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剧照 NO.1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剧照 NO.2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剧照 NO.3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剧照 NO.4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剧照 NO.5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剧照 NO.6关中唐十八陵第二季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3-08-31 14:21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①李渊编年及献陵

唐代帝陵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堆土成陵,即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深挖墓穴,然后选择封土夯筑成土山一样的土堆;另一种是因山而陵,即选择地势优越的山峦,从旁边凿石洞为墓穴,成为名副其实的山陵。

✔︎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徐木原✧献陵

唐朝初立,忙于平定各地分裂割据势力,无暇顾及丧葬之事。公元635年,高祖李渊病危,临终遗言:其服轻重,悉从汉制,园陵制度,务从简约。虞世南上书,以汉魏为例,说明厚葬无益,无故聚敛百姓,为盗之所有。房玄龄认为,以汉高祖长陵高九丈,过于奢侈,东汉光武帝乃中兴明主,尊为成式。唐太宗决定按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规模营造献陵。

献陵以园陵及神道为主体营建,西南部塬下设宫区,东北部为陪葬墓区,平面略成方形,尊以方为贵的传统礼制,陵冢位于陵园的中部偏东,封土堆呈覆斗形,封土高19米,底部东西长139米,南北宽110米,由黄土夯筑,层次明显,每层15厘米左右。

在高士廉、阎立德等人的主持下,历时5个月的营造,当年10月,李渊正式下葬献陵。据《长安志》记载,献陵规模宏大,封内二十里,原有地面建筑378间,是唐代帝陵中,堆土为陵的代表。陵园四周土质夯筑神墙,陵园内原有献殿、下宫等建筑,是皇家举行重大祭祀仪式的中心。

献陵堆土为陵、仅置石刻12件,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三百米处有石犀一对,再南100米处有石华表一对,石刻品类极简。石虎,现存于献陵南门外东侧,高1.72米,长2.7米,宽1.06米,呈行走状。石犀,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长3.35米,高2.12米,重约10吨。

高1.72米,长2.7米,宽1.06米,呈行走状。

献陵陪葬墓集中在东及东北方,东西4000米,南北1500米,有初唐功臣贵戚陪葬冢52座,封土大部分为圆丘形。李凤墓(李渊第十五子,貌王),李凤和妻刘氏的合葬墓。墓内周壁都晖有绘画,从其分布可以看出,墓道、过洞,天井的建筑壁画象征着大门、过厅、庭院。

♛李渊

公元566年,出生于北周时期关陇贵族。祖父李虎与杨忠、独孤信、宇文泰并称北周八大柱国。母亲与隋文帝的皇后亲姐妹,隋文帝是李渊的姨夫。

公元573年,李渊的父亲李昞去世,七岁的李渊继承唐国公。

【雀屏中选】窦毅为女儿比武招亲,要求参选者射中屏风中孔雀的眼睛,李渊射中,顺利求娶窦氏,即太穆皇后。

公元611年,邹平县王薄起义,二三年内农起义席卷全国,起义军逐渐形成三股较为强大的力量,河南李密的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福威的农民起义军。

公元615年3月5日,明公李穆一家因为流言被灭门,李渊心中隐隐不安,隋炀帝命李渊镇压起义军,晋升太原留守。【太原】是隋朝的边防重镇,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

公元617年7月,杜福威占据历阳、窦建德加冕称王、梁师都据郡起兵、刘武周兵进汾阳、李密攻下兴洛仓,威逼东都。帝国除了长安、洛阳、江都,只剩下太原。趁着隋军主力被瓦岗军在洛阳牵制的时机,李渊晋阳起兵反隋,率义兵3万西进关中。关中是天下的政治中心,战略意义非比寻常,对隋朝君臣及天下群雄的心理影响,是其他各地无法比拟的。李渊沿途招降农民起义军和地主武装势力,废除隋朝苛法暴政、开仓济贫,半年内,李渊军队超过20万,在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压力下,长安城的隋军很快土崩瓦解。

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灭。

公元618年5月,李渊在长安登基,改国号唐,年号武德。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发行开元通宝,促进农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李渊曾言“谁夺得天下谁就是太子”来激励李世民,李渊对储君的犹豫不决,终于导致了玄武门政变的发生(公元626年6月4日),被迫禅位李世民。

公元635年5月,70岁的李渊在太安宫去世。


看完11集回来评价:这套纪录片含金量不够。以帝陵为主题,但是30分钟至少15分钟讲皇帝生平,文案还不太行,第一集对隋炀帝全贬,李世民篇一直到李旦篇结束,仿佛在看的是大明宫词剧情。但帝陵营造和构造部分,给的平面图很有用,文字引用的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又因为帝陵没开,只能讲地面的石头,两句话说完的事,能讲15分钟。

纪录片提到的:唐开山为陵,初衷是节俭,为了节约民。开山只需要百来天,包括乾陵才用了300多天。有学习到!!!

 2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②李世民编年及昭陵

唐代帝王中,只有唐太宗和唐玄宗生前亲自选定陵址。

✔︎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九嵕山✧昭陵

据《长安志》记载,昭陵封内120里,占地30万亩,共有陪葬墓180余座,是历代帝王陵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昭:圣文周达曰昭、明德有功曰昭。

《唐会要∙陵议》记载唐初,太宗过九嵕山,赞挺拔奇绝、秀美风光,选此为陵。唐太宗认为开山建陵,节俭、雄伟、且能防盗,百余人凿石,数十日完毕。太宗先为此制,务从俭约,要求子孙“奉以为法”,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河。

贞观10年,长孙皇后病逝,遗言因山而葬,不复起坟,减薄送终。昭陵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陵区由帝陵陵园、下宫和陪葬墓区三大部分组成。陵山位于陵园的最北端,象征皇权,陵山周围以城峘环绕,南北各筑一门,北为玄武门、南为朱雀门,门外个筑门闕一对,陵园内还建有献殿、寝宫、北司马院,祭坛等建筑群。

【献殿】位于陵山南侧,朱雀门内,是供忌日上陵朝拜、献祭和陈列死者生前用物的地方。

鸱尾高1.5米、长1米、宽0.65米,重约150公斤

【北司马院】位于陵山之北,由门闕、门址、列戟廊、石刻廊房、围墙等构成的建筑群。中唐以后,皇帝在这里祭陵,后称祭坛。十一国首领的石刻造像,吐蕃、新罗、突厥、吐谷浑等置于被北司马门内。

【陪葬区】在陵山东南方向,按照墓主人生前与唐太宗的亲疏远近,由北向南排列。魏征墓位(开山建陵)于主陵西南约2千米的凤凰山上,是所有文武大臣陪葬墓中,和太宗最近的一座。武将李靖陵墓位于昭陵博物馆内,地面封土为倒品,象征突厥境内阴山、铁山和薛延陀境内的乌德旔山。

【陪葬区碑林】

♛李世民

公元598年,李世民生于武功别馆。少年李世民跟随李渊迁居荥阳、娄烦、长安等地。

李渊起兵反隋,18岁的李世民担任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军。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当时李唐的军力集中在关中,李世民先后击退薛仁杲,北方的刘武周、河南的王世充,以及河北的窦建德等势力,最终统一全国。

【昭陵六骏】贞观十年,阎立本、阎立德描绘图样,分别刻成青石石像,列于昭陵司马门内。长约2米、高约1.7米、厚约0.3米。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飒露紫,公元620年7月,洛阳城下与王世充决战,飒露紫身中数箭,险象环生,秦王帐前大将丘行恭冒死救援,突出重围。

♞拳毛騧,周身为黄色卷毛,唯嘴部呈黑色,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时战马,不同方向的剑伤。

✩西安碑林博物馆:

♘白踢乌,毛色乌黑、四蹄独白,李世民与薛仁杲在浅水源作战时的坐骑。

♘特勤骠,毛色黄里泛白,李世民大战宋金刚、刘武周,收复晋阳。

♘什伐赤、青骓,李世民与王世充、窦建德在虎牢关大战时所乘,这一站统一中原。青骓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贞观之治】李世民28岁登基,年号贞观。

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健全了总数不超过六七百名官吏的中央机构,筹建了高效能的宰相集团。

文有:魏征、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武有:徐茂功、李靖、尉迟恭、秦琼

公元629年11月,李靖、李蹟领兵分四路出击东突厥,次年大败东突厥,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率众归附。铁勒、回鹤族人尊为天可汗。唐朝的西部和北部边境得到巩固和扩大,丝绸之路回复畅通。

【步辇图】描绘的是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的场景。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卫通译者。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青藏高原)。

公元649年7月,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2岁。


 3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⑨李适编年及崇陵

✔︎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崇陵(九瓣莲花穴)

封内周四十里,无陪葬墓。内城四周依山势夯筑城垣,呈不规则形,四面各僻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一对、筑阙楼一对、四隅建有角阙。

门外石狮一对

朱雀门外,司马道两侧,勘探出两处建筑遗迹,南北长约37米,东西宽约8米,出土数尊石雕残像,服饰各异。长约680米的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仗马5对、翁仲10对。南起翁仲的第二尊,或为内臣宦官之相。

石雕残像
崇陵石马
崇陵石像

♛李适

生于天宝元年,14岁时经历安史之乱、随后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公元779年9月,代宗病逝,李适灵前继位,带着雄心壮志,免地方岁供、释放宫女百余名,两月余,联合宰相崔佑甫夺回宦官手中禁军军权,半年后重用财政大臣杨炎实施两税法,废除租庸调制,将以前各种名目的正税、杂税及杂徭全部取消,只征收两税,谷物征收地税,现金征收户税。

公元781年正月,承德节度使病亡,其子李惟岳自立为留后,要求朝廷封他为节度使,李适不准,打破了至安史之乱以后,朝廷一直对河北节度使世袭的默认。

五月,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四镇联合叛乱,李适急召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河东节度使马燧、神策军兵马使李晟,幽州节度使朱滔等人出兵平叛。李希烈最先平定山南东道,在徐州大破淄青和魏博军队,马燧和李晟大破田悦军,李惟悦被麾下将领王武俊刺杀,首级传入京师,至此黄河以北大致平定,只剩下魏博、淄青还在抵抗。

四镇反叛

然而朱滔、王武俊不满朝廷对地盘的划分,反联手淄青、魏博对抗朝廷。当年十一月,叛乱诸藩全部称王。幽州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王以朱滔为盟主,大唐一夜之间回到战国时代。一个月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拉起反旗,称建兴王。

公元783年正月,帝国与藩镇陷入僵持,八月,李希烈率三万精锐猛攻襄阳,东都洛阳岌岌可危,李适征调关内泾原军队增援,五千官兵经过京师时天寒地冻,本来希望得到丰厚犒赏,京兆尹却只提供了清冷的粗饭菜羹,士兵哗变,砸开皇宫大门,李适急调禁军护驾,却未等到一人,只有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召集一百多名宦官侍从,拥着德宗及太子公主等从大明宫北门仓皇出逃,史称“泾源兵变”。皇宫被洗劫一空,随后乱兵拥立赋闲在家的朱滔之弟,太尉朱泚为首领,进入含元殿,自称权知六军,建中四年十月初八,自立大秦皇帝,同时杀戮京师皇族77人,亲率大军直取奉天,准备一举消灭德宗皇帝和他的流亡政府。奉天被围一个月,城中粮饷告急。李适罪己,令众臣早降,群臣叩首,愿共赴国难。史称“奉天之难”。十一月中旬,前线李怀光、李晟、马燧等从河北撤军,入关勤王,迫使朱泚撤回长安。

公元784年正月,德宗改元兴元,颁布罪己诏,宣布除朱泚之外,对诸藩及所有胁从者一概赦免。至此,削藩之战终止,内乱得以控制,李晟率神策军逐杀朱泚,收复京师,李适重返长安。

从此李适对藩镇姑息迁就,北和回纥、南联南诏、西结大食天竺,时局一度缓和。

李适委任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为左右神策军统帅,致使宦官权势日盛,开启了宦官分典禁军的先河,同时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实行宫市,征收茶叶等税,导致民怨日深。

公元805年正月,太子李诵突患风疾,不能言语,德宗悲伤过度卧病不起。二月二十五日,大明宫会宁殿,李适驾崩,享年六十四岁。九个月后,入葬崇陵。


 4 ) 勉强及格,有些失望

比较失望,从看过西汉《帝陵》十一集之后,就一直期待唐代《帝陵》。

然而,一直等待,如今看了新上映的《关中唐十八陵》第一季,却如鲠在喉。总体而言,只能给一个及格分数6分。

简单说一下不太满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首先是影片的长度,只有30分钟,相对而言,比较短,影片过短,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将故事完全展开,而且导致了叙事的节奏过快,观众没有消化的时间。相对而言西汉《帝陵》38分到39分的时间更合理一些。

第二个方面,故事不够丰富,乾陵,李治和武则天两位皇帝的故事,仅仅用了30分钟,很难交代清楚。比如乾陵名称的由来,影片中说陵墓定名让李治很为难,但却又只说了长孙无忌一个人的意见,就定名为乾陵。个人认为,像这些,应当简单列举一下当时的几种意见,从而丰富故事。其他的几集也有这种感受,故事比较肤浅,材料不够丰富。

第三个方面,太多地方引用了之前纪录片的画面和原话,这一点是最失望的!引用最多的地方是《大明宫》,而且过于明显,视频和文字直接引用,一点修改都没有,在献陵,昭陵,乾陵中都有,其中乾陵之中尤为明显,大段引用。献陵中也引用了《激变玄武门》的原话。唐中宗那一集的开始,对于他命运的介绍,完全照搬了西汉《帝陵》中汉惠帝刘盈《安陵》的阐述。

第四个方面,台词文采不够,这一点,只是相对于西汉《帝陵》而言,像西汉《帝陵》很多开头结尾,都有精彩的旁白,但是,《关中唐十八陵》的文采感觉略苍白,有种相形见绌的感觉,甚至有的地方直接用了西汉《帝陵》的原词(如唐中宗照搬汉惠帝)。

当然,第四点或许有些吹毛求疵,《帝陵》珠玉在前,可能不知不觉中,让我的要求变得太高了。

好的方面也有一些:

比如《昭陵》中对昭陵六骏故事的讲述,是一个亮点,《乾陵》中对无字碑的解读,是不折不扣的干货。

但是总体而言,失望比较多,惊喜很少,勉强给一个及格分吧。最后多给一星,因为盛唐情怀,不由得感慨,可能真的是续集难拍吧。

 5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⑥李隆基及泰陵

✔︎陕西省蒲城县东北保南乡敬母山村金粟山✧泰陵

北接黄土高原,南接渭北平原。主峰尖山高耸居后,敬母山和卧虎山环抱两侧。

公元729年,宰相张说建议下,李隆基巡陵, 因独立位置紧张,选址蒲城附近,对父亲(陵址)可近孝。

陵园占地二顷四十七亩,封内76里。以玄宫为中心,建在尖山南麓山腹中,受地形限制,呈六面不规则形,城垣四角分别有角阙、四面各一门,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一对,筑阙台一对,南门外设神道,两侧置石刻。山岭西南处为下宫区,东南处唯一陪葬墓。

两侧神道从南而北依次排有华表、翼马、鸵鸟各一对,石仗马与牵马驭手五对、翁仲十对,文臣武将分列两侧、左文右武、文持笏、武拄剑,完全以唐玄宗临朝的格局出现,石像中还出现了胡人形象,反映唐玄宗文用汉,武用胡的政策。

华表翼马各一对

公元762年4月,代宗修陵,动工不到一年完成,次年三月,李隆基入葬。

♛李隆基

713年7月29日,李隆基与宰相郭元振、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捕诛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开元盛世】大唐收复,陷于契丹21年的辽西十二州。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经略使,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至哥勿州,国土面积1076万平方公里。

公元736年,李隆基罢免张九龄,任用李林甫,长达14年掌管中枢的开始,此时李隆基遇见杨玉环,或者说此时的李隆基需要杨贵妃这样的女人出现。府兵制在这时间瓦解。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

安禄山兼三镇节度使
逃往四川

 6 ) 笔记‖大唐上岗皇帝简历⑪李纯编年及景陵

✔︎陕西省蒲城县西北金炽山♢景陵

景陵陪葬墓有四座,现存封土2座。

景陵陵园以玄宫为中心,呈六边形,四面皆设有城门,南北二神门相距2500米,东西二神门相距2900米,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一对、筑阙楼一对、四隅建有角阙。朱雀门内约50米处,为献殿遗址,东西长200米、宽150米。

南北相距
东西相距

♛李纯

宪宗七岁时,因泾源兵变,跟随祖父德宗从长安仓皇出逃,亲眼目睹了地方叛乱,又经历了奉天之难,对藩镇有切肤之痛。

公元805年8月9日,俱文珍等人逼迫顺宗禅位,李纯继位于大明宫宣政殿,时年28岁,次年改年号元和。

公元807年,元和二年,在中国最早的会计著作《元和国计簿》记载,当时唐王朝总计共有48藩镇,295州,1453县,魏博、淮西等七个割据藩镇,泾源、振武等八个不报户口、不纳税的藩镇。将近三分之一的大唐疆域脱离帝国的实际控制。这些藩镇世代世袭节度使,拥兵自重,相互支援或伐戈,成为多个小王国。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九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逝,其子吴元济与朝廷对抗,李纯讨伐淮西,从而打响了中晚唐所有削藩战中,最激烈的一仗。朝廷征讨淮西的每一节胜利都使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感到惊慌,他们觉得淮西平定后,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6月3日黎明,在李师道的策划下,武元衡遇刺,御史中丞裴度受重伤。李纯更加坚定信心平定藩镇。名将李愬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成德王承宗主动归服,随后平卢收复,其他藩镇也主动上表,称臣纳贡,藩镇割据的局面终于结束。

其他藩镇主动上表称臣纳贡

元和十二年,大唐终结了藩镇割据。宪宗本人的宫廷娱乐活动增多,有时连续数日。

元和十三年正月,宪宗派宦官迎凤翔法门寺佛骨至京师,供奉三日后,移至京城诸佛寺中巡回供奉,京城中又掀起迎佛骨热潮。韩愈因谏言佛不足事,被宪宗便至潮州刺史。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李纯食用丹药身体每况愈下,性情暴躁多怒,身边的宦官动则被杀。

元和十五年正月,公元820年2月14日夜,宦官陈泓志、王守澄潜入大明宫中和殿,弑杀李纯。陈泓志对外宣称皇帝误服丹药,毒发暴亡,李纯享年43岁,当年五月,入葬景陵。

元和中兴

李纯重用李吉甫、武元衡、裴度,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先后平定西川刘辟、江南李锜的叛变,整顿江南财政,招降河北最大的魏博节度使。名将李愬雪夜突袭蔡州,生擒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使其他藩镇相继降服,长达60余年的藩镇割据宣告结束。

召降魏博,生擒吴元济,使其他藩镇相继降服。

 短评

没有汉陵拍得精致,不过作为普及的纪录片及格了。

10分钟前
  • sweetbear
  • 推荐

第一季看完 不错

11分钟前
  • 井底之瓜-o-
  • 推荐

终于等来了第三季完结篇!虽然文案平平,历史讲得也比较概略,但胜在是国内首部系统科普唐朝历代帝王的专题片,尤其还涵盖了晚唐天子很难得。。节目组历时几年能坚持拍完也是诚意可嘉。。

14分钟前
  • 星尘
  • 推荐

有助于我梳理大唐脉络。

18分钟前
  • 布卤
  • 推荐

对唐代帝王的了解仅限于前六帝,对后十二帝可以说知之甚少。本纪录片以唐陵为线索,讲述唐代帝王重要事迹,对于了解唐史梗概很有帮助,看到元和中兴,期待第三季。

22分钟前
  • 是心
  • 力荐

虽然的确不是那么全面仔细,但是能看到有人做这些事情,已经非常开心了。无意中看到的,每集三十分钟,讲述了唐朝的十八座帝陵,航拍画面也是十分喜欢了,也梦想有一天走完这十八陵。

27分钟前
  • 允执厥中如是闻
  • 力荐

以帝陵切入讲历史,视角很不错。内容简略但好在足够清晰,适合小白。

30分钟前
  • 既望
  • 推荐

蛮好的啊 就是科普层面 以后可以跟着纪录片实地去看看关中唐陵 最期待还是昭陵

35分钟前
  • 使君子
  • 推荐

没有全看完,但是感觉想看皇帝传记的内容并不完整丰满,想看唐陵知识的内容也不够充实全面但是科普的精神值得称赞

36分钟前
  • 冰茶茶
  • 还行

学历史,看古迹,高空拍摄气势恢弘

41分钟前
  • 清茶不烈酒
  • 力荐

基础科普层次的纪录片,适合我这样的短期唐史爱好人士。游览这些帝陵是对于唐史非常有价值和趣味的一次补充,毕竟很难有机会一一走遍。比较有意思的,一,昭陵和其他帝陵的大臣陪葬墓数量之比。二,无为之主睿宗李旦死于盛世,陵墓极其雄伟宏大。盛世之主玄宗死于乱世,身后沦为孤家寡人。

42分钟前
  • 诸葛钢铁
  • 推荐

最近喜欢看历史

45分钟前
  • 深夜入梦
  • 推荐

中唐帝陵讲得不错

48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女儿已看:记号

52分钟前
  • skaio
  • 推荐

本来能4星的,五毛钱特效真够让人反胃的。

56分钟前
  • Amnesiac
  • 还行

全是全景式普及,高空航拍很棒,诸陵特征很清晰,壁画式动画很生动。可惜细节太少,平均30分钟似乎缺少侧重。

58分钟前
  • daangel
  • 推荐

这个题材挺好的,解说不错

60分钟前
  • laozo
  • 力荐

很精彩,期待拍完

1小时前
  • 紫云英
  • 力荐

将来再去西安,一定要去看看这十八陵

1小时前
  • 花开荼蘼
  • 力荐

个人觉得里面主观性评价太多了

1小时前
  • シヤナ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