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

综艺大陆2018

主演:赵立新,黄维德,何雨桐,赵晏博,陈晨,荆俊威,陈晓楠,蒋方舟,朱大可,王劲松,吴明轩,黄俊鹏,王芊雯,止庵,王瑞,王洛勇,潘虹

导演:关正文

 剧照

一本好书 剧照 NO.1一本好书 剧照 NO.2一本好书 剧照 NO.3一本好书 剧照 NO.4一本好书 剧照 NO.5一本好书 剧照 NO.6一本好书 剧照 NO.13一本好书 剧照 NO.14一本好书 剧照 NO.15一本好书 剧照 NO.16一本好书 剧照 NO.17一本好书 剧照 NO.18一本好书 剧照 NO.19一本好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2

详细剧情

  《一本好书》是由实力文化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关正文担任节目总导演,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潘虹等实力派演员和梁文道、朱大可、止庵、吴伯凡、史航、蒋方舟等作家学者倾情加盟。  节目以360度沉浸式舞台化场景,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呈现12本书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优美语言。

 长篇影评

 1 ) 关于书的综艺

节目刚播出的时候就发现了,话剧+书本+综艺的形式很新颖,深得我意。只是当时好多书都还没读,不想被剧透,就只是挑了感兴趣的和看过书的几期来看。现在,当我看过了《月亮与六便士》,看过了《尘埃落定》的话剧,再回头细看这节目,不免会有对比,是一番不一样的心境。

ep01 月亮与六便士

看书的时候情感是起伏的会有变化的,也会跟着书里情节的推进去搜索高更本人的生平;

节目的演绎,着重在斯特里渣男的部分,而减轻了他对于绘画的热爱和执着。书里最后的篇章才是精华,才最好看,也理解节目的局限,不能把所有的剧情都演绎出来,主要还是推荐书的节目。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节目能翻开书本去阅读,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ep02 万历十五年

当时对于大明的了解不多,看的时候只感叹王劲松老师的演绎实在太出色!之后应该不会看书,但想要了解更多大明的历史。

ep03 三体

看过《三体》的舞台剧,对于黑暗森林法则、水滴💧很感兴趣,原本对于科幻小说兴趣不大,但其实三体是有升华的,让人思考很多,科幻其实也是哲学。

ep04 人类简史

人类的进化和演变,其实是很枯燥学术的理论主题,但幸好是王自健来讲,插科打诨居然听下来了。

现代人类的起源是东非智人,并不强大并不聪明但却战胜了其他人类存活并繁衍了下来,是因为我们会分享信息,会使用工具。正因为如此,人类越来越多越活越久,从而导致了之后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现在的信息革命。地球上的资源其实是用之不竭的,地球不会灭亡,人类却会因为资源分配不公和越来越娇贵的身体而先行灭亡,所谓的自己作死。

最近我越来越喜欢看历史相关的内容,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单个人类能做的真的非常有限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只能随着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或者被淘汰。

ep06 查令十字街84号

一本关于读书人和书店的故事,也是一个通过读书找到知己的故事,不需要见面就能达到心意相通,是很美好很温馨的故事。

ep07 未来简史

书里说现代社会,当人类解决了饥饿、瘟疫、战争的问题之后,需要追求的新目标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化身为神。站在2022年的开头再看,首先前面三个问题并没有解决,也很难解决;其次如果人类以后面三个作为目标,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不知道为什么,人类对于未来似乎一直抱持着恐惧担心的心情,生怕被取代生怕被消灭。现实教育我们,要思考要自己支配生活,不被机器娱乐算法支配,我们才算是个人。

ep08 无人生还

阿加莎的荒岛悬疑经典之作,之前看过bbc的电视剧,再看还是感叹不愧是经典,环环相扣又顺其自然,好的故事最重要的还是人心人性啊。

ep09 暗算

看之前还很期待,因为《风声》的好口碑,然而是很彻底的失望,故事本身真的不行,无法喜欢。

- 阿炳,毫无逻辑可言,天降猛男天降神力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 黄依依,完全看不下去,说好的破解密码呢?怎么就光谈恋爱了?60年代不是不可以有这样的人,只是一个归国数学家恋爱大过天?通过发誓让人保守绝密信息?

ep10+11 尘埃落定

让我想到要重看这节目就是因为看过《尘埃落定》舞台剧之后的怀疑,舞台剧并没有演绎,3个小时,就是华丽服装的展示和大片大片的口白,让原本对于这个故事很感兴趣的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看完节目之后,才找回当初想要看到的演绎,大时代大背景下一个土司家族的兴衰。

ep12 麦田里的守望者

记得应该是中学的时候读过,并不记得太多情节,再看却能回忆起一些,关于青少年彷徨的心情。那时候还不知道牛骏峰这个演员,只觉得他演得真好

 2 ) 一个门槛高,但很值得推荐的综艺

想在一两个小时诠释一本经典中长篇小说的内容是基本不可能的。

小时候会有精力看书的时候理解不了书中的事,成年后一般不会选择看起来费时费力的经典,一本值得深究的小说看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现在真的很难安下心去阅读。

节目通过表演的形式可以让没读过的人对原书感兴趣,让读过的人勾起回忆,发现与自己相似或不同的解读。

个人很喜欢这个节目,尽管每一期都需要集中精神去看完(而不是像看其他综艺随时乐乐就好),但看过对于原书的人物关系能更容易的理解,去看原书也不会特别吃力或者翻几页就被大量人名搞晕,而失去兴趣。

这节目门槛有点高,毕竟能耐着性子看完节目的自身多是听过或看过这些近现代文学,而有耐心看完的文艺青年又会说表演不如书写得好。

在我看来,能够勾起对当时看书的回忆就是一种成功。毕竟记忆有限,很多情况下当时看完觉得很好的书也会忘记其中的情节,甚至都记不得讲了什么。

 3 ) 一本好书

两年前看过《月亮与六便士》,后来就一直没有看了。最近挑了两本看过的书——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和大刘的《三体》。

从观感来看,我觉得《无人生还》舞台剧的演绎比书好看🤣,因为我总是觉得阿加莎的书很难读,一个是人名难记,第二是总感觉翻译的有些生硬阅读不是很流畅,而舞台剧就能让人很快记住每一个角色的名字,特点和职业(我记得当时看书的时候还老是要倒回来对人物🥲),并且舞台剧的选角和每位演员的演技也都很在线,在法官死掉的时候舞台剧戛然而止,确实让人忍不住想买书回来看看结局啊哈哈哈(虽然弹幕早就剧透了)。

然后就挑了《三体》,客观来说,舞台剧所展现出来的魅力连原著一半都没有,但《三体》这样体量庞大(我听了半年多才听完)的小说,要在一个多小时内演绎出来,已经非常不错了,最后罗辑和史强解释黑暗森林法则和与三体人建立威慑那段还是非常带感的!《三体》电影和电视剧也都在拍了,说实话并不是很期待,总感觉会毁原著😥,而且也不太喜欢剧版三体的选角(汪淼史强都不是心目中的样子),不好看的话就不追了哈哈哈。

对了还有王自健的《人类简史》,也是蛮不错的,不是舞台剧而是以演讲的方式,内容的话我记得没有覆盖到全书,但前半部分就已经很精彩了!当时读这本书也是读了一半就没接着看完了。。。(啊我一定要重新读一遍),但仅仅是一半尤瓦尔赫拉利的脑洞和他对人类进程的一些客观描述以及观点就足以震惊我浅薄的知识量,而王自健的讲述我觉得还是讲到了精华的。《人类简史》的确是一本很好的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营销出来的那类。。。(dddd)

我居然把《未来简史》给漏了!《未来简史》正好是疫情期间无法开学在家听的,当时听第一章觉得特别应景。一年多过去了,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500万,虽然疫苗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迅速被研发出来,疫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疫情依然像一颗炸弹随时爆炸,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不小改变:口罩、健康码、封校、核酸检测、测温,我已经快忘记了疫情前的生活了,如果没有医学的迅速发展,新冠疫情应该也会像当初的霍乱西班牙流感一样导致更多的死亡吧,现在人类与瘟疫之间更像是一场拉锯战,我感觉还不算完全战胜,希望不久的将来,人类真的可以做到消灭所有病痛。《未来简史》是一本让人越看越沉默的书,科技将继续以指数的速度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当真的有一天人类可以战胜死亡获得永生了,随之带来的尖锐矛盾就是生存权的不平等——就算当今社会已经有诸多不平等了,但每个人面对死亡都是平等的,当富人可以用财富换取生命,而穷人只能等死时,这就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涉及到人权、人性了。这让我想到了《三体》里的情节,地球人面对即将到来的三体舰队入侵,究竟谁配坐上飞船躲避战争?有钱人?高知学者?那普通人就不配活下去吗?生存权的问题是无解的。思想自由也无疑是一个天真的想法,我们早已被大数据、人工智能控制,未来算法将比我们更了解自己,说不定找对象也不用人群里苦苦寻觅了,大数据直接帮你匹配出一个“唯一契合灵魂”🤭。最后再留一段当时听完记下来的话吧:科学正逐渐聚合于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所有生物都是算法,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智能正与意识脱钩;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要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个更有价值?等到无意识但具有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留着慢慢思考🤔。

下一本是听了一点的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王劲松老师以老年万历的视角回忆了万历皇帝的一生——少年皇帝承受的严苛要求,最信任的老师的欺骗,在选择长子还是自己最爱的儿子立储问题上与百官的抗争……提起万历人们大都会知道他多年不上朝,但背后的多重因素以及万历的人生还是值得好好了解的,看完这个之后我会好好把《万历十五年》听完的!

再下一本,也是听了一部分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真的很喜欢史航老师,这期的嘉宾解读很精彩!还有另一位老师把“霍乱”与“爱情”相类比的说法,是我之前听书时没有想到的。

《查令十字街八十四号》把我看哭了……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一本书,但是最后一幕查令街八十四号的全体职员和海莲对望的那一刻突然就热泪盈眶了,对海莲对书的爱和她与十字街的人们之间的默契感到十分感动。有时间想把这本书翻出来看看。还有“最有价值的是重读一本书而不是读一本书”这个观点也很有意思,已经想把之前读过看过的很喜欢的纪录片和书翻出来重新看了😂。

 4 ) 好演员黄维德

这几天一直在看《一本好书》,值得一刷再刷的一期节目。尤其喜欢黄维德不着痕迹的表演,他总是能很真诚地抓到人物的灵魂,再很真诚地表达。喜欢!感谢黄维德先生和赵立新老师的精彩表演。《月亮和六便士》已经开始在读。

特意转斯特里扮演者黄维德先生微博原文 ,和大家共赏。

(原文如下)

[cp]在#一本好书# 第一次挑战舞台剧,享受到表演的酣畅淋漓!有幸演绎《月亮与六便士》,和斯特里心有灵犀,妙不可言。心头明月,邀你共赏。@一本好书 [/cp]

 5 ) 一本好书稍微有点不对的地方

这个节目是个好节目,不仅品质高,而且做了一个很高效的读书梗概、读书引导和思考探究,但是也忍不住想说说那些稍微有点不对的地方。

月亮与六便士

1、毛姆的笔调非常之冷静且睥睨众生,在他的身上根本不会发生“努力融入伦敦精英社会圈子”这种事,反而更多是对这种社交活动感觉到乏味和某种‘文人式蔑视’。一开始的那段话就不太对,不过后面处理的都非常好。

2、毛姆评价斯特里最多的词汇就是“刻薄”,老是说“他怎么这么刻薄”,而且斯特里跟毛姆的对话模式非常之“黄药师”,“你为什么请我喝酒”,“你爱去不去”,“那我去”,全篇发送毒舌和别扭,最重要的是斯特里说“我就要画画”那句话的时候是非常平静且坚定的,情绪应该是“这世界上屁事与我何干,你算老几”,就像说“我去吃饭了”那么从容、平常又坚定,书中说了三次“我就要画画”那个地方,当时我读到的时候非常触动,而这里处理成了斯特里还蛮好说话,而且很愤怒的说“我就要画画”,触动感觉立马大打折扣。

3、斯特里夫人处理方式是最大的不对。夫人全篇是一种贵族式自矜,开头的稍微有点“谄媚式”社交感觉稍微有点不对,后来的“嚎啕大哭”就非常不对了,书中的她从头到尾都非常端庄自持,即使她被抛弃后开始自己的事业和多年以后再见之时都是“他变成什么鬼样子了,我依然优雅”的呈现状态。而且她的人生信条非常之“中产阶级”,子女也是同样的思路,她的社交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好“中产阶级”目的,所以她永远不可能同意他丈夫去做画家。

4、全书我超级喜欢德克,虽然后来他甚至善良到懦弱,可是这个地方德克的处理和颜值为男主让道了,想哭!他的小眼镜呢啊啊啊!

 6 ) 《一本好书》——月亮与六便士

话剧式表演,沉浸式体验,即便不能亲临现场,镜头下看实力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情、听掷地有声的台词,依然是种享受。

刚看了第一集,《月亮与六便士》,不说斯特里,说说德克。

“美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美是美妙,是奇异。艺术家通过灵魂的煎熬,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美。而当美出现了,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出来。你得和艺术家重复同样的奇异之旅。你得用心,这需要智慧、勇气、感觉和丰富的想象力。”他说。

虽是三流画家,然而他是一流的欣赏者。在艺术的眼光与品味方面,他和他尊为天才的斯特里一样,天赋异禀,不顾一切。于他,钱财、尊严是“六便士”,千金散尽、家破人亡、自尊遭到践踏不改妙不可及的艺术是心上的白月光。

当然,再好的演绎,终究挂一漏万。表演有表演的魅力,是声光电画的形象立体。都说文字抽象,其实那些幽微心情,那些深刻哲理,唯文字能表达得具体、言尽其意。所以剧末毛姆说:行了,你们去看书吧。

 短评

关老师很厉害,故事编得很完整。能让人看懂,故事讲述的很清楚。把一本书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有点有面的完整的呈现给大家。很棒。赵立新和黄维德演得还都不错。而且能明显看得出他俩出身不同。赵立新舞台剧出身,比较夸张。黄维德电视出身,比较细腻自然。在特写镜头面前,这种特质很明显。黄维德的斯特里,感觉更沉入角色,让人觉得是这个人,不出戏。赵立新感觉演得有点油,浮在面上,不深入,容易跳戏。也许是因为他演的毛姆要跳出来讲故事的缘故?反正两人对手戏的时候,毛姆感觉差口气,容易让人出戏。也许舞台看会好一些,但电视上,有这种感觉。

7分钟前
  • 行走
  • 力荐

读书时的想象是无穷无边的,影视化还原本身就有很大难度,节目组排成这样只有颁奖,拒绝鸡蛋挑骨头。因为读过书,读书本身有深刻印象,先看了《月亮与六便士》《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查令十字街87号》三期,比起李少红的《新红楼梦》,这些作品的舞台化呈现已经相当良心了,个人觉得《查令街》一期最佳,之前没有听过尤靖茹,她演的海莲真的很形象了。一面刷综艺,一面可以回到书斋里,这个综艺的担当和责任感就已经满分了。

10分钟前
  • 当叔叔的年龄
  • 力荐

这个节目的形式很棒,以一种“欲说还休”的方式推荐一本名著,激发读者的兴趣,让一次阅读之旅的开头不再那么迷茫……期待后面的节目,赵立新老师的台词超赞,表演张力十足,毕竟是演话剧的,真的是为了这种舞台而生的感觉。黄维德的演技有get到,拉近景看得出细腻的表情变化,很不错,如果是现场观众可能不容易get到他的很多细腻的表现点。买书!看综艺!

11分钟前
  • RT_Arata
  • 力荐

形式很好,其实只是一个引子,用话剧的方式为观众推荐了一本好书,同时还有解读和点评,同时看各位演员飙戏,也是一种享受,节目整体上做到了雅俗共赏。但因为形式所限,也只能做到点题的作用,无法深入太多,毕竟,真正的一本好书,需要读者真正的去品读,才会有更多的收获。PS:月亮六便士,疯子和天才就在一瞬间。PPS:黄维德真的是太像陈赫了。3.6

15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赵立新请不要停止散发你的魅力!

18分钟前
  • 上了发条
  • 力荐

毛姆是我最爱的作家,读过《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性的枷锁》,“月亮”给我青年时代对理想与现实这对永恒的话题以启迪。说说节目,总体不错,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赵立新演的毛姆过于放大了自己的性格,尤其是开头毛姆是个刚刚有些名气的青年作家,和五年后的毛姆应该有所变化;黄维德演的斯特里克兰德又过于收敛,看不出他在潦倒的生活中所获取到的自由和丧失良知后的可憎嘴脸,与原著人物形象有些出入。

19分钟前
  • 李先生
  • 力荐

这个节目的意义重大,意外地好看,朴素又扎实。这样的节目不仅仅是观众对好演员的重新认识也对好内容的重新认定和挽救,是内容产业的一个重新定位的信号,让大家了解不是没有好东西,也不是没有市场,更不是观众不需要,而是没人有信心觉得好东西有市场,此节目对文化和影视行业都是一种积极的引导。节目制作的也好,以舞台剧的形式去演绎一本书的精华,成本不如电影那么高,风险小,但又让书的内容被大家了解,降低阅读门槛。这样的节目越多,那么浅阅读就少了。再就是这个节目的商业化做的也很好,得益于这个团队之前的口碑,这样节目才能活下去,才不那么悲壮。很赞,很好,真好。瑕疵就是建议把专家点评环节取消掉,专家们坐在那里装,看上去很难受。

22分钟前
  • 不码字
  • 力荐

书单: Ep 1.《月亮与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Ep 2.《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Ep 3. 《三体》,《The Three-Body Problem》;Ep 4. 《人类简史》,《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Ep 5. 《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olera》;Ep 6.《查令十字街 84 号》,《84, Charing Cross Road》;Ep 7.《未来简史》,《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Ep 8.《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Ep 9.《暗算》;Ep 10, 11.《尘埃落定》;Ep 12.《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23分钟前
  • Sloane
  • 力荐

说实话…这个节目做的有点儿雷到我…本以为是读书节目,看了宣传满心期待…但在当我打开节目正片的时候,却发现是改编版话剧…其实找一群戏剧大咖来演戏是没错的,演技也是没错的…但配上名著就无比的尬,比如第一期赵立新版的《六便士》一口一个毛姆,天啊…整个拉低了演员本身的身价…那些投机的观众啊,还是自己抽出来时间去读读书吧!

27分钟前
  • yinier
  • 还行

话剧即视感,被黄维德和赵立新惊艳到,买了《月亮与六便士》还没看呢,我得赶紧去瞧瞧了,千万可别烂尾。

28分钟前
  • 小马
  • 力荐

十分惊艳的综艺。想知道读什么书,就去看《一本好书》吧。真的重新认识了赵立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仙男人啊。对,毛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他一定看过毛姆的书,不止一本。这里只有他在演话剧,其他人都是小品。他站在聚光灯下,没有过多的肢体语言,靠着台词,断句,语气,以及脸上神情的转换,就让毛姆从字里行间真真地站了起来!

31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力荐

除了嘉宾,目前一切都好。

32分钟前
  • Raen
  • 推荐

希望多一些文化类节目,少一些撕逼炒作玩闹的综艺

36分钟前
  • 膠片時代
  • 推荐

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有这几位真好。对于喜欢话剧和读书的人,真的是个非常好的节目。

38分钟前
  • 风推疏影離
  • 力荐

这几年文化类综艺节目明显多了起来,综艺节目越来越重视老戏骨的演技,不再是清一色的小鲜肉的娱乐节目,希望这种风潮能够更好的发展

40分钟前
  • 啦啦啦啦
  • 力荐

一个非常棒的尝试,通过舞台戏剧演绎,以及嘉宾片段解读等诠释一本名著,知识的载体从书本到音频到视频舞台剧,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像品书人陈晓楠说的,《一本好书》其实就是提一个头,希望引发你的兴趣你的思考,希望你捧读这本书,从一个非常完整的角度,可能你会有自己的思考。

41分钟前
  • 书剑恩仇
  • 力荐

很喜欢喻恩泰说的,买完书把它放在你能看见的不同的角落,总有一天你会翻开它,像个朋友,多聊一会儿。被查令街感动被尤靖茹圈粉。一半是读过的一本是没读过的,这个比例很好(这个十六岁的霍顿也太像金城武了吧)

42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虽只看了一集,但从表演到舞美,从立意到品质,《一本好书》都体现着一种当下国内视频节目难得的诚意与态度。看的时候,并没有对照同为表演类型的《我就是演员》,说实话压根就没想到后者,因为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倒是深深感到这个节目有《见字如面》的气质与风格。《一本好书》里好演员的表演水准和《见字如面》中好演员(同基于好演员,而非流量网红)的朗诵功力,其实都在次,这两个节目最大也是最吸引我的特质,都是建立在文字,文本,文学之上。难能可贵。

47分钟前
  • 刘忆斯
  • 力荐

《查林十字街84号》这一期太棒了,一直在起鸡皮疙瘩。这一集是,一个说书的舞台剧演绎一场爱书人书写的有关于书的真实故事。节目继续追,书也接着看!

50分钟前
  • 阿麦
  • 力荐

因为是《见字如面》的团队制作,所以形式上颇有点将文学解读和舞台剧表演结合起来的感觉,也是当下文化类综艺大火的跟风作品。演员的表演当然是好的,但把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舞台剧的形式有待于商榷,至少它预先限制了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节目要综合一下表演和解读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内容解读根本可有可无。

51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