悲悯的人值得被原谅。《新女友》中开场即离去的灵魂人物劳拉是缺席的主角,本片的弗兰兹也是,他们虽未正式出场,全片却以他们的「存在」而展开。《花容月貌》中引用兰波的诗句“我们并不当真,当我们年方十七。”彰显欧容的文学口味,本片以魏尔伦的《秋歌》为“题眼”,算是对旧作的回应吧:“沉沉闷闷/迷迷蒙蒙/钟声荡起/往事如烟/在眼前重现/我泪落如雨。”安娜与阿德里安初识在弗兰兹的墓前,这个场景是我私心最爱的。斯人远去,可诗歌蕴藉的丝丝缕缕却被保存下来,安娜反复读着魏尔伦,像是攀附记忆的悬崖,这是通向旧时光的秘密通道。

欧容夹带的另一私货是关于卢浮宫内马奈名作《自杀》,第一次出现在阿德里安的想象叙述中,第二次是安娜来到巴黎后亲眼目睹的,第三次挂在阿德里安的房间里,最后一次则是结尾安娜再次来到卢浮宫,驻足于此。除了暗示两人都有自杀意识,也是强化影片阴郁幽美氛围的一个艺术性元素,马奈作为法国现实主义向印象派过渡的画家,用美和真实渲染生命,安娜从死亡场景领悟到新生的方向。阿德里安也并非不爱她,只是从未有胆量想得到回报,他只是一个情感纤细、忧郁敏感的青年,还未真正成熟到有勇气逃离母性温软的怀抱。

波德莱尔说,任何美都会“有不幸在其中”,而“忧郁”则是“美的最灿烂出色的伴侣”。 当两人在火车站告别,他迟疑着拥抱了她,亲吻的瞬间,她的眼泪落在他的肩上,像是一串他刚意识到需要永远珍藏的珍珠,明明已经触手可及,睁眼仍是遥遥无期。他们曾在忧郁里奋不顾身地奔向对方,他们以为会是永远的秘密盟友,他们将在谎言构筑的现实里遥望,这种幸福的幻觉已经太迟。

【本文首发于迷影网,谢绝转载。】

http://cinephilia.net/?p=50813

 5 ) 反抗的是自己(这不是影评)

这不是影评,算观后感


人的感情线真的比较复杂。本片以安娜为核心,讲述的是她的情感变化。

1,封闭。因为心爱的未婚夫在一战死亡,她的生活陷入苍白。准公公婆婆对她很好,甚至希望她能找人嫁了。但是安娜始终封闭自己。

2,一个法国小伙突然闯进这一家人的生活。原因是内疚和赎罪,他在战争中杀死了德国小伙。

3,法国小伙很懦弱(在电影里他自己说过),于是编了一个谎言,来接近德国人一家人。但越接近越内疚,最后和安娜说出真相。

4,但在之前的基础中,德国家庭完全接受了这个法国小伙,甚至安娜开始了新的感情。但由于突如其来的真相,安娜也一时回不过神。法国小伙也回法国了。

5,在爱情和道理(毕竟那是战争中发生的杀害)的帮助下,安娜敞开了心扉,打算接受这个法国小伙。公公婆婆也很支持,因为不知道真相的他们,早已经把法国小伙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安娜没有把真相告诉二老,一方面是因为只会增加二老痛苦,另一方面她有感情了)

6,安娜去法国寻找心上人,但发现心上人被强势的妈妈安排了婚约,懦弱的他不敢去改变这个安排。安娜明白,她的这段感情又要结束了。但是安娜也解放了,她准备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7,电影最后,安娜坐在马奈的《自杀者》面前,说:是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安娜通过这段故事,完成了一个转身。从被困于过去的人,变成了一个准备好接受未来的人。她留在了巴黎,继续用谎言安慰德国二老,同时开始自己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人每一次突破,多多少少都要杀死过去自己的含义。

电影中有两个价值观,一个是法国小伙的,他说人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而安娜最后的思想是认为要为了自己而活。这部电影里,有自我意识的觉醒,但这一点很容易被人误读成没有约束的自由。其实安娜虽然最后开始走自己的生活路,但是她依然在尽自己的能力去安抚德国准公公准婆婆。她还继续把二老的快乐视为自己责任,所以她才会继续写信去哄二老开心。

法国小伙就没有,他心里厌恶母亲对他的控制,但是他不敢反抗。

人对现实的防抗,往往是从改变(杀死)过去的自己开始的。

另一方面,电影在颜色运用上非常特别,时而黑白,时而彩色。究竟有没有什么隐喻,我有些没看明白。

这滴眼泪太伤人了

 6 ) 差点误以为这是部gay片

(原载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腾讯娱乐报道)
弗朗索瓦.欧容新片《弗兰茨》,是一个由连串善意谎言编制而成的百年前浪漫故事。戏中人物通过不断的说话和圆谎,试图寻求谅解、完成救赎,甚至不自觉的让敌对国家和民族实现和睦共处。
“我是你们儿子在巴黎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一起逛卢浮宫,他非常喜欢马奈,尤其是一副白衣人卧倒在床上的画作。”一战刚刚结束,法国人阿德里安来到德国小镇,勉强化解了当地老人的民族敌意后,编造着他们那位战死沙场的儿子弗兰茨的巴黎往事。

在欧容以黑白现实和彩色谎言构造的影像世界里,阿德里安和弗兰茨一起来到卢浮宫,直奔主题的走向马奈画作。主观镜头先是指向画家最有名的大幅作品《草地午餐》,继而下摇,定格于《自杀》的特写。这是爱德华.马奈于1877到1881年之间创作的少见印象派作品。一个似乎才刚刚完结自己生命的男人,仍然手中持枪,半躺在床,画面中还有少量的几件家具。马奈直接略过这一场自杀正在发生的场景,直接跳转到事情发生后的无叙事内容画面,也无说教之意。说它少见,是因为在历史画类别中,死亡与自杀通常与牺牲、理想主义或英雄主义相关联。

突然来访的法国人,为什么要在谎言故事中加入这幅画作呢?欧容抛出一个谜面。

“沉迷于真相和透明度的那段时间,我非常想拍摄一部关于谎言的作品。作为候麦的学生和粉丝,我发现在电影形成自身叙事时,谎言总被漂亮的折叠起来。有一位朋友告诉我Maurice Rostand有一部关于谎言的话剧,故事发生在一战后,我就开始深入研究,却悲哀发现这个剧早在1931年就被刘别谦改编成电影,《我杀的那位》(Broken Lullaby)。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别挑战自己了,我怎么可能超越刘别谦?”在欧容谦虚的表达创作初衷时,他也意识到刘别谦的作品完全跟随了戏剧,采用了年轻法国人阿德里安的视角,《我杀的那位》,也意指一开始就知道一切秘密。“而我决定采用德国女人、那个牺牲战士的未婚妻安娜的视角,这就和观众一样,一开始并不知道法国人为何要出现于德国小镇,为何要在安娜未婚夫墓碑前啜泣”。

阿德里安的德国旅程,像是一趟自找苦吃的冒险。战争虽然结束,失去了大量年轻人的父母们,肯定对不久前还是敌人的法国人充满恨意。他以俊朗的外表、礼貌的举止和动情的讲述,让弗兰茨未婚妻及父母抛下对国恨家仇的芥蒂。不过,要背负着敌国身份,获得更广层面的小镇居民谅解,就不容易了,甚至会让将其请为座上宾的弗兰茨老爸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叛徒”。在酒馆中,老头子面对疏远开自己的老友们,激昂陈词:“是谁把孩子们送上战场的?不就是我们,他们的父亲们。当我们获得胜利,打死法国人的孩子时,我们在这里喝啤酒庆祝;当法国人获胜,打死我们的孩子时,他们在那边喝葡萄酒庆祝。我们都在愚蠢的庆祝孩子们的死亡。”

有着这么一段漂亮的“演讲”,还有什么仇什么恨不该放下吗?那场该死的战争过去了,生活理应重新美好起来,欧洲理应重新漂亮起来。它应该有诗歌,“我和弗兰茨在书店认识的,他正在找魏尔伦的诗集,而我在读着里尔克”,安娜回忆着爱情的开始,无论是法国象征派还是德国浪漫主义,都滋养起世纪之交的一批拥有美丽心灵的年轻人;它应该有音乐,自称为巴黎管弦乐团小提琴手的阿德里安,抄起弗兰茨的小提琴,在安娜家里拉起柴可夫斯基名曲《如歌的行板》;它还应该有美术,有马奈惬意的《草地野餐》和晦涩的《自杀》。

阿德里安关于巴黎友谊的美好谎言就快撑不住了,照着导演欧容擅长的同性题材以及卖腐年代的过度想象,观众或许会认为法国人将揭示出一段禁忌之恋。情节却朝着与《自杀》画作相关的隐喻走去。阿德里安根本不认识弗朗茨,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是在紧张到能将空气引爆的战壕里……

被告知真相的安娜,清楚这样的反转是不可能获得谅解的。于是她担任起一个连接两面的说谎者,对失望回到法国的阿德里安,谎言是“弗朗茨父母不会原谅你,你可以把信写给我,我读给他们听”;对德国小镇的老两口,谎言成了“阿德里安的妈妈重病了,他必须回去,乐团巡演任务也来了,他非常想念你们,一有时间一定回来看望”。

活在甜蜜谎言里的弗朗茨父母。当然不愿安娜就此守寡,甚至鼓励她去巴黎,找到失联的阿德里安,并与儿子的“这位好朋友”相爱结婚。从这里开始,除去寄回德国的信件,欧容镜头里的安娜时间,再不需要彩色的谎言。精雕细琢的古典黑白框架里,安娜出发了,到巴黎管弦乐团听着柯萨科夫的《一千零一夜》,去卢浮宫细品马奈的《自杀》,然后等待着甜蜜谎言背后的阿德里安……

 短评

英俊软弱的富家公子实在可恨,从古至今都是做足九十分钟前戏然后拔腿就跑!

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那个头往后仰的男子”……这个留白,这句隐语,真的很妙。自杀对于男女主人公,有着不同意义,港台版就直接多了,双面与替身之类的总结词语都出来了。如此古典的爱情故事,欧容居然耐得住气,差点有打五星的冲动。《莱茵河的守卫者》与《马赛曲》、柴可夫斯基,它们都是音乐。死去的弗兰兹和饱受折磨的主人公,它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一战终战100年必看片目。

8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Ozon这次是转型了啊,我还以为真相是法德俩小哥在战前搅基呢。。

12分钟前
  • motongg
  • 还行

2021-5-5重看;琴声如诉泫然欲泣,眉目写满心碎的温柔与欲诉还休的克己隐忍,只是色彩和光线的微妙变化早已出卖心事,在某个心灵涤宕的瞬间堕入毁灭与自救的深渊;记忆/现实、面容/镜像、谎言/真相的重叠,归去来兮的两段旅途,两地的挣扎与重生,构成工整对称;马奈《自杀者》点睛之笔。他们曾在忧郁里奋不顾身地奔向对方,他们以为会是永远的秘密盟友,他们将在谎言、幻想和梦境构筑的现实里遥望,这种幸福的幻觉已经太迟。

1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琴声如诉,柔情似水,哭成傻逼,女人戏谁也别和我家欧容抢。恨过爱过,有勇气原谅,也有尊严离开的,永远是女人。

18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ozon从不让人失望。simplicité与sublimité的极致,光影的质感像费里尼的老片子。这是现实主义的:噩梦与幻想都是彩色的,而生活是黑白的;也是女性主义的:男人寻求谅解的自私,女人向死而生的勇气。我现在很想去罗浮宫看看马奈。然而马奈其实在奥赛啊。

20分钟前
  • Nouvelle
  • 力荐

@balmes 编织谎言沉溺回忆之苦,吞咽罪恶学会向死而生。没有回声的吻迷失在颤抖干涸的灵魂,一无所有的双手抵不住命运疯狂跌宕。曾为一息尚存的幸福幻觉奋不顾身,却仍旧无法停止在年华虚度中一次次告别。

25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你在我心中开了一枪,而我却无法倒在你怀里。

27分钟前
  • 何詩詩
  • 推荐

超级恶俗但我看哭了,因为每出一个小高潮身边的一对情侣就要十指紧扣,这让我感觉一言难尽。

31分钟前
  • 猫猫
  • 推荐

细腻又动人,前半段的激情四射,后半段的止于言语的爱慕,都很美。

36分钟前
  • 文西
  • 推荐

我觉得大家是被欧宗口味惯刁,缺少狗血奇情的欧宗这次纯粹讲一个美丽的故事,分分钟被画面和音乐美到内伤:黑白影像像《艺术家》,男主像《钢琴家》,爱情则像《相见恨晚》。起初以为表达的是战争和原谅,后来觉得是爱情,最后才知道是人生-----缘聚缘散,有始有终。

4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撒一个谎就得用一千个谎来圆。阿德里安的谎,安娜来圆;爱上仇人的谎,宽恕来圆;不爱的谎,怜悯来圆;荒谬人生的谎,爱与艺术来圆。

42分钟前
  • 沉默の玩
  • 推荐

不明白评论中好像“没有大惊喜就不是好电影”的心态。除开Pierre Niney实在不太对我胃口外,Ozon对于细腻情感的抓取确实无比到位,加上女主角收敛又精准的表演,就算没搅基也能让人深陷悲伤剧情之中。部部电影都能抓我心的,好像也只有François Ozon了。

47分钟前
  • É
  • 力荐

也许你会像我一样,直到影片结束还惊讶于导演居然没有安插任何令人大吃一惊的桥段;但回头想想这样做才最合情合理,因为电影通篇讲述的都是本就应该最简单纯粹的东西:爱情。当看着两位主人公你来我往间感情起伏与无奈,令人不禁唏嘘:这世上最色彩斑斓的也许只有回忆和谎言。

49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女主真美,温柔娟好,演技细腻入微,虽然面相比年龄看上去沧桑10岁。其实满理解她对男主萌生的爱意,那种因一份可以倾诉和分担的痛苦而产生的莫名联结感,以及因努力宽恕而倾注的巨大沉重的情感,都可能让一个人纠结而难于割舍,难免以为是爱。话说回来又何尝不是爱。因为必须恨一个人,而爱上一个人。

52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和“似是故人来”一样,都是立足于善意的欺骗。不是不勇敢,而是害怕重新跌入罪孽的深渊。黑白和彩色就像心情的切换,谁能想到莫奈的《自杀》会带给人活下去的勇气?欧容又调皮了。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欧容再次证明了自己是讲故事的好手。尤其在细微情绪的刻画上,老套的故事变得不再寻常。

56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爱不能阻止战争,只会放大战争的残酷。欧容的反战视角真是犀利,剧情极其对仗,情感推进的却格外深邃。

57分钟前
  • 吴松张
  • 力荐

欧容的类型并不是只LGBTQ人间奇情一种,别再说这不是典型的欧容了。细腻、真挚、一波三折,这就是典型的欧容。但是过于缓慢、纵深不够、拘于某种基调,这确实不是最好的欧容。黑白到色彩的几次渲染点亮情感层次。战争与爱的老主题,本片提供了一种怀旧而慎重的解读。

1小时前
  • 咯咯精
  • 还行

相较于男主孱弱、优柔寡断的形象,女主的直爽和刚强要叫人喜欢的多。色彩与黑白、悲伤与欢愉的错综,有时看着女主会觉得有在看其他电影的错觉。故事乏善可陈,对时代的理解也未觉发人深省。权当看女主和画面了。

1小时前
  • 河淼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