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法官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李智愚

 剧照

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7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8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9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6:30

详细剧情

由腾讯视频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中国首档基层法院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该片以4380小时纪实拍摄,直击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的“人间真实”。   该片聚焦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民事、刑事、执行案件,展示基层法官、司法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坚守,透视复杂的人生百态,展现天理、国法、人情之间的纠葛,以生动的方式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

 长篇影评

 1 ) 不予置评

一、1、说什么从小吃苦长大、鸡鸭鱼都不敢杀、一天上两个班,先后用水果刀、菜刀砍想离婚的妻子头部和其他重要部位二十多刀,故意杀人罪判4年。(黑人问号脸)

2、终于判他们离婚了,房子、孩子归被告(故意杀人的男方),补偿原告(受害女方)15.8万。(这个,还行吧)

二、五个零零后聚众斗殴,其中那个让人带西瓜刀的脑回路让人有点好笑,而家属还觉得委屈才让人明白那不止是他们个人的问题。鉴于自首,判寻衅滋事罪分别一年一个月到两年六个月。

(有空再续)

 2 ) 家暴绝不可取

家暴绝不可取,法律不容触犯

沟通才是婚姻幸福的良药。

总之有什么不满,讲出来就好了,实在过不下去那就好聚好散。就算再说什么自己从小吃苦长大,贬低对方在这段关系中的付出与努力,也不是肆意剥夺别人健康生命与财产的理由。

前者是道德问题很难鉴定,后者是实打实的违法犯罪,黑白分明。试图给自己的犯罪行为装点道德的外衣,那是根本没有明白或者也不会明白问题的本质了。让人恶心。

真的看到好多人没有一点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让人胆战心惊。就好像明天在街上白白丢了性命,罪犯还能理直气壮她应该的,谁让他怎么怎么样。然后一大堆人模糊里面的犯罪行为,秉持着受害者有罪论去满足自己的八卦之心,被吸血被传播却没有公正。

还有的人不懂得用法律去保护自己的权利,错误的选择了不恰当的行为,明明可以有更好的更光明的未来,却要从此蒙上阴影,这不是更令人痛心吗!错了就是错了,但是背后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却还需要我们社会人的努力。

能够普法就好了,能够迎来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就好了。公平和正义都能得到伸张,不要让无助的人申诉无门变的绝望。

 3 ) 《是这样的,法官》普法小课堂 小贴士整理

1.被告人: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 2.公诉人:指在刑事诉讼当中,代表人民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阐述公诉机关的指控意见,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司法人员。 3.被害人:是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指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4.《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案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应当分开审理。 5.我国实行婚姻登记制,结婚、离婚登记具有公示效力,且涉及身份关系,一旦进行离婚登记,身份关系不得逆转。 6.未取得《长沙市城市养犬许可证》饲养犬只的,由公安机关暂扣其犬,并可处罚1000元以下的罚款。养犬人应在犬只被暂扣七日内携有效证件或补办有效证件,到公安机关领取犬只。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国家机关根据证人与本案的利害关系,并和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决定是否采纳。 8.简易程序:是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益的诉讼程序。符合下列条件的基层法院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二)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9.刑事自诉案:是被害公民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非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其举证责任全由自诉人承担。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11.“对于当庭认罪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12.第三人:与案件处理有利害关系,参与诉讼的案外人。 13.人民陪审员:由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人民群众在人民法院参加合议庭审判活动的人员,是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审判权,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体现。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私自撕毁法院公告的行为,属于妨碍司法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可处罚拘留和罚款。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3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16.法律援助: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18.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后驾驶;血液酒精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以危险的驾驶罪定罪处罚。 19.未经法定手续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保存枪支、弹药,持枪人员和持枪单位须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领持枪证。 20.《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以容貌损伤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善良的心是最高的法律!!!

 4 ) 观后感

第一集:原来聚众斗殴也会判刑、坐牢。这两个案子的被告人要是能仔细思考,就不会犯错了,果然冲动是魔鬼,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之前要为自己的以后,养自己长大的父母想一想吧,看被告人被带走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在抹眼泪。

第二集:这一集让我感受到了原来人可以这么奇葩,男方多次出轨女方居然还能原谅他,并决定生活一段时间后再做离婚决定,emmm,男方对喜欢的定义让我无法认同。父子对簿公堂,法官问他有没有深刻的印象,他说小学的时候一起玩这句话时挺心疼的,原告和我一样大的年龄。

第三集:还是要仔细想想对方是否合适在结婚,不然以后孩子出生了在离婚会使孩子心灵受伤的。

第四集:大货车真可怕,这种意外谁也不想发生,给双方家庭都造成了伤害,哎。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第五集:打工人都不容易,可恶的资本家。

第六集:我才知道原来撕掉法院贴的告示也会犯法,以及诈骗案判的刑量是根据诈骗钱财来判,涨知识了。

第七集:要好好了解、学习劳动合同法,为以后的工作签订合同做准备,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第八集:和通信公司打官司的那个大叔正义感满满啊,社会需要这样的人。

第九集:这一集笑点好多啊。

第十集:2021.11.26看完啦,通过这个纪录片了解了很多法律知识,希望会有第二季。另外我要说一句谢炎上小姐姐好可爱。

 5 ) 漠视生命的人,就不要点开法制综艺了。

最讨厌的一句话“一个巴掌拍不响”。 点开《是这样的法官》 第一场刑事法庭 被告人说:我从小吃苦长大,诚恳温柔,鸡鸭鱼都不敢杀。 犯罪事实是,被告人因为妻子想离婚砍伤妻子二十多刀。 被告人继续说:我一天打两份工,老婆就知道在外面玩。 弹幕就开始了:女的也有问题,女的不值得被同情,女的不是个好东西,女的该死。 这个时候开始采访受害者亲友 妻子的一个亲友说到:男方的家庭总是贬低妻子,说妻子不够好,赶紧放过他们家这么优秀的儿子。 弹幕又开始了:女的肯定出轨了,女的肯定不检点,当初就应该把这个亲友也杀了。

不是?一个播了还没二十分钟的纪录片?具体的家庭纷争我们都不知道,姑且算作男女方各执一词,那女的就该死吗?亲友就该死吗?想离婚是什么人神共愤的的事儿吗? 弹幕还在总结:一个巴掌拍不响。 妻子好端端的和丈夫说着话,前一秒笑着,下一秒就被按在地上砍了二十刀。一个巴掌拍不响另一个巴掌在哪?嘴一张就给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定罪。

弹幕里这些nc,鱼钓到了,你人也没了。

 6 ) 他们出手了,有好戏看了!

写于 2021-10-28 //mp.weixin.qq.com/s/Zy-8_nWajJ1Z9CnB7usyRw

因争执引发肢体冲突,是一般的打架斗殴还是寻衅滋事?

因不满妻子提出离婚,丈夫对妻子持刀相向,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

离婚后,父亲不肯支付随母亲生活的孩子补课用的抚养费怎么办?

男子多次出轨,妻子忍无可忍要离婚,男子却表示“我还爱她”,这婚到底能不能离?

为买房,女子与丈夫假离婚,等到房车都到丈夫名下后,丈夫失联了。所以这婚是真离了吗?

…………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法院工作过的人可能更有深刻体会——现实的案件要比电视剧里演的更离奇、更复杂,“剧情”更精彩!

“当曾经的挚爱与自己对簿公堂,当责任与义务的边界变得模糊,法律,不仅代表着正义,也象征着公理。”

这句话,出现在《是这样的,法官》第一期的开头。

最近,这部纪录片成了小编的下饭新宠,时而笑到喷饭,时而感叹人生无常,看完一期只想接着看下一期,真的上头了。


冲动的代价

不要等体验过了才懂

当你身处押解少年犯的车上,你觉得身边那些等待判决的少年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是忐忑不安,沉默不语,还是一脸悔恨?

让人意外,都不是。

第一集中,五个因一时冲动聚众斗殴引发恶性事件的00后,神情轻松地坐在车里,甚至哼起了小曲儿。

他们还不知道,等待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而此刻从不同地方赶赴过来的父母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看下去才知道,这五个年轻气盛的00后,因朋友被灌酒引起了小冲突。

出于“义气”要给兄弟撑场面,居然直接带着西瓜刀冲到现场砍人。

在庭审现场,刘法官问其中一名男孩“为什么会带西瓜刀去现场”,男孩一句“猜的吧”,令大家错愕。

男孩们初中毕业后就出社会工作了,他们在青春期时没有继续接受教育,法律意识淡薄。

在他们的观念里,遭遇矛盾冲突时,第一反应就是用拳头说话

他们连冲突的源头都没弄清楚,甚至自己打了谁也不记得。

拉开眼罩,不敢相信自己认错了人。当公诉人讯问被告刘某怎么自首、为何晚了两天才自首时,他的说辞让现场人员哭笑不得……

自首之前还能这么冷静,当初又何必冲动行事?

最终,他们分别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一年四个月、一年一个月。

“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是对生命和健康的不尊重。”审理这一案的刘法官感到十分惋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肯定就减少了很多冲突。”

陌生人之间因冲动起波澜,尚且令围观者痛惜,那么“枕边人”闹出的“惨案”,更让人遗憾。

湖南女孩小周,只因无法忍受婆家的贬低、丈夫的不作为而选择离婚,被丈夫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捅了20刀。

而随身携带两把水果刀去找妻子“求原谅”的邓某,也没想到,自己的行为最后会变成“故意杀人”。

在法庭上,面对公诉人的质询,邓某反复表示自己没有想要伤害妻子的动机。

反复说自己是个诚恳的人,但在法庭上没一句真话

他说:“我放下男人的尊严跪下求她(不要离婚)。”觉得妻子对自己不闻不问,让他特别委屈,情绪上头后就“很冲动”地用刀“抵住”了妻子。

为什么他执着于自己没有杀人的动机?

因为“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量刑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故意杀人”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是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但很快,监控视频、证人证词被轮番披露,狠打了邓某的脸。

嘴上说着“我只想吓一吓她”,实际上在犯罪之前连作案工具都检查好了

最终,邓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为自己怒气上头的行为买了单。

近年来,因婚姻、感情问题引发“杀人伤人”的恶性事件并不鲜见,让很多人对婚姻多了一层恐慌。

据2020年中国婚姻调查报告中显示,2020年全国离婚登记373.3万对,其中,90后的离婚率高达56.7%,占据离婚理由最高比例的并非出轨,而是性格不合。

因性格不合选择结束婚姻,本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但解决婚姻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诉诸暴力。

婚姻更不该是一把带血的枷锁。

从法官的视角看,伤害有离婚意愿的妻子的行为同样属于家暴,家暴不是家事、私事,而是切切实实的犯罪。

真正的爱,应是理智而克制的。以爱作掩饰的绑架和伤害,无法挽回爱人,还可能葬送自己的前程。


成年人的世界,责任最大

《是这样的,法官》采用接地气的叙述手法,同时不缺幽默、悬念和反转,镜头里满是人间百态,苦辣酸甜。

第二集中,18岁少年小吴将自己的父亲一纸告上法庭。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少年,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家庭问题呢?

原来,小吴在父母离婚后一直由母亲抚养。16年前父母协议离婚时,协议规定父亲须每月支付抚养费,但父亲的抚养费一直“缺斤少两”。

小吴是体育特长生,需要补课来应对高考。他希望父亲可以补齐这些年的缺漏和未来大学四年应付的抚养费。

因为父子关系的特殊性,法官没有用传统的庭审方式断案,而是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

吴某一开口就表示,儿子要抚养费的要求不合理。

当法官问小吴父亲,当时协议的抚养费标准时,吴某的回答让法官都惊呆了。

一个月100元抚养费,能养孩子几天?

原来当初离婚时,小吴父亲没有工作,无法支付原定的每月1000元的抚养费。

有了工作和收入后,16年来一共给了四五万抚养费,分摊下来一个月260元。

吴某表示,自己现在每月工资也不到5000元,自己要借钱才能交抚养费,所以他觉得不合理,不愿意。

结果,原告律师指出他名下有一处住房。他马上说房子是按揭的。

又指出他还有一辆价值48万的越野车。他也说是按揭的。

此外,他还有一辆最低价值10万的摩托车……

所以,雷法官不接受他的“卖惨”,给了他灵魂一问。

那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卖了摩托车刚好凑齐抚养费!

嗯,法官也是这么想。

但吴某还是不情不愿,以“越野车还是有十几万没还”为由,讨价还价。

于是法官直接来了一句:“既然你欠了那么多债务,要那么多车干吗?”

一个月赚5000工资的人,还有十几万的按揭要还,“怎么活下来的?”

给了大棒后就要给颗糖,接下来法官打起了“情感牌”:

法官从亲情角度出发,劝诫小吴的父亲

还精准抓住父母内心最急切的核心问题——“你的孩子要高考了”,来促使吴某松口。

还好这个爸爸还是爱儿子的,表示愿意卖掉摩托车,所得的一半给自己还贷,一半用于儿子的教育,还将从每个月的工资里出2000元作为抚养费。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

当男人成为父亲时,社会对他这一身份的考验,就是看他是否能负起责任。

这位父亲的能力无法匹配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享乐优先于尽父亲的责任,这才是让父子对簿公堂的根源。

与这位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父亲。

李某因长期拖欠债务成了“老赖”,法院要对他的房产执行清查拍卖。

但几年过去了,被执行人李某一直不肯露面,电话也无人接听,房子敲门也无人应答。

法院执行员只好强行开锁进屋,却发现李某年迈的父亲卧病在床。

但实际上呢,早已被我们执法人员识破:老人是装病以拖延法院执行。

李某拖欠债务好几年,从来不露面解决债务问题,而是“让他父亲挡在前面”。

而老父亲也相当配合,在家不开门、不应答,甘愿当“老赖”儿子的挡箭牌。

李某在法庭上,态度十分蛮横。

在他看来,自己与申请执行人合伙开公司,公司亏钱后,法院判处他还钱给申请执行人“是不合理的”。

还破罐子破摔——

“我这样的人,是不是个老赖啊?”

“事实上我就是一个老赖了,事实上我就无情无义了。”

无赖甩锅——

只要解决父亲的安置问题(要安置费),他就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需要他负责任的时候,他选择逃避;需要达到自己目的的时候,他态度强硬。

这样的“老赖”背后,永远站着无原则坦护着他的父母。

2021年6月,因李某没有提交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他的父亲只能搬离,房子也通过法拍程序拍卖了。

难过“情关”的,何止世间痴男怨女。那些“爱子之人”,未尝不是为情所困?

但是以爱的名义包容子女的所有行为,这不是爱,而是害。

盲目袒护无法成就“巨人”,只会制造“巨婴”。

在法律之镜的对照下,“巨婴”们无法跨越责任的鸿沟,父母也无法构建免责的屏障。


情与法的“端水大师”

《是这样的,法官》全程采用隐藏拍摄,在征得镜头中所有出现的人的许可后,以非入侵的方式长时间记录庭审过程和法庭外的人情冷暖,比“庭审直播”更多了些沉浸式的体验。

没有严肃说教,没有法律条款的机械科普,没有人性撕扯的过度渲染,直接将我们身边的故事和真实的庭审现场展示出来,利益冲突、情理纠葛、笑泪交织……共同勾勒出人间最真实的悲欢离合。

在这里,法官们不再成为神秘而又高高在上的存在。

在刑事审判庭工作多年、雷厉风行的前任院长谭剑辉;

擅长民事问题、有十一年从业经验的超飒女法官雷金菊;

用最温柔的嗓音说着最果断的话、执行力极强的斯文男法官周颖健……

穿上法官袍的他们,在秉公办案、铁面无私时,也不缺人性化的考量。

比如,“男子多次出轨但离婚未成”一案。

因丈夫长期夜不归宿、多次出轨还被抓现行,妻子忍无可忍提出离婚。

然而,丈夫李某在庭审时言之凿凿“赚的钱都给妻子管……婚姻并未破裂”,言语间尽是自己在婚姻生活中遭受的委屈。

“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做饭。因为怕油烟把她熏老了。”

“我的所有都是你的,我喜欢你啊!”

…………

一边是丈夫的“能言善辩”,一边是妻子的“无情戳穿”,令我们这些局外人看了都忍不住喷饭。

看出轨证据的视频,男人坐立不安,妻子质问

雷法官反问:“如果她在外面出了轨,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句话倒是问住了李某。

最终这对夫妻延缓了离婚的决定。

男方写了保证书,表示“如果再没有改变,愿意追加补偿和赔偿”。

而女方内心也愿意再给丈夫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成长,我们就能在一起。”

负责此案的雷法官表示,这样的处理既是遵循双方意愿,也遵循“离婚登记冷静期”的规定。

但她也明确地告诉女方,如果认为男方没有改变,半年以后还可以再来(法院),同时提醒男方“只有结不成的婚,没有离不成的婚”。

在雷法官看来,婚姻形成有三个基础——经济基础、物质基础,还有最重要的情感基础。

“在情感基础尚存的情况下,判定离婚就是解构了这三个基础,对于社会稳定会形成一定的压力。”

“维持婚姻事关稳定大局,因为婚姻(稳定)本身,也是社会稳定的一个方面。”

每一个案件中,法官们都在情与法之间来回考量。

他们不单单是对照法律条款来惩治违法犯罪,更多的是权衡,如何让受害人得到公正和安抚,如何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时又不至于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写在最后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让你回到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重新选择,你想改变哪个人生瞬间?

但现实是,没有谁的人生可以重来。

每看完一期节目,我们会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与法律的距离,更会开始审视生活的多面性。

在自己遭遇困难、陷入两难时,是否能做到深思熟虑后解决问题,而不是引爆问题?

是否能在问题发生前感知并预警?

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扛住社会的“毒打”和命运的“挑战”?

《是这样的,法官》将我们从繁忙的工作、琐碎的生活和偶尔的迷茫中拉回到现实。

提醒我们,立足当下的世界,把握自己的每一步,不感情用事,也不漠视生命。

须知人生之路上,既有坦道,也有歧路;既有美景,也有陷阱。

没有清醒的头脑,走再快也可能走歪;没有谨慎的心态,路再平也可能摔倒;没有包容的心胸,路只会越走越窄。

 短评

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中国没有真正的律政剧。

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3.5,是好看的。但还是觉得“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这一核心没有牢牢守住,有的时候表现得冰冷了点,从一词一句里感受到的。

9分钟前
  • 拥有一片大花园
  • 推荐

说什么从小吃苦长大、鸡鸭鱼都不敢杀,却可以先后用水果刀、菜刀砍想离婚的妻子头部和其他重要部位二十多刀,故意杀人罪判4年。ennnnn

14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题材很好,拍摄也很好,但旁白请停止煽情吧,搞得反而有点假

19分钟前
  • Tina_小滚
  • 推荐

最近吃饭时候看完了全集,《派出所的故事》、《守护解放西》、《城市真英雄》、《119请回答》这些系列以来,终于有聚焦法院的纪录片了,记录生活百态,真实理性,唯一不足就是旁白较多。希望这种关注民生、关注公检法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下一部该往检察院走起了吧

24分钟前
  • Rex
  • 推荐

动物世界与人

29分钟前
  • EE
  • 力荐

我都被气到忍不住笑了。法官真有耐心,一遍遍的被形形色色的被告刷新我的三观。

34分钟前
  • Hayek
  • 力荐

真实的基层法院与影视剧里确实差异很大,打官司不再是我从小以为的又帅又酷的TVB,看起来更像是无奈的“老娘舅”,尤其民事。挺好的节目,就是更新太慢了。

35分钟前
  • 费尤
  • 推荐

题材不错,剪辑有些粗糙。第一集第二个案子的庭审有点好笑哈哈。

37分钟前
  • 闲看
  • 推荐

真实法律节目越多越好

42分钟前
  • 我啥也不知道
  • 推荐

我不能当法官,会被傻逼、无赖、骗子们给活活气死:给我闭嘴!别狡辩了,来啊,警卫,给(原)被告两耳光!

44分钟前
  • 瑾朵朵
  • 推荐

我果然不能当法官,我会被气死。

49分钟前
  • 熊能能脚不沾地
  • 还行

第一集暴力杀妻案,公诉人姐姐脸上闪耀着真正的法制的光辉。

52分钟前
  • 贫血战士
  • 还行

看过一个考上体育学院的高三学生。父亲之前每个月只给一百元抚养费。要求父亲给大学里的生活费等。父亲说给不起。但是自己有房子,有几十万的越野车,还有十几万的摩托车。孩子一直情绪平静,也没有跟父亲说过一句重话。感慨万千。

56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第一个案件就让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综艺有多难把握,错误的剪辑节奏、错误的音乐、错误的镜头语言,是要可怜犯罪的人吗?人文关怀做得不伦不类……

59分钟前
  • 朴实L
  • 还行

“可能是因为看了《水浒传》所以比较讲江湖义气” 水浒传风评被害

1小时前
  • 先吃了再说
  • 推荐

寓教于乐,真实的案例比电视剧更精彩,这样职能部门的纪录片可以多来一些,多一些对基层工作不易的了解,多一些对法律常识的科普

1小时前
  • 飯团君。
  • 推荐

第4集:自信满满、从容应对的老手律师vs慌慌张张、丢兵弃甲的菜鸟律师。菜鸟律师在后采里说有些人太阴暗、这个社会太复杂,害,输了就要认,想赢要靠本事啊。

1小时前
  • 推荐

连砍20多刀只判4年,婚姻的代价。东北五子还车寄养狗,还语出惊人。一百元抚养费叹为观止。能说会道巧言善辩,承认出轨10年不改。

1小时前
  • 石小美
  • 力荐

旁白别故意煽情还能多一星,看法官每天啼笑皆非的审案子我不得不佩服一句:你们真有耐心。

1小时前
  • CHENBAL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