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饶恕1992

恐怖片韩国2010

主演:薛耿求,韩惠珍,柳昇范

导演:金亨俊

播放地址

 剧照

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2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3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4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5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6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3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4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5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6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7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8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19不可饶恕199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57

详细剧情

最近,城市里发生了可怕的杀人事件,一具被切割成6块的女尸的曝光和凶手的逍遥法外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作为休假的交换条件,搜查科研究员姜民浩(薛景求 饰)接下了这个棘手的案件。行事雷厉风行的他和推理天才闵瑞英(韩惠珍 饰)联手,调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嫌疑人李圣浩( 柳承范 饰)的名字渐渐浮出水面。 李圣浩一经逮捕就对自己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可是姜民浩却发现事实并不是他所说的那么简单。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姜民浩的女儿突然失踪,他明白这绝对和李圣浩脱不了干系。李圣浩告诉姜民浩,若想要得知女儿的下落,就必须和他玩一个解谜的游戏——解开他留在尸体上的谜题。一场以生命为筹码的赌注开始了。

 长篇影评

 1 ) 英雄,别为我哭泣

    《不可饶恕》,西部片,摄于1992年。故事锁定的历史时期是在(至少是在这片土地上的)西进运动完成之后;地点是一片西部戈壁,建立了以粗陋的法律和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文明化社区(游离于现代文明社会之外的、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西部社区)。这部西部片将镜头聚焦于以白人为主的文明人社区内部的冲突。这是一部与早期西部片在叙事模式、精神风貌和思想内涵上迥然相异的电影,代表着美国内在价值与精神的冒险主义与个人主义不再以一种主动的、不由分说的自信姿态出现,而是与各种生活的无奈和残酷纠缠在一起;主人公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伦理层面的困惑,而是更沉重的、更具思辨内涵的对于道德的困惑。
    整部影片节奏沉稳,色调昏暗,压抑沉闷。大段大段的镜头都在昏暗的室内或是阴沉的雨夜完成,难以辨清人和物的轮廓(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我下载的影片质量有问题或者是我自己电脑的对比度不够高);或者就是逆光拍摄,背景是色彩鲜亮的自然景,人脸藏在黑暗中,反映人物内心正在进行的激烈的斗争或沉重的感怀。
    影片也出现了少数一扫辽阔而苍茫的西部深秋丽景的镜头,绚烂的金黄充斥于视野之中,伴着悠缓的音乐,三人骑马安然前行,庄严与温情同时弥散。我们都好像时间就此凝滞,但是一股崇高的使命感又共鸣于剧中的三人和观众之间。
    要么是令人窒息的狭隘与昏暗,要么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开阔与明丽。这对比鲜明的色调形成了电影独特的张力,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和情绪冲击之时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影片由一个个对立冲突组成架构而成。这些对立冲突全部发生在相对印第安土著而言的文明人之间。有妓女与她们的老板瘦皮猴之间的冲突,妓女与狂暴施虐的牛仔之间的冲突,妓女与警官小比尔之间的冲突,火车上由林肯遇刺的新闻引发的英国人与美国人之间关于政治形态的冲突,小比尔与英格兰鲍勃的冲突,威尔、奈得和kid组成的三人小队与刺伤妓女的两个牛仔之间的冲突,三人小队与警官威尔的冲突。其中,最后一个冲突将影片带向了高潮,也凝结了影片最核心的思想情感。这些冲突有些以显在的、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只是隐性的存在,但是隐在的矛盾终会通过根生于此的显在的冲突形式爆发出来。比如妓女与瘦皮猴和小比尔之间的隐在冲突即以三人小队与警官威尔之间的显在冲突形式表现。
    通过这一个个冲突的展开,每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身份地位和性情品德,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被勾勒出来。在社区中,他们承载着各相差异的价值取向,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共有的,就是他们都受着文明社区秩序意识的约束。这种秩序意识从主观上体现为每一个人自然而然的对比尔(包括比尔自己)身份地位的认知和畏惧,从客观上体现为一部规定“不允许带枪进入大威士忌镇”的粗陋法律,以警官威尔为核心的独裁式的领导制度,和原始残暴无序的管理方式。
    不同人群的代表在秩序的约束中,也即是威尔的眼中,具有某种价值和道德层面的定性。而当我们秉持着内心对于真善美的道德感知和一种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超越社区文明的,上升到全人类或宇宙层面的——价值理解,来看待这些不同人群的代表,他们又都诠释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道德和价值指向。
    妓女是文明社区中的底层兼边缘人群,她们做着出卖自己肉体的勾当,是男人们的泄欲工具。她们被奸佞无情的商人瘦皮猴买来。当其中一个妓女被两个牛仔用刀刺得遍体鳞伤时,他非常愤怒地拿此事和在古代侵犯私人家畜之事做类比。在他心目中,妓女就像家畜一样是私人财产,可随意处置买卖,甚至连家畜都不如。在妓女遭刺案发生之后,警官威尔依他所认为的公正合理的方式处置了两个犯案的牛仔。由于他的内心是鄙视妓女这一行当的,所以他的价值立场是与妓女的存在冲突的。妓女的卑微身份和社区制度的极度不完善导致她们只能通过花钱雇杀手这样原始野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为影片后来核心冲突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这些妓女组成一个独立的群体,遵循着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的同时有自己的利益立场和态度秉持,她们互相之间同病相怜,团结友爱。每一个妓女都是一个独立的人,被迫做着最肮脏的工作同时内心保持着一份圣洁的品质,有鲜明的爱恨情仇,有代表至美人性的自尊、怜悯、友爱与温情。被砍得遍体鳞伤的妓女在瘦皮猴眼中是被践踏过了的废弃资源,只能去做女仆,不会再有男人愿意上她了;但是她悲惨的际遇和柔软敏感的心灵却打动了威尔,让他说出“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我会选择你”这样的话。
    而不管是从哪个视角出发,任何一个道德和价值指向本身的性质又是充满悖论的。以威尔为典型。他杀两个牛仔的举动,出于想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的伟大的父爱,却要以戕害别人的生命,剥夺他人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为代价。他杀掉小比尔和他的手下,出于想为自己无辜死去的兄弟报仇的慷慨正义,惩罚了他们的残暴,中止了他们对大威士忌镇的不合理统治,也同时摧毁了社区中仅有的脆弱的管理系统,中止了权威力量对于社区存在与发展的正面效用,留下了一个吉凶未卜的未来。
    在这里,还有一个专属于西部片的矛盾,就是能够使人类和谐共存的文明社区对于秩序的要求与扶持秩序的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之际对于暴力和道义原则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每一个人都挣扎于二者的对立和平衡中。妓女们是,威尔、奈德、the kid是,小比尔也是。他是“秩序”二字的最高代表,但他维护秩序的方式却是以暴制暴。枪,毒打,枉杀,他以本身即反秩序的野蛮方式维护着秩序。
    无论一个怎样的社会,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多么发达,它的法制和各项制度多么健全,也总会有隐在的缺陷之处,上述矛盾会被尽可能地抚平,但却不可能完全不存在。这种永恒存在的矛盾是人类家园建设进程中恼人的难题,纠缠不休的困惑和绵长的叹息。在这矛盾的境语下,自由、平等、博爱等基本理念追求变得难以明晰起来,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在它们和法律制度之间做抉择,有的时候我们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宽广的范围内获得它们,必须以先背弃它们为条件。
    这是赤裸裸的文明的悲哀。
    但是我想这部影片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展现与文明相伴的永恒矛盾,展现人性的多变复杂和难以界定,展现人类挣扎在暧昧错乱的道德价值标准中的迷惘与困顿。它更大的意义是传达了,人类和文明能够通过人类的自省和行动来自我救赎。并由此呈现出具有把握自我主动性的、具有思力和诗意的人的魅力。而这,正是影片主人公威尔的存在远远高于其他所有人的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与早期西部片极力将主人公塑造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的做法不同,《不可饶恕》一直在极力“贬低”威尔的身份,将其塑造成为一个曾经是十恶不赦的杀手,拥有十分传奇的过往,但在爱情的感化下改邪归正,将自己流放于西部戈壁过着清贫居家生活的普通人。他一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与混乱的社区和其中的各种冲突保持距离,但因为一个契机,还是介入了其中,并且一发不可收。这让我们看清了,让我们一度心生怜悯的普通人,内在本质还是习惯于打抱不平、充满侠义精神、秉持着个人主义作风的。
    但是电影结尾处的一段话却又给威尔重新冠上传奇的光环。“费瑟太太始终不明白,她的独生女为何为下嫁给一个无恶不作、有暴力倾向的杀手”,于是,他与世俗常人所推崇的性情和品质——沉稳、内省、英勇、正义等等——相符的一部分,他从恶霸转变成为普通人这一过程,也都成为了他传奇人生的一部分。“有人说他到旧金山靠着卖干货发了财”,这样一个屡次与秩序冲撞的真性情汉子却在回到高度文明化的社会后安然生活,并且还取得了世俗的成功,非常令人不可思议,给威尔又增添一层神话色彩。这样玄幻的结尾,使得导演避开了导演在“亲社会”倾向与“肯定个性”的态度之间做出抉择或者是极力促成二者的平衡,它满足了观众对英雄最终落得一个完满结局的美好期许。“始终不明白”,“有人说”,都表明最后这段话给观众传达的都是模糊的信息,把英雄与我们拉开遥远的距离。
    英雄远去。于是,英雄永远是英雄。

    去年的南非世界杯,我最喜欢的阿根廷队一路所向披靡杀进半决赛,那场比赛寄托了我几天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期盼。结果我就一直楞楞地看着德国队不停地进球,恍恍惚惚中终场哨就响起了。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我都无法让自己相信阿根廷0-4惨败于德国的事实。一种困惑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淡淡哀愁感郁结在心中,全身绵软无力,更不知道怎样排解。我打开了豆瓣电台,它的第一首歌是《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听完我就完全被治愈了。我第一次鲜明的体会到,音乐和艺术的力量如此强大而无可替代。
    当威尔报了仇,走入黑暗中,威尔和观众一同都陷入一种无所寄托的惆怅之中,如同喧闹过后突然的寂静让人敏锐地直视到内心的虚空,狂烈的宣泄过后突然的解脱也让人直视到人生的荒芜。这种直逼而来的荒芜感如幽魂般纠缠着我们,让我们觉得生活已经褪下它最后一层皮,无论威尔走向何方,都是轻浮的笑话。
    既然如此,导演不如就来一次彻底的轻浮。有人说,他去旧金山靠卖干货发了财。我一方面完全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一方面在看到这儿的时候又会坚信这是真的,不然就无法从刚才的情绪中逃离出来。这个没有结局的结局就像那首《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只是需要一个形式来祭奠。
    但是可惜的是这个结尾火候不到,远没有《Don't》那样强大的感染力。也许它可以再唯美和传奇一些,就能更动人一些了。

 2 ) 不可饶恕——正义的界限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不可饶恕》一手终结了西部片。”这确实是他最后的一部西部电影。 其实上世纪60年代,虽然还有很多大明星参演西部片,但西部片已然开始衰败。后来意大利人塞尔乔•莱奥内拍了“镖客三部曲”,一举奠定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披着地毯、咬着烟头的西部硬汉牛仔的形象,也使西部片再次重振威风。后来好莱坞也拍了几部非常优秀的西部片,但到了70年代,西部片还是不可避免的衰败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警匪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后来参演了几部警匪片,他塑造的都是潇洒不羁却又正义凛然的警察,所以也被人称作是“城市牛仔”。 1993年,他自导自演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对当时美国影坛的轰动不可谓不小,奥斯卡就是最好的证明。影片开头,是一段字幕,介绍了威廉兰尼的妻子毅然嫁给了这个坏蛋,但威廉兰尼也是因为他的妻子,改变了很多,他们生了孩子,一家人艰苦地生活着,后来妻子死了,然后影片接着这段字幕开始了。之所以有人说他以这部影片一手终结了西部片,是因为他这个曾经的硬汉牛仔居然跨不上马了(但我觉得他上马的时候,那匹马一直在原地打转,所以情有可原。不过这一幕确实增添了不少的悲凉。) 这部电影与传统西部片的最大不同就是,它模糊了正义的界限。最后捍卫正义的人不是以往被人看作是正义化身的小镇警长,而是一个曾经恶贯满盈的土匪。内德在被警长抓住并拷打时,恶狠狠地说出兰尼曾经的“光辉”罪恶,想要威吓他们。看到这点,我不禁感慨,这个曾经杀了很多妇女和孩子的人,真的应该为之敬仰吗?但这个转变真的并不突兀,这也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初衷,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西部片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过于模式化。但在他的这部电影中,美国西部变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阴暗世界,人性的黑暗在此暴露得淋漓尽致。他的西部片既有暴力宣泄,又有忧郁的思考。影片结尾又是一段字幕,兰尼妻子的妈妈来看望他们,但此时他们已经搬走,她看到的只有自己女儿的墓碑,她到死都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女儿会嫁给这样一个暴力又凶狠的人。其实影片在兰尼枪杀了警长,为妓女捍卫尊严时已经给出了答案。不过这个答案在这个黑暗的世界并不能发光多久。这部电影带给人的不再是感动而是无尽的思考。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真的是深刻至极,这也是我喜欢他的电影的原因。但我并不愿意认为这部电影是西部片的终结,也不喜欢称作他为“最后的牛仔”。如果一定要有“最后一位牛仔”,我倒认为应该是凯文科斯特纳。但关于他就以后再说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剪影似的摄影技巧,尤其是兰尼和内德两人骑马的那点,真的是太好看了,我看了好几遍。还有影片最最后,字幕写着献给Sergio Leone&Don Siegel,这表达一个牛仔的温暖情怀。影片中的配乐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创作的,他的很多作品里都有他的配乐。

 3 ) 不可饶恕

        《不可饶恕》是伊斯特伍德主演的最后一部西部片,作为一个演而优则导的典范,他同西部片一同崛起和辉煌,而最终这部像是告别西部的电影,又被赋予了一些别样的韵味。
        
        这次他饰演的主角不再是根正苗红、三观均正的赏金猎人,他演的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杀手,一个有着明显伤痕过往的恶人,他已垂老,且努力告别过去,生计所迫,这个已经成了蠢笨农夫的老杀手,捧起枪,想赚取他最后一笔洗手、养家的钱。
        
        场景依然是那个荒凉而残破的西部小镇,目标是两个牛仔,因为一个妓女嘲笑牛仔的私处而被毁了容,执法官不欲生事,老鸨拿了赔偿,这本是一个强权社会的常事,当权者平复事故,商人受利,当事者隐忍,然而总有些不安分因素,妓女们打算凑钱,雇杀手找回公道。
        
        旁线剧情多在刻画人物,酝酿情绪的积累,电影的高潮就是最后一幕,一个恶人的回光返照,他重新喝起酒,端起枪,大开杀戒。到头来,伊斯特伍德饰演的老牛仔依然没有正义的属性,电影颇像他之前主演的《肮脏的哈里》,不过电影的基调又一直是压抑而阴郁的,结局若当头棒喝,且电影没有价值导向,亦不分对错,故事里谁都有些该死,谁都有些温情,但命运从不会以此来青睐世人,死与生一切都是那一刻的抉择,与道德、宗教毫无关系,从某种层面上,这部电影很像加缪的小说,冷峻、沉稳,一切都指向现象,用现象说话,但不表态。
        
        相较传统的西部片,电影少了最重要的价值导向,虽然依然是以暴制暴,但却不再是锄强扶弱,这一切都是情绪的宣泄,所以,我们看了《正午》、《好坏丑》这样的西部片后,最看这部电影,总觉得里面毛刺刺的,这种不协调就是这个演了一辈子牛仔的演员的反思:那些醉酒后吹嘘的正义与枪法没有一丝的光芒,那些西部片里传扬的或许正是肮脏的,正是最不可饶恕的,他用恶棍解构了英雄,用残暴解构了英勇,在这里被杀的人是可笑的,杀人的人是可怜的,凶残者亦会英勇,仗义行事者亦会凶残,谁又能知道那结局里骑马在大雨里孤独隐去的牛仔有多疲倦呢。
        
        就这样,伊斯特伍德狠狠的抽了自己和过去一个耳光,就像在《老爷车》里的角色,他完成了一次回归,他亦对西部片进行了一次重新灌注,透过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一个暮年硬派短暂的人生回窥。

 4 ) 最后的牛仔?

前段时间,在看鲍威尔将军的自传,读到描写前国防部长迪克·切尼的片断:

“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前一天,我前往切尼的套间向他告别。我向他的秘书凯蒂·比利亚尔潘多问候一声就走进他的办公室,只见到处堆放着纸箱,里面装着4年来积聚的书籍和纪念品。
“部长去哪儿了?”我问凯蒂。
“噢,切尼先生几小时前走了。”她说。我感到失望,甚至伤心,但不感到意外。身单影孤的牛仔径自朝着夕阳之处走去了,甚至连最后的一声‘再见’都没说。 ”

这位年轻时惯常活动于空旷的乡间的怀俄明州牛仔、海湾战争解放科威特的大英雄就这么回家种田了。读着读着心理堵得慌。看来,我幼时疯狂的英雄梦又被勾起了.....
是啊,一个看三流美国西部片和香港武侠片长大的人,难免不会有这样荒唐的情节。
于是到处找寻西部片。可是,西部片和我的英雄梦都一起被遗留在了上个世纪,最后只找到这部不算太老的《不可饶恕》。

一部不同于传统西部片的好电影,好到以为是动作大片的同事看了半小时后愤然离去。
一个改邪归正养猪的落魄杀手威廉·莫尼。为了子女过上好生活,重新持枪,要去替一个被侮辱的妓女报仇来赚钱。
这是影片的开头。影片之外,切尼也在8连后的两千年以副总统的身份再次登上舞台。
影片的高潮是,伙伴奈德被杀后,愤怒的莫尼大开杀戒,血洗了啤酒馆。
影片之外的切尼也因911,而决定扫荡阿富汗和伊拉克。我当然知道全世界人都指责他造成了许多手无寸铁的人伤亡。可正如莫尼在酒馆里所说的“没错,我是杀过妇孺。只要会动的东西我都杀过”“若他想用我朋友的尸体来装点他的沙龙,他就该随身携带武器”
 .......
老英雄可以复出,重新证明自己。然而又终将凋零。影片可以把高潮推倒最后半小时,但也得曲终人散。

时间流逝,传说威廉·莫尼靠干货发了财。老切尼也将随着这次大选而再次下台。西部共和党推出的新人麦凯恩一点也不新(糟老头一个),民调中英俊小生奥巴马更受欢迎。新时代似乎不可避免....
呕,不管怎样,幸好我还年轻,天佑美国吧。

题外话:影片的背景是一个法律缺失、人权漠视、弱肉强食的美国大西部。这样的西部落后、野蛮、荒凉,大伙靠一点农业在贫困线中挣扎。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西部:这里重视私产,努力维护自由契约,加上只扮演守夜人角色的地方自治政府,难怪米塞斯把美国十九世纪称为自由主义的黄金世纪。在这里人人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奢求女皇的恩典。或许这样的年代已注定了今天的富饶。
我的家乡也在西部(中国),不知盼着党的西部大开发好政策的乡亲们能否有一个好的未来?

 5 ) 太装B了~

第一次看感觉很爽
再一次看感觉还不错
第三次看感觉演员为了故事而表演
表演得太装B了 有点恶心了~

同类电影得同样得感觉有
<<浪人>> <<肖申克的救赎>>

 6 ) “暴力只会滋生恶果,暴力只会腐蚀人心”

讨论《不可饶恕》的“主题”时,我们很容易陷入“反暴力”与“女权主义”的漩涡。不可否认,惨无人道的伤害与“不可饶恕”的“复仇”,很自然带出“反暴力”与“女权主义”的“中心思想”。但是,当我们用某些标签去评论电影的时候,电影带来的视听感受与心灵震撼都会大打折扣的。

当然,暴力是《不可饶恕》绕不过去的话题,但影片绝对不是“反暴力”那么简单,它更多是在探讨暴力的方方面面,比如暴力的起源、暴力的后果、暴力的失控等等,还有暴力与法律、暴力与正义等关系。

《不可饶恕》的主演之一摩根·弗里曼在谈及影片的“内涵”时,说出了下面这句“金句”——暴力只会滋生恶果,暴力只会腐蚀人心。这句“金句”的核心还是“反暴力”,但也道出了影片对“暴力”的探讨过程与结论。

据说,《不可饶恕》是一部高度忠于剧本的影片。由此可见,编剧大卫·韦伯·皮普尔斯对影片的贡献非常大。大卫·韦伯·皮普尔斯也曾说过,与其说该片是反暴力,不如说它暴露了暴力令人惊骇的一面。

是的,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并不在于暴力本身,而是在于暴力所引发的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是暴力最“令人惊骇的一面”。

妓女的一句刻薄话,引来了牛仔的凶残的伤害。

牛仔的“不可饶恕”,引来了赏金杀手。

警长小比利的“爆裂执法”或“过度执法”,埋下了祸根。

赏金杀手威廉·莫尼等的“成功”,让警长恼羞成怒,于是,他折磨奈德·罗根至死。

奈德·罗根的死,让痛失挚友的威廉·莫尼内心燃起了复仇的烈焰,最终,他在酒馆里大开杀戒。

警长小比利没想过他会这样死去,他甚至来不及盖完自己的新房。

妓女的一句刻薄话,“罪”不致被毁容,但她小小的“语言暴力”,却打开了暴力的潘多拉盒子。

威廉·莫尼的搭档,近视眼小子库费一开始是个迷信西部神话的枪手。他踏入赏金杀手这个行当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幻想与吹牛,以及他找到了一个曾令人闻风丧胆的搭档。

库费在近距离射杀正在如厕的牛仔后,并没有在血腥中“成长”起来,而是深感不安与恐惧——杀人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它带来的往往是噩梦。

这时候,作为资深杀手,威廉·莫尼说出了他的“金句”——

“杀人的滋味不好受,你夺走了他的一切和他的未来。”

威廉·莫尼曾经是个杀人魔头,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享受过“杀人的滋味”——可见,他还是有良知的。正是这份良知,让他在遇到亡妻后,金盘洗手、洗心革面,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农夫。

“杀人的滋味不好受”,但挚友被杀,“不可饶恕”!复仇的决心让威廉·莫尼瞬间恢复了当年的“血性”与“神勇”。

警长小比利讽刺威廉·莫尼是“妇孺杀手”,他目露凶光强势回应:“我杀过妇孺,只要是动的东西我都杀过!”他,手起枪落,五个人应声倒下。他,杀红了眼!

为杀手立传的作家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这般杀人“神技”,由衷感叹。

威廉·莫尼气定神闲地说:“这次大概是我的运气好。但我杀人的时候,运气总是很好。”这大概是一个杀手最霸气的“宣言”了。

在影片中,暴力或杀人,并非来自快感或自由意志,杀戮是在感染或演变中一再失控的。

《不可饶恕》绝对是对暴力的“诠释”最好的影片之一。但它之为伟大的电影,还在于它跳脱了西部片所固有的“脸谱化”,赋予了每一个主要人物人性与血性。

威廉·莫尼决定重出江湖的时候,已经“英雄垂暮”了,他在试枪的时候,枪法已经十分生疏。但穷困潦倒还是让他决定放手一搏。

踏上旅途之后,威廉·莫尼一步步找回了“杀手”的感觉,到最后的酒馆大战,他成功演绎了什么叫做“王者归来”。

遭到警长小比利的一顿胖揍之后,威廉·莫尼已经奄奄一息,差点丢掉了性命。生命垂危之际,他还要经受良心的拷问:“我看到了死亡天使,看到了幽冥之河,……不要告诉我的孩子我过去的那些事。”

强大的求生意志把威廉·莫尼从死神那里拽回来后,他开始蜕变了,他找回了杀手的自信,他期待着拿到赏金,改善农场和家庭生活。

本来,拿到赏金后,威廉·莫尼便打算“收手”。但莫逆之交奈德·罗根的死,让他再次蜕变,曾经的威廉·莫尼形神附体,他开启了“杀无赦”的复仇模式。

奈德·罗根、库费作为威廉·莫尼的搭档,他们分别扮演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好基友”和“西部传奇的膜拜者”的角色。

奈德·罗根对赏金的渴望并不强烈,但他知道威廉·莫尼需要他的守护,他对威廉·莫尼的友情甚至大于他对妻子的感情——换位之,威廉·莫尼的疯狂复仇也是对这份友情的珍视。

奈德·罗根其实对获得赏金的前景是悲观的,但他却能以积极的姿态陪伴着威廉·莫尼——他的内心是挣扎的,但他无悔于所有的付出。

库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大言不惭、行事鲁莽,直到真正“摊上事”了,他才从幻想中惊醒过来。他成了“偶像”身边那个六神无主的孩子——天啊,他真的还是个孩子。

在生死未卜时,奈德·罗根和库费倒是一起在温柔乡里“沉沦”了——他们一再从妓女们的身上“预支”赏金。

影片对奈德·罗根的挣扎与库费的蜕变不像在威廉·莫尼的身上“着墨”那么多,但他们身上的混乱与无常,使得他们成为了西部片“脸谱”之外的血肉丰满人物。

警长小比利看起来是一个滥用暴力的“酷吏”,也许他不讨大多数观众的喜爱,但他绝非一个恶棍那么简单。

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以自己的方式维护并实践“法律”的执法者。

妓女被牛仔伤害后,他虽然反对妓女们以暴易暴,但也让牛仔们赔偿了价值不菲的马匹——这是他认为的“公平”。不过,不管是在妓女们看来,还是以常人的眼光看,这样的“公平”都是远远不够的。

他不让赏金杀手到小镇上来,根本原因在于维护“法治”。当然,他维护“法治”的方式确实过于粗暴了。

工作之外,他正在修建自己的新房。从他用心修建房子的情况来看,他其实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他暴戾、冷酷,但他并不置前来的赏金杀手于死地,说明“法律”对他也是有一点点约束力的。只有当对方无视他的“法律”,他才会以牙还牙,以杀死对方为己任。

在被射杀之前,他还鄙视威廉·莫尼是给“妇孺杀手”,说明他的心中是有所谓的“正义”的——只是,他的“正义”也已经远远偏离正轨。

他还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他“创作”的“死亡公爵”与“死亡鸭子”的“段子”,让人忍俊不禁。

警长小比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西部片中的大反派,他只是以残暴、邪恶的方式忠于自己的职责,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法治”的荒谬性。

妓女们作为弱势群体,在正义得不到声张的情况下,她们执著于复仇,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当的”。这很容易调动观众的同情心与愤怒情绪,从而获得他们的非理性的支持。

妓女们最终复仇成功,很容易让人想到“女权主义”。但这里的“女权主义”和《末路狂花》(1991)等影片中的“女权主义”是大不相同的。

《不可饶恕》中的“女权主义”是追求血债血偿的“平等”,而这个“平等”最终还得靠男人来帮忙实现。《末路狂花》中的“女权主义”,是以高于男性的姿态,睥睨男性并张扬自我来实现的。

以现在的“女权主义”观看,《不可饶恕》中的“女权主义”只是“柔弱而坚韧的反抗”而已。

而大仇得报之后,妓女们也没有觉得大快人心,反而,在暴力彻底失控之后,她们陷入了新的恐惧之中。

事实上,她们报仇的结果也远超出了她们的初衷——伤害她们的三个牛仔之外,还有更多的牛仔在枪战中丧生了。而在这之后,帮她们报仇的奈德·罗根死了,威廉·莫尼更是“本性毕露”,血洗小酒馆。

可以说,她们追求的“正义”最终换来了“大屠杀”。

暴力的失控太可怕了,但这是妓女们的错吗?

如果追根朔源,牛仔们的伤害才是暴力的源头?或者,西部世界的蛮荒才是暴力的根源。

暴力不断蔓延、发酵后,必然侵蚀人心,被侵蚀的人心会一再突破暴力的边界,引爆杀伤力更大的暴力。简单来说,“暴”“暴”相报何时了?

什么是“不可饶恕”的?电影是不会给出答案的,答案在不断的“探讨”中——因为,暴力永远不会终结。

作为西部片,《不可饶恕》并不是一部革命性的作品,因为它难以复制,其他影片甚至无法跟风,不像“镖客三部曲”那样可以改写类型片的历史。此外,《不可饶恕》在叙事上并没有突破,他的叙事策略和传统的西部片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它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颠覆了传统西部片的模式的。

我更愿意称《不可饶恕》为西部片的伟大变奏曲,在它之后,下一部称得上是西部片的伟大变奏曲的影片是科恩兄弟导演的《老无所依》(2007)。

 短评

没有纯粹的正与邪。EastWood总喜欢拿生死这个话题来装深沉,让人看得一眼便知,这部里面台词也很别扭,既没有观赏性,也没有艺术美感,只是在刻意追求特殊情境下的伦理哲学内涵。所以虽然捧回了小金人,却很难震慑影坛。

9分钟前
  • 老泰瑞
  • 还行

东方的哲学,西部的表现手法

11分钟前
  • Norris
  • 力荐

ClintEastwood这回演了我最爱的那种人物,当自己受到欺辱时,可以忍气吞声,但绝不容忍身边的朋友或亲人受到不公对待

1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类型意义自然可记一笔,东木这么早就演壮士暮年属意外。片里诸多角色处理的丝毫不乱,衬哈克曼凶恶的英国杀手也背负英美民族性和华族血泪史、踉跄成行的刺杀队也包含杀戮自省和初哥豪气(台词好不然就俗套了)、买凶妓女也有分江湖道义。传记作者见东木泄愤时兴奋一笑的细节抓得好。先生存再复仇有提升

15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如果爱情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那多么令我羡慕。夕阳下,一个男人弯着腰,一锄头一锄头的耕作,有谁会知道他曾经淋漓了多少鲜血。如果警长是个暴徒,如果杀手对爱情忠贞,对朋友义气,那样的话,决不饶恕。

19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力荐

你会知道,世界上有种人,有那么一种魅力。

24分钟前
  • 非闇
  • 力荐

最后的牛仔,ClintEastwood 总喜欢把坏人演成好人,这点最牛比

25分钟前
  • 嘉得乐
  • 力荐

如同《好家伙》之于科波拉式黑帮片,东木头在全片前¾所做的就像斯科塞斯:冲刷掉传统同类型片身上的浪漫色彩,暴露其野蛮粗糙的本来模样;但他又在后¼以神话为其重新立碑,留下不灭的传奇;这也使本片甚至具有了元电影的特质,整个文本都可看做是对西部片数十载由盛及衰的隐喻和既已式微的不甘

2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没错 我曾残杀妇孺 只要会动的东西我都杀过 小比尔 现在我来杀你了 为了你对我挚友犯下的罪孽 闲杂人等最好离开”

28分钟前
  • mulder
  • 力荐

重温,观感比第一次更棒。这片太耐看了,剧作、表演、摄影、剪辑各方面都近乎完美、无可挑剔,反英雄而又重新建构了英雄,反西部而又重新定义了西部,并把西部片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无疑是东木最佳。

30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娓娓道来的故事迎来了热血喷薄的结局,Eastwood在里面注入了满满当当的西部情怀,致敬也好,默哀也罢,你仅仅只会唏嘘:Ta早已不在江湖,江湖却依然流传着Ta的背影和传说。

32分钟前
  • 劳永逸
  • 推荐

太多地方隔靴搔痒,但西部片风格醇厚,所以不觉得有特别反类型之处,最激动人心的当然是……还用说吗,这是个自传,演员和角色融为一体,一以贯之伊斯特伍德的一生,能见证到一个依然在世的传奇,夫复何求。

34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最深沉的智慧和人格是沉默的,最伟大的力量是隐忍克制的。

38分钟前
  • ╯^╰
  • 推荐

伊斯特伍德的间接描写、节奏控制和煽情渲染,总是那么细腻、隽永、火候精准。男人,老男人,劣迹斑斑的老男人,一样可以像他那样充满魅力。

39分钟前
  • passionfly
  • 力荐

好看啊,不愧是奥斯卡获奖影片

41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Clint这部太帅了...完全被迷倒.在那个混乱的年份,价值观早已被颠倒,我没有看到任何人做出正义的动作除了Clint的爱妻.描写杀人的感受十分忠实,可能是这个类型的片子里比较特别的了吧,Clint在自己片子里也都始终提到这点.最后的混乱,只能被大恶征服,或许也是讽刺的地方.

42分钟前
  • 力荐

西部片最爱。英雄不会老去,只是渐行渐远。

44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对西部片的致敬与默哀

46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他可以把悲伤深埋在心底不去辩驳,自认是杀人狂魔,独自一人走进那小酒馆打爆一票人的脑袋,在风雨中命令所有对准他的枪口后的人善待他的朋友和妓女,否则他会成为他们最恐怖的噩梦。然后,他就带着所有的传说,再一次消失于江湖。他还活着,但他已经准备好了和他杀的所有人一起下地狱。

5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憋着一大口气等着东木放大招还好他从未让我失望过。和老爷车连看有点恍惚,因为这俩其实就是同一部电影… 他真是拍了一辈子孤胆英雄,作为导演他特别明白自己咋样最帅(也确实很帅)。在传说中开始,结束后成为另一个传说,东木并不是要拍一个多刺激精彩的故事,而是诉说对逝去的西部英雄的留恋

5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