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NHK

动漫日本2006

主演:小泉丰,牧野由依,阪口大助,小林沙苗,早水理沙,宍户留美,飞田展男,盐屋翼

导演:山本裕介,镝木宏,川畑荣郎,熊泽祐嗣,吉田彻,加藤显,奥野浩行,园田雅裕

 剧照

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2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3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4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5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6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3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4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5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6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7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8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19欢迎加入NHK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20:35

详细剧情

  作为一个四年前从学校退学之后就一直靠啃老来过活的死宅男佐藤达广(小泉豊 配音)来说,今天也是家里蹲的一天。突然间,一阵敲门声打破了他的日常妄想。打开门,出现在门口的美少女让佐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美少女说出的话也让佐藤吃惊的说不出话来。原来,少女名叫中原岬(牧野由 依 配音),自称是“日本废柴协会”的成员,而她此行到来的目的,正是帮助佐藤重新振作,脱离废柴的行列。  一直住在隔壁的动漫美少女控山崎薰(坂口大助 配音)也是协会的一员?进入协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制作H游戏?口口声声要帮助自己的中原自己也是一个只有靠帮助他人才能找到存在感的废柴?诸多事件的发生让佐藤渐渐开始怀疑,这个所谓的协会,很有可能是一个阴谋。

 长篇影评

 1 ) (搬运)泷本龙彦 《The End of NHK》

十多年前,我写了一篇小说《欢迎加入NHK! 》对我这个作者来说,这就像一本被诅咒的小说,直到最近我还在被这种诅咒折磨着。 自从我写完之后,我就一直被一种失败感折磨着。 有很多原因导致我被我自己拼尽全力写的小说所折磨着。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这个作者背叛了这个故事,没有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 我被困在这种失败和挫折感中很多年了。

在《NHK》第九章中,我意识到主角承受着我自己的孤独。 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意识。 在那之前,主角从来没有深入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那一瞬间,他爬上了自己心中的这堵墙,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孤独。然而,在下一章中,又进入了新的故事情节,仿佛孤独这件事已经被完全遗忘。 问题就在于,我设计了一个陌生人来窥探主人公的孤独:我指的就是岬。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孤独的逃避。因此,我这样避开直接描写孤独的方式其实也是作者的逃避行为。 我使用了“奔跑”这种方法来结束这个故事,把自己托付给那一瞬间的感觉。 “奔跑法 "是一种写作技巧,它利用营造的紧迫感,让人物 "跑 "起来,进入高潮部分。。 在最后一章中,主人公通过奔跑、争执和一些戏剧性的动作实现了情感的宣泄。 故事也就结束了。 但是,孤独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写该怎么解决。 因为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能力去写孤独的问题。 即使是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 因此,我认为我那时以这样结局可能是最好的。 活着或是去死,以及佐藤和岬最后仍然是普通的关系这一点,是非常现实的。 但我其实从未想过要写一个现实的故事。 我想写一个有趣的、令人鼓舞的、有梦想和希望的故事。 如果我更努力一些的话,是否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呢? 可能还是不行。 即使到现在,我也止不住这样想。 这个问题依然让我苦恼。 但是,我最近发现,我可以在这个三维世界中做到一某些我在小说中无法做到的事情。 换句话说,在NHK故事的最后,我对佐藤有一些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冥想。 通过冥想,他可以治愈自己,获得支撑自己的世界的压力的力量。 第二条建议是停止手淫。 第三条建议是采取直接行动来填补他的不足。 如果孤独是个问题,就采取行动,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孤独。 但是,什么是不孤独的状态,也就是说,什么是被满足的状态? 它不是一种心理状态吗? 是的,这就是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我们获得能创造一种满足自己心境的能力,那么佐藤的问题就会完全解决。 但这可能不是仅仅通过冥想就能实现的。 冥想必须辅以一些直接的行动来填补孤独,比如说搭讪等等。 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他不可能突然就能与人交谈,所以他需要从练习在外面昂起头走路开始。 佐藤可能需要四或五年的预备性练习,才能在街上与陌生人交谈。 但是,通过做一些让你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的事情,比如每天到外面去散步,或者抬头走路,你就能获得自信。那是一种独特的自信。怀有自己能够改变的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信心。 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事情可以做,但如何去做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对于NHK的主人公来说,都有一条通往让自己得到满足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这条路确实存在。

然而,我可能需要再写5卷才能写出佐藤获得信心的故事。 在那个时候,我不可能写得出来。 不过,在一个故事中,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要指向好的方面。 一直走着就行,走偏了也没关系。 就像生活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可能是一件好事。 说不定这是最好的结束方式。 这是一个现实的结局,但又为未来留下了希望。 在我一直以来的作品中,有一件事是我非常想说出来的,是我想写却写不出来的,那就是如果一个人落入了 "欢迎加入NHK"这样的境地,那么他将会感到非常孤独。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有办法的。 总有一个出路,一个通往完美的幸福结局的途径。 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要在这里写这篇文章。 我想要告诉各位的是,佐藤、岬、山崎和前辈都在他们的圆满结局里找到了幸福。 我相信他们已经获得了幸福。 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新的世界。

我想写的并不是人类的软弱,而是无论他们多么弱小和绝望,无论他们因为被困在心灵的迷宫里而变得多么软弱,他们总能找到出来的路,重新获得自我。 这就是我想写的东西。 我在写《欢迎加入NHK》里没有表达的信念,我现在可以写出来了。 现在,NHK终于完结了。

(翻译自英文) 搬运自贴吧://tieba.baidu.com/p/7361129043

 2 ) 废柴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SA10是个家里蹲的废柴,平日里就窝在自己的家中,也不知道干什么,反正有老妈的金钱资助还能够生活下去。人也就变得越来越废了。
每次出门都是一次心灵上的大冒险。SA10君带着帽子,揣测着周遭路人对自己的看法,总觉得别人都在心头耻笑他,鄙视他。因为就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个家里蹲的废柴.如此的社交恐惧症与我有了小小的共鸣。平日里的确过分在意周遭人对自己的看法了。每个人眼中都有一种自己的人格。总有人会认为自己是废柴。为了达成所谓的完美,不断的掩饰自己,变得谨慎,变得孤僻,变得沉默。
由此SA10想出了个所谓的“阴谋论”(实际上出自前辈之口)来掩饰自己的困境,把废柴的原因推卸掉。最后一集SA10也说过,制造一切阴谋的NHK也可以是任何名字,比如小岬所说的“神”。废柴们把不幸归于信仰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无奈的苦笑着。
然而事实上,家里蹲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比如比SA10更废的Torotoro桑,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无法亲面见除了姐姐的任何人的超级大废柴。最后他独自一人在硕大空虚的屋子里喊着要吃饭的绝望,居然转折了他的一生。SA10自己也是如此。所以说家里蹲是一种富贵病,饥饿疗法是王道。
山崎是我在片中最喜爱的角色。为了自己的理想,他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即便SA10懒惰,他扛起了重担,要在秋叶原闯一闯。可惜游戏发售的不怎样,但他并不认为这是白辛苦,那些不畅销的游戏,是他青春的佐证,是他记忆的闪光。他也是SA10的有力开导者,无论是跳崖前的理智劝导,还是网络游戏中给SA10的教育,山崎总是醍醐灌顶的敲响了SA10的脑袋,把他从深渊中救赎。山崎的爱情也很不顺。自己所喜爱的女性都已经化作自己游戏中的主角,现实中却由于种种的误会惆怅不已,当那个她终于表白自己不嫌弃山崎是otaku时,又因为自己要服从家人的意愿回家种田,只得狠狠地分手。山崎有很多经典的话,印象最深的是他捂着自己的半张脸说:“人的一生如尘埃。”
动画的结局嘛,算是Happy End吧,SA10和小岬这对废柴终于决定活下去,与NHK做对抗。SA10朝第一话里那个梦中的怪物冲去,这时已经不是废柴是英雄了吧。但宿命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两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个观看者也是,或许你的生活也有够废的,但是记住,世界上有比你更废的废柴存在,你就有理由勇往直前!
另外,2个ED都做得很好。一个热血+搞笑,一个治愈+煽情。ED2《在让人烦躁的世界中》的画面比较诡异,SA10和岬两个人很不协调的出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裹着厚厚的衣服,卧倒。象征同病相怜的二人与社会的不合。
PS。片中居然还有弗洛伊德的出现,真是太邪恶了!

 3 ) 不是影评的影评,关于家里蹲,Neet和宅

去年5月的时候因为朋友推荐,看了这部动画。我第一次认识到我这个样子叫家里蹲,属于Neet族,是宅的一类代表。而且在这种悲观无望痛苦中挣扎的,不止我一个。

昨晚逛知乎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关于这三个名词的问题。细查之下,原来家里蹲≠Neet≠宅。我想也许三者的区别也许是能帮家里蹲们慢慢走出困境。

三者也许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对二次元的喜好。

但三者的产生原因明显不同:家里蹲是因为“疾病/压力”, neet是因为“懒惰”,“宅”是因为“爱好”。

家里蹲通常不是不想工作/上学,而是做不到。他们有自觉,知道靠父母养是绝对不行的,但因为身体或心理的种种原因,无法走出去。内心充满焦虑,及时身处舒适优越的环境也无法泰然处之。ACG对家里蹲来说,像是来逃避现实精神毒品。

Neet简单来说,就是一群被惯坏了的孩子,neet不一定会窝在家里。其中一些人甚至会拿着父母的钱到处逍遥,参加/举办各种社交活动。他们大多没有自觉,懒惰,认为父母养自己是理所当然。广义上的Neet族包括家里蹲。

宅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属性,喜欢某一类事物喜欢到宅在家里不愿意,比如游戏宅,技术宅,军事宅。多数宅们有工作来支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主角佐藤比起家里蹲,更偏向Neet。靠父母提供生活费,过着相对舒适的Neet生活,虽然内心焦躁逃避现实,但并没有明显的内疚感。

男2眼镜君山崎是典型的御宅族,虽然迷恋各类手办和H-game,但有爱好有梦想有工作,内心相对平和。

家里蹲,Neet和宅既然有相似的地方,那么是否可以让家里蹲接受自己家里蹲的事实,放下强烈的负罪感,变得Neet些;当Neet找到能让自己宅的事物时,有没有额外的金钱支撑时,也许就不得不开始工作了。

以上纯属脑补,也许片中的方法更有效:人饿了,就会工作。

其实我脱宅的方法也很简单,网上订张火车票,揣500现金和一张1000元的银行卡,联系一个包吃住的地方做义工。那里没有人认识你,你也不用在乎那些擦身而过便不再见的人们的眼光。简简单单,当你有吃住以外的消费需求时,你就会开始找义工以外的工作了。

参考资料: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35602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A%B1%E8%94%BD%E9%9D%92%E5%B9%B4
----------------------------------------------------时光の分割线--------------------------------------------------------
无意中看到这篇我两年前写的东西,现在的我还是宅女一个,但不是neet也不是家里蹲了,只是下班之后没有出门的理由而已。现在回顾那段时光,真的很焦虑很痛苦。不过,可能因为这个,懦弱的我才会去被逼着尝试更广阔的世界。

 4 ) 家里蹲的实质病症

07年看到这部作品,6年间不只看了多少遍第一集而又没有继续。
终于在6年后,因假期在“家里蹲的第4周看完了。

近几年来“家里蹲”的现象似乎越来越被关注。也有非常多的作品在反思这一现象
而本片可以说是这类题材中最为贴切和真实的刻画了家里蹲的形象,心态。让观影者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动画描述的“御宅族”,“家里蹲”的定义似乎就是窝在家,不去面对社会。而当生活没有了最低保障,而又没有死的觉悟,自然会去社会求生存,“家里蹲”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浅见“家里蹲”是因无数压力诱因下导致的对于一切的否认——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责任压力,个人成就压力,未来走向的压力……
所有的压力,汇集成一片黑色,笼罩着有“家里蹲”征兆的人。
唯有否认这个充满未知而恐怖的外在世界,对于未来的否认,对于信任的否认,对于人情的否认,对于自我的否认。
才能籍由愤世的力量,把自己阻隔在一切被自己否认的世界之外,藉此逃离。

即使否认一切,但因为否认自己有改变的能力,这形成了循环,一直被困在家里蹲的世界。


这就是家里蹲的实质——“否认”,

走入社会,就不是“家里蹲”了吗?
纵然一直在工作着,也不得不承认,“家里蹲”根本是不会因为在养活着自己去走入社会而改变。就如同动画里主人公佐藤、torotoro桑一样,就算靠打工可以自己活下去,但对于活下去以外的一切事物的“否认”,家里蹲的实质改变了么?
其实柏桐学姐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吧。

父母的循序渐诱不能改变“家里蹲”,努力生存的工作不能改变“家里蹲”,甚至步入婚姻都不能彻底治愈“家里蹲”。

作品叙述到这里,我觉得深深的打击了我这个在学校时,希望藉由工作而被改变的“御宅族”。
10年,即使踏上社会10年,至今,短信息的提示音会惊悚到我。害怕去点击邮箱看到新收邮件。不愿触碰手机,以为不看就不会收到的微信、微博……消息提醒……
只想窝在家里。不被似乎外界事物打搅。
所有的对于自己应对外界能力的“否认”,对于自己被社会接纳的“否认”,已经让我认识到“御宅族”“家里蹲”根本就不会因为你有没有接触社会而变化。
因为对于“家里蹲”来说,变化本身就非常的可怕。哪怕一丝一毫。

这部作品就抓到了“家里蹲”渴求摆脱,却无力改变的根本。
也将家人、工作、婚恋任何旁的因素能对“家里蹲”起的作用力进行了全盘的否认。
而通过山崎、Torotoro桑暗示观众,只有从自己内心认可、接受这个活着的世界,这个就是如此普通又渺小的自己,坦然的去迎接未来,可能会和今天不同的未来,可能就是如此不那么坦荡的未来,“家里蹲”才会被治愈吧……

虽然“家里蹲”正是缺乏了这样的勇气去接受现实。

但是仍旧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关注了这样一群自我挣扎的社会边缘人。可能是旁人怎么也不能了解的“家里蹲”的世界。
也相当喜欢作品能够给人一个相当温暖的结尾,只要活着,就要被治愈的可能呢~~

力荐!

 5 ) 回忆

当时是追着看的,记得动画里的时间是2006年12月31日。当时上大二,寝室里的宅文化盛行,所以喜欢一起看,开始搞笑,后来觉得还算深刻,后来很感动。牧野由依的片尾曲也很合适剧情,而且我当时的状态也如此,真希望有个自己的Misa能出现……

 6 ) 《欢迎加入NHK》的动画是集大成作,意犹未尽者可补小说,切不可补漫画。

漫画从第三本开始已经偏离小说原作了,完全和小说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动画是集小说和漫画的大成之作。下面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中原岬的“计划”是整部作品的核心。
动画与小说中关于“计划”的主旨体现可以归集为以下三点:

(1)没有人会喜欢我这样的人,不能拿正常人来做对象,只有比我还废的废柴,一定会喜欢我的。
(2)只要有需要自己的人,就能证明“自己是无用之人”不成立,才能够活下去。
(3)如果自己去有意接近他,给他希望,帮他脱离了家里蹲,我一定会变成他永远需要的人,那么到时候,我也可以和孤独说再见了。

其中小说主要表现(1),动画主要表现(2),(3)类似总结言论,我在动画和小说中都没找到出处,居然百度百科还收录了,不如哪位高人总结这么好。

漫画中的“计划”是“只要获得幸福,然后能够亲手把这份幸福抛弃,就能得到不需要仰望神的坚强。”,计划来自于岬的爸爸对妈妈(动画中传教那个)已经没有感情,妈妈在努力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将信仰寄托神明。岬希望通过计划来获得不需要仰望神的坚强。可以说和原作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

从剧情上来看,动画结合了漫画的前半部分内容,却选取了小说的结局。应该说监督也感觉了两者的偏离,但这种看似胡闹的拼凑却起到了极好的效果,它弥补了原作小说在剧情张力的不足,且将原作想表达的意思清清楚楚的传达了出来,很少有动画能超越原作最初的载体,但《欢迎加入NHK》确实做到了,还做的非常棒。

网聚事件是漫画中的情节,动画的修改带来了13集的高潮;与瞳的第三次相遇,引出第二封契约书的种种,不由感叹监督处理的巧妙。

由于动画中缺少相关心理描写,所以在观看完动画后,仍然存在三个疑问:
(1)佐藤为何拒绝第二份契约?害怕还是高尚?
(2)佐藤最后为什么要跳海?
(3)两人的感情是“爱”吗?

对于(1)小说中我认为仅仅是害怕,而动画中是高尚与害怕皆有。两者环境是不一样的,小说中岬展开第二份契约书时,佐藤已经知道岬的计划目的,也知道岬的身世和处境;动画中佐藤却还认为岬是条件很好的普通女孩。

小说——“我比谁都要贪心。我不要半瓶水的幸福。我不要有局限的温暖。我想要能持续永远的幸福。但是,那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在这世界之中,总会有阻碍的。快速毁掉重要的事物。——我至少也活了二十二年了。这个道理我还是懂得的。不管什么东西都会毁坏。所以最好从一开始就什么都别拥有”

小说中的佐藤只是害怕而已,所以自私的拒绝了岬,这也是所有家里蹲和宅男的通病,不愿意改变。明明知道接受岬(找工作&融入社会)一切可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但还是找理由推搪——“岬没问题的!这都是你一时鬼迷心窍而已!用干布摩擦来锻炼身心吧!这样你就不会想这些愚蠢的事了。你这么可爱的女孩子,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的!不要向下看!要向上看!没问题的。”

对于(2)小说中说的很明白。
“要是这么可恶的神存在的话,我们反而可以健康的生活。只要把不幸全部推给神就可以了,而相对的,我们不就能安心了吗?”
“……若是信神的话,就会幸福的哟。虽然神很坏,但是即使如此,我觉得还是一定会幸福的”
“问题是我的想象力过于贫乏,没办法完全信神。——如果能像圣经里说的那样,在我面前发生伟大的奇迹的话就好了。”
 
佐藤跳海就是为了创造“伟大的奇迹”,让岬相信“NHK”或是叫“神”是存在的。

对于(3)依旧搞不明白,佐藤已经伟大到愿意为岬去跳海了,仅仅归为精神上的依赖有点说不过去。老妈突袭假扮女友事件后,佐藤是真的爱上了岬,但之后却让人琢磨不透了。岬在22集说佐藤已经是她的俘虏了,我也确实感受不到一丝爱意,故事最后,两人也只能靠一纸契约维系哪种莫名其妙的关系。

对与整个故事的结尾,看似是充满希望,其实是绝望。佐藤依旧是在社会的边缘,前途渺茫;岬回到了学校,但对能否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仍不确定,因此她创立了第三份契约,这份契约不是为了第二份那样摆脱寂寞,只是为他们俩最低的要求,一起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小说中还说岬上了大学,这意味着岬开始融入社会了,岬融入社会后是否还记得佐藤?当面对共同的困难时,人们总是很自然的走到一起,但当困难不在时...

说起漫画的结尾,我不太看明白,不知所谓,漫画后面没用心看,对其评价也不高。其中的佐藤多处很凄惨,很具有教育意义,但最后竟都完美解决,感觉作者为了作品的戏剧性和延续性,牺牲了作品的初衷,读者也会被这氛围感染,觉得这样下去也没有,现在或将来的问题总会解决。

漫画的故事结构要比小说多很多,但很零散。动画版从中吸取了很多精华,这是漫画的贡献。漫画中,山崎和瞳还有很多戏份,山崎还做了牛郎,女友来公寓献身、遇到了人妖女仆等,瞳也搬到三田宅与佐藤再次相遇之类,甚至佐藤回家乡再重返东京。

小说中有段岬在宗教发言,佐藤和山崎混入的情节,漫画和动画都没收。动画中对小说期末考试约会的一些细节没收入,我觉得很遗憾,估计是最后要赶在24集完结的进度。

为什么建议大家不要看漫画呢,因为岬被黑化的太厉害了,和原作中完全不是一个人。形象被颠覆对我的冲击太大,心理纠结的不行,前车之鉴。而且漫画真的要压抑很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者估计要缓上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漫画值得称道的是人设,大岩ケンヂ的风格我还是很喜欢的,动画中崩的厉害,男主已经不是一个样貌了。不过动画中男主的样貌确实更合适些,不知是不是监督有意为之。

动画很多细节上处理的很好,如贯穿授课始末的那只猫,佐藤的心理描写,最后考试那段时间岬紧皱的眉头等。

我是先看的动画,然后漫画、小说。之间观看了很多前辈的评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码出这些文字,谢谢各位观看。

 短评

这是一部神作阿! 配乐也好爱~ 但是好多时候人物严重崩坏... 所以扣一星........

4分钟前
  • 乐小样
  • 力荐

居然在一部描写家里蹲的动画里感受到了朋克气质……充满了很多媚宅的元素,美少女啊,做游戏啊,然而却是那么现实,那么无力,能拯救家里蹲的,不是天降和竹马,而是对于孤独和饥饿的恐惧啊

9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次元与次元的距离如此之近,近到区区一个我竟都无法容下。然而次元与次元的距离又是那么的远,远到隔着一个山崎,一个学姐,一个小岬。不过戏剧性的死,我们是不配的。于是活着本身,便成为了活下去的意义。 eva的现实版,神作无疑

12分钟前
  • Mashiro
  • 力荐

生活才是最伟大的艺术

15分钟前
  • bitter punin
  • 力荐

前半段吐槽居多,后半段走日剧抒情路线了,虽不切身,但还是有点触动,毕竟,我也宅过。一定要坚持看完,不看完效果会恰恰相反,看完了,还是胸闷,哎……

16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受不了男主的声音,剧情一般画风一般,弃

21分钟前
  • PUMAN。
  • 还行

无人拯救

22分钟前
  • Zero
  • 力荐

前半还可以,后半很无力

26分钟前
  • 深紅子
  • 还行

简而言之,一部用狗屎一样的现实恶心到我的动画。人物刻画很赞,你能看出来每个人都有影射和模板,但他们在剧中的表现是那么自然真实以及…………绝望……

27分钟前
  • ample
  • 推荐

NHK就是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怯懦自卑悲观情绪化,害怕别人在议论自己,害怕幸福是假的,一切都是阴谋,害怕一望可知的未来,害怕无法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片中的每个主角内心都有NHK,难受了就躲起家里蹲,找个更废的,再不就去悬崖上跳海自杀。这故事很真实阴暗,尽管佐藤还算温暖,山崎也算上进

31分钟前
  • swing in sun
  • 推荐

不但有趣另类,感人致郁,现实励志,还能脱宅防自杀,此乃居家必备之神番。编剧,配乐,画风,三位一体完美融合,笑着笑着就突然涌上一阵心酸,终于在基友分别那集哭成傻逼 (┬┬﹏┬┬)

34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有组织有纪律。

37分钟前
  • 小妙妙
  • 推荐

烂尾社镇社之宝名不虚传啊XDD 山崎君GOODJOB!

41分钟前
  • 喜宴
  • 力荐

期待最终回ed变回第一季来着……随着佐藤好转,我竟然越来越蹲,常常觉得根本不能出门,见到人就想死……因为他不蹲了,需要有人来保持平衡么 = =

45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推荐

看到一半想要继续...

50分钟前
  • ccinn
  • 力荐

主角啊,OTAKU到极致了。中原岬标准治愈系角色,喜欢牧野由依的配音~

55分钟前
  • 水脉
  • 推荐

成长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有时会认为自己的生活经历了事故、收获了自信、得到了蜕变,仿佛自己在百般迷茫后终于知道自己该走的路以及如何走这条路,但往往随之而来的都是这一切的破灭…成长又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即便有意逃避和反抗,甚至禁锢住自己,在最终时间却仍旧终会将你推上他的风口浪尖

56分钟前
  • 汝就做吾的犬吧
  • 力荐

从这部片子开始喜欢牧野由依

60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推荐

madao!

1小时前
  • K L E O
  • 还行

非常好的作品

1小时前
  • 六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