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欲孽粤语

香港剧香港2004

主演:邓萃雯,黎姿,张可颐,佘诗曼,林保怡,陈豪,梁琤,陈秀珠,陈鸿烈,韦家雄,黄德斌,简慕华

导演:戚其义

 剧照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2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3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4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5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6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3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4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5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6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7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8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9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5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清朝,又一批新的秀女从地方推荐到京城参加选举了,其中包括湖广总督的女儿侯佳玉莹(黎姿 饰)、出身上三旗的尔淳(佘诗曼 饰)等名门望族的女儿。岂料,半路运送这些秀女的官车遭到山贼打劫,官兵都被山贼杀害,眼看这些秀女就要落入山贼手中。这时,运送贡品香芒上京的孔武(陈豪 饰)和陈爽路过,将秀女救下。随后,他们历尽艰苦躲过追杀,终于将秀女安全护送到京。  侯佳玉莹和尔淳在逃亡时结为金兰,其实两人暗里却各有所谋,尔淳和她的两个姊妹将玉莹视为最大劲敌,千方百计排挤她,让她吃尽苦头;玉莹表面上处于下锋,楚楚可怜,却内心通透,自有手段。二人设法博取皇上欢心,而尔淳也在纷争中尽力掩埋着自己背后的秘密,岂料,太医孙白杨(林保怡 饰)的出现,却令玉莹和尔淳的计划都横生了枝节,后宫斗争进一步变得步步凶险。

 长篇影评

 1 ) 暗香浮动月黄昏

她,一如一盏幽兰,守在他的身旁,静静地,默默地,便这样悄然绽放在烟花巷陌,漠然他人惊艳的目光,轻掩门后,一心只愿与他剪烛窗下。

她是懂他的,甚至他的每一个习惯,他不必多言,她便已将一切料理得妥帖。

她不是他的妻子,因而她连一句“相公”都无法与他相称,只是称他为“大人”,如同其他所有人,他只是她的“恩客”。

她亦不是他爱的女子,或许在那个女子出现之前,她有过愿景,可以与他这般淡然地度日,所谓名分也许并不那么重要,倘若可以永远这样聆听他诉说他的娘亲,诉说他的忧愁,可以轻柔地去抚平他的伤痛,也足矣。

他是那般温存体贴,她只是众多爱慕他的女子之一,然而她不曾服毒求病,留得他的照顾,也不曾泪水涟涟,苦口相劝,甚至连一抹酸酸的醋意,都被深藏进她轻浅的微笑之中。

他永远在宽慰着周身的女子,悉心照料,也以看透世事之心规劝她们,而在历经不顺,心中的苦痛再难以排解,他才会想起她。每每此时,她便会暖上一壶酒,清酒或是浊酒,为他斟上,凝视他感伤的面庞,倾听他的一字一句。

他不曾亲手为她画下丹青,她的峨眉樱唇,不是他心里深刻的印记,也不曾为她精心制作走马灯,让她在无睡意的夜晚安然入睡。

她没能死在她的怀里,也没能和他相拥葬身火海。

她有过的,只是始终夹带的浅笑,聪颖如她,从容如她。

她抚着他的手,他在背后拥着她,她问,大人可知每天为你打点起居的香浮脸上哪一边有痣?听到短暂的沉默后,便轻轻转身放开他的手,微笑着说,其实香浮脸上并没有痣。

他魂不守舍地神伤,不经意被暖酒的沸水烫了手指,她担心地握过他的手。他说,你让我喝吧,她用方巾抚过他的手指,微笑着说,香浮从未想过不让大人喝,只是借酒消愁要一杯一杯慢慢喝,每喝一口都会痛,痛完就会累,累了醉了也就睡了,醉了醒了便也就一切安好了,喝得太快,只求快醉快睡快忘情,便也来不及痛,也无法舒泰。

他倾诉,想见那个令他朝思暮想的女子最后一面,她浅笑。他问,怎么不为问什么想见她最后一面?她莞尔,你自己清楚是想见她这最后一面呢,还是只是想见到她?既然大人自己也不清楚,香浮又何必多问。

她望着他,微笑着说,香浮只是青楼女子,感谢大人这些年来将香浮当作知己朋友,可是香浮做不到,香浮没有办法看着自己喜欢的人为了逃避他爱的人才来到我身边。浮在脸颊之上的,仍是浅笑。

了断得如是决绝,没有哭诉,只是始终淡泊的口吻,爱和苦,都被那抹浅笑藏得太深,深无可测。

或然以后的岁月,花前月下,她便也随风尘而沦落,如同往昔过后悄悄折落的花朵。

也许她永远不及后宫佳丽三千娇艳,却似幽兰,暗香浮动。

如同她的爱。

 

 

 2 ) 《金枝欲孽》同《甄嬛传》:同题材的不同趣味


说《金枝欲孽》和《甄嬛传》是近年来流行的宫斗题材电视剧的高峰应该不为过。两部片子的优点是毋庸赘言的:紧凑严密的剧情结构,大大超过一般肥皂剧拖沓注水的情节;精心的制作,服装布景配乐的考究;题材上的讨巧,民族文化中对于帝王宫廷秘史特殊的窥私癖;在宫斗背景下融入爱情、成功、悬疑、惊悚、政治历史等丰富元素,极大扩展了审美空间。不过,两部剧的总体气质是截然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对宫廷本身的趣味上,并直接决定了视角的不同和叙事的差异。

首先,由于宫廷背景,两部剧都用较大篇幅表现宫廷贵族奢侈富裕的日常生活。二剧比较,《金枝欲孽》对此其实更显得例行公事,只作为情节的必要铺垫和衬托。加上港剧投入的缘故,效果其实也赶不上投入和技术更先进的后者,《甄嬛传》。而《甄嬛传》在器物上的精致追求,乃至发展成一种独立于情节外的趣味因素,很明显受到传统世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的深刻影响。如两部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服饰器物本身不吝笔墨的细致刻画和渲染,《甄嬛传》所体现的对上层社会极度丰裕精致的物质生活的热爱同欣赏,已经呈现为一种对贵族阶层本身的趋附和认同。这正是《甄嬛传》小市民趣味的所在。
一部通俗电视连续剧,加入一些大众趣味的东西,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谁没有一些低级趣味?曹雪芹、张爱玲也是明显的恋物癖。只不过,对于物本身的迷恋和温情,如果离开了对物的批判性反思,纯是爱物恋物,就真到了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档次。《红楼梦》《金瓶梅》对于贵族生活的细致刻画和表现,是建立在对生活“富贵皆空”的悲剧性理解上的。大观园的景象越是繁盛富丽,它不远处的结局——飞鸟各投林就越是触目惊心,引起读者对物质的幻灭感便越强烈。在《甄嬛传》的情节设置里,我看不到这一点。它更多地是当方面的夸耀富丽锦绣,除了引起一些遗老遗少的亡国哀思,恐怕在深层次上缺乏广泛的意义。

其次,是爱情描写。《金枝欲孽》其实本质上算是爱情题材,宫廷作为背景没有喧宾夺主。在这一点它显然是合格并接进优秀的。环环相扣的情节展现了出色的通俗文艺功底。几组人物的感情确实写得缠绵悱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中的高标格调,这表现在“皇帝”,这一宫廷剧符号性的人物描写上。《金枝欲孽》中,皇帝显然是最与爱情无干的人,他只是欲望、权势的承载者,固然使得女性们趋之若鹜,然而这男女关系的实质是昭然若揭的。最终的几对情侣都选择了逃离这一对象,追求朴素、真实的爱情,甚至在环境的压力下宁愿死亡。《金枝欲孽》虽是通俗影视,却带着点文人气在里头。那里面的宫廷仕女仍带有古诗中长信宫人的影子,文人写这种题材,不只是喜欢这里面的富丽,更喜欢那种孤寂感和孤寂中人性力量的挣扎和对外部的向往。
而在这个意义上,《甄嬛传》是与《金枝欲孽》完全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皇帝”形象真正进入了爱情视野,并成为最重要的角色。这个皇帝不再符号化,他有诸多迷人的特质(小说中更明显):聪颖明察、富有才学、充满情趣,还对女性的穿着打扮颇有心得。实在是一个值得万人痴迷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样的人物设定,妃嫔们对他的追求变得不再强功利性,反而真是带上了点爱情的味道。十分巧妙地掩盖了皇帝、妃嫔间关系的实质,变成一派情意绵绵、温情脉脉。
以通俗题材标准,这同样不是问题。因为这样的设置才让故事更加轻松,而不是趋向严肃,从而满足观众娱乐性的要求。而且,也并非说皇帝不能有爱情,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贵族阶层自然也有情种的特例,唐玄宗不就是?
《长恨歌》也是很名垂千古的。玄宗误国尚可写得这般,雍正(电视剧版)有为之君有何不可?
然而我们不得不警惕的是,这种美化贵族阶层自身的缺陷和危险。《长恨歌》固然大赞李杨爱情,也没有忘记“渔阳颦鼓动地来”的讽谏。《甄嬛传》虽也有譬如皇帝负心薄幸、甄嬛为真爱选择王爷的貌似“反思性”的描写,但这没有改变本剧中贵族形象的实质,一种对贵族的美化。《金枝欲孽》中那个面目模糊的皇帝,还有众多固然本性不坏但却心手歹毒的妃嫔是非常写实的。而《甄嬛传》中那个可以说是美好的皇帝,以及一个承载众多美好品质的妃嫔女主人公(她纵然作恶,也是被迫的,也有正义的立场),实在是偏向理想化的产物。而将这本不善良的统治阶层美化处理,就削弱了真正有价值事物的表达。我也不说什么妨害世道人心,像某报纸那样,过了,通俗电视剧而已,它回避严肃只为了追求娱乐性,因为观众显然更爱看爱情游戏,而非深刻又悲剧性的命运抗争。即便是题材本身有这样的内涵,娱乐性也要扑灭它。


第三,则是结局问题,这直接关联到影片主题和对“宫廷”这一对象的认识。结合上文,两剧的分别很明显了。《金枝欲孽》一个悲剧性的、幻灭的主题,自觉地消解了之前宫廷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富贵,从侧面说出了功名利禄不过是“孽”,以及为此相互残杀人们的可悲。她们正如宫廷乃至帝国本身,只需要一次冲击,便注定轰然倒塌和灭亡。而真正可贵的从不存在于那大厦的瓦砾中。《甄嬛传》,那结局也许是悲剧性的?大概指的是爱情悲剧吧,个人小悲欢层面。其实看过的都知道,这部剧与其说主要讲爱情,不如说讲的就是宫斗本身,将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主题是这个,那么结局则给了主题最好的结果:甄嬛成为最后的赢家(当然也有共赢的人)
。它还是一部明朗的、基调轻快的电视剧,次要部分的悲剧毕竟没遮掩主体部分的喜剧,这就让观众看起来很轻松、很带劲。不用严肃的反思,便可以轻松地欣赏里面有趣的爱情、富丽的生活,并对其津津乐道。只是,这种轻松、值得欣赏的宫廷,只存在于《甄嬛传》那类趣味中。



 3 ) 不爱宫墙柳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
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1.尔淳--孤独的烟花
 一个很早就失去了自我的女人.只为了报答徐公公的"恩情"而活着.
    老天对尔淳是有愧疚的.她的寻找多年的亲生姐姐就在眼前,却不知道;她最爱的男人爱上了她的敌人,自己却有了别人的孩子;她一心要报答的徐公公,却是拆散她们两姐妹的元凶.
    聪明,秀气,温柔,痴情又有何用?烟花般的女子,被人玩弄的一生.
    她是唯一一个安全逃出红墙的女人,但是,她多么希望能和白杨在一起,无论宫内还是宫外,无论生还是死.
    她是寂寞的.什么事都须藏在心底,好不容易有个可以说说话的姐姐,也很快去世.她的孤寂是个无底的黑洞,什么也抓不住.
 
2.侯佳玉莹--永生的昙花
如果说尔淳是孤独寂寞的,那玉莹又何尝不是?
    名义上父亲是个大官,可自己的母亲只是一个受人排挤的小妾.让母亲幸福,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可她蒙受的恩宠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昙花一现.她坚信的友谊只有那么匆匆的一段,昙花一现.只有她的与白杨的爱情,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玉莹是最不应该属于皇宫的,她的率真,注定了她留在宫廷是个悲剧.
 
3.安茜--坚毅的藤蔓
在红墙里,她无疑是最聪明的女人.她明白在宫里的生存原则.
    在宫里这么多年,她学会了一个字,忍.但她不知道,原来聪明也是一种罪.
    当得知自己唯一的一个亲人因为自己而被皇后害死,多年的愤怒突破了最后的防线!像负重多年的藤蔓,轰然断裂.她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与友情.
    玉莹恨她,孔武疏远她,小碌子为她而死.复仇这条路没有对与错,但安茜却走得很辛苦.
    最后的最后,她被箭刺中,却不让最爱的男人知道.她平静地伏在孔武的肩上,听他诉说着他们的未来.今生已无缘,但愿来世......
 
4.如妃--浴火的凤凰
一个敢爱敢恨,聪明大气的女人.
    她是一只美艳的凤凰,浴火重生的凤凰.
    机关算尽却失去了自己的小格格.当全世界的人都不再关心这个曾经毒辣的女人时,孔武走进了她的世界.她是爱他的,但明白他爱的人从始至终都是安茜的时候,这个刚强的女人毅然地从孔武手中挣脱.拿地起,亦放得下.
    她的一生,注定了要在这红墙里终老,就像她自己说的,从小在这宫廷里长大,学会的只有争斗,只有计谋,出了皇宫,她什么也不会.
    凤凰,奴困在红墙中的凤凰!
 
5.福雅--浸毒的玫瑰
福雅,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她爱白杨.为了自己的爱,她放弃的金钱,地位,宠爱,甚至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七年来,为了得到白杨的关心,她不停得喝着毒药.好一份沉甸甸的浸着毒药的爱情.
    喧闹繁华的紫禁城是不属于福雅的,徐公公步错了棋.
    福雅的选择是对是错,福雅究竟幸福不幸福,我们或许没有权利评判.但临终时能躺在心爱人怀中倾吐心语的那一秒,福雅没有遗憾了.
    ......
 
    在<<金枝欲孽>>中,每一个女人都是一个悲剧,她们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并不是她们的错.包括皇后.如果非要拉出一个有错的人,我觉得应该是皇帝.三年一届秀女,为的是满足花皇帝的花心,却害了多少白头终老也未见到丈夫一面的女子.而宫中发生灾难的时候,最先不顾妻子儿女逃往避暑山庄避难的也是皇帝!
    抑或,皇帝也是遵循传统,恪守规矩而已,亦无对错.
 

 4 ) 斗——《金枝玉孽》中的如妃

看完《金枝玉孽》这许久了,才想起写影评。
其实之前不是没有思考过要写,委实是因为懒惰。所以就一拖再拖到现在。
不过,所谓沉淀得越久的便越是精酿(^^)。但事实的原因是因为最近受了刺激。
好,言归正传。

整部电视里,我最喜欢的人物便是如妃。
喜欢她如烟似柳的弯眉,喜欢她丰饶圆润的脸庞,喜欢她玉雕粉琢的皮肤,喜欢她纤细修长的身材。而最令我沉迷不已的,便是她那凌驾于万万人之上的不凡气度和斗智斗狠。
一入深宫若许年,于是青灯照壁、冷雨敲窗。从十六岁未谙世事的天真无邪,到三十多岁呼风唤雨的咄咄气势,中间失却的,得到的,岂能一言以蔽之?!
很喜欢她狠狠地从牙缝里挤出的那句话:“我活着,便是为了和你斗!”为她鼓掌!真是个精彩的女人。
很难过看到她抱着渐渐冷去的女儿的尸体在寒风中哀号,清冽的泪水顺着白皙的脸庞滑落在洁白的雪地上。看到她徒劳地把暖水袋放到已经冰凉的小小的尸体上,双眼无神地望着虚空的远方,心里何其悲哀。然而下一秒钟,她抱着格格的尸体,跌跌撞撞疯疯傻傻地冲进养心殿,把尚有余温的尸骨交到早已不正眼看她的皇帝手中,于是局势逆转得天衣无缝。然后充满敬畏地听到她从容地对孔武说的那番话:“我就是要让皇上亲自见证小格格的死,即使因为宫廷斗争死亡的格格阿哥不计其数,皇上也会永远记得,有一位未满周岁的格格,死在他怀里,其尸尚温。”(大意如此)
也怀念她落难的时候,在神祀内孤独一人,为宿敌皇后抄誊经书,每当写及“子女”“母亲”一类的字,便泪落如连珠子,浸湿打花了雪白素签上娟秀的字,化为浓浓的墨痕。
更无法忘记在白雪皑皑的雪地里,她信手拿起一根树条,在浅浅的积雪上画出一个小小的人影。
也无法释怀在最后宫廷大乱的时候,她毅然放开孔武紧握的双手,独自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寂寞地眺望着远方。
她的美貌,她的才智,她的气势,她的狠毒,她的温存,她的童真,她的决绝,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为之颠狂。

我十六岁进宫,到现在只学会了斗,除此之外,我一无所长。

很喜欢这样的女人,用自己的骄傲和决绝战胜一切,无论得宠失势,如妃便永远都是如妃,钮钴禄如玥这个名字,从来都不可能被践踏在地。即使是为了小格格而卑躬屈膝的时候,如妃也依然固守着自己的骄傲。决不低头,用任性和决绝为路,决不放弃任何的尊严。
很喜欢她在前来哀悼小格格的死的妃嫔们面前挑起如画的长眉,用漫不经心而高高在上的语调一针见血地说“你们恐怕为皇上而来的吧”。然后娉娉婷婷,踩着三寸的鞋子,扭着动人的腰肢走入内室。
最喜欢的便是她翕动美丽的杏眼,长长的睫毛于是在吹弹可破的皮肤上投下斑驳的暗影,眼角带着一丝笑意,但不怒自威。

在网上看评论,对这里的五位女主角是这样评判的:尔淳——孤独的烟花;玉莹——永生的昙花;安茜——坚毅的蔓藤;福雅——浸毒的玫瑰;如妃——浴火的凤凰。
私以为这都是恰当的评价,中规中矩,也很中肯。但我心偏向如妃。无论尔淳玉莹,安茜福雅,在我的如玥面前,都只能相形见绌。抛开无上的美貌不谈,尔淳过于工于心计而忽略了自身,因此失去了自我风格的魅力和为自己活着的精彩;玉莹太过自傲和冲动,试着忽视自己任性妄为的一切却无法放下那些不该放下的东西,做了却不能承担,因此少了那份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而显得所谓的斗狠不过只是东施效颦;安茜给人素美而睿智的感觉,然而她少了霸气,那种气质,让她和如妃忽然隔如天渊;福雅则是安静的魅力,为了所爱的人能放弃自己一切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味委曲求全,更少了果断和决绝。
因此,在我眼中,她们是美丽的,但不是完美的;她们足以令人动容,但决不会令我沉迷。除了我的如玥……

钮钴禄•如玥。
短短的五个音节,如同珠玉滚落在冰冷的银盘,发出丁丁当当的美妙乐音。
于是忽然一张姣好的容颜,透过时空与虚幻的阻隔,在我面前浮现出来,带着那种无与伦比的高贵和不容侵犯的骄傲。
镜头一幕幕闪过。
从初出场时身怀六甲却依然处死和自己争宠的妃嫔的色厉内荏,从为了龙种铤而走险的果敢和决绝,从产后发现一缕白发皮肤稍稍变差的暴怒不已,从看到新秀时那富有玩味的笑容,从微微圆睁着双眸的狠毒神色,从失宠时的惊慌,从失宠后不甘寂寞的继续战斗,从抄誊经书从雪地画画的天真,从看到小格格死去的疯狂,从暴乱中的沉着……
到最后,孤独地站在紫禁之巅,轻轻地吟出那首自己亲手绣在锦帕上的词。
六角亭,风铃,残阳,天涯,逆光的剪影,寂寞的身形。
于是眼泪刷刷地流下来。

不爱宫墙柳,总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要走,只因你心中仍然有爱;要留,只怨我心中仍然有恨。就只有靠你,完成我们海阔天空的心愿。珍重!

 5 ) 芳华一梦

说来不可思议,我是高三紧张的11月在音像店淘回<金枝>的压缩碟来看的,看完没几天就知晓台庆夜上<金枝>大放异彩,狂扫各个重要奖项.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日趋没落的TVB在04年还有这样一部很不赖的作品.只是一直对吴启华版的<倚>比较有感情,所以看到封面上的黎姿和阿佘,心一硬就买回去了.
    摩挲着DVD的封套时,我揣测着这是怎样一个故事:轻柔的粉霞中,浮出四张娇颜,凤冠璎珞,明艳不可方物,光洁细白的脸孔上,一色的剪水双瞳,一色的烈焰朱唇;细观,怨毒目光中又闪现着一色的腾腾杀气,轻扬的嘴角挂着一色的飞扬跋扈:媚和毒,是她们在紫禁城的生存之道....两个身着清装的男子立于下角的城楼旁,却显然不是什么高官,眉宇中有种超脱悠然,也有种谦卑敦实,他们注定在部地地道道的女人戏里扮演悲情的绿叶...
    或许以前对无线古装剧的印象还停留在粗制滥造的武侠片上,这次看<金枝>,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横店取景——宫宇轩昂,终于看出些似模似样的壮观了;考究的内廷布景,贵人精致华丽的服饰——总算不会再让人联想到贫民窟了;演员无论角色大小,终于可以看得过去了,虽然四位芳龄的美人也都老大不小。还有,背景音乐终于有了些创新,不会由于一女嫁多夫而污染耳朵了,尤其是安茜和孔武传抒心意的那段笛子二重奏,悠扬悲切,如泣如诉,我到现在都一直用它做手机的morning call。
    金枝表面上讲的不过人四个清宫女人斗争上位的故事,但根本上是在讲人性。这或许是戚其义周旭明这对编导组合一贯的风格:《天地男儿》《创世纪》《金枝欲孽》,哪个不是血淋淋得揭露人性的阴暗,人性的复杂?
    侯门深似海,寂寞宫花红。幽闭的紫禁城,处处弥漫着阴森恐怖,压抑得让人无法喘息。后宫佳丽太多,年轻的秀女,多半是在默默无闻中容颜渐损,枯度余生。在这里,想要出位就需要倚攀他人,就要学会利用别人:尔淳攀了如妃成了淳贵人,玉莹攀了皇后成了华贵人,她们起初不过是这两个后宫骨干用于巩固自己的小棋子;复仇的安茜,靠着华贵人的信任,偷了她的太监服,狸猫换太子,直入嘉庆爷的寝宫...在这里,想要保全地位,就要不断主动进攻,排除异己:还是答应的时候,尔淳和玉莹表面上义结金兰,实际上两人都意识到对方潜在的危险性,不段使用手腕,施奸计,尔淳最后更是利用如妃将玉莹几乎置于死地,幸有白扬解围;玉莹解禁后,尔淳又千方百计不让她接近皇帝,在她侍寝之夜去祈福,并故意在河边留下一只鞋分散视线.....;安茜上位后,斗争更加白热化,玉莹利用尔淳和孙白杨,企图锄掉安茜这个叛徒,岂料事与愿违,白扬被抓,安贵人没有按时赴约,三个贵人都陷入痛苦中....在这里,你可以置身事外,却于行尸走肉般空虚:像纳兰.福雅那样,为了深爱的男人,不惜以身饲毒,在冷宫中独吞寂寞,被其他妃嫔所讥笑,却可以享受他的照料一身一世,这样的牺牲,不仅无义,而且无果,只是一个痴情女了却一番心愿罢,却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如果说剧中人大多人现实中各色人物的缩影,却还有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孙白杨.在这部剧的大多时间了,这个睿智而冷静的御医都是冷眼旁观,玩世不恭,一边将世间冷暖尽收眼底,一边不动声色地化解事端;他也风流成性,却几乎全是发乎情,止乎礼,他常住青楼,却只与红粉知己香浮保持着的心灵的交往。香浮、皓雪、尔淳、福雅,无一例外地爱上他,为他付出。只是,他自认在天下红粉丛中游刃有余,却宁愿为一个不该爱却无法控制的玉莹赴汤蹈火,为她痴,为她奔波,和小主的每一次对话都静静萦绕心头,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音容相貌流淌在他不轻易执起的笔下...为了她的幸福,不惜埋藏感情,替她筹谋,将她送上龙榻,自己的痛苦只有酌酒独吞....昔日的小主成为贵人,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内闱斗争,有一天,她来杀他,早知点心有毒,他却仍不忍心挑破,直到意外发生..知晓了一切的贵人心中一凛,终于往昔的柔情漫身席卷,一记清亮的耳光打在他的脸上"你为我做这么多我不会感激你的"....贵人因为承认向她"私拿禁药"而失宠,禁足承乾宫,已经无心恋战的尔淳成全他们的最后一面,岂知却是另一场浩劫的开始,原来贵人为了借他脱困,借种怀胎......
    <金枝>的结局虽然惨烈,却是整部剧中最平缓的部分,最有浪漫色彩.在玉莹和白杨相拥火葬的滚滚硝烟中,在孙清华丧子的悲恸眼神中,在如妃远眺的目光中,在孔武载着尔淳与奄奄一息的安茜远去的马蹄声中,<金枝欲孽>的繁华终成一梦.终于,我意识到,这只是电视剧.
    做为一个局外人,可以对剧中的勾心斗角一笑避之.然而现实中的人,对于名利和地位,大多时候不是也一样的执着么?人老了以后可以说看淡一切,但热血沸腾之时还不是沉浸在对物欲的迷恋,对名利的追逐之中么?现实中对付一个人,不见得有那样狠辣,那样不留余地,却也会一样的笑里藏刀,心怀城府.知心朋友是值得用真心去维护的,可以其他人呢,如果不是于己有利,哪有那么多的殷勤和真心?所以人们身在其中时会尽一切可能去占有,去享受权力,,正如别人笑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去争去抢甚至不择手段,却还要掩饰得不留痕迹,若不然,一开始被嘉庆知道他那么多女人心怀不轨,戏还怎么演得下去.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人与人之间永远是微妙的,在善与不善之间往复运动.
    那么爱情呢,<金枝>里没有令人信服的爱情,嘉庆是剧中最可怜的男人,身边女人无数,却没有一个是真正爱自己的;像孙白杨那样牺牲自己一切让对方幸福的男人固然让人向往,但他只存在女人的心中,因为现实中没有。
    就写这么多,就像王小波说的,电视剧本身是很俗的东西。看电视剧看得像我这样隔了这么久还念念不忘、心事重重其实是很傻的。不过《金枝欲孽》的确值得一览。

 6 ) 含笑饮砒霜,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纳兰福雅

看完《金枝欲孽》,最喜欢的女子不是如钥,不是尔淳,不是玉莹,也不是安茜。而是那个一直有着温柔笑靥,淡淡去爱的福雅。

每一集分节时的画面,一直清楚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如钥带着王者风范站在中央,身后是玉莹,尔淳,安茜,福雅四人。为何是福雅,这个没有多少戏份的女子。
孙白杨身后是尔淳深情的目光,玉莹自信的微笑。最后一个镜头却是福雅淡定从容的凝望。

福雅,福雅。
你是这样聪慧的女子,你怎会猜不出徐公公这样精明的人早已将你视作弃子,又怎会对你有丝毫关切。你连天子的恩宠都不要,又怎会在意徐公公是否还关心你。你要的只是你爱的那个男人能够偶尔来看看你,跟你说说话。
你不说,不点破。你不动声色的做着年轻男子的衣物,却道是给义父的报答。你对尔淳说,喜欢一个人放在心里就可以了,要是说出来了,可能连喜欢都不可以了。你说能流泪的时候要痛快的哭,不要等到欲哭无泪那一天。
不知道能有几人猜出你的心思。
你安慰着伤心的尔淳,你把自己冷清的宫殿腾出来让玉莹和白杨相会。
你只是淡淡的,微笑。

最后,最后。
你终于说出了埋在心里那么多年的话。
含笑饮砒霜,每天一点一点,多吃一点,少吃一点,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不是不会斗,你在进宫前学的就是斗,就是争宠。
入宫短短时光,你就晋升到贵人。
可能就是偶尔的不适,那个男人奉旨为你请脉。
从获此你便沦陷,便决心放弃一切,
前途,荣华富贵,三千宠爱,都抵不过那男人一句“福贵人...”
退出宫廷斗争,放弃恩宠。每日只是剪纸,看前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每天一点砒霜,留下了久治不愈的心悸病。
这爱如此寂寞,只是你一个人的事。

最后,能为了自己的妹妹,死在自己心爱的男人怀里,
我想,你是幸福的。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短评

对话十分精彩,情节有细腻的亮点,也有马虎敷衍的过场。总体说来香港的历史剧还是不够大气,不能深究。

4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姜还是老的辣,如妃就是如妃,哪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邓翠雯的气场,黎姿+佘诗曼+张可颐三个都比不了。

8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这是萎靡不振的TVB2000年后的第一佳作,那种氛围和曲境不是宫心计那类破片子所能比的。回味悠长,悲伤却典雅。

13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宫斗剧才一开山既已是巅峰了,没有一部此类题材能够望其项背。电视台别老拿什么《宫心计》《大清后宫》之流和它比,那是抬举它们了。

17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应该是TVB不可错过的电视剧了

19分钟前
  • tavico
  • 力荐

其实最可怜的是皇上 没有一个女人真心爱他

23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清宫戏,皇帝是最可怜的那个。

28分钟前
  • 九黎蓝
  • 推荐

邓萃雯明明是最美的,林保怡是又流氓又MAN……

29分钟前
  • Stella
  • 推荐

一场谁都没有开挂的宫斗才叫真正的宫斗。

33分钟前
  • 豆友67787764
  • 推荐

喜欢玉莹,她不是传统的那种好人。她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野心。曾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曾备受冷遇。感受到落魄时别人的帮助,也在最得意的时候被最亲近的人背叛。她事母至孝,执着倔强,是一个爱恨极致,单纯与心机并存的角色。

36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41分钟前
  • 卡里加里博士
  • 力荐

名副其实的经典。金枝欲孽的格调和境界在于它并不是讲宫斗,讲的是人性本身的挣扎;讲的不是三角恋多角恋,而讲的是舍弃与成全。这一点之后没有任何宫斗剧学得出哪怕百分之一。

43分钟前
  • 最后的12码
  • 力荐

我最爱玉莹,她的无奈的成长和心狠手辣其次如妃,谁都是被逼去害人,为了保卫自己和自己所爱

46分钟前
  • 北漠
  • 还行

此剧比甄嬛传低分实在是太屈就了,喜欢结局,悲壮大气。太医孙氏父子互怨互怼又互相守护,以各自的方式爱对方却不被对方接纳理解,好像自身的家庭关系啊~ 站队尔淳姐妹,孙白飏你是真眼瞎

47分钟前
  • 00
  • 力荐

比起多年后的同题材《甄嬛传》,一样是女性之间的自相残害、体现男权至上的封建落后思想的主题,却能够跳脱甄嬛式的算计和无德的小聪明,结局之悲凉,彷徨,有人生的思考和丰富的感情沉淀。我特别厌恶描绘女性之愚蠢、低等、狭隘、恶毒的作品,而这部我看的有点感动

52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比《甄嬛传》高在它认真写着人生的失败。

57分钟前
  • 阿柴
  • 力荐

没有人赢的战争,心都千疮百孔了。

59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这两天重新完整看了一下,甄嬛传简直是东施效颦。金枝里的明争暗斗都是为了自己,或亲情,或友情,或地位,几乎没有人是为了皇帝的爱。每个人物都有两面性,立体饱满。反观甄嬛传,手段恶毒,非黑即白,还在做梦皇帝的爱,高下立判啊.

60分钟前
  • 说什么图灵
  • 力荐

只记得刚拍拖,男朋友专门拷了晚上一起看,最后黎姿得奖很震惊,大概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演技,只会看人设。如妃要皇帝亲手抱死去的小格格记忆非常深,如妃说这样皇帝记忆才会深刻,才会觉得对不起她。没想到七年后,小三也用这招对我前夫也就是当时带我看剧的男朋友。简直戏如人生

1小时前
  • 高贵路人甲
  • 推荐

其实我更喜欢林保怡...从大时代里的滔滔就非常喜欢他

1小时前
  • 王小邪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