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摩西

恐怖片中国大陆2023

主演:董子健  海清  邱天  董宝石  张晨  梁景东  王铮  张宁浩  郑昊森  张夏萌  艾敬  郭玉兵  宝音巴雅尔   黄诗锦  

导演:张大磊

播放地址

 剧照

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2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3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4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5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6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3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4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5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6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7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8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19平原上的摩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0 12:34

详细剧情

该剧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讲述了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曾经的叛逆少年庄树(董子健 饰)成为刑警后负责侦查7年前的旧案,疑犯却逐渐指向了儿时留给自己美好记忆的邻家父女。随着调查的深入,一颗烟头让案情拨云见日,刑警悲哀的发现,自己可能也是当年那场惨案的参与者。

 长篇影评

 1 ) (东北)最后的尊严,是拒绝被“治愈”

两天看完了这部迷你剧,其实算长电影了 。太多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了,而且情节整体起伏小、情绪多,所以演员们都很厉害,有几个转场也是唯美灵光。服化道堪称纪录片了,可能因为要过年了,印象最深的镜头是蒋不凡的姐姐在木菜板上切红肠,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我家会买一兜得利斯香肠,放在窗户密封不严、满是冰的后阳台,我总偷摸去掰一截。 再就是导演太热爱这个小说和自己的家乡了吧,把背景从沈阳搬到了呼和浩特,作为东北人的原著粉我理解但略预期落空。同时导演也太慈悲了,原著小树就是皮孩子忘性大、简单的没去赴约,剧版改成去过了,虽然温暖但把小树和作品最大的无力挣扎给削弱了,没去才让他冥冥中成为悲剧的帮凶并达成命运无稽的升番,去了就把他从悲剧中倏然摘出来,个体被宿命碾压的顿挫感大幅降低。 有些关键情节和对白都删减了,但题眼依然压轴出场,我不能把湖水分开,但是我能把这里变成平原,让你走过去。 很妙,15年2月山西人笛安发的微博用了摩西把红海分成两半拯救以色列人的典故,3月收获就刊载了双雪涛这个直接以摩西为名的中篇,李斐借阅的书里有村上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傅东心怀念的文学院叔叔被带钉子的木板打死,16年张悦然「茧」的重要发端就是wg中一颗穿进男主爷爷大脑的钉子,23年播出的这部充满私心与热情的迷你剧,使用的语言属于晋语区。这一代成长环境轻松的青年创作者跑不开向父辈的历史借力,也跑不开西方文学与文化的被动入侵和主动吸收。 黄平专门写过「平原上的摩西」的论文,高度评价重返铁西区艳粉街去理解和拥抱下岗职工的情节是当代文学热泪盈眶的一幕,但看着老舅演的庄德增就想起他的「送情郎冬雪」,mv里有我坐了四年的54路,以及从「钢的琴」到现在各类以子视角展开的东北工厂文化的艺术作品已颇具规模和审美体系,那黄平评论郑执那篇论文的结尾就更萦绕––––这一代的写作,不是说出了什么,而是告诉我们,有什么在牵扯着我们,但又无法说出。《仙症》最终展现出对于东北的精神治疗及其不可能,东北最后的尊严,是拒绝被“治愈”。

 2 ) 保卫她的生活 直到大厦崩塌

这些年,有的电影弄的像是电视剧,有的电视剧弄的像电影,《平原上的摩西》则是一个异类。

看完剧集再看小说,补上了一些情节的洞(比如汽油),比起小说跳跃式的断章和人物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浮光掠影式的对东北往事的惊鸿一瞥。这部电视剧则更像是一个沉浸式的虚拟游戏,或者说是一个的九十年代东北的大型虚拟游乐场。正如我们在迪斯尼乐园里的各种过山车都冠以某种主题,但是其实无论是米老鼠过山车还是唐老鸭过山车,都只是一个噱头。真正让人在乎的,是那种脸庞在呼啸的空气中划过的体验。在这样一个东北宇宙框架下,拍成两小无猜长大邂逅的爱情戏,还是拍成一个家庭伦理剧,其实并不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非常理解那些因为版不对货引发的观众的愤怒,但是如同一个误把情色片当色情片的观众也许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本片放在悬疑剧场的确是个美丽的误会抑或诱惑,却也不是一件坏事。

正如双雪涛自己阐述这部小说思路的文章《人物非人亦非物》中所说,“写《摩西》的时候,这个案子就在脑海里浮现了,但是并不是想正面写这个案子,也并不是想用这个案子的全部来写我的小说,前面也说了,现实材料只是个诱因,这个小说的出发点是想写一个发生在我比较熟悉的故乡,人物众多、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案子夺人眼球,但它并不是重点,这个案子的用法并不是要在这个小说里无时无刻地出现,它只是这个小说里众多事件中的一个,小说里有些生活化的东西,有些日常的东西,案子可能比较强烈一些,但它也是其中的一环,它就像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但是要一起养。”

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会去考证那些情节和线索,但实际上真相如同平原一样坦荡而沉默。这也是为何导演宁可给了许多路人长镜头,却在一些关键情节上惜墨如金。因为问题的答案不在某个人物或是事情上,而在故事背景板上那层斑驳的底色。

毕竟影视的镣铐比文字更重,小说里的一些字眼是无法被搬上荧幕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那条隐藏的时代暗线以及所带来的民众心态的变化,像本片极其考究的背景音一样,是我们习以为常以至于充耳不闻的喧嚣。小说里的李守廉和庄德增的这段对话也许可以看作小说的题眼。他说:“懦弱的人都这样,其实海豚也有牙,七十多岁,一把刀也拿得住。人哪,总得到死那天,才知道这辈子够不够本,你说呢?”我说:“也不是,也许忍着,就有希望。”他说:“嗯,也对。就是希望不够分,都让你们这种人占了。”

过去半个世纪,我们遗忘的太多,急于向前看并自以为是一种超脱,却不知道那是埋下的是给未来的坑。从傅东心父亲那一辈开始的孽缘尚未了结,在下一辈身上又开始重复宿命般的悲剧。理想主义者傅东心和小斐都相信摩西能分开海面,可是她们在逐渐固化的平原上无计可施。在江湖和人情世故里如鱼得水的庄德增之流,也品尝到了钱不是万能的滋味。而小树则像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在越来越割裂的人群中试图独善其身,却又害怕孤独。这个故事里,有人失去了爱情,有人失去了生命,有人失去了希望,没有人是赢家。

其实跟本片气质最接近的不是别的影视,而是万能青年旅店的那首《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先用杀死和假枪假钞这些字眼唬住你,却跟你唠叨“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几瓶啤酒”这些日常,又忽然给出“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如此悲伤的视角,但最后却打破这层“如此生活三十年”的经验,直到让你看到大厦的崩塌和内心一万匹奔腾的马。

典型的八九十年代的居民房,都是绿色的油漆和深红色的墙裙

 3 ) 二十年最佳

一眼都没看春晚,从三十到初一两个晚上看完《平原上的摩西》,算第一次看张大磊的电影;《八月》虽然出名,但是一想是黑白的意识流,就一直没看;

整部剧的优点有几个,第一就是细节,第二就是真实不做作,高度生活化,当然也得益于导演关注细节;90年代的沙发布是什么质地,窗帘和门帘子是款式?上面是什么图案,都完全还原;小女孩钥匙是挂在脖子上的,并且必须是两个钥匙,一个就单调无美感。结婚时食堂里的大师傅就如往常一样毫无希望,生无可恋的靠墙瘫坐着,小孩们欢乐的捡没响完的炮,类似的细节不胜枚举,大厦起于沙土,巨作由细节搭建;

素人演员的大比例启用更使作品的还原接近真实,宝石老舅和剧中演警察的赵老师都特别出彩,当然专业演员海清和贾樟柯剧中那个爸爸也演得没有丢分,可惜男主角栽在了董子健的手里,他想演那种痞里痞气,可是只会半歪着脖子,可惜。

从第一集公交车售票员与乘客的互动,到女主划着船相亲,再到本土方言结合原作简单真实的台词,成功把观众带入八十年代;原作中就叙述划船像梦一样,使人迷离,导演在第一幕就成功做到了;剧的最后结尾也和原作一样是划船,哪更是一个梦,比开头那个划船更耐人寻味的梦,可惜导演处理草率了,他给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结尾,把这个梦砸碎了。前期6集都在铺垫,最后十分钟戛然而止,觉得特别不合理;于是找来了双雪涛的原作去读,果然结尾是开放式结尾,曾经有个作家说过:好的作品是把观众领入那片可以想象的空间,而不是给予一个确切的正确答案。后来经剧中演员证实,是因为过不了审,并且结尾也被要求修改;从前几集可以看到导演知道什么是小说中的重点和如何丰富人物的性格。

关于改编,张导对双的原作几乎完全采用,包括所有关键几场戏的对话;额外填充的是对剧情改变不起转折作用的大量的生活化对话,使时空更真实可信;被舍弃的几场关键剧情包括圣诞夜的出租车内对话,和拆迁广场的出租车内对话,是真正可以推动和了解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关键;可能因为无法过审的原故吧,其实导演想说的话和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就是本剧的英文名:鲍勃迪伦的一首歌名,why try to change me now,究竟是谁总想着改变人,不用多说。

由于导演是玩乐队的,对音乐的鉴赏水片不低,剧中没有大量使用背景音乐,相反还非常生活化的保留了大量的生活中的噪音,以至于人物对话时可以听到很多杂音,开始会非常不习惯,慢慢就习惯了这种设定;导演把音乐放到了每一集的最后,每一集的结尾都是一个沉重的心事重重的惋叹,日本作曲大师半野喜弘的音乐恰如其分的响起,每一集末尾都不相同,非常好听。这个作曲家也是时代沧桑感塑造非常强的电影《站台》的音乐制作,记忆犹新。

关于导演,然后初三晚上又看了《八月》,有一句评论可以被引用:比侯孝贤更像杨德昌。魔鬼藏在细节中,生活中的真谛永远都在如涓涓流水般平常里,蚀骨销魂。那个八月什么都发生了,可是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伟大的导演,只要这么坚持下去,是华语电影的希望,也是观众的福分

 4 ) 简明观剧指南

重要的事先说三遍:正确打开方式:一定要戴耳机!一定要戴耳机!!一定要戴耳机!!!

最好是包裹式的耳机,实在不行入耳式降噪耳机也可以!这部剧的精华就在声音和长镜头调度上,一定不要一边吃瓜子打电话这样看!!!!

当然有条件了看影院是最合适的!

建议观影方式:每次两集当成一部电影看!不着急的话先看一下张大磊的几部前作,跟本剧相关的的是这几个:

至少要看一下《下午过去了一半》,先了解一下张大磊的“呼市宇宙”,这样看剧的乐趣会倍增。

再上短评:6集下来几乎就是个400分钟电影。还是在张大磊舒适区内的创作,跟原作关系都不太大了,反而是张大磊“(呼市)宇宙”的延伸,新加入的董子健和董宝石等人融合得也还算好。用声音来建构“东愁”,把时代氛围和许多信息放在声音部分(对小屏幕剧集有点太冒险了……),也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原作的悬疑罪案情节(对网剧模式也是个挑战……),转而去挖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重建“记忆”中的日常生活。

快速写几个问答,尽量不剧透!

Q1:需要先读原著吗? A1:不需要。读过更好,愉悦感加倍。

Q2:我是原著党,这个改编符合原著吗? A2:我自己的看法:这个改编还是相当高级,保留的是原作的故事和人物关系,空间全部从沈阳挪到了呼市(片中“青城市”也就是呼和浩特的汉语意思),重新填充了所有细节和时代气氛,重做了部分情节逻辑。所以对原著党来说这几乎可以算是个新文本。别期待在这部剧里看到沈阳啊铁西区啊什么的,但是国企改制这个背景张大磊肯定是国内做得最顶尖那几个导演,这点不用怀疑。 这正是张大磊这种作者型的导演能给网剧这一媒介形式带来的新突破。

Q3:听说这是个悬疑剧,情节紧张刺激吗? A3:建议先花二十分钟看一下张大磊的《下午过去了一半》。悬疑或者罪案根本不是本剧的重点。“童年的消逝”“父子关系”“时代变迁”才是重点。

Q4:我是90后/00后/非东北人/非国企子弟,我没这个情怀怎么办? A4:大时代变化可能还是需要一点知识背景。不过“童年的消逝”大概大家都经历过吧。另外我非常推荐观众戴耳机观看,声音上面下了大功夫,时代氛围是用声音环境来铺排的。这是张大磊非常作者性的一个方法。希望大家多一点耐心。

Q5:你是张大磊粉丝,你这不是尬吹吗? A5:我一直吹张大磊你们不知道吗……《下午过去了一半》是我年度十佳;《八月》论文都写过了。感兴趣请点击:《八月》:重访中国电影史的转折时刻。

我肯定是觉得片子不错,值得花点时间看看,而且一定是个不一样的体验。当然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货不对板,所以还是应该先说出来:1、跟原作非常不一样;2、需要集中注意力;3、不是一部紧张刺激罪案悬疑剧。

计划中还是要写一篇长评的,现在没时间……在平遥电影节正看片看得死去活来,惊闻本剧今天就上线了,我还是觉得要先铺垫一下。

 5 ) 导演不会讲故事

如果不是看过原著,真的不知道在演啥。铺垫铺的时间太长,重要的情节反而一闪而过。布景确实用心,很多长镜头显得没有必要。理解导演想拍剧版白日焰火。但是不管拍啥,把故事讲明白不是最基本的吗?能看出来是卯着劲拍的,却有点用力过猛。Ps:海清的出现毫无必要。董子健也不像庄树。宝石演的还不错,邱天适合李斐。

 6 ) 关于观看的方式

其实非常能够理解现在对《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摩西》)的负面评价和质疑的声音:这部剧太慢了,在第一集甚至跟“悬疑剧”都没什么关系,观众好像就在观看一个小镇上的日常,凶杀案的元素仅占有比较小的比例。所以在此基础上,可能有一大部分的观众对剧情是不满意的,但我依然要尝试说明(并不是指责)也许通过像观看以往电视剧的姿态进入《摩西》可能并不能够获得真正的观看体验,这里将试图简单地通过解决几个问题,来解释为什么个人认为《摩西》完全可以纳入近期最好的华语剧之一的讨论当中。

首先还是粗略地谈论一个问题:什么是电影的/电视的?如果要说电影在工艺上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那应该会是电影的语言和视觉与听觉体系的建构,这直接影响到整部电影整体的气质和每一处动人的细节。但如果谈及电视剧,那么这个模式和视听体系的建构将会减弱非常多。电视剧/网剧大多是为剧情服务,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创作者的任务,就不是什么“通过影像来讲故事”,而是要用最简洁、最为直接、最能够让观众能够立马理解剧情内容从而获得观看体验的方式来讲清楚这个故事。电视剧/网剧的任务,是清楚地讲述。所以我们能够发现在电视剧/网剧当中极少会出现长镜头—这首先意味着一种和蒙太奇完全不同的观看方式,至少是会大大降低叙事的速度,就像《摩西》在做的事一样。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正反打(这里也无意指责正反打,也暂且不谈这二者更多的联系),在主角说话的时候镜头给向主角,配角说话的时候反打回配角,因为这样能让观众立即知道这段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在说话,谁处于强势而谁又处于劣势。但这样同样意味着,这种做法是强制性的,观众失去了自主发现影像内部的有机部分的权力,我们只能看到导演在拍摄有且仅有一处的主体部分,再无其他,此时的影像内容,似乎甚至可以说成仅仅只是声音(对白)的补充而已,因为主要的故事情节,都是从主角口中说出,影像反而成为配角。

所以什么是真正的“观看”呢?这恰好是《摩西》做到的一件事,在电影的讨论范围内并不罕见,但在电视剧/网剧的世界尤为稀缺(这并不是在谈论“电影感”,这也是一个我非常不喜欢的词汇)。可能是本人对这种观看方式的偏好,我会将《摩西》放在最佳的讨论之中,因为在我看来,ta并不是一个强制的观看和简单的叙事,而是在力图浮现一个当时的世界。

那么在进入文本之前我们最开始就要明确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摩西》(包括原著小说)的核心主题,可能都不在凶杀案本身上面,而重点是那个年代环境之下的群像状态。人的状态,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家庭关系,人物本身,才是这个故事最想跟观众传达和交流的。那么如果要在这个基础上构筑影像,最主要的工作就一定是建构一个令人信服的叙事空间,在《摩西》里,就是一个九十年代的东北。我们来简单地看第一集的几场戏。

第一段就是开场,我们能够很清晰地发现声音优先于画面进入,这同时已经早早预示了这部剧声音的重要性。紧接着就是就是街景,有很多行人在街上行走,骑车,你可能会猜测到他们的身份可能是工人。

再往后公交车驶入画面,到站停车,然后才切到公交车内部,在近景的虚焦处,女主角傅东心登场了。

联系上文刚刚提到的核心主题,这段影像的表意已经再清晰不过了,它告诉了我们几个信息:声音很重要,环境先于主角进入我们的视线范围内,群像很重要,哪怕是女主角的登场,也不会是一个“亮相”式的登场,她在整个画面的边缘处,主体似乎更可以说是上下公交车的那些人。往后,镜头才回到傅东心身上,同时又告诉了我们她爱看书,后面的情节还会屡次提到。

所以这段戏一直到此处为止,人声的部分就是公交车上的售票员的提示,街上行人有些嘈杂的声音,和隐约的歌声。还不是对白,就已经足以交代这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传递,全部都是由视听语言完成的。

再看到庄树被叫家长,傅东心跟老师谈话的这场戏。主要的内容肯定是老师和傅东心两人的谈话,但是二人是相对静态的,就衬出了远处在骚动的庄树。剧中重要角色李斐的第一次出场也在此段落,打断了谈话,吸引了观众的视线,但你依然很难讲这是一个有什么倾向的表现方式,她好像就像一个跟剧情没什么关系的,就单纯地来拿个卷子的女同学而已。

随后,庄树又跟经过的男同学打闹起来,这就像是随机生成的事件,但我们也能知道,这是提前预设好的情景。并且注意声音,除了画面内部我们可见声源的声音外,画面外还有学生的打闹声和唱歌声。

这跟李斐第一次到傅东心家里的这场戏的方法是差不多的,就是对景深的处理。在这场戏开始时,就已经划分出了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屋内,一个是屋外,中间隔着一扇窗户。屋内三个大人在谈事,当傅东心说到画烟盒的时候,李斐和庄树就在窗外玩。此时我们可能很难讲到底哪个是主体部分,因为李斐跟庄树的对话声在傅东心说话时就也开始侵扰我们的听觉,随着庄树的一声“不行!”,终于是把视线集中到了窗外。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大家期待的悬疑剧情段落开始时,影片突兀的进入了一个记者报道的画面当中。这个画面源自记者的摄像,但是毫无来头,我们不知道这个记者是谁,也不知道这段影像来源于何处。我们看到记者的采访也不是一帆风顺,是一个未经过剪辑修饰过的素材,还有着摸不着头脑的走错路桥段,最后被刑警拒之门外。

下一场戏,就完全揭开了这段影像从何而来的谜底,我们看到,这原来是李斐在家中看电视时电视上的新闻画面,随后又被李斐切了台换成了动画片。

所以比较简单又有点孤立地拿出这几场戏来解释,就是为了论证我在开头的观点,《摩西》的精华,不在悬疑片的类型概念上,不在凶杀案的本身上,而是在那些上下班的人群里,在工厂内的工人身上,在唱少先队歌的小学生身上,在随意游走、没有画面中心主体的镜头调度里。我们能看到镜头就跟毫无安排似的游离在人群当中,哪怕婚礼都不是让我们一直看到婚礼的主角,但这可能就是某个主要人物对那个时期的一个深刻记忆的变体,它就随意的在那里游走,信息都包含在镜头内部,你可以看任何你自己想看到的部分,去了解那个时代真实的样子。这得益于导演对复刻时代的极致追求,也正因如此,这种场景才可能触碰到那一点点自然的和理想的影像状态,而不是虚假的、被构建的景观式的。而在《摩西》中,依然可以看到某些时刻可能因为把控难度大而不能多方面兼顾,露出了过于明显的安排痕迹甚至是有些失误的瞬间,所以我甚至认为如果这个剧要做到更好,那必须是更抛弃叙事和镜头调度的姿态。但回头来看这依然是一个在主流的媒体平台播出的网剧,它不必承担更多。

写的不好,知识水平有限,只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尝试着给大家一个打开《摩西》的钥匙。或许从别的角度去看这部剧,你可以得到崭新的观影体验

看完还是追评一下,总的来说,前几集的优势在后面几集已经缺失了,主线逐渐清晰,就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比较中规中矩吧。

 7 ) 剧版《平原》——对原著的扼杀与窒息

作为双雪涛粉丝以及《平原》的死忠粉,一听说《平原上的摩西》有剧版后,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选择了刷剧。一天时间我刷完了这部只有六集的迷你剧,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失望!

在说失望理由之前,首先要对一些剧中元素表示肯定。

场景上,够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情节上,也没有加太多狗血情节算是按着原著来拍。最喜欢的镜头是赵小东远远地望着倒下的李斐,赵小东在远,李斐在近并且被虚化了,这个角度看,李斐就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影,飘飘荡荡来到人间又满负遗憾而去,甚至没有镜头可以聚焦。

其次,镜头缓缓移动至水下,再抬起时却变成了回忆,湖面上,没有三只漂泊无依的小船,只有一条豪华大船,坐着庄一家三口和小斐,而远处的呼喊则是老李在唤小斐回家。不禁哀恸:上一帧,是老李在湖面那头看死去的小斐,发出绝望的号哭;下一帧,却是爱女心切的老李在唤小斐回家吃饭。这一切的一切,只隔了一个镜头,却是庄李二家二十几年也没有办法偿还的缺憾。

我承认,作为一部迷你剧,它够剧情、够冲突、够悲剧,算得上一部好片子,但我觉得离原著还差很远。双雪涛的小说确实很适合改编成电影,但改编成电影,总是没有纸质书的余韵悠长。无意义地堆砌情节,只会不断消解原著的悲剧性。以下是我觉得这部剧的败笔所在。

一、人物性格塑造的偏离

首先是傅东心。

在原著里,傅东心是文艺不是僵硬、是文静不是木讷、是优雅不是呆板。之所以她对家庭如此疏远,是因为意外得知了自己丈夫杀过自己认识的一个叔叔,而且等儿子长大后,她发现儿子跟丈夫年轻时是如此相像——热血、冲动、偏激,在极端痛苦与矛盾下她选择了与家庭疏远。

但剧中显然没做好这一点,只知道自己丈夫打过人,就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和一位大妈走路时掉菜那一段可以堪称全剧最尬场面,傅东心呆呆地看着继而转过身哭泣,但不好意思,给观众的感受只是木讷、呆板,好像一具没有感情的木偶人一样。

其次是老李。

老李能代表一类社会群像,老实忠厚、朴实善良,却也很偏执。善良到愿意为人赴汤蹈火,善良到因为一对母女受欺辱就杀了城管,善良到自己穷困潦倒还是花巨款捐助了孙氏诊所。这样的人,天生就带有悲剧性,即“善良却无用的好人,甚至善良到可以危害社会”。

老李为什么会如此愿意帮助弱者,不惜杀很多人呢?因为他的境遇。读过原著的有人记得毛主席碑的那一段吗?他几乎是很幽怨地对庄德增报出了毛主席下的工人群像,甚至带有嘲弄。因为在他眼里,经历了下岗一系列世界,资本家和工人就是势不两立,资本家天生就是剥削穷苦人民,并且视穷人如泥土。这使得原本善良的他又添了一层共情心理——尽其所能帮助弱者,跟他一样受到迫害的弱者,同时对强者抱有天生的敌视心态。所以,老李杀人、捐助诊所也就都说得通了。孙和李家,更多的是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的感觉,李斐与孙的感情也不是干柴烈火下孕育的爱情。

但本剧很明显没有提及这一段内容,只是通过一些家具的陈设让你觉得老李是社会底层人民,也没有提过老李杀过城管。所以,老李的人物形象就略显单薄。

庄德增我放到主题里面了,因为他和主题直接相关。

二、主题悲剧与人性的消解

很明显,此类题材如果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一般都会为了刻意迎合大众心理,而改编成纯粹的爱情片。大家一看:“哇,典型的两小无猜题材,多么纯洁,多么be!”过不了多久便会忘记。但原著更多的是在讲“缺憾”,人生必备的一大常态,真正的悲剧是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做错什么,每个人都做着自己正确的事,却导致了遗憾悲苦,让人心里的眼泪为之洪涌而出。

我重点想说的是庄德增这个人物,他跟主题直接相关。青年时是红卫兵,激进偏执,符合那个时代荒诞而草菅人命的特征;中年后,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他摇身一变成了厂长,并且是爱子爱妻、礼贤下士的好厂长,人人都对他竖大拇指。

我想,这不是庄德增回头是岸重新做人的结果,我打赌他甚至不会对红卫兵事件做出一点反思。他性格的转变,只是因为时代变了。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时代鼓励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难以界定庄德增的善恶,难以评判红卫兵的对错,只因为不同时代背景下,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今日的三观来评价1966年的他,一个受社会思潮影响很严重的人,那未免也太苛刻了些。

三、结尾之大大大大大败笔

原著粉都知道,《平原上的摩西》是个开放式结局。

但开放式结局也只有两种可能,电视剧的结局是什么意思?倒有点庄树说谎的感觉。其实不然,庄树并没有说谎,赵小东也没来;举枪的不是李斐,老李也没有晚到;愣头青的不是庄树,蛮横的也不是李斐。看到电视剧结尾时,我真的有点伤心,在我心里的小树小斐,不该是这样的。

双雪涛的笔法被称为“汉子笔法”,因为其笔法流畅娴熟,而且不加过多形容词,也不掺入作者评论观点,有种漫不经心写闲笔的感觉。二十年后的庄树和李斐,在经历那么多之后,应该都长大了,过去的执念也该放下,正所谓“哀而不伤”。

先看原著的对话:

她说,那天你去了吗?

我说,没有。

她说,是傅老师不让你去吗?

我说,不是。我忘了。

她说,你干什么去了?

我想了想说,也忘了。

她点了点头。

庄树不是以前那个很zhou的小男孩,他不会在李斐说“如果你能把海水分开,我就跟你走”后,还笑嘻嘻地反问“这怎么变,你告诉我这怎么变”;

李斐不是以前那个喜欢缠着庄树的小女孩,她不会一遍又一遍地说“给我分开,给我分开”,也不会在听到庄树说他爽约后哭泣。因为对她来说,那已经是过去的回忆,庄树赴约与否都不影响后续事件的发生,支撑她活下去的,也不是庄树对她是否留有感情,而只是为了活着而活。被命运鞭笞、掌掴、无情嘲弄后,被无可奈何的悲痛打击过的人,怎么可能在跟故人久别重逢后,像个无理取闹的小女孩呢。

所以,我认为如果电视剧以一家人坐船的回忆作结尾,那我觉得这部剧收束自如,让人回味无穷,但最后却拍了当年小树去赴约的场景,不禁令人语塞。

像庄树这般愣愣的小少年,怎么会懂得小斐感情的细腻呢?他没有去,实在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事情。

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

我把手伸进怀里,绕过我的手枪,掏出我的烟。那是我们的平原。上面的她,十一二岁,笑着,没穿袜子,看着半空。烟盒在水上漂着,上面那层塑料在阳光底下泛着光芒,北方午后的微风吹着她,向着岸边走去。

我想,双雪涛为什么最后选择以庄树视角作结尾,也许就是为了告诉读者,庄树不是一个神经大条的人,他也跟我们一样,为此幕悲剧而触动,这也许能稍稍为文章带去一丝温暖。但谁说得准呢?迟来的释怀,迟到的真相,也许更将悲哀绵延千里。

双雪涛的文笔,拿《英国病人》里一句台词来说,“我一直很想结识一位能写长篇论著而少用形容词的作家”,双雪涛就是这样的作家,能于简单直爽的文字中,让你感受到深深的无力与悲伤,偏偏他的小说都是以灰色调为主,简直是虐人于无形之中。

综上述,《平原上的摩西》这部同名剧,对广大观众来说,绝对不算是一部烂片,入围柏林电影节也有它的长处。但对于原著粉来讲,我无法苟同,宁愿活在原著带来的震撼精彩之中。

祝大家新年快乐。

 8 ) 你告诉我遭受这一切的真相,谓之“悬疑”?

1、翻译翻译啥叫“时代”?

剧里“母女”两代女性角色分别被摧残的命运,是映照两个时代的主线,傅东心和小斐之间也是互相映照,傅东心看到小斐的时候也是看到了她自己。

傅东心:父亲早年是哲学系教授,自己又从小热爱文艺,父亲经历六七十年代的那些事情,原本好好的知识分子家庭瞬间崩塌,迫于现实嫁给老庄(在湖上相亲时“我不嫌你糙,你不要嫌我细”,尽管老庄还蛮不错的),后来又得知丈夫老庄在小时候是批打自己父亲的其中一个,内心一直无法跟这个事和解(她的内心其实不够强大到足以消化掉这个时代带来的创伤,但也无可厚非),她跟老李诉说这事,就像老李说的“都过去了,那个时候谁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干嘛呢”,这是老庄的错吗?

李斐:工人家庭出身,出生后失去妈妈,成绩优秀,热爱音乐,傅东心点亮(又或者说是彼此点亮,自划开一根火柴始)了她的童年(无论是在原本缺失的母爱上还是文艺上),中考考入重点班,家里父亲工作又遭遇突然的崩塌,平安夜老李跟蒋队的一场误会(仔细想其实不单纯是一场误会,后面再说),父女俩此后隐姓埋名“苟活”,看到剧中刻画的天使一般的小女孩的人生自此“熄灭”。

树妈遭受的苦难都是过去的事,只能从小斐的成长上看到时代给个体带来的一切。小斐的婚姻就像树妈的一样,不情愿,又无奈,没能逃出时代给他们的宿命,很不幸。树妈最后也许可以算是逃出了吧?从另一种角度看,小斐对小树掏出枪的那一刻,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解脱。

2、啥叫“导演为啥非要把目光盯着那些过去的事”?

一代人的创伤懂不懂?又一代人的创伤懂不懂?这三年的经历还不懂?更该问的是你为何遗忘,而不是人家为啥老拍那个。想插入《贾想》里的一段话,问:“……生活本身已经够灰头土脸的了,为什么我们进影院还要看那些灰暗的生活呢?电影不就是梦吗?”贾樟柯答: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有疑问的话,那基本上是取消了文化的作用、艺术的作用。为什么人类文化的主体、艺术的主体是悲剧?为什么人类需要悲剧?这些基本的问题,还需要我回答吗?我特别喜欢刘恒的一句话,他在谈到鲁迅时说,鲁迅文章里面无边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艺术的功能就在于,它告诉我们,有些既成的事实是错的我们之所以通过影片,继续面对那些我们不愉快的既成事实,是因为我们要改变,我们要变得更幸福、更自由。就像我在威尼斯所讲的,直到今天,电影都是我寻找自由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国人寻找自由的一种方法。而无限的娱乐背后是什么呢?说白了,娱乐是无害的,这个社会鼓励娱乐,我们的体制也鼓励娱乐。

3、这个剧就没打算当悬疑剧拍

把老李杀蒋队的事实早就丢在观众面前了,剩下的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情节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把过程用镜头更好的叙述出来,以及造成这些看似是误会的悲剧,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很多打斗的场面都故意没有呈现,无论是最早的啤酒厂案还是出租车案,甚至连紧张的氛围一点都没有渲染哈哈哈。老李跟蒋队的打斗也是消失在黑夜里,只剩画外音。甚至连小树逃课打群架,镜头都是从小卖店拍街上追赶、从胡同里拍街道上的追赶、从主街拍被遮挡的后面的打斗,各种定置镜头,各种机位,人群反复出画入画,但一直没有暴力镜头哈哈哈就是故意不拍给你们看。

4、啥叫这个导演太炫技,镜头太“装逼”?

借用之前看到陈丹青的一句话(B站上能搜到视频):艺术就是装逼,我从小就装逼,只不过装成了。

5、我觉得最牛B的一个镜头(真的是被这个导演装到了我槽)

镜头从屋内从窗外看,这时候小树推开小斐家大门,镜头缓慢后拉左移,小树右侧入画,镜头随小树左移,空间环境变成远近不同的四片墙,小树继续向左走出画,定置镜头,小树再次向右入画,走到离镜头和墙更远的屋子里面寻找(这里显然不是找人,是一种艺术表达),再次出画入画找到一盒火柴(树妈起初因为看到小斐划起的一根火柴认定她……以及车内燃起的火、小斐想平安夜约小树放焰火),小树划起一支火柴,又用力的吹灭(小树内心寄托的幻灭),此时悠扬的背景音乐想起,镜头再次切到从屋内望向窗外,一群学生在打乒乓球,镜头后拉出现一叠磁带,继续后拉看到音箱(背景音乐是从音箱放出的),继续后拉右移音乐老师眼神凝望窗外(刚才的视角变成了音乐老师的主观视角,空间上从小斐家过渡到教室),起身左走念起诗,镜头跟随左移,展现出一帮中学生在上课(暑假-初中时间上的过渡),教室后面出现一行标语“领悟音乐的人能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贝多芬”(这行标语显然是有意为之,这是傅东心的烦恼,也是小斐的烦恼,傅东心跟小斐分别的时候送她的那句追随自我内心的话,其实是希望她能超脱出来,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后来傅东心买葱时突然失声痛哭,从背景小斐的结婚照也是映照了这一点覆辙,而且剧的英文翻译“way try to change me now”),镜头继续右移前推,看到原来小斐也在上课,心事重重得望向窗外(已然考入重点班,小孩子的心事更可能是因为父亲失业,也可能是想树妈,想小树…音乐老师念的那段诗跟她的命运其实也有一定关联),镜头移向小斐视角下的窗外,一帮学生在踢足球,镜头后拉左移空间过渡到了操场上,左移出现小树(把小树在时间上跨越到了中学),小斐左侧入镜,是在下课后(又一次时间上的过渡)偶遇小树(同时交待了小斐已然考入重点班)。

尤其小树划火柴的那一段,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叼的国产镜头,没有之一。

简单回忆一些让我印象很深的镜头:

老庄在舞厅看到那个独自跳舞的中年男人,其实是看到的他自己,尤其是借由镜子(好像是拉康的一个理论)里完成的那段长镜头。

老庄和树妈婚礼上的两个镜头,一段是老庄热热闹闹敬完酒之后,工友起兴助唱(是一首反映新婚少女心情的歌),镜头跟随老庄左移到没有其他人的位置,他猛闷几口米饭,表情有点惆怅,背后是一个大大的“囍”字,一下子把新郎的内心细腻的展现了出来。饭店门口送树姥爷的定置长镜头,送完之后,老庄喝多了滑倒已经最后剩树妈一个人在门口外站了一会儿,把树妈内心状态细腻的展现了出来,背后同样是一个大大的“囍”字。

结尾小斐死掉后,平原烟纸盒掉到湖面上,那个镜头真的好美,随后镜头缓慢上移随湖水把时间过渡到中考完的夏天,小斐人生中最绚丽最明亮的那一天的时光,啊。

6、老李-李守廉

剧情设定一定要在热热闹闹的厂运动会的举行过程中突然厂长喊停,宣布大家被自由职业了,厂长宣读通知的时候,热闹的场面瞬间凝固住,画面前后对比很强烈。这个情节设定本身就很符合特色又很艺术,凡事要都搞得热火朝天-突然掉转方向,嘿嘿。老李走进画面,推起自行车果断就骑走了(我还以为会设计一个在凝固的场面里,老李骑着自行车兜个大圈再左侧出画的镜头呢,类似《雾中风景》里面下雪天所有人仿佛凝固,姐弟俩跑掉的镜头,那个镜头给我感觉是表达一种人性的回归,其实老李骑自行车的这个动作设计,已经就是在表达个体愤怒了:X你犸),也多次暗示了老李必然是要被下岗的,干这种不给厂长面子的事,肯定第一个走的也是他啊。中考时家长校门外聊天老庄直接说他“李一手”,应该是手艺精湛(盲猜没准还有点清高孤傲人缘不好),“谁下岗也不会轮到你”,这种情节暗示的话反而交待了他很大概率逃不过的。

老李平安夜那晚之前不见得就真得干净(这点纯属我个人臆测了)

小斐骗老李说自己生病想去诊所,为了想再从诊所溜到跟小树约定的公交站,怀里藏着的汽油是为了给小树放焰火,也因此被蒋队闻到味道引起了蒋队的怀疑,于是有了后续更糟糕的事情,抛开两个小孩子间故事的导火索,老李被蒋队查的时候是非常心虚!这一点是铁板钉钉(除非蒋队掏枪前没有亮明自己刑警身份?应该不会吧),我觉得老李很可能在此之前就做过一些违法的事(动机可能是为了给小斐交学费?),尽管他出于面子树妈给他钱他都不要。而且在平安夜这起事件之后,老李又干过几次杀人的事(虽然这样用后来的老李否定那晚的老李有些不公平)。总而言之,我觉得蒋队和老李那晚不见得完全是一场误会,人性是复杂的。

7、一些槽点

湖水小树和小斐会面的那场戏拍的很烂,两个演员的水准真的太有限了。小斐掏枪动作非得要设计在镜头里吗?然后小树举起了双手,船的方向明明不是朝向小斐的,然后下一秒镜头小树的船都撞到小斐的船了,这什么鬼?先给一个小树往前划的镜头,接小树看到镜头外小斐的反映,接小斐拿枪对准小树的场面不行吗…还有小树的船速度不要动的那么奇怪好不好,明显的镜头以外的外力在很不均匀的干预,很尴尬。这一段湖面结尾的也太草率,可能双雪涛那一段的文字的情感实在不好转换成影像(看了一下原著结尾:我把手伸进怀里,绕过我的手枪,掏出我的烟。那是我们的平原。上面的她,十一二岁,笑着,没穿袜子,看着半空。烟盒在水上漂着,上面那层塑料在阳光底下泛着光芒,北方午后的微风吹着她,向着岸边走去),本身对白就有点难以展现小树和小斐的感受,被那俩演员一演,啥也不是。对于结局的猜测也变得有点没意思。

最后,少看文艺片,看看剧里树妈和小斐就是最好的例子。少拍文艺片,看看这个烂评分。文艺片害人啊。

但愿那些小文青儿能借助文艺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way try to change me now”哈哈哈

 短评

各位放心 这部的张大磊是八月的张大磊

9分钟前
  • 社会闲散人员
  • 力荐

海清努力演出隐忍克制的文青模样,她想要的效果可能是梅婷在父母爱情里的样子,无奈几个镜头没伪装好,感觉又是冯晓琴在怒吼。

14分钟前
  • 蛋蛋不阳
  • 还行

从第一集看,贾樟柯苦苦追求的时光感,他没做到,张大磊做到了,侯孝贤接班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正如他的浅焦和中近景,没候导那么远那么悲悯,也没一般视角那么近那么情绪重,真的有原著或者说卡佛内味。这是一部需要先看原著的剧集,戏剧冲突少,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拍下岗潮,只能用只言片语暗示,如果能拍,那么导演一定会在前面就埋下伏笔,暗涌或者说悬念也一定会更清晰。以第一集的水准看,超过了《隐秘的角落》成为了近十年最好的剧集,没有之一。看完后补充:后面维持了水准,甚至更高,结尾看到小树不自觉就哭出来了,仍是5星,甚至想打6星,感觉它有《黑道家族》的分水岭意义,只是可能我已经老了,不太喜欢这个太过绝望的结局,尽管它很自洽。

19分钟前
  • 不求上进的皮蛋
  • 力荐

我是真的佩服这部剧的道具和选景,质感是真的强,一看就是老物件,甚至有的我和我父母都用过类似的,沉浸感氛围感拉满。摄影也好看,重视构图,固定镜头偏多,是有用心设计过调度的。看到现在感觉唯一一个问题就是节奏慢,按文艺片的拍法拍电视剧,但是画面赏心悦目,沉浸感那么强,也觉得可以接受。这么用心的剧真的不多见,就道具场景这一块绝对国内电视剧天花板级别的。

24分钟前
  • HatcherZ
  • 推荐

年代氛围和沉浸感拉满,天花板级别!群像戏,长镜头,细节派。朴实松弛又舒展,浪漫天真又抒情,宿命冷酷又性感,笃定锋利又凛冽。镜头语言、置景、服化道、构图、色彩、声音和光影运用都充满诗意美感,平实而有力量。走悬疑凶杀的同时,更向我们展示了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氛围、小城世界以及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故事娓娓道来,淡定从容,静水流深,克制缓缓,引人入胜,平铺直叙却抓人。划火柴,跳皮筋,吹长笛,骑自行车,入少先队,唱国歌,老式电视机等,浓浓的怀旧情怀。

29分钟前
  • 嵇珞疏
  • 力荐

导演本不打算拍一部悬疑片,双雪涛也没打算写一本悬疑故事,演员们也仿佛没把自己当做悬疑事件的角色……但平台和观众却一致地想看一部悬疑剧。当各个环节的影视创作者们终于都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个安静作品的时候,这个国家却没人想静心而看了……

33分钟前
  • 陈步僧
  • 力荐

看过原著知道是块好饼,但导演把这饼越擀越大越抻越薄,我啃了好久也咬不着馅儿。

34分钟前
  • 巧夺麻袋
  • 还行

最后如果不是外星人入侵,都对不起他这么多的“铺垫”

36分钟前
  • 豆瓣老友
  • 推荐

自从刁亦男《白日焰火》柏林拿奖后,国内犯罪悬疑片全跟风这种套路,无节制的跟踪长镜头,衰败的老工业区,上世纪还原的时代感,周围乱七八糟讲一堆,就是不好好讲主线剧情。第一集一个多小时基本都在讲一个文艺女青年如何在小地方自处,第二集看完还不知道到底查什么案,得亏是电影版撤档了,不然等在电影版之后上映,谁还有耐心跟着耗。

39分钟前
  • 叱咤﹎M●
  • 还行

同名小说改编的六集网剧,导演在运用视听手段再现时代、生活场景上具有执着地努力与才华,宛似在屏幕上画了一幅六个小时的八九十年代“下岗潮”席卷下的东北城镇的“清明上河图”;质感、氛围、细节充沛,长镜头、移动摄影、素人演员等均显示了光彩。只是剧情电影或剧集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是门综合艺术,导演手中的剧作、表演、视听、组接等手段缺一不可。而剧作上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在剧情片中不可或缺,也可以说更为重要。编导对原作提供的故事及人物不仅没有继承发展好,还特意抹淡到了讲不清楚的地步,许多修改和删节也过于随意,致使剧集叙事薄弱,主题丧失。原小说里的摩西救赎内容被去掉了,英文剧名干脆改为“为什么试图现在改变我?”,这也无助于立意的阐释。总之,综合艺术不可“瘸腿行走”,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注意的话题。

4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无论你在哪里长大,奇妙的通感都会把你送回六岁那年。

47分钟前
  • 夏日与炎炎
  • 力荐

看短评就知道多少人被速食消费文化荼毒了,什么都求快的话直奔某音影视解说好了伐。

50分钟前
  • BLACK
  • 推荐

麻烦三体导演过来看一下什么叫老实叙事正常打光阳间BGM和专业收音。好好的小说不要再加乱七八糟画蛇添足还自以为锦上添花的东西了。

51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张大磊+刁亦男版本的《平原上的摩西》,第一集看下来,这不就是《白日焰火》+《八月》吗?外还带着《钢的琴》的气质,——由此,你可以想起所有同类气质的电影:《青红》、《站台》、《地久天长》……等等。这部网剧每集一个小时出头,单拎出来,完全可以是独立成篇的电影。只是这种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对于一部只有六集小体量的网剧来说,会是一场可惜的“收视灾难”。(期待电影版早日面世,虽然很可能还比不上这部。)

52分钟前
  • 青绿的流水
  • 推荐

导演大概疯狂地爱着杨德昌和塔可夫斯基吧,以至于他用泛滥的长镜头营造出这样天真的所谓电影美学。爱奇艺大概疯狂想当中国的Netflix吧,可惜中国创作者不会有良心地考虑甲方和市场,他们满心都是喷薄的委屈,像祥林嫂一样用话剧腔喊着“你们不懂艺术!这叫电影感!这是严肃文学!这才高级!” 到底是怎样的缺失导致他们需要如此声嘶力竭来装作自己拥有,到底是怎样的话语体系导致整个行业乃至大众的审美排序变成如此媚俗。好了我又说了一堆废话,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挥霍甲方的钱来实践你那其实并没有多深邃的艺术追求aka被世俗承认的欲望。我又反过来想,为啥国内这帮导演学那些大师往往都照猫画虎?大概是只看到大师的片段间无必然因果逻辑,看不到人家苦心孤诣建立更深层的联系丰富视觉语汇和情绪。算了,估计导演又会说是你看不出深层的。

55分钟前
  • 春见野橘
  • 还行

那个时代的文艺女青年好惨啊,傅东心需要的不是丈夫,而是豆瓣网友。

57分钟前
  • 澡澡娃娃🌈
  • 还行

发现像张大磊这一派钟情于还原上世纪某一年代生活、思考、行动方式的创作者,老是拍出特别明显的尴尬感,从置景、色彩到演员动作、台词,时不时地散发尴尬味道。非常机械,然后又加上没什么用处还些许做作的长镜头,你也不知道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他能力有限。采了大量环境音,但是不自然。日常感也不是靠这些就能营造好的

1小时前
  • 荡麦
  • 还行

如果有评奖,它可以拿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音效,但不可能拿到最佳电影,只因它是个电视剧

1小时前
  • 应许
  • 推荐

这节奏,这观看体验,是真的太差了,三集看完但剧情一片空白。我承认那个年代真的很值得怀念,但如果真的只是想要怀旧那可以去拍个二十集的纪录片啊,干嘛在一个(疑似)悬疑(但并不悬疑的)剧里使劲怀旧啊?……真是浪费时间。

1小时前
  • 标本师库特
  • 还行

前半个小时观感。置景100分,庄德增0分。庄德增是没文化但有本事,并不是二流子。看了一眼导演是八月的导演,难怪年代感拉满了。海清50分,看着还是没文化。艾敬老师是大惊喜,她都更适合傅东心。

1小时前
  • 孙答应的狂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