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瓜之味

爱情片其它1993

主演:陈女燕溪,如琼,张氏禄,基奥·索万纳文,阮映华,阮福洪侅·霍·霍伊,Ngoc Trung Tran,凡莎·塔利斯曼,Van Oanh Nguyen,Gerard Neth,Nhat Do,Thi Hai Vo,Thi Thanh Tra Nguyen,Lam Huy Bui,Xuan Thu Nguyen

导演:陈英雄

播放地址

 剧照

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2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3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4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5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6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3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4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5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6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7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8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19青木瓜之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50

详细剧情

  十岁时,梅(阮如琼 饰)被邻居送到西贡一大户人家当女佣。因为长得很像女主人死去的女儿,梅深受女主人的疼爱,但女主人并没因此看到生活的亮色,她的音乐家丈夫时不时就会不做交代外出数日,后来更是消失得再无踪迹。女主人的三个儿子因为整日无所事事,常拿梅寻开心,但慢慢地,他们发现家里的生气,全是由温和善良的梅带来。  十年转眼而过,梅(陈女燕溪 饰)出落得更具“古典美”,女主人因支持不住家里的开销开始变卖家产,并忍痛将梅送到另一户人家当佣人。新东家是位年轻的钢琴家,他是女主人儿子的朋友,梅在年少初见他时,就曾投下过爱慕的目光,而钢琴家也在同梅的接触中,逐渐感受到她的款款温情。

 长篇影评

 1 ) 一副屏风上的美丽风景画。

《青木瓜的味道》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画面纯美,对白少,情节纯真但不是深度。这算是自然景色的电影吧,我也喜欢城市电影,但只有伍迪艾伦拍的最好,最能把城市的本质表达淋漓尽致。它们几乎是这类电影的反面:画面里都是城市的喧嚣繁华,对白繁多,废话多,情节离奇但肤浅。

这其实也是城市和自然的分别,人类的吊诡,努力脱离自然的种种限制,去享受城市的便利,却向投向蛛网,被这便利束缚。

回味《青木瓜的味道》,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想了想,可能是它太过完美,因此有点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导演陈英雄虽是越南人,但早年就移民法国,也是在法国受教育,所以,这部电影明显带有法国电影那种不管不顾的自我风格。法国电影总是喜欢专心的讲自己的感受,完全不顾真实世界的样子。

导演说,本片出自他童年听来的故事。整部电影全部是在法国搭景拍摄完成,这样一看,就明白了它不接地,是因为根本就不在地啊。接着看到导演是哲学系半途出家学电影摄像(他认为导演没什么技术含量,电影主要靠摄像),难怪几乎每一帧都拍的这么美。当青木瓜从树上切掉后,乳白的汁,缓缓的低落,然后青木瓜被剖开,在一片葱茏的绿色和蝉鸣里,仿佛隔着屏幕,也能闻到那股清香。

我觉得这部电影难在女主角阿梅的选角,从童星到成年后的阿梅,眼里一直不失纯真。选到这个角色,这电影就完成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那座西贡的大宅。导演的摄影机没有离开这座宅子,每一帧都从小女孩儿的目光出发上上下下的看。

她的爱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她喜欢那个男的,从十几岁第一眼在主人家看到就喜欢,换了新衣服,端着饭菜上去。羞怯的笑。心满意足的做少女的怀春之梦,到后来她过主到男人家,也是一句话也没说过。低着头浅浅的笑,偷用男主未婚妻的口红。他也没对她说过话。甚至目光都没有交接过。但旁敲侧击中,她打碎未婚妻送的花瓶而男主没有责怪她半句。在男主汹涌的钢琴声里,他和未婚妻分手。自始至终,她都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他也没有。但他们在一起了,很快就有了孩子,男主教她读书认字,她聪明灵秀,学的很快。

电影到此终了。让我想起汪曾祺写的《受戒》,这部电影就是《受戒》的越南版。它非常美好,淳朴。

但越南人民的生活并非如此,尤其是在1951年。陈英雄讲了这个故事中美好的一面,对其它部分忽略了。每日天色向晚的宵禁警报声算是唯一的一点不和谐,但也被他刻意淡化了。甚至,片中还有一位痴情的老人来表现当时的人对爱情的执着。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这样纯粹的造一个美梦也没什么不好。看完让人心里充满了对田园的向往,对爱情的欣羡。

 2 ) 平静背后的愤怒

   其实看《青木瓜之味》看得我是极度郁闷的。
   首先是导演喜欢运用微观镜头表现他的思想,看得我有种感觉好像这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看“生物进化论”;
   然后是音响的处理太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并不是个超现实主义的题材,也没什么必要玩那么多的花哨。可是这么看似宁静的片子却夹杂过于厚重的,甚至我感觉是恐怖的音乐穿插其中;
   再然后构图。从始至终片中大部分情节都在室内拍摄,已经看得我郁闷了。就是一股束缚的郁闷。陈英雄还要利用窗、门、扶梯栅栏等等硬梆梆的框架把人物圈起来,真的狠不舒服。
   还有个不得不提的是演员的表演。
   我不知道梅为什么看东西的眼神都想是从来没见过的一样,头还要低垂着。如果我不是从头看到尾,我真的觉得她像个弱智;
   女2号XXX(男1号,一下不记得名字了),那个表演那叫个疯狂吖!夸张吖!
   虽然我不能狠好的理解陈英雄先生的创作意图,但是还是能看出他是在反映越南男人和女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女人。
   从老奶奶、少奶奶、梅三者不同的命运,女性的社会现状被清晰描述了出来。老奶奶是克制且自我封锁的;少奶奶的情感与痛苦,只能默默藏在心底;梅,终于能够穿上鲜艳的红衣,端庄地坐在佛像前,有尊严地活着。梅的故事,也是陈英雄所期盼的所有女性的未来吧。
   

 3 ) 棕榈丛、雕花窗与穿堂风:纯爱光环掩藏下的不平等情欲

影片行到中程,想到李天葆的《盛世天光》,或者黎紫书的《告别的年代》。前者浓重灿烂的色彩与影片中的南洋情调不谋而合,且同样呈现出一种新旧时代交替时「家族」的痛苦挣扎。后者女孩在热风吹拂街道上奔跑的画面仍在眼前。南洋风韵总是形似,由于陌生与区隔,总能将这一区域的意象与所指粗粗归拢成一团混合物来混淆视听。就像本尼迪克特在东南亚研究里指出「东南亚」这一笼着空花阳焰的语词与生俱来的迷惑性:“一个重要背景因素是“东南亚”这一概念本身,暗示了一种专属集体性。但事实是集体性难寻……”

惭愧来讲,在远远称不上影迷的观影生涯中,几个东南亚国家只看过代表作。《热带雨》、阿彼察邦、青年影展上看到的稚嫩小片,甚至连马来西亚与台湾或英国的合拍片(《夕雾花园》《南巫》)等都没看过。至于陈英雄本人,还是因为他今年入围了戛纳才有了「要补足」的念头。实在是电影如汪洋春秋而我仅是蟪蛄。因而只能谈这混沌的意象与蜿蜒出的譬喻。

陈英雄在调度摄像机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微观摄影机拍蚁虫挣扎在生死一线,拍圆润指甲捻过脏绿虫翼。那座故事大半段发生的住宅,全片偏偏没有大张大合的全景,无人得知楼宇布局究竟几何。几个镜头位重复的排布全是平扫的中景或深焦。平扫寓意着时间延宕中的重复帧:小梅端着菜肴穿过透风的中堂来到主人的饭桌,中子蹲在窗沿上去够捕虫的工具。深焦(说实话,有点像人像摄影)则侧重描画刺点:木瓜浑圆莹白的籽,从绿叶上滚下的汁液,少女颤动的眼睫。平扫囊括了被诅咒的地理空间(宅/寨)和被主仆关系、大家族制度压制的女仆,后者的魂灵仅在与郁葱草木接触之时才变得额外鲜活。

平扫:人物穿行在中堂

深焦:植物/动物

其中家宅布置也担当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东南亚湿热,多缠绵阴雨,加上故事背景处于工业化产品刚刚舶来越南境内之时(也就无空调、电扇云云),因此内室多开四方窗扇,大小错落,四庭甚至不设围墙,仅有方柱林立,才能令燥郁的空气与气氛悠悠流转。

同样的装置在沟口健二等热衷于拍摄江户时代的东亚导演中也能见到。举几个陈英雄的例子:一是影片中唯一的外景,区别于整片几乎都放置在室内,女主人的布店显然是一个指向意义的“外骨骼”:接了天光和人来人往的街道,意味着不再需要幽闭于一个森森大宅,受女性永久被迫束缚在家族制度的诅咒,而是拥有女性主体的力量,挣得能够让家庭维生的口粮与金钱。但此处,仅有小窗内的一框景色是流动的,鲜活的——一个与人情往来(更广阔的社交圈)、还价叫卖(商业)和自行车(更效率的交通工具)挂钩的天地,前景却依旧是暗淡的,老式旗袍、棉线、破旧海报,无一不彰显了这个落寞女主人的身份特征。

二是影片末尾,小梅成为钢琴家的女仆,开始在一个更为现代也更为西式的内室中行动。令人拍案叫绝的是钢琴家与小梅的追逐,镜头多半通过不同图纹的窗格滑行,女主角从自己的陋室转入主人的卫生间,再转入宽敞明亮的主卧,偷偷拿出钢琴家未婚妻的口红,在挂有象牙浮雕和珐琅画旁的雕花木镜前涂抹嘴唇。

不同的窗格代表着不同空间的转换

伴随着身处空间的等次提升(仆人间-走道-主卧卫生间-主卧-客厅),身份地位也仿佛在镜头切换间完成从女仆到一个“假扮的女主人”身份的转变。但这一瞬间被外来者——钢琴家的注视打破,女主角开始倒退,从起居室按着原来的路途倒退进她日常行走的空间(从装潢布局上看可能是杂货间),在纯装饰的格挡和通道间仅有的窄缝里畏缩地躲着。

这一段的氛围拉扯到极致:钢琴家的好奇和女仆的战栗,情愫游动。但若解剖这情愫,仍然会发现小梅将要承受的命运实则与她的母家如出一辙,尽管这恻然的命运被包裹在命途突转地位跃升,从女仆夺了钢琴家的欢心从而上位的戏剧性情节下。从幼时的女仆身份,以端茶送饭的角色初次见识到主人家大儿子的朋友,也就是钢琴家开始,女主的好感始于钢琴家的文质彬彬气质,酷似希腊神子的外表,以及某种不可言说的,由于陌生疏离产生的好奇。反之,钢琴家中意女主也因为她骨骼分明的古典长相,身份僭越的性张力。但最终尘埃落地的晚上,如同任何非现代的爱情故事一样,钢琴家通过性,或许有的半推半就的过程,心照不宣地完成了最后高潮的铺垫。

胶着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或许就不难理解贯穿全片的性暗示:棕榈、蕉叶、木瓜、纯白的乳液、拉丝的虫卵、被圈养的蟋蟀,此起彼伏的虫鸣……源于自然,逃出道德行制的约束,或许暗示了律法、规定、自我约束在这个场所中的失效,一种前现代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空间中,情/欲成为最飘忽不可得的物象。老一辈里,父权大家长习惯性地携带妻子辛苦赚得的家产逃离,成为家庭责任的背叛者,遑论对夫妻情谊的承担。年青一辈里,钢琴家对未婚妻的背叛,后者从西式婚姻的受益者成为受害者,对女仆的爱带有光环般的古典纯爱——相遇、怀孕到结婚,迅疾如风的情节推动也佐证了这一点。上位者的怜悯,始于好奇和颜控,始于对纯粹艺术的追随(男主对女主雕塑般的五官的痴迷与不可控的下笔描绘),在最后男主教女主认字念读,一派琴瑟和鸣的情节里,很难不感知到命运之钟的敲响与长鸣。最后菩萨慈眉善目却面露深意的笑意里也证明了这一点,看似逃脱了命运的藩篱,一跃成为了不敢憧憬的权力角色,却仍然饱受着性别、阶级绵延终生的诅咒。

 4 ) 万事要发生,先种好种子,只待时机,无需焦虑。

    万事要发生,先种好种子,只待时机,无需焦虑。
   
    而离欲望越近,幸福就越远。
  
                            ——题记【Scent of Green Papaya】
 
   
    我通常感觉:相对于电影,小说更能给人以想象空间,不仅含蓄,且更富于表现力。
  
  看了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那些电影中本应拥有的丰富语言却在缓慢、婉约的叙事面前显得如此苍白、软弱。语言在这茵绿潮湿的空间中只是线性的而非立体的,在多层次、令人目不暇接的镜头面前显现出单薄贫乏,不堪回味…而导演就是准备了一部对白很少的电影给我们,一切都在用镜头说话——他用朴实与唯美诠释了一部名副其实的电影。

    在电影中,观众理解故事、感受人物都需要首先透过镜头、捕捉画面来完成。东家的院子是主角梅的整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在镜头的表现下却是那么地丰富、精巧、细致。如果你不那么在乎电影的速度感和台词的多寡,那么,让这只越南的慢船,载你去看一个炎热潮湿但满目碧绿的,难忘的夏天吧。
     
     
                   ———————————————————

    
    晚上,月透过竹窗,从梅那张小床顶上洒下圣洁柔和的光,只照在梅的身子上,周围一切是暗淡的。小小的梅侧卧在床上,轻声和对床的老仆人呓语,身子薄薄的、软软的、静静的,像一只猫。话可有可无,眼睛似闭非闭,于是说着说着,便睡了…
  
  清晨,日光湿润润地铺洒在院里的青石板上,又把木屋雕花的门窗擦出一抹光亮,满院的绿叶露珠,闪着珍珠般的色泽,叫醒了叶底的青蛙、檐下的小鸟、窗台上的蚂蚁和笼里的蝈蝈。梅醒了,用一双小手推开一扇扇竹窗,从小木屋的竹窗里轻盈地探出头,用一双玲珑剔透的黑眼睛和抿起来微笑的小嘴和新的一天打招呼…电影处处用南亚越南独有的氤氲、迷离的气息和温润、柔和的人性之美带给我们浓厚的感动。
     
  在梅的面前,一切都是美好而新奇的,哪怕是最常见的细节,最普通的事物,青翠的树叶、浓郁的木瓜汁、长鸣的知了、跳动的青蛙、濯枝润叶的雨水、经常要做的饭菜…甚至每天早起后的洗手洗脸,都会带给她愉快的关注和欣赏。她带着微笑上楼,给少爷少奶和小少爷们送饭,悄悄地观察照片里和她年龄相仿的小姑娘,轻轻地跟院子里的青蛙打招呼,欣赏一切她看到的。
  
  这样的心态并不绝于她的孩提时代,直到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之后,梅每次切木瓜也都面带微笑静静地欣赏着挂在树梢上那青木瓜表皮的光泽、木瓜断茎上滴下的乳白汁液,以及木瓜瓤里莹白饱满挨挨挤挤一触即破的籽粒——那是梅青涩的童年和饱满成长的象征。
     
  镜头顺着梅的视线摇移,直到整个画面里便只剩下了一只纤细的手,手指尖上一颗乳白色、圆润晶莹、光泽诱人、青春少女的身躯一般成熟饱满的木瓜籽。少奶奶的二儿子闲来无事,会用滚烫的蜡烛油去粘蚂蚁,而梅却从来不会轻易去挤破一粒木瓜籽,而是任由那粒瓜籽在镜头前散发幽幽的青涩芳香……
  
  导演在他的细节中把一个越南姑娘梅的天真善良、淡雅质朴、柔美清丽,还有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富于象征性和禅意的生活,透过镜头呈现给了我们。整部电影细腻、温婉、恬静、唯美。画面如水一样,冲洗着人的灵魂,随着镜头展开的,永远是梅的均匀的呼吸和恬静的笑容。
  
  梅的生活里也偶尔会出现一些小麻烦,比如三公子会把蜥蜴放在梅要擦拭的花瓶里,让她受惊吓;少爷离家出走之后梅就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她会替主人担忧;女主人的三个儿子因为整日无所事事,常拿梅寻开心,但慢慢地,他们发现家里的生气,全是由温和善良的梅带来。再比如长大后的梅会被送到浩仁少爷家,走的时候她是那么地依依不舍;在那里她偷偷穿上嫁衣抹上口红照镜子的时候正好被回家的新主人撞见,是那样地尴尬而且幸福…  
  
    但是这些对于梅来说都不过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把它们照单全收,一并接纳,之后仍然面带笑容,恬然自若,淡静如初,像一轮风过云开之后仍然散发清光的月亮。
     
     
                    ———————————————————

     
    女性往往是民族之美的化身,母亲与爱人的性格往往形象并孕育着民族的精神,因为只有她们才能使喧嚣变得宁静,使躁动变得安宁,使生活显示出永恒和意义,使远游与好斗的男人们享受到平和与回归的幸福。
  
  如果把片中三位不同时代的越南女性的命运与生活态度联系起来,不难发现,陈英雄其实是在用镜头来表现自己的民族情结,赞美着越南的传统文化以及女性的善良美丽、坚忍与忠贞。影片中男人是被淡化的,甚至是抽象化的,女性则在他们的衬托之下显示出了平凡中的伟大。她们平静,但不缺少坚持;她们忍耐,却不会颓然退缩;在她们身上找不到平庸包裹的一团俗气,她们个体上鲜明突出,但整体上却非常和谐。
  
  我们无从知道老太太是否了解还有一个门外多年追随自己的人,只从她的背影和木鱼声中感受到了她静如止水的心境;少奶奶为了一个随时离家出走、并不能给她关爱、负起责来的男人,心甘情愿地坚守着,等待着,她知道,只要有她在,他早晚都会回来,坚信那琴声还会再次响起,尽管她可能并不能听出其中的烦躁与孤独;梅,像青木瓜一样,在不动声色地成长,像花儿一样静静地绽放青春,对于她从小倾慕的人,她从来不急于让他知道什么,只是悄悄等待,从不舍弃,就像种好的种子,只待时机,无需焦虑。于是那道竹门自然会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被浩仁悄悄打开,幸福如期而至……
     
     
           ———————————————————

          
  影片的最后,导演为这个唯美的故事安排了一个童话般的结局,梅在浩仁的教导下学会了认字、诵读,此时的她正抚摩着腹中的新生命,望着远方浅浅地笑,那里应该有她等待的一切……
  
    青木瓜的故事走到了头,樱桃树的故事正要开始,生命如此生生不息…  
  
    一声不响地看完这部安静的电影,在没有背景音乐烘托只有一个接一个的细节中,感受着人的生命制造的另一种张力,心里极为熨帖。

 5 ) 青木瓜之味

看这部片子,是因为一张剧照。
男主人温柔的碰触着梅的脸颊,缱绻又温和。
看着这部片子,我才发现温和是有的,缱绻未必。
当时看了一些影评剧透,很多人都表示这部电影很圆满很美好。
我抱着这种目的去看,到结局时,反而品味不出它的美好。
因为我觉得男主人要的不是一个心灵相通的爱人,而是一个顺从能干的全职妻子。
妻子可以是爱人,但爱人未必是妻子。
与其说男主人因为喜欢梅而娶她,不如说是男主人为了安静的创作而娶她。
或许是我角度阴暗,整部片子未看出太多爱意。
有的是隐忍,顺从和越南代代女性循环的一辈子。

 6 ) 我大声地说我不要快餐爱情

记不清是小学还是中学的时候,只记得是在一个酷热的暑假。那时候家里的电视还没有换成现在的大彩电。还是21英寸的黑白。电视不太清晰,画面总是出现小雪点,听起来有呼呼的杂声。 我忘记了是个什么节目。只记得是炎热烦躁的午后,我一个人睡不着。开着电视打发时间,突然看到关于一部电影的介绍——《青木瓜之味》。那个节目虽只简单介绍了梅,以及几个木瓜的画面。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时候电视上并未放那部片子。电视那时候是我们唯一的媒介。所以,于那时候的我并无机会看到这样的片子。时光总是在人不经意间悄悄流逝了,转眼间我也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虽然时去已久,可青木瓜之味的画面总在我脑袋里回荡。我总是会想起梅出现那一瞬间,那个羞涩的表情。木瓜浓郁的乳汁滴落在绿叶上,梅剖开青木瓜时那个陶醉的表情,一瓢满满的晶莹剔透的籽┅ 今年的夏天很热。也许因为如此,我常常处于异常烦躁状态。总是无法安心的工作,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无法美美的品尝一部电影。终日惶惶然,焦虑丛生┅ 我怀着儿时美好的记忆,开始了青木瓜的电影之旅。 故事在黎明开始,十岁的梅安详坦然的忙碌着。看着梅端菜上楼我有点着急,担忧。也许是看中国大院小媳妇的电视连续剧看多了的缘故。总看着看着就心底里荆棘丛生。以为又要发生一场血腥暴力的殴打。随着剧情的深入,我的担忧慢慢的散去了。少奶是一位极其和善坚强的女人。有个和梅差不多一样大的女儿在少爷第三次出走回来的前一天生病死去了。少奶看着梅就感觉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很是疼惜。在梅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梅的美好从她的每一个动作体现出来,从她洗手时候的表情,她的简单的微笑,她看世界的眼睛。总是给人无忧无虑的感觉。看到这些,不仅让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我想每一个人看到梅心里就会涌起一段回忆,或是小时候调皮贪玩的自己。或是遇见倾慕的人那个瞬间,羞涩,期待,渴望┅ 长大后的梅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却丝毫没因年龄的增长摸去她身上的光辉。她依然像小时候一样善良,一样勤快温顺,好奇天真。仍然痴迷的看着这个世界的一切。在少奶一个人抄持家务家势败落以后,疼惜梅的少奶决定把梅送给大少爷的好朋友当女佣。正是这一转折,开始了梅真正羞涩的爱情。 少奶的丈夫是位明间音乐家,常常带着家中的财物不辞而别,可少奶并不埋怨他,总是默默的一个人抄持着家务,带着几个孩子等他回来。无论他出去多久回来,少奶都是高兴的流下泪来。并无半句责怪的话来。他曾因桃的死心里愧疚而留在妻儿身边。可在一个戒严的夜里,他还是撒谎带着家中所以的钱财走了┅看着少奶躲在墙角哭,让人忍不住的心疼。她的隐忍,她执着的等待,她的包容┅当今的女性很难有几个做到的。我不知道,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假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这样的不幸。我们是应该学着少奶的态度对爱情多一份包容,执着的等待。还是┅只是,我想我一定做不到少奶那样的包容与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等待,本应该说是用美丽来形容的,却变的煎熬。 剧中主讲梅之外还另穿插了一段爱情。在姥姥的丈夫死后一直忘不了他,那位姓唐的老伯向她求过婚,希望姥姥能嫁给他。可姥姥不肯,与是他就天天跟着她,即使她搬几次家。可在七年前桃死了以后(桃也就是她的孙女)就不肯再下楼,天天在遗像面前诵经。他几次在门口张望,只为了看她一眼就是满足。她请求梅把姥姥带下来天井边走走,她甚至能从梅口中听到一点关于姥姥的消息就能高兴一阵子。这样的无私,这样的守侯┅也许在现在的我们看来,不现实,只是导演一厢情愿的美好幻想。可陈英雄导演的这一美好幻想,却迷倒了天下数万人。这个故事真正迷人之处在于这个美丽的幻想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整部片子给人很安静很祥和很美好的感觉,片子看着很真实,素面朝天的梅,青翠的树叶,浓郁的木瓜汁,长鸣的知了,跳动的青蛙,濯枝润叶的雨水┅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类似于默片,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大段大段的音乐穿插期间。多以画面和音乐表现人物波涛起伏的心情。电影看了让人心情平静,电影中多处动植物的特写,让人感觉世界很美好。 电影所表达的爱情。与现在这社会的快餐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今这个社会太过现实太过毛躁,人们都风风火火的忙碌着,若不是哪个生物学家要搞研究会仔细的观察那些动人的动植物。平常的我们一定难得观看一次,生活的压力与快节奏,让我们忘记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忘记了停下脚步来欣赏身边的一处风景。我们一味的向前奔跑着。我们习惯了快节奏高质量。甚至有一天爱情也被我们的快节奏高质量同化了。我们总是在忙碌着,急急忙忙的向前方奔去。也许,等我们有一天跑到了终点的时候才发觉,最美好的其实是沿途的风景可是,我们已经错过了。 推荐心绪烦乱的年青人观看,我相信。这部电影看了,能让你们对世界有更多新的认识。 说实话,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有些不敢写评论。我怕我拙劣的文字玷污了电影的美感。我今天是鼓了很大勇气,诚惶诚恐的写了这篇个人感想。

 短评

生命也就那回事,爱情也是

2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看的第一部越南片,很特别的画面美。1950年代。木瓜菜。洗澡美。“在梅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梅的美好从她的每一个动作体现出来,从她洗手时候的表情,她的简单的微笑,她看世界的眼睛。总是给人无忧无虑的感觉。”另,刚过9.18,看了一篇关于中国远征军遗骸在越南受到的破坏,对这个国家委实不爽。

5分钟前
  • 紫领 爱
  • 力荐

从开头就觉得木瓜汁和木瓜籽是生殖的意象,果然最后一次抚弄木瓜籽之后就怀孕了。浩仁扔给梅一本书竟然是教识字,让人不能不以为这是在影射殖民历史。音乐颇为神鬼,偶尔的飞机声是?

9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推荐

恐怖音效

13分钟前
  • Corallincao
  • 还行

潮湿的夏季,怎么也干不了的心事,墙上淡淡的水痕泛着淡雅的香味……全部弥散在电影的每个角落。梅穿过院墙,洗干净手,不多说话,古琴的声音倾诉,女孩的心事没人知道……镜头实在好看,干净利落,细细想来情节有很多瑕疵,不过这样漂亮的电影实属难得,气氛真的很好。女孩长大,爱的男人被她吸引……还是喜欢小时候的她,轻轻的走路,吃饭的时候静静地看蚂蚁,抓蛐蛐,树叶婆娑………我喜欢的电影。

17分钟前
  • 夏日良人°
  • 力荐

本来想给四星的,摄影太好了,陈英雄太会设置空间,视听语言非常漂亮,不愧是学院派的身手,但是从梅成年开始(也就是从陈英雄的老婆陈女燕溪出场开始),整个故事传递出的信息就让人非常别扭,充满了殖民主义的暗示和一种“给西方人展示他们想看到的东方”的猎奇审美,而且陈女燕溪比起小时候的梅也确实不好看,而且神态里有种蠢笨惊惶感,太符合西方男性(故事里是受了西方教育的亚洲男性)拯救无知懵懂柔软的东方女性这个套路了。我很讨厌这种媚俗感。虽然导演确实有匠材。

20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据说全片是在法国的摄影棚完成的而非在越南本地取景,难怪感觉贵气许多

23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萝莉期女主简直是透明的 后来长成了痴呆版谢杏芳 远拍还行,特写简直了。。。不过和男主的情儿比起来,女主磨下腮、把嘴整小一号,还是能看的。。贯穿始终的恐怖片音乐是怎么回事!凉拌青木瓜丝的滋味,我也想尝尝

27分钟前
  • 叭卦我最懂
  • 还行

《青木瓜之味》没有裸露,或性行为,但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情色影片,即使在第一段,以笔触的方式暗示了性意识(包括阿昧,或是调皮捣蛋的男孩)的产生,发展:微观世界(手或脚),青木瓜或蜡烛油乳白色的液体,如此的象征主义难道还不能撩拨起性欲吗?用某种感官化的评论来说,就是一种潮湿的热带影像。然而,反讽的是,无论热带影像还是“东方巴洛克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远离东方的局部化remake(所有影片皆在巴黎形成了),通过影像,构建了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封闭空间,如同好莱坞黄金时期,凭空创造的《卡萨布兰卡》,提醒着观看者,是否在“回溯”时,进行了一种东方学的观看。

29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这片细思极恐。背景的战机轰鸣声暗示着战争的背景,梅来到一个传统越南大家庭后,这个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女性角色沉沦,代际复刻的命运使其必然没落。其后转入受西方教育影响的钢琴家家中,与钢琴家达成交合,梅完成了从无知贫穷向有学识家庭幸福的转变。赤裸裸的政治隐喻。这片也是我见过性暗示最频繁的,从植物到动物到水到镜头语言,通篇都在性暗示,尤其最后取出一颗木瓜籽放在一朵绿色植物里,下一个镜头梅怀孕了,真滴牛逼。

33分钟前
  • 二黑Zz
  • 推荐

满满的荷尔蒙,像滴落下来的木瓜汁,一切都在暗涌。陈英雄太会拍女人,特别是偷擦口红的镜头拍的太惊心动魄。

35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重温才发现讲了老人对老太太、太太对老爷、阿梅对阿权的三代人痴恋,还有做音乐家妻子的问题。一见钟情,有机会默默陪伴在暗恋的人身边,照顾他的起居,已经很幸福了,最后竟然还被他爱上,此生无憾。配乐相当诡异。越南美。传统,也没什么不好。

39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力荐

越南风情,闷骚男女,红了梅花,绿了木瓜。

43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陈英雄镜头下的洗头和洗脸真的是无敌了。光滑的皮肤上闪动的水珠真是看得让人心动神摇。

44分钟前
  • 余小岛
  • 还行

趁黑摸进人家房间确实不地道

46分钟前
  • 秋日、晚风
  • 力荐

前半部五星。闷热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绿植的清香,荷塘里蛙声一片,鸟儿清脆的啁啾始终萦绕在耳边,光脚踩在凉丝丝的彩色花砖上,风穿堂而过,浓郁的树影在墙上随风摇曳。 热得睡不着的夜晚,躺在凉席呆呆地望着窗外的皎洁月光,一阵微凉的风掀起纱帐 。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如夏夜晚风般令人沉醉不已~

51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力荐

层层景象如同苏州园林一般别致,有着浓浓的东南亚风味。潮润的桑巴斯溪蟾,针灸细烟仿佛可以闻到淡雅的药香。导演喜欢回廊景象的描写~动、静之间有着别样风味,青木瓜是什么味道?可能是酸涩是清酸略涩吧如同电影里的爱情一般。【ost挺好的怎么诡异了。女主是要多看的类型,越南语真听不惯】

5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看的同时仿佛能闻到南方热夏潮湿空气中清馨的植物香气。宵禁警报。摁死白蜡中挣扎的蚂蚁。习惯性携款落跑的老爷。剖开青木瓜后轻触堆积的白耔。混音过度:拨弦、蝉鸣、德彪西月光。佛像高深莫测的表情。温婉(同时卑微)的女人。

56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陈英雄早期电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湿热的东南亚气候,那时的他还是植根于乡土,浓烈的南越殖民地气息与没落的儒家传统纠结在一起,构成了奇妙的视觉冲击,现代文明与传统竟然也能和谐相处,不得不叫人心生吊诡,再加上凄绝的电影配乐,民族乐器与钢琴协奏交杂在一起,看似风马牛不及,却没有丝毫的突兀

58分钟前
  • 東寫西讀
  • 推荐

节奏会不会有点太慢了,好像说了又其实没说。导演玩轨道玩high了。猎奇式的西方视角看东方,我觉得就算告诉白人这是中国他们也会信的。女孩儿、明亮的摄影和躁动的音乐不错,女孩儿长大之后(导演老婆)颧骨好高。

59分钟前
  • 小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