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

战争片中国大陆1995

主演:雷恪生,袁苑,赵胜胜,周国宾

导演:吴天戈

播放地址

 剧照

大捷 剧照 NO.1大捷 剧照 NO.2大捷 剧照 NO.3大捷 剧照 NO.4大捷 剧照 NO.5大捷 剧照 NO.6大捷 剧照 NO.13大捷 剧照 NO.14大捷 剧照 NO.15大捷 剧照 NO.16大捷 剧照 NO.17大捷 剧照 NO.18大捷 剧照 NO.19大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52

详细剧情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由三教九流人员组成的杂牌部队,号称新编第三团,团长为原县长段仁义(雷恪生 饰)。为调教这群乌合之众,国民党方面派来两个职业军人,参谋长方向公(袁苑 饰)和谭参谋(谭增卫 饰),并配备报务员白洁芬(宫主 饰)随队与上级联系。由于部队人员组成乌七八糟,各种违纪现象层出不穷,经肃纪整治稍有起色。大敌当前,国军主力撤退,命令新三团留守抵抗,后果可想而知。敌强我弱,方向公急电上峰求援,上峰找借口不予理会,新三团只好孤军奋战,伤亡惨重。段仁义安排上面派来的三人撤走,不料途中遭督战队截杀,仅白洁芬只身逃回。段仁义宣布解散部队,让大家各自逃生,却遭同党伐异......

 长篇影评

 1 ) 这部不错,但高分原因主要是因为GMD题材

很多当年家喻户晓人人必看的经典社会主义名片到了DB才7,

恶意刷低分的DB迷真恶心,他们刷分带着可耻的政治任务而来,他们就怕年轻一代看新中国真正的经典,否则这帮地主老财的后人睡不着觉,

类似还有青春万岁,小花,西安事变,林则徐,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知音,双雄会,乌鸦与麻雀,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英雄虎胆,海魂,董存瑞战火中青春,英雄儿女,上甘岭,建党伟业张思德,停战以后红孩子,风筝,少年彭德怀,东山学堂,白求恩大夫,粮食,地下尖兵,锦上添花,洪湖赤卫队,啊摇篮,毛泽东的故事,一号目标,所有当年万人空巷家喻户晓的社会主义文艺到了DB都是低分

 2 ) 一部难能可贵的国军抗战片

八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至今思起,仍令人感慨不已。抗日战争是中华人民近代第一次成功的反侵略战争,战争过程艰苦卓绝,但是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终以积贫积弱之国击败了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这其中有很多值得讲述、值得传颂、感人肺腑的故事。

然而遗憾的是,如此优良的素材,并没有多少优秀的影视作品随之应运而生。反是如今电视荧幕“抗日神剧”满天飞,贻笑四方。抗日战争是非常严肃的话题,中华人民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却付出了非常惨痛、沉重的代价,岂容戏谑?遍我所观,惟有《亮剑》可以说是此题材下的现象级神作。

抗日战争中“国军”承担起了正面抗击日军的重任,我们的历史书中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在这些年影视作品中却并没有太多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军将士的巨大贡献。原定于去年八月份上映的《八佰》(讲述淞沪会战中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勇士,当时非常期待这部电影)却因政治原因无疾告终,令人痛惜。如今有关部门对于国民党相关题材的作品要求过于严苛。

电影《大捷》海报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拍摄于1995年的《大捷》,却充分体现了当时文化部门对于此类影视作品宽广的包容度,有容乃大,90年代也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大捷》从一个团着手刻画出了抗日战场上非常真实的国军部队。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不体恤民情,四处强征普通老百姓从军,拼凑出了“新三团”。电影就是讲述了这帮“乌合之众”的成长之路。

电影对于人物的塑造非常成功,每个人都令人印象深刻。职业军人方向公,和事佬团长段仁义,美丽的报务员白洁芬,有志青年霍杰克,朴厚敦实铁匠欧阳贵,任气豪爽的兰营长。他们虽然初心不同,但是却在战火纷飞中,在报国杀敌共同意志、拳拳爱国之心的趋使下,团结在一起,诠释了中国军人之魂。每一个人都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霍杰克与白洁芬更是结成了灵魂伴侣,无关颜值,无关躯壳。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借日军之手消灭异己的杂牌部队,这是不争的事实。《大捷》也涉及到了这一点,非常真实,前方是残暴的日军轮番冲击,后方是“友军”部队的督战枪口。“新三团”就在这样的前后夹击下全团损失殆尽,仅三人突围生还。令人惊心动魄,愤慨难平。

电影《大捷》海报

电影中报务员白小姐曾今问过霍杰克:“历史有记忆吗?历史不就是消失的过程吗?”“新三团”自然是来自小说,但是真实的抗日战争中,一定有很多这样的“新三团”,他们并没有能青史留名,可能部队番号都没能留下来。我觉得对这部电影最好的理解,就是在向这些人致敬,向那些消失在历史中的无名英雄致敬。

电影年代久远,画面也远不如现在的“大片”,但是剧情很有深意,高潮迭起,能引发人深入的思考。然而这样的好电影现在知道的人甚少,看过的人更少,非常遗憾。如果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很一般,那我只能说这届观众觉悟不够。希望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那我也就没有遗憾了。

 3 ) 这么拍战争片,怪不得公知不喜欢

当《长津湖》等一批国产战争电影将国产战争片抬高到了一个层次之后,我们的观众对于战争电影的期许就降低了许多,好多人认为战争电影就是宏大的场面或者是劲爆的烟火效果,再或者就是讲求人性。然而观众们以及创作者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电影是很多人参与的,有人参与的地方就有各种各样的展现人性的时刻,有的展现出来的人性是真善美,有的则是假恶丑。刻意的强调一方面的人性展现都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好的战争片,我们更需要多方面的国产战争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是一部比较另类的战争电影,在国产电影中,它既没有火爆的动作场面,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片中的军人不怎么正面,但却是抗日战争期间最真实的写照。本片就是《大捷》,这是一部标题都透着讽刺味道的影片。

《大捷》的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某杂牌军组成的新三团奉命抵抗日军侵略,这支由国民党拉起来的队伍本是一群三教九流的人,他们是一个县城的全部有生力量,县长段仁义担任团长,国民党军派来了督战员担任参谋长和参谋以及报务员。这群乌合之众抵抗日军的决心没有很大,但为非作歹的心思却很重。

开战之前挖战壕的时候就开始磨洋工,在配合行动方面,没有人能做到令行禁止,然而在开战后却成为了国民党军抵抗日军侵略的“先头部队”。因为他们的牺牲,本就无所谓。

战争打响了,日本人的侵略并不会因为这伙人的存在而有丝毫的懈怠。然而即使是这些人,他们在抵抗日军侵略的时候依旧是发挥出来了最大限度的勇气,他们一波一波的死去,却也死的十分壮烈。原本的抵抗任务一再延期,眼看着这伙人基本上快要打光了,然而指挥部上峰并不要求他们撤退,反而是要求他们继续抵抗,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没有任何的支援的抵抗注定没有好结局。看透了这一点的团长等人在庆功宴上最终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为什么说《大捷》是一部极具讽刺意义的国产战争片?原因很简单,本片以一种真实的虚假构筑了虚假的真实。什么是真实的虚假,本片中的新三团的所有成员都是三教九流,且没有任何的抗争意识,他们认为被叫来当兵不过是听从命令去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并不包括送死,谁都不愿意死,哪怕是民族大义面前,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让自己获得一定的地位,至于说为国捐躯,谈不上。

段仁义是一个县长,如今却一跃成为了团长,他的内心深处很清楚自己究竟是在做什么,段仁义知道自己不是指挥军事的那块料,他不过是听从了国民党的命令去集结这群人,至于说这群人所担当的抗日使命究竟是什么,他不清楚,他也不愿意清楚。段仁义只想着可以带这群人过来磨洋工赚点钱,而不是随时准备送命。

然而真正的战争发生后,这一切都改变了。一场战斗下来这群临时组成的军队死伤大半,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了战争到底是什么。他们其中不乏有打红了眼的人,但当这几个人开始意识到战争就是打日本人后,他们依旧是体现出来了民族的血性,这就够了。

什么是虚假的真实,本片中没有英雄人物,也没有喜欢炮火声音的老兵,他们大都是街边的闲人却被征召到战场,他们不知道如何打仗,更不知道如何挖战壕。炮火声一响,他们都不知道朝什么方向放枪。即使是上面派来的参谋人员也在炮火声中迷失了自己,好多人都是一听到枪响就四散奔逃,更何况一辈子都没看过真实战争的县长。

这种看上去近乎于滑稽的场面却是抗日战争初期时候的国民党军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前线牺牲靠的是骗,他们打仗靠的是乱,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生生的抵抗了2天,这远远超过了国民党给出了抵抗极限,然而最后他们还是避免不了被出卖的命运,他们是一群炮灰,但是他们同样是一群敢于抵抗的“炮灰”。

之前被观众以及媒体人们大肆营销的《集结号》中的欺骗,放到本片中一点也没有违和感。真实的战争往往没有那么热血沸腾,战争就是要死人的,我们的先辈们勇敢的抵抗侵略者的时候,他们是动人的,即使这群乌合之众不值一提,即使他们对于打仗来说不过是添油战术中的炮灰,但他们真实,他们同样勇敢,这或许没有人性的光辉,但却依旧是不错的战争片。

本片的片名叫《大捷》,而所谓的大捷不过是上峰在庆功宴上的话题,这句锦上添花的字眼背后,牺牲了这群乌合之众,他们却不配被提起,如果讽刺有等级,本片算不上低。

……

你好,再见

 4 ) 95年高一去电影院看的,这部电影票房有我的份

为什么回去看这本电影呢?因为当时看一本送一本。我买的是九品芝麻官,前面附带这本电影。
但是呢?这本电影吧我惊到了,怎么会看到那么好看的战争片。
情感真实细腻,而且很绝望。
里面那个发报员小姑娘对主角说,你真傻还写什么团歌啊!我当时心都要碎了。
好的电影就是这样 过了20年我还记得这句台词。
我晚上回家,脑子里面没有九品芝麻官什么事情,都在想这部电影。

 5 ) 大捷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由三教九流人员组成的杂牌部队,号称新编第三团,团长为原县长段仁义。为调教这群乌合之众,国民党方面派来两个职业军人,参谋长方向公和谭参,并配备报务员白洁芬随队与上级联系。由于部队人员组成乌七八糟,各种违纪现象层出不穷,经肃纪整治稍有起色。大敌当前,国军主力撤退,命令新三团留守抵抗,后果可想而知。敌强我弱,方向公急电上峰求援,上峰找借口不予理会,新三团只好孤军奋战,伤亡惨重。段仁义安排上面派来的三人撤走,不料途中遭督战队截杀,仅白洁芬只身逃回。段仁义宣布解散部队,让大家各自逃生,却遭同党伐异......

 6 ) 替导演难过:这么好的电影,硬是只有这么几个人捧场

黑色幽默中隐藏着的那种深深的无奈和痛楚,导演拿捏得很好。整个影片节奏明快、叙事流畅,看起来很过瘾。防守战那种紧张气氛渲染很成功,让观众有一种如临现场的压力感。这一点在平庸的国产战争片中显得鹤立鸡群,其实直到近期的《集结号》在这方面也没有强到哪里去。象《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那一段,虽然场景宽大、死尸累累,但观众在观看时仿佛置身事外,根本紧张不起来。

可惜啊,好片子没人捧场。看看现在一些高踞票房的超烂大片,深切感到观众的水平其实也是决定一个国家电影制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短评

95年之前中国的电影真够开明,什么样的都敢拍,放到现在想都不敢想,还有背靠背脸对脸 活着

3分钟前
  • 战马空肥
  • 推荐

新三团与民族解放,历史的记忆有毛关系?那姑娘问了两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抽了谁谁谁两记大嘴巴子!

8分钟前
  • Gemini
  • 力荐

7.1;8.6。

13分钟前
  • 神哥
  • 还行

雷恪生居然没凭这部片子拿个影帝啥的?

15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是我高中时代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大家应该想象不到吧?我也想象不到我是去看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前面附带一本电影,就是这本了。我不知道电影票里面有没有包含这部电影。好吧我说一下最终感受,当天回来的时候我觉得九品芝麻官不如这部电影,当时我就有这个觉悟,我还是很为自己感动的!

19分钟前
  • 张悦
  • 力荐

心目中和鬼子来了相提并论的电影,无意间找到这个条目(因为忘了叫啥……),居然才这么几个人标注的。墙裂推荐,完全是被埋没的好片!

23分钟前
  • 正宗牛肉汤
  • 还行

可以重拍

24分钟前
  • 曼特宁
  • 还行

今天跟朋友闲喷电影,突然提到了这部片子。没有周梅森的原著,就没有这样出色的一部电影。抗战题材,《鬼子来了》第一,它第二,《血战台儿庄》第三。

29分钟前
  • 月黑风高
  • 力荐

鬼子来了挂甲台, 国军大捷卸甲甸。 信老蒋,得永生, 一寸山河一寸癣, 十万三毛十万兵, 青天白日满地爬, 乐土抗日众生相, 抗战到底赖阿Q

33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生动描绘了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贫弱愚昧。不足是把日本人描写的弱了点,现实太残酷,电影人给人们看的往往已经是美化版本,经历抗战到底的中国人都是英雄。

37分钟前
  • 桐斋
  • 力荐

看完想吃烙饼和大葱

39分钟前
  • 发条J
  • 推荐

虽然让主人公们穿上了国民党的军服 但题材适用于任何一支军队 任何一个政治组织 因此有人说这部影片是一部“影射性的野史” 里于河西会战的战略格局上担任正面阻击任务的新三团 是由普通农民临时凑起来的部队 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普通农民在“国军”高层的诡计与日伪军进攻的双重压榨中所爆发出的生命辉煌

41分钟前
  • 李小庫
  • 推荐

相似的题材,这片比《集结号》好不少

46分钟前
  • 尾生
  • 推荐

二战时最差的武器装备,最涣散的军纪整备,却打着史上最艰苦的仗……

49分钟前
  • 春田
  • 力荐

真实的战争,真实的政治,真实的人性。

53分钟前
  • 北小邪
  • 推荐

炮灰的悲哀

58分钟前
  • Fal Conde
  • 推荐

抽国粉的脸

59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1995年上影厂出品 电影《大捷》。2011年看 依然觉得影片在叙事和表现手段上有不俗之处。人物塑造鲜明,情节设置也很巧妙,采用倒叙的手法,先从一场庆功宴开始,拔枪。制造悬念。国产战争片中显得十分特别。难得之作。编剧:吴贻弓,第四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

1小时前
  • 张劳动
  • 推荐

官场和战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9.0

1小时前
  • 田间箫鼓赛闲神
  • 力荐

历史有记忆吗?历史不就是消失的过程吗?

1小时前
  • 低等游民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